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总有效性及其不良反应分析

合集下载

度洛西汀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度洛西汀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度洛西汀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孙燕;仵钊锋【期刊名称】《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Objective Through the statistic analysis of adverse effect caused by Duloxetine reported in literature ,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safety of Duloxetine . Methods Through the statistic analysis of 226 samples collected from CNKI about Duloxetine adverse drug effect , In order to help clinicians can be better grasp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 , and adjust the treatment plan about the patients , also it can conducive to the use of drugs . Results Showed that Duloxetine�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 occasionally , and most of them are slight and allow patients continue taking the drug .Conclusion We should continue strength the work on adverse drug reaction monitoring and report of Duloxetine , in order to ensure patients with drugs safety .%目的:通过对文献报道度罗西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度罗西汀的临床用药安全。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4 9 . 4 + 1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8 l 0 1 - 0 1 5 2 - 0 2
抑郁症在临床上作为精神疾病 的一种是较 为常见的 , 对患 酞 普 兰 治 疗应 用 于实 验 组 ,具 体 治疗 方 法 如 下 : 口服 H. u n d b e c k A ( 丹麦 ) ( 西安杨森制药分装 ) 生产 的艾司西酞普兰 者 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 的威胁 , 甚至会 因为产生 自杀思想及行 L 批准文号 H2 0 1 0 0 5 3 9 , 规格: 1 0 m g : 7 8 ) , l O m g / d为起始 剂量 , 以 为而对其生命造成威胁 。在临床上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一般采用 ( 2 0 m g / d为 最高剂量 , 实 药物 ,主要药物包括去 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 5 一 羟色胺重 病 情为依据对药物 剂量 进行适 当调节 , 摄取抑制 剂 、 5 一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 治疗效果不尽相 同, 选 验组和对照组 的治疗 时间均 为 2 个月, 治疗 2个月后评价 和比 择一种有效的治疗 方法 至关 重要l 1 l 。我 院经 临床 实践 证实艾司 对临床疗效嘲 。 西酞普兰具有满意 的临床效果 , 本研究选取我 院 2 0 1 4年 3月~ 1 - 3观察指标 :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均应用 H A M D 一 1 7 汉 评分项共 2 4 个, O ~ 7 6 分为评 分 2 0 1 6年 3月收治 的抑郁症患者 7 8例为样本病例 ,对其临床疗 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抑郁 情况 ,
1 5 2
北方药学 2 0 1 8年第 1 5卷第 1 期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是一种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

在过去的几年中,艾司西酞普兰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表现出过度担忧、紧张和恐惧等症状。

抑郁症则是一种情绪障碍,患者常常感到沮丧、无助、失去兴趣和快乐等。

焦虑症和抑郁症常常同时存在,并且有很大的重叠性。

许多药物可以同时用于治疗这两种疾病。

艾司西酞普兰作为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通过调节神经递质血清素的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症状。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在焦虑症和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是显著的。

一项针对焦虑症的研究发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的患者在症状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对于焦虑和担忧等症状的缓解效果非常明显。

类似地,在抑郁症治疗中,艾司西酞普兰也被证明对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一项荟萃分析研究总结了多项临床试验的结果,发现在治疗期间,艾司西酞普兰比安慰剂明显减少了患者的抑郁症状。

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可能是由于其对血清素水平的调节作用。

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在调节情绪和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素水平较低,而艾司西酞普兰可以增加血清素的浓度,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的应用安全性较高。

临床试验和研究显示,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包括恶心、失眠和头痛等。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暂时性的,并且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剂量来减轻。

与其他抗抑郁药物相比,艾司西酞普兰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相对较少,这也使其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每个患者的情况各不相同,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在使用艾司西酞普兰之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度洛西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度洛西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度洛西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目的分析对比度洛西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于我院门诊与住院部收治的9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将其随机划分为A、B两组各48例,分别给予度洛西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治疗,连续用药2个月,在规定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症状好转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

