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浅析第二磨牙前移替代第一磨牙的正畸治疗

合集下载

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近中平移第二恒磨牙的临床研究

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近中平移第二恒磨牙的临床研究

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近中平移第二恒磨牙的临床研究
邵玶;邓琪;张苗苗;王海燕
【期刊名称】《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24)2
【摘要】在正畸治疗时经常存在第一恒磨牙龋坏而无法保留的情况,此时可设计拔除第一恒磨牙使第二恒磨牙近中移动来关闭拔牙后出现的间隙。

如果患者8—10岁时拔除第一恒磨牙,第二恒磨牙可自行前移至第一恒磨牙的位置而关闭拔牙间隙,但当第1恒磨牙根尖发育完成后,则自行前移效果不佳闭。

笔者应用方丝弓技术,将根尖发育完成或接近完成的第二恒磨牙近中平移,以取代第一恒磨牙,并对其疗效进行探讨。

【总页数】2页(P182-183)
【作者】邵玶;邓琪;张苗苗;王海燕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5
【相关文献】
1.应用鞋拔曲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的临床研究 [J], 刘远林;李朝晖;邹晖;陈晓英
2.方丝弓技术平行近移第二磨牙的临床研究 [J], 段银钟;王静;杜英;付建宏;王海雪
3.方丝弓矫治固定技术在恒前牙脱位再植固定术中的应用 [J], 李纪民;邹青;姜田田
4.改良舌弓矫治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的临床应用 [J], 孙嵘;潘永初;王林;仲伟洁;张卫兵
5.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个性化舌侧矫治中不同托槽设计对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方式的影响 [J], 马明宇;王晨曦;张晓虹;蔡留意;荣起国;张月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拔除儿童龋坏第一恒磨牙使第二恒磨牙前移及正畸矫治疗效观察

拔除儿童龋坏第一恒磨牙使第二恒磨牙前移及正畸矫治疗效观察

能无改善 , 哪 检查无变化 。 脑
得 效 较疗 现总结如下。 螂 。年疗病 例 2结 曼 好 ∞ 治该∞ ’ … 果 取 ’ 币

1 临床资 料
11 一 般资料 6 侧患 者 中男 3 , 2 例 , . 0 5例 女 5 年龄在 3 9

6 0倒 患 者 3 2侧 治 愈 ,占 5 .%。显 效 2 33 2例 , 占

恒磨 牙位置 上萌出 , 其中 5侧 咬舍 关系正常 。 I 例与 近 5
பைடு நூலகம்
中邻牙存在 05— 一 间隙, 中 3 向近中倾斜 , 中颊 5 其 例 近 舌尖无接触 ; 存在 05一I 楔状合 间隙. . 衄 通过正 畸达到 正

21 ・
维普资讯
夕引药下行 , 菖蒲 开窍去痰 . 众药合用 奏益气 活血 , 通经活 络之功效 , 该病 多发 生 于老年 人 . 都存 在 不 同程度 动 脉硬
化 . 伴有 高血压 、 且 冠心病 尿病。笔者运 用 中医治 疗 同 糖
时应用西药维脑 路通 、 脉络 宁 尿激酶 加^液 体静滴 , 以扩
肝阳暴 张 , 阳化风动 , 随气逆 , 血 扶痰挟 火 , 窜经隧 , 横 蒙蔽 清窍 , 而形 成上实下虚 . 阴阳互不维 系的危急 症候 , 辨证分 为风 痰 、 、 五种 类 型 . 中以气 虚血 滞 , 络瘀 阻 火 虚 瘀 其 脉 多见 . 自拟偏瘫扶正沥用桃仁 红花 当归 、 芎 、 川 养血 活血 化瘀 . 全虫 鸟梢蛇 . 加 土元 桂枝 以增强通 经活络 之力 , 牛
维普资讯
第 l 0卷
第 7期(o2年 4月) 20
河南医药信 息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缺血 型脑血 管 疾病 6 例 0

