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年级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优质课教学设计附点评

人教版高一年级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优质课教学设计附点评
人教版高一年级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优质课教学设计附点评

人教版高一年级经济生活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生活的内容,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学的源头。因此,经济生活 教学必须面向学生,必须取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的关 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中,引导学生在习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 种问题的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态度,并形成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本框教学大胆践行“角色— —探究法” ,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去探究,从而缩短 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本框教学中,用“一封家书和两份清单引发的思考”的情境创设来揭示课 题;用“我校学生消费面面观的调查”的任务驱动零距离解读课题;通过创设“对话表演模式”与“消费 心理咨询室”了解四种消费心理,比较四种消费行为的差异;通过“小王的迷惑引发的思考”来解惑明理, 知行合一,学做理智的消费者。上述的“角色——探究”中所展示的情境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 活,有利于情境中蕴含的情感、情境契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点,从而使政治课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实效 性。b5E2RGbCAP
二.教材分析 1.课标标准与指导意见
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课程标准》1.3 规定的“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 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要求。 《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作出了如下的教学要求:p1EanqFDPw (1)基本要求 了解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比较几种消费行为的差异;理解理智消费的四大原则。 (2)发展要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做理智的消费者。
2.教材内容结构
本框题包括两目内容, “消费心理面面观” 、 “做理智的消费者”两个问题,其内在联系是先分析由于受 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各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其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引导学生践行正确的消费原 则,做理智的消费者。DXDiTa9E3d
三.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二课以及本课第一框题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学生是生活 中消费者角色的体验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对于他们的消费行为是 受哪些消费心理影响以及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还欠缺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待提

高。RTCrpUDGiT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能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涵义,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
2.能力目标
学生能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现象,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分析各种消费心理和观念, 提高比较、鉴别能力。5PCzVD7HxA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领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重要性;感悟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 等观念的科学性;增强在生活中践行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自觉性。jLBHrnAILg
五.教学重点、难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做理智的消费者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角色——探究法 创设情境实施“角色——探究”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xHAQX74J0X 2.合作探究法 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调查、分组角色扮演、消费心理咨询室的活动,促使学生在合作学 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LDAYtRyKfE
七.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①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②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③课前组织学生调查 2.学生准备 ①课前预习;②课前消费调查;③课前搜集各种消费观的资料信息
八.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 一封家书和两份清单引发的思考 导入语:消费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懂得花钱吗?我们是理智的消费者吗? 教师:发放教学辅助资料《一封家书》 (具体内容见教学附件) ,同时播放《一封家书》这首歌作为背景音 乐。 学生 A:情感式朗读《一封家书》

教师:幻灯片展示《两份清单》 ,见证两份清单后面父母的辛酸 Zzz6ZB2Ltk 清单一: 2005年8月底, 颖到青岛上大学, 给颖留生活费1500元; 10月底, 颖要买手机, 寄2000元;12月,颖急需笔记本电脑,寄8000元; ……2006年2月,颖返校 车票318元,生活费1200元。 清单二: 2005年9月,菜、米、面80元;10月,色拉油30元、菜38元; 12月,给颖 爷爷50元、菜35元、煤气(两个月)24元、水电费(2个月)120元、药费90元; 2006年元月,春节年货100元、双方父母各100元,弟、妹小孩压岁钱共200元, 颖爸买鞋80元;2月,请亲朋吃饭280元,药费67元…… 学 生 议 论: 《一封 家书》和 《两份清 单》中大 学 生 儿 子、颖的 消费观。 【设计意 图】用《一封家书》和《两份清单》导课,可以马上置学生于问题源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一封 家书》背景音乐下,烘托出探究的范围,在矛盾冲突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求得释放。dvzfvkwMI1
(二) 任务驱动,观察生活
【我校学生消费面面观的调查】 教师:课前组织部署一个课题组学生调查我校同学的消费情况;指导学生如何设计调查表;建议学生开展 调查研究的切入口、途径与方法。rqyn14ZNXI 学生课题组:课堂汇报调查的结果。 学生评析:我校学生的消费观。 教师:用赏识的目光倾听学生的调查报告;并学生的评析适时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源于学生身边的案例更加具有说 服力。
(三) 创设平台,角色探究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教师:组织协调学生分组角色扮演,模拟情境角色探究,全班分 4 组,一种消费观由一组学生表演,学生 可以自我创意表演,也可以根据提供素材表演。EmxvxOtOco 教师展示:幻灯片一: 《母女对话》 ;幻灯片二: 《时尚族的一段典型对话》 ;幻灯片三: 《手机对话》 ;幻
灯片四: 《耐克与康奈之争》 。SixE2yXPq5
幻灯片一: 女儿: “妈妈,过节时,同学之间相互送礼, 不送的话就觉得不好意思,抬不起头” 。 女儿: “妈妈,听说咱们温州人最近都大兴吃 幻灯片二: 甲:“你什么时候也文身了?” 乙: “前两天, 没啥特别意思,就是觉得好玩。 ” 甲: “切, 我身上的这个图案可是爱情见证。 ”
酸菜鱼和水煮鱼,我也要吃” ;妈妈: “女儿, 乙:“爆强啊,我还想戴个超大耳环。” 你吃了会上火的” 。 幻灯片三: 学生一:哎,你真是的,都啥时候了,还不买 幻灯片四: 学生一:你的运动鞋是什么牌子的,我的这双

