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

合集下载

张爱玲名人名言(经典9篇)

张爱玲名人名言(经典9篇)

张爱玲名人名言(经典9篇)张爱玲名言篇一1、爱情有如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2、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折。

3、一刹真情,不能说那是假的,爱情永恒,不能说只有那一刹。

4、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5、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

6、在朋友交谈之间,语言需要当心。

成年人更要步步为营,不传坏话,便可促进双方的友谊。

7、家,对每一个人,都是欢乐的泉源啊!再苦也是温暖的,连奴隶有了家,都不觉得他过分可怜了。

8、忍耐的女人,男人很少看在眼里,还有可能要轻视。

忍耐的男人,女人又说他没有用,一样看不起。

9、交朋友,贵在眼慈,横看成岭侧成峰——总有个好家伙。

小疵人人有,哪个还不是也有,自己难道没有?10、在朋友交谈之间语言需要当心,成年人要步步为营,不传坏话,便可促进双方的友谊。

减少是非是促进人际关系重要的一环,好话要多传,坏话一句也不传。

11、与朋友之间不要有金钱来往,不要借钱给朋友,要是你借钱给人家,就象胡适先生一样,我借了,就不要求还。

人与人之间可有金钱来往,使我们人人际关系比较成功。

12、人类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好不容易活到老年仍是一个没有成长的笨孩子。

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了。

13、男人是泥,女人是水,泥多了,水浊;水多了,泥稀;不多不少,捏成两个泥人——好一对神仙眷侣。

这一类,因为难得一见,老天爷总想先收回一个,拿到掌心去看看,看神仙到底是什么样子。

张爱玲名人名言篇二1、生活本身就是一袭华美的旗袍,爬满了蚤子。

2、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3、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大多数事情超出我们的理解之外。

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简介

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简介

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简介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简介寄语:民国才女中不得不提的一位就是张爱玲,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简介,希望正对读者胃口,欢迎阅读。

“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胡兰成原名:张瑛(父母取名)英文名:Eileen Chang曾用笔名:梁京流派:海派作家原籍:河北丰润出生时间:1920年9月30日(一说为1921年)出生地点: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今静安区康定东路87弄)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住宅逝世时间:1995年9月8日逝世地点:美国洛杉矶寓所(恰逢中秋节,但当时她身边没有一个人。

)祖父:张佩纶(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晚清洋务派领袖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女儿) 父亲:张廷重(典型的遗少)母亲:黄素琼(留过洋的新女性)丈夫:胡兰成、赖雅(美国)主要作品: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内中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长篇小说《半生缘》《赤地之恋》《小团圆》诗歌《雨》学术著作《红楼梦魇》爱玲十岁的时候,母亲主张把她送进学校,父亲一再大闹着不依,最后母亲像拐卖人口一样硬把她送去了,因为已经有相当张爱玲母亲--黄逸梵基础,所以进黄氏小学四年级插班就读,在填写入学证的时候,因为“张煐”这两个字嗡嗡地不响亮,她想给重取一个名字,一时踌躇着不知填什么名字好,支着头想了一会,说“暂且把英文名字胡乱译两个字罢”,这个词描述她当时的心情:ailing,意为烦恼。

张爱玲这个普通的名字只是母亲烦恼心情的随意表达,后来却响彻了整个文坛。

母亲一直打算替她改而没有改,再后来,爱玲不愿意改,也没必要改了。

张爱玲的译名现在比较多的是Eileen,夏志清先生《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版上用的就是这个名字。

夏志清先生是张爱玲的一个发现者。

在这部用英文撰写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夏志清用多于鲁迅的笔墨介绍了张爱玲。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

