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铁黄msds

氧化铁黄msds
氧化铁黄msds

氧化铁黄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氧化铁黄

化学品英文名称:Pigment Yellow 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三氧化二铁含量≥86%

CAS No. 51274-00-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粉尘会引起尘肺,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mg/m2。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接触过氧化氢、环氧乙烷和次氯酸钙能引起爆炸。与铝粉、联氨、三硫化氢接触发生剧烈反应。接触一氧化碳能形成爆炸性物质。

有害燃烧产物:无。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

TLVTN:ACGIH 5mg/m3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86%外观与性状:黄色粉末。熔点(℃):1538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5.2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燃烧热(kJ/mol)、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闪点(℃)、引燃温度(℃)、爆炸上限%(V/V)、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碱,溶于硫酸、盐酸、硝酸。

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高档汽车涂料、木器涂料、建筑涂料及油墨、塑料、橡胶等的着色。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酸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

UN编号:无

包装类别:Z01

包装方法:可用塑料编织袋内衬塑料薄膜袋包装,也可用其他适宜的包装材料包装。

包装标志:产品包装袋上印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包括生产厂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注册代号、型号、生产批号、净含量、生产日期及规定的“防潮”标志。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装载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污染和破损。产品在运输过程要应防止雨淋和日光曝晒。确保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氧化铁系列颜料发展概述

氧化铁系列颜料发展概述 在各类颜料中,氧化铁颜料的产销量仅次于钛白粉,是第二个量大面大的无机颜料,是第一大彩色颜料。氧化铁颜料颜色多,色谱广,遮盖力高,着色力强,主色有红、黄、黑三种,通过调配还可以得到橙、棕、绿等系列色谱的复合颜料。氧化铁颜料有很好的耐光、耐候、耐酸、耐碱及耐溶剂性,还具有无毒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涂料、油墨、塑料、陶瓷、造纸、磁性记录材料等行业中。 以钛白副产硫酸亚铁为原料,可以生产很多种类的氧化铁产品,是处理硫酸亚铁的最佳途径。 1.普通氧化铁颜料 1.1.煅烧法生产铁红 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氧化铁牌号约80个,共中有约20个是煅烧法绿矾红;日本的煅烧法氧化铁产量世界最大,年产约20万吨,但其产品主要是用作磁性材料。我国以淄博钴业为主的几家工厂采用煅烧法生产,但其产品品质较低,用途不广,质量和国内普遍采用的铁皮一硝酸法相差较远。 目前全球的氧化铁颜料,60%用于建筑材料,30%用于涂料。这两类用途的氧化铁都要求有很好的颜色和分散性,用于建筑材料的氧化铁还必须有较高的着色力(着色力低会使颜料添加量加大,影响材料强度等性能。)。绿矾煅烧法生产的铁红粒子较大,颜色深而且着色力也不高,基本上不能用在建筑材料上,这就使它们的应用范围大大缩小。 1.2.液相氧化法生产铁红和铁黄 用烧碱(或氨)中和硫酸亚铁生成氢氧化亚铁,以空气氧化氢氧化亚铁制晶种,在晶种存在下用空气氧化硫酸亚铁,反应过程中连续滴加硫酸亚铁和碱(或氨),保持一定的亚铁浓度和PH值,通过对色光进展的控制可以得到从浅色到深色一系列色相的氧化铁。该工艺生产铁红和铁黄区别在于晶种制备条件不同,酸性条件下得铁黄晶种,碱性条件下得铁红晶种。用空气液相氧化法生产1吨氧化铁约需七水硫酸亚铁3.5~4吨,30%的烧碱3吨或液氨0. 45吨。 用液相氧化法生产氧化铁在我国目前还处在实验室阶段,尚未有工业生产装置。原因主要是产品质量和目前成熟的铁皮法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另外它需要消耗大量的碱或氨,生产成本也没有优势。但作为处理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有效途径之一,这还是一套非常值得研究的生

