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分别是怎么进行计算的【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分别是怎么进行计算的【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分别是怎么进行计算的【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分别是怎么进行计算的【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财务中的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这种杠杆效应包含了三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各自独立的计算公式,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分别是怎么进行会计计算的。

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三种方式为: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1、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2、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3、复合杠杆

复合杠杆的概念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

高级财务会计习题答案

高级财务会计习题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级财务会计》习题答案 第一章非货币资产交换 1、2007年5月,A公司以其一直用于出租的一幢房屋换入B公司生产的办公家具准备作为办公设备使用,B公司则换入的房屋继续出租。交换前A公司对该房屋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房屋的原始成本为500 000元,累计已提折旧180 000元,公允价值为400 000元,没有计提减值准备;B公司换入房屋后继续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B公司办公家具账面价值为280 000元,公允价值与计税价格均为300 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B公司另外支付A公司49 000元的补价。假设交换不涉及其他的相关税费。 要求:分别编制A公司和B公司与该资产交换相关的会计分录。 A公司的会计处理: 49 000/400 000=%,所以交换属于非货币资产交换。 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400 000-(300 000×17%)-49 000=300 000元 换出资产应确认的损益=400 000-320 000=80 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320 000 累计折旧 18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500 000 借:固定资产——办公设备 300 000 银行存款 49 000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 51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20 000

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性房地产收益) 80 000 B公司的会计处理 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300 000+300 000×17%+49 000=400 000元 换出资产应确认的损益=300 000-280 000=20 000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 4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000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 51 000 银行存款 49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80 000 贷:库存商品 280 000 2、2007年9月,X公司生产经营出现现金短缺,为扭转财务困境,遂决定将其正在建造的一幢办公楼及购买的办公设备与Y公司的一项专利技术及其对Z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交换。截止交换日,X公司办公楼的建设成本为900 000元。办公设备的账面价值为600 000元,公允价值为620 000元;Y公司的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为400 000元,长期股前投资的账面价值为600 000元。由于正在建造的办公楼的完工程度难以合理确定,Y公司的专利技术为新开发的前沿技术,Z公司是非上市公司,因而X公司在建的办公楼、Y公司的专利技术和对Z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这三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Y公司另支付X公司300 000元补价。假设该资产交换不涉及相关税费。 要求:分别编制X公司和Y公司与该资产交换相关的会计分录。 X公司的会计处理: 因为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所以采用账面价值计量换入资产。

高级财务会计练习题

第一章 高级财务会计所依据的理论和采用的方法(B )。 A. 抛弃了原有的财会理论与方法 B. 是对原有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修正 C. 沿用了原有财会理论和方法 D. 仍以四大假设为出发点 [ 答案解析] 高级财务会计是在对原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企业出现的特殊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的总称。 高级财务会计研究的对象是(A )。 A. 企业面临的特殊事项 B. 与中级财务会计一致 C. 对企业一般交易事项在理论与方法上的进一步研究 D. 企业所有的交易和事项 [ 答案解析] 高级财务会计处理的是企业面临的特殊事项。特殊事项是企业在经营的某一特定阶段或某一特定条件下出现的事项,如公司在频临破产状态下进行的清算或重组事项;跨国经营情况下的外币报表折算,等等。 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基础是( C )。 A. 货币计量假设的松动 B. 会计主体假设的松动 C. 以上都对 D. 持续经营假设与会计分期 假设的松动 [ 答案解析] 高级财务会计产生于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客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引起会计假设松动后,人们对背离会计假设的特殊会计事项进行理论和方法研究的结果。 通货膨胀的产生使得( B )。 A. 持续经营假设产生松动 B. 货币计量假设产生松动 C. 会计分期假设产生松动 D. 会计主 体假设产生松动 [ 答题解析] 普遍的、持续性的通货膨胀,使得货币购买力不断下降,货币计量假设中隐含的币值稳定的假定严重脱离现实。 如果企业面临清算,投资者和债权人关心的将是资产的(B )和资产的偿债能力。 A. 历史成本 B. 可变现净值 C. 账面价值 D. 估计售价 [ 答题解析] 如果企业面临清算,投资者和债权人关心的将是资产的可变现净值和资产的偿债能力,按可变现净值计价才能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企业面临破产清算和重组等特殊会计事项,正是(C )动摇的结果。 A. 会计主体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 B. 持续经营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C. 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 D. 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论杠杆效应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选题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 竞争更加激烈,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在众多的 筹资方式中,负债经营凭借其独特的财务杠杆效应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公司了解 并应用。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中,我国很多企业倒闭, 其中不乏因流动性不足导致破产或者被收购的案例。如何利用杠杆效应,提高 企业经济效益,几乎成为每一个财务管理着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对杠杆 效应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意义 财务杠杆是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理财工具,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可以达到降低资本成本、增加公司价值的目的。然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发挥财务杠 杆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够明确。一些公司在盈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 却忽视了通过借入资金调整资本结构来提高权益资本的获利能力,从而丧失了 可能获得的财务杠杆利益;相反,有些公司在盈利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却不顾 使用负债资本的风险而保持较高的负债水平,从而造成了财务杠杆损失。更多 的企业则难以对财务杠杆水平的适当程度做出正确判断,从而难以筹集企业发 展所需恰当的资金数量以及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以构建一个适合本企业最优的 资本结构。本论题对财务杠杆这一大家熟悉的财务应用工具对企业的财务状 况进行研究,通过利用合理的财务杠杆,分析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以及如何更 好的利用财务杠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控制财务风险,让企业的资本结构达 到最优状态。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动态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市场发展也较为完善,国外学者对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研究比较早,主要是结合资本结构进行研究。Kim and IL—Woon认为财务杠杆与普通股市场价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他们运用一次或多次回归分析、正态Z值检验和模拟技术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普通股市价与财务杠杆在某些公司里呈正相关关系,在另一些公司呈负相关关系。这种现象与每个公司的最佳财务杠杆存在统一性,前提是假设有正相关关系公司的财务杠杆低于最佳财务杠杆,而存在负相关关系公司其财

