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模拟题

应用统计学模拟题
应用统计学模拟题

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年第 学期

级本科班期末考试试卷A

课程名称: 统计学 任课教师: 考试时间: 分钟

学号: 姓名: 班级:

考试性质(学生填写):正常考试( )缓考补考( )重修( )提前修读( )

(提示: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注: P (-1.96≤z ≤1.96)=0.95,其中z 为标准正态变量;F 0.05 (9,9)=3.179;38,05.0t =1.6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正确,请将其代码填在该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统计学”的英文名称是 [ ] A mathematics B mathematical C statistics D statistical 2.下列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 ] A 2009年全国31个省区生产总值 B 甲公司2010年1—6月销售额 C 我国2006年—2009年经济增长率 D 过去30天上证股价指数收盘数据 3.下列可用于测度分类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 ] A 众数 B 中位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全距

4.下列可用于测度定序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 ] A 方差 B 四分位差 C 标准差 D 离散系数

5.总体变量为均匀分布时,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样本均值的分布 [ ] A 不确定 B 无限趋近正态分布 C 不一定趋近正态分布 D 趋近F 分布

6.相对于非概率抽样,下列属于概率抽样特点的是 [ ] A 能对总体参数作出推断 B 存在抽样误差 C 方便快捷 D 能揭示抽样推断误差

7.当两个总体变量服从正态分布时,相应两个样本均值之差的分布是 [ ]

A t 分布

B 2

分布 C 正态分布 D F 分布

8. 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一组样本数据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则该回归方程 [ ] A 能够通过方程本身的显著性检验 B 不能通过方程本身的显著性检验

C 是所有线性方程中的最优拟合方程

D 是所有线性与非线性方程中的最优拟合方程 9. 符合前提假定条件下,下列可用方差分析解决的问题是 [ ] A 单个总体均值假设检验 B 单个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 C 推断两个总体均值之差 D 比较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

10.若一个时间序列呈现周期为一年以内的循环变动特征,则这种特征属于 [ ] A 长期趋势 B 循环变动 C 不规则变动 D 季节变动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符合题

目要求,将其代码填在该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描述统计的是 [ ] A 对一组样本数据进行频数统计 B 根据样本统计量对参数进行假设检验 C 测度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D 绘制一组数据的分布直方图 E 概率抽样误差小于非概率抽样

2. 下列关于标准差和离散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过标准差可以比较任何两组数据离散程度大小

B 只有在两组数据均值相等的条件下,才能运用标准差比较其离散程度大小

C 通过离散系数可以比较任何两组数据离散程度大小

D 只有在两组数据均值相等的条件下,才能运用离散系数比较其离散程度大小

E 一般来说,一组数据的标准差越大,其离散系数也越大 3.若样本数据估计出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i y ?i

x 10??ββ+=,则1?β表示 [ ]

A 样本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

B 总体回归方程回归系数的估计值

C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

D 解释变量x 变化一个单位时,被解释变量y 平均变化

1?β个单位

E 解释变量x 变化一个单位时,被解释变量y 变化1?

β个单位

4. 弗罗里达州的旅游协会计划对来该州各主要海滨的游客进行抽样调查,以估计非本州居民比例,但之前对这一比例没作过任何调查,即无任何先验认识。要求的置信水平是9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是一个关于总体均值的估计问题

B 这是一个关于总体比例的估计问题

C 可以0.5作为总体比例替代值,以计算样本容量

D 当边际误差(最大允许误差)为3%时,抽取1068名游客可满足推断需要

E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边际误差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样本容量减小为二分之一。 5.某公司想就其每周电视与报纸广告支出,对其每周营业收入的影响展开定量分析,为此在过去若干周进行了电视广告与报纸广告支出的组合试验,并据此样本用数据Excel 拟合了每周

营业收入(y),对电视广告支出(

1

x)和报纸广告支出(2x)的线性回归模型,Excel部

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显著性水平α=0.05时,F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为5.786

B 由于截距项(常数项)t检验的

p值小于0.05,所以回归方程本身线性关系显著 C 样本观察值个数为8 D 回归离差平方和SSR=23.435

E 经线性关系统计显著性检验后,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83.230+2.290

