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第二磨牙根管形态

合集下载

牙体解剖生理 牙体髓腔形态 髓腔各部名称

牙体解剖生理 牙体髓腔形态 髓腔各部名称
牙体髓腔形态
牙髓腔简称为髓腔(Pulp cavily),位于整个牙体 的中央,髓腔内充满着牙髓组织,由于牙髓组织 的四周都是坚硬的牙本质骨组织,一旦造成牙髓 发炎,就会导致不可忍受的特殊疼痛。
牙髓腔各部分名称
牙髓腔包括髓室和根管系统
髓室为髓腔位于牙冠和牙颈 的部分,前牙髓室与根管无 明显界限,后牙约呈立方形 ,分髓室顶和髓室底以及4 个髓室壁(近中、远中、舌 侧和颊侧髓壁)
❖ 双管型:常见于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 的近中颊根和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根。
❖ 单双混合型:上、下颌第一、二前磨牙和上颌第 一、二磨牙的近中颊根和下颌第一、二磨牙近远 中根。
❖三管型: 罕见于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和下 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根。
根管类型
(1)单管型 (2)(3) 双管型 (4) 副根管及单双混合型 (5) 三管型
髓室壁 髓室底
髓角:为髓室伸向牙尖突出成角的部分
根管口:位于髓室底上,是髓室与根管 根管
的移行处
根管系统:是髓腔除髓室以外的管道 部分,可以表现为根管、管间吻合、 根管侧支、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及副 根管。
髓室顶 髓角 根管口
根尖孔
根管系统
根管
❖ 单管型:最多见,常见于上颌中切牙、尖牙、第 一磨牙的舌根和第二磨牙的舌根及远中颊根。
根管类型
(1) 副根管
多见于磨牙,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 的通道。
副根管
副孔:副根管通向牙周膜的孔。
复习
❖ 髓室各部分的命名。 髓室顶、髓室底、髓室壁 、髓角、根管口
❖ 根管系统的组成。 根管、管间侧支(管间吻合)、根管侧支、根尖分 歧、根尖分叉、副根管。
根管系统
管间侧支(管间吻合)
多见于双根管型,发自相 邻根管间的交通支。根中 1/3多于根尖1/3,根颈1/3 最少。

牙髓腔

牙髓腔

• 根管:位于牙根内,任何一个牙的牙冠及牙根颈部内仅有1个髓室, 而每个牙根内却不一定只有一个根管,通常一个较圆的牙根内有1 个与其外形相似的根管。 • 管间吻合:发自相邻根间的交通支,可为1至2 支呈水平、弧形甚 或呈网,多见于双根管型,根中1/3的管间侧支多于根尖1/3 • 根管侧支: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贯穿 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 (侧孔 ),根尖1/3多于根中 1/3,根 颈1/3者最少。 • 根尖分歧:为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存在,较 多见于前磨牙和磨牙。 • 根尖分叉:为根管在根尖分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小分支,根 管不复存在。
上颌尖牙
下颌尖牙
恒牙髓腔形态
上颌前磨牙 髓室 小立方体形 颊舌径大 顶中部凹向髓腔 最凹处与颈缘平齐 髓角位于冠中1/3 颊侧高于舌侧 髓室底突向髓腔较低 治疗时相对安全 根管 4多为双根管 5多为单根管
上颌第一前磨牙
上颌第二前磨牙
恒牙髓腔形态
下颌前磨牙
髓室 不清,多为单根管
顶 髓角 最凹处与颈缘平齐 4 颊髓角特高通过牙体长轴
乳牙的萌出
• 乳牙胚在胚胎2个月即已发生,5-6月钙化,新生婴 儿的颌骨内已有20个乳牙胚,其萌出的顺序大约为:
下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中切牙、下颌乳侧切牙、上
颌乳侧切开、下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 下颌乳尖牙、上颌乳尖牙、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 第二乳磨牙
萌出顺序 下颌乳中切牙 上颌乳中切牙 下颌乳侧切牙 上颌乳侧切开 下颌第一乳磨牙 上颌第一乳磨牙 下颌乳尖牙 上颌乳尖牙 下颌第二乳磨牙 上颌第二乳磨牙
• 颈横剖面:下颌第一、二前磨牙髓室多呈较 长的椭圆形,颊舌径>近远中径
下颌第一磨牙 • 髓室呈矮立方形,近远中径 > 颊舌径 >髓室高度(约2mm) • 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 近舌髓角与远舌髓角高度相近,二 者均接近牙冠中1/3

