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磷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
微生物肥料研究文献综述

河南农业2018年第1期(上)农药和化学肥料施用量的增长造成了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地板结、土壤质量下降、河流和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要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就要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的施用量,寻找有效的替代品,发展“可持续性农业”。
微生物肥料能够制造和促进作物吸收营养、增加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抗性、产生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肥效高、无毒、成本低、节能等特点,是化学肥料最有效的替代品。
合理开发和利用微生物肥料,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微生物肥料的含义微生物肥料又称生物肥料,不同学者和机构曾对微生物肥料给出不同的定义。
孔凡真认为,微生物肥料是一类含有微生物的特定制剂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
陈华癸院士认为,微生物肥料是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在这种效应中,制品中的活微生物起关键作用。
国家农业部认为,通过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包含土壤和生产环境中植物元素的供应量和植物营养元素的有效供应量),又能产生植物生长激素或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的活体制品。
二、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微生物肥料的种类较多,按照制品中的特定微生物种类可分为细菌肥料、放线菌肥料、真菌肥料;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根瘤菌类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菌类肥料、硅酸盐类肥料;按其制品中的内含微生物可分为单一微生物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肥料。
我国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固氮菌类肥料、根瘤菌类肥料、解磷菌肥、硅酸盐细菌肥料、光合细菌肥料、芽孢杆菌制剂、分解作物秸秆制剂、微生物生长调节剂类、复合微生物类肥料、与PGPR 类联合使用的制剂等。
三、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微生物肥料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微生物肥料研究文献综述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李常猛方面:一是增加有机质,增进土壤肥力;二是通过拮抗、占位、竞争排斥等作用,控制微生态环境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增进N、P、K 转化,制造和协助农作物吸收营养;三是通过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细胞分裂素),刺激作物的生长;四是可增强植物抗病虫害和抗旱能力,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五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微生态环境,调控微生态平衡。
植物根际促生菌和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浅析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是指在植物根系土壤中生存的有益菌,可以促 进植物生长,同时具有防病害和提高作物收成的作用, 根 据 PGPR 在 植 物 根 际 定 期 繁 殖 的 地 理 位 置, 分 为 胞 内 PGPR 和胞外 PGPR。目前所发现的具有防病促生潜 能 的 多 个 种 类、 属 性 的 根 系 微 生 物, 包 括 芽 孢 杆 菌 属 (Bacillus)、 假 单 胞 菌 属(Pseudomonas)、 农 杆 菌 属 (A grobacterium)以及埃文氏菌属(Eriwinia)等 。 [1-2]
收稿日期:2020-08-27 作者简介:曹桂林(1983—),女,内蒙古兴和人,硕士,讲师,研究 方向为微生物学。E-mail: 68717430@。
促进盐胁迫下的小麦种子发芽 [5]。费诗萱等从红枣根际 土壤分离筛选出具有 ACC 脱氨酶活性的细菌,经鉴定分 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Bacillus) 和沙雷氏菌(Serratia),可以明显地促进红枣植株的生 长 [6]。王倩倩等通过实验证明含 ACC 脱氨酶的 PGPR 可 以促进盐胁迫下高粱种子的萌发 [7]。 1.2 植物激素
不同类型的 PGPR 产生的植物激素数量与种类各不 相同,80% 的根际细菌能产生吲哚乙酸(IAA)。IAA 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激素,可以促进植物更好地 吸 收 土 壤 营 养。PGPR 产 生 IAA 的 方 式 主 要 有 3 种: 1)IAA 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由植物细胞 合成 IAA;2)细菌进入植物细胞内分泌 IAA;3)细菌 在宿主植物的根际定殖,合成外源 IAA 而供给植物。 王琳等从沙打旺根际土壤中分离到 1 株荧光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fluorescens),并研究证明该菌株除能够 分泌 ACC 脱氨酶和铁载体外,还具有产 IAA 的能力, 促生能力较强 [8]。 1.3 铁载体
土壤_根系_微生物系统中影响氮磷利用的一些关键协同机制的研究进展_孙波

土 壤 (Soils), 2015, 47(2): 210–219①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15030200)资助。
作者简介:孙波(1968—),男,江苏南京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土壤质量演变与农田养分循环,近期重点研究农田土壤碳氮转化微生物过程及其驱动因素。
E-mail: bsun@DOI: 10.13758/ki.tr.2015.02.004土壤–根系–微生物系统中影响氮磷利用的一些关键协同机制的研究进展①孙 波1,廖 红2,苏彦华1,许卫锋1瑀,蒋霁1(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2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 510642)摘 要:根际是养分进入作物系统的门户,也是土壤-根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微域。
根际界面过程决定了氮磷养分的供应强度和有效性,最终影响了氮磷养分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生产力。
近年来,国内外在揭示农田土壤-根系-微生物系统中不同界面的养分转化、吸收和运输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分析了影响土壤氮磷转化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因子;研究了丛枝菌根系统形成的信号机制及其对氮磷吸收的基因调控机制;从信号网络、根系质子分泌和根构型的角度系统揭示了作物根系应对根际环境氮磷养分供应的形态和生理响应机制。