结果A组患者在治疗 4 w的HAMD评分结果稍落后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其治疗2 w、2月时,两组患者评分数据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不良反应上,组间差异也不具备显著性(P>0.05)。

结论度洛西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上疗效与安全性相当,均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用药。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ntrast between loxetine and escitalopram oxa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Methods A total of 96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from Jan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5.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and B groups of 48 patients who were given Duloxetine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escitalopram oxalate oral treatment,continuous medication for 2 months,after the end of the specified course of treatment to observ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mprove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A group after 4 w of treatment,the HAMD score slightly behind the B group(P<0.05),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but in the treatment of 2w,2 months,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of data comparison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in drug adverse reaction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also do not have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Duloxetine and escitalopram oxa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same,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linical symptoms,the clinical need to be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with reasonable medication.Key words:Duloxetine;escitalopram oxalate;depression;safety;efficacy抑郁癥是現如今较为常见的一种持久性心境障碍。

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l 7 4 ・临床研究 ・
O c t o 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2 8
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 的对照研究
崔 文辉 王 娜
( 1沈阳市精神卫生 中心 ,辽 宁 沈阳 1 1 0 1 6 8 ;2 郑州市第九人 民医院心理科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0 )
道 症状 为主 。结 论 度 洛 西汀 是一 种安 全 、有 效的抗 抑郁 药物 ,适 合 用于 老年抑 郁 症患者 。
【 关键 词 】度 洛 西汀 ; 西酞普 兰 ;老年抑 郁 症
中图分 类号 :R 7 4 9 . 4 1 - 8 1 9 4( 2 0 1 3 )2 8 - 0 1 7 4 - 0 2
1 . 2研究 方法 3讨 论
度洛西 汀起始剂量 4 0 m s / d ,1 周 内加 至6 0 m s / d ,每天2 次顿 服。西 酞普 兰2 0 ms / d ,必要时加 至3 0 m s / d ,每 日1 次早饭后 服。疗程6 周。入
度洛西 汀 ( D u l o x e t  ̄ n e )是5 . H T / NE 双重 再摄 取抑制 剂的 代表 药 物 ,作 用均衡 ,既往 的研 究证 实其疗 效 优于5 一 羟 色胺 再摄 取抑 制剂
度 洛西 汀 ( D u l o x e t i n e )作为 一种新 型的抗抑 郁药物 ,自从 2 0 0 4
年上 市后 成为 全美 乃 至世界 临床 一线 抗抑 郁药 ,市 场 占有率 高 。我
氮革类药3 例 ,而西酞普兰组1 0 H,后者比前者多,差异具有显著性
( f = 6 . 3 8 7 , P < 0 . 0 5 ), 见表2 。

度洛西汀有什么副作用

度洛西汀有什么副作用

度洛西汀有什么副作用度洛西汀是一种抑制药物,对于多巴胺的再摄取抑制能力相对比较弱,在使用这种药物的时候,也要了解一些副作用的问题,对于心血管系统会造成一定影响,可能会引起血压上升,另外会导致失眠头痛,对于有些患者来说,可能会引起体重下降的情况,男性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性功能障碍。

★不良反应1.心血管系统:可引起血压轻度上升及心率下降,甚至血压持续上升。

2.中枢神经系统:可见失眠、头痛、嗜睡、晕眩、震颤及易激惹。

3.代谢/内分泌系统:可见体重下降。

4.泌尿生殖系统:可见排尿困难及男性性功能障碍(如射精障碍、性欲下降、勃起障碍、射精延迟、达高潮能力障碍)。

5.胃肠道:可见恶心、腹泻、便秘、口干、纳差及味觉改变。

6.血液:较少见贫血、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结病及血小板减少。

7.皮肤:常见盗汗、瘙痒及皮疹。

较少见痤疮、脱发、冷汗、瘀斑、湿疹、红斑、颜面部水肿及光敏反应。

另可见出汗增多(6%)。

8.眼:可见视物模糊(4%)。

★用法用量成人:1.常规剂量口服给药:(1)抑郁症:①1次20~30mg,2次/d。

②1天60mg,顿服。

(2)糖尿病神经痛:1天60mg,顿服。

对可能出现耐受的患者可降低起始剂量。

(3)女性中至重度应激性尿失禁:起始剂量1次40mg,2次/d,如不能耐受,则4周后减量至1次20mg,2次/d。

2.肾功能不全时剂量肾功能不全时应使用较低的起始剂量,逐渐增量。

不推荐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或严重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患者使用。

