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
长吉图的开发开放对图们市经济的影响

长吉图的开发开放对图们市经济的影响延 边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论 文本科毕业设计 题 目:长吉图的开发开放对图们市经济的影响 学生姓名:毕程 学 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2006级1班 指导教师:崔基哲 副教授学校代码:10184二〇一〇年五月摘要随着国家批准了一系列区域开发规划,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为我国进一步推动和参与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开发确立了行动纲领。
准确把握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基本方向进,通过长吉图的开发近一步推进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和提高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
长吉图是把吉林省最具潜力的开放优势与最有能量的经济增长优势、最具魅力的资源优势相叠加,有望成为吉林省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头号品牌,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王牌,必将对全省未来发展产生长远影响,也必将对我国内陆省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对提高我国在东北亚的战略地位也有重要作用。
长吉图的开发开放为图们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带来一次重大机遇。
促进了图们市口岸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旅游业的跨越发展,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少数民主文化交流等。
推动了图们市经济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长吉图;图们江区域;老工业基地;东北亚AbstractIt along with the approval of a serie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up the Chang ji tu shows the pilot area for China to further promote and participate in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Tumen River Development to established the program of action. Chang ji tu accurately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long pilot area into the building's basic direction, the development plan by taking a step forward long Tumen River regional cooperation to promot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opening up the Northeast region.Chang ji tu is open to the most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Jilin Province and the most advantage of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energy, the most attractive overlay of resources, is expected to be open in Jilin Province, the number one brand investment, the key to a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ace boun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impact across the province, will also expand the opening up of China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inland provinces 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old industrial bases play a positive role model in improving our strategic position in Northeast Asia also have an important role.Chang ji tu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ume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s brought a major opportunity. Promoting the Tumen City Port'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ing tourism across the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rade relations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the promotion of democracy, cultural exchanges and small. Promoting the Tumen Economic towards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Keywords:Chang ji tu ; Tumen River area; the old industrial base;Northeast Asia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目的 (1)1.2文献综述 (1)1.3研究内容及方法 (2)第二章理论部分 (2)第三章长吉图开发开放的概述 (3)3.1长吉图开发的概念 (3)3.2长吉图开发的总体要求 (4)3.2.1 指导思想 (4)3.2.2 战略定位 (4)3.2.3发展目标 (5)第四章加快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5)4.1优化空间布局 (6)4.2加快产业提升 (7)4.3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8)4.4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9)第五章促进长吉图与国内区域联动 (10)5.1加强与吉林省其他地区的有机联动 (10)5.2加强与东北地区的协同互动 (10)5.3推进与其他省区的合作 (10)第六章图们市发展概况 (11)6.1图们市地理优势 (11)6.2资源优势 (11)6.3.交通条件 (12)第七章图们经济发展的前景及规划建议 (13)7.1促进图们市口岸经济发展 (13)7.2推动旅游业的跨越发展 (14)7.3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 (15)7.4促进少数民主文化发展 (16)7.5促进边境物流发展 (17)7.6对长吉图发展的规划建议 (18)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谢辞 (22)第一章绪论1.1研究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图们江区域改革开放,我国批准了一项区域开发规划,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本规划的主要范围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即吉林省范围内的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
