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经验

合集下载

鱼台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实践与体会

鱼台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实践与体会


项 目 实 施 前 状 况
项 目区位于 鱼台县 的北部 , 属滨 湖涝 洼地 ; 排灌 站大 多是 二 十世纪 六 、 七十年 代兴建 , 由于 排灌任 务重 , 运 行时 间长 , 加 之投 入资 金少 , 管理跟 不上 , 站首机 电设 备老化 、 工程 退化 , 灌 区桥涵 闸不 配套 , 渠 系失 修 , 浪 费水 的现 象较 为严 重 , 存在 的 问题 比较 突出 , 主要表现 在 以下几个 方面 : 1 . 机 电设备超 期服 役 , 完好 率低 , 老化 设备 占的比例 达到 6 5 %以上 , 在 排 灌季 节经 常停 机待 修 , 严 重 影 响及 时排 灌 , 给 农 业生产 带来很 大损 失。 2 . 站 首和 渠系 ( 路、 沟) 建筑 物年 久失修 , 退 化老 化损 毁严 重, 而且 不配套 。给工 程管理 、 排 灌管理 带来许 多问题 。 3 . 灌 区 田 间工 程 经 过 不断 整 修 , 排 灌有 所 改 善 , 但 竹 节 沟、 断 头沟仍 然存在 , 有水 排不 出去等 阻水现 象时有发 生 。 4 . 项 目区内水利经 营管理体制跟 不上 市场经 济 的发展 , 排 灌 站职工 由于工 作环 境和生 活条件 差 , 职 工收入 低 , 工作情 绪 不高, 致 使排 灌工作 不能走上 良性运 行 的轨 道 。
【 中图分 类号】 s - 0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 0 0 3 — 1 6 5 0( 2 0 1 3 ) 0 2 — 0 2 1 5 — 0 1
2 0 1 o 年小 农水 重 点县建 设 项 目区全 县共 涉及 谷亭 、 开 发 区、 王鲁 三个 乡镇 ( 区) , 2 7 个行政 村 , 5 5 个 自然村 。工程 总投 资2 9 0 6 . 7 2 万元 , 项 目内容 : 维 修 改造 排灌 站 l 4 处, 沟、 渠系 整治 2 6 2 . 9 5公里 , 其 中渠 系衬 砌 4 2 . 3公里 ; 重 建维 修 渠 系建 筑物 1 2 1 4 座; 新 增和 恢复 灌溉 面积 2 . 0 1 万亩 , 改善灌 溉 面积 约1 . 6万亩 , 受益群 众 3 . 1 2 万人 。

以节水灌溉发展支撑现代农业建设——天津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

以节水灌溉发展支撑现代农业建设——天津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

理财经纬天津市是海河五大支流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海河要冲”之称,也是华北地区蔬菜、水产品等名特优新农产品重要生产基地。

全市高标准设施农业面积达到60万亩,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农户比重达到90%,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天津市按照“以三区联动推动三化同步”的思路,坚持建设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方向,以节水灌溉为支撑,着力推进农业设施化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良好成效。

近期,我们对天津市宝坻区、武清区小型农田水利(以下简称“小农水”)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扎实推进2009--2012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天津市小农水专项资金1.75亿元,支持宝坻、蓟县、武清、静海、宁河等5区县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其中,武清、静海是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

天津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大投入,积极推动,扎实做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各项工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天津市成立了由市财政局、市水务局主管局长任组长,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市级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领导小组,负12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年第1期责重点县的方案审查、资金整合、监督检查、工程验收及绩效考评等工作。

各重点县也相应成立了县级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落实、资金筹措、工程推动、施工监导、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建后管护等工作。

项目乡镇负责自筹款的筹措、施工协调,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二)足额落实建设资金。

截至目前,天津市四批重点县已累计下达资金28185.7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0100万元,市财政8000万元,区县财政4353.15万元,农民自筹5732.58万元)。