未来针对根际氮磷高效利用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土壤-根系-微生物不同界面的协同机制和调控原理,在根际微域和土壤团聚体尺度开展微生物食物网及其关键功能微生物分布格局和演替规律的研究;揭示根构型对根系–微生物协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养分缺乏条件下根内质子分泌和关键转运蛋白对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调控机制;针对粮食作物,研究根系-微生物对话中已知信号物质(如独脚金内酯和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和新的信号物质(小RNA)的网络作用机制及其对多养分协同代谢的影响;最后,针对不同气候、土壤、作物类型区,提出提高氮磷利用效率的根际生物调控途径和措施。
解磷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解磷能力研究

解磷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解磷能力研究作者:上官亦卿常帆吕睿齐凡贾凤安王艳丁浩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9年第01期摘要:为开发高效微生物解磷肥,利用解磷菌选择培养基(蒙吉娜卵磷脂培养基)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猕猴桃园农田土壤中分离出11株解磷菌,通过纯化培养,筛选出1株高效解磷菌JYP9。
利用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该菌株的分类信息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extremorientalis)。
并用解磷圈法和液体摇瓶培养法,分别以卵磷脂为惟一磷源,确定了该菌株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6 ℃、最适转速为200 r/min、最适起始pH为7和最适起始接种量为2%。
关键词:解磷菌;筛选;鉴定;最适条件中图分类号:S154.39; ; ; ;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9)01-0030-05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9.01.007; ; ; ;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Isolation,Screening,Identification and Phosphate Solubilizing Ability of 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SHANGGUAN Yi-qing1,2,CHANG Fan2,LYU Rui2,QI Fan1,JIA Feng-an2,WANG Yan2,DING Hao2(1.Shaanxi Academy of Sciences,Xi’an 710043,China;2.Microbial Metabolism Research Center,Shaanxi Province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Xi’an 710043,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microbial fertilizer solution, 11 strains from the farm-land soil of actinidia park in Zhouzhi county, Shaanxi prvince, were isolated, using phosphate volubility bacteria selective culture medium (Mongolia lecithin culture medium). A strain of phosphate volubility bacteria JYP9 was screened through purification cultivar. And classification information of this strain was identified by using 16S rDNA gene sequence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ain was a Pseudomonas extremorientalis. Then the phosphate solubilizing method and the liquid shake flask method were used in the experiment to confirm the optimum cultivation condition of JYP9 with lecithin as the only phosphorus sour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was 26 ℃, optimal rotational was 200 r/min, optimal pH was 7, and optimum initial inoculation amount was 2%.Key words: 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 screen; identify; optimum condition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一种主要营养元素,但植物对土壤中的磷元素利用率很低,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长[1]。
一株根际解磷菌的筛选鉴定及促生作用研究

doi:10.11838/sfsc.1673-6257.23002一株根际解磷菌的筛选鉴定及促生作用研究车欣宇1,彭启超1,张志鹏1,2*,张鑫鹏1,魏 浩1,李 俊1,王 莹1,黄德龙1,邓祖科1(1.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200; 2.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05)摘 要:磷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获得优质的解磷促生菌,以北京平谷桃园根际土壤为原料,从中筛选具有较高解磷促生能力的菌株。
通过平板试验初筛可产解磷圈的菌株,再进行液态培养,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其最大的解磷能力,并探索菌株解磷能力与pH变化的关系,同时借助盆栽试验研究其促生特性。
从桃树根际土共分离筛选出3株解磷菌,编号分别为JP01、JP03和PG62,初步鉴定分别为黑曲霉、杰氏假单胞菌和苍白杆菌。
其中,黑曲霉JP01解磷能力优异,其溶解磷酸三钙的能力为112.52 mg/L,对卵磷脂的转化量为145.50 mg/L,最大解磷矿粉能力为95.74 mg/L,在培养过程中,该解磷菌对应的培养液pH显著下降。
盆栽试验表明,黑曲霉能增加玉米幼苗株高、茎粗和地下部干重,还可使植株全磷含量增加。
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解磷微生物菌剂提供优良的菌株资源。
关键词:解磷菌;黑曲霉;解磷能力;促生作用磷作为土壤主要的大量营养元素,通常以无机和有机两种形式存在[1]。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磷元素参与植物体内光合作用、能量转移、碳水化合物代谢和细胞分裂等多个新陈代谢过程,而且还存在各类酶中参与其活性和功能的调节过程[2]。
