前列腺素

合集下载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
具有生理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
目录
01 生理功能
03 与心血管疾病关系
02 合成代谢通路
前列腺素,是一类有生理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分布于身体各组织和体液中,最早由人类精液提取获得, 现已能用生物合成或全合成方法制备,并做为药物应用于临床。前列腺素(PG)的基本结构是前列腺烷酸。天然 的前列腺素含有20个碳羧酸、羟基脂肪酸,其化学结构与命名均根据前列烷酸分子受体结合后在介导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细胞活动以及调节雌性生殖功能和分娩、 血小板聚集、心血管系统平衡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前列腺素也参与炎症、癌症、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
合成代谢通路
前列腺素是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经酶促代谢产生的一类脂质介质。花生四烯酸在各种生理和病理 刺激下经磷脂酶A2(phopholipaseA2,PLA2)催化经细胞膜膜磷脂释放,在前列腺素H合成酶(prostaglandin Hsynthase,PGHS),又称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的环氧化活性和过氧化活性的作用下,依次转变 为前列腺素中间代谢产物PGG2和PGH2,然后经过下游不同的前列腺素合成酶的作用代谢生成各种有生物活性的前 列腺素,包括PGI2、PGE2、PGF2α、PGD2、血栓素A2(ThromboxaneA2,TxA2)。COX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 关键酶,有COX-1和COX-2两种同工型,以同源二聚体或异源二聚体的形式存在于内质网膜上和核膜上。COX-1和 COX-2在功能上既有差别,又相互联系,同时参与维持体内稳态和炎症时的前列腺素合成。前列腺素合成酶包括 PGI2合成酶、PGE2合成酶、PGF2α合成酶、PGD2合成酶、TxA2合成酶(PGIS、PGES、PGFS、PGDS、TxS),分 别负责合成PGI2、PGE2、PGF2α、PGD2、TxA2。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

第十一章激素(Hormones)概述⏹激素:由内分泌腺上皮细胞直接分泌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化学信使物质。

⏹天然激素是人体内源性活性物质。

它们的分泌过程由神经——内分泌双重调节。

下丘脑促黑激素促甲状腺素促皮质激素促催乳素促滤泡激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释放激素释放激素释放激素释放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前叶褪黑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催乳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皮肤甲状腺甲状腺素新陈代谢糖及水盐代谢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乳腺卵巢睾丸生长;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糖代谢雌酮黄体酮睾酮排卵、受孕正反馈负反馈内容⏹前列腺素⏹肽类激素⏹甾体激素及它们的合成类似物第一节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 ,PG )1289OHO1520HO21OHOOHOHO OH OHOHOHOOHOOOOOHO OHO OHHO OHHOPGA PGB PGC PGD PGE PGF αPGF β前列腺素的结构与命名PGE 1PGE 2PGF 2α⏹前列腺素是一类具有一个五元脂环,带有二个侧链(上侧链7个碳原子、下侧链8个碳原子)的20个碳的酸。

⏹PG分类:PGA、PGB……PGF等类型(五元脂环上取代基的不同)。

分子中侧链的双键数则标在右下角,PGF2和PGE2。

再根据脂环上9位的立体情况在命名时在数字之后加上α、β。

PG的生理功能⏹PGE和PGF类衍生物可使妇女子官强烈收缩,可用于终于妊娠和催产。

⏹PGE1、PGE2和PGA能抑制胃液的分泌,保护胃壁细胞,可以用于治疗胃溃疡、出血性胃炎及肠炎。

⏹PGI2对血小板功能有多种生理作用,是当前抗血栓形成药物研究的重要对象。

⏹PGs为炎症介质。

具神经保护作用:a. 上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热休克蛋白和阻断核转录因子κB的激活;b. 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合成;c. 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d. 增加细胞内的能量供应,降低细胞内自由基的形成;e.促进轴突生长和阻止神经元死亡;f.抑制谷氨酸盐的细胞毒性作用,通过减少钙内流而减少神经元损伤;g.抑制乳酸脱氢酶的释放等。