★注意事项1.慎用:(1)经控制的窄角型青光眼患者。

(2)癫痫患者。

(3)躁狂或轻躁狂活动期患者。

(4)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

(5)肾功能不全者。

2.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妊娠期使用本药,可使新生儿发生严重并发症(呼吸窘迫、窒息、发绀、癫痫发作、体温不稳定、呕吐、低血糖、肌张力下降或升高、反射亢进、神经过敏性震颤及易激惹等)。

美国药品和食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抑郁症效果比较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抑郁症效果比较

[ 2 】 杨曼实 . 艾司西酞普 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 效及安全性 的 对 照研究[ J ] .海南 医学 , 2 0 0 9 , 2 0( 5 ) : 2 2 2 .
[ 3 】 李裕 基 , 张宏文 , 张文顺 , 等 .艾 司西酞普 兰与帕罗西汀治疗 抑郁 症对 照研究[ J 】 .中国民康 医学 ,2 0 1 0 , 2 2( 9 ) :1 0 8 6 .
均 明显降低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但 组间 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 意义 。两组痊 愈率 和总有 效率 接近 ,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两组 患者 不 良反应 发生 率差异 无统 计学意义 。结论 度 洛西 汀和艾 司西酞 普兰对 女性抑 郁症 的疗效相 当。
【 关键 词】 艾 司西酞普 兰;度 洛西汀 ;女 性;抑郁 症
【 摘 要】 目的 比较 度洛西 汀和艾 司西酞 普 兰治 疗女 性抑郁症 的疗 效 。方法
选择 7 2例女性 抑郁症 患者 , 按 照用
药不 同分 为度 洛西汀组和 艾司西酞 普 兰组各 3 6例 ,分别 于治疗 1 、2 、4 、8周 末通过 汉密尔 顿抑郁量 表 ( HAMD)评定
抑 郁 程 度 ,比 较 两 组 疗 效 及 治 疗 期 间 出 现 的 不 良反 应 。结果 经 过 8周 的 治 疗 ,两 组 治 疗 后 的 HAMD 值 与 治 疗 前 相 比
比较 差异 无统计 学意义 ,治疗 后 HAMD及 HAMA 评分
均明显改善 , 联合组改善更明显;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虑其可能与艾司西酞普 兰及无抽 搐 电休 克联用相 关 。艾司 西酞普兰 为新型 的抗抑
[ 4 】 徐烨 . 无抽搐 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 } 生 分析[ J 】 .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的 临床 疗 效及 不 良反 应 。结 果 观 察 组 的 H AMD1 7量 表各 因子得 分均 明显 低 于对 照 组 ,P< 0 . 0 5 ;观 察组 的 总有 效率 为 6 6 . 6 7 %,对 照 组
的 总有 效率 为 5 2 . 0 8 %,经 检 验 ,观 察 组的 总有 效率 明 显 高于 对照 组 ,P < o . 0 5 ;观 察 组 的不 良反应 发生率 为 1 6 . 6 7 %,对照 组 的不 良反 应 发生率 为 3 9 . 5 8 %,经 检 验 ,观 察组 的不 良反 应 发生率 明显低 于对 照 组 , P <0 . 0 5 。结论 与 艾 司西酞普 兰 相比 ,采 用度 洛 西汀 治疗抑 郁 症患者 ,能有 效减 轻 患者 的抑郁 症状 ,提 高临床 疗 效 ,减轻 不 良反应 发生率 【 关键 词 】抑郁 症 ;艾 司西 酞普 兰 ;度 洛 西 汀
l l 2 ・临床研究 ・
O c t o b e r 2 0 1 7 , V o 1 . 1 5 , N o . 2 9
度洛西汀 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 症患者 的效果对 比研究
杨相 勇 万 玉 华。 苏 靖
( 1 丹东 市第三医院精神科 ,辽宁 丹东 1 1 8 0 0 0 ;2 华北石 油管理 局总医院 6 , I 1  ̄ 管 内科一病 区,河北 沧州 0 6 2 5 5 2 )
3讨