第一批重点县宝坻区三年建设任务全部如期完成并通过总体验收,累计完成投资8274.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2400万元,市财政2400万元,区财政915.27万元,农民自筹2559.58万元)。

第三批重点县武清区2011—2012年已累计完成投资6133万元。

[经验交流]某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经验交流]某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 经验沟通 ] 某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经验资料在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敬爱的 XX,各位领导、同志们:依据大会安排,现就 *** 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作一报告讲话,不妥之处,敬请责备指正。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竹*** 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三农”工作和县域发展全局,依据“规划先行、建管并重、全额保障、合力攻坚”的工作思路,推动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掀起大兴农田水利高潮,有效促使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繁华”。

整年粮食总产量达万吨,实现“十年增”,2012—20XX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农民增竣工作先进县,在20XX年省委乡村工作会上,成为四个登台领奖的县(市、区)之一。

在推动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中,我们紧紧掌握了“四个坚持”。

一、坚持规划先行,拟订科学实行方案。

依据“四区合一”要求,拟订了兼备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实行方案。

一是以脱贫攻坚为主线抓规划。

环绕脱贫攻坚核心任务,确定农建综合示范区范围和“一环十点”建设线路,涵盖省级贫穷村 3 个,建档立卡贫穷户 2066 户、5020 人。

在糯稻、香椿特点家产发展规划方面,整体优先知足贫穷村、贫穷人口需要,免费供应种苗,公司一致收买。

在新村建设规划方面,将 3 个省级贫穷村所有归入。

二是以资源天赋为基础抓规划。

抽调涉农部门、有关乡镇骨干人员与专业规划人员构成规划编制团队,深入实地调研,多方征采建议,就地取材编制达成农建综合示范区整体规划,细化分解高标准农田、水利设备、家产发展、道路建设等建设任务31 个大项。

三是以民众满意为标准抓规划。

邀请民众代表全程参加规划编制,最大限度听取民众建议建议。

规划编制形成后,由有关乡镇进行公示,民众建议争议较大的项目一律不进入评审程序,保证了规划的适用性、实践性。

二、坚持建管联合,发挥设备综合效益。

一是狠抓农田水利建设。

突出抓好水网、田网、路网、林网“四网”建设,新修和整顿渠道 68 公里、蓄水工程 48 处,解决了 2650 人饮水安全问题;土地整理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 3850 亩;硬化村组道路 51 公里,新建生产机耕道 49 公里,便民连户路 56 公里;在公路沿线造林绿化 480 亩,乡村生态环境全面改良。

国家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2011年11月8日在第三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启动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2011年11月8日在第三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启动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在第三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启动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国家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2011年11月8日)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水利部、财政部今天联合召开第三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下简称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启动会,对确保如期完成第一、二批重点县建设目标和抓好第三批重点县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并举行责任书签字仪式。

刚才,山东、湖北两省领导同志分别介绍了本省重点县建设管理的做法、经验和成效,三个重点县代表介绍了加强重点县建设的具体做法,讲得都很好,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会儿,陈部长还要做重要讲话,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大意义2004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粮食连续八年获得丰收,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成绩来之不易。

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实现粮食增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关键是提高粮食单产,基础的基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田灌排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性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都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放在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的首位。

最近,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回良玉副总理指出,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启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以来,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与水利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步伐,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农田水利不断恶化的状况。

水利工作的创新经验与成功案例

水利工作的创新经验与成功案例

水利工作的创新经验与成功案例水利工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水利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改革。

本文将介绍水利工作的创新经验和成功案例,以期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综合水资源管理的创新优化水资源配置是水利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中国在这方面的创新经验主要体现在多方面:建立完善的河流流域管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推行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农业,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评价体系建设,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江苏省三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项目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该项目通过设立水事权、水分区,实行分区供水、分区管理,建立水资源综合管理机制,有效解决了水资源配置不均衡、供需矛盾等问题,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

二、水灾防治的创新中国是世界上受水灾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灾防治是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中国在水灾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

