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下肢骨折术后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护理?

下肢骨折术后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护理?当下肢骨折后,会通过手术在患者肢体内部设置固定物。
当前的固定物大部分是钛合金材料,它的排异性很小,在理论上是可以放置在体内,不用取出,对人体也不会造成过大影响。
但是如果是对于儿童,青少年由于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还要生长所以内固定物最好取出。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一些中老年患者在下肢骨折后进行内固定是不用取出的,可是内固定物还会发生断裂,这些断裂是由哪些原因所造成的?又该如何做好护理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下肢骨折术后内固定物断裂的主要原因1.活动不当所造成的在骨折手术后,患者会在下肢做好内固定,这时会引起肢体组织关节的变化,局部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
如果缺少了相关的刺激,就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和骨痂的形成,所以需要在患者骨折后,要结合身体情况,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做好功能训练,帮助恢复机体功能这个功能训练,它是贯穿于骨折治疗的全过程中,但是如果没有把握好锻炼的时机,过早过快,过多的去锻炼,就可能会导致内固定物断裂。
内固定物本身并不能加速骨折愈合,它仅起到的是局部固定,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把握好锻炼的原则,结合自己身体进行锻炼,内固定物就会由于承受张力变为承受弯曲力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
2.骨折部位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一部分骨折患者在医院固定治疗后,由于各项因素的影响,没有定期到医院做好检查,不了解自身骨折的具体情况。
在骨折没有愈合时就行走,导致内固定物出现断裂情况,还有在活动中受到外力作用,导致内固定物突然受力发生断裂。
3.内固定物本身质量因素除了以上这些和人为相关的因素以外,还有质量因素,这里的质量因素主要是指内固定物的质量。
内固定物在人体内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它本身表面会存在一层坚固而光洁的保护膜,如果内固定物的质量不好,导致保护膜受到破坏,这时在体内发生侵蚀就会导致固定物的断裂。
4.其他综合因素其他影响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和患者的身体情况有关,例如患者本身有骨质疏松和肥胖等问题,导致内固定物断裂,还有骨折的部位,医生所采取的手术方法,内定固定物的种类和规格,这些因素都和内固定物断裂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骨折钢板断裂健康教育

骨折钢板断裂健康教育骨折是骨骼系统中常见的一类急性创伤,而骨折钢板是一种用于骨折治疗的常见内固定装置。
然而,尽管骨折钢板在骨折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它们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断裂。
本文将以“骨折钢板断裂健康教育”为标题,为大家介绍骨折钢板断裂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骨折钢板断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外力过大、钢板质量不合格、手术操作不当等。
首先,外力过大是骨折钢板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骨折钢板固定骨折部位时,如果外力超过钢板所能承受的范围,钢板就会发生断裂。
其次,钢板质量不合格也是骨折钢板断裂的重要原因。
如果使用的钢板质量不达标,其强度和韧性将无法满足骨折治疗的需求,容易导致钢板断裂。
此外,手术操作不当也是骨折钢板断裂的一个重要因素。
手术中如果固定不稳或操作不规范,会导致钢板过度受力,从而引发钢板断裂。
骨折钢板断裂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骨折钢板断裂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钢板断裂后,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骨折无法得到有效固定,从而延长骨折愈合的时间。
其次,骨折钢板断裂可能会引起二次手术。