正畸治疗中的支抗及支抗控制

正畸治疗中的支抗及支抗控制

・讲座・正畸治疗中的支抗及支抗控制胡 炜 傅民魁 作者单位 100081 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正畸治疗主要是进行牙齿移动,而移动牙齿需要一定的矫治力,但在矫治力产生的同时均伴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的出现。

例如,拉尖牙向远中移动通常是在尖牙和磨牙之间放置一个弹性牵引装置,它产生的矫治力作用于尖牙,拉其远中移动,同时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施加在磨牙和双尖牙上,使后牙向近中移动。

只不过尖牙向后移动的量多于后牙向前移动的量。

这时磨牙和双尖牙承受并抵抗矫治力的反作用力,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使矫治牙(尖牙)移动。

这便引入了一个概念——“支抗”,所谓支抗就是能抵抗或抵消矫治力的反作用力的结构。

这些结构可为牙齿和牙弓或是口唇肌肉和颅面骨骼。

正畸中常用牙齿作为支抗,但作为支抗的牙齿受到一定力后也可能发生移动,这就要在矫治中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有效的支抗控制,从而取得有利的、希望发生的牙齿移动,同时尽可能预防或控制某些不利的、不希望发生的牙齿移动。

一、支抗问题1、牙齿的支抗值及其影响因素移动不同牙齿所需的力值并不一样。

一般来说,牙齿的牙周膜面积越大,使其移动所需的力值就越大,其支抗作用越强。

故牙齿的支抗值可粗略地用该牙的牙周膜面积代表,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是牙齿承受外力的牙周膜面积决定了其支抗值的大小。

因此,牙齿的移动方式,牙根的形态、齿槽骨的高度以及牙根周围组织结构均影响牙齿支抗值的变化。

牙齿整体移动时牙周膜的受力面积大于牙齿倾斜移动时的面积,所以做整体移动牙齿的支抗值要大于倾斜移动牙齿的支抗值。

牙根的形态直接影响每个牙齿的牙周膜面积以及牙根颊舌侧和近远中侧牙周膜的分布,所以对牙齿的支抗值也有影响。

牙槽骨的高度影响牙周膜的面积,当牙周组织病变造成齿槽骨吸收时,牙齿的支抗值会相应减小。

牙齿移动时如果牙根和皮质骨接触,牙的移动会明显减慢,这是因为皮质骨很难被吸收。

这样做虽然可以增加牙齿的支抗值,但却可能导致牙根吸收。

利用正畸前移下颌第二三磨牙关闭第一磨牙缺失间隙的临床观察

利用正畸前移下颌第二三磨牙关闭第一磨牙缺失间隙的临床观察

利用正畸前移下颌第二三磨牙关闭第一磨牙缺失间隙的临床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正畸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矫正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调整牙齿位置和咬合关系,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美观度。

在正畸治疗中,牙齿缺失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尤其是第一磨牙缺失引起的间隙。

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义齿或种植牙来修复缺失的牙齿。

这些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

近年来,利用正畸前移下颌第二三磨牙关闭第一磨牙缺失间隙的方法备受关注。

通过调整下颌第二三磨牙的位置,可以有效地闭合第一磨牙缺失间隙,恢复牙弓的完整性和咬合功能。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牙齿缺失的问题,还可以避免义齿或种植牙带来的一些不便和并发症。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利用正畸前移下颌第二三磨牙关闭第一磨牙缺失间隙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治疗和随访,我们希望能够验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为未来的正畸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利用正畸前移下颌第二三磨牙关闭第一磨牙缺失间隙的方法,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上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我们旨在观察该治疗方法对患者牙列排列的影响,以及对牙颌功能和美观的改善情况。

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希望进一步完善正畸治疗技术,提高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我们也希望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舒适的治疗方案,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口腔健康状况。

