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自主赏析李凭箜篌引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自主赏析李凭箜篌引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2.赏析该诗的内容和描写音乐的艺术特色。

3.陶冶音乐情感。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李贺(789—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族望陇西,为唐宗室之后,家居昌谷,故后世又称他“李昌谷”。李贺自幼家贫,却才华横溢,有“少年心事当拿云”的壮志。不幸的是他生不逢时,由于封建礼教的限制,他不能应进士考试,只能做奉礼郎一类的小官。心境凄苦的他任职不到三年便告病还乡,至死都没有摆脱贫困的生活。而且他的生活圈子与人民相距甚远,加之简单的阅历和短暂的生命使他视野狭窄,所以李贺虽憎恨现实却又难以顽强地与现实抗争,更不用说去改变现实了。他的这种悲愤、苦闷、虚无、幻灭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只能寄托于远离现实的幻想世界,因而形成了他怨愤激越、瑰丽凄恻的诗风。从诗歌内容上看,李贺的诗或揭露统治者的荒淫,如《秦宫行》;或抨击宦官弄权,如《吕将军歌》;或影射藩镇割据,如《猛虎行》;或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如《老夫采玉歌》;或借助历史,抒发兴亡之感、抑郁之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有的还涉及恋情、相思、宫怨等,可以说涉及面十分广。但诗的中心内容仍是对怀才不遇的悲愤及对现实的不满、厌弃之情。在艺术上,李贺将“哀愤孤激之思”以浪漫的手法表现出来,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和李白等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奇崛幽峭、秾丽凄清的诗风,因此后人称其为“诗鬼”。

2.了解背景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813),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箜篌引》是一篇描写音乐的佳作,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一起被称为“摹写声音至文”。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李凭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李贺这首歌行体的诗作想象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尤为出色。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

颓.(tuí)不流箜.(kōnɡ)篌.(hóu)

女娲.(wā)神妪.(yù) 2.一词多义

(1)凝

⎩⎪

⎪⎧①空山凝.云颓不流凝结,凝固

②含情凝.睇谢君王集中,专注

(2)舞

⎩⎪

⎪⎧①老鱼跳波瘦蛟舞.跳舞

②舞.幽壑之潜蛟使……跳舞

(3)引

⎩⎪

⎪⎧①李凭箜篌引.诗歌体裁的一种

②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

③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引用

④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举,拿

(4)露

⎩⎪

⎪⎧

①露.脚斜飞湿寒兔露水

②寿皇时,禁中供御酒,名蔷薇露.芳香饮料

③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露天,在室外

3.古今异义

(1)李凭中国

..弹箜篌

中国

⎩⎪

⎪⎧古义:即国中,国都长安之中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2)石破天惊

....逗秋雨

石破天惊

⎩⎪

⎪⎧古义:音乐声好似把补天的彩石震破

今义: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进入课堂

(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1.试分析“吴丝蜀桐张高秋”一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诗人从乐师李凭演奏时所用的乐器落笔,写那件箜篌是用吴地的丝弦和蜀地的桐木制成的,强化了乐器本身的精致,也是为了突出表现音乐的高雅。“高秋”一词,既点明了演奏的时间是秋天,又写出了美妙的乐曲声所表达的一种清澈澄洁的高远境界。

2.说说演奏的时间和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时间:“吴丝蜀桐张高秋”之“秋”。

地点:“李凭中国弹箜篌”之“中国”。

3.怎样理解“老鱼跳波瘦蛟舞”中的“老”“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却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样的形象描写使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

疑难点析

1.诗歌开头四句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制作得精美,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高秋”一词,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的事物,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的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点出演奏者的姓名,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2.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音乐?

这首诗运用神奇的想象、瑰丽的比喻、大胆的夸张以及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表现手法来写音乐。

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为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综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评价和感受。

结构图解

音韵流转自然⎩⎪⎨⎪

⎧⎭

⎪⎬⎪⎫侧面烘托音乐 李凭出场情态1~4句

正描乐声效果 通感夸张手法5~6句侧描音乐效果 神话浪漫主义7~14句惊天地泣鬼神 总结中心 这是一首描写箜篌演奏的诗作。诗人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再现了演奏者所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赞美了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