前列腺素e的功能主治

前列腺素e的功能主治

前列腺素E的功能主治前言前列腺素E(Prostaglandin E,PGE)是一种在人体内产生的重要物质,属于前列腺素类化合物。

它具有多种功能,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前列腺素E的功能主治,并详细解释其在各个方面的作用。

1. 抗炎作用前列腺素E对于炎症有着明显的抗炎作用。

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PGE能够减轻炎症引起的相关症状,如红肿、疼痛等。

此外,前列腺素E 还能降低白细胞的浸润,减少炎症的扩散,对改善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2. 降低血压前列腺素E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生成一氧化氮(NO)的能力,进而减少血管收缩素的产生,从而降低血压。

这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PGE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 促进肾脏功能前列腺素E对于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它能够增加肾血流量,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促进尿液的排泌。

这对于肾脏功能不全、尿液潴留等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

4. 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前列腺素E能够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和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

这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5. 抗肿瘤作用前列腺素E在抗肿瘤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此外,PGE还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提高抗肿瘤的机体免疫力。

6. 改善消化功能前列腺素E对于消化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它能够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促进胃液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改善胃部炎症和溃疡等疾病。

此外,PGE还能刺激小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维持肠道健康。

7. 减轻疼痛前列腺素E能够减轻疼痛感。

它通过调节疼痛传导途径,抑制痛觉神经的兴奋传导,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对于各种类型的疼痛,如头痛、关节炎痛等,PGE的使用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8. 增强免疫力前列腺素E对于免疫系统有着调节作用。

它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加抗体的产生,提高机体对于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前列腺素的作用与功效

前列腺素的作用与功效

前列腺素的作用与功效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s,PGE)是一类天然存在于动植物细胞膜和组织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也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生物活性脂类。

前列腺素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对生理和病理过程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前列腺素是通过脂氧合酶 (Cyclooxygenase, COX) 催化后的反应合成的。

脂氧合酶存在于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中,其在合成前列腺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已知有两种COX同功型酶,COX-1和COX-2。

COX-1酶在机体中广泛表达,其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COX-2酶主要参与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等病理过程。

通过调节脂氧合酶活性可以影响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在脂氧合酶作用下,将膜磷脂酸 (Arachidonic Acid,AA) 转化为前列腺素H2(PGH2),然后经过特定的合酶催化反应,将其转化成不同种类的前列腺素。

具体合酶催化反应包括PGD合酶合成PGD2,PGE合酶合成PGE2,PGF合酶合成PGF2α,PGI合酶合成PGI2 (也称为前列腺环素)等。

这些前列腺素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生理效应。

二、前列腺素的作用和功效1. 前列腺素的作用机制前列腺素通过结合特定的受体 (Prostaglandin Receptors) 在细胞膜上发挥作用。

目前已知有多种前列腺素受体,包括EP1、EP2、EP3、EP4、FP、IP、DP等。

这些受体的分布和功能各异,通过与前列腺素结合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2. 前列腺素的调节血管舒缩作用前列腺素是一类强烈调节血管舒缩的物质。

PGI2和PGE2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能够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上的IP受体和EP4受体,促使平滑肌松弛,导致血管扩张。

PGF2α和TXA2具有收缩血管和促使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够通过激活平滑肌细胞上的FP受体和TP受体。

3. 前列腺素的抗炎作用前列腺素具有重要的抗炎作用。

妇科前列腺素治疗

妇科前列腺素治疗

妇科前列腺素治疗前列腺素最初认为由前列腺产生,故名。

20世纪30年代初期有人观察到人的精液对子宫有收缩作用,但未被重视。

到20世纪50年代才重新引起广泛注意。

前列腺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

几十年来人们就其化学结构、生化、代谢、功能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并研制开发了一系列前列腺素(PGs)的类似物,这些药物在妇产科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前列腺素的化学结构及种类(一)天然前列腺素天然前列腺素的基本结构是长链的脂肪酸,有20个碳原子和一个含5个碳原子的碳环,按其结构的不同将前列腺素分为A、B、C、D、E、F、G、H和I等9类。