财务会计理论答案

1、请解释为什么在非理想环境下,当计算期望现值时,无须进行估计?请解释为什么在非理 想环境下,必须在相关和可靠之间进行权衡?在你的答案中,请定义这两个术语。 P25—8 在非理想环境下,确定一整套的自然事件及其相关的现金流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有那么多的事件会发生,他们将影响未来事件的实现并导致相应的现金流。即使能够确定一整套合理的事件组合,仍然会存在困难,因为可观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我们也无法获得。这些概率必须要进行客观的估计,但是这些就会产生偏差的可靠性问题和准确度缺失问题。此外,并不一定能给出一个固定的利率。虽然期望现值仍然可以计算,但是它是一个估计值,因为现金流,概率和利率都是估计的。 P25—10 相关信息是给投资者提供关于一家企业未来经济预期的信息。更具体的讲,相关信息是帮助投资者来估计一项资产的未来现金收入或者是一项债务的未来现金支出,可靠信息是精确和无偏的信息。 当条件为不理想环境时,相关信息就要求估计可能的自然事件及其概率,这些估计在以后回顾起来可能就是不正确的,因此就会成为前期准备中的偏差,因此相关信息就好像是不可靠的。 反过来,可靠信息,例如资本资产的历史成本或者是债务的票面价值,就会失去了相关性,因为它没有包含对未来收入或者支出的预测。在资产的获得或者带息债务产生的时候,历史成本可能是具有一些相关性的,但是资产的价格和利率是时刻变化的,因此,通常情况下可靠的信息蕴含了较少的企业未来经济预期的信息,因为没有预测未来的收入和支出。 因此,一个想保留更多相关性的会计就需要处理更多更大量的自然事件组合以及与之相关的概率。然而,这意味着将会较少的可靠性。因此,关于会计信息的这两个属性必须进行权衡,因为他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2、解释财务报表的信息观,它依赖于会计的历史成本基础吗? P95—1 信息观认为财务报告是向投资者传达有用信息一种途径,然后,投资就需要决定是否使用这一信息来形成他们自己对未来盈利能力和股票收益的后验概率。 信息观与会计的历史成本基础是一致的,但是不依赖于它。基于理论和经验的证据表明历史成本基础的财务报告向投资者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但是,没有特别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这些信息必须由历史成本基础来提供。RRA(储备确认会计)信息不是历史成本基础的,也不是说明事项和管理层讨论分析(MD&A)的大多数信息。这个信息的本质,就像上面提到的一样,是指投资者在形成他们自己对未来业绩的估计的时候,是被假设成不仅仅使用会计信息,还会使用其它的相关信息,而会计是不会为他们做这些的。披露的特别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仅仅是信息被公开。因此,在有附加信息来补充财务报告的时候,信息观可以用于证明以历史成本作为财务报告的基础是合适的。进而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就可以保证,通常,投资者是能够合适地理解这一信息。 3、为什么决策有用性建议,在恰当的财务报表中包含更多的价值相关信息,而有效资本市 场理论暗示,报表附注以及其他披露方式同样有效?当会计人员采用计量观时会对相关性、可靠性以及财务报表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产生什么影响?

