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理中汤
理中汤合方思路与技巧(一)

理中汤合方思路与技巧(一)理中汤合方思路与技巧什么是理中汤?理中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各种症状。
它由多种草药组成,通过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吸收,达到缓解症状和改善整体健康的目的。
合方的重要性合方是指将不同草药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在一起,以增强药效、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
合方是理中汤成功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种合方的思路和技巧。
理中汤合方的思路1.根据症状: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选择具有相应药物特性的草药。
比如,对于食欲不振的患者,可以选择具有开胃作用的草药如炙黄芪、陈皮等。
2.脾胃调理:理中汤的核心作用是调理脾胃功能,所以合方中要选择具有健脾胃、益气血的草药。
常用的草药有党参、炙黄芪、白术等。
3.辨证施治: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特点,选择相应的草药进行合方。
比如,对于寒湿体质的患者,可以选用温中散寒的草药如干姜、陈皮等。
4.药物配伍:在合方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作用。
有些草药可以增强药效,有些草药则具有相互抵消的作用。
合方时要注意搭配合理,避免草药之间的反应影响疗效。
5.定期调整:患者的病情会随着治疗过程的进展而变化,所以合方也需要定期调整。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反应,根据需要对合方进行修改和调整,以提高疗效。
理中汤合方的技巧1.适量使用辅助草药:理中汤的合方中,可以适度添加一些辅助草药,以增强药效或缓解不适。
常用的辅助草药有陈皮、草果、枳实等。
2.配伍注意药性相宜:理中汤的合方中,草药的药性相宜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白术和炙黄芪都属于健脾胃的草药,它们的药性互相协调,能够达到更好的调理效果。
3.情志调理:中医讲究情志与脏腑的关系,合方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情志调理的草药,以起到辅助调理的作用。
常用的情志草药有藏红花、远志等。
4.食疗结合:脾胃是中医中的根本,饮食对于脾胃的调理也十分重要。
在合方中可以适当引导患者食疗,选择一些对脾胃有益的食物进行搭配和调理,以增强疗效。
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理中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由黄耆、白术、茯苓、半夏、生姜、人参、甘草等多味中药组成。
它具有以下的功效与作用:
1. 理中益气:黄耆、白术和人参是理中汤的主要成分,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系统的功能,改善胃肠道功能,增进食欲,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2. 和胃止呕:理中汤中的半夏和茯苓具有和胃止呕的功效,对于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理气止泻:生姜和甘草具有理气止泻的作用,可以帮助调节肠道蠕动,缓解腹泻和腹痛,特别适用于肠胃不适引发的腹泻。
4. 安神益智:黄耆和甘草具有益气养心的作用,可以平复心神,缓解焦虑和失眠等症状,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
5. 改善体质:理中汤中的各种中草药组合有利于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理中汤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胃脘胀满、腹泻等症状,但对于其他疾病并不一定适用。
在使用时,请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服用。
理中汤(又名理中丸、人参汤)

理中汤(⼜名理中丸、⼈参汤)【原⽂】1.霍乱,头痛发热,⾝疼痛,热多欲饮⽔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者,理中丸主之。
《伤寒论》(386)2.⼤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伤寒论》(396)3.胸痹,⼼中痞⽓,⽓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枳实薤⽩桂枝汤主之;⼈参汤亦主之。
《⾦匮要略·胸痹⼼痛短⽓病脉证并治第九》【组成与⽤法】⼈参⼲姜⽢草,炙⽩术各三两以四物依两数切,⽤⽔⼋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三服。
若脐上筑者,肾⽓动也,去术加桂四两。
吐多者,去术加⽣姜三两。
下多者,还⽤术。
悸者,加茯苓⼆两。
渴欲得⽔者,加术⾜前成四两半。
腹中痛者,加⼈参⾜前成四两半。
寒者加⼲姜⾜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枚。
服汤后,如⾷顷,饮热粥⼀升许,微⾃温,勿发揭⾐被。
【功效】温中健脾。
【医案】1.经期过长初诊:2005年8⽉2⽇。
黄某,⼥,35岁,⽉经紊乱近3个⽉,⽉经按期于7⽉22⽇来潮,⾄今12天未净,经量多,经⾊鲜,夹少量⾎块,⽆不适症状。
带下⽆殊,纳可,寐安,⼤便秘结。
8⽉1⽇⾎常规检查提⽰:⾎⼩板 36~74×109/L(正常值100~300×109/L),⾎⼩板压积 0.08(正常值0.12~0.212)。
B超检查:⼦宫三径46mm×41mm×49mm,⼦宫内膜厚度4mm,宫内节育环位置正常。
⽉经史:16岁初潮,27~30天⼀周期,3~10天净。
⽣育史:1-0-2-1。
⾆偏淡嫩,苔薄腻,脉细软。
西医诊断:⾎⼩板减少症。
治法:温中健脾⽌⾎。
⽅剂: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味。
党参15g ⽩术9g 炮姜5g 炙⽢草6g 炙黄芪15g 桂枝6g ⽩芍12g 饴糖(冲)30g ⼤枣6个,3剂。
⼆诊:2005年8⽉5⽇。
经⽔8⽉4⽇晚上净,左侧头痛,⾆脉如上。
治法:补益⽓⾎。
⽅剂:归脾汤(《济⽣⽅》)加⽣⽩芍10g、蔓荆⼦10g、珍珠母20g,5剂。
理中汤(理中丸)配方,理中汤方歌方解

