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完整word版,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完整word版,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1、工程概况 (2)

2、编制依据 (2)

3、工程沉降观测施工安排 (2)

二、沉降观测 (3)

1、沉降水准点布设 (3)

2、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3)

3、沉降点的形式与埋设 (4)

4、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 (4)

三、沉降观测的经验 (5)

1、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6)

2、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8)

3、两个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 (10)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保利中景花园

(2)建设单位:保利韶关房地产有限公司

(3)设计单位: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4)勘察单位: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监理单位:广州宏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6)施工单位:广州富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7)建设地点:韶关市武江区七号地

(8)建设面积:177054平方米

(9)建筑形式:1栋、10栋楼地上18层(首层层高4.5米,二至十八层层高2.9米);2栋—5栋楼地上33层(首层5.5米,二至三十三层层高2.9米);6栋—9栋楼地上34层(所有楼层层高均为2.9米);商铺一层(层高5.6米)。地下部分为整体地下室一层(层高为5.25米)。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保利中景花园施工图纸

3、工程沉降观测施工安排

测量人员的确定、观测点的布置、沉降测量及记录、沉降观测测量报告的编制等沉降观测相关工作,全权委托韶关市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测绘组进行操作。

二、沉降观测

1、沉降水准点的布设:

(1)、建筑物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所以这些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不少于3个,以组成水准网。对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2)、在布设水准点时要考虑下列因素:

1)、水准点要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100米,以保证观测的精度。

2)、水准点要尽量布设在受振区域以外的安全地点,以防止受到振动的影响。

3)、为防止水准点受到冻胀的影响,水准点的埋设深度至少要在冰冻线下0.5米。

(3)、本工程沉降基准点的设置为市测绘院提供的黄海高程点三个,用建筑标高±0.000为相对标高换算基准值。

2、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1)、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基础的构造、荷重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情况而定,高层建筑物应沿其周围每隔15-30米设一点,房角、纵横墙连接处及沉降的两旁均应设置观测点。

(2)、观测点布置合理,就可以全面精确的查明沉降情况,如观测点的布置不便于测量时,测量人员应与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负责人研究后确定。

(3)、对观测点的要求如下:

1)、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2)、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墙身保持一定的距离。

3)、要求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

(4)、本工程布置点详见附图。

3、沉降点的形式与埋设:

沉降观测点的形式和设置方法应根据工程性质和施工条件来确定:(1)、购买沉降观测实施专用沉降观测点布置钢筋。

(2)、在主体砼布置点上打孔,用植筋胶将钢筋植入。

4、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

(1)、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要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增加情况等确定。在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次数:较大荷重增加前后(每建一层楼)均应进行观测。

(2)、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沉降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统计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3)、对使用仪器的要求: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沉降观测,要求仪

器的望远镜放大率不得小于24倍,气泡灵敏度不得大于15秒/2mm。(4)、沉降点的首次高程测定: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为方便计算,可换算成相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的精度。

(5)、作业中应注意的事项:

1)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2)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视距法测量,视距一般不应契过50米,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

3)前、后视观测量好用同一根水准尺。

4)前视各观测完毕以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三、沉降观测的经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

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公司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应用,在此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谈管窥之见。

1、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肉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

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要求: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至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再就是,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4)、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5)、施测要求: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到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

级。再未有特除要求情况下,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1)、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a-∑b≤l√n—,表示测站数。(或△h=∑a-∑b≤1.0√L—,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

2)、前后视距:≤30m

3)、前后视距差:≤1.0m

4)、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m

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2、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1)、建立水准控制网: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1)、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米;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

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

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米)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3)、沉降观测: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0.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某个观测点的每周期沉降量:△c=Hh,I—Hn,I-1

N表示某个观测点,I表示观测周期数(I=1,2,3……)且H1=H0累计沉降量:△C=∑△c(n),n表示观测点号。

(5)、统计表汇总: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

计表,进行汇总。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特别座在沉陷性较大的地基上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观测显得更为重要。利用沉降曲线还可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q=│△Cm-△Cn│/Lmn,△Cm,△Cn分别为m,n点的总沉降量,Lmn为m,n点的距离。对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我们还可以找出同一地区类似结构形式建筑物影响其沉降的主要因素,指导施工单位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正确指导施工大有裨益,同样也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设计出更完善的施工图纸。

(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1)、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2)、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气阿成。7)、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3、两个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

(1)、确定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合理性。

由于现行规范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的沉降观测要求不明朗,这对施工单位在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选择随意性较大,但是精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沉降观测成败。对沉降观测精度选择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合理适宜,适合工程特性的需要。既不造成无谓的浪费也要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这样,本人认为一般高层及重要的建(构)筑物在首次观测过程中适用精密仪器的设备(高级水准仪、铟合金尺等)在±0.000以上部分按二等以上水准测量方法,采用放大率倍数较大的S2或S3水准仪进行观测,也可以测出较理想的结果。