儿童口腔医学实验指导实验一乳牙解剖形态及牙根生理性吸收3学时

儿童口腔医学实验指导实验一乳牙解剖形态及牙根生理性吸收3学时

儿童口腔医学实验指导实验一乳牙解剖形态及牙根生理性吸收(3学时) [目的和要求]1.掌握乳牙解剖外形及其髓腔形态的特点,以便在临床实习操作中能区分乳牙与恒牙的不同之处。

2.熟悉乳牙牙根发生生理性吸收的变化特点。

3.掌握各乳牙牙根生理性吸收开始的年龄及其临床上进行牙髓病治疗及根管治疗最有利的时期。

[实习内容]1.讲授各个乳牙标志性解剖形态及其与继承恒牙的差别。

2.在临床上拔除的乳牙标本上辨认各个乳牙,找出其形态上的解剖标志及其与恒牙不同的特点。

3.观察乳牙牙根吸收的标本。

[实习用品] 各个乳牙的实体标本、混合牙列模型、乳牙髓腔形态标本、乳牙牙根吸收的标本,规划教材《儿童口腔医学》第3版。

[方法和步骤]1.在模型上观察第—乳磨牙与第一恒磨牙解剖外形的区别,学习乳、恒牙的鉴别。

1)、颜色,色泽乳牙为乳白色光泽较暗,恒牙为淡黄色,光泽较亮。

2)、大小乳牙都比同名恒牙小。

3)、形态(1)乳牙的形态基本与继承的恒牙相似但有自身的特点,但是第一乳磨牙的变化比较大。

(2)乳牙牙颈部狭窄,颈嵴明显,颈缘曲度小。

(3)髓腔与牙体外形基本相似,但是乳牙的髓角高,髓腔占的比例更大。

4)、邻接关系(1)乳牙邻接为面接触,恒牙为点接触。

(2)乳牙下有恒牙胚,到了替换期会发生乳牙根的生理性吸收。

5)、硬组织结构(1)乳牙硬组织薄,厚度为恒牙的1/3~1/2左右。

(2)乳牙有机含量高无机含量差别不大。

(3)乳牙钙化差,硬度低易磨损。

(4)乳牙牙釉质晶体小,化学反应活跃,钙离子溶出速度快。

(5)乳牙釉柱走向比较直,不如恒牙弯曲,绞釉少。

(6)牙本质小管粗而直,在牙釉质牙本质交界处较恒牙多。

6)、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以参考牙齿的排列顺序加以鉴别。

2.在石膏模型上辨认各个乳牙的解剖外形(各乳牙的牙体形态可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现仅将上颌乳中切牙、上颌第l乳磨牙和下颌第1乳磨牙的解剖外形详细叙述如下:(1)上颌乳中切牙(图1)1)唇面:外形近远中径大于切龈径,近中缘及切缘呈直线,远中缘和颈缘稍凸,切缘由近中向远中斜向颈部,近中切角稍小于900,远中切角成钝角。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6解剖形态 ppt课件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6解剖形态 ppt课件