通过对研究目的的深入探讨和实践,我们期待为正畸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患者带来更多福祉和希望。

1.3 研究意义通过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恢复牙齿的功能和美观。

牙齿错颌畸形会导致咀嚼功能障碍、牙齿排列不齐等问题,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交。

而利用正畸前移下颌第二三磨牙关闭第一磨牙缺失间隙可以有效调整牙齿位置,使其恢复正常功能和咀嚼效果,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牙齿美观。

利用正畸前移下颌第二三磨牙关闭第一磨牙缺失间隙的临床观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牙齿功能和美观,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儿童第一恒磨牙拔出后第二恒磨牙前移的临床病例总结

儿童第一恒磨牙拔出后第二恒磨牙前移的临床病例总结

对1 O例错 畸形黯例的矫治过程进行 回顾分析 。
l 对 象 和方 法
计划中应 避免将其拔 出。 在临床 中 , 但 由于第一磨牙萌出最早 , 患龋机会 比较 大 , 如果没有 及时治疗 , 往引起 牙冠大部分龋 往
坏、 牙髓和根尖疾病 。 甚至无法保 留 , 严重影 响正常咀 嚼功能 。 因此 , 在矫治方案设计 中我们可 以考虑将病变严重 的第一磨牙 拔出 , 使第二磨牙近 中移 动代替第一磨 牙行 使其 正常功能 。现
32 支抗 的控制 .
1 . 方丝 弓关闭 曲碧 采甩际准方丝弓托槽,选 用 0 1 × 锈 钢方 丝 ,在第二前磨牙 的远中弯制 T形 曲或靴形
因本组病 例的矫治要求 是第一磨 牙的拔牙 间隙完全需 要 第二磨 牙近 中移动关 闭 , 此时是弱支抗 , 以采用前段 牙弓连 可 续结扎 , 颌间牵引等方法 【 也有 的学者设计了上下颌联合支抗 l 1 。
问 题

随着 医学 的快 速发展 ,卫 生职业教 育实行 灵活 的办学模
式, 开展多 种形式 的职业 培训 , 据卫生 行业的实 际需要 和职 根
业技能标准确定 培养对 象。随着农 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的不断
是在职人员专 业技术 能力培养要 结合现 阶段开展 的具
加强 和规范 , 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 和卫生应 急工作任 务越来越多 , 工作量越来越大。一是乡村 医生承担 的儿童计划
儿童第一恒磨牙拔出后 第二恒磨牙前移 的临床病例总结
贵 林, , 杨 茜 , 云 常 卢 , 新
(. 1 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辽宁 大连 164 ;. 1042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辽宁 大连 162) 103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的治疗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的治疗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的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是牙齿错颌的一种表现。

牙齿错颌是指上下颌牙齿的前后、左右、垂直方向的不正常位置关系。

该问题常见于青少年,随着儿童快速生长,出现先后牙齿之间的错位就越容易发生。

什么是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是指恒牙尚未长出之前,前牙发生反合,与下颌前牙错位位于恒牙前面。

而第一恒磨牙则向前移动,增加了上颌和下颌之间的分离距离,导致牙齿错颌的产生。

这种问题需要及早治疗,否则会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和美观,甚至影响正常的发音和咀嚼功能。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的治疗方法牙齿矫正治疗牙齿矫正治疗是解决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的常用方法。

在初诊中,医生会通过拍片和模型对牙齿进行分析,制定出对应的个性化矫正计划。

矫正治疗可以分为传统矫正治疗和隐形矫正治疗两类。

传统矫正治疗传统矫正治疗是指通过牙套等固定矫正器材将牙齿纠正到正确的位置。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精确地控制牙齿的方向和运动轨迹。