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

张爱玲——作品介绍

张爱玲——作品介绍

电影剧本
《未了情》 未了情》 《太太万岁》 太太万岁》 《一曲难忘》 一曲难忘》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
《小团圆》 》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从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 1970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 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 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 在之前手稿也从未曝光, 在之前手稿也从未曝光,仅有好友等少数人 看过手稿。《小团圆》可以看作是张爱玲本 看过手稿。 小团圆》 人自传性的小说, 人自传性的小说,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蓝 本,用文学的手法叙述了传奇一生。 用文学的手法叙述了传奇一生。 小团圆》是张爱玲浓缩一生心血的巅峰之作, 《小团圆》是张爱玲浓缩一生心血的巅峰之作, 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 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她最深知的人生素材 。
小说
• • • • • • • • 《不幸的她》《牛》《霸王别姬》 不幸的她》《牛》《霸王别姬》 》《 霸王别姬 茉莉香片》《心经》《倾城之恋》 》《心经》《倾城之恋 《茉莉香片》《心经》《倾城之恋》 琉璃瓦》《金锁记》《连环套》 》《金锁记》《连环套 《琉璃瓦》《金锁记》《连环套》 年青的时候》《花凋》 》《花凋 红玫瑰与白玫瑰》 《年青的时候》《花凋》 《红玫瑰与白玫瑰》 》《创世纪》《多少恨》《小艾 创世纪》《多少恨》《小艾》 《等》《创世纪》《多少恨》《小艾》 秧歌》《怨女》《相见欢》 》《怨女》《相见欢 《秧歌》《怨女》《相见欢》 浮花浪蕊》《小团圆》 》《小团圆 《浮花浪蕊》《小团圆》 …………
张爱玲——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 张爱玲
1.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 2.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倾城之恋》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 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倾城之恋》 3.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的出藉口。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 不要做的事情总找的出藉口。 4.一个知己就好象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一个知己就好象一面镜子, 一个知己就好象一面镜子 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5.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 书是最好的朋友。 书是最好的朋友 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 6.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公寓生活记趣》 长的是磨难, 长的是磨难 短的是人生。 《公寓生活记趣》 7.抄袭是最隆重的赞美。——《更衣记》 抄袭是最隆重的赞美。 抄袭是最隆重的赞美 《更衣记》 8.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天才梦》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 爬满了虱子。 《天才梦》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简介及作品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简介及作品

张爱玲简介张爱玲简介及作品以算起来李鸿章的曾外孙女。

不过她显赫的家世,到了她这一代已经是快要落没了。

关于她的作品,主要是从女人内含的悲剧性去绽开故事,文字一寸一寸都是女性的感觉。

她了解女性的全部弱点,因此使她的作品也拥有一种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

像《金锁记》、《沉香屑》、《小团聚》、《倾城之恋》、《色戒》,都是很出名的作品。

她的作品,有时会悲天怜人,但更多的是对人华丽表象背后的弱点的称赞和可怜。

有人说她的性格聚集了一大堆冲突。

但是更多人却也偏爱她这种性格。

她不是那种哭哭啼啼的小女人,从不迎合别人,也不要别人迎合她。

她这种孤傲、冷漠的性格其实跟她的成长经受有很大关系。

张爱玲的童年并不欢乐,她的父亲是个烟鬼,性格急躁,她的母亲是个留过洋的新式女性,受不了她父亲的颓废,最终她的父母离婚,生母自己流浪欧洲,剩下她和弟弟(张子静)在父亲和继母的监管中成长,她的继母很厌烦她,有一次,张爱玲擅自到生母家住了几天,回来竟遭到继母的责打,然而继母诬陷张爱玲打她,然后她父亲发疯似的毒打张爱玲。

她的继母为了不想见到她在家,还始终把她送到女子寄宿学校读书,她很少能回家。

张爱玲长期在这种阴沉冷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青春期患病这样残酷的熬煎,心理上难免会发生一些畸变。

她对这个世界布满了恐惊和怀疑,于是她自己在心里筑起一道坚硬的屏障,把她与世界隔开。

她自己说过“人是最靠不住的”。

她的性格急功近利,冷漠世故,孤僻清高,都跟她的成长经受有关。

这也是她的作品里布满悲观跟势利的主要缘由。

她笔下的主角大多是女性,而这些女性也都是实实在在的——自私、有城府,一生磨难但又经得起时间打磨,比如说金锁记里面的曹七巧、倾城之恋里面的白流苏,等等。

就是这些角色加重了她文字里苍凉的味道,似乎提示着我们全部人,这世上任何东西终会消逝,只有人性的弱点会得以长存。

张爱玲的小说,无论结局是好是坏都给人以一种悲凉的感觉。

她常用第三人称即“他”来描写,以一种万全旁观者的姿势和视角来叙述,小说中没有掺杂太多个人的情感,但是读来更让人感觉到那种令人心寒的悲凉。

张爱玲 毕业论文

张爱玲 毕业论文

张爱玲毕业论文张爱玲毕业论文张爱玲,这个名字对于文学界来说并不陌生。

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情感的敏锐洞察力而闻名。

然而,对于张爱玲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特别是她的毕业论文。

本文将尝试探讨张爱玲的毕业论文的可能主题和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张爱玲的背景和教育经历。

