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3课时化学平衡常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3课时化学平衡常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3课时化学平衡常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3课时化学平衡常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

版选修4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平衡常数K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

②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

③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K

④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的本身及浓度、压强无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2.关于反应C(s)+H2O(g)CO(g)+H2(g)的平衡常数的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

A.K

B.K

C.K

D.K

答案:C

3.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和1 mol H2O发生反

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n(H2)为0.5 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

B.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无关

C.CO的转化率为50%

,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答案:B

,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CO和H2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

B.该反应的ΔH>0

C.T1时的平衡常数K1>T2时的平衡常数K2

K1

答案:C

( )

A.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生成物浓度用平衡浓度

B.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都是一个恒定值

C.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解析:A项,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均为平衡浓度;B项,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 ,平衡常数随之改变;C项,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反应物转化率减小。

6.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3(g)+NO(g)+NO2(g)2N2(g)+3H2O(g) ΔH<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解析:A项,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A错;B项,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另外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必增大,B错;使用催化剂,化学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D错。

答案:C

7.某温度下,反应SO2(g g)SO3(g)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

2SO3(g)2SO2(g)+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

A.2 500

B.100

C.4×10-4

D.2×10-2

解析:K2

答案:C

8.在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

t/℃700 800 830 1000

K0.6 0.9 1.0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CO和H2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加压、增大H2浓度和加入催化剂都能提高CO2的转化率

C.830 ℃达平衡后,再充入1.0 mol H2,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D.830 ℃时反应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1.0

解析:A项,由表格数据可知,温度越高,K越大,则生成CO和H2O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项,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加压、使用催化剂,平衡均不移动,则不能提高转化率,而增大H2浓度能提高CO2的转化率;C项,充入1.0 mol H2,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但K只与温度有关,K不变,错误;D项,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由830 ℃时CO2(g)+H2(g)CO(g)+H2O(g)

K=1.0,则830 ℃时反应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

答案:D

9.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2(g)+S(s)H2S(g) K1

S(s)+O2(g)SO2(g) K2

则反应H2(g)+SO2(g)O2(g)+H2S(g)的平衡常数是( )

B.K1-K2

C.K1·K2D

解析:H2(g)+S(s)H2S(g)的平衡常数K1

而S(s)+O2(g)SO2(g)的平衡常数K2

则反应H2(g)+SO2(g)O2(g)+H2S(g)的平衡常数K

10.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X Y Z

初始浓度/(mol·L-

0.1 0.2 0

1)

平衡浓度/(mol·L-

0.05 0.05 0.1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 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解析:题中有一明显的错误,就是C选项,增大压强不可能使平衡常数增大。其他选项均为平衡中的基础计算和基础知识,关键是根据表中数据(0.1-0.05)∶(0.2-0.05)∶(0.1-0)=1∶3∶2可推导

出:X+3Y2Z。

答案:C

11.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7 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

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

B.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

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

解析:甲和丙达到的平衡是等效平衡,所以压强p甲=p丙,SO3的质量m甲=m丙,乙可看作是甲达到平衡后,取出一半物质,浓度变为原来,平衡向气体增多的方向移动,压强

在减小后的基础上增大,SO3的量减小,所以2p乙>p甲,SO3质量2m乙

时SO2和O2的浓度比均为2∶1,C错误;甲和丙达平衡时生成的SO3和分解的SO3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吸、放热数值不一定相等,D错误。

答案:B

12.830 K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

CO(g)+H2O(g)CO2(g)+H2(g) ΔH<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起始时c(CO)=2 mol·L-1,c(H2O)=3 mol·L-1,4 s后达到平衡,此时CO的转化率为60%,则在

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H2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为。

(2)在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c(CO)=1 mol·L-1,c(H2O)=2 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的

浓度为0.5 mol·L-1,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此时v(正)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

(3)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可能为。

b.2

c.0.5

答案:(1)1 0.3 mol·L-1·s-1(2)否大于(3)b

,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

Fe2O3(s)+3CO(g)2Fe(s)+3CO2(g)

①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②该温度下,在2 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则10 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15 mol·L-1·min-1,10 min后生成了单质铁 g。

(2)可用上述反应中某种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O的生成速率与CO2的生成速率相等

B.CO生成速率与CO2消耗速率相等

C.CO的质量不变

D.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E.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解析:(1)①固体、纯液体的浓度可看作常数,所以K中不出现Fe2O3(s)和Fe(s),K