1

x+1.3012x

方差分析

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回归分析 2 11.718 28.378 .002

残差 5 2.065 .413

总计7 25.500

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t Stat P-value

Intercept 83.230 1.574 52.882 .000

X Variable 1 2.290 .304 7.532 .001

X Variable 2 1.301 .321 4.057 .010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假设检验的主要步骤。2.简述参数估计中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

3.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4.简述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

四、综合题(第1小题20分,第2、3小题每题10分,每4小题5分,共45分)

1.某药品销售商打算了解某地区某种慢性病患者每月该类药品支出情况,其搜集了50位患者每

月药品支出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140 82 265 168 90 114 172 230 142 163

86 125 235 212 171 149 156 162 118 118

139 149 132 105 162 126 216 195 127 122

161 135 172 220 229 129 87 128 126 145

175 127 149 126 121 118 172 126 138 155

要求:①编制上述数据的次数分布表,表中项目包括频数、频率、向上(less -than)累计频数(频率)、向下(more -than)累计频数(频率),分组方式自定;

②绘制向上累计频数折线图。

2.为估计每个网络用户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是多少,随机抽取了225个网络用户的简单随机样

本,得样本均值为6.5小时,样本标准差为2.5小时。

①试以95%的置信水平,建立网络用户每天平均上网时间的区间估计。

②在所调查的225个网络用户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用户为90个。以95%的置信水平,建立

年龄在20岁以下的网络用户比例的置信区间?

五、综合分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12分)【教材例题8.11】:一个科学家提出,如果人们在早餐中食用高纤维的谷类食物,那么平均而言,与早餐没有食用谷类的人群相比,食用谷物者在午餐中摄取的热量(大卡)将会减少。为验证这个假设,随机抽取了35人,询问他们早餐和午餐的通常食谱,根据他们的食谱,将其分为两类,一类为经常食用谷物者(总体1),一类为非经常谷类食用者(总体2),测度每人午餐大卡摄取量。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分析两类人群的大卡摄取量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利用SPSS对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1)该资料属于()类型变量数据。(1分)

(2)你认为两类人群的大卡摄取量的方差是否有显著的差异?为什么?(3分)

(3)检验两类人群的大卡摄取量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的统计方法是()。(1分)A配对t检验B独立t检验C方差分析D回归分析(4)在分析两类人群的大卡摄取量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时,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什么?选择上表中哪一部分进行两类人群的大卡摄取量均值差异检验?为什么?(4分)(5)你认为对于两类人群的大卡摄取量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为什么?(3分)

2. (12分)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为不同客户举办人力资源管理讲座。每次讲座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但讲座的听课者有时是高级管理者,有时是中级管理者,有时是初级管理者。该咨询公司认为,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讲座的满意度可能不同。为验证这一看法,该公司在讲座后随机抽取了部分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满意度评分数据(评分标准为1~10分,10代表非常满意)。在0.01显著水平下进行了方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研究中的因素是什么?水平是什么?(2分)

(2)陈述原假设与备择假设。(2分)

(3)将方差分析表中划线部分所缺的数值补齐。(5分)

(4)管理者层次不同是否对讲座满意度有显著性影响?为什么?(3分)

3. (12分)(教材习题11.5)一家物流公司的管理人员想研究货物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的关系,为他抽出了公司最近10个卡车运送货物记录的随机样本,得到运送距离(单位:km)和运送时间(单位:天)的样本数据,利用SPSS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输出结果如下表。

(1)陈述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2分)

(2)写出相关系数,并分析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强度。(2分)

(3)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2分)

(4)写出判定系数,并解释其意义。(2分)

005)。(4分)

(5)分析该回归方程的显著性(=.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年第学期

级本科班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

课程名称:统计学任课教师:王迎春班级:

1.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简答题。

1.

①确定零假设和备择假设;(1分)

②确定检验统计量;(1分)

③确定显著性水平 ;(1分)

④制定判断规则并确定临界值;(1分)

⑤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将检验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作比较,作出判断。(1分)

2.

