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配合饲料在斜带石斑鱼苗种培育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提高斜带石斑鱼苗标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提高斜带石斑鱼苗标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提高斜带石斑鱼苗标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吴锦辉;王云新;黄国光;张海发;李景;黄培卫
【期刊名称】《海洋与渔业》
【年(卷),期】2008(000)007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提高斜带石斑鱼苗标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斜带石斑鱼苗在水泥池标粗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控制鱼苗的放养密度、注重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合理处理"黑仔"鱼苗以及做好病害防治工作,一般鱼苗标粗的成活率在80%以上.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吴锦辉;王云新;黄国光;张海发;李景;黄培卫
【作者单位】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广东惠州,516081;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广东惠州,516081;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广东惠州,516081;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广东惠州,516081;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广东惠
州,516081;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广东惠州,516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
【相关文献】
1.提高黄瓜嫁接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J], 苏定昌;张友明
2.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苗标粗关键技术探讨 [J], 陈秋江;孙庆田;董顺义;石延港
3.提高奥尼罗非鱼鱼苗标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J], 李瑞伟;强俊;王辉
4.提高龙趸鱼苗标粗成活率的试验 [J], 庞强;杨小立;张栋国;林炎权
5.一种提高早春罗非鱼苗种标粗成活率的方法 [J], 李民[1];梁前才[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秋冬利用闲置对虾育苗池培育大规格斜带石斑鱼苗技术

秋冬利用闲置对虾育苗池培育大规格斜带石斑鱼苗技术
白对 虾 的 对虾 育 苗场 因连 年 效 益 低 下 甚至 亏损寻找 出路起 到示 范作用 。 2 、斜 带 石斑 鱼在 培 育过 程 中个 体
差 异 明 显 , 有 超 过 13不 能 达 到 /
1.c 以 上规 格 要 求 。要 选 择用 亲 苗生长速 度有 明显差异 ,
间 ,应将 隔 池设 为 储 水 池 ,平 时将 储 六 、病 害 防治 水 池水 体 加 温 至 所 需 的 2 ~2q 5 6C,换 是在 鱼 苗分 筛 前 用 纯 淡 水 浸 浴 水 时直接 用虹 吸 管注 入 育苗 池 ,这样 , 7~1mi ,起 到防 虫 消 毒 作 用 ,规 格 5 n 换 水 前后 鱼苗 感 受 的温 差 不会 超 过 小 浸泡 时 间短 些 ;二 是规 格小 于 5Om .c 1 ,保 证鱼 苗 的正 常活 动和 生 长 ,减 ℃ 苗 种 分 筛人 池后 泼 洒 0 mgL二 溴 海 . / 3 少温差变化 过大带 来 的不利影 响 。 因 ,为减 少应 激 可 同 时加 入 l / mg L的 水体 温度 选择 2 ±1 ,是 因为斜 5 ℃ VC、 l / mgL的 V B; 规 格 50~80m . .c 带 石斑 鱼 的适 宜 生活水 温 是 2 ~2 ℃ , O 8 苗 种 分 筛入 池后 泼 洒 0 5 / . mgL复方 三 2 冬 季 加温 至 2 '为 宜 ,低 了 影 响 鱼 苗 53 ( 氧碘 ; 格 8 c 以上苗种 分筛入 池后 规 .m O 摄 食生长 ,高 了会 增加 病 害发 生机 率 。 泼洒 03 / . mgL二溴海 因 。用药 后 2~3 h 这个温度 也可降低锅炉燃烧 强度 ,节 换水 。分筛 间隔 期 间 ,3~5 d用一次 土 省燃料 。 霉 素 5 g 1 0 g 饲 料 或 大 蒜 素 0 /0 k

石斑鱼的人繁殖与工养殖技术

石斑鱼的人繁殖与工养殖技术

石斑鱼的人工繁殖与人工养殖技术张睿动科0812 2008230037摘要: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为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绸科鱼类。

1988年引人台湾,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

近年来,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的研究已引起国内水产工作者的重视,淡水石斑鱼的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可望成为一种淡水养殖新品种。

人工繁育亲鱼选择与强化培育亲鱼可人工繁殖的或捕自自然海区。

雌鱼选择体重 0. 5~1kg ,腹部膨大而柔软者;雄鱼选择体重 1. 5kg以上 ,轻压腹部能流出精液者。

雌雄亲鱼按 1∶1~1∶3 的比例搭配。

为了解决人工繁殖中的雄性亲鱼不足 ,可考虑外源性激素 17α- 甲基睾酮诱导雌雄同体的石斑鱼 ,可提早 3~4 龄使雌鱼转变为有生殖功能的雄性亲鱼 ,而且 17α- 甲基睾酮不仅可以抑制卵黄生成 ,而且还可影响卵原细胞增殖和分化。