张爱玲生于1920年,是中国文学家张幼仪的女儿。

她在上海长大,并在上海交通大学修读英语专业。

在这个时期,她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学,特别是英美文学的作品。

这些经历对她的写作风格和主题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张爱玲的毕业论文可能会关注哪些主题呢?一个可能的主题是“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与挣扎”。

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经常探讨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地位。

她对于女性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困境以及她们在社会中的努力和挣扎有着深入的洞察力。

她的毕业论文可能会通过对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结合她在上海社会中的观察和亲身经历,探讨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问题。

另一个可能的主题是“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张爱玲在她的作品中展现了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独特理解和运用。

她的写作风格充满了现代主义的元素,如流畅的叙述,内心独白和非线性的时间结构。

她的毕业论文可能会通过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研究,探讨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传播和影响,以及张爱玲如何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此外,张爱玲的毕业论文还可能涉及到她对于西方文学的研究和翻译。

在她的早期职业生涯中,张爱玲曾担任翻译工作,翻译了许多西方文学经典作品。

她对于西方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经验可能会成为她毕业论文的一部分。

她可能会通过对西方文学的研究,探讨西方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以及翻译的挑战和技巧。

综上所述,张爱玲的毕业论文可能会涉及到女性角色与挣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以及对西方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等主题。

这些主题都与她的创作和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也是她后来作品的重要线索。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她的毕业论文的具体内容,但通过对她的背景和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她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了解。

张爱玲名言_名人名言

张爱玲名言_名人名言

张爱玲名言1、男人彻底懂得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张爱玲2、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

——张爱玲3、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是那么痛快。

——张爱玲4、第73次暗恋宣告失败……——张爱玲5、爱一个人很难,放弃自己心爱的人更难。

——张爱玲6、我们也有过美好的回忆,只是让泪水染得模糊了。

——张爱玲7、牵手是一个很伤感的过程,因为牵手过后是放手!——张爱玲8、一个知己就好象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张爱玲9、世上的好人比真人多。

——张爱玲10、如果我是你的一颗泪珠,我会落到你的唇间,长驻你的心里;如果你是我的一颗泪珠,我一辈子也不会哭,因为我怕失去你……——张爱玲11、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了,而主题永远悲观。

——张爱玲12、有人说平行线最可怕,但我认为最可怕的是相交线——明明1 / 6他们有过交集,却总会在以后某个时刻相互远离,而且越走越远……——张爱玲13、可惜世间,懂得爱情的男子是在是太少!在男人心里真正完美的女人,总是随着时间,阅历的变化,不断地变化着!你永远达不到的。

所以,不管是红玫瑰,还是白玫瑰,都永远有不能让人满足的遗憾和欠缺没所以男人总是永远渴望别的玫瑰魅惑的来临。

——张爱玲14、我生命里的温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给了你,但是你离开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笑。

——张爱玲15、知道吗,男孩站在女孩的左边是因为那样可以离她的心更近一些……——张爱玲16、不能见面的时候,他们互相思念。

可是一旦能够见面,一旦再走在一起,他们又会互相折磨。

——张爱玲17、你在做什么?我在仰望天空。

30度的仰望是什么?是我想念她的角度。

为什么要把头抬到30度?为了不让我的眼泪掉下来……——张爱玲18、有的人走了就再也没回来过,所以,等待和犹豫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张爱玲19、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2 / 6口上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经典散文(精选5篇)

张爱玲经典散文(精选5篇)

张爱玲经典散⽂(精选5篇)张爱玲经典散⽂(精选5篇) 在⽇常⽣活或是⼯作学习中,⼤家⼀定都接触过散⽂吧?散⽂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写散⽂,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

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吗?下⾯是⼩编整理的张爱玲经典散⽂(精选5!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被窝》 《被窝》 连夜抄写了⼀万多字,这在我是难得的事,因为太疲倦,上床反⽽睡不着。

外⾯下着⾬,已经下了许多天,点点滴滴,歪歪斜斜,像我的抄不完的草稿,写在时速消息油印的反⾯,黄⾊油印字迹透过纸背,不论我写的是什么,快乐的,悲哀的,背后永远有那黄阴阴的⼀⾏⼀⾏;蓝墨⽔盖这不住棗阴凄凄的新闻。

