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山三七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三七作为食品新资源前景调查报告.

三七作为食品新资源前景调查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三七作为食品新资源前景调查报告.标题:三七作为食品新资源前景调查报告摘要:三七(Panax notoginseng),又称田七、山七,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和食品资源。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三七作为食品新资源的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引言三七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如三七皂苷、三七内酯和三七新碱等,有抗氧化、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因此在中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天然植物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三七作为食品新资源的潜力备受关注。

二、三七作为食品新资源的现状调查1. 三七的食品加工利用现状:目前,三七主要以药用为主,加工成片剂、胶囊、饮片等形式,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医药领域。

2. 消费者对三七食品的认知:部分消费者对三七仅有医药的认知,对其作为食品的价值了解较少,之前较少有食品加工企业进行开发。

3. 其他食品资源的开发:人们对于其他天然食品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如脆骨草、莲子心等,这些都表明了人们对于天然食品资源的追求和接受度。

三、三七作为食品新资源的前景分析1. 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食品市场发展迅猛,对天然植物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三七作为中草药中的佼佼者,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三七的药食同源特点:三七作为中草药,药食同源的理念符合现代健康饮食的需求,可以作为食品资源得到更加广泛的利用。

3. 多种食品加工形式的探索:三七可以被加工成粉状、浸膏状、酵素等形式,可以用于饮料、糕点、保健品等多种食品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四、发展建议1. 多渠道推广三七:除了肿瘤患者和中药领域,应通过电商平台、超市等渠道推广三七的食品价值,提高消费者对其的认知。

2. 开展科研和创新:加大对三七食品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出更多种类的三七食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 加强产业合作:中药材种植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三七作为食品资源的开发水平。

寒假实践——三七跌价之后

寒假实践——三七跌价之后

三七跌价之后文山三七种植产业的现状调研机械34班梁振斌2013010564三七,一种名贵中药,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由于三七生长需要特殊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所以只有其主要产地云南文山市及其附近一些地区出产三七。

2009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大旱,三七产量大跌,从此三七价格一路高涨。

2014年已经是三七天价运行的第五个年头,三七种植规模到达了顶峰。

这年第三季度三七大量上市,导致其价格暴跌70%,这无疑会对文山三七的种植产业产生巨大影响。

今年寒假我对家乡文山的三七种植产业进行了一些小范围的调研,希望能够以小见大,从我的调研中粗略地看出三七种植业各方面所受的影响。

1.种植面积毫无疑问,2014年三七价格的下跌将导致2015年三七种植面积下降。

关于三七栽种总面积官方还没有数据,但是栽种面积下降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的:前几年在文山周边的大大小小的山头上都布满了黑色的栽种三七的遮阳棚,而这次寒假回家我只能够星星点点地看到一些。

(三七栽种需要遮阳,由于三七的这个特性,我们可以轻易地判断哪些地方栽种着三七,哪些没有。

)此外,由于三七对土地中微量元素敏感,三七不能够连续几年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

因此在前几年药农为了扩大种植面积甚至租用一些坟山来种植三七(为防止三七被人偷走,三七的种植地需要一直有人看守。

药农们宁愿在坟地守夜也要种植三七。

足可以看出三七利润高,种植规模大。

)这次回家我也没有在任何一处坟山上发现三七棚。

可以看出三七种植规模已经大大缩水了。

山头上零星地分布着三七棚2.药农种植热情和种植面积一样,由于三七价格的下跌,药农的种植热情无疑会下降许多。

这可以许多方面看出来。

以120头三七(即120块三七根约重500克)的价格为例,2014年二月官方给出的参考价格是420元每500克,而到了2015年二月我在三七市场调研时价格只有142元每500克。

文山三七简介

文山三七简介

文山三七简介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中国特有种,学名Panax notoginseng(Burk · ) F · H · Chen。

起源于2500万年前的第三纪古热带山区的残余植物。

三七为典型的荫生C3植物,由于其对生长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只能在较弱的散射阳光下正常生长,且茎为草质,地下部分能连续多年保持活力,每年均能抽出新苗代替上一年的老茎叶,所以我们称它为半阴性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现仅存于我国西南部云南省文山州境内,以文山县老君山周边地区为原产地和主产地。