②10 min内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

0.015 mol·L-1·min-1×10 min×2 L=0.3 mol,由以下关系式:

2Fe ~ 3CO2

2 mol

3 mol

0.2 mol 0.3 mol

m(Fe)=0.2 mol×56 g·mol-1=11.2 g。

(2)CO生成速率为逆反应速率,CO2生成速率为正反应速率,且CO、CO2前计量数相等,则v正(CO2)=v逆(CO),达到化学平衡;v生成(CO)=v逆(CO),v消耗(CO2)=v逆(CO2),无法说明是否达到化学平衡;m(CO)不变,则n(CO)不变,n(CO)不变,反应达到平衡;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任意时刻,体系的压强均相同;ρm(气体)不变时,反应即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ρ不再变化。

答案:(1)11.2 (2)ACE

二、能力提升

1.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与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COS(g)+H2(g) K=0.1

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 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大,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 mol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解析: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该反应正反应为

放热反应,故A错误。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之后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故B错误。设反应前H2S的物质的量为a mol,容器的容积为1 L,列“三段式”进行解题:

CO(g)+H2S(g)COS(g)+H2(g)

10 a

2 2 2 2

8 a-2 2 2

化学平衡常数K a=7,故C正确。CO的平衡转化率

D错误。

答案:C

(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

应:CO+HbO2O2+HbCO,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20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

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舱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逆向移动

答案:C

3.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n(Y) n(M)

①700 0.40 0.10 0.090

②800 0.10 0.40 0.080

③800 0.20 0.30 a

④900 0.10 0.15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若5 min时测得n(M)=0.050 mol,则0至5 min 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N)=1.0×10-2 mol·L-1·min-1

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

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

解析:①中5 min时生成M 0.05 mol,则生成N也是0.05

mol,v(N mol·L-1·min-1,A错误;②中平衡时n(M)=0.080 mol,则生成N 0.080 mol,消耗X、Y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80 mol、0.080 mol,因此平衡时容器中有X 0.02 mol、有Y 0.32 mol,其平衡常数K B错误;③中反应温度与②相同,则平衡常数也相同,K=1。则a=0.12,即参加反应的X的物质的量为0.12 mol,其转化率

C正确;①的平衡常数

,若④的反应在800 ℃时进行,则

b=0.060,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在900 ℃进行至平衡时错误。

答案:C

4.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aq)。某I2、KI混合溶液中

c 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2(aq)+I-(aq aq)的ΔH>0

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解析:由图可知,随温度升高,c,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放热,即ΔH<0,A项错误;同理可推出,升温,K值减小,即K1>K2,D点没有平衡,c(要向A点移动),即反应要向右进行,所以此时v(正)>v(逆),C项错误;由图知,c A>状态B。则c(I2)为:状态A<状态B,所以D

项错误。

答案:B

5.(2018全国Ⅲ节选)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 ΔH>0,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1)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 %。平衡常数K343 K= (保留2位小数)。

(2)在343 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

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

解析:(1)由图根据“先拐先平速率大”可知a曲线温度较高(343 K),平衡转化率为22%;

设SiHCl3起始物质的量为1 mol,则有

2SiHCl3(g)SiH2Cl2(g)+SiCl4(g)

起始物质的量/mol 1 0 0

转化物质的量/mol 0.22 0.11 0.11

平衡物质的量/mol 0.78 0.11 0.11

K343 K≈0.02

答案:(1)22 0.02 (2)及时移去产物改进催化剂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

:2HI(g)H2(g)+I2(g)在716 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

t/min 0 20 40 60 80 120

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x(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

(2)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 7 min-1,在t=40 min时,v(正)= min-1。

(3)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填字母)。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12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根据反应可

知:x(HI)=0.784,x(H2)=x(I2)=0.108,将数据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K

(2)因为v(逆)=k逆x(H2)x(I2),则

k v(逆)=v(正)],k

在t=40 min时,由表中数据可知x(HI)=0.85,若k正=0.002 7 min-1,代入公式:v(正)=k正x2(HI)= 0.002 7 min-1×0.852=1.95×10-3 min-1。