区位分析

材料三 长吉图先导区区位示意图
125°
500
130°
各级城市
45° 湖、海
200
俄 河流
200
1000
长春 吉林
500 1000
图们
罗 斯
铁路
200
等高线 省界
1000 朝
鲜 2000
日
国界
煤
罗津
本
铁
清津
海
石油
铜
背景知识链接:
对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国务院提出了 “四个重要、两个区”,即使长吉图发展成为我国 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 重要门户和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培育 成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建设成为我国沿边开 发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3)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 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7分)
(3)降水(或水源) 引黄河水灌溉。 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
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 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4)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原因。(8分)
(4)生态保护的需要;市场需求增加;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冷藏、 保鲜技术的发展。
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2007年11月,国务院 正式批准《黄河中上 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 划》将“乌梁素海综 合整治示范项目”纳 入 “重点区域污染项 目”之一
(2008年北京卷)读下图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乌梁素海
2008年6月,号称中国八大淡水湖泊之一的乌梁素海,出现 了有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黄苔大爆发。 (1)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1)大量农灌退水、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排放;近几年河套平 原耕地面积扩大,施肥量增加;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湖水只进不 出,循环不畅,自净能力差;全球变暖使降水减少,蒸发加剧, 湖泊自然补水不足。
关于构建长吉新区的思考

2009年8月30日,《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它标志着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经过几年来的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长吉一体化建设也稳步推进。
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长吉一体化的进程,笔者认为应该加速两市间重要节点、功能区和连接带的发展壮大,应该按照“壮大节点、以点连线、以线成面”梯次推进,在培育四大节点、八大功能区、三大产业带的基础上,在长吉两市连接带和结合部筹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长吉新区。
一、重要节点和功能区快速发展为长吉新区筹建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长吉间各节点县市和功能区把提高速度和增强量能作为统领经济社会的主线,在全省特色城镇化框架内,发挥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实现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经济实力快速增长。
近年来,九台、双阳、永吉、岔路河等节点城镇经济发展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成为长吉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突破点,运行质量明显提升。
投资结构更趋优化。
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吉林北部工业新区等功能区以“三动”战略为推手,通过大项目建设整合资源、突出优势。
今年,长东北继续以“千帆竞发”的态势努力前行,成为长吉图乃至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一大批投资过亿、超十亿、上百亿的大项目上马,一个个特色产业园区的不断壮大,使长东北正在成为长吉心城市。
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在扩大市场融资渠道方面,长东北以组建投资公司和产业基金为融资平台,初步构建了资本市场融资、银行科技信贷、科技企业信用等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九台市以原有农村商业银行为依托,推动国有资产由资源化向资本化转变。
在新型园区建设方面,岔路河和莲花山联手以打造现代农业区为目标,实现了项目共建、生态共管。
在民生创新方面,重点推进长春市宽城区、双阳区奢岭镇、吉林市金珠乡土地增减挂钩试点,为创新土地市场化开发提供示范。
长吉图先导区解读(简稿)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示意图
◆区位优势。长吉图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处于欧亚 大陆桥交通轴线上。图们江是我国内陆进入日本海最近的水上 通道。珲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周边分布俄、朝的自 由贸易区和自由经济区以及俄、朝两国的10个港口。 ◆资源环优势。域内生态优良,资源禀赋良好,可利用水、能 源、矿产等资源丰富;大量建设预留地。 ◆相邻国家要素优势。图们江境外地区拥有富集的石油、天然 气、矿产、水产、森林等资源,日、韩、俄具有雄厚的技术和 资金优势,合作开发空间较大。 ◆科技和产业优势。区域内大学、科研院所集中,产业基础雄 厚,汽车、化工、农产品加工产业在全国举足轻重。