如果钢板断裂严重影响了骨折治疗效果,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来更换或修复钢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此外,骨折钢板断裂还可能导致骨折部位的感染、血管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
为了预防骨折钢板断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选择合适的骨折钢板。
在手术前,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钢板型号和规格,确保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其次,严格控制手术操作。
医生在手术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钢板正确固定在骨折部位,并避免过度受力。
此外,术后的护理也是预防骨折钢板断裂的重要环节。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外力冲击,以减少钢板断裂的风险。
骨折钢板断裂是骨折治疗中一个常见但危害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避免骨折钢板断裂,我们应选择合适的钢板,严格控制手术操作,并术后进行科学的护理。
股骨骨折经钛合金板固定术后内固定物断裂1例原因分析及防治

板断裂。术 中使用 不 同金 属 ( 压 钢板 一普 通 螺钉 ; 板 一钢 加 钢 丝) 直接接触 , 可加 速腐蚀过程 , 而腐 蚀本 身也可增加 内植物疲劳 断裂的发生率 J 。
2 5 内 固定 操 作 技 术 失 误 . 生 物 力 学 研 究 表 明 , 中 心 负 荷 骨 偏
的凸侧或张力侧 用 张力带 ( 接骨板 ) 固定骨折 , 骨折位 置上 的 使
或 牵 引 等 外 固定 , 至 骨 吸 收 停 止 。 间 隙模 糊 , 现 连 续 骨 痂 , 直 出 方 可恢复活动。
参 考 文 献
用胫骨或肱 骨钢板 , 达不 到 A O要求 : 因为钢板 固定属于偏 心轴 固定 , 术后骨 的应力全部集 中于钢板 上 , 不象 交锁髓 内钉为 中心 轴 固定 , 术后骨 的应力 较分 散 , 曲应 力 为零 , 较强抗 疲 劳作 弯 有 用 。所 以术前选择钢板 时 , 量不用普通 钢板 , 尽 而应选 择 宽而厚
线 。 ( ) 续 卧床 休 息 2个 半 月 , 床 上 逐 渐 行 左 膝 关 节 功 能 锻 2继 在 炼 , 防膝 关 节 僵 直 。 ( ) 院后 1个 月 、 以 3出 2个 半 月 、 月 、 4个 6个 月 、 月 、 定期 复查 。 ( ) 折 愈 合 后 手 术 取 内 固定 物 。 患 8个 1年 4骨
且 带偏 置孔 ( 钉孔 错 开 ) 螺 的加 压 钢 板 , 以减 少 应 力 集 中 , 强 钢 增
板的抗疲 劳度和抗断裂能力 。钢板和螺钉不配套 : 因金属 材质不 同, 术后易产生物理化学反应 , 影响其固定力。 2 3 骨折解剖复位不 当 骨折解 剖复位 , . 钢板放 在张力 侧及 钢 板长度足够是坚强内 固定 的前提 J 。如果 骨折复位不 当或钢 板 对侧骨皮质有缺损时 , 折处骨骼 无法承担 骨连接作 用 , 骨 钢板将 承受骨骼上的全部负荷 , 并成为支点 , 钢板 承受张力 时 , 螺钉受 到 弯 曲应力作用 , 各种应力 的联合作用就会发生钢板断裂 。所 以对 粉碎性骨折行钢板内固定 , 不宜随 便去除碎 骨片 , 而应尽 量保 留 并解剖复位 ; 万一缺损无法避免 , 最好一期植骨 , 以恢 复断端结构 的完整性 , 使骨接触得 以重建 , 到骨和 内固定物相互 保护 以便 达 顺利愈合。
骨科医生的难题-内固定断裂

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疼痛情况、观察肢体活 动度和感觉异常等,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 ,综合判断内固定是否断裂。
识别内固定断裂的征兆与症状
疼痛
内固定断裂时,患者通常会感 到手术部位明显疼痛,尤其是
在活动或负重时加重。
畸形
内固定断裂可能导致骨折部位 畸形,如成角、移位或短缩等 。
功能障碍
内固定断裂可能导致手术部位 关节活动受限或肌肉无力。
骨科医生的难题-内固定 断裂
contents
目录
• 内固定断裂概述 • 内固定断裂的诊断与识别 • 内固定断裂的治疗方法 • 内固定断裂的预防措施 • 内固定断裂的案例分析
内固定断裂概述
01
定义与特性
定义
内固定断裂是指骨折部位的内固 定物在愈合过程中或愈合后发生 的断裂现象。
特性
内固定断裂通常发生在骨折愈合 过程中或愈合后,与内固定物的 材料、设计、植入技术以及患者 活动量等因素有关。
02
提高手术技术水平,确 保内固定植入位置准确、 稳固。
03
术后康复指导:指导患 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 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和 不当活动。
04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进 行复查,及时发现和处 理问题,避免内固定断 裂的发生。
THANKS.