只手机。 学生二:你的手机什么牌子的,可以下载音乐 和拍照的吗?我的可是诺基亚彩屏 N72 最新 款的。
“耐克”鞋可是我老爸花了 1200 元买的; 学生二;我还是喜欢穿“康奈”鞋,质量好又 耐用,穿得也舒服。
学生角色扮演:第 1 组角色扮演《母女对话》 ;第 2 组角色扮演《时尚族的一段典型对话》第 3 组角色扮
演《手机对话》 ;第 4 组角色扮演《耐克与康奈之争》 (可能会按教师提供的素材演绎,也可能会表演一
些教师是始料不及的动作)6ewMyirQFL 学生合作探究:四张幻灯片中各属于何种消费观,并解读出它的特点。 【设计意图】生活中的快乐和宝藏很多,缺少的是一种发现。通过角色探究,打通了学生“书本世界”与 “生活世界”的成功对接,使书本知识内化为能力。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也可以感受到同学间的合作精 神,领略展示自我的精彩。学生的角色扮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kavU42VRUs 创设【消费心理咨询室】 说明: ?
?
消费心理咨询室共设 4 个,每组探究一种消费心理。 每组在角色探究中发生障碍,其他组同学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友情帮助,若学生在角色探究过程中出 现原则上的失误,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y6v3ALoS89
?
消费心理咨询室原则: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结论动态生成。
1.消费心理特点会诊(生生互动) :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仿效性、 重复性、盲目性。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标新立异,显示与众不同。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夸耀性、盲目性。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2.消费心理评价诊断(生生互动) :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不利——不健康、不合理的 从众消费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M2ub6vSTnP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利——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和发展;有弊——代价大,社会不 一定认可。0YujCfmUCw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3.专家态度和建议(教师活动) :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从众消费。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适当求异可行,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值得提倡,值得发扬。 【设计意图】引进心理咨询的模式,采取合作探究同伴互助机制,使课本知识在动态中生成,学生在活动 中体验出生活知识的愉悦;通过教师的建议活动,有助于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消费观。eUts8ZQVRd

(四) 解惑明理,知行合一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 小王的迷惑引发的思考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教师:展示幻灯片一 小王中考离温州中学分数线仅差 2 分,要上温州中学,则需要交纳择校费 8 万元;而父 母都是务农的,年收入仅 1 万元左右,小王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之中。 师生互动(解惑明理) : (1)消费要适度,量入为出,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2)同时也不主张过于节俭,这样容易使人们的消费欲望得不到满足,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点击生活(知行合一) : 合理开支一星期的生活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教师:展示幻灯片二 小王看其他同学都买了 MP3,就要父母给他买,父母数落他: “都没有一点音乐细胞,买 MP3 干什么用,还不如买些学习用书, ”小王很是无奈。 师生互动(解惑明理) : (1)不要盲目随大流,对从众消费要理性分析;尽量避免情绪化购物,保持冷静,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 (2)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要合理的消费结构。 点击生活(知行合一) : 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教师:展示幻灯片三 小王在平时为图方便经常吃快餐,但在丢弃发泡塑料盒时,却遭到同学的批评,说他不 懂“绿色消费” 。小王一脸茫然。 师生互动(解惑明理) :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 物共存。 点击生活(知行合一) :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教师:展示幻灯片四 学校最近组织开展坚持“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班会,小王却认为:社会发展, 时代进步,提倡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 师生互动(解惑明理) :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过时。因为它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消费方式,而是代表一种精神,值得我们代