文山县三七种植历史悠久,迄今已有400多年,不论面积还是产量、质量历来都居全国乃至世界的首位。

1999年11月,文山县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中国三七之乡”。

目前,文山县每年的三七种植户都保持在1万户左右,三七在地面积已发展到5万多亩,年收获(采挖)面积2万余亩,产量约250万公斤。

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拉动,文山三七价格稳中有升,全县三七种植年产值达3.5亿多元,七农收入2.5亿元以上。

三七栽培和粗加工(一)栽培三七是半阴性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需搭建阴棚栽培,通常先育苗一年,第二年移植,第三年秋季或冬季采挖。

三七种子寿命较短,需当年采摘,当年播种。

(二)采收三七生长最快,主根膨大和增重较快的时期是第二、三年,进入第四年后,主根膨大增重速度减慢,支根生长迅速,从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种植三至四年收获为宜。

“春三七”简称“春七”,是指采收当年在开花前摘去花苔,不留红籽的三七,多在中秋节前后采挖,少数推迟到次年二月前采挖。

春七气势足、饱满、体重、坚实、不空泡、无裂隙,细纹紧密,横断面菊花心明显,品质好。

“冬三七”简称“冬七”,是指采收当年培育籽种,在收获籽种后采挖的三七,多在12月至次年二月前采挖。

冬七气势不足,瘦而皱缩,不饱满,质地泡松,品质相对较差。

(三)加工1、三七采收后的三七,除去茎杆和泥土,摘除须根、支根(筋条)、根茎(剪口)分别晒干。

三七行业分析

三七行业分析

三七行业分析文山三七1、三七的药用效果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中国特有种,起源于2500万年前的第三纪古热带山区的残余植物。

由于其对生长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只能在较弱的散射阳光下正常生长,且茎为草质,地下部分能连续多年保持活力,每年均能抽出新苗代替上一年的老茎叶,所以我们称它为半阴性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现仅存于我国西南部云南省文山州境内,文山三七种植历史悠久,迄今已有400多年,不论面积还是产量、质量历来都居全国乃至世界的首位。

1999年11月,文山被国家批准为“中国三七之乡”。

文山是名贵中药材三七的地道产地,文山三七以其独特的医疗效果和神奇的药用价值,从古到今,受到了人们的推崇,特别是“文山三七”这一具有国际知名品牌之称的原产地商标注册成功,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以后,以三七为原料生产的不少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也相继受益,消费人群快速增涨,国内巨大的市场潜力迅速显现出来,有的还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受到国外消费者的欢迎。

传统中医药认为,三七,以云南文山所产为上品,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具有止血、散淤、消肿、定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吐血、咳血、便血、衄血、血痢、崩漏、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臃肿疼痛等,是常用大宗贵重中药材之一。

国内外医药界经过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验认为,三七具有保护心脏、显著提高心肌供氧能力、软化血管、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加冠脉流量、防止心肌缺血;抗心率失常、抑制动脉硬化;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双向调节血糖等药理作用。

用于预防、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对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硬化、脑血栓、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有显著疗效;并有消炎、止血、止痛、提高肌体免疫能力、抗肿瘤作用。

三七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八大方面,即止血作用、抗炎作用、对心血管的作用、镇痛和镇静作用、提高人体免疫的作用、保肝护肝、调节人体新陈代谢作用、防癌抑癌的作用。

特别是三七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特殊疗效,受到了国内外医药界的广泛重视,并得到充分的应用,也是当前三七使用量不断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

种植三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种植三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种植三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三七,又名人参三七、三七草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被誉为“东方人参”。

三七主要产于中国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由于其药用价值较高,自然种植环境要求较严格,因此种植三七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

本报告旨在对种植三七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种植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市场需求三七作为一种珍贵中药材,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中医药的兴起,三七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当前,三七的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较高,种植三七有望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种植环境1.土壤要求:三七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肥沃疏松的土壤,pH值在6.5-7.5之间为最适宜,同时要求土壤富含有机质和磷、钾等元素。

2.气候要求:三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为15-28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1600毫米之间。

3.光照要求:三七对光照要求不高,适宜半阴环境生长。

四、种植技术1.选择优质种苗: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苗进行种植,可以提高种植成功率。

2.科学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三七生长期需要,科学施肥,避免施肥过量或者不足。

3.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根据天气情况合理进行灌溉管理。

4.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三七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避免造成严重损失。