(2)、在沉降观测过程中,沉降量与时问关系曲线不是单边下行光滑曲线,而是起伏状现象。这就分析原因,进行修正。

1)、第二次观测出现回升,而以后各次观测又逐渐下降。可能是首次观测精过低,若回升超过5mm时,第一次观测作废,若回升5mm内,第二次与第一次调整标高一致。

2)、曲线在某点突然回升。原因:水准点或观测点被碰动所致且水准点碰动后标高低于碰前标高,观测点碰后高于碰前。处理措施:取相邻另一观测点的相同期间沉降量作为被碰观测点之沉降量。

3)、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原因:一般是水准点下沉所致。措施:确定水准点下沉值,与高级水准点符合测量,确定下沉量。

建筑物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建设概况 1、建筑设计概况 2、结构设计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2、观测时间的要求 3、观测点的要求 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5、施测要求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四、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1、建立水准控制网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3、沉降观测 4、平差计算 5、统计表汇总 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五、沉降观测方案 1、基准点埋设 2、沉降观测点埋设 3、精密水准测量 4、资料整理与提交 六、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七、各控制点的放样 八、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1、限差要求 2、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3、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 九、沉降观测技术要点 十、位移观测技术要点 十一、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十二、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2、施工测量管理人员组成 十三、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十四、测量管理制度 十五、建筑物沉降变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应急处置 4、救援物资的储备 5、恢复 6、注意事项 7、建筑物沉降事故预防

一、工程建设概况 经开区江南水岸公租房一组团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乐天村、桃花店村,茶涪路南侧地块。一组团建筑面积约18.5万㎡,投资额约3.33亿元。 1、建筑设计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经开区江南水岸公租房一组团工程由8栋33层一类高层住宅、裙房以及地下车库组成。 地面主要有:砼防水地面、细石砼地面、防滑地砖地面、玻化砖地面、地砖地面。 楼地面主要有:细石砼楼面、防滑地砖楼面、架空保温楼面、保温楼面、防水楼面、毛坯楼面、耐磨地坪楼面。 内墙主要有:水泥砂浆抹灰墙面、涂料墙面、水泥砂浆防水墙面、腻子墙面、瓷砖墙面。 外墙主要有:砼防水外墙、涂料墙面、外墙漆墙面、面砖墙面、干挂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XXXXXXXXXXXXXXX合同 DX桩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工程名称:XXXXXXXXXXXX大桥 委托单位:XXXXXXXXXXXXXXX 编制: 审核: 审定: XXXXXXXXXXXXXXX 2011年XX月XX日

目录 一、概述 (2) 1、工程概况 (2) 2、沉降观测细则依据的规范、技术标准 (2) 二、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3) 1、观测点的布置 (3) 2、观测频次 (3) 三、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 (7) 1、水准基点的布设 (3) 2、工作基点布设 (3) 四、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指标 (4) 五、观测精度 (6) 六、沉降观测实施要求 (7) 七、沉降观测资料的整理及管理 (8) 八、质量保证措施 (9) 1、仪器的质量控制 (9) 2、观测阶段质量控制 (9) 3、质量保证体系 (9) 九、保护措施和制度 (10) 1、水准基点及工作基点 (10) 2、监测点及元器件的保护标识 (10) 3、保护奖罚措施 (10)

一、概述 1、工程概况 多节挤扩灌注桩是国内新兴的一种技术,又称“DX”桩,是贺德新先生在总结了国内外桩基的基础上以新的理念于1998年研制开发出的专利技术国内新兴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突破了传统挤扩桩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它以其成盘腔的可靠性,对称性和稳定性,合理地实现了由桩身、承力岔、承力盘和桩基共同承载的,使摩擦桩成为摩擦兼多端支点承的新桩型。这种桩型改变了桩周土的受力状态,较大限度地挖掘了地基土的潜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桩的承载力,通过几年来大量实践证明“DX”桩在同类桩型中,具有显著优势。XXXXXXXX 合同位于XXXXXXXX,本标段中XXXXXXXX大桥桩基础均采用此种技术,其中XXXXXX大桥桩基XXX根。 2、沉降观测细则依据的规范、技术标准 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通过沉降观测,可以监测结构物的沉降变形情况,为今后的工程设提供参考数据。 目前,“DX”桩在山东省、陕西省、天津等地获得建设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并已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次沉降观测的目的就是为“DX”提供沉降变形提供可靠的数据,使这种新型的技术在XX市场得到更好的推广,在XX高速公路中的到更多的应用,发挥其优越性,减少工程建设资金投入。 沉降观测的依据标准: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T12897-2006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 二、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

