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海:中医补益五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福海:中医补益五脏

李福海,路志正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先后师从我国著名国医大师路志正、中医药专家薛伯寿等学习,深得真传。李福海先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二十多年,善于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病、脾胃消化病、肿瘤内科调理以及老年病、妇科杂病等领域见解独到。

【补肾】

中医认为,肾为元阴元阳之根,整个一身的阴气和阳气都储存在肾里。肾中的精气来源于先天,禀赋于父母,另一方面来源于后天的滋养。

中医理论中,肾主生长发育、主生殖、主骨生髓、通于脑,也就是说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骨骼健壮、思维敏捷、延缓衰老等都离不开肾。

专家提醒,补肾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达到阴阳的平衡,在补的同时,让阴阳一起增长,不要补了一方忽视另一方。

龟板是中药里很好的滋阴药,药性偏凉,但是脾胃虚寒的人在使用时要注意适当加些温补脾胃的药,防止寒凉伤胃。药房经常把龟板熬成胶,就是龟板胶,其功效与龟板相同。

肾精亏损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阴阳的偏性的话,补益时可以选用平和的药,比如:血肉有情之品,还有可以选用山药。山药能够补肺、脾、肾三脏,而且久服不伤脾胃;其次山药温而不燥,健脾不伤阴;此外,山药还有很好的降糖和止汗的作用。

【补脾】

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李东垣用健脾胃、保脾胃、甘温除热的方法治疗当时人们常见的发热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开创了脾胃学派。

脾胃学派认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现代许多的慢性病用调理脾胃的方法进行治疗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中医所讲的脾胃与西医的脏器的脾、胃远远不是一回事,中医所说的脾胃实际上按照现代医学来讲,它涵盖了整个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消化过程,还有一部分精神思维功能、血液循环功能等。

脾胃一旦虚弱,临床上会表现为:第一,食欲不振,不想吃饭;第二,出现腹胀、全身乏力、大便不成形等。

中医理论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气机的升降左右了人体整个脏腑的升降功能,如果这个中枢出了问题,整个人体的气机升降就紊乱了。

脾胃功能不好引起的腹胀,一般为中焦气机的堵塞,这时如果一味使用理气的中药,虽然能一时缓解腹胀症状,却不能根本的解决脾胃功能的减弱。临床上需要在理气的同时健脾胃,脾胃功能一旦健壮了,升降功能恢复了,腹胀自然就缓解了。

以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为代表的代谢综合征,中医认为也与脾胃功能受损有关,就是本该排出体外的水分等代谢产物没有顺利排走,中医称为脾湿,最后这种内停的湿浊,阻滞气机,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现代医学讲的心脑血管疾病。

调理脾胃,首先要控制饮食,每餐只要七八分饱;其次要加强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调理脾胃;第三要减轻思想压力,思虑过度会伤及脾胃。

对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和调理是个长期的过程,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

专家提醒,调理脾胃要以胃能吸收为度,如果大量地吃补药,光顾补气,没有开胃和祛湿,最后脾胃耐受不了那么多补药,产生内湿,反而阻滞气机,造成胃胀、不想吃饭、大便不成形等症状。

中医补脾、补气的传统方剂是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其中的人参能够补气,茯苓、白术能够健脾利湿,如果出现饭后胃胀,可以在四味药的基础上加入化湿醒脾开胃行气的陈皮,组成五味异功散;如果在四味药的基础上加入木香、砂仁,

就是香砂六君的主要组成。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如果所有其他脏腑的疾病调理不当、正气不支的话,可以传到脾胃,比如说肝病,张仲景曾经说过:“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如果脾胃保不住,病邪就会长驱直入,身体很快就垮了;如果把脾胃健运起来,就好比体内建了一道免疫的墙,能够帮助身体挡住病邪,不让它继续深入,病情就能得到控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调理脾胃也就是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包含着中医未病先防的意义。比如在肿瘤疾病的治疗上,如果一味的使用寒凉的解毒抗瘤药,伤了脾胃,效果并不一定好,这时结合调理脾胃的药物,对于肿瘤的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医调理脾胃经常用到的中药是苍术,苍术具有很好的运脾化湿的作用。中医认为內湿的产生会影响脾胃的运化,而脾虚又会助长內湿的产生,这时就可以使用苍术。临床上一般苍术、白术同用,既能补脾,又能运脾还能化湿,不至于造成脾胃呆滞。

【补肝】

中医认为:肝体阴用阳,就是肝是阴性体,以肝血、肝阴为基础,其功能是生发向上的,以肝阳为用,因此中医常常说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往往由这个原因导致。

肝无虚证就是说肝的实证比较多见,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肝的实证多出现于肝阴虚的基础上,就是阴虚了不能制约阳气,阳气无限制地上升,升到肝火,再往上升到肝阳,最终导致肝风内动,就是中风了。因此中医补肝多补肝阴。

中医理论认为:“肝肾同源”,就是说补肝阴的药同时也是滋肾阴的药,因此中医一般说“滋补肝肾”。

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容易导致头晕目眩、脑胀,血压容易高,因此高血压的一大部分就是肝阳上亢导致的,中医在对肝阳上亢的调理强调平潜肝阳,要滋补肝肾之阴,将肝阴补足才能制约好肝阳,达到阴阳的平衡,血压也就平稳了。

镇肝熄风汤的组成实际上很多都是滋补肝肾之阴的药物,比如:龟板、白芍、天门冬等,再加入潜阳药,如:石决明、全蝎、天麻等。

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在采用中药进行治疗时,一定不要马上把西药停掉,而是要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地往下减。

中医认为,人过四十,阴气自半,就是人到了四十岁之后,肝肾之阴就自然衰退了,这时候就是保健的开始。

中医临床上也会有肝虚寒的患者,可以选用暖肝煎进行调理,由柴胡、吴茱萸、乌药、荔枝核、白芍等药物既能疏通肝的络脉又能起到温肝暖肝的作用。

除了肝肾同源,中医还认为肝胆相照,因此中医临床上也有胆虚寒的病人,这种情况一般跟情志因素诱发有关,中医使用温胆汤进行调理。

枸杞是补肝肾之阴的一味药物,如果是肝血虚的情况导致的眼睛视物昏花,可以用枸杞子进行改善,如果有上火的迹象,可以配合菊花清肝明目;芍药在中药学里能够敛肝、柔肝、补肝阴,如果出现肝气不舒、心烦易怒的情况,可以适量喝些芍药。

【补心】

中医所讲的五脏六腑更多的是功能层面的概念,比如中医所讲的心主要有两大功能,一个是心主血脉,管理人体周身的血液循环;另一个是心主神志。

天王补心丹主要针对心阴虚、心血虚导致的失眠、健忘、心悸,严重的还可以出现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但其中的朱砂,虽然有很好的镇心安神的作用,还是有一定毒性的,因此不能久服。李福海先生在临床用药时会用紫石英代替朱砂,并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加减。

心除了会出现心阴虚、心血虚以外,还会出现心气虚和心阳虚。其中,心气虚主要表现为气短、无力,活动以后加重,不能耐劳、出汗。心气虚再进一步发展就是心阳虚,表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