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氧化铁的制备

透明氧化铁的制备
透明氧化铁的制备

透明氧化铁黄的制备实验

1.基本背景对于颜料而言,其对被涂覆物表面主要起遮盖作用。氧化铁是一种常用的耐候性极好的无机颜料。根据色相不同,分为氧化铁黄和氧化铁红两类。前者为部分水合的氧化铁,其组成简式可以Fe2O3?H2O表示,后者则为Fe2O3。根据颗粒大小,氧化铁颜料分为透明和普通两类。所谓透明氧化铁,指的是其颗粒尺寸<100nm的物種。这个尺寸范围正好是可见光发生衍射的条件,所以粒子看起来像是透明的。本实验依据给定的参考文献,请同学自行安排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具体要求:所选用的仪器试剂条件不要超出所提供的范围;时间限定在6小时以内。

2.试剂和仪器条件A实验试剂:三氯化铁溶液(0.2mol?dm-3)60ml/人;1+1 NH3?H2O(v/v,~8 mol?dm-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四氯化碳;pH试纸;中速定量滤纸等。B 所用仪器:电炉;磁力搅拌器;抽滤装置;150ml分液漏斗;1000ml烧杯1只;400ml、250ml、100ml烧杯各2只;100ml量筒一只;漏斗架;250ml单口烧瓶2只;克氏蒸馏头;直形冷凝管;尾接管;磨口温度计;150ml 蒸发皿;表面皿3只;研钵。水浴锅、水力喷射真空泵、烘箱等为公用。

3.注意事项:A.你首先需要设计出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在进行方案设计时,一定要进行准确严密的相关计算,这个习惯必须养成!B.注意操作过程的统筹和计划性,这样方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实验。C.一定要养成随时记录的良好习惯。建议在方案设计时同时进行有关记录格式的设计。需要纪录的主要事项计有:各物料投加量、各步骤操作需时、反应起止时间、过程中的反应现象、产品质量及其他获得的数据等。

后附参考文献:

氧化铁系列颜料发展概述

氧化铁系列颜料发展概述 在各类颜料中,氧化铁颜料的产销量仅次于钛白粉,是第二个量大面大的无机颜料,是第一大彩色颜料。氧化铁颜料颜色多,色谱广,遮盖力高,着色力强,主色有红、黄、黑三种,通过调配还可以得到橙、棕、绿等系列色谱的复合颜料。氧化铁颜料有很好的耐光、耐候、耐酸、耐碱及耐溶剂性,还具有无毒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涂料、油墨、塑料、陶瓷、造纸、磁性记录材料等行业中。 以钛白副产硫酸亚铁为原料,可以生产很多种类的氧化铁产品,是处理硫酸亚铁的最佳途径。 1.普通氧化铁颜料 1.1.煅烧法生产铁红 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氧化铁牌号约80个,共中有约20个是煅烧法绿矾红;日本的煅烧法氧化铁产量世界最大,年产约20万吨,但其产品主要是用作磁性材料。我国以淄博钴业为主的几家工厂采用煅烧法生产,但其产品品质较低,用途不广,质量和国内普遍采用的铁皮一硝酸法相差较远。 目前全球的氧化铁颜料,60%用于建筑材料,30%用于涂料。这两类用途的氧化铁都要求有很好的颜色和分散性,用于建筑材料的氧化铁还必须有较高的着色力(着色力低会使颜料添加量加大,影响材料强度等性能。)。绿矾煅烧法生产的铁红粒子较大,颜色深而且着色力也不高,基本上不能用在建筑材料上,这就使它们的应用范围大大缩小。 1.2.液相氧化法生产铁红和铁黄 用烧碱(或氨)中和硫酸亚铁生成氢氧化亚铁,以空气氧化氢氧化亚铁制晶种,在晶种存在下用空气氧化硫酸亚铁,反应过程中连续滴加硫酸亚铁和碱(或氨),保持一定的亚铁浓度和PH值,通过对色光进展的控制可以得到从浅色到深色一系列色相的氧化铁。该工艺生产铁红和铁黄区别在于晶种制备条件不同,酸性条件下得铁黄晶种,碱性条件下得铁红晶种。用空气液相氧化法生产1吨氧化铁约需七水硫酸亚铁3.5~4吨,30%的烧碱3吨或液氨0. 45吨。 用液相氧化法生产氧化铁在我国目前还处在实验室阶段,尚未有工业生产装置。原因主要是产品质量和目前成熟的铁皮法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另外它需要消耗大量的碱或氨,生产成本也没有优势。但作为处理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有效途径之一,这还是一套非常值得研究的生