2.加快产业提升
(1)新型工业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发展 低碳经济,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推 进各类开发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 ◆全力打造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 光电子信息、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生 物传统服务业改造升 级,拓宽产业领域。 ◆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特色 旅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 商务会展以及金融保险业。
◆以石化、冶金、汽车、能源、农产品加工、 碳纤维及制品、装备制造、电力电子、生物技 术、非金属矿产等十大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 ◆以商贸、物流、旅游、金融、文化创意为重 点的现代服务业。 ◆以设施农业、长白山特产业、都市观光农业 为代表的现代农业。 ◆初步规划重大产业项目48项:千万吨炼油改造、
百万吨乙烯、百万辆汽车、500万吨精品钢、千万千瓦 级清洁能源、碳纤维基地、生物工程技术产业园区、 中央商务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优质粮食工程、现 代特产业工程等。
(4)科技创新
◆发挥省部合作平台的指导作用,依托高校、科研院 所及企业,建设和完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联合 攻关,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 ◆企业围绕重点产业和技术优势领域,加强自主创新 资源整合,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支持、市场引导的产学研内在结合机 制,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平台,促进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 ◆重点建设和完善一批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工程实验 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和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合作平台或研发中心,把长吉图建设成为全国重 要的创新型区域。
政治热点专题:图们江

政治热点专题:图们江背景一:中新网11月17日电,国务院已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迄今唯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
长吉图包括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和新欧亚大陆桥中心,既有俄罗斯丰富的资源,又有日本和韩国的科技与资本,还有我国的市场与人力资源,我国最大的朝鲜族人口集中居住地延边州亦位于此。
背景二:在充分认识长吉图地区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经过测算,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到2012年力争经济总量翻一番,从2008年的3640亿元达到7280亿元,这需要保持年均19%的增幅。
到2020年,长吉图地区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
为实现发展目标,我们做了如下计划与措施,争取形成分工明确的区域发展格局。
——进一步发挥珲春开放窗口作用。
适度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国际合作竞争力,把珲春开放窗口建设成为集边境区域性出口加工制造、境外资源开发、生产服务、国际物流采购、跨国旅游等多种对外合作形式于一体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成为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桥头堡。
——加快提升延龙图开放前沿功能。
把延龙图建设成为图们江区域重要的物流节点和国际产业合作服务基地。
——强化长吉直接腹地支撑能力。
发挥科技、人才、产业优势,打造“长东北”新区和吉林北部工业新区,加快建设长吉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成为图们江区域的资源要素集聚高地、产业和科技创新高地、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东北亚国际商务服务基地。
产业发展计划;1.新型工业。
全力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等八大新型工业基地。
2.现代服务业。
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层次,拓宽产业领域,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特色旅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商务会展以及金融保险业。
加快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若干理论思考(笔谈)——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开发 注入新 的动力 ;进 一步推进 图们江 区域合 作开 发 ,则 可 以为 内陆腹 地 的开发 开放创 造更便 捷
的对 外联 系通 道 。
第 二 ,既要 重视 加快 新 型制 造业 的发 展 和优化 空 间布局 ,也要 加快 现代 农业 和现代 服务业 的 开发 ,形成 三 次产 业协 调发展 、相互 促进 的新 格局 。制造 业是 一个 国家或一 个地 区经 济发展最 重 要 的产 业基 础 ,是 否拥有 较高水 平 、市场 竞争 力较 强 的制 造业 ,是 衡量 一个 国家 或一个 地 区发 展 水 平 和综合 实力 的关 键性 因素之 一 。为实 现率 先发 展 的战略 目标 ,长吉 图开 发开 放先导 区建设 首 先 要加 快新 型制 造业 的发 展 ,将 先 导区逐 步发 展成 为特色 明显 的新 型制 造业 集 聚区 。长 吉图地 区 的汽 车制造 、装 备制 造 、石油化 工 、农产 品加 工 、 电子信 息等 产业 发展 水平 较高 ,具有进 一步 加 快 发展 的基 础条 件 。在未 来长吉 图开 发开 放先 导 区建设过 程 中 ,应 该大 力支 持上述 优势产 业升 级 改 造 ,优化 产业 布局 。此 外 ,先 导 区还应 该充 分利 用 自身 的资 源优 势和 区位 优势 ,加快 发展现 代 农 业 和现代 服务 业 ,以此促 进产 业结 构优 化升 级 ,培育新 的经 济增 长点 。其 中 ,实施旅游 产业 集 群 战 略就是 加快 现代 服务 业发展 的一 个重 要方 向 。吉林省 自然 环境 优美 ,生 态环境 优 良 ,拥有 得 天 独厚 的旅 游 资源 。 以长 白山 自然保 护 区 、松 花湖 风 景名 胜 区 、净 月潭 森 林 公 园等 景 区为 重 点 , 以生态 游 、民俗 游 、冰雪 游和边 境游 为 主题 ,加快 景 区升 级改 造和 旅游 基础设 施建设 ,建 成集 生 态 、民俗 、冰雪 于一 体 的 国际旅 游 目的地 和旅 游 休 闲度 假 中 心 ,形 成 特 色 明显 的长 吉 图旅 游 产