氧化铁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氧化铁红是按含量定价格的,但我个人认为其实应该是色相定价更加合理。但是色相好的往往是含量高的,可能给人造成一个含量越高色相就越好,当然价格就更高的假像。所以说,色相好的产品价格是不低的。 市面上的氧化铁现在大至分为三大类:合成氧化铁红,天然氧化铁红,还有一种是合成氧化铁红里渗加天然氧化铁来降低成本的,我也将之分为一类。其中合成氧化铁红的色相最好,着色率最高。相对应的理化指标也最好。 至于“溶解性”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你是用在哪个方面的?氧化铁红是可以溶解在水性和油性的液体当中,成为一种悬浊夜状态的夜体。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和会自动沉淀。有些经过后处理的氧化铁红沉淀的时间会长一点,但价格也是相当高的。 不知道这些对你有没有帮助。如果还有需要可以发邮件给我:shm5990@https://www.360docs.net/doc/b84285238.html, 品用途:用于油漆, 橡胶, 塑料, 建筑等的着色氧化铁红分类:有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天然的称西红。是基本上纯粹的氧化铁。红色粉末。由于生产方法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状都有很大的差别,色泽变动于橙光到蓝光至紫光之间。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大。密度5-5.25。有优越的耐光、耐高温性能,并耐大气影响、耐污浊气体、耐一切碱类。在浓酸中只有在加热情况下才逐渐被溶解 氧化铁红(Iron Oxide Red)又称铁氧红、铁丹、锈红 化学性质: 分子式(Formula):Fe2O3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159.69 CAS No.:1332-37-2 有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天然的称西红。是基本上纯粹的氧化铁。红色粉末。由于生产方法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状都有很大的差别,色泽变动于橙光到蓝光至紫光之间。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大。密度5-5.25。有优越的耐光、耐高温性能,并耐大气影响、耐污浊气体、耐一切碱类。在浓酸中只有在加热情况下才逐渐被溶解 1、在各类混凝土的预制件和建筑制品材料中(如彩色水泥、彩色水泥地砖、彩色水泥瓦、仿琉璃瓦、混凝土地砖、彩色灰浆、彩色沥青等)作为颜料或着色剂,直接调入水泥中应用。 2、应用于室内外的彩色混凝土表面,如墙面、地坪、天花板、支柱、门廊、路面、停车场、阶梯、车站等; 3、应用于各种建筑陶瓷和琉璃陶瓷,如面砖、地砖、屋瓦、嵌板、水磨石、马赛克花砖、人造大理石等。 4、应用于各种涂料、油漆和油墨的着色和保护物质,包括水性内外墙涂料、粉末涂料等,及油性漆包括环氧、醇酸、氨基等各种底漆和面漆,和玩具漆、装饰漆、家具漆、电泳漆和磁漆等。 5、在各种塑料制品(如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等)和橡胶制品(如汽车内胎、飞机内胎、自行车内胎等),用来做着色剂和填充剂。 6、应用于各类化妆品、纸张、皮革的着色。 7、应用于建筑、橡胶、塑料、涂料等工业,特别是铁红底漆具有防锈功能,可代替高价红丹漆,节约有色金属。

氧化铁红简述

氧化铁红是红色粉末。由于生产方法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状都有很大的差别,色泽变动于橙光到蓝光至紫光之间。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大。密度5-5.25。有优越的耐光、耐高温性能,并耐大气影响、耐污浊气体、耐一切碱类。在浓酸中只有在加热情况下才逐渐被溶解。 氧化铁红的用途: 1、用于油漆, 橡胶, 塑料, 建筑等的着色,此外氧化铁颜料还可以用于各类化妆品、纸张、皮革的着色。 2、氧化铁颜料适用于各种涂料着色和保护物质,包括水性内外墙涂料、粉末涂料等;也可适用于油性漆包括环氧、醇酸、氨基等各种底漆和面漆;也可用于玩具漆、装饰漆、家具漆、电泳漆和磁漆。 3、氧化铁颜料适用于塑料制品的着色,如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及橡胶制品的着色,如汽车内胎,飞机内胎,自行车内胎等。 4、氧化铁红颜料在各类混凝土中预制件和建筑制品材料作为颜料或着色剂,直接调入水泥中应用。各种室内外的彩色混凝土表面,如墙面、地坪、天花板、支柱、门廊、路面、停车场、阶梯、车站等;各种建筑陶瓷和琉璃陶瓷,如面砖、地砖、屋瓦、嵌板、水磨石、马赛克花砖、人造大理石等。 5、氧化铁红普遍使用于建筑、橡胶、塑料、涂料等工业,特别是铁红底漆具有防锈功能,可以代替高价的红丹漆,节约有色金属。又是高级精磨材料,使用于精密的五金仪器、光学玻璃等的抛光。高纯度的是粉末冶金的主要基料,用来冶炼各种磁性合金和其他高级合金

