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神学思想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合集下载

王良佐与自立革新运动——天主教中国化的里程碑

王良佐与自立革新运动——天主教中国化的里程碑

王良佐与自立革新运动—天主教中国化的里程碑雷世银主教一、 王良佐生平王良佐是四川天主教的一位神父,一位平凡而 又伟大的中国天主教爱国组织的先驱。

王良佐神父 1920年3月1日出生在四川绵阳柏林乡王家湾一个 贫穷的天主教教友家庭。

1930年进入成都教区彭县 白鹿场无玷修院(下书院)和领报修院(上书院)读 哲学和神学。

1946年毕业,1948年祝圣为神父。

此后 历任旺苍县大院天主堂、广元县小寺山天主堂、广 元县和平街天主堂本堂神父。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 国政协第6-8届委员。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第3-6届 副主席。

四川省天主教爱国会第1-5届主席,教务 委员会第1-3届副主席。

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第 1-3届董事长。

二、 《自立革新运动宣言》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教会的奴役,对新生 人民政权的破坏和颠覆,1950年11月30曰,王良佐 神父带领广元500余名教友联名发表了《广元天主 教自立革新运动宣言》。

(一)《宣言》内容“各地天主教教友们,天主教传入中国以后,帝 国主义者即百般利用教会……现在我们独立自由 的新中国建立起来了。

可是帝国主义却仇视人民政 权,蓄意扩大侵略战争,不顾全中国爱好和平人民 屡次的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轰炸和平 城市,杀害无辜同胞,因此我们基于爱祖国爱人民 的立场上,坚决与帝国主义割断各方面关系,并肃清亲美、恐美、媚美的思想。

自力更生,建立自治、自养、自传的新教会,不让教会的圣洁再受帝国主义的玷污。

教友们,我们为要摆脱帝国主义者阴谋侵略,更应当积极地以实际行动支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的运动,巩固世界民主和平阵营,共同为建设新中 国而奋斗。

我们已于十一月三十日召开大会,并请当地首 长莅临指导,到会教友,全体热烈支持此运动,愿你 们积极响应,确保此运动的成功,并将你们的良好 经验,随时赐教。

发起人:王良佐、尚锡祝、王复初、孙克强〜(二)《宣言》的反响《宣言》发表以后,立即得到全国许多教会响 应,天津、绥远(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重 庆、南昌、武汉等地教会爱国人士纷纷表示赞成。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目的,及其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比较思政教育的必要性)1.比较能更好地理解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导向对本国思政教育的深刻认识)埃德尔指出:“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意味着对本国的哲学进行批判性的探讨和挑战,从而更清楚地分析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及其基础”。

如果比较研究可以得出言之有理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原则,那么在你本国的教育实践中应用并检验这些规律,就会对自己的教育制度有更好的理解。

然而如果比较研究不能产生规律或理论,研究他国特定条件下的教育,也可以很好地扩大视野,而不至囿于一国教育的零零碎经验,同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的教育制度。

2.比较能为本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改进或改革作出贡献(从比较中吸取有益营养)比较可以收到“借鉴”效益。

两个事物比较的结果,一个最容易得到的印象,就是谁的长处在哪里。

看到别人的长处,就知道应该从对方学习什么,把人家长处移植过来。

这种借鉴效益的意义在于可以对别人的长处实行拿来主义,是人类文明成果推广开来。

“有选择的教育借鉴”或改革动机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中永恒的主题。

3.有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和原则(促进思政教育学科发展)除了指导实践之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展理论。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同其它学术领域一样,注重关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模式或趋势,而不是某些特殊问题或现象。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局限于对别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性研究,或局限于仅仅指出各种教育制度或方法之间的异同点。

相反他们总是对这些异同点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对不断出现的模式或趋势进行总结。

这些模式或趋势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

这些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一方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中,可能会对当代世界在这个领域的若干重点问题的研究取得进展,因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些基础和前提问题将会大有突破。