牙套通常需要佩戴一年以上,具有良好的矫正效果。

但是,传统矫正器材比较大,佩戴比较不便,而且容易造成口腔不适和口臭等问题。

隐形矫正治疗隐形矫正治疗是指通过隐形矫正器材将牙齿纠正到正确的位置。

隐形矫正器材通常比较小,佩戴比较方便,不会影响美观和日常生活。

此外,隐形矫正器材可以随时拆卸和更换,有效降低了口腔不适和口臭等问题。

隐形矫正治疗的矫正效果一般需要佩戴一年以上。

牙齿成形术牙齿成形术是指通过去除或增加一定量的牙齿组织以改变牙齿的形状和位置。

牙齿成形术可以快速改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的问题。

牙齿成形术通常可以在30分钟内完成,具有速度快、效果明显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但是,该方法不适用于所有牙齿错颌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口腔外科手术口腔外科手术是指通过手术的方式将牙齿移动到正确位置。

该方法适用于牙齿错颌的程度较重,传统矫正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的患者。

(完整版)安氏三类骨性错合的早期治疗

(完整版)安氏三类骨性错合的早期治疗
关于矫形力的作用部位,当水平前牵引时,从第一磨牙牵引比从尖牙牵引所引起
的上颌复合体逆时针旋转大。而当前牵引的角度从30°~ -30°时(从上尖牙处牵
引),上颌骨与颧骨呈逆时针旋转,旋转量逐渐减小。因此,对有开合倾向或上
颌骨生长方向逆时针旋转者,为了避免前牵引时的逆时针旋转,应采用从尖牙处
开始且方向为前下30°的矫形力
的效果优于单次扩弓结合前方牵。Devrim Isci等
[34]
研究发现反复扩弓结合前牵组
的ANB角和前牙覆盖的增加明显大于单次扩弓组。Yu HS等
[35]
研究结果显示,扩弓
使腭中缝打开,可减小前牵过程中上颌骨和颧弓的逆时针旋转,这对垂直生长型
和有开合趋势的患者是有利的。Pawan Gautam等
[36]
或下颌前突伴上颌后缩,导致前牙反合、磨牙Ⅲ类咬合关系,上下前牙有不同程
度的代偿,Ⅲ类骨面型显著,下颌前突且不能后退,ANB〈0°
[3]

2、骨性Ⅲ类错合的病因机制
2.1遗传因素:安氏Ⅲ类错合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为直面型。下颌平面角为均角或低角。磨牙、尖牙关系多为中性,或轻度近中关
系,反覆盖较小,不会超过2~3mm,反覆合较深,一般没有上下切牙的代偿表现。
对于替牙期功能性Ⅲ类错合,由肌位到牙位,下颌闭合道明显前伸,功能分析法提
示:应用正中合位与姿势位两张x线片重叠,测量得D(颅底平面上,平分穿过下
21
颌髁突段中心点)Gn'(姿势位时颏顶点)与DGn(正中合位颏顶点)长度差比正常参
[32]

4.1.4前方牵引与其它装置的联合应用
4.1.4.1前方牵引与快速扩弓:上颌前方牵引结合快速扩弓是治疗上颌后缩为
主的Ⅲ类错合的有效方法。虽然对快速扩弓对前方牵引的意义仍有争论,但多数