钢。由硫酸亚铁或氧化铁黄或下脚铁混经高温煅烧而得,或直接从液体介质中制成。 6、红在建材工业中主要用于彩色水泥、彩色水泥地砖、彩色水泥瓦、仿琉璃瓦、混凝土地砖、彩色灰浆、彩色沥青、水磨石、马赛克花砖、人造大理石及墙面粉刷等;在涂料油漆行业中主要用来制造各种油漆、涂料、油墨。在其他工业中,如陶瓷、橡胶、塑料、皮革揩光浆等用来做着色剂和填充剂。 氧化铁红分类: 氧化铁红主要有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天然的称西红。是基本上纯粹的氧化铁。红色粉末。由于生产方法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状都有很大的差别,色泽变动于橙光到蓝光至紫光之间。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大。密度5-5.25。有优越的耐光、耐高温性能,并耐大气影响、耐污浊气体、耐一切碱类。在浓酸中只有在加热情况下才逐渐被溶解。 氧化铁红性质: 1.从化学性质上讲:分子式为(Formula):Fe2O3 ,分子量为:159.69。 2.从物理性质上来讲有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天然的又称为西红。是基本上纯粹的氧化铁。红色粉末。由于生产方法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状都有很大的差别。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大。密度5-5.25。有优越的耐光、耐高温性能,并耐大气影响、耐污浊气体、耐一切碱类。在浓酸中只有在加热情况下才逐渐被溶解。

去离子水质量标准

去离子水质量标准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检查】 酸碱度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取本品,分置三支试管中,每管各50ml。第一管中加硝酸5滴与硝酸银试液1ml,第二管中加氯化钡试液2ml,第三管中加草酸铵试液2ml,均不得发生浑浊。 硝酸盐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NO2)}0.3ml,加无硝酸盐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6%)。 亚硝酸盐取本品10ml,置纳氏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ml及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100)1ml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取亚硝酸钠0.750g(按干燥品计算)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再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50ml,摇匀,即得(每1ml 相当于1μgNO2)]0.2ml,加无亚硝酸盐水9.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2%)。 氨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1.5ml,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003%)。 二氧化碳取本品25ml,置50ml具塞量筒中,加氢氧化钙试液25ml,密塞振摇;放置,1小时内不得发生浑浊。 易氧化物取本品100ml,加稀硫酸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滴定液 (0.02mol/L)0.10ml,再煮沸10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洗洁精MSDS

洗洁精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洗洁精 主要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直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浓稠状液体,产品不分层,无悬浮物或沉淀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于-3℃~10℃的冰箱中放置24h,取出恢复至室温时观察无结晶,无沉淀;(40±1)℃的保温箱中放置24h,取出立即观察不分层,不浑浊,且不改变气味。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基本无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目前,未见职业中毒报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二、洗洁精的毒性与危害 餐具洗涤剂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直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根据对这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急性口服毒性的研究,确认LAS 的LD50为0.5—2.0克/千克;AES的LD50为1.7—5.0克/千克。此毒性范围与食用盐和小苏打相当,应属无毒物质。 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一般只有15%至20%,经冲水稀释后约为0.1%—0.15%。如根据漂洗1次来检测洗涤液残留的表面活性剂的量来估算,每只盘子上沾有的表面活性剂仅为0.0009毫克。若以每人每天需使用20只盘子计,则每天每人摄取量为0.018毫克;如漂洗两次或用自来水冲洗,则摄取量更微不足道。据相关研究,每人每天摄取表面活性剂的量在0.3—3毫克是安全线,那么,用餐具洗涤剂洗餐具后,餐具上残留的量远低于此线,因此,可以认定是安全的。 二、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三、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四、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五、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六、接触控制、个人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烟火。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α-三氧化二铁制备