力帆·红星广场项目一期工程B2组团和 C13组团工程 边坡沉降监测方案 编制单位:力帆·红星广场项目一期工程B2组团和C13组团项目 编制日期:二〇一七年九月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东北临龙安路、西南侧为金州大道,东南侧为金开大道。总建筑面积约17.16万m2,主要由35栋3F/-1F别墅,1栋30F/-2F高层住宅,1栋23F/-2F酒店,1栋6F/-2F商业,2个地下车库组成,本工程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基础采用旋挖桩、人工挖孔桩、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 2、监测依据 全部观测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2-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97) 2-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2) 2-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2-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 3、监测目的 建筑物前期施工期间,基坑在回填之前由于卸除地基土自重或降水等因素而引起的基坑外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及道路的结构应力也在缓慢调整。变形观测的目的就是:通过测量基坑周围预设的工作点和其周围建筑物特征部位之间的不对称变异量,对基坑在回填前及回填过程中的整体稳固趋势作出评估,为建筑质量评价和最

后验收提供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内容为:基坑周围建筑物和道路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 4、监测项目 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勘查报告、设计支护方案及现场实际情况,具体监测内容为基坑坡顶位移监测。 5、测点布置 按照规范要求,各水准基点的间距应在20-40米范围以内;水准基点与被测建筑物的间距不应大于100米,且不小于30米,现根据场地条件、场地使用性质、地下埋藏物的情况、长期保存条件等,水准基点不应设置在高层建筑附近,本工程考虑设在基坑的东侧。 5.1监测点布设 本次观测的监测点布设沉降点8个,设计方案依据: (1)基坑边坡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 (2)基坑周边地表竖向沉降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宜为基坑深度的1~3倍,监测剖面宜设在坑边中部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并与坑边垂直,监测剖面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 下图为沉降观测点布设图: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说明

WORD格式可编辑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观测目的、原则及观测点布置 (1) 四、各控制点的放样 (2) 五、观测周期 (3) 六、沉降观测 (3) 七、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4) 八、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4) 九、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5) 十、测量管理制度 (5)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5、本工程施工图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1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 工程地址:万州周家坝 建设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设计单位: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重庆中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七星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宏峰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万州区周家坝街道流水村2-3组(心连心广场对面),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27924.52㎡,总建筑高度78.1m,地上19F,地下1F,框剪结构。 三、观测目的、原则及观测点布置 3.1.观测目的 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期间均安全有效。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监测 一. 项目内容 本次实习测区位于安徽建筑大学南区电教楼,对电教楼进行观测。机电楼共五层,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要求在实习基地找一较为松软的泥地,打下八根木桩,在木桩上钉上铁钉,作为沉降观测点,并连续观测四天。并获取观测点的高程数据。 二.项目要求 1,垂直监测基准网要求包括至少3个水准基点和若干个监测工作点,采用二等水准网布设要求进行。本次测量选用1号点作为水准基点,选取3个工作基点,采用闭合水准路线进行二等水准测量。 2.两处监测沉降量超过3mm ,累计沉降量超过3cm ,给出预警提示。 3沉降观测点与工作基点,基准点构成沉降观测网,按照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表4-8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 高差中误差(mm) 变形监测点 高程中误差(mm) 每站 高程中误差(mm) 往返较差或环线闭 合差(mm)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 (mm) 一等 0.3 0.3 0.07 n 15.0 n 2.0 二等 0.5 0.5 0.15 n 30.0 n 4.0 三等 1.0 1.0 0.30 n 60.0 n 8.0 四等 2.0 2.0 0.70 n 40.1 n 0.2

表4-9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仪 型号水准尺 视线 长度(m) 前后视距较 差(m) 前后视距差 累积 (m) 视线离地面最 低高度 (m) 基、辅分划读 数差 (mm) 基、辅分划 所测高差较 差 (mm) 一等DS05 因瓦15 0.3 1.0 0.5 0.3 0.4 二等DS05 因瓦30 0.5 1.5 0.5 0.3 0.4 三等 DS05 因瓦50 2.0 3.0 0.3 0.5 0.7 DS1 因瓦50 2.0 3.0 0.3 0.5 0.7 四等DS1 因瓦75 5.0 8.0 0.2 1.0 1.5 三.项目方案 1.观测点的布置 垂直沉降监测点的布设要依据设计要求,参考《工程测量规范》 及经验,灵活布设。根据以上原则,在电教楼的8个角布设8 个沉降观测点。如图 沉降观测依据以下原则布设:

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彭水渔塘新村A、B 栋综合楼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地址:彭水县汉葭街道渔塘社区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计划工期:工程总工期约450 日历天。 施工面积:商业7868.82 m2,A 栋22310.45m2、B 栋10729.96m2 。 总高度:A 栋:93.200m、B 栋:45.800m。 层数:A 栋27 层/吊2 层、B 栋13 层/吊 2 层。 标准层高:3m 1、地形地貌 该项目区域原始地貌为原车站旧房地基,地形平坦,东面为抗滑桩毛 石挡墙阶梯两台,西面为邻鱼塘街面,南面为居民住宅楼,北面为渔塘上 红砖厂道路, 2、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地址构造上位处郁山背斜西北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293 度∠41 度。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有断层,底层连续,岩层产状稳定。 在场地及邻近基岩露头处砂岩中测得两组构造裂隙,其特征分述如下:①组产状48 度∠80~85,微张~闭合状,延伸长1.5~2.5m,间距一般3~5m,局部充填泥质,结构面结合差;②组产状110 度∠65~70,呈微张~闭合状,延伸长5~10m,间距一般 1.5~2.5m,裂面平直,结构面结合差~一般。结构面为硬性结构面;③层面产状293度∠41 度间距0.3~0.6m,层面平直,结合差。 3、地层岩性 1 重庆江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彭水渔塘新村 A 、B 栋综合楼 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底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 残破积含块石粉 质粘土,下伏基岩为奥陶系下统大湾组页岩。 整个场地下伏层为下伏三叠系下统嘉陵江( T 1J )组灰岩,灰白色、 褐灰色,主要成份为碳酸盐类矿物,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地表岩 溶多以溶沟、溶槽为主,多沿构造线发育,规模大小不等,形态各异。 4、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 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滑坡、 崩塌、泥石 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5、持力层及基础形式 拟建场地内已经存在的人工填土和含块石粉质粘土在场地内分部较 零星, 且厚度变化大, 不宜选作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强风化基岩厚度较 小,不能选作基础持力层; 中等风化基岩承载力高, 是理想的基础持力层。 各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选择在中风化基础持力层, 基础型式为机械旋挖孔 桩和人工挖孔桩。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三、沉降观测的等级确定 该工程建筑物的基础均为机械旋挖孔桩和部分人工挖孔灌注桩, 甲级 基础设计。按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结合《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和 《工程测量规范》有关规定, 并参考同类工程经验, 确定该项工程属二等 变形监测等级,即: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 ±0.5mm ,相邻点高差中误差 ≤ ±0.3mm 。 2 重庆江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完整word版)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石家庄东方环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沉降观测方案 石家庄东方环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14日

目录 1 概述 (1) 1.1任务来源及工程内容 (1) 1.2测区概况 (1) 2 测区已有资料分析及评价 (1) 2.1控制资料 (1) 3 作业依据 (1) 4 设计方案 (2) 4.1高程基准 (2) 4.2方案概述 (2) 4.3监控网(基准网)的布设 (2) 4.4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2) 4.5监控网的观测 (3) 4.6观测点的观测 (3) 4.7监控网观测次数的确定 (4) 4.8沉降观测周期和观测时间要求 (4) 5 沉降观测精度 (4) 5.1其他要求 (5) 5.2内业精度评定与数据处理 (5) 5.3软件要求 (7) 5.4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 (8) 5.5 上交成果资料 (8)

1 概述 1.1任务来源及工程内容 河北鼎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沉降观测工程包括3栋高层。 1.2测区概况 石家庄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一月平均气温-3.3℃,七月平均气温27.4℃,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215天,年降水量810毫米。由东北到西南层次分明的分为低山、平原、二类地区,海拔高度在60-75米之间。 测区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气气爽,冬季寒冷少雪,春、秋季比较适宜外业作业。 2测区已有资料分析及评价 2.1控制资料 建立独立高程系统,也可以联测国家高等级水准点与国家高程接轨。提供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 3作业依据 1、工程建设标准《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 2、《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1991

沉降观测检测方案)

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 上部结构变形监测 监 测 方 案 安徽省地矿局安庆测绘技术院 2012年3月26日 委托单位:安徽华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瀚盛项目部 项目名称: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上部结构变形监测 监测单位:安徽省地矿局安庆测绘技术院 院长:石华胜 项目负责:汪明新 设计编写:朱智勇 提交时间:2012年3月26日 目录 1.1、工程概况................................................... 1.2、周边环境概况............................................... 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3、监测内容及监测点位设置 (1) 3.1、监测内容 (1) 3.2、基准点布设 (1) 3.3、房屋监测点布设 (1) 4、监测方法与技术措施 (2) 4.1、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测设 (2) 4.2、垂直位移监测点测设 (3) 5、监测频率 (3) 6、建筑沉降稳定值的控制标准 (4) 7、数据处理与成果提交 (4) 8、业主与施工单位应提供的配合要求 (4) 9、安全与文明施工 (5)

