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第三讲 城市空间发展()——城市总体布局

4、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衍生类型 (1)单核集中块状结构类型 城市新增功能用地围绕着原有核心区,向周围较 为紧凑、均衡、呈圈层扩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连片放射状结构类型 其形成机理与单核集中块状结构大体相同,只是受 自然条件或交通要素的限制,城市向各个方向的扩展 表现出不均衡性,若干方向较为发育,若干方向较为 不发育,总体呈放射状。如南昌、合肥等城市均为连 片放射状城市空间结构
(5)分散型城镇结构类型: 集中的城市为分散的若干核心城镇所代替,各类外 围功能区也分置于各自的核心城镇和卫星城镇。这类城 市的空间格局最为松散,如淮南、大庆等城市均为分散 型城镇结构类型。又可分为:多点分散、分散组团。
(6)一城多镇结构类型: 城市中心区和部分外围功能区形成中心城区,而 另一部分外围配置在相应的卫星城镇中。主城区是城 市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而卫星城镇则具有某种 专业职能,如个旧、重庆等城市均为一城多镇型城市 空间结构。
研究的切入点。
Ch6
城市总体布局
二、城市的功能、结构与形态
(一)城市的功能
雅典宪章(1933年):提出城市的四大功能
是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城市应该按照 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平衡后,再建立 三者联系的交通网。
Ch6
城市总体布局
二、城市的功能、结构与形态
(一)城市的功能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秦皇岛——主辅城
宁波——主辅城
Ch6
城市总体布局
三、集中式与分散式城市布局
(二)分散式布局形态——一城多点 建成区由多个城 市组团构成,中心区 不够突出,各组团规 模相当。
Ch6
城市总体布局
三、集中式与分散式城市布局
(三)积聚-扩散型的组团布局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描述了城市在空间上的布局和组织方式,包括城市中心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设施等不同区域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则指不同等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水平。
以下将分别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通常是城市的中心和象征,有政府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集中,同时也是商业和金融中心,拥有大型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和高档写字楼。
2.住宅区: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居住空间,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高档住宅区多为别墅、高层和豪华公寓,设施配套完善,环境宜居。
中档住宅区多为多层和小高层住宅,设施较为基础。
低档住宅区多为老旧小区和城中村,设施相对简陋。
3.工业区:工业区是城市的产业基地,主要分为重工业区和轻工业区。
重工业区多为传统重工业,如钢铁、化工和造船等。
轻工业区多为轻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汽车和生物医药等。
4.商业区:商业区是城市的商业中心,有大型购物中心、商场、百货公司和街头商店等。
商业区通常密集,交通便利,商业设施齐全,吸引大量消费者。
5.交通设施:交通设施包括交通枢纽(如机场、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交通干道(如高速公路、快速路和主干道)和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公交车和出租车)。
交通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程度。
1.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功能。
一线城市一般拥有大型医院、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教育和科研服务。
2.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是国家或省级的重要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功能。
二线城市的服务设施较为齐全,包括中型医院、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
3.三线城市:三线城市是地级市或县级市,服务功能相对较弱。
三线城市的医疗、教育和文化设施较为基础,常常需要依赖一线和二线城市来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

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现代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
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的布局、建筑规划以及交通网络等方面,而社会关系涵盖了城市居民之间的互动、社群的形成以及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
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安排与社会关系的良好发展相互依存,二者共同促进城市的繁荣与进步。
首先,城市空间结构的疏密程度对社会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当城市空间结构过于密集时,人们的活动范围受限,交通拥堵、房价上涨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这种情况下,社会关系容易陷入孤立和封闭状态,居民难以融入社区或参与社会活动,沟通交流的机会减少,自然而然地影响了城市社会的发展。
相反,若城市空间结构过于疏松,人们的交流渠道有限,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会变得松散,社区凝聚力不足,城市社会关系的发展受到限制。
其次,城市空间结构的分布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关系的紧密程度。
如果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导致某些区域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无法享受到公共资源的平等使用权。
这种情况下,社会关系容易出现分化,不同社区之间的差异加剧,城市内部的不平等现象也会加重。