理中汤(理中丸)配方,理中汤方歌方解理中汤(理中丸)配方,理中汤方歌方解【方剂组成】人参、炙甘草、白术、干姜各9克。
【用法】水煎温服或蜜丸。
歌诀:理中汤方用人参,甘草干姜白术追,太阴里证心下痞,小便不利治认真。
【方解】本方是甘草干姜汤加人参、白术而成,故治甘草干姜汤证心下痞硬而小便不利者。
治心下痞、胃虚主用人参,故本方又名人参汤(丸)。
【仲景原文解析】《伤寒论》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
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解析:太阳伤寒,治应汗解,如果误服攻下的汤药,要造成下利不止、心下痞硬的甘草泻心汤证,服泻心汤则证已,但又误用其他攻下的药,则可造成下利不止。
此时医者用理中汤治疗,不仅无效,反而下利更甚。
这是由于理中汤专理中焦的胃,今之下利不止,是因反复误下,使下焦肠虚失权而滑下不止,宜以收摄止泻的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若服后利还不止,则当利其小便,使水谷别,而下利自止。
《伤寒论》第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解析:见五苓散条。
《伤寒论》第396条: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解析:伤寒病愈后,其人喜唾,久久不已,此为胃中有寒饮,宜以理中丸温以和之。
按:喜唾为胃虚有饮,此证多有,不必限于大病差后,本方有良验。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5条: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解析:心中痞,指心中痞塞气不畅通之意。
气结在胸,是说气结于胸中而胸满闷。
胁下逆抢心,是说自觉有气自胁下而逆于心胸感。
枳实薤白桂枝汤,功能降逆行气以消胀满,故可用其治疗。
而又说人参汤〔即本方)亦主之者,是因中气大虚,饮自下乘,亦可引起气结胸满的类似证候。
前者是实证,后者是虚证,要根据证的虚实选方。
理中汤治疗胃寒的医案

理中汤治疗胃寒的医案
理中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伤寒论》,其
主要功效是温中益气,治疗脾胃虚寒的症状,同时也能改善乏力、不
思饮食等身体虚弱的症状。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分享一则治疗胃寒的医案。
患者李先生,年过四旬,平时吃饭偏好凉性食物,喜欢喝凉水和
冰饮料,导致他的胃肠系统没有得到充分调理,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原
因不明的腹痛、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等症状,经常感觉虚
弱无力,甚至出现了失眠的情况。
李先生前往当地中医院就诊,医师
针对他的胃寒症状开了理中汤的方剂让他服用。
李先生在服用理中汤的过程中逐渐感觉到效果,原本疲惫无力的
身体渐渐变得有了些许力量,食欲不振的情况也得到了缓解。
经过几
天的调理,他的腹痛、口干舌燥等症状也逐渐消失了。
将近一个月的
时间后,他的病情已基本痊愈。
可以看出,对于胃寒患者来说,理中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药治
疗方案。
理中汤中的黄芩、半夏等药材能够温中祛寒、燥湿化痰,可
以消除腹痛、口渴等症状,同时通过加强对脾胃的调理达到最终的治
疗效果。
但在使用理中汤时,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配,因为不同的患者病因病机不同,治疗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此外,使用
时也需要严格遵循医师的指导和用量要求,以保证安全有效地实现治
疗效果。
总的来说,如果您也正处于胃寒所带来的身体不适期间,我们建
议去寻求中医师的帮助,并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理中汤进行治疗,以
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同时,还需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多摄
入冷饮及寒性食物,促进脾胃的健康运转,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中医药同名方学习资料:理中汤26方