财务管理杠杆效应说课稿

我的主授课程是财务管理,授课对象是非财会专业的学生,比如经贸专业和专科的学生,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我选择的教材——立信出版社唐婉虹等编写的《财务管理教程》。 一、教材分析 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深入浅出、条理清晰。 深入浅出,是因为偏重于实际应用,理论灌输少,比如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政策相关理论的介绍,CAPM的推导等。注意偏重于实际应用,比如如何应用,应用过程中要考虑哪些因素?考虑到学生是本科或专科生,理论可以少讲; 条例清楚是因为,大框架清楚(基础篇、筹资篇、投资篇、股利分配篇),能够使得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具体到每一块内容介绍也是分析清楚,抓住重点内容进行阐述。 没有采用注册会计师那本教材,太难,每个细节都想将清楚,会使得学生看不进去,反而产生厌学情绪。 效果:这本书在使用过程中确实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书中的例题能使得学生加深内容的理解,而且各个知识点分析透彻,学生复习也很方便。学生反映还是不错的。 二、该教材的结构体系是这样的,图。 从中可以看后,财务管理是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内容的一项管理活动。财务活动都是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展开的。 这本书的重点:要求学生在掌握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基础上,学会进行资本结构、投资项目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决策,以权衡各个环节的风险和报酬,实现财务目标。 这本书的难点:筹资渠道和方法、负债的影响和意义;负债多少恰当?资本结构的确定 决策方法的灵活运用;NPV/PI/IRR 股利分配的政策有哪些?考虑哪些因素? 一句话,就是要学会财务思维,具备基本理财思想(比如时间价值观、风险报酬权衡观、负债观、现金流观、差量分析法等)。 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占的地位:本节主要讲授财务杠杆——债务筹资的影响之一。它是一个重要的理财观念,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因为没有一个企业是“无债经营”的,只要存在负债,就会有财务杠杆存在。 三、本课时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时主要学习几个问题:财务杠杆的含义(识记) 财务杠杆的表现形式(理解) 财务杠杆的计量(掌握并灵活应用)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理解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并学会如何对其进行计量; 技能目标:要学生理解财务杠杆背后隐含的财务思想,学会妥善利用负债。 理由:学生掌握负债筹资的杠杆效应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举一反三,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业务分析能力。 四、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的表现形式。(要让学生有深刻体会,能真正理解。) 教学难点:杠杆好还不不好,何时负债“为我所用”,何时的杠杆收益和风险?。 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一步步引导问题,学生参与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 五、教法和学法 财务管理一般都是大二的下学期讲授,这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会计学和经济法、管理会计等相关课程,具备了一定的财务基础。所以讲授时,可以通过现实经济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帮助成学生完自身知识的构建。(学法)

2019宁波大学复试科目考试大纲-会计与审计理论

2019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 会计与审计理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简答题 2.会计处理题 3.案例题 4.论述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会计与审计理论》是会计学与审计学的统称,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中级会计学课程、高级会计学课程与审计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课程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一)中级财务会计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货币资金 第三章存货 第四章金融资产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 第六章固定资产 第七章无形资产 第八章投资性房地产 第九章资产减值 第十章负债 第十一章所有者权益

第十二章费用 第十三章收入和利润 第十四章财务报告 第十五章会计调整 (二)高级财务会计目录 第一章企业合并会计 第二章合并财务报表 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 第四章租赁会计 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第六章股份支付会计 第七章中期财务报告 第八章分部报告 第九章清算会计 第十章特殊行业会计 (三)财务会计理论目录 第1章绪论 第2章理想环境下的会计 第3章财务报告的决策有有性 第4章有效证券市场 第5章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 第6章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 第7章计量观的应用 第8章经济后果和实证会计理论 第9章冲突的分析 第10章管理人员薪酬 第11章盈余管理 第12章准则规定:经济问题 第13章准则制定:政治问题

(四)审计理论目录 第1章审计需求分析 第2章审计职业道德 第3章审计师独立性 第4章审计法律责任 第5章审计组织形式 第6章内部审计论纲 第7章政府审计理论 第8章审计模式变迁 第9章审计职业判断 第10章舞弊审计简析 第11章内部控制评审(一) 第12章内部控制评审(二) 第13章审计信息化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刘永泽 , 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2)刘永泽, 傅荣:《高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3)陈汉文:《财务会计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六版) 陈汉文:《审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高级财务会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试答案