五、经济效益分析1.投资成本:种植三七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包括种苗购置、场地准备、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2.收益预测:根据市场行情和种植技术情况,预计三七的收购价格在每斤200-300元之间,种植一亩三七大约可获得3000-5000元的收益。

3.经济效益:综合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种植三七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满足种植者的经济需求。

六、风险分析1.天灾风险: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可能影响三七的生长和产量,增加种植风险。

2.市场风险:市场波动、价格波动等因素可能对三七的销售带来不利影响。

3.病虫害风险:病虫害对三七的生长造成威胁,需要及时防治,否则可能造成严重损失。

文山三七的介绍特色

文山三七的介绍特色

文山三七的介绍特色
文山三七,又称文三七,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一种特产。

它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以下是文山三七的一些特色:
1. 产地独特:文山是三七的主产地,被誉为“中国三七之乡”。

文山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三七的生长,使得文山三七的品质优于其他产地。

2. 药效显著:文山三七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滋补强壮等功效,对于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等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3. 品质优良:文山三七的个头大、质地饱满、颜色鲜艳、纹理清晰,品质优良。

4. 品种多样:文山三七有“春七”和“冬七”两个品种,其中“春七”的品质更佳。

5. 加工方法独特:文山三七的加工方法独特,包括洗净、干燥、捶碎、筛选等多道工序,保证了三七的品质和药效。

6. 文化内涵深厚:文山三七不仅是一种中药材,还是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民间药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现状

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现状

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现状
文山是云南省的一个市级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

文山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而闻名。

近年来,文山市致力于发展三七产业,以改善地方经济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三七是文山市的特产之一,被广泛用于药用和保健品制造。

三七富含多种有益物质,被誉为“天然药店”。

文山市拥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三七的生长。

因此,三七产业在文山市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文山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三七产业的发展。

首先,他们加大了对三七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力度,提高了农民种植三七的技术水平。

其次,他们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设备和技术,以提高三七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文山市还建立了统一的三七收购和加工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好的销售渠道和增值服务。

通过各项努力,文山市的三七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三七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同时,三七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对于文山市的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文山市的三七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三七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需要更加注重品质和品牌建设。

其次,三七的种植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创新,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等问题。

此外,三七的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需要加强合作和创新,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文山市的三七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文山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动三七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三七产品调研报告

三七产品调研报告

三七产品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关于三七产品的调研结果汇总和分析,旨在为进一步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提供指导。

三七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三七产品的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产品特点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展开。

通过对现有市场情况和消费者反馈的分析,可以为企业制定合理的产品策略和市场推广方案提供参考。

2. 市场需求分析2.1 市场规模根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三七产品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以及传统中药的普及,三七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

预计未来几年内,三七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2 市场竞争态势当前,三七产品市场上竞争激烈。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以及中小型药企。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和市场推广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保持竞争力。

3. 产品特点分析3.1 营养成分丰富三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三七皂苷、三七甙、黄酮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如改善心血管健康、抗氧化、抗衰老等。

因此,三七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潜力。

3.2 制剂形式多样三七产品可以制成片剂、胶囊、粉剂、浸膏等多种形式。

不同的制剂形式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和用途,方便消费者选择和使用。

3.3 适应人群广泛由于三七具有多种保健功能,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和健康需求的人群。

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可以通过适量的三七产品获得保健效果。

4. 消费者偏好调查4.1 品牌知名度和信誉消费者在选择三七产品时,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品牌和有良好信誉的企业产品。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提升产品质量,以提高竞争力。

4.2 产品价格消费者对于三七产品的价格比较敏感,通过调查可以得知,大部分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因此,企业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灵活定价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3 产品包装和说明消费者对产品包装和说明的重视程度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文山三七的调查报告
三七的简介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云南三七分布较广,几乎在海拔
1200米、1700米的地区都有种植,其中以文山州各县为主要产区,该州的砚山、马关、西
畴等县栽培三七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
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
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
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
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文山三七
三七的主要功效
1、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
氧症;

2、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强身健体长身高(指
小孩);

3、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
4、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
6、止血、活血化瘀;
7、保肝、抗炎;
8、延缓衰老;
9、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
文山三七产业发展的历程
三七之乡
云南文山是三七的主产地,这是文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光、热、水、土、气等条件所决
定的。因三七的贵重和独特的功效促使三七由野生变人工种植比其他中药材要早,清代乾隆
年间《开化府志》中有,开化三七在市场出售畅销全国的记载。目前公认的文山三七种植历
史不少于400年,全国95%以上的三七产在文山,被国家命名为“三七之乡”。