中医药同名方剂学习资料——理中汤理中汤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不同来源的中医药方剂26种“理中汤”的组成和用法,以供大家参考。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组成:槟榔(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益智(去皮,炒)1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半夏(姜汁制)1两,沉香1两(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效:患后不思饮食。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2个(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普济方》卷三五五。
组成:人参(去芦)、白术、干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加木香(煨)、肉豆蔻。
功效:产后虚证,下痢纯白,腹痛,里急后重,手足冷。
用法:每服3钱,陈米、盐、乌梅煎,空心服。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组成:白术3钱,炮姜1钱半,炙草1钱半。
功效:孕妇心气疼痛,脉迟者。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来源:《幼幼集成》卷五。
组成:人参1钱,炙甘草1钱,绿升麻1钱,漂白术2钱。
功效:痘已现形,而吐泻不止。
用法:加煨姜3片,大枣3个,水煎服。
来源:《叶氏女科》卷一。
组成:人参8分,白术(蜜炙)8分,五味子3分,甘草3分,干姜5分。
功效:肾虚经来泄泻,经来之时五更泄泻,如乳儿尿。
用法:水煎,空心服。
来源:《医学心悟》卷六。
组成:人参2钱,黑姜1钱5分,甘草(炙)2钱,白术(陈土炒)3钱,附子(姜汁、甘草水制)1钱。
用法:加大枣3个(去核),水煎服。
来源:《普济方》卷三七一。
组成:人参(去芦)、白术、白僵蚕(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效:小儿慢惊虚困,痰涎不利。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来源:《普济方》卷四○四。
组成:人参(去芦)、白术、白姜(炮)、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效:脾胃虚冷,脘痛,腹胀,泄泻。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来源:《古今医彻》卷一。
组成:人参1钱,白术(土炒)1钱,干姜(炮)1钱,甘草8分,乌梅肉2个,川椒10粒。
中医经方:理中汤

中医经方:理中汤蔡长福:理中汤为伤寒论核心方原方:人参、甘草(炒)、白术、干姜(炮),各三两。
组方:炙甘草50g、党参50g、白术50g、干姜40g。
(摘自仲师之徒蔡长福的新浪博客)怕冷为什么吃桂枝汤不管劲?为什么用附子不管用?我这辈子治过好多,非常难。
最后我就转了脑子了。
就知道人冷了吃碗汤,身上马上就不冷了。
人怕冷,不是光肾的事。
脾阳败了,冷就治不掉了。
所以想起来理中汤——理中汤是张仲景伤寒论的核心总方。
人的生死都在理中汤上,没有发现理中汤这么好的。
伤寒论三百七十五方,理中汤是个核心。
可是后人不知道利用,光知道从皮毛去治......。
推荐博文:民间验方集合(不断更新中)脾为后天之本,能量不转化,热不对外来,这个冷你永远治不掉。
你光治皮毛有什么用?要大量的营养才能化为能量。
理中汤就这几味药,你看仲景用多大!都四两哎。
这四味药放在一起,有多大的能量!你后人用药哪有用这么多的?用10克20克,吃了根本不管劲。
下半身怕冷,再把附子加上。
浏览更多博文请点击:/wneldbk100冷,也就是脾胃虚了。
仲景为什么立下理中汤?你中不建,什么都没有了。
只有大剂量的理中汤,才能把脾建起,人能量才能够。
这种冷,你还要分清,就那一味药来回调换——冷于中干姜大,冷于下附子大。
万病不要离开脾胃,方方不要离开理中。
里面不化实,理中只管用。
里面化实,大陷胸出现了,大承气出现了,你还用(理中汤)吗?那就不用了。
大陷胸出现了,大承气出现了,泻过就补。
大陷胸汤喝过了,人就不着了(不行了)。
为什么郝万山讲过,独参汤一杯人就还过来了?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就明白了。
别看大实,那是临时的。
肚子一泻,热一去,邪一走,赶紧要补。
理中汤是张仲景三百七十五方中的核心方,建中还不是。
你把理中汤加减好了,这本书就写成了。
抓住理中汤,抓住脾胃,这本书写出来太有价值了。
......你把中焦补足了,轻易就受不了凉。
脾胃是后天生命的来源,理中汤是张仲景三百七十五方中的一个核心方。
理中汤的功能主治

理中汤的功能主治理中汤简介理中汤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剂,是由古代医家张仲景所创立。
理中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草药组成,通过调理脾胃功能,达到益气健脾的功效。
理中汤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主治功能1.调理脾胃–理中汤中的党参和白术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能够改善脾胃功能不佳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
–理中汤还可以调理脾胃,改善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便溏等症状。
2.益气健脾–党参是理中汤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
它能够增强体内的气血运行,提高机体抵抗力,并改善脾胃功能,增进食欲。
–茯苓是理中汤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具有健脾利水的功效,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改善脾胃湿滞所引起的胸胁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
3.补中益气–理中汤中的甘草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能够调和脾胃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并缓解脾胃虚弱所导致的疲乏无力、气短乏力等问题。
–理中汤可以补充体内的气血,增强机体的生命活力,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4.缓解腹泻–理中汤中的白术具有健脾固肠的作用,能够缓解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症状。
同时,白术还能够增进食欲,提高体力,增强体质。
5.改善心情–理中汤中的甘草具有舒缓神经、改善心情的作用,对于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等精神压力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适用人群理中汤适用于以下人群:•脾胃功能不佳,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的人群。
•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便溏等症状的人群。
•体质虚弱,疲乏无力、气短乏力等问题的人群。
•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腹泻、腹痛等症状的人群。
•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等精神压力引起的症状的人群。
注意事项使用理中汤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建议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确定剂量和疗程。
2.遵循医嘱进行使用,并按照正确的方法煎煮草药。
3.部分患者可能对理中汤中的某些草药成分过敏,应特别注意过敏反应。
4.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儿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