2009年东北先导区发展建设情况

2009年长东北先导区发展建设情况一、长东北先导区基本概况(一)战略定位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迄今唯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
在《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中,对长东北先导区的战略定位是:——“强化长吉直接腹地支撑能力。
发挥科技、人才、产业优势,打造长东北新区和吉林北部工业新区,加快建设长吉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成为图们江区域的资源要素集聚高地、产业和科技创新高地、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东北亚国际商务服务基地。
”在《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规划》中,对长东北先导区发展和建设也给予了明确的战略定位是:——“推进长吉一体化,加快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建设,强化腹地对前沿和窗口的支撑,构建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开发带。
建成东北亚国际商务中心、国际采购中心、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和新型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生物产业基地、光电子产业基地、冶金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和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加快长、吉两市间的长东北新区、九站和左家开发区建设,推进区域内交通、能源、城市供水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通过开放合作,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探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模式,打造新的开放开发平台,成为新型产业的集聚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和长吉图开放合作区的起步区,构筑长吉经济隆起带。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获得国务院批准后,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实施方案》,对编制长春市先行先试规划、长东北综合保税区规划、联港出海方案、加快推进百万辆汽车增产工程、专用车基地建设工程、新能源汽车开发工程、百户专业化零部件企业集团培育工程建设等42项重要规划、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进行了任务分解,其中涉及长东北区域的重大项目包括:——长东北综合保税区。
国务院正式批复图们江区域开发规划纲要将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Microsoft Word 文档

国务院正式批复图们江区域开发规划纲要将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资料图片:自2003年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社会和谐稳定,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重大进展。
这是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境内几十部风力发电机组在工作(2005年5月8日拍摄)。
新华网长春2009年11月16日电(记者褚晓亮)记者从吉林省政府了解到,国务院已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迄今唯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
图们江区域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
国务院在批复中指出,以吉林省为主体的图们江区域在我国沿边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加快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是新时期我国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促进边疆繁荣稳定的重大举措。
按照国务院的批复,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简称长吉图)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要加快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将其发展成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培育形成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
批复还提出,要以长吉图开发开放为先导,立足图们江,面向东北亚,服务大东北,全面推进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
要坚持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坚持大胆创新和率先示范,坚持统筹国内与国际合作,努力建设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有关专家认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将对进一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并将增强我国与东北亚各国的全方位合作,在已有基础上开创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新局面,成为辐射和带动东北亚区域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
国务院召开振兴东北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出台新政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17日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2012年9月27日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金润权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本次常委会报告《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贯彻落实情况,请予审议。
2009年8月30日,《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实施。
三年来,在国家、省及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推动下,州政府全力抓好《纲要》贯彻落实,圆满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一年良好开局,三年明显进展”的工作目标。