内固定断裂的诊断与
02
识别
诊断方法与流程
X线检查
CT检查
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内固定物的位置和 形态,判断是否存在断裂或松动。
CT检查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有助 于发现细微的内固定断裂或移位。
MRI检查
临床检查
对于某些特殊材料制成的内固定物,如钛 合金,MRI检查能够提供无创、无辐射的检 查方式。
能导致断裂。
锁骨骨折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预防

锁骨骨折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预防发表时间:2013-02-01T09:54:42.9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3期供稿作者:亢军强[导读] 过早用力、负重以及不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钢板断裂主要原因。
亢军强(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骨科河南信阳 464000)【中图分类号】R68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3-0232-01 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的现象在四肢骨折特别是股骨干骨折较常见,锁骨属上肢带骨,受力相对较小和单一,传统治疗方法主张局部行手法复位后锁骨带固定,此方法简单、痛苦少,但不能达到解剖复位,易造成局部隆突、影响美观,现多数学者主张行手术治疗,其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应引起重视。
本院在2007年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231例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11例发生锁骨术后钢板断裂,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8-64岁,平均36.8岁。
骨折发生左侧3例,右侧8例。
所有骨折均为粉碎性,有移位。
骨折位置为骨折中段或外侧段,受伤距手术时间3-5天,所有骨折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
钢板断裂时间术后1-12个月。
1.2 术后处理术后以前臂悬吊带悬吊4个月。
2 结果11例钢板断裂的病例中,2例是由于外伤导致断裂,5例为提重物或干活所致。
3例断裂后骨折断端没有移位,8例骨折断端有明显移位,其中2例导致骨不连,骨折断端硬化。
3 讨论3.1 钢板断裂是骨折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四肢长骨多见,尤其以股骨发生率最高[1]。
绝大部分钢板断裂都发生在术后3-4个月[2]或20d[3]-13个月[1]不等,钢板起张力带固定效应,经对抗弯曲应力和旋转应力,较为合适是重建钢板,因锁骨也承受重量,应选用至少6孔钢板。
对于中段粉碎性骨折,可采用重建钢板螺丝钉内固定,至少6-7孔,置于锁骨上方。
3.2 锁骨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常见原因:3.2.1 骨折断端不稳定是造成钢板断裂的主要客观因素,当骨折不稳定,由于长期的金属疲劳及局部微动,使应当有骨质本身承载的负荷更多的由钢板负担,终究导致钢板断裂。
胫腓骨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治疗探讨

胫腓骨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治疗探讨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术后钢板折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术后出现钢板折断的胫腓骨骨折的折断原因,介绍纠正治疗方法。
结果内固定方式运用不恰当、钢板长度及位置错误、骨折复位差及骨碎片缺失血运、过早下地负重等4个方面是造成钢板折断的重要原因,19例患者第2次手术内固定均改以交锁髓内钉,骨折得以愈合。
结论选择适合的内固定,严格把关适应证,手术规范仔细操作,必要时植骨,术后科学正确的关节训练及术后定期随访能有效防止发生胫腓骨骨折钢板术后折断。
标签:胫腓骨骨折;钢板断裂;原因分析;治疗对策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城市高度集中,令暴力损伤如胫腓骨骨折等明显增加,胫腓骨骨折损伤大,如果采用钢板内固定后发生折断,二次手术将增加患者痛苦,延长骨折愈合时间和增加经济负担,如何正确选取及使用内固定物,减少钢板折断发生几率,减少患者病痛成为现在医院尤其应解决的问题。
回顾我院骨科2006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19例胫腓骨骨折术后钢板折断病例,经再次手术重新固定效果满意,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例患者中男12例,女7例,原发伤为车祸伤14例,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伤4例,被人打伤1例;其中闭合性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2例,均为粉碎性骨折;胫腓骨中段骨折12例,中上段骨折4例,中下段骨折3例。
