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根容器育苗技术在经济林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控根容器育苗技术在经济林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控根容器育苗技术在经济林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经济林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_以平和县为例

经济林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以平和县为例 叶慧坤 (平和县林业局资源站,福建平和363700) 摘要:在综合分析平和县经济林发展现状基础上,针对经济林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提出平和县发展经济林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平和县;经济林;现状;对策 经济林是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其它副、特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果树林、食用油料林、饮料林、调(香)料林、药材林、工业经济(原料)林及其它经济林等7个亚林种。经济林是平和县林业经营的重要林种之一。它既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能提供相关工业原料,为人民生活提供营养丰富、无公害的森林绿色食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经济林产品已成为平和县山区农村经济和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在加快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平和县经济林发展现状分析 1.1 平和县经济林发展成就 平和县地处闽南金三角,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山地资源,更有悠久经济林栽培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林产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全县经济林栽培面积已达7.7万hm2,各类经济林面积见表1。  收稿日期:2009-01-10 改善茶林土壤结构及其生长环境等方面着手,采取浅锄、深翻、砍杂、除草、补植、施肥、整枝、修剪、水土保持等措施,分期分批地对油茶林进行改造。 4.4 油茶林立体经营,增大林地经济效益 有研究表明[1][2],油茶林采用立体经营后,由过去单一的收获油茶籽,改为多种经营,节约了农业用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不仅经济效益明显增加,而且可明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油茶林生长环境,实现以耕代抚,促进油茶生产良性循环,使油茶达到高产稳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尤其油茶幼林期,处于仅投入而无产出阶段,林地空阔,易滋生杂草,水肥管理也较繁重困难,合理套种不失为解决其经营效益和管理困难的有效途径。 4.5 建立完善加工营销体系,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没有规模化和产业化,油茶种植便失去依托,经济效益的实现比较困难。我们应积极引导农民走油茶产业化发展道路,延伸油茶产业链,拓展油茶关联产业,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积极开发下游产品。在产品研发上,不断向广度、深度和系列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有声誉的食用油、化妆品、中西药、茶皂素等油茶系列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加大对农户的支持力度,化解农户的风险,提高农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通过订立供销合同,使龙头企业与农户、油茶园业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带动油茶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魏浙杭.油茶林套种效益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1995, 15(2):36-37,49. [2]油茶生态经济研究课题组.油茶林生态经济模式及效益 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1992,(3):4-8. [3]王保生,刘文英,卢冬梅.改善油茶林小气候提高油茶产 量[J].江西气象科技,2003,26(1). ? 3 2 ? 第1期 林业建设

(推荐)控根容器育苗技术

控根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1前言控根容器育苗栽培控根容器育苗栽培是近几年兴的一种育苗栽 培方式,主要优点是生根快、生根量大、苗木成活率高、移栽方便、一年四季都可以移栽,特别是名、特、新、稀、优树种在控根容器中栽培,省时省力、成活率高、见效快;在一些重要展销、接待会议上,用于租摆,更显示出特殊作用。因此,控根容器苗木被称为活动的绿洲和可移动的森林。几年来,通过对我国华北地区30余个主要园林绿化树种的栽培试验研究,制订出以下育苗技术规程。 2控根容器的选择。 2.1控根容器的组成 控根快速育苗容器简称控根容器,由底盘、侧壁和插杆3个部件组成。底盘的设计对防止根腐病和主根的缠绕有独特的功能。侧壁是凹凸相间,凸起外侧顶端有小孔,具有“气剪”控根,促使苗木快速生长的功能。 2.2控根容器的作用 (1)增根作用:控根育苗容器内壁设计有一层特殊涂层。且容器侧壁凹凸相间,外部突出的顶端开有气孔,当种苗根系向外和向下生长,接触空气(侧壁上的小孔)或内壁的任何部位,根尖则停止生长,实施“空气修剪”和抑制无用根生长。接着在根尖后部萌发3个或3个以上新根,继续向外向下生长,根的数量以3 的级数递增。 (2)控根作用:对根系的侧根进行修剪。控根就是可以使侧根形状短而粗,发育数量大,接近自然生长形状,不会形成经缠绕的盘根。同时,由于控根育苗容器底层的结构特殊,使向下生长的根在基部被空气修剪,在容器底部20毫米形成对水生病菌的绝缘层,确保了苗木的健康。