根据碳链上双键的数目不同,分别在各类符号的右下角以数字代表,如PGE,、PGE2o又如PGF,有两种同分异构体,按第9位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而分别定为α和8。

天然前列腺素只存在Q构型。

与女性生殖生理和生殖内分泌功能相关的PGS有以下几种。

1.PGE2和PGF2是两种对女性生殖生理极为重要的PGs o可在卵泡、子宫等组织合成,对子宫平滑肌均呈强烈收缩作用;可是对输卵管PGE2呈舒张作用,PGF2o则起收缩作用。

2.前列环素(PGI2)主要在卵泡、黄体、子宫、小动脉血管壁等处组织合成,具有血管舒张、抗血小板凝聚、抗血栓形成等功能。

3.血栓烷(TXA2)系花生四烯酸在环氧化酶作用下生成。

血小板对之有较强生成活性,是一种导致微血管收缩、强力促进血小板凝聚、血栓形成物质,半衰期极短,很快失活,转化为TXB2。

正常情况下与PGI2共同调节机体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动力学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二)合成前列腺素现已合成天然前列腺素的多种类似物,能抑制天然前列腺素的一种生物活性而保留或加强其另一种活性,使之更符合临床需要。

妇产科临床最常用的有下列4种。

1卡前列甲酯(15一甲基PGF2o甲酯)阴道栓剂每粒Img o阴道给药有明显的子宫收缩作用及扩宫颈作用。

需经1〜3h生效,作用维持8〜10h。

4.硫前列酮为PGE2类似物,肌内注射制剂(每支O.25mg、O.5mg)肌注吸收迅速,20~30min血浓度达峰值。

前列腺素E1的临床应用

前列腺素E1的临床应用

前列腺素E1的临床应用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是由环氧化酶作用形成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代谢产物。

自1957年被分离和提纯以来,作为一种血管扩张药,经长期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已证明,PGE1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近年来,有大量文献报道PGE1对治疗多种临床疾病疗效显著。

现将PGE1在临床应用的进展综述如下:1 支气管哮喘动物及临床试验表明,PGE1可直接对抗或减轻血栓素A2(TXA2)、前列腺F(PGF)和前列腺素D2(PGD2)等毒性AA代谢产物所介导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效应,抑制淋巴细胞白三烯B2(LTB4)和肺组织慢反应物质的释放,加速5-HT、组织胺等的灭活和降解,尚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以促进cAMP合成,稳定肥大细胞而缓解哮喘发作。

2 肺动脉高压肺组织为PGE1代谢的主要器官,经肺代谢一次约95%的PGE1被灭活。

小剂量静脉注射PGE1能明显扩张肺血管,提高心输出量。

3 急性肺损伤鉴于PGE1具有抑制TXA2合成,减少粒细胞及血小板在肺内扣押、改善肺微循环,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稳定溶酶体膜等诸多保护作用,故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肺损伤。

尤其对体外循环术后和内毒素所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疗效较好。

使用PGE1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aO2明显升高,缺氧性血管痉挛明显减轻,肺间质修复时间短,患者存活率明显提高。

PGE1不仅能调节心肺功能,而且对肝肾功能也有保护作用,因而,PGE1还广泛用于器官移植中。

目前大多数肺移植组在供肺动脉灌注前加用PGE1以促使灌注液均匀分布至全肺,防止或降低因血管收缩而影响肺动脉灌注效果。

再灌注期间持续静脉滴注,可明显改善早期移植肺氧合功能,减少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4 心绞痛PGE1可阻止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缓解冠脉收缩或痉挛,尚具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既可扩张冠脉,增加冠脉灌流,又能扩张静脉,降低左室充盈压,改善心内膜下心肌灌注,从而保护缺血心肌,并籍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而缓解心绞痛发作。