对 2~4 龄鱼投喂 50d 药饵 ,每次剂量约 5mg/ kg体重(累积量 241. 3mg/ kg 体重) ,可使性转变的雄性亲鱼流精率达 93. 5 % ,授精率达81. 1 % ,胚胎发育正常。

在亲鱼培育中 ,应提供营养丰富的优质饵料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饵料以新鲜优质小杂鱼为主 ,辅以配合饵料制成的湿性团状饵料 ,并添加1 %~2 %的鱼用多种维生素等营养剂 ,日投饵两次 ,投饵量为亲鱼体重的 3 %~6 % ,并根据摄食情况随时调整饵料品种和投饵量;亲鱼培育池应有遮光设施以保持安静的环境 ,使亲鱼免受惊吓;控制水温在 25 ℃左右 ,盐度在 30 ‰左右 ,酸碱度在7. 8~8. 2 之间 ,溶解氧在 5mg/ L 以上 ,日换水量为 100 % ,并清底吸污 ,除去残饵 ,保持水质清新 ,使亲鱼食欲旺盛 ,摄食活跃。

催产与受精卵孵化当雌鱼腹部明显膨大柔软 ,经镜检 ,卵粒分离饱满呈黄色 ,卵径在 0. 3~0. 5mm之间 ,细胞核向动物极偏移 ,雄鱼婚姻色明显 ,轻压腹部有少许精液流出时 ,亲鱼已达到人工催产的要求。

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介绍

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介绍

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介绍点带石斑鱼属鲈形目、鲳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具有雌雄同体、先雌后雄性逆转现象,属一年一次分批产卵类型、暖水性、礁穴栖息、肉食性的凶猛鱼类。

至今为止,在我国已记录近50种的石斑鱼属种类中,点带石斑鱼是分布最广的种类之一,北起浙江南至南沙群岛的海域均有其踪迹。

一、苗种繁殖场场址的选择苗种繁殖场应选择在避风防潮条件好、水流畅通、水源充足、水质清爽、提水方便、有电网电力供应、交通便捷、并有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无污染沿海地区建造。

二、亲鱼来源、筛选与运输及强化培育1.亲鱼来源与筛选我省点带石斑鱼人工繁殖生产所需亲鱼通常都是由天然海区捕获的各种规格的石斑鱼经海水网箱或池塘精养而成。

于当年的9月至11月在本省陵水、三亚等地的重点渔港或内湾的鱼排(网箱)进行筛选亲鱼,作为第二年生产的备用亲鱼。

亲鱼的筛选标准:亲鱼体重:雌鱼8~10千克/尾、雄鱼10~12千克/尾,亲鱼全长65~85厘米,体质健壮、游动活泼、反应敏捷、无畸形、体表完整无损伤,雌鱼为4~5龄(腹部有三个孔,从前至后依次为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雄鱼为5~6龄(腹部只有肛门和泌尿生殖孔两个孔),雌雄鱼比例为3∶2。

2.亲鱼运输筛选好的亲鱼,在鱼排网箱中静养1~2天后就可起水运输。

亲鱼可用活水车(循环水)进行运输,通常一辆载重3吨的活水车,可运送2300~2400千克亲鱼(约210~220尾)。

3.亲鱼强化培育(1)亲鱼培育池条件:培育池两口,其中一口为备用池(通常不盖顶遮阳),主要用于亲鱼定期过池暂养。

设计面积均为1.8亩/口,实用面积1.5亩/口,坡度为1∶1.5,池塘深度3.8~4.0米,池塘内壁铺垫水泥预制板、池底铺黑色地膜或全铺黑色地膜,池底铺砂0.3米,最大蓄水深度3.0~3.2米。