(3)促长作用:控根快速育苗技术可以用来培育大龄苗木、缩短生长期,并且具有气剪的所有优点。由于控根育苗的形状与所用栽培基质的双重作用,根系在控根育苗容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空气修剪”,短而粗的侧根密密麻麻布满了容器周围,为植株迅速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控根容器的选择 3.1控根容器的种类和规格 控根容器主要型号有:K2022、K2026、K3031、K4031、K4037、K6050、K6053、K8063、K9063等9个型号,适于培育不同规格的苗木。 3.2控根容器的选择 容器的选择要根据苗木的生长习性、苗木的种类、苗木大小、苗木的生长时间和苗木规格大小来确定,在不影响苗木生长的前提,合理选用容器。小灌木、匍匐类苗木,可选择用K2022规格的容器;根径4cm以下,高度3.5cm以下,易选用K3031容器;根径4cm以上,10cm以下,高度3.5cm左右,可选用K9063规格的容器。 4栽培基质 适宜栽培的基质主要种类有杂树皮、锯沫、枯枝落叶、作物秸秆(玉米秸)、花生壳、废菌棒、牛粪、圈粪等。杂树皮、锯沫、枯枝落叶、作物秸秆(玉米秸)、花生壳等加工粉碎,最大直径不超过2cm。加入特制菌液发酵后使用。栽培基质与牛粪(圈粪)混合比例为8:2。 5苗木的选择

营养杯容器育苗技术

营养杯容器育苗技术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营养杯容器育苗技术 摘要 在我国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的环境下,本文通过简要介绍营养杯容器育苗技术中容器的类型和规格,并重点介绍容器育苗技术中营养土配制、施肥、灌溉等关键技术,以期能够提高苗木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改善现阶段我国林业育苗的现状。 关键字:营养土容器育苗容器 目录

1.引言 随着生态林业的发展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对种苗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育苗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造林工程来说,苗木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苗圃是苗木生长发育的场所,采取何种苗木培育技术和措施,是与林业育苗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优良的育苗管理措施和技术是保证林业需求的根本条件。对容器育苗是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主要环节,是 60、7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育苗技术。由于它适应性强,生长快,根系完整,培育周期短,成活率高,保存率高,节约种子,节省劳力,降低成本,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和林木速生丰产,以及便于机械化作业等特点,因而国内外发展速度较快,而且越来越被重视。各地采取不同材料、不同容器、不同树种、不同方法进行了容器育苗和容器苗造林,比过去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但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技术研究方案。因此有必要系统的开展容器育苗的技术研究,旨在为某些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造林质量,加快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辟新的途径,奠定良好基础。 2. 育苗容器研究 容器是培育容器苗的主要设备。容器的种类和规格不仅影响苗木生长,也与育苗成本直接有关。目前开展容器育苗的地区,一般都根据“适用、经济”的原则,尽量选择材料来源广、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而且经过生产实践证明有利于容器苗生长的容器,并且尽量考虑制作使用方便,保水保温性能好,浇水后及起苗,搬运时不易破碎等条件。 容器种类 塑料薄膜容器:一般用厚度为~农用塑料薄膜制成,具有制作简便、价格低廉、牢固、保湿、保温、防止养分流失、播种后出苗早、育苗效果较好等优点,是当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容器,适于培育各种树种和不同规格的容器苗。 营养砖:主要用于华南桉树等树种的育苗。用腐热有机质、火烧土、苗圃地上添加适量无机肥、谷壳等配制成营养土,经拌浆、成床、切砖、打孔而成长方形营养砖块。这种方法育苗单位面积产苗量是常规圃地单位面积产苗量的10 倍,成本也相对较低。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现状、发展战略和对策 一、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经济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五大林种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得最好的林种。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类型多样, 自然条件复杂, 经济林资源丰富。据专家研究统计, 我国已拥有各种经济林木近1000种, 其中大面积主栽的树种约60 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而且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城乡市场、优化食物结构、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1.面积、产量、产值快速增长。 据统计, 近10 年来, 我国经济林生产面积快速增长, 年均新增经济林面积2000 万亩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 年底, 全国经济林总面积已达4.3 亿多亩, 年总产量8800 多万吨, 总产值1640 多亿元, 分别比“八五”期末增长了30%、97%和96%。 2.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名特优新品种、名牌产品数量快速增加。 近几年来, 仅由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基地”共300 多个。目前, 全国已呈现出大路水果比重下降,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 特别是干果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名特优新品种面积已占经济林总面积的18.3%, 北方地区的设施栽培面积也迅速扩大,北京大城市近郊区的精品观光采摘园数量

快速增多。同时, 各地通过实施名牌战略, 各类名牌产品不断涌现, 如河北鸭梨、平谷大桃、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京东板栗等一大批产品已享誉海内外。 3.加工、贮藏保鲜能力不断增强,经贸活动频繁, 市场愈趋繁荣。 目前, 全国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1万多个, 年加工能力达750 多万吨, 平均加工率为11%; 贮藏保鲜企业达10万个, 年贮藏保鲜能力达920 多万吨,平均贮藏保鲜率为13.5%; 经济林产品流通市场近万个。近几年来, 一些重点主产县又新建、扩建了一批专业果品批发市场或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全国已建成一大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一些经济林主产区, 每年都要举办以当地经济林产品为主题的各种全国性经贸活动, 有效地促进了经济林产品的流通。 4.社会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 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 由于经济林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最好的林种, 通过发展经济林,既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强县富民, 又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 中央9 号文件和1 号文件的相继出台, 为社会各界投资发展经济林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广大群众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持续空前高涨,目前, 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纷纷投工投劳, 集资建基地、办企业, 开发经济林产业, 积极性持续不减、空前高涨。 二、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 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率低。 主要表现为,在全国经济林总面积中, 低产、低质和低效经济林面