前列腺素F2α检测

前列腺素F2α检测

迪信泰检测平台
前列腺素F2α检测
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在药学上称为地诺前列素(INN),它在医
学上的用途是作为天然的前列腺素用于引产和堕胎药。

在哺乳动物中,前列腺素
F2α是由子宫受刺激时产生的,因为卵泡期并没有受精卵存在,子宫产生PGF2a。

作用于黄体导致黄体退化,形成了纤维化的卵巢白体。

PGF2α的作动是根据黄体
模受体0的数目而进行。

该PGF2α亚型8-异前列腺素F2α被发现在子宫内膜异
位症患者有显卓的增加,因而是一种与子宫内膜异位相关的氧化应激潜在因子。

迪信泰检测平台基于高稳定性、可重复和高灵敏度的分离、表征、鉴定和定量分析系统,结合LC-MS/MS提供可靠、快速且经济高效的前列腺素F2α分析服务。

此外,我们还提供其他类花生酸分析的检测服务,以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LC-MS/MS测定前列腺素F2α样本要求:
1. 请确保样本量大于0.2g或者0.2mL。

周期:2~3周。

项目结束后迪信泰检测平台将会提供详细中英文双语技术报告,报告包括:
1. 实验步骤(中英文)。

2. 相关参数(中英文)。

3.质谱图片。

4. 原始数据。

5. 前列腺素F2α含量信息。

迪信泰检测平台可根据需求定制其他物质测定方案,具体可免费咨询技术支持。

第二节前列腺素

第二节前列腺素

在靶细胞内起传递激素信息和调节激素作用。

→皮质激素合成。

其他
抑制血小板凝集和粘附、致炎、抑制脂肪代谢。
(四)作用机理
目前尚不能对各种各样的PG作用机理作出明确有全面概括。
已知的是除PG对平滑肌的作用外,都与细胞内cAMP含量的变 化有关。 PG→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cAMP含量↓→机能抑制 PG→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cAMP含量↑→机能增强
PG使子宫和血管平滑肌收缩的作用与其增加质膜的通透性和 使肌浆网内的钙离子转移,与肌收缩蛋白细丝结合,激活肌 纤凝蛋白ATP酶活性,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引起肌收缩有 关。舒张则相反,抑制酶活性。

地诺前列素(Dinoprost, Lutalyse)
【来源与性状】
又名黄体溶解素。为前列腺素F2α,可从动物的精液或猪羊 的羊水中提取获得,已能人工合成。为无色结晶,溶于水 和乙醇。
(二)生物合成与代谢

二十烷酸通常不是贮存在细胞内,而是在机械或化学损 伤、激素、免疫、缺氧等因素刺激下即时形成。 许多器官和组织都能生物合成PG。亚麻油酸、花生四烯 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等三种不饱和脂肪酸是合成PG的前体。 在微粒体内的酯酶和PG合成酶催化下,经环化和氧化分 别生成各种PG(PGF、PGE),不能互相转化