基督教

基督教

(4)政治实践方面:“梵二”会议使天主教改变了传统的与君主制和各 种权威主义政治结盟的方针,转而支持争取民主、平等和人权的斗争。 这种政治立场的转变,被认为是“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精神动力之 一。
(5)政教关系上:放弃政教合一的立场,正视并承认许多国家政教分离 的客观现实或必然趋势。
二、“梵二”会议后天主教的社会政治学说
(3)主张摒弃传统基督宗教对政治的冷漠态度,宣称政治神学是一种 “政治敏感性神学”。神学必须参与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历史舞台上 发挥其作用,当代神学的出路就是 要以一种“行动的神学”来取代 “沉思的神学”。 (4)基督教的希望应该表现在“起义”和“抵抗”上,即对人的心灵遭 受奴役的这一世界的反抗,对压迫、剥削、失业、扩军、侵略等非正 义现象的反抗。 3.影响:通过对基督教神学基本内容的修正,论证了教会和神学参与政 治生活的责任和神会批判的使命,顺应了基督教日益世俗化的趋势, 使基督教在当代社会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观点:将神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结合, 是神学进一步世俗化、政治化和富 于实践性。
革新: (1)神学:从中世纪的“神本论”转 变为现代的“人本论”; (2)僧侣原则:“基督的一切都是善” (2)分歧:保守的福音主义神学 转变为“凡是善的皆属于基督”。 基点:对《圣经》的信仰、个人信主 结果: 得救、传播福音的使命感,强调个 人认信、灵修和道德生活。 打破了新托马斯主义大一统的局面, 教会出现了“一种信仰、多种神学” 观点:改造社会的关键在于个人灵性 的多元思潮并立的局面。 的更新和福音的传播。积极地传播 社会福音与他的政治思想
1.莫尔特曼的希望神学 2.戈尔维策尔的革命神学 3.女权主义神学
1.莫尔特曼的希望神学
(1)起源:20世纪50年代德国哲学家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希望 哲学”的核心在于布洛赫关于“尚未形成”的思想范畴。 (2)产生标志:1964年莫尔特曼《希望神学》的发表。 (3)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作者:刘福军来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06期[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创新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事业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国化进程,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积累了两条重要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理论宝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无神论思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神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无神论思想。

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国化进程中,积累了两条重要历史经验,即“两个必须”: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无神论思想相结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神”的关系、无神论与有神论的关系、无神论者与有神论者的关系,分别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国化的实质和主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国化;有神论[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71(2022)06-0019-07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认识和对待有神论问题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

其基本观点主要包括:有神论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各种复杂的根源,并在社会主义社会仍将长期存在;马克思主义者是坚定的无神论者,要善于同宗教有神论作思想斗争;不能简单地把无神论与有神论的区别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团结无神论者与有神论者;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使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逐渐摆脱有神论的束缚,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要坚持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无神论宣传要服从党的基本任务,无神论宣传要讲究策略,等等。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应有之义。

毛泽东提出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1]534的论断,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中国化。

农村宗教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宗教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宗教问题调研报告农村‎宗教问题调研报告‎农村宗教问题调研报告随着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农村宗教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广大农村发挥着重要作用‎。

村民委员会如何面对宗教组‎织的发展,如何协调好与宗教‎组织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非常‎现实而且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当前农村宗教问题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近年来,我国农村迅‎速城市化,传统民间宗教活动‎在部分地区复兴。

探究农村宗‎教信仰的相关情况如下,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上述材料表明,在农村‎中,大多数的农民都信教,即‎使在不信教的少数人中,也有‎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参加过相‎关的活动和仪式。

除此之外,‎通过实地的访问以及网上资料‎的搜集,我还发现了当前农村‎宗教信仰存在的以下突出问题‎:一是信教人员猛增。

二是部‎分信教群众对宗教认识模糊,‎思想混乱,将正常的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相混淆。

三是非法‎宗教活动猖獗。

四是部分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某种意图,‎不惜一切拉拢发展乡村干部和‎学生入教,影响了各级政权的‎稳定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诸多问题‎呢?经调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从‎主管部门治理、引导力度上看‎,各部门干部对宗教工作重视‎不够,对宗教政策、法规学习‎、理解不透彻,对宗教活动合‎法、非法界限分不清。

目前宗‎教治理部门尚存在人员少、经‎费不足、机构不健全、力量薄‎弱等因素,导致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宗教问题出现无法控‎制发展势头,有些教徒不仅参‎加非法宗教活动,还搞非法聚‎会,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从信教人‎员年龄结构看,18至50岁‎之间的人居多。