三七生产的发展

1949年以前,文山全州仅有文山县、砚山、马关、广南县的少数农户种植三七。新中
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发展三七生产,但由于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不足,
以及对三七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和管理,致使三七从1915—1992年的40余年中,
文山的三七生产经历了两次大的曲折,从1993年起才逐步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第
一阶段是1951—1979年,其特点是三七在生产中遭受人为扼杀。建国初期,三七在
地面积为52 hm2,产量6000kg,1974年发展到2 933hm2,年产量67.5万千克。1979
年三七在地面积锐减到800hm2,产量降到12.6万千克。第二阶段,1980—1992年受
利益驱动,盲目发展三七种植。在高峰期的1989年,三七面积达到4733hm2,产量达
到138.4万千克,供大于求。三七价格从1989年底急剧下滑,每公斤从220元跌到
51元,众多种植户损失惨重,1992年三七在地面积只有1867hm2,产量38.6万千克。

1993—2003年,三七种植业稳步发展,深度加工实现新的突破,三七生产综合
效益得到显著提高。文山州政府培育三七产业,建立了三七特产局和三七产业园区,
三七种植面积稳定在3300 hm2,价格也逐步回升到正常水平。一批三七加T企业迅速
崛起,三七产业呈良性发展态势。文山州近6年来,三七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骄人的业
绩,围绕三七产业的发展,文山州三七研究所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对三七道地性
及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对三七道地性及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三七GAP栽培技术、
种植基地已初见规模。目前三七GAP基地种植面积已达730hm2,截至2004年10月底,
文山州己形成5667hm2的三七种植基地。文山州三七的深加工已形成一批以三七为主
要原料的高新技企业,国有、民营股份制等多种所有制开发主体并存,竞争主体多元
化,促使企业不断提升现有产品的质量,造就了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和三七产业的勃
勃生机。

三七价格探因
三七是2004年的热点品种之一。从2004年元月份开始,三七市场销
售开始转畅,价格出现明显回升,到2月份走动进一步加快,市场购销两
旺,价格也呈跳跃式上升。以80头为例,其价格从2月中旬的55~60元,
迅速上升为3月上旬的75~80元,接着又连续攀升到4月上旬的85~90
元。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价格上升了30元,上升幅度达到50%,其它
各等级的三七价格也相应地大幅上扬。截止目前,80头三七价格已达110~
120元。由于走动畅快,价格不断上扬,引起众多商家关注。三七价格缘何
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攀升?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求量增
加。近年来以三七为原料开发出的药品品种和数量都在快速的增长,同时
还被广泛用于化工、饮食、保健品等领域,致使三七的需求量在逐年增长。
二是出口量扩大。随着科技的进步,云南主产区开始积极推动GAP种植,
大大提高了三七的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使其质量达到
了出口标准,加上其使用领域的扩大,三七的出口量近年来一直呈现增长
趋势。三是产量减少。由于三七的栽培技术要求较高,地理条件要求较严,
且不能重茬种植,同时生产投入也较大,加上前几年三七价格不高,农民
收益不大,因此药农把好多土地都改种其它经济作物,致使三七的种植面
积不断减少,产量也一年不如一年,这是三七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四是
库存量薄弱。一方面用量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种植面积却在不断减少,
产量逐年下降,市场和产地库存都在不断消耗,于是一些眼光敏锐的药商
和厂家开始云集产地大量收购囤积,随着厂家和药商的吸货囤积,三七价
格开始迅速上扬。由于三七新产品开发力度大,市场销售状态良好,2005
年该品价稳走畅。
目前,在医学领域,中西医结合己呈发展趋势。在医药领域,某些化
学药物将被天然药物所取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
类疾病谱已发生明显的改变,医疗模式正由以治疗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
医学专家研究表明,花在预防上的1元钱,可以节省100元的医药费。2002
年,我国心血管疾病科研专家洪昭光教授在谈“生活方式与健康”时讲,
2001年全世界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是1500万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疾病,只要
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人死亡。而三七正是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的天然
药物,三七在药品、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
景。三七和三七制品的国内市场正在有序拓展,国际市场方向上除了销往
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外,已远销到美国和欧洲。由此可
见,三七对人类健康做出的贡献,必将在中华民族的医药史上写上辉煌的
一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