硝酸与铁屑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经冷却结晶、脱水干燥,经研磨后在600~700℃煅烧8~10h,在经水洗、干燥、粉碎制得氧化铁红产品。也可以氧化铁黄为原料,经600~700℃煅烧制得氧化铁红。4Fe(NO3)→2Fe2O3+12NO2↑+3O2↑ Fe2O3·nH2O→Fe2O3+nH2O;先制得透明氧化铁黄(制法参见透明氧化铁黄),经煅烧脱水,制得透明氧化铁红。其 2α-FeOOH[△]→2α-FeSO3+H2O;采用中和沉淀法。先制得氧化铁黑,再高温灼烧制得透明氧化铁线。将0.5mol/L浓度的FeCl3·6H2O溶液加热沸腾水解至红棕色胶粒出现为止(溶液1)。取与溶液1等体积的0.25mol/L的FeCl2溶液(由金属铁与盐酸作用制得),用稀氨水调至白色沉淀不再消失为止(溶液2)。将溶液1和溶液2合并,搅拌,并加入适量的羟基羧酸络合剂和缓冲剂,维持恒温80℃。随反应的进行,不断有黑色Fe3O4生成。反应结束,将Fe3O4结晶转移至pH8、含有为Fe3O4质量比为10%~20%的油酸钠溶液中进行表面处理,搅拌悬浊液,恒温80℃,0.5h后将悬浊液用稀盐酸(1:3)调pH=6~6.5,将Fe3o4油酸吸附包覆物(黑色絮凝体)抽滤,热水搅洗数次,50~60℃真空烘干,制得疏松的粉体Fe3O4。将上述油酸包覆的Fe3O4慢速升温至550~600℃焙烧0.5h,得到均匀分散的透明铁红α-Fe2O3微粒子。;由天然黄铁矿制得。由硫酸亚铁或草酸铁经风化得硫酸铁,再经煅烧而得。由氢氧化铁脱水而得。制造硫酸、苯胺、氧化铝等过程中的副产物。由碳酸铁、硝酸铁等经强热而得。硫酸亚铁加热至650℃以上而得。;云母赤铁矿法云母赤铁矿石精选后,经湿球磨机磨成精矿粉,脱水,烘干,冷却,粉碎至325目,过筛,制成云母氧化铁。;硫酸亚铁氧化法将硫酸与铁屑反应制得硫酸亚铁,除砷及重金属,经氧化而得。流程参见氧化铁黄。;制备方法有湿法和干法。湿法制品结晶细小、颗粒柔软、较易研磨,适宜作颜料。干法制品结晶大、颗粒坚硬,适宜作磁性材料、抛光研磨材料。湿法将一定量的5%硫酸亚铁溶液迅速与过量烧碱溶液反应(要求碱过量0.04~0.08 g/ml),在常温下通入空气使之全部变成红棕色的氢氧化铁胶体溶液,作为沉积氧化铁的晶核。以上述晶核为载体,以硫酸亚铁为介质,通入空气,在75~85℃,在金属铁存在的条件下,硫酸亚铁与空气中氧作用,生成三氧化二铁(即铁红)沉积在晶核上,溶液中的硫酸根又与金属铁作用,重新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再被空气氧化成铁红继续沉积,如此循环到整个过程结束,生成氧化铁红。其干法硝酸与铁片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经冷却结晶,脱水干燥,经研磨后在600~700℃煅烧8~10h,再经水洗、干燥、粉碎制得氧化铁红产品。也可以氧化铁黄为原料,经6()0~700℃煅烧制得氧化铁红。其4Fe(NO3)3[△]→2Fe2O3+12NO2↑+3O2↑Fe2O3+n H2O[△]→Fe2O3+nH2O[2]

洗手液MSDS(优.选)

蓝月亮洗手液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DDBS 分子式:C18H29NaO3S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柠檬酸、珠光剂、防腐剂、香料、染料√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5155-30-0 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基本无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目前,未见职业中毒报道。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治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最高容许浓度:前苏联MAC: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征 外观与性状:白色至淡黄色薄片、无臭、小颗粒或粉末状。 Ph值: 6 熔点(℃):无资料

透明氧化铁的制备

透明氧化铁黄的制备实验 1.基本背景对于颜料而言,其对被涂覆物表面主要起遮盖作用。氧化铁是一种常用的耐候性极好的无机颜料。根据色相不同,分为氧化铁黄和氧化铁红两类。前者为部分水合的氧化铁,其组成简式可以Fe2O3?H2O表示,后者则为Fe2O3。根据颗粒大小,氧化铁颜料分为透明和普通两类。所谓透明氧化铁,指的是其颗粒尺寸<100nm的物種。这个尺寸范围正好是可见光发生衍射的条件,所以粒子看起来像是透明的。本实验依据给定的参考文献,请同学自行安排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具体要求:所选用的仪器试剂条件不要超出所提供的范围;时间限定在6小时以内。 2.试剂和仪器条件A实验试剂:三氯化铁溶液(0.2mol?dm-3)60ml/人;1+1 NH3?H2O(v/v,~8 mol?dm-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四氯化碳;pH试纸;中速定量滤纸等。B 所用仪器:电炉;磁力搅拌器;抽滤装置;150ml分液漏斗;1000ml烧杯1只;400ml、250ml、100ml烧杯各2只;100ml量筒一只;漏斗架;250ml单口烧瓶2只;克氏蒸馏头;直形冷凝管;尾接管;磨口温度计;150ml 蒸发皿;表面皿3只;研钵。水浴锅、水力喷射真空泵、烘箱等为公用。 3.注意事项:A.你首先需要设计出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在进行方案设计时,一定要进行准确严密的相关计算,这个习惯必须养成!B.注意操作过程的统筹和计划性,这样方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实验。C.一定要养成随时记录的良好习惯。建议在方案设计时同时进行有关记录格式的设计。需要纪录的主要事项计有:各物料投加量、各步骤操作需时、反应起止时间、过程中的反应现象、产品质量及其他获得的数据等。 后附参考文献:

无机颜料的表面处理

无机颜料表面处理 对无机颜料进行表面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颜料的应用性能和使用效果,充分体现其光学性质和颜料性能,是提升颜料质量档次的主要措施之一。 1 .表面处理的作用 表面处理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提高颜料本身的特性,如着色力、遮盖力等;②提高使用性能,增强颜料在溶剂和树脂中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③提高颜料制成品的耐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具体如图 1 所示。 图 1 颜料表面处理的作用 颜料的表面处理可以通过无机包膜和添加有机表面活性剂来实现其目的,例如:铬黄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发胀、变稠,在调色时容易出现“丝光”,通过添加锌皂、磷酸铝、氢氧化铝来减少其粗针状晶体,降低发胀现象;铅铬黄颜料可以用二氧化硅或锑化合物或稀土元素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光、耐热和化学稳定性;镉黄可以通过 SiO 2 、Al 2 O 3 表面处理来提高其表面积、增强耐候性,也可以通过添加硬脂酸钠、烷基磺酸盐等使其表面从亲水性 变为亲油性而更容易在树脂中分散;镉红通过 Al 2O 3 、 SiO 2 包膜表面处理也可以提高其分散性和耐候性;氧化铁 颜料可以用硬脂酸作表面处理剂,提高其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也可以通过 Al 2O 3 表面处理,增强其表面亲油 性能;透明氧化铁黄,可以通过添加十二烷基萘磺酸钠表面处理来提高它的分散性和透明度;氧化铁蓝颜料耐碱性差,可以通过脂肪胺表面处理来增强其耐碱性能;群青的耐酸性差,可以通过 SiO 2 表面处理来提高它的耐酸性能;立德粉可以通过稀土元素表面处理来降低立德粉中硫化锌的光化学活性;碳酸钙可以通过硬脂酸、硬脂酸钙、聚丁二烯、松香酸或钛酸酯、磷酸酯、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生产出各种不同牌号、不同用途的活性碳酸钙;高岭土可以通过某些季胺盐或甲基丙烯酸酯、硅烷、脂肪酸、钛酯酸进行表面处理,制成应用性能极佳的活性高岭 土;钛白粉可以通过 Al 2O 3 、SiO 2 、ZrO 2 表面处理来提高其耐候性,以及用各种有机表面活性剂来提高它的湿润 性和分散性。 2 .表面处理的作用机理

CJT51-2018(45.4)城镇污水水质标准检验方法总镉的测定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报告 方法名称:城镇污水水质标准检验方法总镉的测定CJ/T 51-2018(45.4)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验证人员:日期: 报告编制:日期: 审核人员:日期: 批准人员:日期:

城镇污水水质标准检验方法总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方法验证报告 1、验证目的 方法变更:城镇污水水质标准检验方法总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CJ/T 51-2018(45.4)代替CJ/T 51-2004(22.4)。 2、变更内容 标准号变更,更改了试剂和材料的要求(由去离子水更改为无酚蒸馏水,部分试剂浓度结果的单位由g/L更改为g/ml),新增了标准曲线的消解操作,删除了CJ/T 51-2004(22.4)中的22.4.6.2.4试份的准备步骤,更改了标准内容的顺序。 3、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城镇污水中镉的含量。 4、方法原理 方法基于样品经基体改进后,所含镉离子在石墨管内,生成难挥发的化合物,高温蒸发离解为原子蒸气,并吸收镉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共振线,其吸收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镉浓度成正比,根据测得的吸收值与标准系列比较进行定量。 5、仪器设备、人员能力及实验场地 5.1、仪器设备 表5.1.1、仪器设备情况一览表 5.2、人员能力 参与本方法验证实验的人员皆经受过本公司或其他专家的关于此方法的学

习培训,并考核通过。人员情况见表5.2.1 表5.2.1、人员信息一览表 5.3、实验场地 本次方法验证实验的测定在无机前处理室前处理,在仪器一室分析,实验场所均不受其他实验环境影响,且实验温湿度均能满足实验要求。 5.4、标准物质 表5.4.1、标准溶液/样品一览表 6、样品 应用聚乙烯瓶采样,采样瓶使用前先用洗涤剂洗涤,再用5%硝酸浸泡,最后用水冲洗洁净。采样后应立即用浓硝酸调节pH值小于2。 7、分析步骤 7.1、测定 测定步骤如下: a.消解:取适量样品(50ml~100ml,根据样品情况而定),移入250ml高型烧杯中,加5ml浓硝酸,在电热板上缓慢加热,保持微沸状态,蒸发到尽可能小的体积(大约10ml,但不得出现沉淀和析出盐分),再加入5ml浓硝酸,盖上玻璃表面皿,加热样品使之发生缓慢回流,继续加热,必要时再加入浓硝酸直至消化完全,此时溶液呈清澈浅色,最后加入1ml~2ml浓硝酸,微微加热以后溶