这些人在生活‎中接触社会环境层次多、范围‎广,对宗教问题谈论触及机会‎也较多。

三、从信‎教人员身份看,农民、无业人‎员、经商者信徒较多。

为实现‎寻求神保佑的愿望,接受传教‎人员的“教悔”,加入到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生活中,使教‎徒队伍扩展迅速。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思想及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思想及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考链接
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
解除这些困扰的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中共十五大
2、“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 海边写下诗篇。”人们用歌曲形式永远记忆的是1992 年发生的哪一历史性的事件?( )
温故知新
(五)邓小平的南方讲话
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社会主义
建设和改革开放受到了姓“资”姓“社”问
题的困扰。 主要思想: 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判断姓“资” 姓“社” 的三条标准。 意义: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人物
称谓
主要成就
1、编成的《_____》系统介绍了
__________时 _____________。
思 魏源 期的思想家 2、他编写此书的目的是“______”

3、最早实践其主张的事件是______

1、影响最大的译著是《_____》
严复
___________ 2、书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
为《中外纪闻》)
在思想解放方面起到的作用: 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 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中考链接
1、百日维新”犹如流星划过黑暗的天际,虽然短 暂却光芒耀眼。它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体现 在( )
A.完成了社会制度的更迭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D. 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时期的启蒙思 “_______,_______”进步观点。

[哲学历史]基督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之我见

[哲学历史]基督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之我见

基督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之我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十一五”规划把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的,依次指导我国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中央在新时期这一伟大战略构想不仅为全国人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勾画了美好的蓝图,也为我们基督教服务社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因此,中国基督教如何用“爱”、“和平”、“和好”、“和谐”的理念在社会中践行信仰是我们当务之急思考的问题,巴斯德说:“立志是事业的大门……”所以中国基督教在此伟大的时代和国家中应有自己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即在构建社会和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此,我就基督教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谈几点浅见:一、中国基督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树立自身价值观历史告诉我们,基督教要健康有序的发展,就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让时代和社会接纳教会。

主耶稣从降生、传道、受死、复活也向我们揭示出,基督教是愿意人与上帝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人和好、国与国和平的宗教。

这也是丁光训主教一再强调的:“上帝是爱”:“爱是上帝根本属性”的原因所在。

因此,中国基督教无论从信仰上、教义上,还是从自身价值取向上都有服务于社会的理想和要求。

宗教社会学家斯达克和芬克所著的《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一书中就提出了宗教市场理论,其核心就是强调宗教的社会性。

今天中国基督教处于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基督徒在爱国爱教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反观中国基督教目前状态,也不能不令我们担忧。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完全形成独特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神学思想体系,还没有完全确立明确的、清晰的价值观念。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会作用的发挥。

前不久全国两会在福建召开了南方五省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

在哈尔滨召开了北方五省/区神学思想进行深入思考总结的重要举措,季主席和曹会长在北方五省/区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上都强调一个问题,即中国基督教如何回应社会的问题。

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看商业伦理与信仰追求的调适

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看商业伦理与信仰追求的调适

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看商业伦理与信仰追求的调适吴忠武牧师前言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年,社会物质极大丰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化的时期让咱们常常只看到物质层面可视化的东西,金钱与物质具有重塑人性的作用,若是人们盲目追求金钱,不知不觉中就会成了金钱的奴隶,什么缘故呢?因为人的心灵里面树立如何的观念,就会由如何的价值来主导,以金钱主导,就会成为以金钱为主人。

而上帝的儿女具有仰望生活的特质,咱们应当用信仰支撑起咱们人格的整个大厦。

咱们的信仰又应如何与商业生活与时期相调适呢?一、第一,基督徒理财先理心。

一、基督徒是钱财的管家。

物质化的钱财不具有永久性。

钱财的来源在哪里呢?一来自于咱们的劳动,二来自于上帝,一切都是从上帝而来。

咱们与钱财之间的关系:金钱不是咱们的主人,一样,咱们也不是金钱的占有者,而是治理者、利用者,咱们是金钱的管家,作为管家所要求的只是忠心二字罢了。

“因为你们的财宝在那里,你们的心也在那里。

”(路12:34)咱们若是以为财宝在地上,咱们的心就会被地上的财宝缠累,若是咱们认[定财宝在天上,基督确实是咱们的至宝,那咱们的心就有了一种超越性,超越一切可见性物质化的约束与困绑。

耶稣称赞那领五千和二千银子的仆人,因为他们“随即”去做生意,又赚了五千和两千。

因此获派“治理更大的事”,并“享受主人的欢乐”。

(太25:14-30)。

这句话在商界被称为马太效应,咱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发挥自我最大潜能,为主所用,这也是忠心二字的内涵之一。