(3)升高温度,平衡2HI(g)H2(g) + I2(g) ΔH=+11 kJ·mol-1向正向移动,且正、逆速率均增

减小,x(H2)增大;故x(HI)对应的平衡点为A点;x(H2)对应的平衡点为E点。

答案:(1)K2 1.95×10-3

高中化学选修3综合测试题

1 / 3 罗城中学高2013届化学学科第二次模块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蒋艳 第I 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符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2.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 ) 3.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其中不一定能表示该元素为主族元素的是( ) A .3s 2 3p 3 B .4s 2 C .4s 2 4p 1 D .3s 2 3p 5 4.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 A . 晶体硅 B .食盐 C .干冰 D .金属钾 5.某元素原子3p 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则该元素为( ) A .Na B .Si C .Al D .Mg 6.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B .N 2的结构式: :N ≡N : C .NaCl 的电子式: D .CO 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7.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C .CH 4、SiH 4、GeH 4、SnH 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8.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空间的构型为V 形的是( ) A .NH 4+ B .PH 3 C .H 3O + D .OF 2 9.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 A .Ag + 、NH 3 B .BF 3、NH 3 C .NH 4+ 、H + D .Co 3+ 、CO 10.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存在sp 3 杂化类型的是: A 、SO 42- B 、NH 3 C 、C 2H 6 D 、SO 2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共30分) 11.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CO 2的结构相似,但能在O 2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化羰的电子式为··S ···· ··C ··O ···· · · B .硫化羰分子中三个原子位于同一直线上 C .硫化羰的沸点比二氧化碳的低 D .硫化羰在O 2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 2和SO 2 12.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 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 2s 2 的Y 原子 B.原子核外M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N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 原子 C.2p 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X 原子与3p 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Y 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 、Y 原子 13. 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 4碳化硅>晶体硅 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I > NaBr> NaCl> NaF 14.已知CsCl 晶体的密度为ρg c m /3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s 的核间距为a cm ,如图所示,则CsCl 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A . N a A ··ρ3 B .N a A ··ρ36 C . N a A ··ρ 34 D .N a A ··ρ38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O 2、SO 2、BF 3、NCl 3分子每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 B .P 4和CH 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 28ˊ; C .NaCl 晶体中与每个Na +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 +共有12个; D .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而形成的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16.最近科学家成功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 C .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 —O 化学键数之比为1∶2 B .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6个原子构成 D .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17.若a A m+与b B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不. 正确的是 A .b=a -n -m B .离子半径A m+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教师版含解析与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们通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称为“电子对”,将在某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A.1s22s22p63s23p6 B.1s22s22p63s23p63d54s2 C.1s22s22p63s23p63d54s1 D.1s22s22p63s23p63d104s1 解析:根据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知,A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0;B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5;C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6;D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1。 答案:C 2.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0 B.单质具有还原性 C.是单原子分子 D.电子数为10 解析:1s22s22p6为10电子微粒,可能为Ne、Na+、F-等,A、B、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3.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 A.Na+的电子排布图: B.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 C.碘化铵的电子式:[H H]+I- D.H2O电子式:H∶∶H 解析:Na+的2p能级中每个轨道上的两个电子,自旋状态不能相同,A项错误;S2-的电子排布式3p能级应排6个电子,即1s22s22p63s23p6,B项错误;碘化铵的电子式中I-的电子式书写错误,C项错误。答案:D 4.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解析:第一周期有H:;第二周期有C:,O:,第三周期有P:,第四周 ,共5种。 答案:C ,其中一组所形成化合物类型与其他三组不同,该组是() A.1s22s22p63s1与1s22s22p5 B.1s22s22p4与1s22s22p63s23p4 C.1s22s22p63s2与1s22s22p63s23p5 222p63s23p64s2与1s22s22p4 解析:A项中两种元素为Na、F,两者形成离子化合物;B项中两种元素为O、S,两者形成的SO2、SO3 ;C项中两种元素为Mg、Cl,两者形成离子化合物;D项中两种元素为Ca、O,两者形成离子化合物。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期末测试题2含答案

