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稠油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低渗稠油油藏热采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水平井优化

低渗稠油油藏热采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水平井优化
模 型的吞 吐开采下 限值 。
要 影响 因素为地 质 因素 。 包括 渗透率 、 黏度 及流度 对吞
吐效果 的影 响 。
21 渗 透 率 .
通过 数 值模 拟 , 计算 出不 同 渗透 率 ( x O32 0 5 l- 0 ̄ -
1 m ) 件 下 , 油 能 力 与 地 下 黏 度 (0 10 0 0 条 产 3 — 0 mP ・) a s 的关系 ( 图 1 。 见 ) 当地层 渗透率 2  ̄ 03 m , 5 1-} 2原 x 油 黏度 2 0 m :・ 。评 估 初始 产 量 经济 指 标为 12 0 l 8时 ' a 0
2 2 黏 度 .
数 值 模 拟 计 算 了 不 同渗 透 率 ( × 0 3 0 x 0 5 1- 2 0 1 I 、 同地 下 黏 度条 件 下 (0 10 0m a s 的吞 吐 x )不 m 3 — 0 P ・) 效果 。从 结果 可 以看 出( 图 2 , 见 ) 当渗 透率大 于 10× 0
Z ag F n ,ho S i i Q n Jam n e a.Pout i fte hn egZ a hmn,i in i ,t1 rd c vy o h it h ro t elwt nt— o dcii rc rs J .N trlG s oi na w l i f i cnu t t f t e [ ] a a a z l hi e vy a u u
n adG s vl met r etPagr19 ()2 1 . a Deeo n P jcs ree,9 1 8 :- 1 p o
[ ] 张 枫 , 仕 民 , 建 敏 , . 限 导 流裂 缝 水平 井 产 能研 究 [] 然 7 赵 秦 等有 J. 天
气 地球 科 学 ,0 9,0 5 :1 - 2 . 20 2 ( )8 98 1 -

水平井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以大庆外围油藏为例

水平井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以大庆外围油藏为例
相 互关 系 . 具有 内在 关联 的 、 将 具有 相 同或相 似变 化
水平 井 主要钻 遇砂 体类 型 的确定 方 法 :方 法 一
规 律 的 因素进 行 组合 . 纳得 到 典 型 主控 因素 。对 归 各 种 开发 指标 作 同样处 理 。通 过对 前 述 3 0个影 响 因素 进行 全 面分 析 。 以 确定 主控 天 然地 质 因素包 可 括 砂 体类 型 、 水 同层 、 采 连通 性 . 油 注 主要 增 产措 施
彼 此 不 同 的动 态 特 征 ( 如 初 期 产 能相 同 的井 , 例 中
后 期产 液量 、 油量 、 水 时 间 、 水率 变 化 、 产 见 含 压 力 变 化 等 都 可 能 不 同 ) 新 投 产 的 水 平 井 越 来 越 多 ,
地 出现 以前 未 曾遇 到 的现 象 ( 如 投 产 初 期 即产 例
第 三 类 连 通 (8口) 1
平均 日产 油

4 结 论
大 庆 外 围 油 藏 水 平 井 开 发 效 果 影 响 因 素 很
多 ,孤 立 的分 析 计 算 单 一 因素 与 生 产 数 据 之 间 的
关 系 很难 找 到其 变 化规 律 。通 过 分 析 各 影 响 因 素 之 间 的联 系 .找 出影 响水 平 井 开 发 效 果 的主 要 因
遇 非主体 薄层砂 体长 度 比例在 9 %以上 时 ,则定 义 O
砂 体类 型 指 的是 油 藏 中层 内 、 间及 平 面 上 不 层
同类 型砂体 的非 均质 分布 特征 及其 对水 平井 开发 效
果 的影 响 . 是 油藏精 细 开发 阶段必 须考 虑 的 因素 。 这