研究表明磷是一种沉积性矿物,绝大部分易与Ca2+、Fe2+等金属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的无效磷酸盐,造成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下降,很难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土壤缺磷往往成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3-5]。
目前,施加有机和化学磷肥是缓解土壤缺磷的主要手段,但在施用过程中存在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土壤酸化板结等问题。
解磷菌在土壤中解磷能力的研究

解磷菌在土壤中解磷能力的研究田秀平;马宏颖;卢显芝【摘要】从养殖池塘底泥中筛选出2种解磷的微生物As-2和Aw-16,研究了其在土壤中的解磷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s-2和Aw-16微生物处理使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4.92 mg/kg和5.77 mg/kg;从不同培养时间上看,加入As-2微生物的土壤培养12h释放的有效磷量最低,24 h达最大值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CK处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释放的有效磷量越来越低,到60h后下降到1 mg/kg以下;从微生物对土壤中无机磷组分的影响上看,As-2微生物使土壤中Ca-P和O-P减少,而Al-P和Fe-P变化不大.【期刊名称】《天津农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0)001【总页数】3页(P28-30)【关键词】土壤;解磷微生物;有效磷含量【作者】田秀平;马宏颖;卢显芝【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天津300384;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天津300384;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天津3003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5我国有74%的耕地土壤缺磷[1],由于土壤供磷数量有限,磷又是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因此,磷是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从1950年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向土壤中施入化学磷肥,但磷肥利用率很低,磷肥的当季利用率一般只有10%~20%[2],施入的磷肥大部分被土壤中的钙、铁、铝等固定,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化学磷肥是由磷矿石生产的,而作为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磷矿石也会枯竭,因此,将土壤中固定的磷肥重新利用是节省磷肥资源的重要途径。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微生物促进土壤磷素有效性方面做了大量研究[3-5]。
尹瑞龄在我国旱地土壤中发现了多株解磷菌,并得出其解磷强度随磷源种类而异[6]。
汤树德等[7]对霉菌AN227的解磷能力进行了研究,发现此菌溶解磷矿石的能力很强。
Sperber等发现,不同土壤中解磷微生物的数量有很大的差异,并以植物根际土壤中的解磷微生物较多[5]。
解磷菌的分离纯化 综述

解磷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谢冬东(大理学院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2010级生物科学班,云南大理 671003)摘要:解磷菌在土壤中的解磷作用越来越受到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对解磷菌的研究现状、解磷机理、研究方法做一个简述,以及采用平板涂布法分析解磷菌对难溶性磷的分解能力进行测定和对菌种进行鉴定的认识。
关键词:解磷菌;解磷作用;解磷机理;分离纯化;鉴定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又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体内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对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1)。
土壤含有丰富的磷素,既有无机态磷,也有有机态磷,一般是以无机态磷为主(2)。
土壤磷素循环是以微生物活动为中心的。
微生物的活动对土壤磷的转化和有效性影响很大。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土壤中存在许多微生物,能够将植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磷转化为可吸收利用的形态,具有这种能力的微生物叫做解磷菌或溶磷菌(phosphate-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s,PSM)。
大量研究表明,某些微生物具有很强的解磷功能,通过其分泌物或吸收作用把土壤中无效态磷转化成有效态磷,采用微生物的解磷作用能够将难溶性的磷酸盐转化为水溶性磷,有效地增加土壤活性磷的含量,从而供植物吸收利用。
因此,对解磷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在生产含有解磷功能的微生物有机肥料对解决植物磷素供应问题是一条很好的途径(3) 。
1 解磷菌的研究现状不同的微生物解磷能力有较大的差异。
尹瑞龄从土壤中分离出了265 株细菌并测定其分解摩洛哥磷矿粉的能力,发现经过6d的培养,溶磷能力平均为2~30 mg/g ,其中株巨大芽孢杆菌、节杆菌、黄杆菌、欧文氏菌及假单胞菌的解磷能力较强为25~30 mg/ g。
Sundara利用Ca3(PO4)2作为磷源,经过14 d 的摇瓶培养,发现几株芽孢杆菌释放的可溶性磷为70. 52~56. 80μg/mL ,埃希氏菌属释放的可溶性磷为159. 70~170. 30μg/mL 。
植物根际解磷解钾菌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植物根际解磷解钾菌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赵蕊;夏凌峰;丛鑫;周瑾琳;王凤琴;黄弯凤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
【年(卷),期】2024()9
【摘要】磷和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必需元素,植物根际促生微生物可通过产生矿物溶解化合物(如通过有机酸等进行酶解反应)为植物补充磷、钾元素。
利用微生物解钾解磷改良土壤肥力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具有广阔的前景。
文章对植物根际促生菌中解磷解钾菌的功能及应用进行阐述,为微生物菌肥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总页数】3页(P156-157)
【作者】赵蕊;夏凌峰;丛鑫;周瑾琳;王凤琴;黄弯凤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解磷解钾根际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和筛选应用
2.2株番木瓜根际促生菌的解磷解钾作用
3.植物根际解磷菌的研究进展
4.解磷、解钾根际促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5.增施不同配比解磷菌、解钾菌生物菌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 n r ,分解 核酸 和卵磷脂 的能 力 很强 ,接 种 于 土壤 能提 高 土 壤 1 % 以 上 的 有 效 磷 含 量 J 陈 廷 伟 5 .