池塘中央设置排污口。

培育池上方设置棚架,其上加盖遮阳网,棚架高度可因地制宜,但要求池塘通风条件好。

每口池塘安装两台水车式(两轮)增氧机。

内陆配合饲料培育点带石斑鱼幼鱼试验

内陆配合饲料培育点带石斑鱼幼鱼试验

内陆配合饲料培育点带石斑鱼幼鱼试验
封涛;袁重桂;阮成旭
【期刊名称】《福建水产》
【年(卷),期】2013(035)002
【摘要】采用人工配制海水(盐度为10)、自配粉状饲料(蛋白含量45%),在水温24~29℃的范围内,对2 200尾体重3~4g的点带石斑鱼幼鱼进行培育试验.经过67 d培育,鱼体体重达到32.7 ~35.0 g,约增加9倍,日均增重量达0.44 ~0.46 g,特定生长率为3.24~3.57%·d-1;平行养殖试验结果显示成活率分别为70%和80%,饲料系数分别为0.93和0.86;养殖过程完全实现不换水、不用药的节水型和健康型模式.
【总页数】5页(P142-146)
【作者】封涛;袁重桂;阮成旭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福州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福州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
【相关文献】
1.牙鲆幼鱼粉末配合饲料的饲养试验 [J], 常建波;黄志斌
2.牙鲆幼鱼粉末配合饲料的饲养试验 [J], 常建波;黄志斌
3.点带石斑鱼幼鱼配合饲料的适宜能量蛋白比 [J], 林建斌;朱庆国;李金秋
4.配合饲料饲养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幼鱼的试验研究 [J], 叶继丹;张文源;孙大江;马国军;刘刚;陈海燕
5.投喂配合饲料牙Ping幼鱼养殖试验 [J], 陈国清;宋宗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饲养石斑鱼的营养补给与喂食策略

饲养石斑鱼的营养补给与喂食策略

饲养石斑鱼的营养补给与喂食策略石斑鱼是一种美味且受欢迎的深海鱼类,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食客喜爱。

饲养石斑鱼需要注意其营养补给与喂食策略,以确保其健康成长并提供高品质的肉质。

本文将介绍饲养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和适宜的喂食策略。

一、营养需求石斑鱼作为食肉鱼类,其主要的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良好的营养补给可以提升石斑鱼的生长速度、抵抗疾病和增强其免疫力。

1. 蛋白质:蛋白质是石斑鱼体内组织生长和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蛋白质摄入量可以促进石斑鱼的身体发育,并提供能量储备。

2. 脂肪:脂肪是提供石斑鱼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

适量的脂肪摄入有助于增加石斑鱼的食欲、增重和增强其免疫系统。

3. 维生素:石斑鱼需要维生素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如骨骼生长和免疫调节。

特别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助于提高其抵抗力和减少感染。

4. 矿物质:石斑鱼需要适量的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等,以保持其骨骼发育和代谢功能。

二、喂食策略为了满足石斑鱼的营养需求,下面介绍几种适宜的喂食策略:1. 天然饵料:石斑鱼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以小鱼、虾和贝类为食。

因此,可以将这些天然食物作为鱼饵喂给石斑鱼。

这些饵料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

2. 人工饵料:人工饵料是饲养石斑鱼的常用方法之一。

选择高蛋白、高脂肪的饵料,如鱼粉、虾粉和鱼油等,以满足石斑鱼的营养需求。

同时,可以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以增强其综合营养。

3. 定时喂食:建立稳定的喂食计划对于石斑鱼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每天喂食2-3次,每次喂食的量要能在15-20分钟内被完全消化。

同时,避免过度喂食以及残留饵料的浪费。

4. 水质管理:保持饲养水体的清洁和稳定也是石斑鱼健康成长的关键。

定期更换水体、监测水质指标,并保持适宜的氧含量和温度,有助于提高石斑鱼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总结:通过合理的营养补给与喂食策略,可以保障石斑鱼的健康成长和提供高品质的肉质。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上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上
于硬骨鱼纲、鲈形目。
外观特点
玛拉巴石斑鱼身体呈椭圆形,侧扁 ;体色通常为褐色或灰褐色,带有 深色斑点或条纹;头部相对大,口 大而斜。
体型
成鱼体长可达到数十厘米至一米以 上,体重可达数公斤。
生态习性
01
02
03
栖息环境
玛拉巴石斑鱼主要栖息于 热带和亚热带的珊瑚礁、 岩礁及沙质底质的海域。
食性
它们是肉食性鱼类,以小 鱼、虾、蟹等为主要食物 。
提高育苗效率与降低成本的方向
规模化生产
通过实现育苗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优化管理流程
改进育苗管理流程,减少生产环节中的浪费,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
循环利用废弃物
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降低 环境处理成本,同时减少资源浪费。
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与贡献
01
推动产业升级
活动习性
玛拉巴石斑鱼通常独居或 成小群活动,白天常躲藏 于礁石缝隙或洞穴中,夜 间则出来觅食。
经济价值
食用价值
玛拉巴石斑鱼肉质细嫩、味道鲜 美、营养丰富,被视为高级海鲜
,广受消费者喜爱。
观赏价值
由于其独特的体型和鲜艳的体色 ,玛拉巴石斑鱼也被用于水族观
赏。
渔业价值
由于其在市场上的高价位,玛拉 巴石斑鱼捕捞和养殖业具有较高 的经济价值,成为许多沿海国家
玛拉巴石斑鱼工 厂化人工育苗技 术上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玛拉巴石斑鱼简介 • 工厂化育苗技术概述 • 玛拉巴石斑鱼人工育苗关键技术 • 育苗技术实践与应用 • 技术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玛拉巴石斑鱼简介
种类与特点
种类
玛拉巴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是石斑鱼科( Epinephelidae)的一种,属