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探讨

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探讨 发表时间:2017-08-16T10:38:41.23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作者:郭春江 [导读] 控根容器育苗是最近兴起的一种通过控制植根部的生长为中心的育苗技术。 广西三实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控根技术是解决容器育苗根系畸形生长的主要方法,具有传统容器育苗技术所没有的优点,能够使根朝着更粗更大的方向发展,可以为苗木生长提供更多营养物质。容器育苗控根有物理法、空气法和化学控根法。物理控根法和空气控根法花费比较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化学控根法造价低廉,运用比较广泛。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包括:基质配置、支撑固定、水肥管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控根容器的作用,就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控根;容器;育苗;栽培 控根容器育苗是最近兴起的一种通过控制植根部的生长为中心的育苗技术,它主要得益于育苗容器别具特色的设计以及营养土科学合理的配方,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控根培育的育苗方法。控根容器育苗法能使苗木在短时间里生成大量的根,苗木移栽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尤其适合应用在新品种和名特优品种上,见效快,经济效益高。 1 控根容器简介 “控根容器育苗”也被叫做“控根器”,这是一种主要通过控制苗木的根系生长为手段和目的的新型育苗技术,能用在花卉以及农作物等苗木的育苗上。构成控根器的主要材料是聚乙烯,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侧壁、插杆与底盘。在实际运用中,只要把各部分加以组合就能使用,当生产大批量的苗木时,往往较少用到底盘。底盘常常是筛子形状,此构造可降低根部出现病变的可能性,并能有效防止根部盘绕。控根器优点较多: 1.1 控根容器可以有效的促进增根 控根容器的内部设置有特殊的薄膜,内壁凸凹相间,容器的外顶部顶端突出位置设置气孔,种苗的根系在生长的过程中只要跟侧壁中小孔中的空气或者内壁接触到,根尖就会马上停止生长,继而会在根尖的后部位置生长出三个新根;而这三个新根一旦跟内壁活着侧壁小孔中的空气接触,又会马上停止生长,并且每个根又会萌发出三个新根,因此,根的总数量要高出使用常规方法育苗根的二三十倍。1.2 加快苗木的生长 控根器独特的构造设计,使得根系在生长的过程中受到了空气的“修剪”,从而使得苗木茂盛、粗壮的生长,能够存贮更多的养料,为苗木今后的生长奠定好的基础。最终使得苗木的培育时间比传统容器培育时间少了三成到五成。 1.3 移栽的成活率高 移栽控根器中的苗木比较方便,只需拧下螺栓就能直接将土和苗木分离,进行实施移栽,不会伤到苗木。控根器所培育出来的根系相当发达,养分充足,能够满足初期的营养需求,移栽后短时间后就能成活,相关的实践表明,控根器所培育出的苗木成活率在98%以上,且移栽后不必像常规育苗法一样进行大量的管理工作,有效的节约了资金,也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2 容器育苗控根方法 2.1 空气控根法 空气控根就是把一些根留在容器外面,让其跟空气接触自然生长,通过不供给水分最终阻止根系生长。但是这种控根方法在夏天使用,必须浇灌大量的水;在冬季使用,必须采取一定的防寒措施。因此此种方法不但浪费了资源,还会增加很多工作量。国内研究院就这一情况制作了无纺材料构成的轻质网袋容器,主要运用在小容器育苗中,但是此不适合大型苗木。空气控根法在国内的运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成本比较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2.2 物理控根法 物理控根法就是通过运用物理方法来控制根系的成长,就是将聚丙烯等化学织物做成育苗容器,确保材料形成适当大小的孔径,能够使较细苗木可以穿过容器顶端,以此达到控制根系变大变粗的目的,并且阻止碳水化合物运至容器外部,更好的修剪根顶端,对于技术的要求高。 2.3 化学控根 化学控根是一种价廉、运用广泛的方法。化学控根主要是运用含铜离子的碳酸铜在育苗容器的内部进行涂抹,容器苗的根部接触到碳酸铜,生长就将会被抑制,从而产生更多侧根。这种抑制根生长的作用不仅能够修剪根的顶部,而且还能促进更多的侧根的生长,是对苗木既无害又能使容器苗根系发达的好方法。这种技术在国外应用比较广泛,虽然应用工艺相对简单﹑价格低廉,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了土壤微生物。 3 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 3.1 整理栽植地 土地的松整对于苗木的生长十分有利,在移栽前应该平整好土地,并设置好取水源。对于栽种地区的降雨量大,则应该每隔一段时间挖设排水沟。 3.2 基质配置 实际栽培中的栽培基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定,并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尽量使用那些成本低、来源广、肥力强的;具有较好的保湿性和透水、透气性的;选择量轻、不带病原体和杂质的基质。基质的配置应该遵循下述的配方:农作物秸秆土应该占到67%、而农家肥的百分比应该在33%左右;要注意先粉碎秸秆,有必要时就过筛;再将各类材料配合均匀。已经配好的基质,需要先放置一两天,更能促进有机物的更好腐熟,最后对基质进行日光暴晒。 3.3 苗木栽植 苗木处理:选用控根容器栽植的苗木应进行枝条和根系修剪,剪去弱枝、病虫枝和老根(露新茬),根长控制在15~20cm,裸根栽