①总体离散程度,与样本容量同方向变动;(2分)

②允许的最大误差(误差边际),与样本容量反方向变动;(2分)

③要求的推断概率置信水平,与样本容量同方向变动。(1分)

3.

①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2分)

②各个总体的方差相等;(2分)

③观察值是独立的。(1分)

4.

①从一组样本数据出发,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2分)

②对数学关系式的可信程度进行各种统计检验;(2分)

③利用所求的关系式,根据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取值来估计活预测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取值,并给出这种估计或预测的可靠程度。(1分)

四、综合题。

1.(本题无唯一标准答案,以下仅是其中一种) ① (每错1个数值,扣1分)

价格 (万元) 频数 频率%

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 频数 频率% 频数 频率% 80 ~ 120 9 189 18 50 100 120~ 160 23 46 32 64 41 82 160 ~200 11 22 43 86 18 36 200 ~240 6 12 49 98 7 14 240 ~280 1 2

50 100 1 2 Total

50

100

——

②5分

2.(1)已知:225=n ,5.6=x ,5.2=s ,96

.1025.0=z 。

网络用户每天平均上网时间的95%的置信区间为:

33

.05.6225

5.29

6.15.62

±=?

±=±n

s z x α

即(6.17,6.83)。 …………(计算式4分,结果1分) (2)样本比例

4.022590

==

p 。龄在20岁以下的网络用户比例的95%的置信区间为:

064.04.0225)

4.01(4.096.14.0)1(2

±=-??±=-±n p p z p α

即(33.6%,46.4%)。 …………(计算式4分,结果1分)

3.①0:210=-μμH 或:两组均值无显著差别

0:211≠-μμH 或:两组均值有显著差别 ……………(2分)

②拒绝域: |t | >0.05,38t =1.686 …………………(1分)

③ 2p s = 2)1()1(212

2

2211-+-+-n n s n s n =

=

387163

188.5 …………(1分)

检验统计量: t =)

201

201(5.1881

.721.75+?-= 0.69 …计算式正确2分,结果正确1分

④38,05.0t =1.686 …………………(1分)

⑤结论: 因为0.69<1.686,所以不拒绝原假设,即不能认为两组职员平均成绩有显著差

别。……(2分)

4. ①

H :21σ=22σ, 1H :21σ≠22σ ……………… ……………(1分)

②当F > 3.179 时,或表述为F >临界值时,拒绝原假设 … (1分)

③ F = 222

1s s = 1.49 …… …………… ………………………(1分)

④临界值为3.179 ……………… …………………………(1分) ⑤接受原假设,因为1.49<3.179 ……… ……… ………(1分)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的,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6.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7. 8.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 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统计工作的成果是(C)。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10.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 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1 C 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A 9 C 10 C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 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0.02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 1%109%107%1053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 比为 A. –5% B. –4.76% C. –33.3% D. 3.85%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b= -1.75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 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 =70件,σ=5.6件 乙车间: x =90件, σ=6.3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应用统计学模拟题答案