二、价值有限,生命无穷咱们现代人通过物质主义洗礼以后,把钱财功能无穷扩大,以为金钱能实现自我最大价值。

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矛盾统一体,而能让咱们进入永久的,不是咱们必朽坏的躯体,而是咱们的灵魂。

咱们生活在受时空限制的物质世界里,必然受到可见性物质的限制,但物质并非能让咱们的精神与心灵取得饱足,唯有咱们的灵魂与精神才具有超越性与无穷性。

3、善用钱财。

钱财最终是要用在造福社会的情形上。

要擅长让钱财增值,也要把钱财交托在主的手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神学思想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文章信息
复制本文地址简繁作者:未知来源:中国基督教网站发布时间:2019年9月10
日下午3点11分 | 进入论坛
【字体:大中小】【页面调色版

1、在中国教会存在着不少消极的神学思想,进行神学思想建设就是为了以引导的方
式来消除这些消极的神学思想,建立积极的、更符合圣经整体信息的神学思想。

现在有不
少的传道人、信徒喜欢讲的一个话题是,现在社会上的罪恶好像挪亚时代的罪恶、罗得时
代的罪恶一样,说明主马上就要再来了;有一首在各地教会流行的诗歌也表达这样的意思,其中的一句歌词这样说:空中的异象,时代的潮流显明主快要再来。

我认为作为基督徒是
要时刻警醒等候主的再来,但我们不能完全肯定主马上就来,若过分强调主马上再来,会
使我们只注重“超世”的生活,而忽视了“入世”的生活。

还有,有些传道人、基督徒只
注重信心,却忽视了诚实、正义、爱心等。

2、进行神学思想建设是为了回归到真正的基督教。

或者说,是为了回归到基督教的
本真。

在基督教神学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希腊文化、罗马文化相当程度的影响。

在神学方面,可以从圣经中明显看出,如约翰福音、路加福音、保罗书信等,就很清楚地受到希腊文化
的影响,罗马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基督教在西方经过一千多年的时间,使很
多抽象的神学观念落实成为一套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成为可供实践的具体宗教,顺利地完成它的神学思想建设的任务。

逐渐地希伯来式的基督教与希腊、罗马以及以后的
历史文化完整地整合在一起。

在西方国家经过处境化后的基督教又由传教士传到中国,自然地他们将整套的信仰观
念传过来,而没有区分何为基督教原形,何为西方文化成分,事实上也不容易区分;因此,西方传教士所传来的基督教是披上“西方文化外衣”的基督教。

基督教被传到中国后的很
长一段时间,一直被认为是“洋教”,当然具有政治的因素,但是也不能排除有文化的因素。

因此,中国教会提倡神学思想,就是为了让我们看清现在存在于中国教会中哪些是西
方文化成分,哪些是基督教福音真理。

我们只有剥去“西方文化外衣”,才能得到真正的
基督教。

现在的神学思想基本上是从解放前流传下来的,解放前的神学思想又是从外国宣
教士传进来的,所以现在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基本上就是西方的神学思想,因此,就必须
剥去“西方文化的外衣”,然后再与当代的中国思想、文化、时代精神等相结合、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在中国进行神学思想建设。

3、进行神学思想建设是为了让中国人更理解基督教。

因为基督教只有用中国人所懂的语言观念来表达,我们的同胞才能明白.在中国宣教
的过程中,在这方面也已作出了一定的努力。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致使之成为沟通的
媒介:如在译经方面用“道”来表达Logos。

这就是用中国人所懂的词汇、观念来表达信
仰中的意义。

4、进行神学思想建设是国情、时代的需要。

中国教会处在一个特别的国家——社会主义新中国,现在又处在一个特别的时代——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时代。

我们国家的制度与西方国家不同,我们的国情也与他们不同。

因此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神学思想。

我们国家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会也要建立与国情、时代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神学思想。

5、进行神学思想建设才能使基督教在中国真正地处境化。

拉丁美洲的教会为了使基督教与自己的处境相适应而创立了“解放神学”,非洲人创
立了“黑人神学”,韩国教会创立了“民众神学”,菲律宾教会创立了“乡土神学”等等.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最多的国家,又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在我们又有独特
的制度、独特的国情、独特的文化,因此我们当有自己的处境化神学。

因现在中国教会还
没有自己的处境化神学的名称,我暂且称之为“华夏神学”。

我们有了自己的处境化神学后,既丰富了整个基督教神学的内涵,又有利于引导中国基督徒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