消化系统 PG可促进胃肠平滑肌收缩,PGA和PGE促进唾液分泌和抑制 胃液分泌。

血液循环系统 扩张血管平滑肌,增加心搏和心输出量,明显降压作用。

泌尿系统 排钠利尿作用。 神经系统 PG 是一种致热物质和致痛因子(阿斯匹林抑制 PG 合成而 镇痛),PGE具中枢抑制作用。


内分泌腺
激素→受体→PG合成→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cAM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的生理代谢
游离的AA在环加氧酶(CO)的作用下,先形成不稳定的 环内过氧化物(PGG2和PGH2),然后进一步形成前 列 腺素(PG)、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烷素(TXA2)
TXA2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很快降解为TXB2,PGI2的性 质不稳定,在中性溶液中可水 解成6-K-PGF2,然后在肝 脏中进一步代谢为6-K-PGE1。
抑制
可的松(cortisol)抑制磷酸酶A2 活性,减少花生四烯酸的生成, 从而抑制前列原素的合成,阿 司匹林(aspirin)和保泰松 (phenylbutazone)抑制前列腺素 内过氧化物合成酶活性使前列 腺素和血栓素生成减少。
甲壳类激素 无脊椎动物激素 昆虫激素 生长素类
赤霉素类
细胞分裂素类
脱落酸
乙烯
脂肪族激素
在人体和高等动物体中,目前只发现前列腺素(代 号PG)属于这类激素。前列腺素有A、B、C、D、E、 F、G、H等几类,是环C20-羟-不饱和脂肪酸类物 质。哺乳动物的多种细胞都能合成前列腺素,精 囊的合成能力更强,其次为肾、肺和胃肠道。
前列腺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药理作用,不同结 构的前列腺激素,其功能亦不相同。它们对肌肉、 心血管、呼吸、生殖、消化、神经系统都有关系, 亦或引起和治疗某些疾病。
化学本质
命名
命名
命名
花生四烯酸AA
AA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器官、肌肉和血液组织 中,在血液、肝脏、肌肉、神经等器官系统中作 为主要的与磷脂结合的结构脂类起重要作用。
S.K.贝里斯特伦
他首先分离并鉴定了广泛分布在生物体内 的天然化合物的一个家族—前列腺素,系统 阐明了它们在生物学上的意义,为治疗心血 管疾病、哮喘、胃溃疡等开辟了广阔面前 景。
Bengt I. Samuelsson B.I.萨米埃尔松
瑞典生理学家1934年生于瑞典的哈尔姆塔德。 隆德大学毕业后,在卡罗琳医学院从事研究性工作。 1960年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196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77年担任卡罗琳医学院医学系主任,后任院长。
花生四烯酸AA
AA是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在生物体内 主要以磷脂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上,在磷脂 酶A2和磷脂酶C的作用下分解成游离的AA。
AA的释放受磷脂酶A2和磷脂酶C的调节。 虽然游 离的AA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水平很 低,但当细胞膜受到各种刺激时,AA便从 细胞膜的磷脂池中释放出来,并转变为具有 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
白三烯LT
可由花生四烯酸经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催 化而制得。在体内含量虽微,但却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 并且是某些变态反应、炎症以及心血管等疾病中的化学介 质。白三烯及其类似物——阻断剂的研究,对于免疫以及 发炎、过敏的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已证实过敏反应的慢反应物质是LTC4、TD4及LTE4的 混合物,其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作用较组织胺及PGF2 强100000倍,作用缓慢而持久。此外,LTG4还能调节白 细胞的功能,促进其游走及趋化作用,刺激腺苷酸环化酶, 诱发多核白细胞脱颗粒,使溶酶释放水解酶类,促进炎症 及过敏反应的发展。
前列腺素的半衰期极短(1~2分钟),除前列腺 素I2外,其他的前列腺素经肺和肝迅速降解,故 前列腺素不像典型的激素那样,通过循环影响远 距离靶组织的活动,而是在局部产生和释放,对 产生前列腺素的细胞本身或对邻近细胞的生理活 动发挥调节作用。前列腺素对内分泌、生殖、消 化、血液呼吸、心血管、泌尿和神经系统均有作 用。
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前列腺素 及相关生物活性物质
制作人:位正玉 12508022
Sune K. Bergström S.K.贝里斯特伦
1916.10- 2004.8 瑞典
Bengt I. Samuelsson B.I.萨米埃尔松
1934.5--
瑞典
John R. Vane 约翰·文 1927.3-2004.10
AA经脂加氧酶(LPO)作用生成羟基二十碳四烯酸 (HETEs)。白三烯(LTs) 以及脂氧素(LXs)、CO 和LPO都是双氧化酶。