其砂 体类 型为“ 主体席状 砂 ” 非 。本 文按方 法二 分类 。 油藏 的开发 已 由勘探 初

稠油油藏水平井产量预测模型建立研究

稠油油藏水平井产量预测模型建立研究

海上稠油油藏位 于渤海南部 的极 浅海水域 ,水深2 米 ~1 5 米 ,属 于 海 上 稠 油 油藏 ,主 要 含 油 层 系 有 中 生 界 、沙 河 街 组 、 东营组 、馆陶组和明化镇组 。 自2 0 0 6 年 海上稠油油藏进入综合 调 整 以来 ,年 水 平 井 钻 井数 6 E l ~ 1 0 1 2 1 ,受 海 上 水 平井 单 井 投 资 大和工艺实施要求影响 ,需对新投产水平井初期产量做 出相对 准 确 预 测 。但 目前 对 于 水平 井产 量 预 测 主 要 集 中 在传 统 油 藏 公 式计算 、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两种 ,运用油藏工程公式计算 水平 井初期产 量时结果相对可靠 ,但 对于高含 水油 田则计算数值偏 大; . 若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则受 限于生产测试 、化验 、注 采资料 、模型拟合精度等因素 ,计算结果 的准确度较难把握。 为此 ,本文 以海上稠油油藏为例 ,在现有 的油藏地质参数或生 产数据的基础 上 ,首先应用灰色关联 分析方法对影响水平井产 量的 因素进行敏感性 分析 ,之后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建立 了各个 因素与产量之间的单因素关 系,最终应用多元回归法建立了考
P— P W r
式 中 :J 采 油指数 ,i " 1 1 ’ / ( d・ MP a ) ;Q一 产 量 ,m / d ;p - P 一生产 压
差 ,MP a 。
( 1 )实验数据的预处理。 设实验有 类 ,每类有 Ⅳ个数据 ,即每类数据作为一个序 列 ,每个序列有 Ⅳ个数据 。可设 f 为 类 序列 中的任意一种作 为参考 序列 ,将其它类作为比较序列 ,这样) 计 算关 联 系数 。
D ( O i , ) = l x ( i , ) 一 x ( o , J 】
( 4) 计 算关 联度 。 由于 关 联 系 数 数 目较 多 ,信 息过 于分 散 ,为 便 于 比 较 ,对 关 联 系数求 平 均 ,可 得 以0 类 序列 作为 参考 序 列 的关联 度 :

超稠油水平井吞吐生产参数优化研究

超稠油水平井吞吐生产参数优化研究
同时优 化 了 不 同生 产 时 间 段 的 焖 井 时 间 、 套 压 控 制、 放 喷排 液 量等 参 数 。上 述 系 列 参 数 的优 化对 于 在 不 同生 产 时 期 的超 稠 油 油 藏 水 平 井 起 到 了较 好 指 导作 用 。
拟 了第二 周期 时不 同注 汽量 时 的开发 效 果 ( 表1 、 图 1 ) , 通 过对油 汽 比、 采油量 、 增 油 量 的 综 合 对 比分
⑥ 2 0 1 3 S c i . T e c h . E n g r g .
超 稠 油水 平井 吞 吐 生产 参 数 优 化 研究
张 玉 晓 姜 林。
( 中 石 化 胜 利 油 田分 公 司 物 探研 究 院 , 东营 2 5 7 0 2 2 ; 中石化胜利油 田分公 司海洋采油厂 , 东营 2 5 7 2 0 0 )
1 5 9 8






程 。模 拟结 果 如 表 4所 示 , 通过 分 析 递 增 量 与产油量 、 油 气 比 的关 系 , 后 期 的周 期 注 汽 递 增 量为 O %。
表 4 后 期递 增 量 优 选

0 9 2
第1 3卷
第 6期
2 0 1 3年 2月







Vo 1 . 1 3 No . 6 F e b .2 0 1 3
1 6 7 1 — 1 8 1 5 ( 2 0 1 3 ) 0 6 — 1 5 9 7 — 0 5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n g i n e e r i n g
咖 1 舞

水平井生产影响因素与工艺优化对策探讨

水平井生产影响因素与工艺优化对策探讨

水平井生产影响因素与工艺优化对策探讨发表时间:2019-12-16T13:36:14.38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21期作者:于增杰[导读] 水平井能够应用于老区潜挖、油田边缘部位开采、薄储存层及底水油藏开发等各种条件,相较一般的直井,其具有井段距离大、受到控制的油气储量大、单井产量较高的优势摘要:水平井能够应用于老区潜挖、油田边缘部位开采、薄储存层及底水油藏开发等各种条件,相较一般的直井,其具有井段距离大、受到控制的油气储量大、单井产量较高的优势。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储藏层的性质、地质压力、井眼的走向等,水平井在进行稠油开发时采用的笼统注汽方式有许多缺陷,如水平段动用的均匀度不高等问题,需要对注汽方式进行改造升级,以保障动用的均匀度及采油的效率,对于油田的发展及能源的开采效果有着较为重要的的作用。