相反,若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分布均衡,每个区域的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都得到充分满足,社会关系相对和谐,有利于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公平的社会环境。
此外,城市空间结构的组织方式对社会关系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城市的布局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人们的社会交流和互动会受到限制。
而城市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可以促进不同领域的发展和交流,鼓励不同社区之间的融合和互动,带来创新和变革。
例如,设计一个拥有文化中心、商业街区和科技园区等多元元素的城市空间结构,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前来交流、工作和居住,促进社会关系的融洽和繁荣。
最后,城市空间结构的建设与维护需要由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
政府要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每个居民的合理权益。
城市道路交通美学分析

COMMUNICATIONSSTANDARDIZATION.No.10,2005《交通标准化》2005年第10期发布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运发[1993]1382号)同时废止。
附件1: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申请表(略)附件2: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申请表(略)附件3: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行政许可决定书(略)"""""""""""""""""""""""""""""""""""""""""""""0引言城市道路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主要空间。
它的主要功能在于:首先,它担负着城市各种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以及地面有轨交通的运行;其次,作为城市整体物质空间的一部分,它联系着城市各种功能用地,以此形成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骨架;还有,它是反映城市形态和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从使用功能上来考虑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运营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运营应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充分考虑人的感受、人的目的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作为交通载体之一的道路设施应将功能、技术、经济和美观融为一体。
功能是目的,技术是条件,经济是约束,而美观是我们追求的境界,美的境界的创造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
目前,针对交通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路系统和绿化景观以及局部的道路构筑物美学研究上[1-4],而对城市道路交通美学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三章一、公路设计的技术要素计算行车速度、行车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桥涵设计车辆荷载、桥面车道数1.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绿化、通信、照明等2.公路路线编号由一位公路管理等级的字母代码和三位数字构成。
3.公路快速干线网的负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影响、大气和噪音污染、能源消耗、生态影响、地质水文影响、交通事故4.按照公路运输场站的使用功能不同,传统上一般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
二、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公路交通与城市的关系1、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到达交通,要求线路直通市区,并在城市干道直接衔接。
2、同城市关系不大的过境交通,或者是通过城市但不进入市区,或者是上、下少量客车或暂时停留(或过夜)的车辆,一般尽量由城市边缘绕行通过。
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基本方式(70结合图)1、这是一种改造旧有城市道路与一般公路合用的常用方式,它将过境交通引至城市外围通过,避免进入市区产生干扰,而将车站设在城市边缘的入口处,使入境交通终止于此,不在进入市区。
2、一般来说,公路的等级越高,经过的城镇规模越小。
则在通过该城镇的车流中入境的比重越小。
3、一般大城市往往是公路终点,入境的交通较多。
4、在大规模城市内,设有城市环路环绕与城市中心区外围。
5、以公路组成城市的外道交通,兼做城市近郊工业区之间联系的交通干道。
6、公路与城市道路各自自成系统,互不干扰。
二、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及其在城市范围内的布置,应遵循“近城不进城。
进城不扰民”的布置原则。
具体分为(71图):1、环形绕行式——该形式适用于主枢纽的特大城市。
2、切线绕行式——当有两、三条高速公路进入城市时。
采用切线绕行式可减轻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如无锡。
3、分离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多数车流如果与城市无关,则最好远离城市分布,用联络线接入城市,如困死,镇江。
4、穿越式——高速公路从城市组团间穿过。
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关系以上海市为例

潘海啸任春洋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以上海为例STUDYONSPATIALCOUPLlNGBETWEENTHEMETROANDUR-BANACTlVlTYCENTER——CASESTUDYINSHANGHAIPANHai×iao。