氧化铁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氧化铁红是按含量定价格的,但我个人认为其实应该是色相定价更加合理。但是色相好的往往是含量高的,可能给人造成一个含量越高色相就越好,当然价格就更高的假像。所以说,色相好的产品价格是不低的。 市面上的氧化铁现在大至分为三大类:合成氧化铁红,天然氧化铁红,还有一种是合成氧化铁红里渗加天然氧化铁来降低成本的,我也将之分为一类。其中合成氧化铁红的色相最好,着色率最高。相对应的理化指标也最好。 至于“溶解性”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你是用在哪个方面的?氧化铁红是可以溶解在水性和油性的液体当中,成为一种悬浊夜状态的夜体。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和会自动沉淀。有些经过后处理的氧化铁红沉淀的时间会长一点,但价格也是相当高的。 不知道这些对你有没有帮助。如果还有需要可以发邮件给我:shm5990@https://www.360docs.net/doc/7d11690860.html, 品用途:用于油漆, 橡胶, 塑料, 建筑等的着色氧化铁红分类:有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天然的称西红。是基本上纯粹的氧化铁。红色粉末。由于生产方法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状都有很大的差别,色泽变动于橙光到蓝光至紫光之间。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大。密度5-5.25。有优越的耐光、耐高温性能,并耐大气影响、耐污浊气体、耐一切碱类。在浓酸中只有在加热情况下才逐渐被溶解 氧化铁红(Iron Oxide Red)又称铁氧红、铁丹、锈红 化学性质: 分子式(Formula):Fe2O3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159.69 CAS No.:1332-37-2 有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天然的称西红。是基本上纯粹的氧化铁。红色粉末。由于生产方法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状都有很大的差别,色泽变动于橙光到蓝光至紫光之间。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大。密度5-5.25。有优越的耐光、耐高温性能,并耐大气影响、耐污浊气体、耐一切碱类。在浓酸中只有在加热情况下才逐渐被溶解 1、在各类混凝土的预制件和建筑制品材料中(如彩色水泥、彩色水泥地砖、彩色水泥瓦、仿琉璃瓦、混凝土地砖、彩色灰浆、彩色沥青等)作为颜料或着色剂,直接调入水泥中应用。 2、应用于室内外的彩色混凝土表面,如墙面、地坪、天花板、支柱、门廊、路面、停车场、阶梯、车站等; 3、应用于各种建筑陶瓷和琉璃陶瓷,如面砖、地砖、屋瓦、嵌板、水磨石、马赛克花砖、人造大理石等。 4、应用于各种涂料、油漆和油墨的着色和保护物质,包括水性内外墙涂料、粉末涂料等,及油性漆包括环氧、醇酸、氨基等各种底漆和面漆,和玩具漆、装饰漆、家具漆、电泳漆和磁漆等。 5、在各种塑料制品(如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等)和橡胶制品(如汽车内胎、飞机内胎、自行车内胎等),用来做着色剂和填充剂。 6、应用于各类化妆品、纸张、皮革的着色。 7、应用于建筑、橡胶、塑料、涂料等工业,特别是铁红底漆具有防锈功能,可代替高价红丹漆,节约有色金属。

氧化铁红简述

氧化铁红是红色粉末。由于生产方法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状都有很大的差别,色泽变动于橙光到蓝光至紫光之间。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大。密度5-5.25。有优越的耐光、耐高温性能,并耐大气影响、耐污浊气体、耐一切碱类。在浓酸中只有在加热情况下才逐渐被溶解。 氧化铁红的用途: 1、用于油漆, 橡胶, 塑料, 建筑等的着色,此外氧化铁颜料还可以用于各类化妆品、纸张、皮革的着色。 2、氧化铁颜料适用于各种涂料着色和保护物质,包括水性内外墙涂料、粉末涂料等;也可适用于油性漆包括环氧、醇酸、氨基等各种底漆和面漆;也可用于玩具漆、装饰漆、家具漆、电泳漆和磁漆。 3、氧化铁颜料适用于塑料制品的着色,如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及橡胶制品的着色,如汽车内胎,飞机内胎,自行车内胎等。 4、氧化铁红颜料在各类混凝土中预制件和建筑制品材料作为颜料或着色剂,直接调入水泥中应用。各种室内外的彩色混凝土表面,如墙面、地坪、天花板、支柱、门廊、路面、停车场、阶梯、车站等;各种建筑陶瓷和琉璃陶瓷,如面砖、地砖、屋瓦、嵌板、水磨石、马赛克花砖、人造大理石等。 5、氧化铁红普遍使用于建筑、橡胶、塑料、涂料等工业,特别是铁红底漆具有防锈功能,可以代替高价的红丹漆,节约有色金属。又是高级精磨材料,使用于精密的五金仪器、光学玻璃等的抛光。高纯度的是粉末冶金的主要基料,用来冶炼各种磁性合金和其他高级合金

钢。由硫酸亚铁或氧化铁黄或下脚铁混经高温煅烧而得,或直接从液体介质中制成。 6、红在建材工业中主要用于彩色水泥、彩色水泥地砖、彩色水泥瓦、仿琉璃瓦、混凝土地砖、彩色灰浆、彩色沥青、水磨石、马赛克花砖、人造大理石及墙面粉刷等;在涂料油漆行业中主要用来制造各种油漆、涂料、油墨。在其他工业中,如陶瓷、橡胶、塑料、皮革揩光浆等用来做着色剂和填充剂。 氧化铁红分类: 氧化铁红主要有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天然的称西红。是基本上纯粹的氧化铁。红色粉末。由于生产方法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状都有很大的差别,色泽变动于橙光到蓝光至紫光之间。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大。密度5-5.25。有优越的耐光、耐高温性能,并耐大气影响、耐污浊气体、耐一切碱类。在浓酸中只有在加热情况下才逐渐被溶解。 氧化铁红性质: 1.从化学性质上讲:分子式为(Formula):Fe2O3 ,分子量为:159.69。 2.从物理性质上来讲有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天然的又称为西红。是基本上纯粹的氧化铁。红色粉末。由于生产方法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状都有很大的差别。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大。密度5-5.25。有优越的耐光、耐高温性能,并耐大气影响、耐污浊气体、耐一切碱类。在浓酸中只有在加热情况下才逐渐被溶解。

氧化铁工艺

氧化铁工艺(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氧化铁合成主要工艺 氧化铁的制备工艺大致可以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类。干法又分为气相法和固相法,其中气相法常以羰基铁(Fe(CO)5)或二茂铁(FeCP2)等为原料,采用火焰热分解、气相沉积、低温等离子化学沉积法(PCVD)或激光热分解等原理,通过焙烧法、热分解法、鲁式法(Ruthner)等方法来制备,由于干法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废气污染和工艺过程难以控制、质量难以保证等缺点,该类方法已逐渐被本行业所摒弃;湿法又名液相法,是目前实验室和工业界广泛采用的制备粉体材料的主要方法,通过-------,其主要包括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空气氧化法、水解法、沉淀法等;此外还有水热法、催化法、包核法等工艺改进法。主要优点是组分容易控制、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不足之处是杂质多,难以获得高性能的粒子粉体,生成的粒子易于形成聚凝体的假颗粒,难以分散。 2、我国氧化铁颜料合成工艺 我国氧化铁颜料主要以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铁黑为主,其生产主要采用湿法合成。湿法合成氧化铁红、铁黄是以废铁皮为原料,通过硫酸亚铁为反应介质,铁和氧结合形成不同铁含量和晶体结构的氧化铁颜料,与一般化学反应离子结晶沉淀不同的是,作为颜料的氧化铁系晶型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要求。它首先要求制成一定数量的晶种,然后再氧化结晶沉淀得到产物,这样得到的晶体才具有颜料的性能。合成氧化铁黑是以硫酸亚铁和烧碱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加成脱水而得。 (1)氧化铁红合成工艺 目前国内生产合成氧化铁红的方法有:沉淀法、绿矾段少发、铁黄煅烧法、铁黑煅烧法和包核法。我国铁红大部分是采用沉淀法生产,以亚铁盐和铁皮为原料,经成核、沉淀、水洗、干燥得产品。而又根据晶种制备和采用亚铁盐不同, 可分为硫酸法、硝酸法、混酸法。三种方法的工艺相似,以下以硫酸盐法为例。 晶种制备:将氢氧化钠或氨水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控制p H值9- 12 , 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在20 一30℃氧化制得晶种。化学反应式如下:

高品位无机铁黄颜料的制备

实验名称:高品位无机铁黄颜料的制备 氧化铁黄颜料是氧化铁颜料系列产品中重要的一个品种。由于铁黄颜料纯度高,粒径均匀整齐,粒子的大小易于控制,所以生产出来的铁黄颜料的色相好,加上铁黄颜料无毒等特性,其消费在稳定增长。本实验室采用的是亚铁盐来制备氧化铁黄。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亚铁盐制备氧化铁黄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无机化学制备的一些方法。 二.实验原理 4FeSO4 + O2 + 6H2O = 4FeO(OH) + 4H2SO4 6FeSO4 + KClO3 + 9H2O = 6FeO(OH) + 6H2SO4 + KCl 氧化过程中颜色的变化:沉淀灰绿墨绿红棕淡黄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量筒、磁力搅拌器、恒温水浴槽、布氏漏斗、真空泵、干燥箱、蒸发皿、锥形瓶、玻璃棒、烧杯、滴管。 实验原料:FeSO 4·7H 2 0,3mol/L的H2SO4 ,2mol/L NaOH,KClO3,去离子水。 四.实验过程 1、10.0334g FeSO 4·7H 2 0 + 35 mL水搅拌10min 于25℃恒温10min; 2.、检验PH,加2~3滴3mol/L的 H 2SO 4 ,是的PH < 2; 3.、滴加2mol/L NaOH ,边加边搅拌,使得PH在2~3之间; 4、加入0.5109 g KClO 3 ,并搅拌; 5、置于85℃的水浴中搅拌一小时; 6、将得到的产物进行抽滤: 用60℃左右的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抽滤蒸发皿85℃,12小时,干燥称重。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样品所得XRD衍射图如下所示:

(200) (210) (101) (301) (410) (111)(600) (501) (020) (220)(610) (511)(121)(800)(002)(321) (202)(810) (711) (620) (212)(521)(412)(901)(230)(820) (911) (022) 20304050 60 70 2-Theta(° 50100150200250300350 400450500I n t e n s i t y (C o u n t s ) [FeO(OH).tx t] 实验日期:2011-44-1415> Lepidocrocite - Fe+3O(OH) 1)从图中可以看出:衍射图完全不符合PDF 卡片 2)实验失败原因:1.可能样品中杂质较多,晶形发生了改变,可能形成了固溶体。 2.实验操作失误,85℃的试验温度控制不是太好,从25℃升至8℃ 经历了很长的升温过程,对样品的结晶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3). 数据记录 查文献可得:FeSo 4.7H 2o 的分子量M 1=151.91,铁黄的分子量M 2=178,KClO 3的分子量为M 3=122.5 称量得样品m=2.8777g ; 理论铁黄3574.417865 .1225109 .00=??=m 3 产率%89.65%1003674 .48777.2%1000=?=?= m m η 由于实验失误,此产率不精确。 六.思考题 无机铁黄简介。 答:氧化铁黄又称羟基铁,简称铁黄,化学式为Fe 2O 3.H 2O 或α-FeOOH 。它的颜色随着晶粒大小不同而呈柠檬色到黄橙色,粒径在0.5~2μm之间。具有非常好的耐光性、耐大气性和耐碱性。

四氧化三铁制备化学实验

实验一:共沉淀法制备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 一、实验背景 有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研究备受多学者的重视,这不仅因为纳米粒子在基础研究方面意义重大,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前景广阔。在磁记录材料方面,磁性纳米粒子可望取代传统的微米级磁粉,Fe3O4超细粉体由于化学稳定性好,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已成为无机颜料中较重要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等领域;而在电子工业中超细Fe3O4是磁记录材料,用于高密度磁记录材料的制备;它也是气、湿敏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超细Fe3O4粉体还可作为微波吸收材料及催化剂。另外使用超细Fe3O4粉体可制成磁流体。 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大体分为两类:一是物理方法,如高能机械球磨法,二是化学方法,如化学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热分解法及微乳液法等。但各种方法各有利弊;物理方法无法进一步获得超细而且粒径分布窄的磁粉,并且还会带来研磨介质的污染问题;溶胶-凝胶法、热分解法多采用有机物为原料,成本较高,且有毒害作用;水热合成法虽容易获得纯相的纳米粉体,但是反应过程中温度的高低,升温速度,搅拌速度以及反应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均会对粒径大小和粉末的磁性能产生影响。 本实验是采用共沉淀法(将沉淀剂加入Fe2+和Fe3+混合溶液中)制备纳米Fe3O4颗粒。该制备方法不仅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设备要求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在常温常压下以水为溶剂)等优点。 二、实验目的 1、了解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的超顺磁性性质。 3、掌握无机制备中的部分操作。 三、实验原理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是将二价铁盐和三价铁盐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将碱性沉淀剂加入至上述铁盐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即可得纳米磁性Fe3O4粒子,其反应式如下: Fe2++2Fe3++8OH-_________Fe3O4+4H2O 四、仪器与试剂 烧杯、FeCl2·4H2O、FeCl3、氢氧化钠、柠檬酸三钠。 五、实验步骤 1、配置50 ml 1 moL 的NaOH溶液。(2g NaOH+50g H2O) 2、称取0.9925g FeCl3和1.194g FeCl2·4H2O(反应当量比为1:1)溶于30 mL 的蒸馏水中。 3、将反应溶液加热至60℃,恒温下磁力搅拌(转速约为1000rpm)。 4、30 min后缓慢滴加配置的NaOH溶液,待溶液完全变黑后,仍继续滴加