高二期末检测试题 化学10.7.8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0:16 P:31 S:32 Na:23 N:14 CI:35.5 Mg:24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1分) 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结构有核模型的科学家是()A.汤姆生B.玻尔C.卢瑟福D.普朗克 2.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3s B.3p C.3d D.3f 3.在多电子原子中决定电子能量的因素是 A.n B.n、l C.n、l、m D.n、l、m、m s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共价化合物的分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B.在离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键 C.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晶体一定是原子晶体 5.下列各组中,元素的电负性递增的是 A.Na K Rb B.N B Be C.O S Se D.Na P CI 6.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7.下列物质的溶、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MgO>H2O>O2>N2 B.CBr4>CI4>CCI4>CH4 C.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 8.氮化硼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与氮化硼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相同的是 ( ) A.硝酸钠和金刚石B.晶体硅和水晶 C.冰和干冰D.苯和酒精 9.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化学选修3期末试题

化学选修3 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对2与2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直线形结构 B.中心原子都采取杂化轨道 原子和C原子上都没有孤对电子2为V形结构,2为直线形结构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的熔点和沸点都很高 B.H2O2、5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的酸性依次增强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4.下列无机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 2>33>H34 C>223>3 5.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 误的是() A.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 B.元素Y是ⅢA族的元素 C.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 D.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轨道呈圆形,p轨道呈哑铃形 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区 C.1.5g 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8 D.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 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对角线规则,铍和铝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B.在H3、4+和[(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D.P4和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28ˊ

8.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2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9.为() A.485 · -1 10. 对充有氖气的霓红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D.在电流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反应 11. 在乙炔分子中有3个σ键、两个π键,它们分别是() A.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两个2p轨道形成两个π键,且互相垂直 B.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两个2p轨道形成两个π键,且互相平行 C.之间是形成的σ键,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D.之间是形成的σ键,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12.已知氯化铝易溶于苯和乙醚,其熔点为190℃,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氯化铝是电解质 B.固体氯化铝是分子晶体 C.可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办法制取金属铝 D.氯化铝为非极性分子 13.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4分子中的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 合形成 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新轨道 D.凡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A均采用3杂化轨道成键 14.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选修三模块测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三模块测试题 [选题细目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 B.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 C.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D.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解析:键长是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A错;单键一定是σ键,双键由1个σ键和1个π键构成,三键由1个σ键和2个π键构成,故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1个σ键,B正确;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H2O2,C错;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D错。

答案:B 2.下列有关乙炔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B.碳原子的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π键 C.分子中含3个σ键、2个π键 D.碳碳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小,易断裂 解析:乙炔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杂化,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未参与杂化的轨道可用于形成π键,A、B错误;乙炔分子中含2个C—H σ键、1个C—C σ键和2个π键,C正确;σ键是头碰头的重叠,π键是肩并肩的重叠,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σ键比π键稳定,D错。 答案:C 3.(2016·衡水模拟)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可以预测许多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有时也能用来推测键角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SO2、CS2、HI都是直线形的分子 B.BF3键角为120°,SnBr2键角大于120° C.CH2O、BF3、SO3都是平面三角形的分子 D.PCl3、NH3、PCl5都是三角锥形的分子 解析:A项,SO2是V形分子;CS2、HI是直线型的分子,错误;B项,BF3键角为120°,是平面三角形结构;而Sn原子价电子是4,在SnBr2中两个价电子与Br形成共价键,还有一对孤对电子,对成

高中化学选修三习题附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综合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 1.金属钛(Ti)被誉为21世纪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兼具铁的高强度和铝的低密度。其单质和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氮化钛(Ti3N4)为金黄色晶体,由于具有令人满意的仿金效果,越来越多地成为黄金的代替品。以TiCl4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制得Ti3N4和纳米TiO2(如图1)。 如图中的M是短周期金属元素,M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 I1I2I3I4I5 电离能/kJ·mol-17381451773310540136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M是______(填元素符号),该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为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________。 (3)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纳米TiO2催化的一个实例如图2所示。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sp2方式杂化的碳原子有__________个,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方式杂化的原子对应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 (4)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与NaCl晶胞相似,如图3所示,该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 pm,则该氮化钛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g·cm-3(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只列计算式)。该晶体中与N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有________个。 (5)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且知三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 KCl、CaO、TiN三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d24s2 (2)Mg 12 (3)7 O>N>C (4) 12 (5)TiN>CaO>KCl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Ti位于第四周期,第IVB族,外围电子排布为3d24s2,故答案为3d24s2;(2)金属M的第三电离能远远大于第二电离能,所以M应为短周期第IIA族元素,又因M可把Ti 离子晶体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178********