洗手液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参照资料)

洗手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一、产品标识 产品名称:抗菌护肤洗手液 产品组名:ZC—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二、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 三、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如果症状持续,就医治疗。 皮肤接触:无需急救 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如果症状加剧,就医治疗。 摄食:不要催吐,除非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这样做,给患者两杯水,不要给已失去知觉的人口服任何东西,立即就医治疗。 四、消防措施 适用的灭火剂:使用B类灭火剂(例如:化学干粉,二氧化碳) 燃烧时的接触危害:密闭容器接触火源的热量可能产生压力和爆炸。整齐可能沿着地面移动很远的距离,到达点火源处。 灭火程序:水可能无法有效灭火但能冷却接触火的容器和表面以防爆炸。 佩戴全套防护设备(Bunker Gear)和自供式呼吸器(SCBA)。

五、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预防措施:参看其它章节的预防措施。 溢出应急处理:如果大量溢出,下水道进口盖上并筑防护堤,以防溢出物流入下水道或水体环境中,用无机吸收剂来覆盖。密闭容器。未防护的人员从危害现场撤离。用新鲜空气通风工作场所,将溢出物收集于容器内,用清洗剂和水清理残余物,将产生的含有残余物的溶液收集起来置于密闭容器。尽快废弃处理收集起来的物质。 六、操作处置与储存储存要求: 储存要求:在摄氏25度下储存。 不相容的物质:远离酸储存; 远离热源储存; 远离阳光直射处储存; 远离氧化剂存放。 防爆:易燃液体和蒸汽。远离热、电火花,明火和其他点火源保存。防静电:避免静电释放。 使用指导:保持容器密闭。 避免接触氧化剂。 七、接触控制/个人防护 眼睛防护:避免眼睛接触。 手防护:不适用。 呼吸防护:不适用,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喷雾。

阴阳离子的置换用去离子水系统

阴阳离子的置换用去离子水系统去离子水系统概述 去离子水系统既是离子交换系统,离子交换系统是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的各种阴、阳离子进行置换的一种传统水处理工艺。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按不同比例进行搭配可组成离子交换阳床系统,离子交换阴床系统及离子交换混床系统,而混床系统又通常是用在反渗透等水处理工艺之后用来制取超纯水。 高纯水的终端工艺,它是用来制备超纯水、高纯水不可替代的手段之一。 工作原理采用离子交换方法,可以把水中呈离子态的阳、阴离子去除,以氯化钠(NaCl) 代表水中无机盐类,水质除盐的基本反应可以用下列方程式表达:

去离子水系统 1阳离子交换树脂:R— H+Na+ F—Na+H+2阴离子交换树 脂:F—OH+CI- R—CI+OH-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总的反应式即可 写成:RH+ROH+Na——RNa+RCL+H2由此可看出,水中的NaCI 已分别被树脂上的H+和OH所取代,而反应生成物只有H2O故达到了去除水中盐的作用。 第二种:预处理(即砂碳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反渗透+混床工艺这种方法是目前采用最多的,因为反渗透投资成本也不算高,可以去除90%以上的水中离子,剩下的离子再通过混床交换除去, 这样可使出水电导率:0.06左右。这样是目前最流行的方法。

第二种:米用两级反渗透方式其流程如下:自来水f多介质过滤器f 活性炭过滤器f软化水器f中间水箱f低压泵f精密 过滤器f—级反渗透f PH调节f混合器f二级反渗透(反渗透膜 表面带正电荷)f纯水箱f纯水泵f微孔过滤器f用水点 第四种:前处理与第二种方法一样使用反渗透,只是后面使用的混床米用EDI 连续除盐膜块代替,这样就不用酸碱再生树脂,而是用电再生。这就彻底使整个过程无污染了,经过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15M以上。但这这种方法的前期投资比较多,运行成本低。 其流程如下:原水f多介质过滤器f活性炭过滤器f软化水器f中间水箱f低压泵f PH值调节系统f高效混合器f精密过滤器f高效反渗透f中间水箱f EDI水泵f EDI系统f微孔过滤器f用水点 新型工艺根据应用的行业不同,应用去离子水系统的工艺也不同,我们这里以镀膜玻璃镜片清洗超纯水制取工艺为例: 1、预处理f反渗透f中间水箱f水泵f EDI装置f纯化水 箱f纯水泵f紫外线杀菌器f抛光混床f精密过滤器f用水对 象(>18M Q.CM)(最新工艺) 2、预处理-一级反渗透-加药机(PH调节)-中间水箱―第二级反渗透(正电荷反渗膜)—纯水箱—纯水泵—EDI装置—紫外线杀菌器-精密过滤器-用水对象(>17M Q .CM)(最新工艺)