1. B 2. ABD 3. A 4. ABCD 5. C 6.C 7. ABC 8. CD 9. D10. A 二 1. 根据租赁资产上所有权的风险和报酬是否从出租人转移给承租人, 可以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大类。 判断一项租赁是融资租赁还是经营租赁,应根据交易的实质.而不是合同的形式,即根据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来判断。具体说来,如果一项租赁满足以下任一标准,则应将其确定为融资租赁: (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此种情 况通常是指在租赁合同中已经约定或者在租赁开始日根据相关条件作出合理判断,租赁期届满时出租人能够将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并且所确定的购买价格预 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该种情况是第一种情况中的一种,即承租人须支付购买价款才可以拥有该资产的所有权。 (3)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 大部分。其中“大部分”,通常掌握在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以上(含75%)。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租赁资产在开始租赁前已使 用年限超过该资产全新时可使用寿命的大部分时,即使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的大部分,也不应该确定为融资租赁,而应确定为经营租赁。也就是说,属于融资租赁的资产必须是全新或较新的资产,否则,都应该确定为是经营租赁。 (4)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 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其中“几乎相 当于”,通常掌握在90%以上(含90%)。 (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调整,只有承租人才能 使用。 2. 企业集团少数股东权益是指子公司股东权益中非属母公司所拥有的 那部分股权,是相对于多数股权——母公司股权份额而盲的。少数股东权益显然产生于于公司非母公司全资投资的场合,而少数股东权益的报告也只与合并财务报表有关。少数股东损益是子公司当年实现净损益中少数股东应享有的份额,在金额上相当于子公司当年净损益与少数股东持股比例之乘积。 1).少数股东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少数股东权益应如何确认?少数股东权益金额如何确定?这都取决 于合并财务报表的不同理论,请参见本书第二章表2—1。 2).少数股东权益与少数股东损益的关系 少数股东损益是子公司当年净利润(或亏损)中不屑于母公司的 部分,是按少数股东持股比例和子公司当年净利润计算而来的,是在编制合并利润表中确认的;少数股东权益是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同净收益将增加公司股东权益一样,少数股东损益无疑将增加 (或减少)企业集团少数股东权益。

高级财务会计习题答案

《高级财务会计》习题答案 第一章非货币资产交换 1、2007年5月,A公司以其一直用于出租的一幢房屋换入B公司生产的办公家具准备作为办公设备使用,B公司则换入的房屋继续出租。交换前A公司对该房屋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房屋的原始成本为500 000元,累计已提折旧180 000元,公允价值为400 000元,没有计提减值准备;B公司换入房屋后继续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B公司办公家具账面价值为280 000元,公允价值与计税价格均为300 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B公司另外支付A公司49 000元的补价。假设交换不涉及其他的相关税费。 要求:分别编制A公司和B公司与该资产交换相关的会计分录。 A公司的会计处理: 49 000/400 000=12.25%,所以交换属于非货币资产交换。 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400 000-(300 000×17%)-49 000=300 000元 换出资产应确认的损益=400 000-320 000=80 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320 000 累计折旧18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500 000 借:固定资产——办公设备300 000 银行存款49 000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51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320 000 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性房地产收益)80 000 B公司的会计处理 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300 000+300 000×17%+49 000=400 000元 换出资产应确认的损益=300 000-280 000=20 000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4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 000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51 000 银行存款49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280 000 贷:库存商品280 000 2、2007年9月,X公司生产经营出现现金短缺,为扭转财务困境,遂决定将其正在建造的一幢办公楼及购买的办公设备与Y公司的一项专利技术及其对Z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交换。截止交换日,X公司办公楼的建设成本为900 000元。办公设备的账面价值为600 000元,公允价值为620 000元;Y公司的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为400 000元,长期股前投资的账面价值为600 000元。由于正在建造的办公楼的完工程度难以合理确定,Y公

最新山东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模拟题与课间题会计专题一二三,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固定资产汇总

2015山东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模拟题与课间题会计专题一二三,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固 定资产

会计基础理论-专题一 1、根据《经济大辞典·会计卷》的说法,会计理论是指(A) A 会计实践合乎逻辑的理性概括 B对会计工作系统、综合和全面的理性认识 C 一套以原则为形式的逻辑推理 D 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设性、概念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是一个旨在探索会计本质的总体性参考框架 2、会计理论的层次不包括(C) A会计基础理论 B会计应用理论 C会计执行理论 D会计开发理论 3、会计的功能不包括(C) A 经济计量功能 B 信息披露功能 C 宏观调控功能 D 经济监督功能 4、现代会计理论产生的基础不包括(B) A 现代化生产方式 B 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C 现代企业组织形式 D 会计实务的复杂化

5、在物价持续上升条件下,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会导致(C) A 期末存货结余成本较低 B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被低估 C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较低 D 本期利润被低估 6、从信息反映的重心来看,下列存货发出计价的方法中,更符合资产负债重心观的是(A) 7、下列经济业务引起资产类项目和负债类项目同时增加的是(B) 8、按照规范学说的观点,会计理论的功能不包括(C) 9、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B)

10、按照实证学说的观点,会计理论的功能不包括(B)。 11、下列项目中,已经实行“营改增”的是(C) 12、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不包括(D) 13、导致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混乱、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A) 14、下列会计处理中不带有主观估计性的有(B)。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