1、工程项目概况 1.1、工程概况 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上部结构变形监测项目位于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东侧,西临长江北路,东至银湖北路,北至龙山路,南临马鞍山。本次监测项目包括6栋高层建筑,建筑物楼号是1#至8#(不包括2#和3#)。其中1#、6#和7#楼设计为地上20层;4#楼设计为地上22层;其余设计为地上27层。楼房监测周期与按施工进度而定。 1.2、周边环境概况 项目位于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东侧,西临长江北路,东至银湖北路,北至龙山路,南临马鞍山。在地块南侧紧邻一最高点达70多米高的马鞍山。 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变形观测委托书(《测绘合同文本》)。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XX时代广场”项目新建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四川XXXXX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年七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沉降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1、本方案所依据的有关技术标准 2、设立水准基点 3、设立沉降观测点 4、沉降观测周期安排 5、其它技术要求 三、实施技术方案 1、水准基点的高程测量和限差 2、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措施和限差 3、观测值的平差计算和成果整理分析 四、提交的成果内容 五、仪器设备、人员组织、三体系及服务承诺 1、投入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 2、三体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 3、服务承诺 附图:沉降观测点位布设示意图

一、工程概况 XXXXxxx公司开发的“XXXXx时代广场”项目位于天府大道,共有三栋新建建筑物,其中1#综合楼为地上21F,2#办公楼为地上25F,3#综合楼为地上15F,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根据业主、质检站及有关规范要求,需对上述3栋新建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以便了解该3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从而为施工及设计部门提供可靠数据,并正确指导施工,确保该3栋建筑物的安全,同时也为建筑质量的评定提供客观评判依据。 二、沉降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1、本工程沉降观测方案满足如下有关技术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标《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设立水准基点 水准基点是整个观测工作的基准,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根据有关规范,在施工区附近(变形范围外)采用统一标准埋设供沉降观测使用的3个水准基点。 3、设立沉降观测点 我公司根据该项目新建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并结合有关规范要求共布设32个沉降观测点,其中1#楼、2#楼各布设8个沉降观测点,3#楼布设16个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埋设具体位置见“沉降观测点点位布设示意图”(附图NO:2)。沉降观测点埋设在±0.00层承重墙体、柱子上(距地坪约+0.25米左右)。采用钻孔埋入统一的成品标志,并在

xx厂房沉降观测方案

xx厂房 沉降观测方案 编写: 审核: 审批: xx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4月22日 xx厂房 沉降观测方案 xx发展有限公司拟在xx路其用地范围内兴建xx厂房3期工程,该项目主要包括1栋23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厂房(A区)、1栋7层框架结构的厂房(B区)及1层框架结构的连体地下室。现受委

托,我公司对该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根据上述工程特点,我公司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此次测量点位布设在下列位置: 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及外墙适当部位。 2、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 3、框架结构建筑物的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本次沉降观测按设计图纸要求的点位进行布置。 二、沉降观测点设置 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本次沉降观测在A区厂房上布设内置式观测点8个,在B区厂房上布设内置式观测点12个,场区外围设置3个观测基准点。沉降观测点采用专门加工的带有球形立尺点的不锈钢螺栓式装置固定于建筑物上,具体位置见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三、沉降观测周期和观测时间 在第一层柱结构完成后待砼柱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布点观测,以后每施工完二~三层观测一次,砌体工程施工期间观测二次,粉刷期间观测一次,工程竣工验收前观测一次,竣工验收后观测四次,直到建筑物进入稳定状态为止。建筑物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判定。根据规范规定,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以认为建筑物已进入稳定阶段。 A区厂房:在1、4、7、10、13、16、19、21层及封顶期间观测9次,砌体工程施工期间观测2次,粉刷期间观测1次,工程竣工验收前观测1次,竣工验收后观测4次,预计总观测次数为17次。如竣工验收后第二次观测建筑物未进入稳定状态,则继续按委托方要求增加观测次数。 B区厂房:在1、4、6层及封顶期间观测4次,砌体工程施工期间观测2次,粉刷期间观测1次,工程竣工验收前观测1次,竣工验收后观测4次,预计总观测次数为12次。如竣工验收后第二次观测建筑物未进入稳定状态,则继续按委托方要求增加观测次数。 在每次外业观测结束后及时提交中间临时报告,全部测量工作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及规范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及规范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规范要求 变形控制测量 5.1 一般规定 5.1.1 各类沉降观测的等级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及速度进行设计而确定。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和速度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的观测精度。 5.1.2 布置和埋设沉降观测点(变形点)时,应考虑观测方便、易于保存、稳固和美观。 5.1.3 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也可采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 5.1.4 观测记录和成果应清晰完整、准确无误,并符合本规程9.1节的规定。每一周期观测完后,可提供周期或阶段性成果。整个工程结束后,应提供综合性成果资料。 5.1.5 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开始,以获取基础和主体荷载的全部沉降量(该建筑的总沉降量)。 5.5 建筑物沉降观测 5.5.1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5.5.2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 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 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 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 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 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 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 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置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 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5.5.3 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形式。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隐蔽式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型式可按本规程附录D规定执行。当应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志的型式及其埋设,应根据采用的静力水准仪的型号、结构、读数方式以及现场条件确定。标志的规格尺寸设计,应符合仪器安置的要求。 5.5.4 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按本规程第3.0.4条的规定确定。未包括在水准线路上的观测点,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要求施测。 5.5.5 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应按下列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如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项目 (2#商业、社区卫生服务站、1~16栋)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广东省***建筑质量检测站有限公司 2018年5月3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观测方案设计依据 (3) 三、观测实施方案 (3) 3.1观测项目及精度要求 (3) 3.2观测频率 (3) 3.3基准点、沉降点的埋设及观测 (4) 3.3.1基准点及观测点埋设 (4) 3.3.2观测点的埋设 (5) 3.3.3观测方法 (5) 3.4数据记录及处理 (6) 3.5观测项目组主要职责 (6) 3.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7) 四、观测工作设备汇总 (8) 五、成果提交方式 (8)