"××秘书长答记者问:户⼝⽶不致停⽌配给,外间所传不确……"黄黯单调的⼀⾏⼀⾏……滴沥滴沥,搭啦搭啦,⾬还在下,⼀阵密,⼀阵疏,⼀场空⽩。

霖⾬的晚上,黏唧唧地,更觉得被窝的存在。

翻个⾝,是更冷的被窝。

外国式的被窝,把毯⼦底下托了被单,紧紧塞到褥⼦底下,是⾮常坚牢的布置,睡相再不好的⼈也蹬它不开。

可是空荡荡地,⾯积太⼤,不容易暖和;热燥起来,⼜没法⼦把脚伸出去。

中国式的被窝,铺在褥⼦上⾯,折成了筒⼦,恰恰套在⾝上,⼀会就热了,轻便随和,然⽽不⼤牢靠,⼀下⼦就踢开了。

由此可以看出国民性的不同。

⽇本被窝,不能说是"窝"。

⽅⽅的⼀块覆在⾝上,也不叠⼀叠,再厚些底下也是风飕飕,被⾯上印着⼤来⼤去的鲜丽活泼的图案,根本是⼀张画,不过下⾯托了层棉胎。

在这样的空⽓流通的棉被底下做的梦,梦⾥也不会耽於逸乐,或许梦见隆冬郊外的军事训练。

中国⼈怕把娇艳的丝质被⾯弄脏了,四周⽤被单包过来,草草地缝⼏针,被⾯不能下⽔,⽽被单随时可以拆下来洗濯,是⾮常合科实际的打算。

外国⼈的被单不订在毯⼦上,每天铺起床来⽐较⿇烦,但他们洗被单的意思似乎⽐我们更为坚决明晰,⽽他们也的确⽐我们洗得勤些。

被单不论中外,都是⽩⾊的居多,然⽽⽩布是最不罗曼谛克的东西,⾄多只能做到⼀个⼲净,也还不过是病院的⼲净,有⼀点惨戚。

张爱玲

张爱玲

张爱玲生平简介与创作历程张爱玲(1920—1995),原名张煐,笔名梁京、范思平、王鼐等,生于上海,河北丰润人。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张爱玲的生平和创作,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幼年与求学期张爱玲出身于地位显赫而又家道中落的官宦家庭,祖父张佩纶曾任清朝御史,祖母则为李鸿章之女;父亲沉迷古典文学,母亲则具有现代意识,20世纪20年代即抛夫别女到欧洲留学。

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张爱玲游离于普通人和常规的生活轨道之外,贵族士大夫的文艺情趣在她身上留有深刻的印痕,得以亲身感受新、旧生活方式的情趣。

一方面在父亲的督促下熟读了中国传统的古诗古文尤其迷恋《红楼梦》,一方面听母亲读老舍的《二马》、看家中的《小说月报》,喜欢穆时英、张恨水、老舍、丁玲的创作。

同时也先后就读于上海教会中学和香港大学外文系,接受白话文及英文教育,接受了现代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观念。

于是,自幼年起,中国古典文学、五四新文学和西方文化文学均对张爱玲产生同步影响。

因此,身处洋场的张爱玲能够创造出富有古今杂糅、华洋交织、雅俗共存的新小说文体是不足为怪的。

创作勃发期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攻占香港,时为大学三年级学生的张爱玲返回上海,并开始为外文报刊栏目撰写一些介绍国内文化生活的文章,如剧评影评、服装介绍等。

1943年是她奇迹般浮现文坛的一年,23岁的张爱玲在《紫罗兰》杂志发表处女作《沈香屑第一炉香》、《沈香屑第二炉香》,开始受到文坛注目。

紧接着,自1943年至1945年短短三年间,相继发表了《茉莉香片》、《倾城之恋》、《金锁记》、《流言》、《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作品,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不小的震动。

尤其是1944年小说集《传奇》出版,备受文学界和评论界瞩目。

1945年出版的《流言》,更显示了她散文创作的才能和成绩。

1945年,其自编的《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把张爱玲的创作视域扩展到戏剧领域。

这是张爱玲创作力最为旺盛、成果最为显著的时期。

就在这一时期,张爱玲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并与1944年与胡兰成结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图景:审视脆弱荒凉人性