成人第一磨牙早失矫治第二磨牙前移的临床观察

成人第一磨牙早失矫治第二磨牙前移的临床观察
少脑 血 管 阻 力 , 加 椎 基 底 动 脉 、 脑 前 下 动 脉 、 增 小 小脑 后 下
动脉 、 内耳 动 脉 的供 血 , 而 改 善 脑 干 、 脑 及 枕 叶 的缺 血 缺 从 小 氧状 态 。 同 时天 麻 素 具 有 改 善 血 流 动 力 学 、 养 神 经 细 胞 和 营 明 显 的 中枢 抑 制 作 用 , 而 迅 速 消 除 内耳 眩 晕 症 或 动 脉 硬 化 从
陈伟 红 赵 建 国 柳 邦友。 , , ( .河北 省 直属 机 关 第二 门诊 部 , 1 河北 石 家庄 0 0 5 ; .河 北省 石 家庄 市 中心 医院 , 北 石 家庄 50 1 2 河 0 0 5 ; .河北省 直属机 关 第一 门诊 部 , 5 013 河北 石 家庄 0 0 5 ) 5 0 1
善 了患 者 生 早 失 ; 轨 式 弹 簧 牵 引 ; 嚼 能 力 关 双 咀
[ 图 分 类 号 ] R 8 . 中 73 4 [ 献标识码] B 文 [ 章编 号 ] 10 8 4 (0 82 —4 7 0 文 0 8 89 2 0 )6 00 2 完整 , 牙体病 、 周病 , 错合 畸形 ; 颞颌关 节无 弹响、 无 牙 无 ④ 无
症 及 颈 椎 病 等 引起 的 眩晕 、 心 、 吐 及 耳 鸣 等症 状 。 恶 呕
口 七 叶皂 苷 钠 是 七 叶 树 植 物 天 师 栗 的种 子 提 取 的 皂 苷
[ ] 吕 国平 , 春 芹 , 中 芹 .天 麻 素 注 射液 的药 理及 临 床研 究 [ ] 2 王 蔡 J.
第 一磨 牙 咀嚼 效 率 最 大 , 于 生 活 治 疗 有 最 为 直 接 的 影 对 响 , 常 因萌 出 时 间 早 、 沟 间 隙 多 , 青 少 年 时 期 常 因 过 早 但 窝 在 龋 坏 而 导致 残 冠 、 根 , 至 缺 失 , 颌 第 一 恒 磨 牙 患龋 率 远 残 甚 下 远 高 于 上颌 第一 恒 磨 牙 。 在 我 国 , 一 恒 磨 牙 龋 、 、 发 病 第 失 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浅析第二磨牙前移替代第一磨牙的正畸治疗贾玲;王云;汪萌芽【摘要】目的:临床研究分析第二磨牙前移替代第一磨牙的正畸治疗,探讨这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临床疗效以及第三磨牙萌出情况等。

方法:本组病例为伴第一恒磨牙严重病变或缺失的牙列拥挤患者20例(男5人,女15人),平均年龄为(17.9±3.9)岁,拔除病变的第一磨牙,运用直丝弓矫正技术解决牙弓拥挤或前突后,剩余拔牙间隙则前移第二磨牙关闭,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特点和适应证。

结果:20例患者经过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平均疗程(20.5±4.8)月,上下牙列排齐,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咬合接触良好,牙弓间隙全部关闭,面部侧貌改善。

结论:第二磨牙前移替代第一磨牙的正畸治疗,有一定的可行性,把握矫治方法和技巧,能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dications, clinical effects and third molar eruption after treatment of malocclusion by moving the second molar forward to replace the first molar .Methods:Totally, 20 patients with severe lesion or loss of the first molar (5 males and 15 females, mean 17.9 ±3.9 yr) were treated with moving the second molar forward to re-place the first molar that was extracted.The clinical effects, treatment options and indications were analyzed.Results:Satisfactory effects were a-chieved in the total 20 patient after a mean treatment course of (20.5 ± 4.8) months, which led to symmetrical dentition, correct overbite and overjet of the anterior teeth, alignment midline, molar space being com-pletely closed, perfect posterior occlusion, well closed arch gap and im-proved facialprofile.Conclusion:Moving the second molar forward to re-place the firstmolar can be feasible in correction of the malocclusion if the options and indications are properly managed .【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3页(P488-490)【关键词】第一磨牙;拔除;正畸治疗【作者】贾玲;王云;汪萌芽【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安徽芜湖 241002; 皖南医学院细胞电生理研究室,安徽芜湖 241002;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安徽芜湖 241002;皖南医学院细胞电生理研究室,安徽芜湖 24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临床上很多患者无论孩子或成人第一磨牙往往存在严重的病变或缺失,有些患者在进行义齿修复时,由于第一磨牙牙体缺损或缺失时间过久,无法进行义齿修复,需要进行修复前的正畸治疗。