浅谈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

浅谈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 发表时间:2018-05-30T10:17:54.4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作者:朱慧珍杨惠冲 [导读]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相信随着控根容器育苗栽培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推动整个苗木产业的进步中一定会大放异彩。 贵港市园林管理处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控根容器育苗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育苗栽培方式,具有生根快、生根量大、苗木成活率高、移栽方便等优点,一年四季都可以移栽。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展销、接待会议上,将控根容器苗木用于租摆,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被称为活动的绿洲和可移动的森林。鉴于此,本文重点谈谈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 关键词:控根容器;育苗;栽培要点 1前言 控根容器育苗,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装有基质的控根容器来栽植苗木的一种快速培育技术。采用容器栽培的苗木,在移植过程中苗木根系不会受到伤害,基本上没有缓苗期,初期生长量大,成活率明显高于裸根或带土坨的苗木,可随时用于工程中。而且,容器育苗技术可以实现播种、灌溉、施肥和起苗等一系列作业标准化,大大提高了苗木质量的标准化,利于苗木流通,对推动整个苗木产业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对此,本文就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2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 2.1控根容器 控根容器由聚乙烯材料制作,由侧壁、插杆(或螺栓)和底盘3个部件组成,使用时将各部件组装起来即可。底盘为筛状构造,独特的设计形式对防止根腐病和主根的盘绕有独特的功能;侧壁为凹凸相间状,外侧顶端有小孔,具有“气剪”控根,促使苗木快速生长的功能。当苗木根系向外生长时,由于“空气修剪”作用,促使根尖后部萌发更多新根继续向外向下生长,极大地增加了侧根数量。 在选择容器时,应根据苗木的生长习性、苗木的种类、苗木大小、苗木的生长时间和苗木规格大小来确定,确保所选容器不会影响到苗木的生长。一般情况下,控根容器的直径要比土球直径大40-50cm。 2.2栽植地的整理 栽植前需要平整栽植地,并建设取水源,在降雨量较大的区域,相隔一定距离需挖排水沟。 2.3基质配制 基质是装在容器内供育苗的材料,它是容器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配制基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基质的透气性、保水保肥性和无毒性。一般,栽培基质分为营养土、无土基质和混合基质。如,配制营养土的材料有:沙子、圃地表土、泥炭土、水藓泥炭、堆肥、蛭石、珍珠岩、草皮土、黄心土、火烧土、森林腐殖质土、树皮粉、稻壳灰,以及未经耕种的山地土和塘泥等。在配制时,一般以1-2种材料为主要基质,然后掺加进其他的一些材料来调节营养土的性能(主要从营养土的持水性、通气性、容积比重和阳离子交换能力等方面考虑),另外也可以掺和部分有机或无机肥料。 同时,在选择基质时,应根据容器的大小来选择。如小型容器,就要选择轻质、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基质。 2.4苗木栽植前处理 苗木种类宜选用名、特、新,且价格较高的品种,如桂花、玉兰、红花紫荆、扁桃、罗汉松、芒果、樟树、黄金香柳等。在栽植苗木前,应先修剪下苗木的枝条和根系。在修剪枝条时,剪去内膛枝、弱枝、病虫枝;修剪根系时,剪去老根,露新茬,根长控制在15- 20cm,裸根栽植。另外,栽植前,应先用200ppm的ABT2生根粉溶液或国光20生根粉浸泡根系。 2.5栽植 栽植时,先在容器底部填部分基质,再把苗木放入控根容器内,边栽边提动,然后压实,确保根系与基质结合紧实。基质不要过满,基质离容器上边缘5cm左右,以便浇水。须注意的是,为了以防苗木在栽植时失水过多,栽植时尽量选择在下午或阴天;要做到随起随栽,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找地方假栽。 2.6支撑固定 容器苗的根系主要集中于容器内,且高出地平面,苗木根系自身不足以固定苗木,特别是有大风的地方,因此必须做好固定支撑。固定苗木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每排苗木的两端各栽一钢管立柱(柱子采用粗10cm、高240cm的钢管),中间平均拉4根钢丝绳,间隔75cm,然后用特制的塑料绑扣将树干固定在钢丝绳上;另一种是在每株苗木的四个角各栽一个立柱(相邻两排苗木可共用立柱),苗木树干上套一环套,用四条钢丝拉向四个方向固定。 2.7灌溉 众所周知,水分是生命中最不能少的,不但苗木生长需要水分,在阳光照射下,树苗的蒸腾作用也是非常厉害的。由于基质高于地面,用水量一般要大于地栽苗。控根容器苗浇水次数、浇水量要随季节、天气、基质类型、苗木生长情况等灵活掌握。浇水要浇透,避免上湿下干。苗木新栽入控根容器一段时间内,需水量较大,由于控根容器四周都有通气孔,加上基质透水性强,新栽苗木要连续数天浇水,夏天每天早晚要各浇一次,必要时进行叶面、树干喷水,但要避免根部积水。在浇水时,要根据基质、苗木种类、大小等因素,进行适当的浇水即可。一般用喷灌和滴灌两种,若大规模种植,最好采用滴灌或微喷方式。 2.8施肥 因为是在容器内控根育苗,可以装的基质有限,仅靠基质是无法满足快速育苗的,而且根系从外部土壤又难以吸收到足够的养分,就需要以人工施肥来补充营养,这对快速育苗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需要的营养物质也越多,适当的施肥必不可少。一般,在幼苗破土生长之后就开始施肥,将配比好的混合肥料进行溶液调配,喷洒式施肥,并需要清水来冲洗叶片,保证苗木茁壮的生长。如,腐熟的有机肥,不仅能平衡营养,还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疏松度。对于长势差的苗木,可适当施用叶面肥,如采用浓度为0.5%尿素或800倍的磷酸二氢钾,每2周喷一次,连续三次;对于名优苗木也可适量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如持力硼硫酸铜、硫酸亚铁等。 2.9病虫草害防治 在容器苗木的培育过程当中,病虫草害会对苗木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导致苗木死亡。对于病虫害,应选用正确的药剂进行