高中化学选修3第1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

湖北黄石二中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命题人:高存勇2010.12.23 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者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p能级上仅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根离子是 A.RO-3B.RO-5C.RO2-4D.RO-4 2.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A.K、Na、Li B.Al、Mg、Na C.N、O、C D.Cl、S、P 3.基态原子的第5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肯定为 A.8个B.18个C.8~18个D.8~32个 4.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原子轨道电子均已填满 B.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 5.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状态的是 A.1s22s22p5 B.1s22s22p43s2 C.1s22s22p63s23p63d44s2 D.1s22s22p63s23p63d34s2 6.下列元素中价电子排布不正确的是 A.V:3d34s2 B.Cr:3d44s2 C.Ar:3s23p6 D.Ni:3d84s2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电子走“8”字形 B.主量子数为3时,有3s、3p、3d、3f四个轨道 C.基态铜原子有8个能级 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 8.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是11 B.A和M的原子序数之和为8 C.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D.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 9.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A.两种原子的电子层上全部都是s电子 B.3p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亚层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 D.原子核外M层上的s亚层和p亚层都填满了电子,而d轨道上尚未有电子的两种原子 10.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 A.6 B.12 C.26 D.30 11.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a-4B.a-5C.a+3D.a+4 12.用R代表短周期元素,R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只有2个。下列关于R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R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水 B.R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都是H2RO3 C.R都是非金属元素 D.R的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13.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 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 C.X、Y、Z三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4.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序序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第18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B.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C.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测试题及答案汇编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 .... 1.有关乙炔(H-C=C-H)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 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 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 2.下列物质中,难溶于CCl4的是 A.碘单质 B.水C.苯酚 D.己烷 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 A.H2O B.CH4 C.SiH4 D.NH4+ 4.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 .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B.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C.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D.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5.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C.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D.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6.若某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 B.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层 C.该元素原子的M能层共有8个电子 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

7.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H2 B.HF C.Cl2 D.F2 8. 下列原子或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属于基态排布的是 A. S2-: 1s22s22p63s23p6 B. N: 1s22s22p3 C. Si: 1s22s22p63s23p2 D. Na: 1s22s22p53s2 9.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 A.C,Si,Ge B.N, P, As C.Si, P, Cl D. F, S, Cl 10.某元素质量数51,中子数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A.3 B.1 C. 2 D.0 11,只有阳离子而没有阴离子的晶体是( )。 A.金属晶体B.分子晶体 C.离子晶体D.原子晶体 12,下列关于物质熔点的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HI>HBr>HCl>HF B.CI4>CBr4>CCl4>CF4 C.KCl>KBr>KI D.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13、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有关的判断错误的是() A.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就一定是离子晶体 B.在上述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都形成8电子结构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离子晶体的高 14、现有四种晶体,其离子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不属AB型的是()

化学选修3第一章测试题

高二化学选修3第一章测试题 1.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K3C60 2. 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A.S能级B.P能级 C.d能级 D.f能级 3.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Al 1s22s22p63s23p1 B.S2- 1s22s22p63s23p4 C.Na+ 1s22s22p6 D.F 1s22s22p5 5.排布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原子最可能的价态是() A. +1 B.+2 C.+3 D.-1 6. 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A B C D 7.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 →1s22s22p63s23p1→1s22s22p63s23p2 →1s22s22p63s23p3 →1s22s22p63s23p64s24p1 8.下列是几种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电负性最大的原子是( ) C. 1s22s22p63s23p2 、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 ①a-4 ②a-5 ③a+3 ④a+4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某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D ) 11.下列各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 A.O2-1s22s22p4 B.Ca [Ar]3d2 C.Fe [Ar]3d54s3 D.Si 1s22s22p63s23p2

高中化学选修三专题4测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题4》测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对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B.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C.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D.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 解析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依次为109.5°、120°、180°。 答案A 2.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 A.PH3B.CH4 C.BF3D.NF3 解析A、B、D分子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答案C 3.下列各组微粒中,都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A.NO、N2、CN- B.NO-2、N-3、OCN- C.BCl3、CO2-3、ClO-3 D.SiO4-4、SO2-4、PO3-4 解析具有相同价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只有D项符合。