α-三氧化二铁制备

硝酸与铁屑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经冷却结晶、脱水干燥,经研磨后在600~700℃煅烧8~10h,在经水洗、干燥、粉碎制得氧化铁红产品。也可以氧化铁黄为原料,经600~700℃煅烧制得氧化铁红。4Fe(NO3)→2Fe2O3+12NO2↑+3O2↑ Fe2O3·nH2O→Fe2O3+nH2O;先制得透明氧化铁黄(制法参见透明氧化铁黄),经煅烧脱水,制得透明氧化铁红。其 2α-FeOOH[△]→2α-FeSO3+H2O;采用中和沉淀法。先制得氧化铁黑,再高温灼烧制得透明氧化铁线。将0.5mol/L浓度的FeCl3·6H2O溶液加热沸腾水解至红棕色胶粒出现为止(溶液1)。取与溶液1等体积的0.25mol/L的FeCl2溶液(由金属铁与盐酸作用制得),用稀氨水调至白色沉淀不再消失为止(溶液2)。将溶液1和溶液2合并,搅拌,并加入适量的羟基羧酸络合剂和缓冲剂,维持恒温80℃。随反应的进行,不断有黑色Fe3O4生成。反应结束,将Fe3O4结晶转移至pH8、含有为Fe3O4质量比为10%~20%的油酸钠溶液中进行表面处理,搅拌悬浊液,恒温80℃,0.5h后将悬浊液用稀盐酸(1:3)调pH=6~6.5,将Fe3o4油酸吸附包覆物(黑色絮凝体)抽滤,热水搅洗数次,50~60℃真空烘干,制得疏松的粉体Fe3O4。将上述油酸包覆的Fe3O4慢速升温至550~600℃焙烧0.5h,得到均匀分散的透明铁红α-Fe2O3微粒子。;由天然黄铁矿制得。由硫酸亚铁或草酸铁经风化得硫酸铁,再经煅烧而得。由氢氧化铁脱水而得。制造硫酸、苯胺、氧化铝等过程中的副产物。由碳酸铁、硝酸铁等经强热而得。硫酸亚铁加热至650℃以上而得。;云母赤铁矿法云母赤铁矿石精选后,经湿球磨机磨成精矿粉,脱水,烘干,冷却,粉碎至325目,过筛,制成云母氧化铁。;硫酸亚铁氧化法将硫酸与铁屑反应制得硫酸亚铁,除砷及重金属,经氧化而得。流程参见氧化铁黄。;制备方法有湿法和干法。湿法制品结晶细小、颗粒柔软、较易研磨,适宜作颜料。干法制品结晶大、颗粒坚硬,适宜作磁性材料、抛光研磨材料。湿法将一定量的5%硫酸亚铁溶液迅速与过量烧碱溶液反应(要求碱过量0.04~0.08 g/ml),在常温下通入空气使之全部变成红棕色的氢氧化铁胶体溶液,作为沉积氧化铁的晶核。以上述晶核为载体,以硫酸亚铁为介质,通入空气,在75~85℃,在金属铁存在的条件下,硫酸亚铁与空气中氧作用,生成三氧化二铁(即铁红)沉积在晶核上,溶液中的硫酸根又与金属铁作用,重新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再被空气氧化成铁红继续沉积,如此循环到整个过程结束,生成氧化铁红。其干法硝酸与铁片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经冷却结晶,脱水干燥,经研磨后在600~700℃煅烧8~10h,再经水洗、干燥、粉碎制得氧化铁红产品。也可以氧化铁黄为原料,经6()0~700℃煅烧制得氧化铁红。其4Fe(NO3)3[△]→2Fe2O3+12NO2↑+3O2↑Fe2O3+n H2O[△]→Fe2O3+nH2O[2]

我国氧化铁红生产工艺简介

精心整理 我国氧化铁红生产工艺简介 氧化铁颜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无机彩色颜料,具有良好的颜料品质,应用领域十分广阔。生产氧化铁红的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其中干法主要包括绿矾(即七水硫酸亚铁)煅烧法、铁黄煅烧法、铁黑煅烧法,此外还有以赤铁矿为原料的天然氧化铁矿物超细粉碎法等。湿法工艺主要包括硫酸盐(即硫酸亚铁或含有硫酸亚铁的溶液)法、硝酸盐(即硝酸铁、硝酸亚铁或含有硝酸铁盐的溶液)法、混酸法;湿法工艺按照二步氧化过程所使用的中和剂不同,又可分为铁皮法和氨法。 1、关于干法工艺: 干法工艺是我国传统、原始的氧化铁红生产工艺,其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流程短,设备投资相对较少。缺点是产品质量稍差,而且煅烧过程有有害气体产生,对环境有明显影响。如铁矾煅烧法,煅烧过程有大量的含硫气体产生。 近年来,基于对含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我国又出现了硫酸烧渣法、铁矿粉酸化焙烧法等干法工艺,其优点是工艺简单、投资少,缺点是所产产品质量层次较低,只能应用于低端领域。 2、关于湿法工艺: 湿法工艺是以硫酸亚铁或硝酸亚铁、硫酸铁、硝酸铁为原料,采用先制备晶种,后氧化制备铁红的氧化铁红生产方法。所用原料既可以是硫酸亚铁、硝酸亚铁固体原料,也可以是含有硫酸亚铁、硝酸亚铁、硫酸铁、硝酸铁的水溶液。所使用的中和剂既可以是铁皮、铁屑,也可以是碱或氨。 近几年来,基于对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又产生了以钛白副产硫酸亚铁或硫酸铁溶液、以钢厂酸洗废酸或废水为原料制备氧化铁红工业颜料的方法,但都归属于湿法工艺范畴。所使用的中和剂仍然为铁皮、铁屑、碱或氨。 湿法工艺的优点在于所得产品质量性能优异,可以制备出不同型号的系列化氧化铁红产品。缺点在于工艺流程较长,生产过程能耗高,有大量的酸性废水产生,目前缺少有效地酸性废水综合利用途径等。 (1)硫酸法工艺: 以七水硫酸亚铁或硫酸铁,或含有水硫酸亚铁、硫酸铁的废酸、水溶液为原料,首先对铁盐或铁盐溶液进行净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然后严格控制工艺条件以氢氧化钠或氨为中和剂制备晶种。再将所制得的晶种转入二步氧化合成反应器,在加温的条件下严格控制工艺条件,投入氢氧化钠或氨调整体系pH值,再通入空气进行氧化制得晶种。将所制得的合格晶种转入氧化合成反应器,调整pH值和温度条件,投入铁皮或铁屑以中和氧化过程所产生的酸,通入空气进行氧化反应,氧化过程连续不断的加入铁盐溶液,当反应体系的色光达到目标色光标准时,停止反应经过滤分离出氧