钢板折断时间在术后1~17个月,平均(5.0±2.1)个月,其中6例发生在1~3个月,8例4~6个月,2例7~12个月,3例12个月以后。
1.2 治疗方法19例患者行第2次手术内固定均改接骨板为髓内固定,根据局部骨缺损程度决定植骨与否,本组髂部取自体植骨13例,异体灭活同种骨植骨3例,自体植骨合同种骨3例,于胫腓骨折端周围处植骨。
术后常规使用抗菌素3~5 d,无发热,血液分析白细胞正常后停用,术后第3天即行股四头肌收缩和踝关节屈曲背伸锻炼。
约1周后行膝关节被动屈伸锻炼。
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分析

骨折术后钢板断裂的问题调查发现体力劳动者内固定的折断率远高于脑力劳动者,钢板断裂的时间大多发生在术后3-5个月。
经查阅及总结文献,主要原因如下:1.骨折的不稳定是造成钢板断裂的主要客观因素,当骨折不稳定,使应由骨质自身承载的负荷更多地由钢板负担,终究导致钢板断裂。
2.过早的用力和负重以及不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钢板断裂的主观因素。
例如:股骨干骨折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4-15周,所以三个月内应避免完全负重;如锁骨骨折术后早期应悬吊患侧肢体,禁止患侧侧卧,防止用患侧的手臂用力提物、支撑、用力等。
3.术前适应症把握不准,钢板选择不当:①所选钢板长度不够,导致钢板力臂不足而断裂,长度要达到骨折处骨干直径的4-5倍,但对于长斜形或粉碎性骨折,主要看钢板有效螺钉数。
②钢板宽度和厚度不够,或者不适宜钢板固定。
4.术中操作不当,手术技巧不足;其又包括①骨折解剖复位不当,如骨折复位不当或钢板对侧皮质缺损时骨折处骨质无法承担连接作用,钢板将承受骨骼上的全部负荷,并成为支点。
骨缺损尽量一期植骨。
②术中钢板放置不当。
钢板未放置在张力侧或者钢板的中心未放置在骨折线上。
还有术中将钢板反复塑形,使钢板机械性能改变,强度下降或者螺钉过少,螺钉的把持力不够。
③骨膜剥离过多,损伤局部血运,影响骨痂生长,手术时间过长或者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导致急慢性感染。
5、金属材质不同,发生电解反应,加速钢板的疲劳或者钢板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钢板断裂的预防1.要掌握好手术指针、适应症、禁忌症,做该做的手术不要做想做的手术。
根据骨折部位,骨折类型,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生理心理状况,社会经济能力以及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医院的设备条件等综合情况,对患者高度负责精神,适当决定,不生搬硬套。
2.做好术前准备:做好术前计划和讨论,对于手术方案要有周密的考虑,对于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要有很好的应对措施。
完善术前必要的检查,认真阅读X 线片,CT等检查,选择最好的内固定方式,准备一种或多种内固定材料,对疑难手术要做好科内或院内讨论。
骨科医生的难题-内固定断裂

骨科医生的难题-内固定断裂内固定手术是骨科常见的手术之一,通常用于治疗骨折、骨裂和韧带断裂等疾病。
内固定手术主要是通过放置金属钉、板和螺钉等设备来固定骨骼和软组织,以实现骨折复位和生长。
尽管内固定手术已经成为骨科手术中的“常规操作”,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
其中,固定物断裂可能是其中之一。
什么是内固定物断裂?内固定物断裂是指在内部固定手术之后,用于固定骨骼的钉、板和螺钉等设备出现破裂或变形的情况。
内固定物断裂一般发生在手术后的前几个月,可能会导致骨折没有完全愈合,也可能导致骨折重新发生。
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手术技术不当、内固定物材料不合适、骨折愈合不良、骨折部位收到外力影响等。
大多数情况下,内固定物断裂是由于内固定物不够强大,不能承受骨骼和周围组织在活动中产生的压力和张力。
内固定物断裂的治疗内固定物断裂在骨科手术中是很常见的情况,但如何治疗内固定物断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根据内固定物断裂严重程度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一些轻微的内固定物断裂,医生一般会采取非手术的方法来处理,例如固定部位的保护和进行体育锻炼等方法。
对于较为严重的内固定物断裂,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内固定物断裂的手术治疗内固定物断裂手术治疗包括两种主要的方法,一种是内固定物重铸技术,另一种是内固定物摘除技术。
内固定物重铸技术是指在内固定物断裂的基础上,重新采用同样的材料和方法进行骨骼的重铸。
内固定物摘除技术是指将内固定物摘除,用其他的方法进行骨骼的固定。
内固定物摘除技术是一种相对保守的治疗方式,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并且可以留下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可能性,但需要更长的恢复期和更高的费用。
预防内固定物断裂虽然内固定物断裂是骨科手术中常见的问题,但遵循正确的手术技术和术后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内固定物断裂的风险。