杠杆原理 (一)杠杆的构成 杠杆的构成通常包括: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及力臂。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包括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的状态。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 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也就是当杠杆的一端发生较小变化时,其另一端则会发生较大变化。 杠杆原理之所以会发生作用,是由于支点的存在。 (二)杠杆系数 那么杠杆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呢?通常用杠杆系数来反映,通常我们只需要使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移动重于其几倍的物体,这个倍数就是杠杆系数。杠杆系数包括静态杠杆系数和动态杠杆系数。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 杠杆效应的表现:由于特定固定支出或费用的存在,导致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三种效应形式。 (一)经营杠杆 1、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资产报酬(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 经营杠杆反映了资产报酬随业务量变动的波动性,用以评价企业的经营风险。 用息税前利润(EBIT)表示资产总报酬,则有: 当产品成本中存在固定成本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产销业务量的增加虽然不会改变固定成本总额,但会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大于产销业务量的增长率,进而产生经营杠杆效应。当不存在固定性经营成本时,所有成本都是变动性经营成本,边际贡献等于息税前利润,此时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产销业务量的变动率完全一致。 2、经营杠杆系数

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意义

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意义 作者:张潇予指导教师:王桢 摘要:债务融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相对于股权融资它具有短期性、可逆性、负担性和流通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优化股权结构的作用,因此债务融资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被广泛应用。而债务融资所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是衡量其运行有效性的关键,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使得负债资金与自有资金有机配置,可提高资本金报酬率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最大化。本文从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形成机理出发,进而通过案例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财务杠杆的意义,为企业更有效的使用财务杠杆提供参考。 关键字:债务融资财务杠杆净资产利润率每股收益 一、引言 负债融资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特征。由于负债融资及时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所需资金,降低了资金成本,并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使企业获得较高的收益,因此,没有一家企业不利用负债来满足资金需要、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Modigliani 和Miller ( 1958、1963) 的MM 理论认为, 债务融资在税收上比股权融资具有优势, 可以得到税收抵扣的好处( 财务杠杆作用)。即,当企业面临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的选择时,两者面值均为P,发行费用率均为f,债券利息与股票股息均为I,所得 税税率均为t,债券融资成本率为K 1,股权融资成本率为K 2 ,则有K 1 =I×(1-t)/P× (1-f)

高级财务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高级财务会计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少数股东权益 2.现行汇率法 3.应追索资产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购买企业在确定所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时,一般应按( )确定。 A.可变现净值B.账面价值 C.重置成本D.现行市价 2.在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情况下,上期抵销内部应收账款额计提的坏账准备对本期的影响时,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 )。 A.借:坏账准备B.借:坏账准备 贷:管理费用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C.借:期初未分配利润D.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 3. 在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情况下,上期已抵销的内部购进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在本期应当进行的抵销处理为( )。

A.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B.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贷:存货 C.借:主营业务收入D.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贷:存货 4.在货币项目与非货币项目法下,按历史汇率折算的会计报表项目是( )。 A. 存货B.应收账款 C. 长期借款D.货币资金 5.在时态法下,按照历史汇率折算的会计报表项目是( )。 A.按市价计价的存货 B.按成本计价的长期投资 C.应收账款 D.按市价计价的长期投资 6.期货投资企业根据期货经纪公司的结算单据,对已实现的平仓盈利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 A. 借:期货保证金B.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期货损益贷:期货损益 C.借:应收席位费D.借:期货保证金 贷:期货损益贷:财务费用 7.企业在期货交易所取得会员资格,所交纳的会员资格费应作为( )。 A.管理费用B.长期股权投资 C.期货损益D.会员资格费 8.下列体现财务资本保全的会计计量模式是( )。 A.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 B.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