如果第一磨牙龋坏严重或已经缺失,但伴有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时可以考虑拔除第一磨牙让第二磨牙前移替代。

本临床研究通过回顾这类病例,旨在分析第二磨牙前移替代第一磨牙的适应证、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第三磨牙萌出情况等。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样本随机选择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口腔正畸科2010年9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错牙合畸形患者,同时第一磨牙严重病变或已经缺失的患者20例(表1、2),男5例,女15例,年龄12~25岁,平均年龄(17.9±3.9)岁。

表1 研究样本第一磨牙病变情况Tab 1 Lesions of the first molars in the subjects病人类型青少年成人第一磨牙病变数目1颗 2颗 3颗 4颗病例数9 11 15 3 2 01.2 临床矫治方法 20例患者中拔除病变的第一磨牙共27颗,其中上颌7颗,下颌20颗,还有8颗第一磨牙已缺失,间隙存在。

采用直丝弓矫正技术,排齐整平上下牙列,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以及牵拉第二磨牙前移,前牙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后牙调整咬合关系。

治疗结束后Hawley保持器保持。

2 结果2.1 总体疗效评价 20例患者,疗程12~32.5月,平均疗程(20.5±4.8)月。

治疗后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后牙咬合尖窝关系,拔牙间隙在解决牙弓前突和拥挤问题后,剩余拔牙间隙则由第二磨牙前移关闭或完全由第二磨牙前移关闭,面型及侧貌改善。

9例青少年患者中有6例拔牙侧第三磨牙萌出位置良好。

11例成人患者中9例拔牙侧第三磨牙前移与第二磨牙接触关系良好,且与对颌呈尖窝关系,2例拔牙侧第三磨牙未前移。

表2 第一磨牙(不同牙位)病变情况Tab 2 Lesions of the different first molars16严重龋坏(死髓牙)残冠缺失26严重龋坏(死髓牙)残冠缺失36严重龋坏(死髓牙)残冠缺失46严重龋坏(死髓牙)残冠缺失病例数3 1 1 1 0 1 2 3 3 4 5 32.2 典型病例赵某,女,初诊年龄为25岁,因46缺失多年,无法义齿修复,要求矫治。

检查:恒牙牙合;右侧磨牙远中关系,左侧后牙中性关系,上下中线齐。

前牙覆盖4 mm,深覆牙合Ⅱ°;16伸长,18正萌,38未萌,46缺失,45、47舌倾且两牙齿间隙为9 mm,17、47 正锁牙合(图1)。

全景片示:46 缺失;模型测量:牙弓拥挤度:上牙弓7 mm,下牙弓4.5 mm;Bolton指数:前牙比78.19%,全牙比87.92%。

X线头影测量(表3)。

诊断:安氏Ⅱ类错牙合。

矫正设计:拔除18,戴上颌平面导板打开后牙咬合,17、47交互牵引解除正锁牙合,直丝弓矫正技术整平上下牙列;拉47前移替代46,不排除47不能完全前移替代46,酌情考虑义齿修复。

矫治过程:上颌平导加17、47交互牵引3.5个月后锁牙合解除。

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12个月后,46间隙关闭,前牙覆盖Ⅲ°11 mm,26、36轻度Ⅱ类关系。

调整治疗计划,拔除14、24,治疗前牙深覆盖,调整后牙咬合关系。

矫治结果:经32.5月治疗结束后,全部拔牙间隙关闭,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呈尖窝关系,47牙根直立,无吸收,与45牙根平行(图2)。