?关键词:水平井;生产影响因素;工艺优化;水平段动用水平井能够应用于老区潜挖、油田边缘部位开采、薄储存层及底水油藏开发等各种条件,相较一般的直井,其具有井段距离大、受到控制的油气储量大、单井产量较高的优势。

本文主要对稠油水平井的应用情况、生产效果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及论述,在稠油水平井采油和作业中,根据水平井实际情况来采用不同工艺技术,才能使稠油开采收益达到最大化。

通过对区块稠油水平井应用情况、生产效果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比较完整的工艺技术,模拟水平井段副管多点注气数值,提出均匀性注气的改善方法;对水平井注采参数进行有效优化,对水平井举升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杆柱的脱落,为后续特稠油水平井的开发给予技术上的支持。

1 概况稠油油藏在区域构造上位于断阶带十六号断块,区内共发育了浅湖沉积和辫状河三角洲,生、储、盖都有比较好的配置关系,东部是有很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位于此构造带中段井区。

断阶断裂体系主要由一组近SN向次级断层及一组NW—SE向区域断层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具有从西向南呈成排成带分布的NW—SE向断裂层,它在很大程度上体体现了向北挤压作用。

水平井吞吐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及治理对策

水平井吞吐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及治理对策

水平井吞吐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及治理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平井是一种常见的油气开采技术,通过与传统垂直井相比,水平井可以更有效地开采油气资源。

水平井的吞吐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层性质、井筒结构、采油方式等。

对水平井吞吐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随着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对油气开采效率要求的提高,水平井吞吐效果的研究已成为石油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进一步深入研究水平井吞吐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对策,对于提高油气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水平井吞吐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验结果展示改进对策的有效性,同时展望水平井吞吐效果的应用前景。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水平井吞吐效果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油气开采工作的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水平井吞吐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以提高油田开采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深入分析水平井吞吐效果受到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制定改进对策,旨在优化水平井生产过程,减少井底流动阻力,提高产量和效率。

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对比研究,进一步验证吞吐效果改进对策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最终,展望水平井吞吐效果的应用前景,为油田生产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水平井吞吐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通过本研究对水平井吞吐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和有效应对,将有助于推动油田开采技术的进步和提升。

2. 正文2.1 水平井吞吐效果影响因素分析1. 孔隙度和孔隙结构:水平井的孔隙度和孔隙结构对吞吐效果有重要影响。

孔隙度越大,吞吐效果越好;而孔隙结构复杂、不连续会影响油气的流动,降低吞吐效率。

2. 岩性特征:水平井所处地层的岩性特征对吞吐效果也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岩性特征会导致不同的渗透率和孔隙度,进而影响油气的流动速度和吞吐效率。

复合调驱技术在超稠油水平井中的研究与应用

复合调驱技术在超稠油水平井中的研究与应用
1 1 2
内蒙 古石 油 化 工
2 0 1 3 年第 1 6 期
复合调驱技术在超稠油水平井中的研究 与应用
王 菁菁
( 中 油 辽 河 油 田公 司 , 辽宁 盘 锦 1 2 4 0 1 0 )
摘 要: 超 稠 油 水平 井蒸 汽吞吐 进入 中后 期 开采 阶段 , 逐 渐暴 露 出水 平段 动 用不 均 , 吞 吐效 果差 等 问题 , 分析 由于油层 非 均质 性 差异 大 , 吸 汽程 度不 均 , 井 间汽 窜严重 ; 近 井 地带 地层 存 水增 多 , 含 油饱和 度 下降 ; 油层 亏 空加 大 , 地层 压 力下 降 , 油层 供液 能力不足 。通过 注入 复合调 驱增 效 刺辅助蒸 汽吞吐 , 进 行有 效封 堵 大孔 高渗透 区域 , 补 充地 层 能量 , 抑制 汽窜发 生 , 提 高 蒸汽 波及 半 径 , 调 整 油层 动 用剖 面 , 进 而起到 降粘 、 驱 油助排 扣提 高动 用程 度的作 用 , 达 到改善 开采效 果的 目的 。 关 键词 : 杜8 4区块 ; 超稠 油 ; 水平 井 ; 复合 调驱 增效剂 ; 应用; 效果 分析
1 主 要 机 理
双聚表 面活 性剂 , 具有 独特 的高表 面活性 、 高化
学稳定性及高热稳定性 , 实现高温条件下较小的油 水界 面张力 , 采用 双 聚方式 合成 , 带有两 个疏水基 和
亲水 基 , 由于两个 离 子头基 以化 学键相连 , 相互 问的
排 斥力 因化 学键 力 而 被 削弱 , 碳 氢链 间的疏 水基 结
中图分 类号 : TE 3 5 7 . 4 6 3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6 -7 9 8 1 ( 2 0 1 3 ) 1 6 一O l 1 2 —0 2