容器育苗技术行业标准

容器育苗技术行业标准 LY/T 10000一199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容器苗的容器选择、基质配制、容器苗培育方法及出圃规格等。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裸根苗造林不易成活的地区和树种的容器育苗,也适用于珍稀树种和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容器育苗。在温室、大棚内培育容器以及果树、园林绿化树种的容器苗可参照本标准。 2引用标准 GB 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GB 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 7908林木种子 3、育苗容器 3.l容器种类及技术要求 3.1.1 育苗容器应具备的条件 有利于苗木生长,制作材料来源广,加工容易,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保水性能好,浇水、搬运不易破碎等。 3.1.2塑料薄膜容器 3.1.2.1 一般用厚度为0.02-0.06mm的无毒塑料薄膜加工制作而成。

3.1.2.2 塑料薄膜容器分有底(袋)和无底(筒)两种。有底容器中、下部需打6-12个直径为0.4-0.6cm的小孔,小孔间距为2-3cm,也可再剪去两边底角。 3.1.3泥质容器 3.1.3.1营养专用腐熟有机肥,火烧土、园圃土,并添加适量无机肥料配制成营养土,经拌浆成床、切砖、打孔而成长方形营养砖块。 3.1.3.2营养钵用具有一定粘持性的土壤为主要原料,加适量磷肥及沙土压制而成。 3.1.4蜂窝状容器 以纸或塑料薄膜为原料制成,将单个容器交错排列,侧面用水溶性胶粘剂粘合而成,可折 b,用时展开成蜂窝状,无底。在育苗过程中,容器间的胶粘剂溶解,可使之分开。 3.1.5硬塑料杯 用硬质塑料制成六角形、方形或圆锥形,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圆锥形容器内壁有3~4条棱状突起。 3.1.6 其他容器 因地制宜使用竹篓、竹筒、泥炭以及木片、牛皮纸、树皮、陶土等制作的容器。 3.2容器规格 3.2.1育苗容器大小取决于育苗地区、树种、育苗期限、苗木规格、运输条件以及造林地立地条件等。在保证造林成效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小规格容器,西

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经济林指的是用于生产药材、干鲜果品、饮料、调料等产品的林木,经济林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更可以为人们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创造经济效益。经济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展经济林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汇总的经济林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对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生态平衡的维持以及商品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标签:生态环境;经济林;产业化生产 一、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经济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大林种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得最好的林种。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复杂,经济林资源丰富。据专家研究统计,我国已拥有各种经济林木近1000种,其中大面积主栽的树种约60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城乡市场、优化食物结构、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面积、产量、产值快速增长 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经济林生产面积快速增长,年均新增经济林面积2000万亩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底,全国经济林总面积已达4.3亿多亩,年总产量8800多万吨,总产值1640多亿元,分别比“八五”期末增长了30%、97%和96%。 1.2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名特优新品种、名牌产品数量快速增加 近几年来,仅由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基地”共300多个。目前,全国已呈现出大路水果比重下降,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特别是干果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名特优新品种面积已占经济林总面积的18.3%,北方地区的设施栽培面积也迅速扩大,北京大城市近郊区的精品观光采摘园数量快速增多。同时,各地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各类名牌产品不断涌现,如河北鸭梨、平谷大桃、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京东板栗等一大批产品已享誉海内外。 二、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林发展要求选用好的生态经济树种,维持生态条件平衡,进而实现经济