下中线偏向右侧。

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表3)。

模型和全景片观察分析,47、48完全前移替代46、47,且与对颌呈尖窝关系,28正常萌出,与38咬合接触良好。

矫治体会:本病例在排齐整平牙弓以及17、47锁牙合解除后,45至36“8”字结扎作为整体支抗拉47近中移动,但在46间隙关闭后前牙出现深覆盖。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在拉47前移时,下前牙后移了一部分但不至于导致前牙覆盖11 mm;另一方面,通过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下颌后退明显,分析17、47锁牙合一旦解除后,患者的下颌后退导致前牙覆盖过大。

因此对于成人患者,在正畸治疗前一定要进行颌位记录确定正中关系位时的髁突的位置。

表3 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的比较Tab 3 X-ray cephalometric measureme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NA SNB ANB NP-FH U1-SN U1-NA U1-NA(mm) L1-NB L1-NB(mm)MP-FH治疗前78 76 2 84 115 38 9 15.5 4 27.5治疗后76 72 4 82 104 28 3 24.5 4.5 29图1 治疗前牙合相Fig 1 Intraoral photographs before treatment图2 治疗后牙合相Fig 2 Intraoral photographs after treatment3 讨论3.1 青少年拔除第一磨牙的时机青少年第一磨牙残根残冠拔除后的间隙,能通过牙列的自然调整或正畸治疗关闭,也可两者相结合,利用这些间隙矫治牙列拥挤前突等错牙合畸形。

临床上一旦确定青少年第一磨牙无法保留,明确有第三磨牙牙胚的时候,要根据牙列情况,选择合适的拔牙时机。

正常牙合者,应尽可能在前磨牙萌出前拔除第一磨牙,通过牙列的自然调整关闭间隙。

伴有错牙合畸形的病人,对轻度牙列拥挤前突者尽可能在第二磨牙萌出前拔除,中、重度牙列拥挤在第二磨牙萌出后拔除[1]。

本研究中9例青少年患者第一磨牙残根残冠,同时伴牙列拥挤或前突等错牙合畸形,为拔牙适应证,第二磨牙已萌出,矫正设计拔除病变第一磨牙,解决牙弓前突和拥挤问题后,剩余拔牙间隙则采用拉第二磨牙前移关闭,治疗结束后,拔牙隙完全关闭,第二磨牙与第二前磨牙接触良好,未发生近中倾斜和舌侧旋转,取得满意疗效,从矫治前后全景片和模型上观察分析,在矫治过程中,随着第二磨牙的前移,第三磨牙提早萌长且逐渐建牙合。

对于青少年,第三磨牙牙冠已经形成,同时牙根正在形成时开始矫治更为合适,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发生舌倾或近中阻生,能改善第三磨牙的萌出情况[2]。

9例患者6例第三磨牙萌出位置良好,另3例拔牙对侧第三磨牙近中阻生。

3.2 成人拔除第一磨牙的适应证第一磨牙在一生中承担着重要的咀嚼功能,被称为牙合的关键,一般临床上不会为解除拥挤而轻易拔除。

但同时该牙萌出早,表面窝沟点隙多,加上口腔卫生维护不足,患龋率高达40% ~50%[3]。

对于成人第一磨牙存在严重的牙体或牙周病变无法保留时,在不伴有错牙合畸形的情况下首先考虑义齿修复;因缺失时间久致缺牙间隙改变无法修复时,通过正畸治疗获得足够的义齿间隙再修复治疗;如果成人第一磨牙严重病变或已经缺失,同时伴其他错牙合畸形,为拔牙适应证,依据口腔病牙先除原则[4],首先拔除病变的第一磨牙,从而保存较多健康完整的牙齿[5-6]。

成人拔除第一磨牙进行正畸治疗的适应证:①恒牙列,有第三磨牙或牙胚;②牙列中度以上拥挤,需要间隙量5 mm以上;③第一磨牙缺失或牙冠严重破坏或根尖周病变严重等而无法保留者;④第二磨牙已萌出;⑤无颞下颌关节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