透明氧化铁的制备

透明氧化铁黄的制备实验 1.基本背景对于颜料而言,其对被涂覆物表面主要起遮盖作用。氧化铁是一种常用的耐候性极好的无机颜料。根据色相不同,分为氧化铁黄和氧化铁红两类。前者为部分水合的氧化铁,其组成简式可以Fe2O3?H2O表示,后者则为Fe2O3。根据颗粒大小,氧化铁颜料分为透明和普通两类。所谓透明氧化铁,指的是其颗粒尺寸<100nm的物種。这个尺寸范围正好是可见光发生衍射的条件,所以粒子看起来像是透明的。本实验依据给定的参考文献,请同学自行安排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具体要求:所选用的仪器试剂条件不要超出所提供的范围;时间限定在6小时以内。 2.试剂和仪器条件A实验试剂:三氯化铁溶液(0.2mol?dm-3)60ml/人;1+1 NH3?H2O(v/v,~8 mol?dm-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四氯化碳;pH试纸;中速定量滤纸等。B 所用仪器:电炉;磁力搅拌器;抽滤装置;150ml分液漏斗;1000ml烧杯1只;400ml、250ml、100ml烧杯各2只;100ml量筒一只;漏斗架;250ml单口烧瓶2只;克氏蒸馏头;直形冷凝管;尾接管;磨口温度计;150ml 蒸发皿;表面皿3只;研钵。水浴锅、水力喷射真空泵、烘箱等为公用。 3.注意事项:A.你首先需要设计出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在进行方案设计时,一定要进行准确严密的相关计算,这个习惯必须养成!B.注意操作过程的统筹和计划性,这样方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实验。C.一定要养成随时记录的良好习惯。建议在方案设计时同时进行有关记录格式的设计。需要纪录的主要事项计有:各物料投加量、各步骤操作需时、反应起止时间、过程中的反应现象、产品质量及其他获得的数据等。 后附参考文献:

无机颜料的表面处理

无机颜料表面处理 对无机颜料进行表面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颜料的应用性能和使用效果,充分体现其光学性质和颜料性能,是提升颜料质量档次的主要措施之一。 1 .表面处理的作用 表面处理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提高颜料本身的特性,如着色力、遮盖力等;②提高使用性能,增强颜料在溶剂和树脂中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③提高颜料制成品的耐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具体如图 1 所示。 图 1 颜料表面处理的作用 颜料的表面处理可以通过无机包膜和添加有机表面活性剂来实现其目的,例如:铬黄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发胀、变稠,在调色时容易出现“丝光”,通过添加锌皂、磷酸铝、氢氧化铝来减少其粗针状晶体,降低发胀现象;铅铬黄颜料可以用二氧化硅或锑化合物或稀土元素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光、耐热和化学稳定性;镉黄可以通过 SiO 2 、Al 2 O 3 表面处理来提高其表面积、增强耐候性,也可以通过添加硬脂酸钠、烷基磺酸盐等使其表面从亲水性 变为亲油性而更容易在树脂中分散;镉红通过 Al 2O 3 、 SiO 2 包膜表面处理也可以提高其分散性和耐候性;氧化铁 颜料可以用硬脂酸作表面处理剂,提高其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也可以通过 Al 2O 3 表面处理,增强其表面亲油 性能;透明氧化铁黄,可以通过添加十二烷基萘磺酸钠表面处理来提高它的分散性和透明度;氧化铁蓝颜料耐碱性差,可以通过脂肪胺表面处理来增强其耐碱性能;群青的耐酸性差,可以通过 SiO 2 表面处理来提高它的耐酸性能;立德粉可以通过稀土元素表面处理来降低立德粉中硫化锌的光化学活性;碳酸钙可以通过硬脂酸、硬脂酸钙、聚丁二烯、松香酸或钛酸酯、磷酸酯、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生产出各种不同牌号、不同用途的活性碳酸钙;高岭土可以通过某些季胺盐或甲基丙烯酸酯、硅烷、脂肪酸、钛酯酸进行表面处理,制成应用性能极佳的活性高岭 土;钛白粉可以通过 Al 2O 3 、SiO 2 、ZrO 2 表面处理来提高其耐候性,以及用各种有机表面活性剂来提高它的湿润 性和分散性。 2 .表面处理的作用机理