RENChunyangAbstract:Baseontheprincipleofplingbe铆eenthelandand仃ans—port,thisp印erdiscussesmeessentiali够ofthespatialcouplingbe觚eenmeMe缸DStationandU而anActiv崎center.Shanghaihasbeentakencasestudy.ThecriteriaofCenterCouplinghasbeenputfbnⅣardtoimprovemee—valuationofMenDtransportplaIlIling.Keywords:Me仃0,u】_banactiVi哆center,coupling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关系木——以上海市为例潘海啸任春洋提要基于土地使用与交通系统相耦合的原则和目标,论述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的必要性,在对上海中心城区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耦合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空间耦合一致度”的评价指标,以完善目前的轨道交通规划的技术体系。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耦合1引言面对严峻的能源和土地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或具有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特性的BRT系统在未来大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已经基本确立。
目前,不少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已经进入快速的建设阶段。
作为一种快速、大运量的交通方式,轨道交通自从其出现以来,就表现出对城市空间、土地开发的导向作用,同时由于需要大规模的客流的支持,又表现出对土地开发依赖性的双重特点。
因此,国内城市应当重视轨道交通尤其是高密度的轨道交通系统对整个城市空间的巨大影响作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精选教案

第一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概念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城市功能分区(1)中心商务区(CBD):①布局: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②特点: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2)商业区:①组成及分布: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组成,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道旁。
②特点: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3)住宅区:①特点: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服务性设施,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
②类型⎩⎪⎨⎪⎧ 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市政统一规划的住宅区(4)工业区: ①布局: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②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如行政中心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郊区等。
[温馨提示]城市功能区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历史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行政原因。
二、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1)城市规模⎩⎪⎨⎪⎧ 表达:一般用人口规模表达等级划分: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温馨提示](1)不同城市行政区具有明显的界线,而非行政区的服务范围之间并非有明确的界线。
(2)在非均质地区,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有哪些?2.如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并对其进行评价?3.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哪些?4.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何差异?以考纲为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以真题为范|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考题精妙][典例] (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交通与基础设施空间规划应考虑 城市的交通需求和发展战略,合 理规划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布局
。
交通与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应注重 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为 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
力支撑。
04
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
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应注重长 期可持续发展,确保城市经济
《城市空间结构》 ppt课件
• 城市空间结构概述 •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 城市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 • 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与设计 • 城市空间结构的评价与展望
目录
01
城市空间结构概述
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义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各种实体空 间要素在地域上的分布和组合形式, 包括住宅、商业、工业、交通、休闲 等设施的空间布局。
动态性
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经济的变 化,空间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和 改变。