一、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5分,共25分) (1) 复相关系数(复判定系数的开方)表示被解释变量与所有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偏回归系数表 示被解释变量与多个解释变量中的其中一个的相关程度。 F ,偏回归系数不反映相关程度,而是净影响。 (2) 当原始变量数量级差异较大时,用相关系数矩阵做主成分分析较好。 T ,因为原始变量数量级差异较大时,对标准化变量作主成分分析较好。 (3) 在自相关出现时,通常计算的预测值的方差和标准误就不是有效的。 T ,因为存在自相关时,预测值的方差和标准误不再是真实方差的无偏估计 (4) 一研究者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他担心协变量z 可能对数据产生影响,因此对响应变量y 和z 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r(y,z)=0,这表明不需要作协方差分析。 F ,r(y,z)=0,仅表明z 对组间变异影响不大,但是还可能影响组内变异。 (5)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都要求原始变量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且主成分和公因子都能写成原始变量 的线性组合。 F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都要求原始变量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是主成分可以写成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潜在因子不能。 二、(20分)根据美国1961年第一季度至1977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咖啡需求函数的回 归方程: ) 37.0()03.6() 74.3()55.0() 23.1() 14.2(: t 0097D .0-16D .0096D .0P 15ln .051lnI .017lnP .028.1Q ?ln 3t 2t 1t t t t t ------'++-= 其中,Q=人均咖啡消费量(磅);P=咖啡价格(以1967年价格为不变价格);I=人均可支配收入(千 元,以1967年价格为不变价格);P’=茶的价格(1/4磅,以1967年价格为不变价格);D1=1:第一季度;D2=1:第二季度;D3=1:第三季度。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模型中P t 和I t 的偏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咖啡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价格增加一个百分点,咖啡需求降低0.17个百分点;收入增加一个百分点,咖啡需求增加0.51个百分点 (2) 咖啡和茶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为什么?t p ’=0.55<1, 不显著,∴茶和咖啡是无关品 (3) 你如何解释模型中虚拟变量的作用?反映咖啡需求是否存在季节效应 (4) 咖啡的需求是否存在季节效应?做t 检验:D 1和D 2的t 值>3,显著,D 3不显著,说明第一季度需求比第四季度低9.6%,第二季度咖啡需求比第四季度咖啡需求低16%,这两个季度差异显著,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需求差异不显著。 三、测量模型:5 259.054278.043171.032 148.021182.01e ksi X e ksi X e ksi X e ksi X e ksi X +=+=+=+=+=, 2 88.02175.01epsilon eta Y epsilon eta Y +=+=,φ12=0.26 结构模型:zeta ksi ksi eta +-=229.0143.0 (1) 计算X1,X2,X3,X4,X5的变量共同度:0.67, 0.23, 0.50, 0.61, 0.35 (2) eta 的测量可靠性较高,因为两个因子载荷都大于0.7,ρ=0.8 四、某城市环保监测站对14个监测点采集大气样品,测量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飘尘的含量,该市城区按照大气污染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严重污染地区,第二类为一般污染地区,第三类为基本没有污染的地区。根据这些数据用SPSS 作判别分析,得到输出结果如下,试解释各表。该城市另有两个单位测定了其所在地大气污染物含量(见表1),试判断这两个单位的污染情况属于哪一类。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 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 B.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 C.规模较大的单位 D.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 2.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利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做为代表值,使用这一代表值的假定条件是()。 A.各组的权数必须相等 B.各组的组中值必须相等 C.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 D.各组的组中值都能取整数值 3.已知甲、乙两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甲班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分;乙班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分。由此可知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 A.甲班较大 B.乙班较大 C.两班相同 D.无法作比较 4.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公斤,其余亩产为500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平均亩产为() 公斤公斤公斤公斤 5.时间序列若无季节变动,则其各月(季)季节指数应为() A.100% % % % 6.用最小平方法给时间数列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a+bt,当b<0时,说明现象的发展趋势是()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水平态势 D.不能确定 7.某地区今年和去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提高12%,则用同样多的货币今年比去年少购买()的商品。 8.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A.精确性 B.可靠性 C.显着性 D.规范性 9.H 0:μ=μ ,选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接受原假设H 的标准是() A.|Z|≥Z α B.|Z|-Z α 10.对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几组不同样本数据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如下,你认为哪个回归 方程可能是正确的() A.y=125-10x =-50+8x =150-20x =-15-6x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A.抽选调查单位时必须遵循随机原则 B.抽选出的单位有典型意义 C.抽选出的是重点单位 D.使用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和估计总体的指标数值 E.通常会产生偶然的代表性误差,但这类误差事先可以控制或计算 2.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80% 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C.没完成单位成本计划 D.完成了单位成本计划 E.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少降低了1个百分点 3.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极差 B.异众比率 C.四分位差 D.标准差 E.离散系数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分析

