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永无止境》优质课教学设计_2

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终将使电脑智能化且使其远胜人脑。”(陆奇)从可以跟你聊天的“小冰”到能帮你开电视的智能音箱;从机器翻译到智能教育;从刷脸支付到无人驾驶;从可穿戴设备到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已经全面走入人类的生活,广泛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

思考: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创新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创新永无止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创新强国

(一)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2.师生总结:(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

1.材料呈现: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大

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思考:如何建设新型国家?P21—24

3.师生总结:(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三)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

1.材料呈现:有这样一些数字值得镌刻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史册上:

目前,我国有51.2万所学校,1578万名教师,2.65亿在校学生,各级各类教育规模均居世界首位;2016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比2012年提高12.9个百分点,达到77.4%,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4%,比2012年提高1.6%。义务教育高水平普及,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7.5%,比2012年提高2.5%,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从2011年到2016年,16—59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7年增加到10.35年。

2.思考:(1)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取得了哪些成就?(2)为什么要把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长期面对的工作主题?

3.教师讲述:(1)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目标导学二:万众创新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涵义:每个人都是创业者,可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注意: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2.总结: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二)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1.材料呈现: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兴公布“封杀令“,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

2.思考:你认为在“万众创新”大背景下企业应该怎么做?

3.师生共同总结:a、要提升企业的创新的能力,掌握大国重器b、要弘扬创新精神(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共同合作的团队精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4、(1)阅读教材第25—26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有人说,创新就该追求原创;有人说,我国发展起点低,创新应当从模仿开始。结合中国高铁故事,谈谈你的看法。提示:

(1)创新的精神力量。

(2)我同意这个观点。

理由:科技创新主要是指与科技发展相关的全部创造性活动,它包含着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凸显了洞察力和独创性的交汇是新观念和新方法的融合。因为关键人物一般具有突出的专业才能、崇高的

价值追求、卓越的领导才能、坚韧的拼搏毅力、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科技创新离不开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因为良好的团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良好的团队能使一些重大科技创新任务一代又一代继续下去。

(三)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1.阅读教材第26-27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从裘法祖、吴孟超和王红阳三代人的创新事迹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2)有人说:“科技创新既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3.提示:(1)创新。(2)同意。理由符合实际即可。

4.共同总结: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四)保护知识产权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24日,湖南省长沙市发布《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明确要依法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切实维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让创新者吃下“定心丸”。

2.思考:《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的发布给我们什么启示?

3.教师总结: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创新永无止境,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了解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措施,认识了教育的重要性及取得的重大成就,全面认识了万众创新,了解了创新精神的表现,提高了对创新的认识。

四.作业布置:搜集我国近期的创新成就。

3 板书设计

创新永无止境创新强国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保护知识产权

4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