5)斜面:每个牙尖都有四个斜面。其中颊尖的颊 侧近、远中斜面与对颌牙无咬合接触。颊尖的舌侧近、 远中斜面,舌尖颊侧近、远中斜面及舌侧近、远中斜 面都与对颌牙有咬合接触。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6解剖形态
2.牙根 由三个牙根组成,颊侧两个根,舌侧一 个根。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6解剖形态
牙根干较长,根分叉部位于根颈l/3与中l/3交 界处。颊侧根分别为近中颊根、远中颊根,两颊根分 开相距稍远,近中颊根位于近中颊尖颈部之上,扁形 较窄,根的近远中面平整,颊面宽于舌面,根尖段弯 曲偏向远中;远中颊根位于远中颊尖颈部之上,较近 中颊根短小,亦为扁形,根尖段弯曲偏向近中。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6解剖形态
近中颊尖略宽于远中颊尖,在近中颊尖的颊轴嵴亦较 远中颊尖的颊轴嵴突出,其颊轴的颊斜面平整光滑, 无发育沟。两牙尖间交界处微凹并有一条来牙合面的 发育沟,称颊沟,其末端有点隙。颊颈嵴突出,并以 近中侧为显著。外形高点在颈1/3处。颈曲线曲度较 低平,有时在颈曲线的中间有根间突起或釉珠。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6解剖形态
(2)舌面:大小与颊面相似或稍小,圆突。牙合缘 有两个圆钝的舌尖和四条牙尖嵴组成。近中舌尖明显宽 于远中舌尖,约占舌面的2/3,其中近中舌尖的舌侧偶 有第五牙尖出现(约4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6解剖形态
两舌尖间亦有一条自牙合面来的发育沟,称远中 舌沟,可延伸到舌面中部,末端无点隙,有时可 到牙颈龈下。舌轴嵴不明显,外形高点在舌面中1 /3处。颈曲线曲度低平,在颈曲线的中间无根间 的突起或釉珠。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6解剖形态
舌根位于两舌尖颈部之上,扁而宽,较粗壮,近远 中径宽,颊舌径窄,为三个牙根中最大者。其颊舌侧根 面扁平,但舌面有纵形凹陷的沟。

口解1 牙体解剖 课后习题试题及答案

口解1 牙体解剖 课后习题试题及答案

口解1 牙体解剖课后习题试题及答案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关于上颌第二磨牙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牙合)面斜嵴较上颌第一磨牙明显B.近中舌尖与远中舌尖大小相近C.近中颊轴嵴较远中颊轴嵴突出(正确答案)D.颊舌根间分叉度较大E.牙根偏向近中答案解析:上颌第二磨牙:(1)颊面:近中颊轴嵴较远中颊轴嵴突出。

(2)舌面:远中舌尖更小,近中舌尖占舌面的大部分,极少有第五牙尖。

(3)(牙合)面:斜嵴不如上颌第一磨牙明显。

(4)牙根:颊舌根间分叉度较小,且向远中偏斜。

2、(牙合)面的边缘嵴和发育沟使整个牙面似一“田”字形的是() [单选题] *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下颌第一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正确答案)E.下颌第三磨牙答案解析:下颌第二磨牙(牙合)面中央窝内有4条发育沟呈“+”形分布,即颊沟、舌沟、近中沟和远中沟,边缘嵴和发育沟使整个(牙合)面似一“田”字形,是该牙的特点。

3、(牙合)面发育沟可呈现“H”形、“U”形或“Y”形的是() [单选题] *A.上颌第一前磨牙B.上颌第二前磨牙C.下颌第一前磨牙D.下颌第二前磨牙(正确答案)E.上颌第一磨牙答案解析: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合)面:有两种类型:①两尖型:(牙合)面为椭圆形,颊、舌尖各一个,两尖均偏近中,发育沟多为“H”形或“U”形;②三尖型:面为方圆型,有1个颊尖和2个舌尖,近中舌尖大于远中舌尖,发育沟多为“Y”形。

4、前磨牙中颊舌尖的高度、大小相近的是() [单选题] *A.上颌第一前磨牙B.上颌第二前磨牙(正确答案)C.下颌第一前磨牙D.下颌第二前磨牙E.上颌第一磨牙答案解析:上颌第二前磨牙(牙合)面:颊舌尖的高度、大小相近,颊舌二尖均偏近中。

5、下颌尖牙唇面近中斜缘与远中斜缘的长度之比为() [单选题] *A.1:2(正确答案)B.1:3C.2:1D.2:3E.3:2答案解析:下颌尖牙唇面:近中斜缘短,远中斜缘长,两者长度之比约为1:2,近、远中斜缘的交角大于90°。