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地形 、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布局和形态有 着直接的影响。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又一重要因素,人口的规 模、密度、分布等都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影响。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经 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也会发生相应 的变化。
政策规划
政策规划和政府干预也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 政府通过制定规划、政策等手段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引导 和调控。
02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01
自然条件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 理组织城市空 间布局 ,来解决 上述问题【。进 5 ]
入2 0世 纪 以来 ,可 持续 发 展 观 念 逐 渐 深 入 人 心 , 寻 求 一 个 良好 的 或 可 持 续 的城 市 空 间结 构 成 为学
者们尤为关 注 的问题 。新 城市 主义 、精 明增 长 、
紧 凑 城 市 等 城 市 规 划 理 念 接 踵 而 至 【,希 望 通 过 6 ]
道路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 的相互关系
渠 涛 ,周 平 ,杨 磊
( 山东 经 济 学 院 ,济 南 2 0 1) 50 4
摘 要 : 道 路 交通 在城 市空 间结构 的 塑造 中发挥 着 关键 性 作 用 ,对 两者 关 系的研 究一 直都 是经
济 学 家、城 市地 理 学 家、城 市规 划 学 家关注的 热点 。尤其 是进入 2 世 纪以 来 ,随着城 市的快速 发展 , 1
市 形 态 多核 心模 式 的 出现 [ 1 。
另 外 ,一 些 学 者 通 过 大 量 的 实 证 研 究 ,进 ~ 步 证 实 了 城 市 交 通 在 城 市 空 问形 态 演 变 中所 发 挥 的作 用 。 ’ 波 、李 梅 研 究 发 现 ,梧 州 市 自建 。兰 城 以来 ,交通 格局 和交 通 方式 变化 经历 了步行一 马
分别从 不同的视角 ,对道路交通在城市空 间上所 发挥 的影 响进 行 了大量的研 究 ,并取得 了丰 富的
成 果 。本 文 试 图从 道 路 交 通 对 城 市 外 部 空 间 形 态 的影 响 、道 路 交 通 对 城 市 内部 空 间 结 构 的影 响 、 城 市 空 间对 道 路 交 通 的 影 响 和 道 路 交 通 导 向下 的
平(9 3 ) 1 6 - ,山东 济南 人 ,博 士 ,副教 授 ,研 究方 向为 区域 经济 。 磊(9 7 ) 18 一 ,山东潍 坊人 ,硕 士研究 生 ,研究 方 向为区域 经济 。
2 8 工程 研究 —— 跨 学科 视 野 中的工 程 , ()2 7 34(0 1 9 33: 9— 0 2 1)
城 市空间集约利用是指 通过合理 的组织城 市
空间布局 ,创造一个有利 于提 高城 市用 地投入产 出 比和交通效率 、减少能源消耗 和污染物排 放的 城 市空间结构 ,达到城市 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和环境效益 的统一 , 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其 中 ,合 理 的组 织 城 市 空 间布 局 ,是 实 现 城 市 空 间集 约利 用 的关 键 [。 1 ]
各种城 市 问题相 继产 生 。 因此 ,如何 有效 的结合 道路 交通 ,创 造 一个 集约 的城 市 空 间结构 ,解决城 市
发展 过程 中出现 的问题 ,成 为学术界 和政 府部 门密切 关注 的 问题 。本 文从道 路 交通对城 市外 部 空 间形
态的影 响、道路 交通 对城 市 内部 空间结构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影响 、城 市 空间对道路 交通 的影 响和 道路 交通导 向 下的城
筑 师们 提 出的正方 形 、八边形等 城市布局 [,无 4 ]
不体 现了人类 对理想城市空间结构 的追求 。工业 革命后 ,面对 城市环境恶化 、社会分化严重等 问
题 ,西方 学者 们 先 后 提 出 了 田园城 市 、光 辉 城 市 、
线 型城市 、工业 城市等城市规划理念 ,试 图通过
市 空 间规 划 四个方 面 ,对 道路 交通 导 向下城 市 空间集 约利用 的相 关研 究成果 进行 系统梳 理 ,并对 未来
的研 究进行展 望 。
关键 词 : 道路 交通 ;城 市空 间;可 达性 ;紧凑城 市;精 明增 长
中 图 分 类 号 :U1 1 T 8 2 ; U9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 7 .9 92 1)30 9 .8 6 44 6 (0 10 .2 70
可 以说 , 自人类 从原 始聚落 向城市 集 中时 , 对美好 城市空间 的营造就成为 了城市居 民一个共
同 的 梦 想 【。从 古 埃 及 的 棋 盘 状 城 市 布 局 、古 代 2 ] 中 国 以宫 殿 宗 庙 为 核 心 的 同心 圈 层 布 局 [、古 代 3 ]
阿拉 伯 国家的圆形布局 ,到文艺复兴 时期西方建
果 ,总 结 出道 路 交 通 与城 市 空 间 之 间 的相 互 作 用 关 系 ,帮 助 人 们 加 深 认 识 道 路 交 通 在 城 市 发 展 中 所 发 挥 的作 用 ,以便 为 未来 城 市 的 建 设 及 以后 的 研 究 提供 一 个 参 考 。
(9O 现 在 ) 15 一
第3 卷
第3 期
9 月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 中的工程
J OURNAL ENGI OF NEERI NG TUD I S ES
3 3:9 —0 () 2 7 3 4
S p.2 1 e , 01
2011 年
D o I: 1 372 SP. 1 4. 01 002 0. 4/ J. 22 2 1. 97
创造一个集约的城市空 间结构 ,来达到提高城市 经济活力 、消除社会差别 、 减少环境污染等 目的。 何 为集约 的城市 空间结 构?如何塑造集约 的 城市空 间结构 ?不 同时代 、不 同学 者看法不 一 ,
但 他 们 一 致 认 为 ,道 路 交 通 在 城 市 空 间 结 构 的塑 造 中发 挥 着 非 常 重 要 的作 用 [1[】 7 11 - 】2 。学 者 们
收 稿 日期: 0 1 0 - 7 2 1- 6 O ;修 回 日期 : 0 1 0 — 2 2 1- 7 1
城市空 间规划 四个 方面 ,系统梳理前人 的研究成
基 金项 目:山东省 软科学 资助项 目(0 O K B19) 2 1R G O 0的阶段性 成果
作 者简 介: 渠
周 杨
 ̄(9 0 ) 1 8 一 ,山东 枣庄 人 ,博 士 ,讲师 ,研究 方 向为城 市规划 。E ma : ua 2 5 @1 3 o - i q to 0 0 6 . m l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