氧化铁红标准

759#高纯氧化铁红 分子式:Fe2O3分子量:159.60 用途:本产品主要用于电子工业、通讯整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磁性原料及行输出变压器、开关电源及其高μ、高Q、高μQ等高性能、高稳定性的铁氧体磁芯用,属磁性材料行业的专用原料。 性能:外观呈棕红色粉末,视比重约0.9g/cm3,熔点为1565℃,品型为100%的α型、不溶于水易溶于盐酸中,本品有磁性材料生产所忌杂质少、纯度高、化学性能好、粒度均匀、分散性能优异等特点。 质量标准:参照日本JIS K1642-1981 Fe2O3≥99.2 SiO2%≤0.01 CaO %≤0.01MgO %≤0.01 Al2O3%≤ 0.01 K2O %≤0.02 Na2O %≤0.02 FeO %≤0.04 水溶盐%≤0.02晶粒度≤0.5μm 757#氧化铁红 分子式:Fe2O3分子量:159.60 用途:本产品主要用于电子工业,通讯整机、计算机、电视机等中等性能要求的磁芯,代替昂贵氧化铁。本品属磁性材料行业专用原料。 性能:外观呈玫瑰红粉末,视比重约1g/cm3,品型为α型、不溶于水,本品有磁性材料生产所忌杂质少、纯度高、化学活性好、利于分散等优良特点。 质量标准: Fe2O3%≥99.4SiO2%≤0.015 CaO %≤0.02MgO %≤0.02 K2O %≤0.01 Na2O %≤0.03 FeO %≤0.04 水溶盐%≤0.02晶粒度≤0.5μm 190#氧化铁红 分子式:Fe2O3分子量:159.60 用途:本产品主要用于制造、油漆、涂料行业,也可用于电子工业、通讯整机、计算机、电视机等中低等性能要求的磁芯。 性能:外观呈玫瑰红粉末,视比重约1g/cm3,品型为α型、不溶于水,本品有磁性材料生产所忌杂质少、纯度高、化学活性好、利于分散等优良特点。

液相氧化法生产铁红和铁黄

液相氧化法生产铁红和铁黄 用烧碱(或氨)中和硫酸亚铁生成氢氧化亚铁,以空气氧化氢氧化亚铁制晶种,在晶种存在下用空气氧化硫酸亚铁,反应过程中连续滴加硫酸亚铁和碱(或氨),保持一定的亚铁浓度和PH值,通过对色光进展的控制可以得到从浅色到深色一系列色相的氧化铁。该工艺生产铁红和铁黄区别在于晶种制备条件不同,酸性条件下得铁黄晶种,碱性条件下得铁红晶种。用空气液相氧化法生产1吨氧化铁约需七水硫酸亚铁3.5~4吨,30%的烧碱3吨或液氨0.45吨。 用液相氧化法生产氧化铁在我国目前还处在实验室阶段,尚未有工业生产装置。原因主要是产品质量和目前成熟的铁皮法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另外它需要消耗大量的碱或氨,生产成本也没有优势。但作为处理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有效途径之一,这还是一套非常值得研究的生产工艺,关键在两点:一是找到控制粒子均匀成长的有效方法,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对反应的钠盐或氨盐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1.2.1氨法铁红 用氨中和硫酸亚铁至碱性(PH=8.5~9.5),通入空气氧化制得初生晶种γ-FeOOH, γ-FeOOH在Fe2+诱导下转化成真实晶核α-Fe2O3,这实质是一个重新成核的过程。 在α-Fe2O3晶核和硫酸亚铁存在下,用空气氧化硫酸亚铁,生成的三氧化二铁沉积在晶核上,同时生成的硫酸用氨中和,连续滴加硫酸亚铁和氨,晶核逐渐长大而形成铁红。化学反应式如下: 晶种制备:FeSO4+2NH3·H2O=Fe(OH)2↓+(NH4)2SO4 2Fe(OH)2+1/2O2=2γ-FeOOH+H2O 晶种转化:2γ-FeOOH→α-Fe2O3+H2O 二步氧化:2FeSO4+1/2O2+2H2O=Fe2O3↓+2H2SO4 H2SO4+2NH3=(NH4)2SO4 1.2.2.氨法铁黄 用氨中和硫酸亚铁溶液至PH值为5~6,中和之后体系中仍有一定量的硫酸亚铁。通入空气在常温下氧化即制得铁黄晶种。在晶种存在下进行二步氧化,二步氧化的过程和氨法铁红相似,这里不再重复。 化学反应式如下: 晶种制备:FeSO4+2NH3·H2O=Fe(OH)2↓+(NH4)2SO4 2Fe(OH)2+1/2O2=Fe2O3·H2O+H2O

氧化铁颜料性能和使用介绍要点

氧化铁颜料性能和使用介绍 1前言 氧化铁颜料是一类量大面广的无机彩色顾料,它的应用较为广 泛,大量使用予建材、涂料、油墨、橡胶、塑料、陶瓷、玻璃制品、五金玻璃抛光、戏剧油彩、绘画、化妆品、药品着色、复印材料、催化剂、电子工业及录音录像磁性记忆材料等方面。 1氧化铁颜料具有卓越的颜料通性: 1.1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耐牢度: 1.1.1耐碱:对任何浓度的碱类以及其他种类碱性物质,尤其是建筑 上常用的水泥、石灰灰浆等都是非常稳定的,并且对水泥建筑构件不发生粉化作用,亦不影响它的强度。 1.1.2耐酸:对一般弱酸和稀酸类具有一定的抗耐性能,但也能逐渐溶解于强酸中,特别是在加温和较浓情况下。 1.1.3耐光:在强烈的日光曝晒下色泽不变。 1.1.4耐热:在一定的温度极限内是稳定的,超过它的温度极限色泽就开始变化,随着温度的递增,变化的程度也就愈益显著,各个品种的温度极限如下: 氧化铁黄超过130℃逐渐变色为红相 氧化铁红超过300℃逐渐变色为深红 氧化铁紫超过400℃逐渐变色为深红 氧化铁黑超过100℃逐渐变色为暗红

氧化铁棕超过130℃逐渐变色为红相 铁绿超过200℃逐渐变色为暗红 1.1.5耐气候影响:不受大气的寒暑、干湿等气候条件的影响。 1.1.6耐污浊空气:在任何污浊的气体中都是非常稳定的,如硫化氢、氧化碳、氧化硫、氯化氢、氧化氮等气体。 1.1.7耐水、耐油、耐溶剂的渗性:不溶解于水、各种矿物油、植物油和醚、酯、酮类等以及其他有机溶剂中,并且没有渗透现象。 1.2有明净的色泽和独特的色调 氧化铁颜料的色泽非常明净纯正,并不用其他有机或无机色素加套润色。虽然并不象某些有机颜料或其他颜料的色调那样鲜艳夺目,但是氧化铁颜料的色调具有独特的风格,其柔和、幽谐的色调悦目可亲,适用于住宅、公共场所、户内外的涂刷。其庄严的色调,尤其适用于豪华大楼和宏伟端庄的建筑工程。 1.3优异的经济效果 氧化铁颜料具有很高的着色力,细而均匀的颗粒度,保证了他的使用价值,加上较低的售价,保证了使用者的经济效果。 全世界用于着色的氧化铁颜料销售量估计在60~65万吨/年。建筑业和涂料工业是最主要的用户。氧化铁也用于非着色领域,如铁氧体、磁记忆材料、化工触媒等。如果所有这些领域都计算在内,世界氧化铁的需要量接近l 007)吨/年,其中合成氧化铁占70%,天然氧化铁占30%。我国氧化铁整个行业生产能力95年已近25~30万吨/年。 2下面将分述各种氧化铁颜料的性能和用途。