一、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增城**镇麻车村、横岭村青年农场,由广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兴建,广州市**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项目(1~16栋)楼层均为地上33层、2#商业楼层地上3层。为了解在建设过程中及竣工后一段时间的沉降情况,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对其进行沉降观测工作。基准点布置3个、**每栋均布置8个观测点、16栋布置13个观测点、2#商业布置7个观测点、社区卫生服务站布置9个观测点,共布置149个观测点。拟2018年5月开始对进行观测至2021年5月最后一次观测期间约三年,精度按二级沉降变形进行。当发现建筑物变形超过警戒值或建筑物出现危险征兆时立即发出预警,并及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勘察有关各方。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观测方案设计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5、甲方及设计单位提出的观测要求 三、观测实施方案 3.1观测项目及精度要求 按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地质特点及周边环境,本项目观测内容为二项:基准点埋设、建筑物主体沉降观测。具体内容及数量如下所示。 3.2观测频率 根据设计说明及相关规范,待基准点、观测点埋好稳固后,即可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应尽量在二层楼板浇灌前进行)连测两次取平均值。观测频率如下

房屋建筑沉降观测方案(1)

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 精 品 文 档 1 【精品 word 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观测等级确定 四、仪器设备及人员配置

五、基准网的建立及高程系统 六、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与埋设 七、观测 八、请甲方、施工方协助解决的问题 九、补充说明 十、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 十一、提交资料 北京金融街F10 大厦 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一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北京金融街F10 号地东部,南临广宁伯街,东临太平桥大街,西临金城坊街,北临金城 坊南街;总建筑面积48432.3 平方米,其中地下面积17562.3 平米,地上 30870 平米;建筑物主要屋面高 度 63.6 米。本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地上16 层(另有出屋面的电梯间和水箱间共 2 层),地下5层;基础形式为天然地基上的平板式筏基,基底标高为-20.15 米,从基底进行沉降观测难度极大。另场 区附近无固定的可用作沉降测量的水准基点。 二 .编制依据

1.甲方提供的地下结构施工图; 2.《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 — 93 ); 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DBJ 01-21-95 ); 三 . 沉降监测的等级确定 该项工程属变形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物,按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结合《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和《工程测量规范》有关规定,并参考同类工程经验,确定该项工程属二等变形监测等级,即:变形点 的高程中误差≤±0.5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0.3mm。 四 .仪器设备及人员配置 1.Leica NAK2 自动安平水准仪、GPM3 平行玻璃板及配套精密铟钢尺;50m 经鉴定钢尺及测量专用重锤等。 2.人员配置: 工程主持人 1名; 现场负责1名(兼安全员); 技术人员 1名; 司仪 1-2 名; 测工 2-4 名。 3.所有使用仪器设备均具有鉴定计量证书,测量施工主要人员均做到持证上岗。 五 . 基准网的建立及高程系统 1.建网 鉴于该工程工期较长,沉降观测持续约 4 年左右,为便于沉降观测的顺利实施,必须设立稳固可靠 的沉降观测基准点,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及周边地形环境,我们拟在远离该工程变形影响区域(至少应距 离施工场区 200m 开外。)的地方埋设3个水准基点于原状土层,构成闭合环形式的沉降观测基准网。 2.水准基点埋设 拟采用普通标石,埋设形式见附图—水准基点示意图,埋设深度应达到冻土线以下,北京地区最大