福建省永定县水灾防治项目是一个成功的创新案例。

该项目采用多措并举的方式,包括加强河道整治、提高防洪能力、修建抗洪大堤等,有效预防了水灾的发生,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水污染治理的创新水污染治理是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任务。

中国在水污染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

北京市人民政府推行的“十三五”期间水污染防治工程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该工程坚持“清、准、严、慢”原则,采取多种方式治理水污染,包括建设废水处理设施、推广污水处理技术、严格控制工业排放等。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得北京市的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四、农田水利建设的创新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工作之一。

中国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创新经验和成功案例。

广东省三水灌区改造项目是一个典型的农田水利建设创新案例。

该项目通过深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高效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使得农田灌溉水利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农田用水效果。

谈镇康县中央财政“五小水利”重点县建设与质量 管理

谈镇康县中央财政“五小水利”重点县建设与质量  管理

谈镇康县中央财政“五小水利”重点县建设与质量管理摘要:针对我国全面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新形势,结合镇康县“五小水利”重点县建设的实际,对其建设管理和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工程前期制度程序编制、“四制”管理及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措施,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与质量管理,同时为其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提供了参考借鉴。

关键词:“五小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控制近年来,我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投资高峰和建设高潮,工程施建设明显加快,尤其是水源工程、饮水安全等工程。

镇康县2013-2015年“五小水利”第五批重点县建设项目得以实施。

我为项目的技术负责,对工程的建设与质量管理的措施有所体会。

为保障水利设施持续稳定发展,先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的建设管理和质量管理。

一、工程概况镇康县2013~2015年中央财政“五小水利”重点县第五批工程涉及镇康县勐捧镇、南伞镇和勐堆乡的渠道防渗改造和渠系配套工程。

完成新建和改造灌区各类输水渠道总长201.91km,新建倒虹吸管1.2km,项目实施恢复及改善灌溉面积7.82万亩,灌溉保证率达80%以上、灌溉水利用率达到0.75%。

在实施过程中,工程建设存有以下主要问题:(一)项目区为山区,工程零散,规模小,施工便道多,运输距离较长,运费高,施工难度大。

(二)施工单位工程施工技术和经验参差不齐,工程施工质量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外观、线型等美观度差。

(三)工程占地协调难度大,施工进度缓慢,工程管理人员组织能力差,上工人数满足不了施工进度要求,导致工程迟迟不能完工。

(四)工程偷工减料问题屡禁不绝。

施工单位以赚钱为目的,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省料省工、抢工期赶进度,对施工工序不重视,敷衍了事现象突出。

二、重点县工程建设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内容(一)重点县建设管理1、组织领导与制度建设:为了扎实开展项目建设管理,项目应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财政、水务、审计等部门和涉及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程项目建设工指挥部。

东平县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有益探索

东平县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有益探索
中国西 部科 技 2 1 年0 月 ( 0 1 2 上旬 ) 1 卷 第0 期总 第2 7 第 0 4 3 期
东平县加 、 型农田水利重点 的有益探 索
张 翠 华 卢广 鼎 周 茂盛 王 振 魏 英 华
( 东平 县 水利 局 ,山 东 泰安 2 1 0 ) 7 5 0