控根快速育苗技术

控根快速育苗技术是一种以调控植物根系生长为核心的新型育苗方法,它由控根育苗容器独特的设计原理和专用育苗基质的科学配方,以及辅助控根培育管理技术组成。主要优点是生根快,生根量大,苗木成活率高,移栽方便,育苗周期均缩短50%左右,后期管理工作量减少50%~70% ,苗木侧根的总数量比常规育苗侧根增加20~30倍,市场销售价格是普通大田育苗的2~3倍,并且彻底解决了大苗很难四季移栽的难题,被赞誉为"可移动的森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该技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目前在我国的各地苗木基地,也逐渐由地栽转为容器育苗。 控根快速育苗栽培技术: 1、栽植地的整理 为了保证栽植整齐、灌溉均匀、利于滴灌的铺设、载植前需要平整栽植地。 2、基质配置 在实际生产中、栽培基质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应具备下列条件:来源广,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肥力;理化性状良好、保湿、透气、透水;重量轻、不带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 3、栽植

根据土球大小和苗木规格等情况确定控根容器的规格,一般情况下,控根容器的直径要比土球直径大30cm~50cm。栽植时容器底部先填部分基质,再把苗木放到控根容器内,边栽边提动然后压实,确保根系与基质结合紧实。基质不要过满,基质离容器上边缘5cm左右,以便浇水。 4、支撑固定 容器苗的根系主要集中于容器内,且高出地平面,苗木根系自身不足以固定苗木,特别是有大风的地方。 5、灌溉 由于基质高于地面,用水量一般要大于地栽苗。控根容器苗浇水次数、浇水量要随季节、天气、基质类型、苗木生长情况等灵活掌握。浇水要浇透,避免上湿下干。苗木新栽入控根容器一段时间内,需水量较大,由于控根容器四周都有通气孔,加上基质透水性强,新栽苗木要连续数天浇水,夏天6月~8月15日隔2~3天就要喷1次水,阴雨天除外。最好利用滴灌的方式进行灌溉,苗子长势很好。控根容器育苗是在根系受限的体积内进行育苗,基质集中于小范围的封闭式容器内,从外部土壤中吸收到的养分较少,主要靠人工施肥来补充营养,因此在日常养护中通常推荐使用的是液体肥料。 6、病虫草害防治

河北省经济林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经济林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林学院研生态13班李伟克3130054 摘要经济林相对于用材林而言,具有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是我国商品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位于华北地区的腹心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土地宽广,有着发展经济林的良好自然资源。本文在分析河北省经济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了河北省经济林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经济林发展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经济林;现状;问题;对策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Economic Forest in Hebei Province Abstract Economic forest has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investment cycle, quick effect and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 to commercial forest.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mmercial forest in our country. Hebe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north China which belongs to the temperate continental monsoon climate. It has distinct seasons, sufficient sunshine, mild climate, broad land and natural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forest. In this paper, we point ou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forest construction in Hebei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 forest development of Hebei province. The economic forest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re also putted forward. Key words Hebei province; Economic forest;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营养杯容器育苗技术

营养杯容器育苗技术 摘要 在我国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的环境下,本文通过简要介绍营养杯容器育苗技术中容器的类型和规格,并重点介绍容器育苗技术中营养土配制、施肥、灌溉等关键技术,以期能够提高苗木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改善现阶段我国林业育苗的现状。 关键字:营养土容器育苗容器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1.引言 (1) 2.育苗容器研究 (1) 2.1容器种类 (1) 2.2容器规格 (2) 3.容器育苗技术 (2) 3.1营养土 (2) 3.2施肥技术 (3) 3.3灌溉技术 (3) 3.4容器苗病虫害及杂草防治 (4) 3.5容器苗出圃 (4) 4.结论与建议 (4) 参考文献 (5)

1.引言 随着生态林业的发展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对种苗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育苗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造林工程来说,苗木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苗圃是苗木生长发育的场所,采取何种苗木培育技术和措施,是与林业育苗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优良的育苗管理措施和技术是保证林业需求的根本条件。对容器育苗是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主要环节,是 60、7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育苗技术。由于它适应性强,生长快,根系完整,培育周期短,成活率高,保存率高,节约种子,节省劳力,降低成本,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和林木速生丰产,以及便于机械化作业等特点,因而国内外发展速度较快,而且越来越被重视。各地采取不同材料、不同容器、不同树种、不同方法进行了容器育苗和容器苗造林,比过去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但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技术研究方案。因此有必要系统的开展容器育苗的技术研究,旨在为某些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造林质量,加快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辟新的途径,奠定良好基础。 2. 育苗容器研究 容器是培育容器苗的主要设备。容器的种类和规格不仅影响苗木生长,也与育苗成本直接有关。目前开展容器育苗的地区,一般都根据“适用、经济”的原则,尽量选择材料来源广、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而且经过生产实践证明有利于容器苗生长的容器,并且尽量考虑制作使用方便,保水保温性能好,浇水后及起苗,搬运时不易破碎等条件。 2.1容器种类 塑料薄膜容器:一般用厚度为 0.02~2.04mm 农用塑料薄膜制成,具有制作简便、价格低廉、牢固、保湿、保温、防止养分流失、播种后出苗早、育苗效果较好等优点,是当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容器,适于培育各种树种和不同规格的容器苗。 营养砖:主要用于华南桉树等树种的育苗。用腐热有机质、火烧土、苗圃地上添加适量无机肥、谷壳等配制成营养土,经拌浆、成床、切砖、打孔而成长方形营养砖块。这种方法育苗单位面积产苗量是常规圃地单位面积产苗量的10 倍,成本也相对较低。