代相传。 点击生活(知行合一) :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八荣八耻” 。 【设计意图】以“小王的迷惑引发的思考”为线索,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 方面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生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 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在此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形成了一种“我——你”式平等交往的“生活关系” 。这 种关系使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彼此敞开、接纳,使学生获得了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等积极的生活 体验和生活态度,有效达成了三维目标。sQsAEJkW5T
九.板书设计
1、从众心理——不可取——要具体分析 2、求异心理——不提倡——要考虑代价
树 立 正 确 的 消 费 观
消费心理 面面观
3、攀比心理——不健康——端正出发点 4、求实心理——很理智——要考虑周全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正确消费 的原则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学 做 理 智 的 消 费 者
GMsIasNXkA
十.作业设计
案例材料:《谁将他们沦为“房奴”?》 最近,一个新名词——“房奴”频频在网上出现。“房奴”就是说很多按揭买房的人在享受有房的心 理安慰的同时,生活质量却大为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 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房奴”,就是房子的奴隶,工作赚的钱不是为养老婆、孩子,而是为了养房子。
TIrRGchYzg
随着房价的快速上升,越来越多的买房者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许多跌入“房奴”陷阱的有 房族,他们的无奈与窘迫已引起了社会的共鸣。在深圳和广州等地最近就出现了一些“不买房”行动,以 示对目前高楼价的抗议以及对“房奴”生活状态的抵制。7EqZcWLZNX 然而,“房奴”这一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是谁将他们变成了“房奴”?我们不禁要对这个 问题刨根问底。lzq7IGf02E 请你探一探: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楼价?是社会?还是我们自己?

【问题研讨】
? 课程资源如何生成? 罗丹有句名言: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同样的道 理,生活中不是缺少政治课的课程资源,而是缺少发现,缺少挖掘、缺少提炼、缺少整合。政治老师 时时处处都要有一双猎人般的眼睛。本框教学,正是我用心去思考,用眼睛去捕捉课程资源的结果。 用生活素材来激活书本的理论,起到了一石三鸟的功效。 “书本——学生——教师”因生活素材的引进, 距离在缩小,理论在深化,师生情感在交融。zvpgeqJ1hk 杜威说过: “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 ”的确, 面对这样一堂非常态意义上的政治课,我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和灵活多变的情感策略去操作。本框教学 时,我秉持“动态生成”的理念,在教学实际中,我根据现场的学习情景,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对教学 流程作出适时调整。在学生的回答中、讨论中、辩论中,生成了课程资源,丰富了课程资源。NrpoJac3v1 ? 课程价值实现路在何方? 本框教学的课程价值在哪儿?我们似乎没有看到学生概念的掌握、原理的突破、习题的洗礼,一句话, 常态意义上的政治课程价值都不见了,不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收获。事实上,作为一堂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 课,需要建构起一中全新的课程价值观。本框教学更注重学生角色探究和运用。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三维目 标内化了。课堂上,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合作、交流、沟通、协调、表演,不时获得成功的 体验; 学生的好奇心、 探究欲、 问题意识、 进取精神、 社会责任感, 都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多的关注。 1nowfTG4KI
萃取生活精华
构筑互动课堂
——张宗远老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的点评
单茹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课题,在知识目标上不存在需要教师过多解释的难点,教学目 标的关键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上。张宗远老师的设计尊重生活、源于生活,关注学生的个性体 验和生活经验,通过构建生活化的情景和学生主体参与的平台,引导学生感悟,启迪学生智慧,从而达成 三维教学目标。fjnFLDa5Zo 1.思路清晰,设计简洁流畅 该设计以朴实却感人的生活情境导入(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让学生从最平常却最真实的素材中关注 消费观的话题,在学生置身情景,感触颇深后汇报“我校学生消费面面观的调查”结果(任务驱动,观察 生活) ,进行情景与现实的对接,感性与理性的对话。 “我校学生消费面面观的调查”结果中,学生消费现