液相氧化法生产铁红和铁黄

液相氧化法生产铁红和铁黄 用烧碱(或氨)中和硫酸亚铁生成氢氧化亚铁,以空气氧化氢氧化亚铁制晶种,在晶种存在下用空气氧化硫酸亚铁,反应过程中连续滴加硫酸亚铁和碱(或氨),保持一定的亚铁浓度和PH值,通过对色光进展的控制可以得到从浅色到深色一系列色相的氧化铁。该工艺生产铁红和铁黄区别在于晶种制备条件不同,酸性条件下得铁黄晶种,碱性条件下得铁红晶种。用空气液相氧化法生产1吨氧化铁约需七水硫酸亚铁3.5~4吨,30%的烧碱3吨或液氨0.45吨。 用液相氧化法生产氧化铁在我国目前还处在实验室阶段,尚未有工业生产装置。原因主要是产品质量和目前成熟的铁皮法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另外它需要消耗大量的碱或氨,生产成本也没有优势。但作为处理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有效途径之一,这还是一套非常值得研究的生产工艺,关键在两点:一是找到控制粒子均匀成长的有效方法,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对反应的钠盐或氨盐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1.2.1氨法铁红 用氨中和硫酸亚铁至碱性(PH=8.5~9.5),通入空气氧化制得初生晶种γ-FeOOH, γ-FeOOH在Fe2+诱导下转化成真实晶核α-Fe2O3,这实质是一个重新成核的过程。 在α-Fe2O3晶核和硫酸亚铁存在下,用空气氧化硫酸亚铁,生成的三氧化二铁沉积在晶核上,同时生成的硫酸用氨中和,连续滴加硫酸亚铁和氨,晶核逐渐长大而形成铁红。化学反应式如下: 晶种制备:FeSO4+2NH3·H2O=Fe(OH)2↓+(NH4)2SO4 2Fe(OH)2+1/2O2=2γ-FeOOH+H2O 晶种转化:2γ-FeOOH→α-Fe2O3+H2O 二步氧化:2FeSO4+1/2O2+2H2O=Fe2O3↓+2H2SO4 H2SO4+2NH3=(NH4)2SO4 1.2.2.氨法铁黄 用氨中和硫酸亚铁溶液至PH值为5~6,中和之后体系中仍有一定量的硫酸亚铁。通入空气在常温下氧化即制得铁黄晶种。在晶种存在下进行二步氧化,二步氧化的过程和氨法铁红相似,这里不再重复。 化学反应式如下: 晶种制备:FeSO4+2NH3·H2O=Fe(OH)2↓+(NH4)2SO4 2Fe(OH)2+1/2O2=Fe2O3·H2O+H2O

实验五、无机颜料(铁黄)的制备

氧化铁黄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亚铁盐制备氧化铁黄的原理和方法。 2、熟练掌握恒温水浴加热方法、溶液pH值的调节、沉淀的洗涤、结晶的干燥和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氧化阶段的氧化剂为氯酸钾,另外空气中的氧也到场氧化反映氧化时必须升温,温度节制在80-85 ℃,溶液的pH 为4-4.5.氧化过程的反映方程式:4FeSO4 +O2 +6H2O → 4FeO(OH)↓ + 4H2SO4 6FeSO4 + KClO3 + 9H2O → 6FeO(OH)↓ + 6H2SO4 + KCl 氧化历程中,沉淀的颜色由灰绿→墨绿→红棕→淡黄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恒温水浴槽,台秤,抽虑漏斗;硫酸亚铁铵,氯酸钾,氢氧化钠,氯化钡;pH 试纸,玻璃棒,量筒 四、实验步骤 称取5.0 g (NH4)2Fe(SO4)2·6H2O,放于100 mL的烧瓶中,加水 10 mL,在水浴中加热至20-25℃,搅拌(有部分晶体不溶)并观察反应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取0.2 g KClO3倒入上述的溶液中,搅拌后查验pH值将恒温水浴的温度升到80-85℃时开始进行氧化反应,加热90-120min不断的滴加2 mol/L NaOH(约需要6 mL左右),调节pH 为4-4.5,当pH 为4-4.5 时停止加碱,要每加入一滴碱液都要查验pH因可溶性盐难于洗净,故对总后天生的淡黄色的颜料要用60℃左右的水倾泻法洗涤颜料,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用自来水做空白测试,用氯化钡查验是否有SO42-确定无SO42-后,减压抽虑的黄色颜料晶体,弃去母液,将黄色的颜料晶体转至蒸发皿中,加热烘焙,称其重量,并计算产率