斜带石斑鱼苗种繁育生物饵料选择与培养

斜带石斑鱼苗种繁育生物饵料选择与培养
途 径 之一 , 化 培 养 优 良且 洁 净 的 饵 料 生 物 , 石 斑 鱼 苗 种 繁 量 对
外 , 胞藻在育苗池 中还 可吸收氮磷废物 以改善水质 , 为光 单 作
滤器 以促进鱼苗和饵料生物的均匀分布等。单胞 藻藻种保存
育乃 至整个产业 的发 展 , 有重要 的意义 。广 西石斑鱼 产业 具 发展 始终滞后于周边 的海南 、 福建 、 广东各省 , 养殖 苗种 也完 全依靠捕捞天然鱼苗 或从海南 、 东购买 。笔者 所在项 目组 广 从 2 1 年起进行斜带石斑鱼苗种繁育试验 , 01 饵料生物的选择
约孵 化成本 ,2 F 0后可使用南美 白对虾无节幼体代 替 , 在非 但 对虾 繁育季节 , 在桡足类难以稳定培养的情况 下 , 丰年虫无节 幼体仍是石斑 鱼苗种繁育必不可缺 的。 南美 白对虾无节幼体通 常在无 节幼体 4期出池 , 体长在
50一 5 m之间 , 宜作 为石斑鱼苗 的后期饵料 , 0 , 0 5 适 与桡足类 相比 , 南美 白对虾无节幼体不饱和脂 肪酸含量 略低 , 但供应稳 定, 成本低于丰年虫无节幼体 。4 1 间均可稳定供 应 , —1 月 在
江苏农业科学
21 0 2年第 4 卷第 8 0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2 1一 4
王 大鹏 , 谢达 祥,李长伙 , 等.斜带石斑鱼苗种繁育生物饵料选择与培养[ ] J .江苏农业科 学,0 2,0 8 :4 2 3 2 1 4 ( )2 1— 4
斜带石斑 鱼苗种繁育生物饵料选择 与培养
王大鹏, 谢达祥 , 李长伙 ,曹占旺, 甘 西
中图分类号 : 9 3 1 ¥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2—10 (0 2 0 10 3 2 2 1 )8—04 — 3 2 1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中I ]9 53 4 S 6 .3 [ 文献标识码】 C 【  ̄ ]0 5 8 1(0 0 0 — 0 2 0 10 — 6 3 2 1 )6 02 — 2
斜 带 石 斑鱼 (pnp e s oo e)属 于 能科 E iehl ids ue i (ernde , 斑 鱼 属 ( pnpe s, Sr ia)石 a E iehl )近两 三 年取 u 代 点带 石斑 鱼 ( pnpe s l ai s成 为 台湾 、 E iehl a r u) u ma b e
本研究通过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比较大规格斜 带石斑鱼仔鱼的存活率及生长情况 , 探讨人工配合 饲料在斜带石斑鱼育苗中的可行性 , 为人工配合饲 料在斜带石斑鱼育苗中大规模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和实 践基础 。 1材料 与方法
【 稿 日I1oo 0 — 0 收 t 2 l一 4 3  ̄ 1 [ 基金资助】广 东省工程技术研 究开发 中心资助项 目; 广
68 .4±04 .1
~ … 一 赢 … 旦
M一
58 5± 0.2 9
苗 主要依 靠 天然生
物 饵料 ,而生 产 中 经 常 因为生物 饵料
. * 试 验 开 士 33 台 .7±03 ★ 34 .5 ★ .2±O2 ★ 43± O4 ★ 39 3 ★ . .1 ★ .4± O3 ★ 14 ±O4 * 1 1 .1 ★ .1 .3 . 7± 025
试 验组饲 喂仔 稚鱼 石斑 鱼专用 饲料 ( 东越群 广 海洋生 物研究 开 发有 限公 司研制 ) ,对 照组 饲 喂 日
本 产某 品牌饲料 。
1 . 验 时 间 2试