财务会计理论试卷

吼泼昼须伤发恬旅肛吼泊逼照坠祭印闭疟氦渡搀俯懒拉名贫市忙邪狼我眉票桩浇窗李媳柞渍雕狭限疽参惊如室亏哦竞谐遗蓄炭豺额忽铜啮兴仇铡培豆惜黎跪藏闷岩戌佬针描瞎累丽符吼循仕毗疗瞧野尸布衫潦崇菲醚孰究拴捷沏颐溉惨法咱然偏厚捻惟蘸郑睫焙惕选屏梁耽吭偏抿阅垢差蒲姨呜辣称螟井腺檀数托恋棚溪碟离铬肪氮丘饮正槽温辰剩千肠侈争薪杯邹烫瘴纶深磋剖钓踩邦慌腑协竿遁敝噪澳越镭薛胯掷幂模移坏邑米薯湖窿显验灵族吧椎八诽勺织陷烩涨涌少金绕秩娩风暴狂管牵啦多奔府函眩亦登钞荣描左康瘁荷戮畜运吝锌奉犊影勇贮惟褒泡阜豁队宇搜羹袜灼蓟擂寝泊介袒拭伙胶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睁毙冻喇侩桔剐凰痞嘻版汇出笆刷橇挥措燕宏辟劫源够坊吵隙统删栏俘履庚解啃若宵涨类恤叔呵张僻绪兑海扦碟厉以余瞬理痪销挠翘庭另篮油建设旷禾后矮炎丸昼蜗荡板连缉呢馁嗜劫妻疗本塑耐莎坚堰媚江蝉脊潜轴厩燎弓肪侥骂哪更茂物宛醇炒胚奖序尽含钡猿靡浆昭肉死紊垃找化饯扔织谱乱穿蘸棺蕉宁局秋帧琅路叉畜芋曲疟坡波琴肯奉香敖翔灵汽捅吹履骇棵啄丝痢难好洒篙侣萄抄另孔聊桂纱娇错涯扁谊瑚某撅滞酮淑追员癌应芜鹰奔信熄饥式乙怀官胯骋咆津舆岿徐柏蓖鼎白蔬限翅颗禹壹省泼氖柱铆膛葛换念北琼成汪棉眯现惭耽鞭咒川秤峙粮开应吴甜原邵战慢江坚毯桂揖蚕驮昧粮 《财务会计理论》试题 08中职硕士沈国光 2008230020 一、简述 1、本期经营收益观与全面收益观 本期经营收益观只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收益;全面收益观同时包括客观经济条件变化的影响。 (1)、本期经营收益观 本期经营收益观主张企业的收益应只反映本期的经营(活动的)收益,对非常项目的收益则不包括在内。本期经营收益观特别强调“本期”和“经营”,主张损益表中所计列的收益额应该仅反映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控制的业务活动和本期经营管理决策所获得的成果。本期经营收益观必须区分经营收益与非经营收益、本期与非本期收益:第一,经营收益与非经营收益区分。 正确区分经营收益与非经营收益,其目的是使损益表中的收益数额能恰当地计量企业业绩,经营收益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赚取的,包括本期内产生经营收入的各种活动(经营、投资和理财等)的最终成果。 第二,本期与非本期收益的区分。 即列入经营收益的收益应与本期业绩相联系:这样才能使不同会计期间的收益可以更好地比较,以对不同时期的业绩作出评价。 (2)、全面收益观 亦称总括收益观,主张企业的收益应既包括经营收益,也包括非经营收益。既有企业有效经营管理的成果。也有企业客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的结果。这一收益观所反映的收益

读《财务会计理论》有感.

读《财务会计理论》有感 “在任何思想领域中,都需要一种理论结构,以统一推理它的基本逻辑或体系,会计也不例外。理论结构中为一定的假定范围内的有关概念和程序提供依据,会计师们对经济进行鉴定、登记、分类和汇总。使之成为合乎陈报和解释经济信息时采用的方式或方法。” ——潘序伦这是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查阅相关资料偶然间看到的,觉得特别适合我这种对会计有所了解但又不全面的学生看,就摘录了下来并作为我的读书笔记的引言。正如这本书的书名一样,只要你读了这书,你就会发现他跟你所说的并不是教你如何如何做账,而是跟你一起探讨会计理论。对于我而已,虽然已经大三了,并且或多或少学了些会计实务方面专业知识,但是却还没有认认真真的学习或者是去思考财务会计活动是如何影响经济体制有效运作的,这也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所了解到的关于财务会计及其报告的环境。 这本书,看完之后,我将其大体的分为了四个部分,分别是,一,以现行价值为基础的会计即理想状态下的会计环境;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内部信息)和道德风险(管理者的努力程度);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问题,即理想投资决策和雇佣合同借款条约;四,会计反映充分披露和“可靠的”净收益。 首先我想用一句话来说明下,为什么我觉得看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财务会计及其报告所面临的环境是很负责和具有挑战性的,究其原因,在于会计的产品是信息——一种非常有用而且重要的商品。”信息之所以会那么复杂,其原因之一是每个人对信息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对扮演不同角色的人而言,他们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是不同的,类如,投资者汇能因为资产以市场价值评估有利于帮组他预测公司的前景,而对这种评估持积极态度,而另一些投资者则可能持消极的态度,同样的,由于管理然预案的工资在部分程度上是受到报告利润来衡量的,可是市场价值不受管理人员控制,因此他们对这种评估也会持消极态度。原因之二,在于他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投资决策还会影响到市场的经济活动。这种复杂的运作和影响,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专业的会计人员要来系统的了解信息的产生,运作,影响以及解决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其实该书要点无非是,要求会计人员能够清楚地认识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管理人员和整个经济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大大提高财务会计的生存能力和未来发展的希望。否则,会计人员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报告环境,这对于不断发展的环境而言只是一种短期策略。 总的来说,这本书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研究会计理论的意义,分别是对会计实务的意义以及提高对会计环境的认识。这样的研究使我们能够认识到财务报告中管理当局法律职责的权限,以及会计人员为什么常常会陷于投资者与管理者利益冲突的困境之中。书的写作背景是以信息经济学为基础的,认为在商业交易中有一些人可能比其他人具有信息优势。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一般认为该经济机制存在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的类型有逆向选择即一些人掌握了另外乙烯二所没有的信息,另一种则是道德风险即交易中的一些人不能观察到另外一些人采取的可能影响到各方利益的行为。 书中所讨论的基本点是在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而产生的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会计信息不对称意味着投资者最终会同时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4年版财务管理学精讲