洗手液物质安全资料表

洗手液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 中文名称2:洗手液或洗洁精 英文名称2:DDBS 技术说明书编码:2037 CAS No.:25155-30-0 分子式:C18H29NaO3S 分子量:348.4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155-3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基本无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目前,未见职业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氧化铁黄msds

氧化铁黄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氧化铁黄 化学品英文名称:Pigment Yellow 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三氧化二铁含量≥86% CAS No. 51274-00-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粉尘会引起尘肺,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mg/m2。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接触过氧化氢、环氧乙烷和次氯酸钙能引起爆炸。与铝粉、联氨、三硫化氢接触发生剧烈反应。接触一氧化碳能形成爆炸性物质。 有害燃烧产物:无。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 TLVTN:ACGIH 5mg/m3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86%外观与性状:黄色粉末。熔点(℃):1538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5.2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燃烧热(kJ/mol)、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闪点(℃)、引燃温度(℃)、爆炸上限%(V/V)、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碱,溶于硫酸、盐酸、硝酸。 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高档汽车涂料、木器涂料、建筑涂料及油墨、塑料、橡胶等的着色。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洗洁精MSDS

洗洁精M S D S 第一部分:化学习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dodecyl-benzenesulfonate;DDBS 分子式:C18H29NaO3S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研究浓度CASNO 十二烷基苯磺酸25155-30-0 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基本无毒。基浓溶液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目前,未见职业中毒报道。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有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士。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治

洗洁精的MSDS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DDBS 分子式:C18H29NaO3S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5155-30-0 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基本无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目前,未见职业中毒报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治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 最高容许浓度:前苏联MAC: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包覆型耐温氧化铁黄颜料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包覆型耐温氧化铁黄颜料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盛欧微, 潘国祥, 李金花, 竺增林, 柴大淦, 陈健, 张玉建, 曹枫 作者单位:盛欧微,潘国祥,柴大淦,陈健,张玉建,曹枫(湖州师范学院材料化学系,浙江湖州,313000), 李金花,竺增林(升华集团德清华源颜料有限公司,浙江德清,313220) 刊名: 化工进展 英文刊名: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年,卷(期):2014,33(Z1) 参考文献(19条) 1.李启厚;吴希桃;黄亚军超细粉体材料表面包覆技术的研究现状 2009(01) 2.肖曙阳纳米氧化铁黄的制备和表面改性研究 2003 3.Soichiro Nobuoka;Takashi Asai;Kazuaki Ado Method for improvement of properties of synthetic yellow iron oxide 1976 4.Jihei Senda Preparation of improved heat stable yellow iron oxide pigments 1983 5.Jihei Senda Heat resistant yellow iron oxide pigment 1983 6.谢凯成耐热性优异的氧化铁黄颜料 1990(02) 7.谢凯成改善氧化铁黄性能的方法 1993(01) 8.宣绍峰;李月娥;曹宏明乙酸乙酯作潜伏性酸对铁黄表面改性处理的研究 2008(04) 9.曹宏明高档颜料铁黄的合成与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 2000 10.朱以华;李春忠;罗才卿氧化硅包敷对铁黄脱水过程的影响 1995(05) 11.朱以华;李春忠;吴秋芳流化床反应器中α FeOOH粒子表面水解包覆SiO2过程研究 1999(01) 12.黄冠;何捍卫;刘晓峰Fe2 O3粉末表面非均匀成核法包覆 2006(02) 13.吴桂英;杨裕启;赵碧琳包铝铁红产品耐高温性能的研究 2011(05) 14.Dennis B Vanderheiden Heat stable iron oxides 1977 15.Wilfried Dr Burow Heaer-esistant yellow pigments,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1987 16.Wilhelm Abeck Magnetic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1973 17.梁凯;唐丽永;李国华TiO2/α Fe2O3和TiO2/α FeOOH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011(04) 18.王燕飞;王卫;郑遗凡TiO2/α FeOOH纳米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及性能研究 2013(02) 19.刘兰工业无机颜料的改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2010 引用本文格式:盛欧微.潘国祥.李金花.竺增林.柴大淦.陈健.张玉建.曹枫包覆型耐温氧化铁黄颜料制备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工进展 2014(Z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