状的呈现“创设平台,角色探究”提供了生活化的背景, 让学生在这一环节里“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 消费心理的模拟咨询又将课堂引向能力和思维的深度, “解惑明理,知行合一”的设计便显得水到渠成,顺 理成章。tfnNhnE6e5 2.关注生活,精选课程资源 张宗远老师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导入情景中的“一封家书和两份清单” ,消费心理面面观中的“四组对 话” ,解惑明理中的“小王的迷惑” ,作业设计中的《谁将他们沦为“房奴”?》 ,均触及了生活中最典型可 信的现实,是对生活资源的萃取和精选,实现了教材与学生的零距离,也完美地诠释了新课程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生活中,课程资源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需要我们去捕捉,去寻找, 去探究,去把握,去开发。张老师匠心独具的生活化设计显示了他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功底。HbmVN777sL 3.师生互动,活用教学策略 该设计中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课前的调查,课中的角色扮演、合作探究,课后的探究作业,均需 要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张老师在该设计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 重,灵活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策略,始终在设计中关注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 堂氛围。教师的“赏识目光” 、 “尊重创意” 、 “适时点评” 、 “及时建议”亦体现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调控和 驾驭。V7l4jRB8Hs 如果说还有些薄弱环节要改进的话,建议在关于四种消费心理的角色扮演中,应留给学生更多的想像 空间。限于课时,学生在课堂上如果未有创新,直接照搬教师提供的素材对话表演则可能味同嚼蜡。另外 “解惑明理,知行合一”的四项设计虽清晰工整,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因形式、程序的雷同而使学生产 生“审美疲劳” 。83lcPA59W9




宏观经济学全册教案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课 教 案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宏观) 授课班级国贸、营销本科 授课时间 授课课时68 授课教师

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理解GNP、GDP、NI、充分就业等重要概念,掌握GDP的核算方法,了解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各种收入恒等式和失业的类型。 教学重点:衡量宏观经济总量的几个概念和计算方法,充分就业的含义和失业的三种类型。 教学难点:国民经济循环恒等式。 教学课时:10 教学方法:讲解和经济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 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中的总量经济关系。这些总量经济关系主要有:国民收入,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投资量,失业率,货币流通量等等。在国民经济的这些许多总量中,国民收入是最具代表性的经济总量。因此,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民收入的决定过程,研究国民收入的增长、波动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等问题,就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理论基本内容。均衡价格的决定是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因此微观经济学又叫价格理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核心,所以,宏观经济学又叫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由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和概念基础上的,所以要研究宏观经济学运行关系,首先我们要详细了解国民收入的概念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 ( 2课时)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 一、GNP、GDP与NI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 也称国民总产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在这里,最终产品是相对中间产品而言的。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是相对于中间产品而言的,指由最后使用者购买和消费的产品,如消费品、企业的厂房、设备等。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或者说中间产品是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加工的产品,如钢材、木材等原材料。 例1:一个经济中,棉花的价值为2000万美元,棉花纺成棉纱后的价值为5000万美元,棉纱织成棉布后的售价为10000美元,棉布做成服装后的价值为15000万美元,这一过程为: 棉花——棉纱——棉布——服装——消费者 2000万 5000万 10000万 1.5亿 2亿美元 在这一过程中,棉花,棉纱,棉布都为中间产品,服装为最终产品,那么GNP为2.5亿美元。 例2:某农民去年收获稻谷10000斤,市场上稻谷价格为1.00元/斤。其中,3000斤稻 谷被该农民留下自己家人吃,5000斤稻谷被私人酒坊老板买去造酒销售,2000斤被市民买回家吃。那么该农民当年生产的GNP是多少呢?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NP和GDP是相同的概念,只是二者考察的标准不同。GNP是以本国国民为标准,而不管国民创造的最终产品价值是否来自国内或国外。而GDP是以本国国境为标准,而不管创造者是本国居民还是居民,只要是在本国境内实现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都属于GDP. 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不相等。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小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完整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高中政治教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汝阳县实验高中师红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划分、地位和作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从而认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难点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三、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了解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一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方面要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尤其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为主体 (1)公有制的地位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 公有制的构成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问题情境1 (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资料) 材料:2002年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所占比重 问题探究:材料主要表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第33页内容并思考探究问题。 教师总结:主要说明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很大的比重,在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1) 国有经济 含义:国有经济,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地位及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意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0%10%20% 30%40% 50%60%70% 80%90% 100% 百 化工石油电力汽车铁路冶金船航天

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篇一: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 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 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纸币。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 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 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 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 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 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 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 西才能成为商品? 学生活动:思考课本上第2页的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 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 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 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第3 页三个思考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 换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 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 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 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 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金银的特点)。 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 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 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文化与经济政治完整教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 政治科组:冯小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比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 2、教学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三、教和学的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一节课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简单复习,引导学生回忆旧内容)。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呢?我们今天就要揭开这层面纱。 (二)讲授新课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材料导入、启发: 材料一:《功夫熊猫2》在继《功夫熊猫1》取得不错的成绩后推出的,今年暑假也就是刚过去的暑假上映。《功夫熊猫2》创下了北美票房1.6亿美元,全球票房5.98亿美元。《功夫熊猫》成为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的最佳载体。 材料二:《喜羊羊与灰太狼》,随着“做人要做喜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口号在成年人的世界流传开来,这只“羊”的市场价值超过了10个亿,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值钱的动漫形象。 材料三: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整天载歌载舞,却无法看电视、玩电脑,为什么呢?这种