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每题10分) 1、某快餐店对顾客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49名顾客构成一个简单随机样本,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花费为元,标准差为元。试以%的置信水平估计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 间;(φ(2)=)49=n 是大样本,由中心极限定理知,样本均值的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故可用正态分布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 已知:8.2,6.12==S x 0455.0=α 则有: 202275 .02 ==Z Z α 平均误差=4.07 8 .22==n S 极限误差8.04.022 2 =?==? n S Z α 据公式 x x ±=±? 代入数据,得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间为(,) 3 要求:①、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②、计算判定系数R 。 附:10805 1 2 ) (=∑-=i x x i 8.3925 1 2 ) (=∑-=i y y i 58=x 2.144=y 3题 解 ① 计算估计的回归方程: ∑∑∑∑∑--= )(22 1x x n y x xy n β) ==-??-?290 217900572129042430554003060 = =-= ∑∑n x n y ββ)) 1 0 – ×58= 估计的回归方程为:y ) =+x ② 计算判定系数: 4 计算下列指数:①拉氏加权产量指数;②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4题 解: ① 拉氏加权产量指数

= 1 000 00 1.1445.4 1.13530.0 1.08655.2 111.60%45.430.055.2q p q q p q ?+?+?==++∑∑ ② 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11100053.633.858.5 100.10%1.1445.4 1.13530.0 1.08655.2q p q q p q ++==?+?+?∑∑ 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题) 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 ,调查单位是 。 2、___ 频数密度 =频数÷组距,它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状况。 3、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都可以用 饼图 条图 图来显示。 4、某百货公司连续几天的销售额如下:257、276、297、252、238、310、240、236、265,则其下四分位数 5、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3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36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6、某机关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 。 7、对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是 t 检验。 8、设置信水平=1-α,检验的P 值拒绝原假设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p e M >o M ③、x >o M >e M 3、比较两组工作成绩发现σ甲>σ乙,x 甲>x 乙,由此可推断 ( )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数据。 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置 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Z 0.005=2.58) 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的取值围是 。 7、设总体X ~) ,(2 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 则n s x μ -服从自由度为n-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每小题1分,共14分) 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 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 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值为 ( ) ①、32.5 ②、33 ③、39.6 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 ) 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 ( )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②、离散程度越大 ③、稳定性越高 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 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 ①、x > e M >o M ②、x o M >e M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精简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得关系就是__统计实践____与___统计理论__得关系。 2.总体就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得个别事物组成得整体;总体单位就是__总体_得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与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得产品质量情况,总体就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就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就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得,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得部分单位组成得集合体。 6.标志就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得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与_品质标志_两种。 7.性别就是_品质标志_标志,标志表现则具体体现为__男__或__女_两种结果。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得同质性就是指(A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得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得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得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得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得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得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就是( D )。 A、全部工业企业????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得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得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得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

A、200家公司得全部职工??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得全部工资?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得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得质量,则该产品等级就是( 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就是( B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测 7.统计学自身得发展,沿着两个不同得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得含义包括( ACD)。 A、统计资料?B、统计指标???C、统计工作 D、统计学?E、统计调查 2.统计研究运用各种专门得方法,包括( ABCDE )。 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模型法? E、统计推断法 3.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 ACDE ) A、我国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 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 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 D、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得人均产量 E、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 4.统计指标得表现形式有(BCE )。