答案D 4.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的是() ①SiCl4②CF4③C2H4④C2H2⑤SiH4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⑤D.②③⑤ 解析SiCl4、CF4、SiH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C2H4分子为平面形,C2H2分子为直线形。 答案C 5.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A.sp,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 C.sp2,氢键D.sp3,氢键 解析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则一层上的碳原子形成平面六边形结构,因此C原子为sp2杂化,故B原子也为sp2杂化,但由于B(OH)3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羟基间能形成氢键,则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层间为范德华力。 答案C 6.下列分子中,具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组是() A.H2、NH3、H2S B.CS2、BF3、CO2 C.CH3Cl、CHCl3、CH4D.SO2、NO2、C2H2 解析NH3、H2S、CH3Cl、CHCl3、SO2、NO2均为极性分子。 答案B 7.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的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的是()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模块检测试卷

模块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能级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能级电子能量 B.基态F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C.因O的电负性比N大,故O的第一电离能比N也大 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s区 【考点】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综合考查 【题点】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综合考查 答案B 解析基态多电子原子中,2p能级电子的能量低于3s能级电子的能量,A项错误;由于氮原子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结构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N>O,C项错误;Cu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位于ds区,D项错误。 2.(2018·泰州一中期中)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一般都遵循“相似相溶”规律。下列装置不宜用于HCl尾气的吸收的是()

【考点】溶解性的判断与比较 【题点】由“相似相溶”判断和比较 答案C 解析HCl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水而不溶于CCl4。C项装置易发生倒吸,而A、D项装置分别使用了倒置漏斗和球形干燥管,能防止倒吸。B项装置中HCl气体先通过CCl4,由于HCl 不溶于CCl4,HCl经过CCl4后再被上层的水吸收,也可以有效防止倒吸。 3.下列有关化学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电子气”之间的强烈作用,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B.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C.范德华力是分子间存在的一种作用力,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D.氢键不是化学键而是一种较弱的作用力,所以氢键只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 【考点】微粒间作用力的综合 【题点】微粒间作用力的综合 答案D 解析氢键是一种较弱的作用力,比范德华力强,但是比化学键要弱,氢键既可以存在于分子间(如水、乙醇、甲醇、液氨等),又可以存在于分子内(如

化学选修三综合练习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练习题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14 Ca-40 Fe-56 Na-23 Cl-35.5 F-19 Si-28 P-31 一、本卷包括18个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且键角为60°的物质为 A.金刚石B.SiO2 C.白磷D.石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就越高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的熔沸点就越高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分子越稳定 3.具有以下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原子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的原子 C.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D.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4.有关晶格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 B.晶格能通常取正值,但是有时也取负值 C.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不稳定 D.晶格能越大,物质的硬度反而越小 5.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冰和水中都存在氢键 C.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不是通过氢键相互结合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6.长式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为第一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9列中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B.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 C.第四周期第9列元素是铁元素D.第10、11列为ds区 7.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一个碳原于都跟其他3 个碳原子相结合,如图是其晶体结构的俯视图,则图中7个六元环 完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 ) A.10个 B.18个 C.24个 D.14个 8.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测试题