还有一类酶是单氧化酶,叫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也 叫环氧化酶(EPO),它分解AA生成多种环 氧化物 (epoxides),同时现产生HETEs等。
PG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血栓 素(thromboxane,TX)和白三烯 (leukotrienes,LT)均由花生四烯酸衍生而 来。它们在细胞内生成后,可作为调节物 对几乎所有的细胞代谢发挥调节作用,而 且与炎症、过敏反应和心血管疾病等病理 过程有关。
英国药理学家与生物学家 1953年在牛津大学在伯明翰
学习化学,获得博士学位。 由于关于阿斯匹林对于前列腺
素生物合成抑制现象的研究, 而获得198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
激素
动物激素 植物激素
脊椎动物激素
腺体激素 组织激素
1.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2.肽及蛋白质激素 3.固醇类激素
4.脂肪族激素
AA还是许多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如前列腺素E2、 前列腺环素、血栓素、白细胞三烯等的直接前体。 这些生理活性物质对脂蛋白的代谢、血管弹性、 白细胞功能、血小板激活等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人体的脑和神经组织中,AA含量一般占总 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的40-50%,在神经 末梢甚至高达70%。
在正常人的血桨中,AA的含量也高达400mg/L。
治疗应用
由于前列腺素能引起子宫频率而 强烈的收缩,故应用于足月妊娠 的引产、人工流产以及避孕等方 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前列腺 素治疗哮喘、胃肠溃疡病、休克、 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可能有一 定疗效,因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血栓素TX
血小板产生的TXA2及PGE2促进血小板聚集, 血管收缩,促进凝血及血栓形成,而血管内皮细 胞释放的PGI2则有很强的舒血管及抗血小板聚集, 抑制凝血及血栓形成,与TXA2的作用对抗。北极 地区爱斯基摩人摄食富含花生四烯酸的血类食物, 能在体内合成PGE3,PGI3及TXA3等三类化合物。 PGI3能抑制花生四烯酸从膜磷脂释放,因而抑制 PGI2及TXA2的合成。由于PGI3的活性与PGI2相 同,而TXA3则较TXA2弱得多,因此爱斯基摩人 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血作用较强,被认为是他们 不易患心肌梗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英国
Hale Waihona Puke S.K.贝里斯特伦瑞典生物化学家、生理学家. 1916年1月10日生于斯德哥尔摩。毕业于卡罗琳医学院医
学系; 1944年获医学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1946年-1947年在巴塞尔大学工作。 1947年-1958年在瑞典伦德大学任生物化学教授。1958
年起任卡罗琳医学院教授,1963年任该院医学系主 仟,1969年任院长。 1975年起任诺贝尔基金会主席。 他是瑞典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前苏联科 学院外籍院士。
生物膜上的膜磷脂含有花生四烯酸,它 可被磷脂酶A2水解,释放花生四烯酸。花 生四烯酸可在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 催化下,消耗O2和还原性谷胱甘肽,发 生氧化和环化反应,生成前列腺素H2。 前列腺素H2可进一步衍生成其它前列腺 素及血栓素(如下图)。
PG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素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前列腺 素E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降低通气阻力;而前 列腺素F的作用则相反。
PG的作用
PGE2能诱发炎症,促进局部血管扩张,毛细 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红、肿、痛、热等症状。 PGE2、PGA2使动脉平滑肌舒张,有降低血压的 作用;PGE2及PGI2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平 滑肌蠕动。卵泡产生的PGE2及PGE2α在排卵过 程中起重要作用,PGE2α可使卵巢平滑肌收缩, 引起排卵、子宫释放的PGE2α能使黄体溶解,分 娩时子宫内膜释出的PGE2α能引起子宫收缩加强, 促进分娩。
B.I.萨米埃尔松
阐明了花生四烯酸和前列腺素代谢,并澄 清了其化学过程的形成和代谢的各种化合 物系统。
埃尔松发现了endoperoxides(内过氧化 物),血栓素和白三烯。他在前列腺素和 有关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方面作出至关重 要了重大贡献。
John R. Vane 约翰·文 (1927~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