关于水平井分段压裂多段裂缝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_

关于水平井分段压裂多段裂缝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_

关于水平井分段压裂多段裂缝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低渗透条件下的地下储层,不采用压裂增产措施无法实现油气资源的有效开采。

本文对模拟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行分析,并对压裂之后油井产能影响因素展开探讨。

标签: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影响因素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进步,钻井作业的成本也在下降,采用水平井钻井技术开发的油藏变得越来越多,特别是低渗透油藏,可以更好地提高采收率。

但是,采用水平井水平段分段压裂改造,对提高低渗透油藏动用率还存在技术难题,需要深入研究地质油藏工程理论,从而可以进行科学合理地布井。

对地下储层的应力场进行研究,可以处理好水力裂缝开始形成的部位和具备的形态。

对水平井段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更好对多段裂缝进行合理设置。

采用选进的分段压裂施工工艺和工具,可以对分段压裂进行有效控制。

对裂缝形态进行监测,可以更好地对多段地层裂缝进行准确地评估。

还应该进一步确定水力裂缝的形态,深入分析压裂施工之后的产量影响因素,对压裂施工参数进行优化和改进,做好单井的优化设计,可以更好地提高压裂效果。

1模拟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建立采用地下油藏数学模拟分析软件,对地层局部网格进行加密,采用等连通系数法来实现对油藏和地层裂缝网络的进行划分,并选择对称单元的办法来进行数值仿真,可以求解出相应的数据信息。

结合某油田区发起人所采用的注采井网,设计的水平井区段长度为400米,并对井段长度、渗透率、裂缝布放位置、裂缝条数和长度等参数进行数学建模。

2压后产能影响因素2.1有效渗透率低渗透率的油井产量比较低,或者无法形成有效的产能,需要采用压裂手段来提升油液产量。

地下储层滲透率低的水平井采用压裂手段进行改造之后,具备的产量也不会太高。

2.2垂直渗透率和水平井渗透率对比地下储层中的小夹层会对垂直渗透率形成不利的影响,采取水平井方式形成的产能受到垂直渗透率和比值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如果垂向渗透率小,水平井产量则会较低。

所以,在进行压裂作业之前,需要选取垂向渗透率比较高的地下储层,与水平井渗透率比值较小的地层则会实现很好的产能,需要形成的更多数量的人工裂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l7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145 
超稠油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研究 
谢绍维 
(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随着水平井相关配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在起稠油油藏开发中水平井所发挥的作用越 
来越大,对于油田开发人员研究其产能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为例,通 
过油藏研究与生产效果分析相结合,从油藏地质参数、水平井设计参数和注采参数等方面对水平井产能 
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水平井提高开发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超稠油;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E3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3)17一O145—03 

杜84块兴隆台油藏为超稠油油藏,1997年采用 
直井吞吐开发[1]。近几年,通过水平井热采超稠油开 
发实践,水平井在杜84块得到广泛应用。与直井相 
比,水平井在超稠油开发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周期产 
油量高、油气比高[2】。为进一步提高水平井蒸汽吞吐 
开发效果,发挥水平井优势,开展了水平井蒸汽吞吐 
产能影响因素研究。 
1油藏地质参数的影晌 
1.1原油粘度的影响 

18OO00 
l60o0o 
l4oo00 


120000 

100000 

Z0ooo 
。 5o 60 7o 80
90 

温 

圈1杜84块超稠油粘叠关系曲线 
杜84块纵向上发育两套油层:馆陶油层和兴隆 
台油层。其中,馆陶油层5O℃地面脱气原油粘度23. 
19×lO‘mPa・s,兴隆台油层5O℃地面脱气原油粘 
度16.8x10‘mPa・s,均属于超稠油,油层条件下基 
本没有流动能力,与普通稠油相比超稠油开采具有 
油层温度低、拐点温度高、启动温差大的特点,开采 
过程需全程伴热保温,以保证原油的流动性。由图l 
可以看出,超稠油在油层中的拐点温度为60,- ̄70"C。 

收稿日期l2013—06—17 
作者筒介:谢绍堆,男,工袒师,从事油田开发工作。 

因此,超稠油在开采中如何提高热利用率,保持地 
层、井底与井筒的温度在原油临界温度之上,减少原 
油的渗流阻力,是改善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 
1.2油层厚度的影响 