应用统计学试题

2009年天津大学工程硕士应用统计学试卷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简答题(30分,每题5分) 1.统计学表示变异(分散)程度的特征数有哪些? 2.服从两点分布设总体X ),1(p b ,其中p 是未知参数,521,,X X X 是来自X 的简单随机样本。是指出21X X +,i i X 5 1min ≤≤,p X 25+之中哪些是统计量,哪些不是统计量,为什么? 3. 若)9,4(~F F ,则F /1服从什么分布? 4. 假设检验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5.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是指哪两类错误? 6. 回归分析适合研究哪类问题? 二、(15分).,,5)4,12(51X X N 的样本中随机抽一容量为 在总体 的概率;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 )求样本均值与总体均 (11 {}.15),,,,max(254321>X X X X X P )求概率( 三、(15分)一种新型减肥方法自称其参加者在第一个星期平均能减去至少8斤体重。由40名使用了该种方法的个人组成一个随机样本,其减去体重的样本均值为7斤,样本标准差为3.2。 a .α=0.05时,拒绝规则是什么? b .你对该减肥说明方法的结论是什么? c .p 值为多少? 四、(15分)正态总体),(2σμN 的密度函数为 2 2 2) (21),;(σ μσ πσμ--= x e x f 从该总体抽取随机样本n X X X ,,21 。 (1)求σμ,的极大似然估计量σμ ?,?; (2)证明所求的μ ?是总体均值的最佳无偏估计量。 五、(15分)为了检验三家工厂生产的机器加工一批原料所需的平均时间是否相同,某化学公司得到了关于加工原料所需时间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利用这些数据检验三家工厂加工一批原料所需平均时间是否相同。(α=0.05,26.4)9,2(05.0=F )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汇编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数据。 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 置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Z 0.005=2.58) 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7、设总体X ~ ) ,(2 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 则 n s x μ -服从自由度为n-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 14分) 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 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 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值为 ( ) ①、32.5 ②、33 ③、39.6 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 ) 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 ( )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②、离散程度越大 ③、稳定性越高 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 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 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1C2B3A4C5B6B7A8A9C10C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50B8C0.02D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 500 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 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 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 7%× 9% B. 105% × 107%× 109% C.(105%× 107%× 109%)- 1 D. 3 105%107%109%1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 ,则物价增 (减 )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4.76% C. –33.3%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D. 3.85% ? y 280 1.75x ,回归系数b=-1.75表示 A.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 1.75 个单位 B.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 1.75 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 1.75 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 1.75 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 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 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 x =70 件,=5.6 件乙车间 :x =90件,=6.3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无法作比较 9.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应用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30分) △ 1.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 B )。 A 、9.3 B 、9 C 、6 D 、10 2.某商业局对其所属商店的销售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 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C )。 A 、80—89% 90—99% 100—109% 110%以上 B 、80%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 C 、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以上 D 、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3.以下是根据8位销售员一个月销售某产品的数量制作的茎叶图 3 02 6785 5654 则销售的中位数为( C ) 。 A. 5 B. 45 C. 56.5 D. 7.5 4.按使用寿命分组的产品损坏率一般表现为( D )分布。 A 、钟型 B 、对称 C 、J 型 D 、U 型 5.某11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为:101斤、102斤、103斤、108 斤、102斤、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 算平均数,结果满足( D )。 A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C 、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D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6.甲数列的标准差为7.07,平均数为70,乙数列的标准差为3.41, 平均数为7,则( D )。 A 、甲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B 、乙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C 、两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D 、甲数列离散程度大; 7.某银行想知道平均每户活期存款余额和估计其总量,根据存折 账号的顺序,每50本存折抽出一本登记其余额。这样的抽样组 织形式是( C ) A 、类型抽样 B 、整群抽样 C 、机械抽样 D 、纯随机抽样 8.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 是( B )。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 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 D 、组内均方和除以组间均方 9. 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为正,则( A )。 A 、表明现象正相关 B 、表明现象负相关 C 、表明相关程度很弱 D 、不能说明相关的方向和程度 △10.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 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 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A ) A 、x y 246000?+= B 、x y 24.06?+= C 、x y 624000?+= D 、x y 600024?+= 11.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 A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应用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 B )。 A 、 B 、9 C 、6 D 、10 2.某商业局对其所属商店的销售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 C )。 A 、80—89% 90—99% 100—109% 110%以上 B 、80%以下 —90% —100% —110% C 、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以上 D 、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3.以下是根据8位销售员一个月销售某产品的数量制作的茎叶图 3 02 6785 5654 则销售的中位数为( C )。 A. 5 B. 45 C. D. 4.按使用寿命分组的产品损坏率一般表现为( D )分布。 A 、钟型 B 、对称 C 、J 型 D 、U 型 5.某11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为:101斤、102斤、103斤、108斤、102斤、105斤、 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算平均数,结果满足( D )。 A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C 、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D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6.甲数列的标准差为,平均数为70,乙数列的标准差为,平均数为7,则( D )。 A 、甲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B 、乙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C 、两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D 、甲数列离散程度大; 7.某银行想知道平均每户活期存款余额和估计其总量,根据存折账号的顺序,每50本 存折抽出一本登记其余额。这样的抽样组织形式是( C ) A 、类型抽样 B 、整群抽样 C 、机械抽样 D 、纯随机抽样 8.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 是( B )。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 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 D 、组内均方和除以组间均方 9. 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为正,则( A )。 A 、表明现象正相关 B 、表明现象负相关