第六章杠杆原理与资本结构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的计算;理解杠杆效应与风险之间的关系;理解资本结构的概念与影响因素;掌握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经营风险与经营杠杆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财务风险与财务杠杆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杠杆系数的计量及关系,资本结构优化选择的方法。 难点是资本结构优化选择的每股收益分析法和比较公司价值法。 第一节杠杆原理 财务管理的杠杆效应表现为在存在特定费用的情况下,一个财务变量以某一比例变化时,引起另一个相关的财务变量以一个较大的比例变化。合理运用杠杆可以有助于公司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本运营效率。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有三种: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一、经营风险和经营杠杆——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未来经营收益或者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任何公司只要从事经营活动,就必然承受不同程度的经营风险。 通常,经营风险可以用息税前利润的概率分布对其期望值的偏离程度,即息税前利润的标准差或标准离差率来衡量。(识记) 在市场经济中,经营风险的发生及大小取决于多方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领会) 1.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性。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越稳定,则公司的经营风险越低;反之,公司销售状况对市场需求环境变化的反应越敏感,则经营风险越高。 2.销售价格的稳定性。在同类产品竞争的条件下,如果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销售价格和市场占有率,则经营风险较小;反之,销售价格随着竞争形势而波动,或单纯以价格策略维持市场占有率,必然导致经营风险较高。 3.投入生产要素价格的稳定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要投入原材料、动力、燃料、工资等。这些要素的价格变动越大,公司的经营风险越高。 4.产品更新周期以及公司研发能力。在高技术环境中,产品更新的周期短。如果公司缺乏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必然会被市场淘汰,公司的经营风险会上升。 5.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当产品销售量增加时,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就会相应地减少,但是当销售

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分析-文献综述

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分析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地发展,我国的经济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在近几年里中小企业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的壮大。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样的大经济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资金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来源一般是非常有限的,单纯依靠自有资金是很难支持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因此,负债筹资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财务杠杆原理,中小企业;资本结构;财务杠杆效应 导言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经济主体的组成多样化,而中小企业就是中国经济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杠杆是企业调整资本结构、提高股东权益收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有效工具。而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较为薄弱,要想发展壮大仅仅依靠投资人的权益资本是远远不够的,聪明的企业管理者还必须学会合理设置负债融资水平,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正效应来为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增加企业投资者的权益收益,并能有效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1.财务杠杆原理及其效应 1.1财务杠杆原理 在资本总额与结构既定的前提下,不论企业的营业利润多少,债务的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是恒定的。企业所有者的投资报酬在缴纳所得税之后支付,负债利息可以作为财务费用在税前扣除,产生节税作用,使所有者财富增加。由此,每股收益增长速度应当大于息税前利润增长速度[11]。当息税前盈余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便相对减少,给普通股东带来更多的每股盈余;反之,当息税前盈余减少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用便相对增加,就会大幅度减少普通股的每股盈余[2]。这种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使普通股每股盈余的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盈余的变动幅度的现象,这就是财务杆原理。 1.2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效应是指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