1)、颠覆母爱《金锁记》
2)、解构父爱《心经》、《花凋》 《花凋》中把女婿当作“她死灰生命中的 一星炭火”的郑夫人。把父亲当成性爱对 象的许小寒,无处不透露出生命的清冷和 苍凉,生命无意义的凋零是无法挽回的现 实。


(六)张爱玲小说艺术特点
(1)意象化 一是孤独文学的意象:如镜子、月亮等,显得陈旧而 迷茫;二是意象充满了丰富的象征意味;三是对颜色、 声音等独特的感觉与强调,充满了视觉性;四是以具 体的意象写抽象的感情;五是意象具有鲜明的视觉性。 (2)语言感官化 既具有古典小说的根底,又具有市井小说的特点,具 有浓郁的《红楼梦》风格。作品充满了世俗的华丽与 热闹,在浮华热闹的世俗背景下展示惊心动魄的人性 的委顿与失落。张爱玲的小说是“旧小说情调与现代 趣味的统一”。华丽、通俗,充满张力。
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学生蜕变成一个堕落的交际花。

爱情是一个撩人、缠人、醉 人也毁人的生命情结,也是 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 。
张爱玲感叹道:“生在这世 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 百孔的。” 她用一副看透了 世界的眼光,冷静地展现社 会与人生,解构了爱情的神 话。

《倾城之恋》( 双城故事)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不惜牺牲自己淑女的 身份和青春,不惜当情妇而由沪到港,投入范柳 原的怀抱。实际上这是一场金钱和色相交易与诱 惑,(金钱代表了世俗,色相代表着本能,而人 的理想是缺失的)势利而苍凉的倾城之恋。 白流苏委身于范柳原实际上有“饮食”的需求, 为了改变生存环境而寻求安全而稳定的依靠—— 婚姻。这是无爱婚姻的根源,也是女人世俗命运 的悲哀。哀怨、惆怅、宿命。展现了人在战争和 爱情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
1952年避居香港 1955年秋天离港赴美 1956年8月,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结 婚 1967年赖雅去世 1995年9月8日逝世于洛杉矶公寓

与胡兰成 与赖雅
张爱玲爱情故事

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 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汪伪政府的要员。在 乱世之中,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及 至最后的分手,都堪称是一场“传奇”。
张爱玲(1920——1995)
一、生平简介 奇家 奇人 奇事 奇文
张爱玲
一 传奇而苍凉的身世

从创作主体心态的 角度来看,张爱玲 早年的身世影响了 其人格心理的发展, 进而影响到她对外 部世界的感受和体 验。
苍凉的身世

孤独、敏感的内省个 性,对人对事的否定 性情绪,习惯于以审 慎怀疑的态度注视着 周围的世界。
张爱玲主要作品




一、小说 《传奇》小说集 《沉香屑第一炉香》 《沉香屑第二炉香》 《茉莉香片》 《心经》 《倾城之恋》 《琉璃瓦》 《金锁记 《花凋》 《红玫瑰与白玫瑰》 卷一:长篇小说 半生缘 卷二:长篇小说 怨女
二、散文 《流言》 《张看》 三、电影剧本 《未了情》,1947年。 《太太万岁》1947年。 《情场如戏场》(改编),1956年摄制,收入《惘然记》。 四学术论著 《红楼梦魇》,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海上花列传〉 评注》,台湾《皇冠》杂志刊出,1981年。 五、译文 《海上花列传》(汉译英)。《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与 人合译,英译汉)。 她的小说《色· 戒》被著名导演李安拍成电影

代表作:
《沉香屑 第一炉香》
《封锁》 《金锁记》
《红玫瑰与白玫瑰》
《倾城之恋》《十八春》
1952年去香港,写两部小 说《秧歌》《赤地之恋》 1955年移居美国。1973年 开始研究《红楼梦》,写 成《红楼梦魇》 1995年在美国去世。

二、《传奇》简介
张爱玲自己说:书名为传奇,目的是在 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 传奇。其实,传奇无需寻找,张爱玲奇 家奇人奇事奇文便是。 张爱玲是感悟型作家,她所热衷表现 的主题就是她对人生的切身体验和感悟。 张爱玲的小说是关于文明和人性的哀 歌。她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总背景,那 就是衰落中的文化,这也是时代冲击下 不断委顿的中国封建文化的缩影。

“三个月的工夫,她对于这里的生活已经上了瘾了。她要离开这儿,
只能找一个阔人,嫁了他。一个有钱的,同时又合意的丈夫,几乎是
不可能的事。” “她对爱认了输”。——《沉香屑 第一炉香》