下颌磨牙解剖根尖孔形态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下颌磨牙解剖根尖孔形态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下颌磨牙解剖根尖孔形态的研究及临床意义秦鹤嘉;周童;谢方方【摘要】AIM: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ical foramen of mandibular mo-lars. METHODS:593 permanent mandibular molars(285 first and 308 second molars) were collected.The roots were stained with methylene blue and the number and shape of root apex and lateral side of root apex were examined with stereomicroscope. Data were analyzed by Phmias 2008 computer software. RESULTS:A total of 1 616 foramina of the 593 molars was investigated. 1 root with 1,2 and ≥3apical foramen were found in 68%,23.8% and 8.2% of the roots.Most apical foramina(71.6%) were oval in shape. The mean range of minimum diameter in the minor apical fo-ramen was from (0.24 ± 0.10)mm to (0.33 ± 0.12)mm, that of the maximum was from (0.33 ± 0.15)mm to (0.42 ± 0.16)mm. The rate of apical foramen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ximum and minimum diameter no more than 0.15 mm accounted for 81.5%. CONCLUSION:The morphology of apical foramina of mandibular molars pres-ent highly complex anatomical variations.%目的:研究下颌磨牙根尖孔的孔径和形态特征.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离体下颌磨牙593个,其中第一磨牙285个、第二磨牙308个;经亚甲基蓝染色后用体视显微镜拍摄并记录根尖孔和侧副根尖孔的数量、形态,使用Phmias 2008软件测量根尖孔的最大径和最小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93个下颌磨牙共观测根尖孔1616个,其中1个牙根有1个、2个、≥3个根尖孔的比例分别为68%、23.8%、8.2%.根尖孔的形状多数是椭圆形(71.6%).不同牙根尖孔最小径为(0.24 ±0.10)mm ~(0.33 ± 0.12)mm,最大径为(0.33 ± 0.15)mm ~(0.42 ± 0.16)mm,第一、二磨牙的最大径及最小径均为近中根尖孔小于远中根尖孔(P<0.05).根尖孔最大径与最小径的差值≤0.15 mm的比例为81.5%.结论:下颌磨牙根尖孔解剖形态变异较多且复杂.【期刊名称】《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年(卷),期】2018(028)004【总页数】4页(P225-228)【关键词】下颌磨牙;根尖孔;解剖形态【作者】秦鹤嘉;周童;谢方方【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西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0.5有效的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术成功的关键。

辽宁地区汉族人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数目的锥形束CT研究

辽宁地区汉族人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数目的锥形束CT研究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 志 2 0 1 3年 1 1月第 1 4卷第 6期

论著 ・
辽宁地区汉族人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数 目的锥形束 C T研究
刘佼 佼 王 晨 杨 勇
Hale Waihona Puke 【 摘要 】 目的 :利用锥 形束 C T( C BC T) 扫描 评估辽 宁地 区汉族人下 颌第 二恒磨 牙牙根和根 管数 目的情 况。 方法 :调取于我院 口腔科行 C BC T扫描患者的图像资料 ,统计分析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数 目的情况 。结果 : 在 9 0 0 例 下颌第二恒磨 牙中 ,双根的发生 率为 5 1 . 2 2 %,其 中 8 2 %的近 中根 内为 双根 管 ,1 o 0 %的远 中根 内为单根
l e c t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d a n a l y z e d f o r he t n u mb e r o f r o o t s a n d c a n a l s o f ma nd i b u l a r s e c o n d p e m a r n e n t mo l a r s . Re s lt u s :
管 ;三 根 的发 生率 为 2 . 1 8 %;融 合 根 的发 生率 为 4 6 . 6 %,其 中完 全 融 合 的 锥 形 根 占 5 . 7 1 %,不 完 全 融 合 的 C形 根
( C型根 管) 占4 0 . 8 9 %,C型根管发 生率在 男女 性别 间差异 无统计 学意义( 尸 >0 . 0 5 ) ,以双 侧对称性分 布较多 ,单 侧发 生率以右侧为 多。结论 :在辽宁地 区汉族 人 中,下颌第二恒磨 牙以双根或融合根 居多 ,c形根 ( C型根 管) 的