等 于 15 9 5年从 北京 小 麦 根 际 土壤 中分 离 的一 种 产 酸性 无孢 子芽孢 杆菌 ( aiu p )具 有 较强 的 B l s. c l s 溶 解磷 酸 三 钙 的 能 力 .A t n等 对 根 际 土 壤 的 no u 分 析表 明 ,5 % 的根 际微 生物具 有 溶磷作 用 .15 4 98
1 解 磷 微 生物 的研 究 简 史
13 9 5年 ,前 苏联学者从 土壤 中分 离 到一 种解磷
巨大芽孢杆菌 ( aiu e a ei a. hsh t — B cl m g t r m vr p o ai ls h u p c
成难溶 性磷 酸 盐 J ,从 而 出现 肥 效 下 降 、利 用 率
( . C U g f r s n cec , as g cl rl n e i ,L nh u 30 0 hn ; 1 o eeo G a l dSi e G nuA r uua U i rt sa n i t vs y a zo 0 7 ,C i 7 a
2 e aoa r o r s n c ss m o nsyo d ct n L nhu70 7 ,C ia .K yL br o f a l dE oyt f i t f uao , azo 3 0 0 hn ) ty G s a e Mi r E i
年 S ebr p re 等 发 现不 同土 壤 中解 磷 微 生 物 的数 量 有很 大 的差异 ,大 部分 解磷微 生 物 出现在 植 物根 际
Vo. 1 23,No 1 . Mac r h,201 0
解 磷 微 生平慧 ,
( .甘肃 农业 大学 草业 学院 ,甘肃 兰州 707 ; .草 业生 态 系统教 育部 重点 实验 室 , 肃 兰州 7 07 ) 1 300 2 甘 300
第2 3卷 第 1 期
21 0 0年 3月
仲 恺 农 业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h n k i i est fAs iu tr n gn e i g o r a fZ o g a v ri o r l e a d En l e rn Un y c u
磷对 植物 生长 发育发 挥着重 要 的作 用 ,但是 植 物对 土壤 中的大部 分有机 磷和无 机磷 却不 能直 接 吸 收利用 H .使 用 磷 肥 后 , 由 于 土 壤 的 固定 作 用 , 】
大部分 磷 与 土 壤 中 的 C ¨ 、F ¨ 、A ¨ 结 合 ,形 a e l
壤 生态 肥力具 有重 要意 义.
Re e r h r g e s o ho p t o u lz n i r b a e tl e s a c p o r s f p s ha e s l bi i g m c o i lf r ii r i z
L in fn ,S h n — I a —e g , J HIS a g l ・ i ,Z HANG S u q n h — ig ,HUO P n — u i g h i'
摘要 :对解磷微生物肥料 的研究概况进行 了综述 , 内容包括解磷微生物解磷能力及解磷 机制的研究 方法和进展 、 解磷微生物制剂和菌 肥的应用和发展等. 关键词 :解 磷微生 物 ; 解磷机制 ; 生物菌肥
中 图分 类 号 : 14 S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7 56 (0 0 0 06 O 64— 6 3 2 1 )1— 0 3一 5
Absr c t a t:Th u v y fp o p t ou lzng mir b a etlz r a me a d a r a n r c n e r e s re so h s hae s l bi i c o il friie tho n b d i e e ty a s i o we e s mme p i h o lwi g a p cs:r s a c t o s a o r s fp s h t— is l ig a lt r u d u n t e f l o n set e e r h me d nd pr g e s o ho p a e d so vn bi y h i a d me h n s o c o ra ims n c a im fmir o g n s .The a pl ainsa d d v l p n fp s h t ou iiig mir b a p i to n e eo me to ho p a e s l b lzn c i c o l i o u a a d friie r lo d s use . n c l n e lz rwe e as ic s d t Ke r :p o p a e s l bi zng mi rbe y wo ds h s h t ou l i c i o s;me h nim fdis li g p o p o u c a s o s ov n h s h r s; mir b a e t ie c o i lf ri z r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