森林生态作业

经济林生态效益与生态经济林 摘要:林业“两大体系”的建设是当前我国林业的根本任务。经济林既具有产业的属性,又具有生态的属性,是林业“三大效益”兼顾得最好的一类林种。目前,我国对经济林生态效益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文章通过对论述经济林的生态效益和生态经济林的三方面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经济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关键词:生态经济林;生态效益;生态补偿 ECOLOGICAL BENEFITS OF NONWOOD FOREST AND ECOLOGICAL NONWOOD Abstract: "two systems" of forestry is currently build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hina's forestry. Both Nonwood forest industry attributes, but also has the ecological attributes, forestry, "three-effectiveness" take into account the best of a class-lam. At present, China's economic forest ecological benefits of awareness is not sufficient. The article discussed by the economic forest eco-efficiency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major areas of economic forest and based on this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forest ecology of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Key words: ecological nonwood forest; ecological benefit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林业“两大体系”的建设是当前我国林业的根本任务。经济林既具有产业的属性,又具有生态的属性,是林业“三大效益”兼顾得最好的一类林种。大力发展经济林,对于实现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长远的、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对经济林生态效益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经济林生态经营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迫切豁要建立有效的经济林生态补偿机制,以调整经济林生产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促进经济林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行经济林生态经营策略。 1对经济林生态效益的认识 经济林是我国五大林种之一,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与其它林种相比,经济林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产品多样、加工增值潜力大、产业化前景好,即适应性广、特产性强,既适宜农户经营,又可大规模种植等特点,是林业“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得最好的一类林种[1]。例如,沙棘是重要的饮料和药材树种,同时又是我国西部固沙造林的首选树种,八角是传统的调料树种,同时又是广西保护水源和树桩的重要防护林种;油茶是我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同时又是优良的荒山荒地绿化树种,对于维护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地区的生态稳定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兼具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多种生态效益,据综合评估,油茶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比值为10:3。 我国是世界经济林分布和栽培中心,全国有经济林经营面积约 3.O×107hm2,占全国森

苗圃大苗控根育苗技术试验研究

苗圃大苗控根育苗技术试验研究 摘要将苗圃大苗控根育苗技术运用到苗圃地中,然后对其进行种植试验以及观测分析,通过这种分析结果,将大树控根技术培育的控根容器与断根技术培育的断根大田苗两者之间进行比较,通过对成活率、成长量、生长势以及郁闭度等多个方面的优点进行对比,这样能够在最开始确认运用控根育苗技术培育的控根容器苗在苗圃中的适应度。 关键词大树;控根容器苗;河北省承德市;成活率;生长量;生长势;郁闭度 引言 大树控根育苗技术流程一般就是将一个可以透水也可以透气的容器,然后把能够出圃的苗木种植在这里面,让苗木在容器里能够快速的生长,在进行移植的时候根系不会受到任何伤害,能够保证这种育苗技术不会因为气候或者是其他的外界因素而限制生长。将大树放在容器里进行定植移栽,能够很好地减短树木的缓苗期,从而大大提高了移植大树的成活率[1]。 1 试验地概况 大树控根育苗技术的试验地是设在了河北省承德市虎什哈林场苗圃,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的西南部,属于非常典型的中温带向暖带过渡、半干旱间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燕山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气温回升快,干旱少雨;夏季温和,雨热同季,多雷阵雨;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气温下降迅速;冬季寒冷少雪。年均气温7.7℃,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28.2℃(2010年1月5日),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3.0℃,极端最高气温38.0℃(2000年7月12日);2013全年无霜期151天,降水量351.1毫米,70%-80%的降水量集中在6、7、8月份。全年多西南风,平均风速2.2米/秒。 2 试验方法及内容 在进行大树控根育苗技术的试验时,主要的内容一共包括了五個方面,分别是成活率、生长量、生长势、郁闭度以及建立评价模型,具体的技术内容可以用以下几点来概括: 2.1 成活率 越冬成活率主要内容是对全部的样本进行监测,然后计算出在容器里露地越冬植株的成活数量,最后计算出成活的百分比数[2]。 2.2 生长量