设、整体推进 的总体思路,以建精品工程、树示范项 目、
创 典 型经 验 为 努 力 方 向 ,积 极 采 取 多 种 有 效 措 施 ,全 力 推 进 项 目建 设 。
实 。 有 效 凸 显 了农 民主 体 地 位 ,坚 持 按 照 “ 目民 议 、 方 案 项 民 定 、 资 金 民筹 、工 程 民建 、质 量 民 督 、 支 出 民 审 、 管 理 民 营 、效 果 民评 ” 的原 则 开 展 项 目建 设 , 调 动 了 农 民 参 与 建 设
重 要 切 入 点 。 党 中 央 、 国 务 院 历 来 高 度 重 视 农 田水 利 建 设 , 连 续 几 年 的 中 央 一 号 文 件 在 就 进 一 步 加 强 农 田水 利 建 设提 出 了 若 于 重 要 的 指 导 意 见 。 其 中 一 项 核 心 内容 ,就 是
2 2针对财政状况,多方筹资增投入 .
紧 。面对启动实施重点县建设 的历 史机遇 ,东平县狠抓资金
整 合配 套 , 千 方 百 计 加 大 项 目资 金 投 入 力度 。 一 是增 加 财 政
投 入 。 县 级 财 政 2 1年 拿 出5 0 元 用 于 中 央 小 农 水 专 项 资 00 0万
金 配 套 , 较 往 年 有 大 幅 提 高 。二 是 强 化 涉 农 资金 整 合 。 以县 级 农 田水 利 建 设 规 划 为 依 据 , 以小 型农 田 水 利 工 程 建 设 补 助 资 金 为 引 导 , 以小 型 农 田水 利 重 点县 建 设 为 平 台 , 以 提 高 资 金 使 用 效 益 为 目标 ,不 断 加 大 资金 整合 力度 , 真 正 做 到 涉 农

山东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

山东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

山东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建设管理,提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水利部《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财农〔2009〕336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点县,是指省财政厅、省水利厅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遴选确定并报财政部、水利部核查备案,列入中央和省级小农水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实行统一规划、集中投入、重点支持、整体推进,全面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县级行政区。

第三条重点县建设原则(一)规划指导原则。

以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指导,合理安排项目布局、建设内容和规模,分步组织实施,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避免盲目和重复建设。

(二)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生产实际需要和投资可能,科学确定工程措施和类型,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

(三)农民自愿原则。

不断完善和创新“民办公助”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引导受益农民投工投劳。

项目建设方案、筹资筹劳方案和管理运行方式要经受益区农民同意或民主议事通过。

(四)资金整合原则。

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以小农水专项资金为引导,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积极整合各级各类涉及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统筹安排,集中使用。

第四条重点县建设工作由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共同组织实施。

省财政厅主要负责小农水专项资金的筹措、分配和管理监督;省水利厅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建设管理和检查验收,并督促落实工程建成后的经营和管护机制。

各市、县(市、区)财政、水利部门负责具体落实。

第五条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集中资金投入,合理配置技术力量和相关资源,积极创新机制,努力实现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扎实推进重点县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圆满完成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任务,罗山县全面 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及时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 长,常务副县长和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落实县领导分包 责任制,项目地竹竿镇党委政府成立党委书记、镇长挂帅的指挥 部,实行乡镇党政领导负责制,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 抓,并明确 4 名科级干部进驻工地,协调施工环境;二是领导靠 前指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在项目区召开动员 会,经常到施工一线现场指挥,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和问题;三是坚持领导例会制度,县领导小组成员坚持每周碰头 开会,通报总结前段的工作情况,安排下一步工作;四是部门配 合,县财政、水利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五 是成立项目建设管理处,承担项目法人职责,全面负责项目实 施;六是项目区 7 个行政村村干部带头,对垄沟培土、塘坝清淤、 机井配套等适合群众筹资筹劳的工程,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 投资、谁所有”的原则,运用“4+2”工作法和“一事一议”政策,引 导农民积极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共筹资筹劳折合资金 达 150 余万元,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完整实施。 2.2 落实资金整合,壮大投入规模
时,应采用国家规定的 8%社会折现率。经济评价主要计算经济
净现值(ENPV)和效益费用比(EBCR)两项,采用《评价规范》中
的公式(9.1)和(9.2)进行计算:

Σ -t
ENPV= (B-C)t (1+is ) t=1

Σ -t Bt (1+is )
EBCR=

= n

Σ -t Ct (1+is )
58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 年 第 17 期
农村水利 HENAN
hm2,改善灌溉面积 0.20 万 hm2,新增节水量 301 万 m3,有效提高 了灌溉水的利用率,使过去的望天收变成了现在的水浇地,不仅 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了国家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还 改善了当地的农业和水利基础条件,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农民 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的建设目标。 2. 主要做法和经验 2.1 强化组织领导,规范项目实施
t=1
(9.1) (9.2)
式中:B—年效益,万元;C—年费用,万元;n—计算期,年;
(B-C)t—第 t 年的净效益,万元;is—社会折现率;Bt—第 t 年的 效益,万元;Ct—第 t 年的费用,万元。
回收期 Pt:
Pt
Σ(CI-CO)t =0
t=1
式中:(CI-CO)t—第 t 年净现金流量,万元。 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略。 从计算成果可知,按社会折现率为 8%计算,本项目经济净 现值(ENPV)等于 7200.62 万元;效益费用比(EBCR)在社会折 现率为 8%时等于 1.23,回收期 Pt=7.5 年。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 理可行的。 5. 结论 该项目发展前景广阔,有着良好的工程基础和建设条件,其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项目区领导重视,群众要求迫切。项目的实施,对商丘市国民经 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应当抓住国家加大对水利建 设的大好时机和人民群众渴望要求的积极性,以便尽早发挥效 益,惠泽当地,造福人民。 收稿日期:2012- 08- 20
开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 产的迫切需要。
2011 年,罗山县被列为河南省第 3 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 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重点县。罗山县委、县政府对重点县 建设高度重视,将完善灌区配套、解决灌区“最后一公里”问题 作为规划重点,精心组织,认真实施,2011 年度项目安排在竹竿 镇龙桥、姚集、张老店等 7 个行政村,历时 4 个月,共新打机井 34 眼,维修旧机井 12 眼;改造塘坝 56 口,改造提灌站 2 座;衬 砌渠道 78.86 km,维修生产桥 42 座,新建生产桥 103 座,建过路 涵 77 座及节制闸 16 座、退水闸 14 座等。新增灌溉面积 0.01 万
为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罗山县改变过去涉水资金“撒 胡椒面”的投资方式,创新资金管理长效机制,集中资金办大事,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一是根据河南省水利厅、财政厅 等 7 部门联合制定的 《关于加强农田水利项目资金整合工作的 实施意见》,围绕《河南省罗山县 2010-2020 年农田水利建设规 划》,以重大专项资金为平台,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将资金 捆绑使用,项目统筹安排在相邻相近区域,集中联片开发,有效 解决农田水利资金投入不足、管理分散、效率不高的问题。二是 罗山县政府出台了 《2011-2013 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 金整合方案》(简称《方案》),及时召开了财政、水利、国土、农业、 林业、交通、扶贫、农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小型农田水 利重点县建设资金整合会议,按照《方案》要求落实整合资金,共 整合土地、千亿斤粮食项目资金 900 万元,整合资金项目全部按 计划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集聚效应,实现 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的效果,形成农田水利项目资金 整合整体联动的新格局。 2.3 加强建设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农村水利 HE水利重点县建设经验
□黄 伟 □陈海溶(罗山县水利局)
摘 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罗山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政策规定,结合实 际,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农田水利;重点县;经验
□□□□□□□□□□□□□□□□□□□□□□□□□□□□□□□□□□□□□□□□□□□□□□□
劳力效益 1672.00 万元 / 年;三是,发展庭院经济 1045.00 万元 / 年。
4.4 经济评价指标计算
根据工程结构型式,按《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规
定,经济计算期 N 取 15 年,进行水利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1. 基本情况 罗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大别山与淮河平原过渡地
带,山地、丘岗、平原各占 1/3。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了一 大批小塘坝、小水渠、小堰闸、小水池、小泵站等“五小水利”工 程, 部分工程因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 没有严格按照水利工程 基建程序建设, 同时受当时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存在诸多缺 陷。另外,长期以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致使灌区末级 渠系建筑物配套不完善,渠道不通畅,塘堰坝淤积成为碟子塘、 盘子堰、提灌站、机井出水量小甚至不出水,导致灌溉能力大大 降低,灌溉面积严重萎缩,工程整体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