《应用统计学》模拟考试题参考标准答案

《应用统计学》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应用统计学模拟考试题答案 得分评阅人一、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号前的括号内划“√”,在你认为 错误的题号前的括号内划“×”。 (√)1、在统计调查中,抽样调查因为诸多优点而最经常被采用。 (√)2、按照计量尺度的差异,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三类。 (×)3、抽样误差是抽样调查中可以设法消除的误差。 (×)4、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的P值越小,说明检验结果越不显著。(√)5、不存在趋势的时间序列称为平稳时间序列。 (√)6、拉氏物价指数是以基期的商品交易量作为同度量因素加权的。(√)7、展示时间序列数据的最佳图形是线图。 (√)8、统计表主要由表头、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和表外附加五部分组成。 (×)9、多数情况下,t分布是一个右偏分布。 (×)10、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都是用来衡量数据离散趋势的。 得分评阅人二、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将唯一的正确答案选项写在题号前的括号内。 ( A)11、下列变量中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 A、汽车轮胎的直径 B、汽车的内燃机类型 C、产品等级 D、学生生源类别 (C)12、以下各种抽样方式中一定属于非随机抽样的方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重点抽样 D、类型抽样 (C )13、下列图形中不能展示分类数据的图是: A、条形图 B、饼图 C、直方图 D、环状图 (B)14、经验数据表明某电话订票点每小时接到订票电话的数目X是服从常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分析

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每题10分) 1、某快餐店对顾客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49名顾客构成一个简单随机样本,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花费为12.6元,标准差为2.8元。试以95.45%的置信水平估计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间;(φ(2)=0.9545)49=n 是大样本,由中心极限定理知,样本均值的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故可用正态分布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 已知:8.2,6.12==S x 0455.0=α 则有: 202275 .02 ==Z Z α 平均误差=4.07 8 .22==n S 极限误差8.04.022 2 =?==?n S Z α 据公式 x x ±=±? 代入数据,得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95.45%的置信区间为(11.8,13.4) 附: 10805 1 2 ) (=∑-=i x x i 8.3925 1 2 ) (=∑-=i y y i 58=x 2.144=y 179005 1 2 =∑=i x i 1043615 1 2 =∑=i y i 424305 1 =∑=y x i i i 3题 解 ① 计算估计的回归方程: ∑∑∑∑∑--= )(22 1x x n y x xy n β ==-??-?290 217900572129042430554003060 =0.567 =-= ∑∑n x n y ββ 1 0144.2 – 0.567×58=111.314 估计的回归方程为:y =111.314+0.567x ② 计算判定系数:

22 212 2 ()0.56710800.884392.8 () x x R y y β-?= ==-∑∑ 4、某家具公司生产三种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 计算下列指数:①拉氏加权产量指数;②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4题 解: ① 拉氏加权产量指数 = 1 000 00 1.1445.4 1.13530.0 1.08655.2 111.60%45.430.055.2q p q q p q ?+?+?==++∑∑ ② 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11100053.633.858.5 100.10%1.1445.4 1.13530.0 1.08655.2q p q q p q ++==?+?+?∑∑ 模拟试卷( 二)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题) 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 ,调查单位是 。 2、___ 频数密度 =频数÷组距,它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状况。 3、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都可以用 饼图 条图 图来显示。 4、某百货公司连续几天的销售额如下: 257、276、297、252、238、310、240、236、265,则其下四分位数5、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3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36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6、某机关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7.1% 。 7、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是 t 检验。 8、设置信水平=1-α,检验的P 值拒绝原假设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p