抑郁症 是一种 常见的心理 疾病 ,其病 因复杂 ,主要表 现为意 志活 动 减退 、心境 低落 、思 维迟缓等 ,严重者 可产生 自杀 或 自伤年 头及 行 为 。 由于生 活压 力 的增 加、社会竞 争激烈 ,据 统计 ,当前抑郁症 患者
已 占全 球人 口的3 %~ 5 %,我 国的抑 郁症 发病 率约 为 l l %,明显高 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总有效性及其不良反应分析目的:分析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总有效性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度洛西汀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各40例。

度洛西汀组接受度洛西汀治疗,艾司西酞普兰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统计分析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生活事件量表(LE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度洛西汀组HAMD量表和LES评分均显著低于艾司西酞普兰组(P<0.05),度洛西汀组治疗总有效36例(90.0%)显著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的28例(70.0%)(P<0.05),度洛西汀组不良反应12例(30.0%),显著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的10例(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70,P>0.05)。

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总有效性较艾司西酞普兰高,且不会在极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抑郁症属于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精神疾病,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情绪低落和思维迟缓,患者有较多的躯体化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有自杀倾向出现,老年人抑郁症极易有慢性化发生,社会应激事件、治疗用药均会影响预后[1]。

老年抑郁症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临床应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

现阶段在抑郁症的治療中,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是临床常用药物[2]。

对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总有效性及其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抑郁症;排除标准:将有严重自杀倾向存在、合并严重躯体及脑器质性疾病等患者排除在外。

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度洛西汀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各40例。

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家族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方法度洛西汀组口服度洛西汀60 mg/d(生产厂家:美国礼来公司,60 mg/粒);艾司西酞普兰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10 mg/d(生产厂家: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5 mg/片),2周后改为口服艾司西酞普兰15~20 mg/d。

两组均以6周为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对两组的抑郁状态进行评定,内容包括体质量、阻滞、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睡眠障碍,随着评分的降低,患者的抑郁状态逐渐改善[3]。

同时,应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对两组的个体承受精神压力进行评定,内容包括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社交及其他,影响程度分5级评分,毫无影响、轻度影响、中度影响、重度影响、极重度影响分别评定为0、1、2、3、4分,影响持续时间分4级评分,3个月、6个月、1年、1年及以上分别评定为1、2、3、4分,总分0~48分,随着评分的降低,患者的个体承受精神压力逐渐减轻[4]。

此外统计两组恶心、口干、头晕头痛、疲劳、便秘、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依据HAMD评分减分率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减分率为治疗前后HAMD评分之差与治疗前HAMD评分的百分率,0~24%、25%~49%、50%~74%、75%~100%分别评定为无效、有效、显效、痊愈[5]。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HAMD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度洛西汀组HAMD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艾司西酞普兰组(P<0.05)。

见表2。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度洛西汀组总有效36例(90.0%)显著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28例(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83,P<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前后LE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L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E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度洛西汀组LES评分均显著低于艾司西酞普兰组(P<0.05)。

见表4。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度洛西汀组不良反应12例(30.0%),显著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的10例(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70,P>0.05),见表5。

3 讨论近年来,我国老年抑郁症发病率在不断提升的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作用下日益提升,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6]。

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中,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是临床通常采用的药物[7]。

度洛西汀属于一种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再摄取双重抑制剂,向人体进入后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及突触间隙5-羟色胺水平的提升,从而对抑郁症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8]。

通常情况下,老年抑郁症患者一方面有一般的抑郁症状,另一方面还会伴一定程度的躯体症状、焦虑症状等。

而度洛西汀一方面能够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另一方面还能够对患者的躯体症状、焦虑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因此和艾司西酞普兰相比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9]。