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技术 一、育苗地的选择容器育苗大多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因为在这种环境下育苗,能人为控制温、湿度,为苗木创造较佳的生长条件,使苗木生长快,缩短育苗时间。如果在野外进行容器育苗,必须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和通风、光照条件好的半阳坡,忌选易积水的低洼地、风口处和阴暗角落。 二、育苗容器的准备育苗容器种类很多,形状、大小、制作材料也多种多样,可根据树种、育苗周期、苗木规格等的不同要求进行选择。容器有两种类型:一类有外壁,内盛培养基,如各种育苗钵、育苗盘、育苗箱等。按制钵材料不同,又可分为土钵、陶钵和草钵以及近年应用较多的泥炭钵、纸钵、塑料钵和塑料袋等。此外,合成树脂以及岩棉等也可用做容器材料。另一类无外壁,将充分腐熟的厩肥或泥炭加园土,并混合少量化肥压制成钵状或块状,供育苗用。 三、培养基的选择培养基是装在容器内供育苗的材料,又称营养土或基质,它是容器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培养基必须有良好的物理性质,有较强的保水能力和空隙度,有适当的离子交换能力,不带杂草和害虫,且需进行消毒。 四、育苗(一)装培养基。将培养基装入容器内。培养基装至容器容量的95%,容器按品字形排列成行,摆放容器的地方最好与地面隔开,置于用木材、塑料或铁制成的框架上。(二)播种。容器育苗必须采用良种,品质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和消毒处理,方法同常规育苗。每个容器播2~3粒种子,播后覆土,覆土厚度视种粒大小而定,一般为种子直径的1~3倍,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三)浇水。播种后要立即浇水,并且要浇透。对微小种子要先浇足底水后再播种、覆土,最好用细嘴壶浇少量水,湿润种子即可,以防冲掉种子。出苗和幼苗期浇水要多次、适量,保持培养基湿润;速生期浇水要量多、次少,做到培养基干湿交替;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出圃前要停止浇水。(四)控制温、湿度。容器育苗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有效控制温、湿度。温度太高,会造成苗木灼伤;温度太低,会导致苗木长势差。湿度不适宜,会引起根系缺氧而导致根发霉、腐烂或枯萎、死亡。苗木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为80%~95%,土壤水分宜保持在田间持水

容器苗生产技术

苗木的容器苗生产技术 1、国内外容器苗发展状况 1.1、容器苗定义 容器育苗是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新型育苗方式,并不简单地是将地栽苗移植到容器中,而是以轻型介质为载体,利用专用的栽培容器,将苗木以扦插、播种、移栽等方式植入容器进行育苗,由此方法培育的苗木称为容器苗。 1.2、容器苗的优缺点 1.2.1容器苗优点: a、对选择圃地要求不严,而且育苗占用土地面积小,也不需要大面积土壤改良、除草、松土等工作。 b、移栽不受季节限制,延长移栽时间,并有利于缓和季节性劳力紧张现象。 C、移栽成活率高,缓苗期短。 d、生产周期短,单位面积产量高。 e、节省了起苗、假植等作业,有利于实现育苗到栽植的全过程机械化,从而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f、栽植技术简单而质量容易控制。 g、成活率高,初步解决了栽植技术和季节对成活率影响问题。 h、可以长距离运输。 1.2.2、缺点 a、育苗成本相对较高,一次性投资大。 b、需要较多管理,育苗技术相对复杂。 c、运输时体积大,苗木运输费用较高。 1.3、国外容器苗发展概况 国外容器育苗是在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在70 年代前半期, 容器育苗得到了高速发展, 北欧三国在生产上积极推广应用容器育苗。1974 年, 瑞典容器苗产量达1. 5 亿株, 占苗木总产量的40%; 芬兰达0. 75 亿株, 占30%; 挪威达0. 5亿株, 占33% 。到80 年代容器苗生产得到迅猛发展, 其中以高纬度地区研究和应用最为成功。在瑞典, 1985年年产苗量60%为容器苗,1987 年年产苗量80% 为容器苗; 芬兰, 1985 年容器苗已占年产苗量的50%;再如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据对9个国营苗圃统计,1976年总产苗0. 8亿株,其中容器苗只占1/4,到1980年容器苗已达0. 35亿株,占总产苗量的1/3,此后5年容器苗占总产苗量的70%,到1988年已成年产苗量1. 35亿株的主体,即占90%以上。南非, 1986 年占年产苗量的90%; 巴西容器苗竟占年总产量的90% 。在容器育苗生产先进的国家, 已形成一套从种子处理、苗木培育到造林的科学育苗体系。目前, 一些国家已基本上实现了育苗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如芬兰、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实现了容器育苗工厂化生产。国外林业先进国家容器育苗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即露地容器育苗、温室容器育苗和育苗作业工厂化。 为推动容器苗生产发展,世界各国都重视容器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如美国林务局在80年代初就组织一批著名专家编写容器育苗系列丛书(手册)。该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