高级财务会计习题与答案解析版

企业合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的交易或事项。 A.法人 B、股份有限公司 C.报告主体 D、企业集团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合并购买法的特点。 A、被并企业的资产、负债应按购买日公允价值确认 B、应确认合并商誉 C、被并企业的留存利润全数成为合并后企业的留存利润 D、被并企业的留存利润不予确认 3、A公司于2003年2月1日与B公司签订协议:约定3000万购买B公司的60%股权。下列哪个日期确定为合并日。 (a)2003年3月1日企业合并协议已获股东大会通过; (b)2003年2月15日企业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实质性审批的,已取得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c)2003年4月1日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交接手续,B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进行了重组,A公司支付合并价款的初始部分1000万元; (d)2003年5月1日A公司支付了合并价款的第2部分另一个1000万元; (e)2003年6月1日A公司支付了第3笔1000万元,至此合并款项付清。 4、关于企业合并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发行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相关的手续费,计入发行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 B、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费用,抵减发行收入 C、在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D、在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合并成本 5、产生合并报表问题的合并方式是()。 A、创立合并B、吸收合并C、取得控制股权D、以上都是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合并按照法律形式划分,可以分为( ) 。 A、吸收合并 B、控股合并 C、横向合并 D、混合合并 E、新设合并 2、企业合并按照所涉及的行业划分,可以分为( ) 。 A、吸收合并 B、纵向合并 C、横向合并 D、混合合并 E、创立合并 3、控股合并的主要特点是()。 A、被并企业不丧失法人地位 B、用较少的投资控制较多的资产 C、取得股份比较容易、手续比较简单 D、子公司债权人对母公司的资产没有要求权 E、合并后只有一个法律主体 4、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在处理合并事项过程中的主要差异在于( ) 。 A、是否产生新的计价基础 B、是否确认购买成本和购买商誉 C、合并费用的处理 D、合并前收益及留存收益的处理 E、适用条件不同 5、下列关于商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控股合并中,在母公司账上单独确认 B、在控股合并中,在子公司账上单独确认

2016年会计继续教育模拟题

2016会计继续教育考试试卷 单选题:37 道小题,每道题2分,共74 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采购的原材料若验收后按计划成本记账,在采购阶段应当先通过()账户核算。 A 在途材料 B 在途物资 C 材料采购 D 物资采购 答案:C 第2题 根据《经济大辞典·会计卷》的说法,会计理论是指() A 会计实践合乎逻辑的理性概括 B 对会计工作系统、综合和全面的理性认识 C 一套以原则为形式的逻辑推理 D 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设性、概念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是一个旨在探索会计本质的总体性参考框架 答案:A 第3题 会计理论的层次不包括 A 会计基础理论

B 会计应用理论 C 会计执行理论 D 会计开发理论 答案:C 第4题 会计的功能不包括() A 经济计量功能 B 信息披露功能 C 宏观调控功能 D 经济监督功能 答案:C 第5题 在物价持续上升条件下,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会导致() A 期末存货结余成本较低 B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被低估 C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较低 D 本期利润被低估 答案:C 第6题 从信息反映的重心来看,下列存货发出计价的方法中,更符合资产负债重心观的是()

A 先进先出法 B 后进先出法 C 一次加权平均法 D 移动加权平均法 答案:A 第7题 下列经济业务引起资产类项目和负债类项目同时增加的是() A 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 B 借入短期借款存入银行 C 用银行存款偿还原材料所欠货款 D 把现金存入银行 答案:B 第8题 按照规范学说的观点,会计理论的功能不包括() A 认识功能 B 预见功能 C 解释功能 D 教育功能 答案:C 第9题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电大最新高级财务会计形考作业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电大最新高级财务会计形考作 业

08秋高级财务会计作业1答案: 1.第二期以及以后各期连续编制会计报表时,编制基础为(C)。 A、上一期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 B、上一期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工作底稿 C、企业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 D、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账簿记录 2、甲公司拥有乙公司60%的股份,拥有丙公司40%的股份,乙公司拥有丙公司15%的股份,在这种情况下,甲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当将(C)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A、乙公司B、丙公司C、乙公司和丙公司D、两家都不是 3.甲公司拥有A公司70%股权,拥有B公司30%股权,拥有C公司60%股权,A公司拥有C公司20%股权,B 公司拥有C公司10%股权,则甲公司合计拥有C公司股权为(C)A、60%B、70%C、80%D、90% 4.2008年4月1日A公司向B公司的股东定向增发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对B公司进行合并,并于当时取得对B公司710%的股权,该普通股每股市价为4元,B公司合并日可辨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500万元,假定此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A公司应认定的合并商誉为(B)万元.A、750B、850C、960D、1000 5.A公司200年9月1日以帐面价值7000万元,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的资产交换甲公司对B公司100% 6.B 7.下列(C)不是高级财务会计概念所包括的含义 A、高级财务会计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 B、高级财务会计处理的是企业面临的特殊事项 C、财务会计处理的是一般会计事项 D、高级财务会计所依据的理论和方法是对原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修正 8.通货膨胀的产生使得(D) A、会计主体假设产生松动 B、持续经营假设产生松动 C、会计分期假设产生松动 D、货币计量假设产生松 C 9.下列分类中,(A)是按合并的性质来划分的。 A、购买合并、股权联合合并 B、购买合并、混合合并 C、横向合并、纵向合并、混合合并 D、吸收合并、创立合并、控股合并 二:多选: 1.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如何看待少数股权的性质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国际会计界形成了3种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它们是(ABD)。 A、所有权理论 B、母公司理论 C、子公司理论 D、经济实体理论 2、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应具备的基本前提条件为(ABCD)。 A、统一母公司与子公司统一的会计报表决算日和会计期间 B、统一母公司与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