研究表明,采用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均令人满意,但是度洛西汀的起效速度更快[10]。

研究表明,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中,在治疗前患者有相似的HAMD评分情况下,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1~6周前者较后者HAMD评分较低,同时,两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83.33%,前者较后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11]。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HAMD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度洛西汀组HAMD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艾司西酞普兰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36例(90.0%)显著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28例(70.0%)(P<0.05)。

同時,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均受到应激性生活事件的一定程度影响,其中抑郁症等情感障碍受到应激性生活事件的更为显著的影响[12]。

研究表明,老年抑郁症患者HAMD评分减分率随着LES评分的提升而降低,随着LES评分的降低而提升,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以此认为临床效果会受到生活事件的一定程度影响,临床疗效随着LES评分的提升而变差,随着LES 评分的降低而变好,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13]。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LE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L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度洛西汀组LES评分均显著低于艾司西酞普兰组(P<0.05),和上述相关医学研究结果一致。

此外,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中,不同药物均可能引发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头晕、胃部不适等。

研究表明,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均会引发轻微头晕、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但均为较轻微的程度,不用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就会自行消失,以此认为二者的安全性均较高[14-16]。

本研究结果表明,度洛西汀组不良反应12例(30.0%),显著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的10例(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70,P>0.05)。

但有研究表明,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当,但是度洛西汀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17-20]。

本研究结果与之有一定的差异存在,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两者有不同的病例选择标准及治疗方案等。

综上所述,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总有效性较艾司西酞普兰高,且不会在极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李洪英,李宝珠.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9-11.[2]王刚平,颉瑞.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5):452-455.[3]吴彦清.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7):158-160.[4]周云芳,华彩霞,朱满连,等.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116-117,120.[5]魏海燕,李朝武,黎逢光,等.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1(1):62-64.[6]董琳琳.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193-194.[7]姜小琴,杨开仁,郑利锋,等.首发老年抑郁症临床特征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1):1904-1905.[8]郭少玲.度洛西汀与舍曲林对老年抑郁症伴焦虑患者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11-912.[9]邢曜耀,张玲霞.老年抑郁症首次发病与复发患者脑结构的磁共振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25(6):391-393.[10]王金东,齐文博,孔伶俐,等.老年抑郁症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4,35(3):127-129.[11]毛佩贤,陈雪彦.住院老年抑郁症治疗方案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4):300-302.[12]张福英,房华.丁螺环酮联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28-29.[13]李瑞军,王世梅,张玉坤.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3-4.[14] Tsuruoka Y,Takahashi M,Suzuki M,et al.Utility of the Neurobehavioral Cognitive Status Examination(COGNISTAT)in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depressive states in late-life depression and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a preliminary study[J].Annal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16,15(3):1-8.[15] Wen Y H,Wu S S,Lin C Hung,et al.A Bayesian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New Risk Factors for Dementia: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J].Medicine,2016,95(21):e3658.[16] Bradley A J,Lenox Smith A J.Does adding noradrenaline reuptake inhibition to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ion improve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A systematic review of meta-analyses and large randomised pragmatic trials[J].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2013,27(8):740-758.[17] Shifera A S,Leoncavallo A,Sherwood M.Probable Association of an Attack of Bilateral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 With Duloxetine[J].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2014,48(7):936-939.[18] Hill L,Lee K C.Pharmacotherapy Conside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HIV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Focus on Antidepressants and Antipsychotics[J].Annals ofPharmacotherapy,2013,47(1):75-89.[19] Jacob J,Albert D,Heard K.Single-agent duloxetine ingestions[J].Human & Experimental Toxicology,2013,32(4):427-433.[20] Serrano C M,Dillon C,Heisecke S L,et al.Onset Age and Clinical Heterogeneity of Dementias:A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J].Current Psychopharmacology,2014,3(1):2-17.(收稿日期:2017-07-27)(本文編辑:程旭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