葛薇龙,最终是用肉体换来了金钱和婚姻。“把自己整个卖给了梁太
太和乔琪,整天忙着,不是替梁太太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由
张爱玲的年表




1921年9月30日出生上海麦根路(今康定东路),取名张瑛。原籍河北丰润。 她是清末洋务派名臣李鸿章的曾外孙女。 1922年迁居天津。 1924年开始私塾教育,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如果说第一 篇小说写一个家庭悲剧,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那么第二篇小说写 一个女郎失恋自杀的故事,则充分显示了她的文学创造力。 1925年母亲黄逸梵出洋留学 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 画、钢琴和英文。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她曾说:"我是 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三国演义》。 1930年改名张爱玲,父母离婚。 1931年秋就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 1943年「紫罗兰」杂志连载中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第二炉香》 「杂志」月刊刊载《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倾城之恋》《金锁记》。


《半生缘》
两性景观:解构爱情神话 1)、拆解“倾城”的神话:谋爱与谋生 2)、消解爱情的诗意:“蚊子血”与“饭粘 子”

展示家庭本身的缺陷,寻找内部的“裂 隙”。

在传统文化中,父亲 是个不同寻常的概念, 不仅表现一个男人在 家族血缘中的位置, 还意味着在社会文化 中所拥有的特权:对 家庭的主宰、对女性 的占有。
(3)意蕴苍凉 张爱玲的小说在日常生活的庸常中展示精神的 不安,在华丽的景致里揭示心灵的梦魇,是乱 世中说不完的苍凉故事。“他们唱歌走了板, 跟不上生命的胡琴”(《倾城之恋》),“日 常的一切都有点儿不对”《自己的文章》,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张满了虱子”。 生命里有着惘惘的威胁。
张爱玲经典语录
2、《金锁记》(上海传奇)曹七巧

《金锁记》:被傅雷誉为“我们文坛最美的 收获之一”,作品描写了一个富家寡妇因为 保护财产以及情欲未遂而产生的种种变态心 理和行为,揭示了金钱毁灭人性的罪恶,黄 金的枷锁永远禁锢着人的灵魂的自由,同样 也禁锢着整个家庭。
3.上海传奇
《红玫瑰与白玫瑰》


佟振保 // //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 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 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 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 不问值得不值得——出自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出 自张爱玲的小说《花凋》你年轻么?不要紧,过 两年就老了。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 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娇蕊 烟鹂

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 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普通 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开来讲的。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 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 “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 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在振保可不是这样的。他是有 始有终,有条有理的,他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 代人物,纵然他遇到的事不是尽合理想的,给他心问口,口问 心,几下子一调理,也就变得仿佛理想化了,万物各得其所。

(一) 张爱玲小说的题材特点
“香港的传奇” 《沉香屑· 第一炉香》 《沉香屑· 第二炉香》 《茉莉香片》
“上海传奇” 《金锁记》 《红玫瑰与白玫瑰》 《花凋》 《封锁》 《倾城之恋》上海与香港间的双城故事。
1、《沉香屑· 第一炉香》
(1)言情小说的外衣 《沉香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鸳鸯蝴蝶 派的言情小说。 开头: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 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 故事,你这一炉香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 完了。 结尾:这一段香港故事,就在这儿结 束„„薇龙的一炉香,也就快完了。

《金锁记》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事易时移,“旧时王谢堂前 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上,旧 时世家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但他们从前贵族的优越形态还 相当严重,对新的时代和新的生活方式,既从心眼里看不 起,又不得不屈从于现实。他们就这样成为了一群夹杂着 高雅骄傲气、陈旧腐朽气和新的势利形态的特殊人群。 张爱玲以其世家生活的经验积累,对这个特殊人群生活方 式、情感形态的熟悉,以她过人的文学才华将这个特殊时 期的特殊阶层展现在读者面前。 小说所展示的20世纪30年代,门户之争已经渐渐被金钱 的争夺所取代。

1、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是张爱玲对胡兰成说的话。
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它的 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 是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哀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 照。——出自张爱玲的散文《自己的文章》
张爱玲曾对胡兰成说:“我将只是萎谢 了。”萎谢的不仅仅是爱情吧,还有文采, 此后张爱玲的创作也进入了低谷。

晚年的凄凉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

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 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 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 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 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 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 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 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 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 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 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