高一政治:市场配置资源教案(教案文本)

( 政治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高一政治:市场配置资源教案 (教案文本) Studying politics can enable us to understand society earlier and establish a correct worldview,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高一政治:市场配置资源教案(教案文本) 一、课标与教学要求 内容目标: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提示与建议:市场能指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 讨论:经济生活中制定和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信用在经济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二、教材梳理 1、知识结构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与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常见的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调节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市场规则的内容 市场秩序社会信用建设 树立知法、守法及诚信等观念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自发性 市场调节的弊端盲目性 滞后性 2、知识要点 (一)、市场调节 (1)、资源配置及其手段 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资源配置主要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2)、市场经济 ①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价值规律就象一只“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配置理、高效。 (二)、市场秩序 (1)、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市场秩序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应有相应的规则,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市场规则 ①市场规则的形式: 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 行业法规:如《企业诚信经营自律守则》 市场道德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等。 ②市场规则的内容: (3)、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措施——加强社会信用建设

(完整版)经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本单元教学计划 引言 走进经济生活,无论是谁,都离不开生活消费。在市场经济中,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大多要用货币从市场购买。我们的学习,就从这里开始。货币和各种信用工具在经济活动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价格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可循?如何选择质优价廉的商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需求?我们怎样看待多种多样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这些都是本单元所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形成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理性地面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彰显时代风采而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还可以为科学地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作知识上的准备。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引言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吃、穿、用所需要的物品,大多要用货币去购买;享受市场提供的服务也要支付货币;等等。货币到底是什么?货币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我们应当如何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它呢? 教学内容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教材分析 本课从商品入手,让学生全面掌握有关货币的知识。具体包括:货币的产生及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与货币发行相关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人们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等一系列知识。 第1页

教学课型及课时安排 新课2课时;复习课1课时;练习课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货币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价格的含义、两种结算方式、信用卡的优点、两种支票的用途;懂得外汇的含义;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汇率的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经济生活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初步掌握使用信用卡、支票的实践能力;联系人民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等角度,说明应当如何对待金钱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制意识;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 货币的本质;信用卡;外汇;汇率;正确对待货币。 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法:对商品、货币、纸币、外汇等概念,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等知识直接采用讲授法;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产生及其影响,汇率变动的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等知识直接采用讨论法对货币的产生及纸币的产生等知识直接采用情境设疑法。 学生的学法:1、探究法,即教师设置探究活动并设问,让学生深入思考,在探究中形成认识; 2、讨论法,即结合重点、难点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在观点碰撞中掌握真理; 3、自学法,即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阅读教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时的任务说明 完成《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教学 本科时教学的具体内容 回顾生活,情境导入 说明:可利用课文P4中的虚框内容和提问,也可利用学生课桌上的课本学习用具。教师通过提问而引入新课程内容。略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题板书) 一、货币的本质(板书) 1、商品的含义及其两个基本属性(板书) 探究活动一: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如学生身边的课桌、书籍、学习用品等等。 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商品的含义,懂得“商品的两必备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的道理。 第2页

高一经济生活全套教案

高一经济生活全套教案 【篇一:(政治精品教案)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全套 教案】 第 1 页共 149 页 第 2 页共 149 页 第 3 页共 149 页 第 4 页共 149 页 第 5 页共 149 页 【篇二:经济生活全套教案】 经济生活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内容标准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1)商品和货币的密切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物; (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种基本职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若不是一切商品,就不是货币,只是商品的等价物。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这样货币才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出来的时候就是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第二种基本职能。应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手段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要懂得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3.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必须由国 家发行并且强制使用的。纸币与铸币相比较,它有自己的优点。国 家有权发行纸币,但是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要注意正确使用 纸币,对制造假币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信用工具 (1)信用卡 ①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 信用凭证。 ②信用卡的优点:信用卡及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约交易费用,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③信用卡的使用。 (2)支票 ①支票的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 机构见票是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②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汇票。 ①含义: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 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 ②分类:汇票包括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③作用:汇票的使用,有利于汇款人的异地贸易,避免了长途携带 现金的不便和风险。 2.外汇 (1)外汇的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3)人民币外汇的牌价。 三、学法指导 (一)知识篇: 重点问题分析 1、货币的本质 准确理解货币的本质,是准确把握本课知识的基础和关键,是连接 本课其他知识的纽带和关键。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财 富的象征。在人们眼里,货币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具有某种神秘的