例如,在术前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准备,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生理状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材料和技术,监测术后的康复进程,避免活动过度等都是减少内固定物断裂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L n A,r k nG A C ed G S s m c n a m t na e 1 ] ez F n l , h al W . yt i i m a o t a i e e f l i fr
t u a J .nuy2 0 ,8 1 ):3 6— 3 5 r m [ ] Ijr,0 7 3 (2 13 14 . a ( O L uei Z L uei M, roei Sa kv ,t 1Peit g 2 ] a sv ,a svc Tbjvc— tn oi Je . rdcn c c a i m lpeognfi r npt nswt eeet u [ ] C nJ ut l ra auei ai t i svr r ma J . a i l e h a
r t e a n i i r h y h k n sme i ts p sta maT el a h rt n i h b t y T 2 l mp o i e d ae o t u c l h o r
( 收稿 日期 :0 9—1 2 修 回 日期 :0 9- 2— 6 20 2- 1 20 1 2 )
中 图分 类 号 文章 编 号 R6 3 8 文 献标 识 码 A d i1.9 9 ji n 10 0 8 .0 0 0 .5 o:0 3 6 /. s.0 4— 18 2 1 .5 0 2 s 10 0 8 (0 0 0 0 7 0 0 4— 18 2 1 )5・ 5 3— 2
随着我 国社 会经济及工农业交通 事业 的发展 , 骨折的发 生率 明显增加 , 而钢 板 内 固定 则 是治 疗骨 折 的 主要 方法 之
。
尽 管 内固定钢板 的设计 和应用技术有较大 的进 展 , 但发
生钢板断裂仍屡见 不鲜 。笔 者通 过复 习文献并 结合 自己的
实践经验 , 内固定钢板断裂 的原 因及 预防策略作一综述 。 就
1 钢 板 断裂 的原 因
钉, 钢板 中间部位 即骨 折 附近螺钉 孔使 用普通 加压 螺钉 , 可
集中, 而致钢板疲 劳断裂。
2 钢 板 断 裂 的预 防 策 略
却选用 了内固定 钢板 ; 缺损 较大 的粉碎 形骨折 , 折端 对 骨
血循环 已遭严重破坏 , 选择传统 的加 压钢板行解剖复位 内固 定 , 必剥 离更多骨膜从 而进一 步破 坏骨折 端 的血运 , 势 这既 不符合生物学 固定原则 , 又不符合解 剖学稳定原则 。
i r i do t n C F )n e i sok pt n J . a ft t nas p o ( P A i s t hc aet[ ] G I l lao ri pc i s t
N f l2 0 ,6 6)6 5- 0 . e o,0 9 2 ( :9 7 3 r
[ 1 D K dsK M,el r i ,t 1Id co f l a a eg 2 ] eA K, oy P lgi e .n ut no o l nry e nJ a i gb
i u oers o [ ] Ci I n l20 9 5 6 . mm nd pes n J . l mmuo,0 0,6:2— 6 i n
骨 折 内 固定 术 后 钢 板 断 裂原 因分 析及 预 防策 略
孙 文敏 , 庆雄 黄
[ 关键词 ] 骨 折内固定 ; 钢板 断裂 ; 因 ; 防 原 预
能造成应力过 于集 中 , 而致 钢板断裂 。还有螺钉打入骨折
线 内, 响骨折愈合等 。 影
最后要重点强 调的是 , 医务 人员未能给患者提供正确 的 术后功能锻炼 时间及方法 。如 医师过分 信任 “ 坚强 固定 ” 的 力度 , 让患者 进行一些超前 的运 动 , 或任患者 自行 掌握 , 当遇
到骨折延期愈 合或 内固定 物失 效 先兆 时 , 能采 取有 效措 不
施 。而更为常见 的错误是 , 为防止股骨远 端骨折钢板 内固 定 术后 膝关节强直 , 有些 医师 嘱患者 坐于床 边 , 大腿 中下段 伸出床沿 , 主动屈 伸膝关节 ; 或者 已发生膝关节粘连 的患者 ,
骨缺损者 , 易引起再 骨折 , 钢板 断裂 。术 后 过早负 重或 不适
钢 板断裂的原 因可 以概括 为如下几个方面 : 一是患 者 自 身 因素。如患者存在对金属过 敏或骨病等疾患 … , 或骨折类
型 为开放性 粉碎形骨 折 , 存在 骨缺损 或塌 陷 , 骨折 部位 并 或
血供较 差。蒋协运 认为 : 骨折 端存 在 2mi 间 隙或 内侧有 l l
一
内植物失 效。有的使用偏大 型号 的钢 板 , 结果 因植 入物高 刚 度 固定 时间过长 , 产生 应力遮挡 , 骨折愈合迟缓或不 愈合 , 使 最终造成 内植 物疲 劳折 。还有在使用 锁定 钢板时 , 有遵循 没 “ 长钢板 、 少螺 钉” 的原则 , 螺钉分 布过密 或者 两端用 锁定螺
S r,0 8,1 2 :7 - 0 . ug2 0 5 ( )9 12
・7 53・
[2 Lnii Cu N ls ,t 1A plttd o a n us 2 ] et rzD, a s F e . i uycmpr gpl n P, eo a os i e
h s v lme e oi rt n (p VH ih o u h m f t i la o H F) a d o p e pam n c u ld ls a
当地过早活 动 , 也是造成钢 板早 期断裂的重要 原因之一 。 二是 医师对 钢板 固定 的适应 证选 择不 当 。如 股骨 及胫 骨 中段 闭合性或 开放 性骨折应首选髓 内针或外 固定架治疗 ,
医师嘱患者卧位 , 医师一前 臂 垫于患 者胭窝 下方 , 另一 手强 力 屈伸患者小腿 。上述方 法 皆容易 导致应 力在骨 折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