口腔医学专业《口腔解剖习题集-牙髓腔解剖4》

口腔医学专业《口腔解剖习题集-牙髓腔解剖4》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髓腔解剖4一、选择题1.下述上颌第一磨牙髓室形态特征中,正确的选项是A.牙合龈径最大B.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C.近远中径最小D.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E.牙合龈径大于颊舌径2.上颌第一磨牙较高的髓角一般接近于A.牙冠牙合1/3B.牙冠中1/3C.牙冠颈1/3D.颈缘处E.牙冠牙合1/3与中1/3交界处3.上颌第一磨牙髓室顶最凹处约平A.颈缘B.牙冠中1/3C.牙冠颈1/3D.牙冠中1/3与颈1/3交界处E.牙冠牙合1/3与中1/3交界处4.上颌第一磨牙最高的髓角是A.近中颊侧髓角B.近中舌侧髓角C.远中颊侧髓角D.远中舌侧髓角E.第五尖下方的髓角5.某一17岁的男患者,近来饮冷水时,有左上后牙一过性疼痛。

检查发现:左上第一磨牙近中邻面有深龋洞,在治疗这个龋过程中,最易出现意外穿髓的部位是A.近中颊侧髓角和远中颊侧髓角B.近中舌侧髓角和远中舌侧髓角C.近中颊侧髓角和近中舌侧髓角D.远中颊侧髓角和远中舌侧髓角E.以上都不是6.下述下颌第一恒磨牙髓室形态特征中哪个是正确的?A.龈牙合径最大B.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C.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D.颊舌径最大E.龈牙合径大于颊舌径7.下颌第一恒磨牙最高的髓角是A.近中颊侧B.近中舌侧C.远中侧D.远中颊侧E.远中舌侧8.以下关天髓角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下颌第一前磨牙颊侧髓角最高B.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髓角最高C.上颌第一前磨牙颊侧髓角最高D.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髓角最高E.上颌第二前磨牙颊侧髓角最高9.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常见的类型是A.单管型B.双管型C.单双管混合型D.单管型与双管型E.双管型或单双管型10.根管可在颊侧连通形成C型根管的牙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下颌第一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下颌磨牙二、填空题1.与轴面相对应的髓腔牙本质壁称为。

2.为髓室底上髓室与根管的移行处。

3.髓腔朝向牙根的一端缩小成管称。

三、名词解释1.根尖分歧2.根尖分叉3.副根管四、问答题1.简述上颌磨牙的髓腔形态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颌第二磨牙根管形态
下颌第二磨牙是人类口腔中最重要的磨牙之一,广泛分布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


牙的根管形态是口腔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它与根管治疗的复杂性和根管病变的
发生率相关。

因此,对下颌第二磨牙根管形态的了解和认识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下颌第二磨牙主要由牙冠和牙根组成,牙根又包括根颈、根管和根尖。

根管是连接牙
冠和根尖的通道,其中包含血管、神经和淋巴组织。

在根管治疗中,开窗以通过根管系统
里的器械将细菌和坏死组织清除掉,以控制和治疗根管疾病。

因此,对下颌第二磨牙的根
管结构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帮助牙医准确理解其根管形态,从而有效地实施根管治疗。

下颌第二磨牙的根管形态非常复杂,其根部形态差异大,给根管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

研究显示,下颌第二磨牙的根管形态主要分为三类:单根管型、双根管型和三根管型。

其中,单根管型约占70%,双根管型占23%,三根管型占7%。

单根管型下颌第二磨牙的根管结构简单,通常为锥形或锥体形,自根颈开始逐渐缩小
直至根尖处。

在根管治疗中,相对较容易操作,因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存在根管分叉或环形根管等情况,单根管型下颌第二磨牙的治疗难度仍然很大。

双根管型下颌第二磨牙的根管结构较为复杂,存在两个独立的根管,通常为S形状或
Y形状。

双根管型是造成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牙医容易忽略其中一个根管,而造成治疗效果的不彻底。

三根管型下颌第二磨牙的根管结构更为复杂,存在三个独立的根管。

这种情况比较罕见,但通常会导致根管治疗的难度增加,需要更多的治疗时间和技术。

总之,下颌第二磨牙的根管结构分为单根管型、双根管型和三根管型,其中单根管型
较为常见。

对其根管形态的正确理解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此,牙医必须在实际
患者中准确把握各种根管形态,以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治疗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