经济生活第一课教案

《经济生活》前言、第一课课堂教学实录 广州市第七中学陈吉君 【教学内容】《<思想政治>①——经济生活》(人教版2005年4月第2版)第一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①经济的含义。②商品是用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⑤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⑥商品流通。⑦货币流通规律。⑧纸币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理解:①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②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③商品流通及其公式。④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⑤纸币产生的必然性以及纸币的本质。 (3)运用:①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来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②联系我国人民币最近小幅升值的情况,运用汇率的有关知识,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2、能力目标 (1)比较能力:通过对商品与劳动产品、商品与货币、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纸币与货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现金结算与转帐结算、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2)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能力:①透过商品交换发展的复杂历史,看清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②通过价值、价格的关系,看清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辨证思维能力:①通过货币的产生及其形态的发展的教和学,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②通过物物交换的困难、纸币产生的原因、电子货币的优点的教和学,初步培养学生辨证否定的初步思想。③通过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信用工具的教和学,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④通过对人民币利弊的分析,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4)信息素养:通过货币发展各种历史形态的教和学,引导学生去搜集古今中外各种货币的形态的实物或图片,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德育目标 (1)通过对前言(致同学们)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一课中“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的教和学,使学生树立对劳动、对人类劳动成果的热爱的情感。 (2)通过对纸币的产生、本质、作用以及信用卡的功能、优点、注意事项的教和学,使学生树立对待人民币、对待信用卡的正确态度。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之所以把“货币的本质”定为第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因为:①货币这个知识点是贯穿第一课的一条线索。商品交换的发展产生了货币;货币的金属铸币形态的缺点导致了纸币的产生;纸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电子货币;交换从一国的范围发展到国际的范围,产生了世界货币、外汇和汇率。②透过货币的产生,可以看到货币的本质;透过货币的发展可以看到货币的作用;透过货币的职能,可以看到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从而可以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而落实第一课的主要德育目标: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教学难点】 ①价值尺度。价值尺度之所以可能是一个教学难点,原因在于:一是商品“价值”的含义比较抽象,而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又在第二课才出现,这就给学生理解“价值”带来了一定困难。二是“用货币本身的价值去度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这个说法也比较抽象,

人教版 高一政治 必修一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 然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从具体材料入手,引导 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实现对货币 的科学认识,使学生逐步学会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 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三、教学难点 物物交换的困难、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举例法、讨论法、实践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无论是柴米油盐还是衣食住行都需要用到钱,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早有体会,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二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那么历史上货币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吗?货币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二)新课教学 一、货币的本质(板书)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板书) 思考:开学前你们都买什么商品了?这些商品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商品都需要用钱去购买(用于交换) 商品是人们生产出来过余的劳动产品,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神创造的。(必须经过劳动)

判断:母亲亲手为自己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空气是不是商品?同学手中的笔是不是商品? 废品收购站里的废品是不是商品? 总结:商品的概念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板书) 思考:大家为什么要买商品? 引导:买衣服可以用来保暖,大家手中的笔可以用来写字学习。 总结: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 思考:在最初的商品交换中,不是像现在以货币为媒介,而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简单的物物交换,为什么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成功?例如:一只羊=三把斧头,为什么一把斧头换不 到一只羊呢? 总结: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这两个属性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了商品需要进行交换,商品的价值决定了商品能够交换成功。任何 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货币的产生(板书) 商品交换最初是以物物交换的形式,今天是以货币为媒介,货币是怎么产生的呢? (1)物物交换的困难(板书) 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的交易活动主要是一种物物交换,也就是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别人的劳动产品相交换。假设我们现在就处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在进行物物交换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活动探究一:准备五张纸分别写上马匹、食盐、棉布、粮食、茶叶代表五种不同的商品。 找到参与活动的五位同学,将五张代表商品的纸分别发到他们手里。 要求拿到马匹的同学换到食盐,拿到食盐的同学换到棉布,拿到棉布的同学换到粮食,拿到粮食的同学换到茶叶,拿到茶叶的同学换到马匹。 (2)一般等价物的产生(板书) 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人们找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比如动物皮毛、布匹、象牙等等),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人们把这种商品称为“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在各种商品交换中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就中国而言,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就有贝壳、龟壳、皮革、布帛、牲畜等等。在唐代,粮食、布帛均为法定货币。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的一车炭,被宫中派出的宦官夺走,换来的就只有半匹红纱和一丈绫。美洲人把可可和烟草等作为一般等价物,而非洲人和印度人则把象牙作为一般等价物。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生活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生活教案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主体地位。 2、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大量实例,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我们会看到有国家投资的企业,有某个集体出资兴建的,也有公民个人出资开办的,还有国外企业出资或与我们合资合作兴建的。这形形色色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昌盛。从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2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41125个,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22.65%,工业增加值、总资产、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占48.5%、60.9%、43.7%,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的比重为41.2%、57.6%。 材料二:2002年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所占比重,化工69.3%、石油92.1%、电力90.6%、汽车72%、铁路83.1%、冶金64.4%、船舶与航空航天84.5%。 材料三:据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不足1/4,增长到2002年的1/3。近十几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不到1%提高到20%以上。 材料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发展。坚持把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说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2、公有制为主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有哪些成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特别注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不是指混合所有制经济整体,而是指里面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那一部分资产。 (1)国有经济及其地位作用。 教师活动:国有经济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与我国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请同学们看刚才展示的材料一、二,它主要表明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应该怎么表达呢?请看教材。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得出结论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4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设计