沉降观测方案

江西进贤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园污水处理厂(BOT)项目 沉 降 观 测 监 测 专 项 方 案 批准人:____________职务/职称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职务/职称______________ 编制人:____________职务/职称______________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一、参见单位 (3) 二、工程简介 (3) 三、工程地质条件 (5) 四、水文地质条件 (6) 五、施工条件及影响因素 (7) 第三章施工部署 (8) 一、组织机构 (8) 二、人员安排 (8) 三、器具准备 (9) 第四章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10) 一、监测项目 (10) 二、沉降观测的原理 (10) 三、沉降观测基准点 (10) 四、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11) 五、沉降观测 (12) 六、沉降观测点的观测及计算 (14) 第五章沉降观测的质量控制 (16) 第六章成果资料的提交 (18) 第七章测量管理制度 (19) 一、测量管理制度 (19) 二、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9)

第一章编制依据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 二、土建施工主要规程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16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2897-2006 三、其它依据 1、依据本工程设计图纸 2、依据本工程地勘报告 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本工程现场勘查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永平花园北区B标段工程 沉 降 观 测 方 案 施工单位;昆山市盛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永平花园北区B标项目部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 四、各控制点的放样 (5) 五、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5) 六、沉降观测 (6) 七、位移观测 (8) 八、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11) 九、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1) 一、编制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8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永平花园北区B标段7-9#楼、地下车库、1#门卫、物管社区用房工 程 工程地点:昆山市周市镇城北路与白塔路交叉口西南侧 建设单位:昆山蔚洲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苏州越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昆山市鼎森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昆山市盛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昆山华一岩土勘察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建筑面积: 结构类型/层次:2/-1+18+1框架、剪力 7#楼:㎡8#楼:㎡9#楼:㎡ 物管社区用房楼:㎡车下车库:㎡。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1、监测项目:建筑物沉降观测,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建筑物主体倾斜、水平位移、 裂缝观测,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以及支撑地基稳定性沉降观测。 2、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10M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 3、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 投测点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4、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和测绘院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 5、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要求:

沉降观测方案范文

沉降观测方案范文

二十工区项目部沉降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工程管段起屹里程为DK912+434.33~ DK924+801.78,该段主要的施工任务有特大桥两座,大桥六座,共计3967.23米,涵洞22座,框架小桥1座、公跨铁立交桥2座,路基AB料填方475689m3,夯填土5683m3。主要存在的施工内容有桥梁墩台身、承台(扩大基础)、钻孔桩、CFG桩地基处理、路基AB料填方、路基级配填筑、路基挖方等。 二、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 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 ]158号); 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 ]189号);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 4、《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 5、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设计文件; 三、人员及仪器 测量表仪器

1 电子水准仪DNA03 徕卡333821 33825 2 338867 3 测量人员表 四、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较核。 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 (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首次观测每个往返测均进行两次读数。 (2)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7)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 五、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1、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每次观测均形成闭合检验条件。 2、水准仪使用徕卡DNA03型仪器,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需经常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均不超过15”。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在现场

主体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华尔街中心---写字楼主体建筑 监测方案 湖南省勘测设计院 二〇一二年七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执行规范、标准 (3) 三、测量仪器型号 (3) 四、测量人员组成及素质要求 (4) 五、基准点、观测点布设原则及平面位置 (4) 六、沉降观测方法 (5) 七、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法 (6) 八、沉降观测阶段性资料整理及成果提交 (7) 九、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8)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华尔街中心---写字楼 工程地点:长沙市开福区芙蓉中路与湘雅路交汇区西北部 建设单位:湖南金色地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主体建筑地下室三层,地上38层,现浇钢筋混泥土框架筒体结构。 二、执行规范、标准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 185-2009 三、测量仪器型号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载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 本次沉降观测使用瑞士莱卡SPRINTER型电子水准仪,测量精度达±0.7mm/km,精确读数至0.01mm,估读至0.001mm。水准尺使用瑞士莱卡产2.0m铟钢尺。沉降观测所使用的水准仪、标尺要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标定,并有有效期内的标定证书。

四、测量人员组成及素质要求 人员组成:成立观测组,成员包括技术负责人一人,项目负责人一人,观测人员二人,技术负责人及观测人员均具有从业资格。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五、基准点、观测点布设原则及平面位置 1、基准点的布设 1.1根据测量场地范围,在场外地基稳定处埋设3个水准基准点,编号为JZ1、JZ2、JZ3,基准点间距50-100m,并准确测定其高程,采用分时间段往返观测,往返观测高差之差满足M A≤±0.3n mm。 1.2各水准基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原则及要求 2.1布设原则 2.1.1建筑物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及沿外墙每10-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最新07沉降观测方案(完稿)