圈2革层厚度、净总比对油层热损失影响圉 
热利用率是影响超稠油生产效果的关键因素, 
而影响油层热利用率的主要地质因素就是油层厚 
度。厚层块状油藏,油层热损失小,热利用率高,生产 
效果好;中厚层状油藏,由于单层厚度小,热损失大, 
热利用率低,生产效果相对较差。数模研究结果:直 
井射开单层厚度4m油层的热损失比射开单层厚度 
lOre油层的热损失大概增加2O 。随净总比增加, 
146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3年第17期 
隔夹层热损失比例依次下降1O ,油层有效热利用 
率依次提高10 9,6左右(图2)。 2水平井设计参数的影响 2.1水平井纵向位置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纯油藏,由于受蒸汽超覆作 用影响,水平井段越靠近油层底部越好[3]。由于加密 水平井位于直井动用区,水平井在油层中的位置与 直井射孔井段的关系是影响水平井吞吐效果的因素 之一。通常水平井生产井段在直井射孔井段内,其生 产效果较差;反之生产效果较好。杜84一兴H67井与 杜84一兴H68井为两口相邻的水平井,生产层位为 兴VI组。其中杜84一兴H67井水平生产井段长328. 57m,2006.12月投产;杜84一兴H68井水平生产井 段长410.84m,2007.3月投产;两井均吞吐完1个周 期。两者不同的是杜84一兴H67水平段位于周围直 井射孔段的下部,杜84一兴H68水平段则位于直井 射孔井段内。 从生产效果来看,两口水平井第一周期产油量 差距较大:杜84一兴H68井第一周期注汽6495t,吞 吐生产50d,周期产油1115t;杜84一兴H67井第一周 期注汽4968t,吞吐生产53d,周期产油2003t。从日产 量来看,在生产初期兴H68井日产油、日产液明显低 于兴H67井(图3)。从日产油曲线可以看出:兴H67 井初期日产油可达160t/d,而兴H68只有4ot/d左 右,没有产量高峰期;在整个吞吐周期内,前2/3的 生产时间内兴H68井日产油均低于兴H67,只在周 期末期两井才较接近。 图3杜84-兴H67、兴H68井生产效果对比图 2.2周围直井采出程度的影响 在直井已动用区的加密水平井生产效果取决于 直井的采出程度,直井采出程度低的区域加密水平 井生产效果好,反之,则生产效果较差。图4是直井 不同动用程度区域中水平井的生产曲线。由此可以 
看出:处于直井采出量低的区域的水平井的生产效 
果较好于直井采出大的区域的水平井。杜84一兴 
H233井所处区域采出程度6.2 ,该井初期日产油 
在100t/d以上,第一周期产量为3110t,油汽比O.76; 
而处于采出程度18.3 9/5区域的杜84一兴H304井生 
产效果更差,初期产油45t/d左右且递减较快,周期 
产油仅为1156t,油汽比0.29。 

5口 
00 
: 
50 

, 
50 

0 

20 
∞ 
-=80 
60 
i 40 

20 

0 

1 6 U 16 n 26 31 36 41 46 5l 56 
生产时问 

1 6 1i 16 21 26 31 36 4l 46 Sl 
生? 时目 

图4杜84一兴H233、兴H304生产曲线 
2.3水平井长度的影响 
水平井段的长短是决定热采经济效益的重要指 
标,水平井段越长,经济投入就越大,但与油层接触 
面积就越大,生产效果就越好。水平井的最佳长度取 
决于:油层发育的情况,钻井和完井的技术水平,产 
量需求和水平井段油流压降,考虑井筒热损失对蒸 
汽吞吐效果的影响等 ]。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水平段 
变长,干度逐渐降低,尤其是注汽初始阶段,干度降 
低的更加明显;随注入时间变长,远离注汽点井筒干 
度增加,水平段600m后的井段在注汽结束时干度 
仍然为零。统计不同长度水平井的井温测试资料,以 
曙一区37口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和测温曲线为统 
计基础,以注汽结束后测温曲线同上周期结束时测 
温曲线的差值评价水平段动用程度,没有注汽结束 
测温数据的以周期结束时的温度是否达到流动温度 
来作为水平段动用程度的评价依据,将评价后得出 
的动用井段比例做成图版,并对动用比例的散点数 
据进行回归和趋势预测,最终得到水平井段长度与 
动用比例关系图版(图5)。从关系图版上看,水平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