实验五、无机颜料(铁黄)的制备

氧化铁黄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亚铁盐制备氧化铁黄的原理和方法。 2、熟练掌握恒温水浴加热方法、溶液pH值的调节、沉淀的洗涤、结晶的干燥和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氧化阶段的氧化剂为氯酸钾,另外空气中的氧也到场氧化反映氧化时必须升温,温度节制在80-85 ℃,溶液的pH 为4-4.5.氧化过程的反映方程式:4FeSO4 +O2 +6H2O → 4FeO(OH)↓ + 4H2SO4 6FeSO4 + KClO3 + 9H2O → 6FeO(OH)↓ + 6H2SO4 + KCl 氧化历程中,沉淀的颜色由灰绿→墨绿→红棕→淡黄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恒温水浴槽,台秤,抽虑漏斗;硫酸亚铁铵,氯酸钾,氢氧化钠,氯化钡;pH 试纸,玻璃棒,量筒 四、实验步骤 称取5.0 g (NH4)2Fe(SO4)2·6H2O,放于100 mL的烧瓶中,加水 10 mL,在水浴中加热至20-25℃,搅拌(有部分晶体不溶)并观察反应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取0.2 g KClO3倒入上述的溶液中,搅拌后查验pH值将恒温水浴的温度升到80-85℃时开始进行氧化反应,加热90-120min不断的滴加2 mol/L NaOH(约需要6 mL左右),调节pH 为4-4.5,当pH 为4-4.5 时停止加碱,要每加入一滴碱液都要查验pH因可溶性盐难于洗净,故对总后天生的淡黄色的颜料要用60℃左右的水倾泻法洗涤颜料,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用自来水做空白测试,用氯化钡查验是否有SO42-确定无SO42-后,减压抽虑的黄色颜料晶体,弃去母液,将黄色的颜料晶体转至蒸发皿中,加热烘焙,称其重量,并计算产率

氧化铁制备的方法

氧化铁制备的方法 制备氧化铁的方法有很多,根据反应物料的状态分别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又包括气相法和固相法两种,其中气相法包括热分解法、鲁式法、焙烧法等。其中湿法包括空气氧化法、水解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此外,还有催化法、包核法、水热法等工艺改进方法。 2.1 干法 气相法通常以羰基铁(Fe(CO)5)或者二茂铁(FeCP2)等为原材料,采用气相沉积、低温等离子化学沉积法(PCVD)、火焰热分解或激光热分解等方法来制备。固相法是把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按照配方充分混合、研磨以后进行煅烧,固相反应结束后,直接产生纳米粒子或研磨方法得到纳米粒子。 2.1.1 热分解法 热分解法通常以羰基铁(Fe(CO)5)或二茂铁(FeCP2)等为原材料,利用火焰热分解、激光分解或气相分解等技术制备而成。蔺恩惠等采用激光气相反应法,光源采用红外激光脉冲CO2激光器、以(Fe(CO)2)/O2作为反应物质,利用爆炸式反应,同时能够得到晶形和无定形态的三氧化二铁超细粉;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较短,工艺简单,产率高,能耗低等优点。余高奇等利用Fe(NO3)3·9H2O在高温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会分解的特性,利用配制成的Fe(NO3)3·9H2O 的盐液体,经过超临界干燥,直接可得到纳米级氧化铁粉。热分解法具有操作环境好,影响因素少,产品质量高,工艺流程简单,分散性好,粒子超细等特点。但是其技术难度较大,对设备的结构和材质要求较高,一次性投资耗费大。 2.1.2 焙烧法 传统的焙烧法通常指的是绿矾焙烧法,该方法是指硫酸亚铁经过高温煅烧得到氧化铁红。该方法因为产生的SO2和SO3等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只应用于小规模生产。此外,还有煅烧铁黄、煅烧铁黑法。孙本良等提出一种利用化工等行业产生废铁泥为原料得到氧化铁红的工艺,该工艺包括筛分、磁选、煅烧等几个过程,其炉尾废气中粉尘通过除尘器收集后一方面可以作为后续产品的原料,另一

四氧化三铁制备化学实验

四氧化三铁制备化学实 验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169086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实验一:共沉淀法制备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一、实验背景 有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研究备受多学者的重视,这不仅因为纳米粒子在基础研究方面意义重大,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前景广阔。在磁记录材料方面,磁性纳米粒子可望取代传统的微米级磁粉,Fe3O4超细粉体由于化学稳定性好,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已成为无机颜料中较重要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等领域;而在电子工业中超细Fe3O4是磁记录材料,用于高密度磁记录材料的制备;它也是气、湿敏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超细Fe3O4粉体还可作为微波吸收材料及催化剂。另外使用超细Fe3O4粉体可制成磁流体。 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大体分为两类:一是物理方法,如高能机械球磨法,二是化学方法,如化学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热分解法及微乳液法等。但各种方法各有利弊;物理方法无法进一步获得超细而且粒径分布窄的磁粉,并且还会带来研磨介质的污染问题;溶胶-凝胶法、热分解法多采用有机物为原料,成本较高,且有毒害作用;水热合成法虽容易获得纯相的纳米粉体,但是反应过程中温度的高低,升温速度,搅拌速度以及反应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均会对粒径大小和粉末的磁性能产生影响。 本实验是采用共沉淀法(将沉淀剂加入Fe2+和Fe3+混合溶液中)制备纳米Fe3O4颗粒。该制备方法不仅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设备要求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在常温常压下以水为溶剂)等优点。 二、实验目的 1、了解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的超顺磁性性质。 3、掌握无机制备中的部分操作。 三、实验原理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是将二价铁盐和三价铁盐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将碱性沉淀剂加入至上述铁盐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即可得纳米磁性Fe3O4粒子,其反应式如下: Fe2++2Fe3++8OH-_________Fe3O4+4H2O 四、仪器与试剂 烧杯、FeCl2·4H2O、FeCl3、氢氧化钠、柠檬酸三钠。 五、实验步骤 1、配置50 ml 1 moL 的NaOH溶液。(2g NaOH+50g H2O) 2、称取0.9925g FeCl3和1.194g FeCl2·4H2O(反应当量比为1:1)溶于30 mL 的蒸馏水中。 3、将反应溶液加热至60℃,恒温下磁力搅拌(转速约为1000rpm)。