1 / 3 选修三第三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晶体与非晶体的严格判别可采用( ) A. 有否自范性 B.有否各向同性 C.有否固定熔点 D.有否周期性结构 2、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构成物质粒子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 ) A.干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 3、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 、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 、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 、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4、由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中含钾的质量分数为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 (O 22- )和超氧离子(O 2- )两种。在此晶体中,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 B. 1︰1 C . 1︰2 D. 1︰3 5、食盐晶体如右图所示。在晶体中,? 表示Na +,ο 表示Cl -。已知食盐的密度为ρ g / cm 3,NaCl 摩尔质量M g /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则在食盐晶体里Na +和Cl -的间距大约是( ) A . 3 2N M ρcm B . 3 2N M ρcm A . 3 2M N ρcm D . 3 8N M ρcm 6、1mol 气态钠离子和1mol 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mol 氯化钠晶体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下列热化学方程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格能的是( ) A .Na +(g )+Cl - (g ) NaCl (s ); △H B .Na (s )+ 2 1 Cl 2(g ) NaCl (s ); △H 1 C .Na (s ) Na (g ); △H 2 D .Na (g )-e Na +(g ); △H 7、下列各项所述的数字不是6的是( ) A .在NaCl 晶体中,与一个Na+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的个数 B .在金刚石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 C .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原子个数 D .在石墨晶体的片层结构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 .124 g P 4含有p —P 键的个数为4NA B .12 g 石墨中含有C —C 键的个数为1.5N A C .12 g 金刚石中含有C —C 键的个数为2N A D .60gSi02中含Si —O 键的个数为2N A 9、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瓦尔斯力都是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含有上述两种结合力的是 ①Na 2O 2 ②SiO 2 ③石墨 ④金刚石 ⑤NaCl ⑥白磷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10、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有关的判断错误的是( ) Na 2O Na AlF 3 AlCl 3 Al 2O 3 BCl 3 CO 2 SiO 2 920℃ 97.8℃ 1291℃ 190℃ 2073℃ -107℃ -57℃ 1723℃ A .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就一定是离子晶体 B .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都形成8电子结构 C .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 .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 11、现有四种晶体,其离子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不属AB 型的是( ) A B C D 12、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合作,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 60形成的石墨夹层离子化合物。将石墨置于熔融的钾或气态的钾中,石墨吸收钾而形成称为钾石墨的物质,其组成可以是C 8K 、C 12K 、C 24K 、C 36K 、C 48K 、C 60K 等等。在钾石墨中,钾原子把价电子交给石墨层,但在遇到与金属钾易反应的其他物质时还会收回。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题干中所举出的6种钾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 B .若某钾石墨的原于分布如图一所示,则它所表示的是 C 24K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含综合测试题1套,共4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 ①能层②能级③电子云的伸展方向④电子自旋状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下列关于微粒半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层数少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小于电子层数多的元素的原子半径 B.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粒子,半径相同 C.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粒子,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D.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 3.下列能级中可容纳电子数最多的是() A.6s B.4p C.3d D.4f 4.已知某元素+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 A.ⅤB族B.ⅡB族C.Ⅷ族D.ⅡA 族 5.下列符号中表示电子云伸展方向的是() A.K、L、M、N B.s、p、d、f C.p x、p y、p z D.↑、↓ 6.下列各项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的是() A.H、Li、Na、K B.I、Br、Cl、F C.Na、Mg、Al、Si D.Si、Al、Mg、Na 7.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组成为AB2的离子化合物,则A、B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 A.n s2和n s2n p4B.n s1和n s2n p4 C.ns2和ns2np5D.ns1和ns2 8.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另外两个电子层电子数之差,该原子核内质 子数为() A.18B.16C.8D.6 9.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f75d16s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是()

高中化学选修3综合测试题

罗城中学高2013届化学学科第二次模块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蒋艳 第I 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符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2.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 ) 3.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其中不一定能表示该元素为主族元素的是( ) A .3s 2 3p 3 B .4s 2 C .4s 2 4p 1 D .3s 2 3p 5 4.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 A . 晶体硅 B .食盐 C .干冰 D .金属钾 5.某元素原子3p 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则该元素为( ) A .Na B .Si C .Al D .Mg 6.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B .N 2的结构式: :N ≡N : C .NaCl 的电子式: D .CO 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7.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C .CH 4、SiH 4、GeH 4、SnH 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8.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空间的构型为V 形的是( ) A .NH 4+ B .PH 3 C .H 3O + D .OF 2 9.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 A .Ag + 、NH 3 B .BF 3、NH 3 C .NH 4+ 、H + D .Co 3+ 、CO 10.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存在sp 3 杂化类型的是: A 、SO 42- B 、NH 3 C 、C 2H 6 D 、SO 2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共30分) 11.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CO 2的结构相似,但能在O 2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化羰的电子式为··S ···· ··C ··O ···· · · B .硫化羰分子中三个原子位于同一直线上 C .硫化羰的沸点比二氧化碳的低 D .硫化羰在O 2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 2和SO 2 12.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 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 2s 2 的Y 原子 B.原子核外M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N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 原子 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X 原子与3p 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Y 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 、Y 原子 13. 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 4碳化硅>晶体硅 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I > NaBr> NaCl> NaF 14.已知CsCl 晶体的密度为ρg c m /3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s 的核间距为a cm ,如图所示,则CsCl 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A . N a A ··ρ3 B .N a A ··ρ36 C . N a A ··ρ 34 D .N a A ··ρ38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O 2、SO 2、BF 3、NCl 3分子每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 B .P 4和CH 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 28ˊ; C .NaCl 晶体中与每个Na + 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 +共有12个; D .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而形成的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16.最近科学家成功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 C .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 —O 化学键数之比为1∶2 B .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6个原子构成 D .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17.若a A m+ 与b B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a -n -m B .离子半径A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