第4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设计★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主体地位。 2、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大量实例,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我们会看到有国家投资的企业,有某个集体出资兴建的,也有公民个人出资开办的,还有国外企业出资或与我们合资合作兴建的。这形形色色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昌盛。从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2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41125个,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22.65%,工业增加值、总资产、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占48.5%、60.9%、43.7%,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的比重为41.2%、57.6%。 材料二:2002年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所占比重,化工69.3%、石油92.1%、电力90.6%、汽车72%、铁路83.1%、冶金64.4%、船舶与航空航天84.5%。 材料三:据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不足1/4,增长到2002年的1/3。近十几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不到1%提高到20%以上。 材料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发展。坚持把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说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2、公有制为主体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有哪些成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201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经济生活教案第三课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备课日期上课日期 教学目的:(见考点导航) 重点: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难点: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 教法: 教具: 一、考点导航 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 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 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知识网络(板书设计): 当前收入 居民的收入未来预期收入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收入差距 物价总体水平 按产品类型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消费及其类型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 消费类型和享受资料消费 按交易方式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 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含义及变换规律 消费结构含义 恩格尔系数变化原因 多彩的消费变化表明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消费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主旨 做理智的消费者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核心 要求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考点疏理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 生活消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水平与结构、居民收入、家庭人

口数量和结构,物价水平等。其中主要的是: (1)居民的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人们的收入并不都是人们直接可以支配的,而是要扣除个人所得税等之后,才能归个人自由支配。例:城镇职工在取得合法收入之后,除缴纳个人所得税外,还要扣除“三险”及住房公积金等,余下的收入才可用于生活消费,即可支配收入。)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将。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不仅受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受过去和未来收入水平的影响。特别是未来收入,即预期收入,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相反,预期收入低,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总体水平 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3)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原因,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服务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 【注意】 (1)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人们在一定时期的总收入是有限的,如果消费品价格上涨,会引起购买力下降,因而消费需求就降低。反之,则购买力提高,消费需求就增加。因此,物价的稳定对保持人们的消费水平,安定生活和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因为此,使得稳定物价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2)不同消费品的价格变化,对人们消费的影响不同,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人们不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导致对基本生活消费品消费的减少,那么,会使消费支出增加,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严重的会影响社会稳定。这也就是国家特别关注农产品,尤其是粮食、蔬菜等价格变化的原因。 2.消费类型: (1)消费的划分标准 ①按产品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钱货两清的消费,是人们最常用的交易方式。交易一旦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发生了转移,商品如何使用一般由买主自己支配,不再受卖者的限制。但,有些比较复杂、品质不易辨别的商品在完成交易后,还有部分责任没有和商品同时转移到卖者手里,这样就需要通过合同和保证书等加以界定,例: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 有些商品,为暂时的使用而购买不划算,例:婚纱、书籍等,我们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使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的使用权。 随着经济的发展,应该发挥贷款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贷款消费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医疗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消费形式。 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的金融机形成了借贷关系,按照约定按时还本付息;主要用于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及服务。因为这些消费品超出消费者当前的支付能力,因而预支自己未来的收入,来满足当前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明天的钱,园今天的梦”。