氧化铁黄msds

氧化铁黄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氧化铁黄 化学品英文名称:Pigment Yellow 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三氧化二铁含量≥86% CAS No. 51274-00-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粉尘会引起尘肺,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mg/m2。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接触过氧化氢、环氧乙烷和次氯酸钙能引起爆炸。与铝粉、联氨、三硫化氢接触发生剧烈反应。接触一氧化碳能形成爆炸性物质。 有害燃烧产物:无。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 TLVTN:ACGIH 5mg/m3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86%外观与性状:黄色粉末。熔点(℃):1538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5.2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燃烧热(kJ/mol)、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闪点(℃)、引燃温度(℃)、爆炸上限%(V/V)、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碱,溶于硫酸、盐酸、硝酸。 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高档汽车涂料、木器涂料、建筑涂料及油墨、塑料、橡胶等的着色。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我国氧化铁红生产工艺简介

我国氧化铁红生产工艺简介 氧化铁颜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无机彩色颜料,具有良好的颜料品质,应用领域十分广阔。生产氧化铁红的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其中干法主要包括绿矾(即七水硫酸亚铁)煅烧法、铁黄煅烧法、铁黑煅烧法,此外还有以赤铁矿为原料的天然氧化铁矿物超细粉碎法等。湿法工艺主要包括硫酸盐(即硫酸亚铁或含有硫酸亚铁的溶液)法、硝酸盐(即硝酸铁、硝酸亚铁或含有硝酸铁盐的溶液)法、混酸法;湿法工艺按照二步氧化过程所使用的中和剂不同,又可分为铁皮法和氨法。 1、关于干法工艺: 干法工艺是我国传统、原始的氧化铁红生产工艺,其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流程短,设备投资相对较少。缺点是产品质量稍差,而且煅烧过程有有害气体产生,对环境有明显影响。如铁矾煅烧法,煅烧过程有大量的含硫气体产生。 近年来,基于对含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我国又出现了硫酸烧渣法、铁矿粉酸化焙烧法等干法工艺,其优点是工艺简单、投资少,缺点是所产产品质量层次较低,只能应用于低端领域。 2、关于湿法工艺: 湿法工艺是以硫酸亚铁或硝酸亚铁、硫酸铁、硝酸铁为原料,采用先制备晶种,后氧化制备铁红的氧化铁红生产方法。所用原料既可以是硫酸亚铁、硝酸亚铁固体原料,也可以是含有硫酸亚铁、硝酸亚铁、硫酸铁、硝酸铁的水溶液。所使用的中和剂既可以是铁皮、铁屑,也可以是碱或氨。 近几年来,基于对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又产生了以钛白副产硫酸亚铁或硫酸铁溶液、以钢厂酸洗废酸或废水为原料制备氧化铁红工业颜料的方法,但都归属于湿法工艺范畴。所使用的中和剂仍然为铁皮、铁屑、碱或氨。 湿法工艺的优点在于所得产品质量性能优异,可以制备出不同型号的系列化氧化铁红产品。缺点在于工艺流程较长,生产过程能耗高,有大量的酸性废水产生,目前缺少有效地酸性废水综合利用途径等。 (1)硫酸法工艺: 以七水硫酸亚铁或硫酸铁,或含有水硫酸亚铁、硫酸铁的废酸、水溶液为原料,首先对铁盐或铁盐溶液进行净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然后严格控制工

氧化铁工艺

↑+?→?++↓?→?++24424232224e e 424e 4H SO F F SO H SO H O Fe O H O SO F 氧化铁工艺的技术情况及发展趋势 1、氧化铁合成主要工艺 氧化铁的制备工艺大致可以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类。干法又分为气相法和固相法,其中气相法常以羰基铁(Fe(CO)5)或二茂铁(FeCP2)等为原料,采用火焰热分解、气相沉积、低温等离子化学沉积法(PCVD)或激光热分解等原理,通过焙烧法、热分解法、鲁式法(Ruthner)等方法来制备,由于干法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废气污染和工艺过程难以控制、质量难以保证等缺点,该类方法已逐渐被本通过-------2 (1晶种制备:将氢氧化钠或氨水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控制pH 值9-12,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在20一30℃氧化制得晶种。化学反应式如下: 二步氧化:实质是晶种长大的过程,以硫酸亚铁为反应介质,反应循环进行,生产新的三氧化二铁沉积在晶核上,使晶体长大至所需。化学反应式如下: (2)氧 化铁黄合成工艺

SO Na OH Fe NaOH SO F )(2e +↓?→?+↑+?→?++↓??→?++24424 2232224e e 426e 4H SO F F SO H SO H O H O Fe O H O SO F 国内目前生产合成铁黄主要有湿法空气氧化法、催化法、苯胺法三种。我国氧化铁黄大部分是采用湿法空气氧化法,生产工艺过程分为晶种制备和二步氧化,反应持续到铁黄颜色与标准颜色相似为止,料浆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产品。晶种制备:将氢氧化钠加入到过量的硫酸亚铁溶液中,控制pH 值4一5,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在20一30℃氧化制得晶种。化学反应式如下: 二步氧 化:以硫酸亚铁为反应介质,加入足够铁皮,控制pH 值3-4,在80-85℃下鼓 化学反(3,再经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