《应用统计学》模拟考试题2011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7 页 应用统计学模拟考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号前的括号内划“√”,在你认为错误的题号前的括号内划“×”。 ( √ )1、在统计调查中,抽样调查因为诸多优点而最经常被采用。 ( √ )2、按照计量尺度的差异,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 数值型数据三类。 ( × )3、抽样误差是抽样调查中可以设法消除的误差。 ( × )4、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的P 值越小,说明检验结果越不显著。 ( √ )5、不存在趋势的时间序列称为平稳时间序列。 ( √ )6、拉氏物价指数是以基期的商品交易量作为同度量因素加权的。 ( √ )7、展示时间序列数据的最佳图形是线图。 ( √ )8、统计表主要由表头、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和表外附加五部分 组成。 ( × )9、多数情况下,t 分布是一个右偏分布。 ( × ) 10、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都是用来衡量数据离散趋势的。 二、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唯一的正确答案选项写在题号前的括号内。 ( A )11、下列变量中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 A 、汽车轮胎的直径 B 、汽车的内燃机类型 C 、产品等级 D 、学生生源类别 ( C )12、以下各种抽样方式中一定属于非随机抽样的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等距抽样 C 、重点抽样 D 、类型抽样 ( C )13、下列图形中不能展示分类数据的图是: A 、条形图 B 、饼图 C 、直方图 D 、环状图 ( B )14、经验数据表明某电话订票点每小时接到订票电话的数目X 是服从常

数为120的泊松分布,请问该订票点每10分钟内接到订票电话数目 Y的分布类型是: A、正态分布 B、泊松分布 C、二项分布 D、超几何分布 (D)15、下列有关统计分组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统计分组是指按照某些重要标志把总体分成若干部分的科学分类 B、数值型数据的分组的组数主要取决于数据的全距和组距的大小 C、统计分组的目的是为了展现总体的内部结构或分布规律 D、统计分组只能按照一个标志单独进行 (C)16、下面有关相关关系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 A、相关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关系 B、简单相关系数是用来定量描述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 C、简单相关系数为零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D、简单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密切 (B)17、已知一组数据为10,8,7,3,5,6,8,请问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A、8 B、7 C、6.5 D、10 (B)18、某样本数据的方差是36,均值是10,则该组数据的离散系数是: A、3.60 B、0.60 C、1.67 D、0.28 (D)19、下列有关参数估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参数估计就是利用样本统计量的值来对总体的参数进行估计 B、参数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等形式 C、区间估计必须有相应的置信度作为保证 D、区间估计的宽度越大说明估计的精确度越高 (C)20、下列有关时间序列的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趋势是指指标值随时间变化呈现出持续的上升或下降的变动 B、循环波动是一种周期性变动 C、季节变动是指周期为一年上的周期性变动

应用统计学试题1

《 应用统计学》 测试试题A 卷 一、单项选题(15×1=15分) 1.对在全国茶叶产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几个大茶场进行茶叶生产 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典型调查 2.红花建筑企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2001-2003年为13%, 2004-2005年为9%,则这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 A 、52309.013.0? B 、52309.113.1? C 、109.013.0523-? D 、 109.113.1523-? 3.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依据是 ( ) A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B. 组数的多少 C .分组标志的多少 D. 现象的复杂程序 4.单项数列中,若某组的向上累计频数是80,它表示总体中标 志值 ( ) A .低于该组标志值的单位有80个 B .等于和低于该组标志值 的单位有80个 C .高于该组标志值的单位有80个 D .等于和高于该组标志值 的单位有80个 5.标志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有( )。 A 、标准差 B 、平均数 C 、全距 D 、标准差系数 6、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基期是一致的。

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差 C、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D、两个相邻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7.下列现象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A、圆的半径越长则面积越大 B、家庭收入越多则消费也 增长 C、产量越高总成本越多 D、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随 压力加大而缩小。 8.计算平均差时对每个离差取绝对值是因为( ) A.计算方法方便 B.离差有正有负 C.便于数学推导 D.各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零 9、下列指标中属于动态相对指标的是()。 A、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995年的236.3% B、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28.3% 、 44.3%、27.3% C、2001年到2006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1.48% D、2005年国民收入实际为计划的164.3% 10.某地农业增长值2004年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到6000万元,增长1.5倍,则累计增长额为() A.2000 B.3600 C.4000 D.6000 11、下列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有() A.劳动生产率 B.积累和消费的比率 C.产品合格率D.中国与日本钢产量之比 12.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其假设条件是研究现象在相邻两个时点之间的变动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