一、具体做法一是建立健全领导体系。
《纲要》进入审批程序后,州政府即开始着手准备贯彻落实工作,正式公布仅15天,州委、州政府隆重召开全州贯彻实施《纲要》动员大会,出台了《中共延边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实施<纲要>的决定》,成立了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延边州长吉图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将办公室设在州开发办,下设由各相关州直部门牵头组成的规划项目组、产业发展组、通道建设组、政策研究组、经贸合作组、宣传推介组、资金保障组,各组各司其职,协同推进。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
围绕落实《纲要》组织编制全州“十二五”发展规划,包括38个专项规划,涉及工业、农业、服务旅游、产业布局、园区建设、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交通、能源、水利、社会保障、安全生产、人口计生、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重点行业领域。
编制了《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产业发展规划》、《八大重点工业产业发展规划》,均经过州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开始实施。
每年年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落实《纲要》体现在指导思想及各项具体工作部署中。
特别是在今年1月6日召开的州第十次党代会上,确立了“开放先导”为全州首要发展战略的地位。
三是突出重点抓落实。
2009年,州委、州政府为深入贯彻实施《纲要》,以正式文件形式确立了十项重点工作:认真制定相关专项规划、全力推进国际大通道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珲春的“窗口”功能、增强延龙图的“前沿”承载功能、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带动全州协调发展,三年来,州政府紧紧围绕这些重点工作加强领导,严格督查,狠抓落实。
四是强化舆论宣传。
为了营造落实《纲要》的浓厚氛围,我州加大宣传攻势,运用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等手段,广泛传播《纲要》精神,做到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镜头不移、焦点不变、力度不减、热度不降。
除州内媒体密集的宣传报道外,中直、香港、省直新闻媒体也多批次来我州采访报道长吉图先导区建设情况。
近年来,延边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空前提高,图们江开发氛围空前浓厚,为《纲要》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浓厚的舆论基础。
二、主要成绩一是通道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公路建设完成投资75亿元,建设规模达到2100公里。
建成了图们至珲春高速公路,实现长珲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建设了汪清至延吉高速公路,全州县市至首府1小时经济圈形成。
省道安图至东清段水毁重建工程、省道延吉至龙井公路加宽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路面工程。
全线贯通境内536公里边防一线公路,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全州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15.6公里,高速公路比重(3.6%)在全省排第一位。
铁路方面,开工建设了南坪至和龙铁路,现已基本完工。
启动了吉林至珲春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项目,预计2014年建成通车。
维修改造了朝鲜元汀口岸至罗津港50.3公里二级公路,从元汀口岸至罗津港行车时间由原来的2个小时缩短至50分钟。
口岸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升级改造了古城里口岸、沙坨子口岸,双目峰临时通道正在升级国家级口岸。
2011年,全州12个口岸过货量达114万吨,过客量1O1万人次。
其中,延吉空港对韩航线进出境人数超过38万人次。
近期还开辟了对朝鲜航线,延吉空港在全国支线机场中保持领先水平。
在陆海联运方面,开辟了珲春—罗津—上海(宁波)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运输煤炭总量超过10万吨,开辟了珲春—扎鲁比诺—新澙航线,借港出海战略得到深入实施。
此外,我州还开通了中国延吉至朝鲜罗津的客运班车。
目前,我州已经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相互衔接、沟通内外的立体交通网络。
2011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58.1万人次,增长18.5%。
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09.1亿元,增长28.6%。
二是产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
按照新口径统计,2010年至2012年7月末,我州累计完成产业项目投资1208.7亿元。
其中,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7.3亿元;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42.5亿元;交通运输、信息传输、批发零售、房地产、公共管理等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38.9亿元。
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我州精心谋划了人参、矿泉水、黑色金属、石油炼化、信息产业五个产业重塑。
目前,重点推进和龙市200万吨钢铁、昊华集团120万吨电石、国药集团人参加工、康佳集团家电生产线搬迁、吉林敖东工业园区、延边方向电子产业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
三年来,我州三次产业比例由2008年的12.7:45.6:41.7调整到2011年的9.3:50.0:40.7,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4.4个百分点。
三是珲春“窗口”功能显著提升。
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今年4月1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这是我国首个冠名“中国”的国际合作示范区。
国家再次赋予珲春一系列优惠政策,省政府常务会议日前也批准通过了一系列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
同时珲春市积极协调海关总署,出台了支持示范区建设的相关政策,珲春政策优势进一步优化、密集,洼地效应凸显。