07沉降观测方案(完 稿)

大连时代广场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编号:DL/ZS- 编制: 审核: 审批: 发放号: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 2004年12月

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R03—09)单位名称:编号:

注:需要时审核/审批意见可附页。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沉降观测设计 (1) 2.1 沉降观测仪器选择 (1) 2.2 沉降观测的方法和频率 (1) 2.3 基准点的选择与布设 (1) 2.4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3) 2.5 观测点做法 (5) 2.6 工程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 (5) 3.沉降观测措施 (7) 3.1 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7) 3.2 施测程序及注意事项 (8) 3.3 绘制沉降曲线注意事项 (10) 4.沉降观测的成果资料 (11)

周边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时代广场工程位于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繁华地带,基坑深度15~17米。基坑东、西、南侧均为高层住宅,距离基坑均超过30m且基础埋深较大,按照规范要求不需要进行沉降观测。但由于北侧天津街一侧为砖混结构的多层住宅,距离基坑为21m,地下室降水有可能对建筑沉降产生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沉降观测。 2.沉降观测设计 2.1 沉降观测仪器选择 精度高:为了能够准确反映出建筑物的变形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量的1/10—1/20。为此,沉降观测中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S05,和精密的测量方法。 测量仪器为苏光精密水准仪S1。 2.2 沉降观测的方法和频率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被观测建筑物外墙上选择坚固稳定的地方,根据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埋设沉降观测点,与离建筑物较远处便于观测且坚固稳定的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由于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为相对独立的测量行为,此路线可以假定原始水准点),以确保观测结果的精确度。当土方开挖前,就按设计的位置埋好观测点。观测的次数和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第一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设稳定后及时进行,并和假定的两个水准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每次测量均做往返测量。 2.3 基准点的选择与布设 要达到沉降观测点的沉降变化情况,必须要有一些固定(相对的固定)的点子作为基准,根据它们来进行测量,以求得所需要的位移值。 边坡支护及土方开挖进行过程中,其周围地区受力的情况随着离开它的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深度)的改变而变化。离开深基坑愈远,周边建筑物的基础愈深深度愈大,地基受力愈小,亦即受深基坑的影响愈小。为了达到使基准点稳定的要求,可有两种方法:一是远离工程深基坑,一是深埋。然而,如果基准点离深基坑远了,测量工作量就加大,测量误差的累积也随之加大,所测量的位移值的可靠程度就小;如果将标志埋设很深,既费人力,又费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桐柏县司法局业务用房综合楼 沉降观测方案 编制人:胡红艳 2012年9月1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四、各控制点的放样 五、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六、沉降观测 七、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八、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九、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十、测量管理制度

一、编制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8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建筑施工图纸、会审及相关文件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桐柏县司法局业务用房综合楼 工程地点:桐柏县财政局北侧 建设单位:桐柏县司法局 工程概况:桐柏县司法局服务用房综合楼位于淮河北岸、桐柏县府前广场西侧, 2~9层(主楼9层,附楼2层)建筑面积1483m2。主楼有一层地下室,采用天然地基、筏板基础,框架结构。建筑区域内东侧为混凝土路面,西侧为原建筑混凝土基础。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1、监测项目:建筑物沉降观测,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建筑场地沉降观测,,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以及支撑地基稳定性沉降观测。 2、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距离建筑物在10M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北侧场地做临设及材料堆放用,所以控制点集中布设在东西侧原有混凝土地面上,西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 3、布设的控制点均应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 4、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要求: (1)每一测区的水准基点不应少于3个;对于小测区,当确认点位稳定可靠时可少于3个,应连同工作基点不得少于3个,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水准基点的标石,应埋设在地基可靠稳定混凝土中。并作明显标示。

(3)工作基点与联系点布设的位置应视构网需要确定。作为工作基点的水准点位置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建筑物基础深度的1.5-2.0倍。工作基点与联系点也可在稳定的永久性建筑物墙体或基础上设置。 (4)各类水准点应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仓库堆栈、水源地、河岸、松软填土、滑坡地段、机器振动区以及其他能使标石、标志易遭腐蚀和破坏的地点。 6、平面控制网点的布设要求: ○1、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2、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 四、各控制点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DJD2进行复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幢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幢均采用首个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在固定的竖向钢筋砼柱抄测+0.5M控制点,以供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 五、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1)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 (2)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和情况下考虑垂曲及倾斜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