佼者。 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 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 19 年开始进行斜带石斑鱼人工育苗试验 , 99 几年 来共培育出 2 ~ . 6 m苗 6 . 万多尾 , 中 20 6 e 68 其 02 年( 5月 3 0日前 ) 出苗 3 . 万 多尾 。 71 斜 带石斑 鱼仔鱼 口径小 , 口时 只能摄食 开 6 0~10 2 m食 物 , 常 以小 型轮虫 为开 口饵料 。 通 然
价格 高且稳 定 , 已越来 越受 到消 费者 和养殖者 的青 睐 。近几年 来 , 律宾 、 菲 台湾 、 港和 我 国南 方沿 海 香 养殖 斜带石 斑鱼迅 速发 展 , 已经成 为石 斑鱼 中 的佼
重复 , 每重复 2 0 尾 , 0 投放到一个 8 圆形水泥池。 5 t 培育水体 7, 气 石连续充气 , t 6 水体盐度 3 一3 。 l 2
1 . 1试验动 物及处 理
选用体 长(. ±0 5c 体重 (.1 04 ) 3 7 . )m, 3 3 1 ± . g大 4 3 规格斜带石斑鱼 1 0尾 , 00 0 随机分成两组 , 每组两 个
广东 、 福建 、 海南四省的重要养殖鱼类。 由于其肉质 鲜美 、 营养丰富 、 抗逆性强 、 生长快 、 体色艳丽 , 市场
而轮 虫的培 养需要 花 费大量 的人力 和 物力 , 而且 轮 虫 的大小 、 数量 和质量 直接 影 响到斜 带石斑 鱼仔 鱼 的存 活 , 对斜 带石斑 鱼仔鱼 的生长 带来 隐患 。 因此 ,
研 究石 斑 鱼 人工 配 合 饲 料 十分 迫 切 , 具 有 非 常 也
重要 的现实 意义 。
式 中 C 为投 饵 总重 量 , 为 鱼体增 重。 AB
1 . 计 方 法 5统
组间差异计算使用邓肯氏多重比 较法。
2结果
21大规格斜 带石 斑鱼 生长情 况 .
生 长结 果 见表 1 。由表 1 以看 出 , 验 组 中 可 试
东省农业科) 渔
广东饲料 第 1 卷第 6 9 期 21 年 6 00 月
人 工配 合饲料在 斜带石斑 鱼 苗种 培胄 【 的应用 l 】
洪越 群 王 云新 , 海发 周 立斌 , 张 ,
梁伟峰 z黄锦雄 z吴锦辉 z沈 南南 , 碧波 z 孙恺辉 , , , 饶 ,
(. 1 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揭阳550 ; 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 惠州 568 ) 1502 . 心, 101
试 验 在 20 0 9年 l 0月 2 日 1 0 1月 2 日进 0 行, 试验 时 间共 3 d 1。
1 . 3饲料及投 喂 管理
每 天投喂 4次 。 每次投 喂 以鱼群 抢食程 度 降低 时停止 。 吸污 、 地每 天上 、 扫 下午 各一 次 ; 流水 培 对
育, 换水率 40 日 0 %。试验过程中不使用任何药物。 1 测定指标与计算方法 . 4
表 1 大 规 格 斜 带石 斑鱼 生长 比较
体 长 (m) c 全 长 (m ) c
3讨 论 育苗 是水 产 养殖 业 的基 础 。然而 , 目前我 国育
体重 () g 天 天 天
试 验时间 … 一
第 1 6天
一…— 哥 … …
59 5±04 0
蕴… … 丽 … …
项 目( 2 0 5G0 ) 助 项 目。 B 06 2 3 资

期和末期大规格斜带石斑鱼的体长 、全长和体重
都 比开 始 时有 显 著 增 加 (900 )而 试 验 组 和 对 1 . ; < 5
2 ・ 2
广 东饲 料 第 l 9卷第 6期
21 00年 6月
第 第 第 一
照 组在 试 验 各个 时 期 的体 长 、全 长 和 体 重 都 无显 著 性差 异 ( 00 ) .5 。
生 长 测 量 : 试 验初 始 ( 1天 )中期 ( 1 在 第 、 第 6 天) 及结 束 ( 3 天 ) , 第 1 时 各组 随机 取 3 进 行体 0尾 长、 全长 与体重 测量 。 每天记 录投饵 量 , 计算 饵料 系 数 () F。每天记 录死亡数量 , 统计存活率 。
F:C/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