按照国家商务部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珲春市目前已经启动示范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高起点、大手笔谋划推动新城区建设。
今年5月,集中启动了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73.6亿元。
目前,这些项目稳步推进,其中总投资30亿元的东北亚(珲春)国际边贸物流集散中心、总投资10亿元的欧亚珲春国际购物中心项目主体建筑基本封顶;总投资2.5亿元的志华新型建材生产、建材设备制造项目完成厂房建设,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近两个月,珲春又陆续开工了总投资28亿元的中国珲春长德国际城、总投资12亿元的珲春浦项现代物流园区等一批大项目,在“中国光彩事业延边行”活动中,珲春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170亿元。
三年来,珲春地区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53.4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1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从2008年的7.1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13亿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窗口”作用显著提升。
四是延龙图开放“前沿”功能进一步完善。
延龙图一体化取得积极进展,三市实现了金融同城、固话同城,延吉龙井两市交通实现了公交化运营。
朝阳川划归延吉管理,为延吉西部新区建设开辟了广阔空间。
按照中国图们江地区中心城市的定位,首府延吉在道路、桥梁、供水、供热、供电以及重点街路绿化、美化、亮化等大型公益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延边图书馆、延边博物馆、延边体育场成为延吉市的亮点工程,城市的承载功能日益增强,品位不断提升,成功跻身“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延吉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图们市全力打造中国朝鲜工业园,已顺利引入443名朝鲜劳务技术人员,为图们经济开发区构筑劳动力成本优势,开辟海外市场抢得先机。
龙井工业集中区刚刚通过省级开发区升级验收。
目前,延龙图“前沿”功能与品位显著提高。
五是国际合作实现历史性突破。
对朝合作方面,两国启动共同开发共同管理“两个经济区”工作,建立了国家级、省级、罗先开发区三级共同开发共同管理体制,出台了罗先合作开发相关法律,罗先经济贸易区总体规划及罗津港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完成,双方成功签署协议。
2011年启动元汀口岸至罗津港公路维修改造、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对朝跨境自驾游、百万吨水泥生产、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等项目。
近日,又签订了供电、港口及园区投资、高效农业水稻等项目,并不断推进便利化通关。
此外,我州还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将中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
在州内建立了日本、韩国、俄罗斯工业园区,推动了对韩、日陆海联运航线发展,图们江区域开发正由独立开发为主向着合作开发为主的新阶段快速发展。
六是争取优惠政策取得新收获。
《纲要》批复实施以来,我州争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被商务部批准为第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延吉和图们两市被商务部批准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
国务院批准我州继续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将珲春市确定为兴边富民补助资金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试点。
延吉市被明确为东北振兴战略重点支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城市,特别是国务院批准在珲春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出台了若干扶持发展意见。
在我州的积极争取下,省政府常务会也原则通过省政府《关于支持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的若干意见》。
七是全州经济发展明显提速。
2011年与2008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从375亿元增长到665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从64亿元增长到11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420亿元增长到52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始终保持在18亿美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81亿元增长到302亿元;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2170元、4780元分别增长到19560元、6650元。
我州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都名列前茅。
三、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外通道通而不畅,物流总量不大、运营企业实力不强、通道活力不足仍是当前突出问题,尤其是珲卡铁路仍然没有恢复开通;二是产业的支撑、辐射带动能力薄弱,缺少龙头产业、龙头企业,缺乏产业配套的集群能力;三是口岸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吞吐能力不足,比如,延吉空港已处超负荷运营状态,跨境桥、路等级低,境外俄、朝两国邻近港口有待进一步合作开发;四是体制机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延龙图一体化亟待向纵深推进,珲春示范区建设,体制改革问题亟待突破;五是落实《纲要》的合力需要进一步凝聚,干部的认识要进一步提高,责任感、使命感要进一步增强。
四、今后工作打算第一、进一步加强对外通道建设。
对外通道是国际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打造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境内面向图们江口的公路、铁路网建设;另一方面要密切与周边国家合作,加大对境外连接邻近港口的公路、铁路、桥梁及口岸基础设施改造新建力度。
在境内方面,我们要全力推动在建中的吉珲高速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珲春—东宁铁路前期工作,实施圈河口岸、珲春口岸、珲春铁路口岸换装站等基础设施扩能改造,完善欧亚大陆桥东段建设,连通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形成境内面向日本海纵横畅通的路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