经济学基础教案讲义完整版

《经济学基础》教案 教学目的: 《经济学基础》是高等学校财经类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解为主,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并结合案例进行讲解,对有实践性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了解某些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借鉴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认识政府各项微观、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考核方法: 1、《经济学基础》于期末进行统一命题的考试,考试以闭卷方式进行。 2、考试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学生对理论认识理解,分析与应用的能力。 3、期末综合成绩评定时,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核成绩占70%。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安春梅等:《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主要参考书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2.《微观经济学》[美]保罗·萨缪尔森,华夏出版社,2001 3.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斯蒂格里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宋承先、许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厉以宁.《西方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第一篇微观经济学 教学目的: 本篇主要介绍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并用此来分析具体经济现象,在初级经济学基础上,深入一步,要求学生了解经济模型的基本构造,了解模型基本假设或条件与现实的关系,掌握数理分析方法。本门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比较深入地了解微观经济活动运行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经济模型的基本构造;训练学生对现实问题抽象化、理论化的能力及经济思维习惯,通过理论和现实相联系的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一些从复杂的现实过渡到简单理论的研究和分析经济问题的技巧。 教学内容: 本篇主要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由个体经济行为产生的经济理论。如供求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理论等。其中供求理论是基础,也是核心。 教学方法: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全册知识整理总复习教学设计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全册知识整理总复 习教学设计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八课国家的收入与分配 第九课征税和税收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1)什么是商品?P4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含义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理论联系实际:①、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②、日常生活中,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优质优价(优质产品的价格通常比较高)的商品,其价格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商品质量(使用价值)好,而是其包含的价值量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 2、货币: (1)货币的产生:P4-5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P5 (3)、货币的职能(含义) 5个职能①②③④⑤ P5----7 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①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原因:P6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含义(有区别)P6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只能用现实的货币。⑶货币流通规律P7 用公式表示如下: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总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3、纸币: (1)纸币的产生、含义:P8 (2)纸币和货币的关系:①纸币是货币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②纸币没有价值,货币有价值。 (3)纸币的面值(面额)≠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代表的价值,或者实际能购买商品的能力)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纸币的面值大于纸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时,纸币升值,纸币的面值小于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4)纸币发行的规律: P8第二自然段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P8 (“通货”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课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时 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理解货币的其基本职能依据:高考常考点,从实际上来说, 重点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货币, 不了解的货币的职能,就不能真正懂 得货币,就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 需要 教学货币的本质和纸币的含义依据:货币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 难点问题,并且纸币代替金银成为价值符号这 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困难, 1. 知识目标:理由:学习本框, 牢记:学生能透过现象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看本质,从而为其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更好地参与经济 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活,正确认识经学习 2. 能力目标:济现象;同时也能目标初步培养透过现象看商品货币本质的能力,提高正确判为其学习后续知断、识别有关商品与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识乃至整本教材 打下良好基础。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 教学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环节 课前抽查背诵 1.检查抽背诵 1. 认真背知识点强化记忆 3 分钟三分商品的含义及其查情况 2. 接受抽查检验考纲规定 钟基本属性,货币的 2. 评价总结抽的知识点本质;查结果 货币的基本职能; 纸币的含义及其 优点,纸币的发行

规律; 承接 1.核对自主学习 1. 巡视检查学 1. 学生自己展示验收学生 5 分钟结果中练习册的知识生完成情况,进预习习题完成情自主学习 环节点和例题答案行及时评价。况。的结果并 2.小组同学或同 2. 补充相应知 2. 其余学生互相加强记忆 桌检查识记情况识。补充并学生对所 3. 解决学生的展示习题进行评 问题,并达成共价。 识。 3. 提出质疑,相 互解答。 做议 1. 理解商品的含 1. 展示课件的 1. 学生根据课件 1. 通过丰20 分讲评义及其基本属性材料、事例和问上的问题,完成富多媒钟 环节 2. 了解货币产生题,让学生进行对材料的分析、体、材料的历史必然性思考总结和整理等展示, 3. 并从中理解货 2. 通过材料和 2. 牢记给学生直 币的本质事例进行知识商品的含义及其观的感 4. 理解货币的基点讲解基本属性,货币受,增强 本职能,并知道货 3. 指出书本中的本质;学生思考 币的其它职能;要求背的知识货币的基本职的主动 5. 理解纸币的含点能,货币的基本性。 义及其优点,知道 4. 评价总结学职能;纸币的含 2. 完成能 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所答,并补义及其优点,纸力目标 充。币的发行规律; 3. 训练学 3. 学生以小组或生整合分 同桌为单位讨论析文本的 并总结老师提出能力。 的问题 4. 书上记录相关 补充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