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防水技术
探究高速铁路隧道防水施工技术的运用

探究高速铁路隧道防水施工技术的运用摘要:对于高铁隧道而言,要求更高的防水等级。
其衬砌必须能防水和防潮。
如果发生泄漏,卡车底盘上的水会直接影响高铁隧道的运行或引起交通事故,堆积的水还会促进衬砌混凝土的碳化,破坏隧道结构并缩短隧道的使用寿命。
基于此,本文以隧道排水的基本设计原则为依据,介绍了漏水的类型,原因和预防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的从业者有所帮助,促进高速铁路隧道防水施工建设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高速铁路隧道;防水;施工技术引言防水在高速铁路隧道的建设中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介绍了高速铁路隧道的防水技术要点,提出了一般的质量预防措施,并希望引起公众对铁路隧道防水的关注,为高铁和现代高铁隧道的防水工程建设提供指导。
1、加强高速铁路隧道防水施工的重要价值在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中,如果不进行防水工作,不仅会使隧道的防水性变差,而且还会发生大的漏水面积并延长工期,增加了隧道施工难度和隧道施工的隐患。
通过加强高速铁路隧道的防水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工程防水结构质量中的常见障碍,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的防水性能。
更好地保证了隧道工程的质量和高铁隧道的建设。
此外,采用先进的高速铁路隧道防水技术可减少隧道渗漏,并确保铁路车辆的稳定运行。
一些具有较大建设规模的高速铁路隧道项目在建设防水隧道方面存在困难,并且需要高级的防水施工人员来使防水隧道建设更加有效,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
但是现在的具体铁路隧道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忽视铁路隧道工程防水建设的重要性,这给后期铁路隧道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隐患,不利于工程质量的保证,因此相关的从业者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对高速铁路隧道防水施工的认识,进行合理有效的建设。
2、工程概况正康高铁宝康隧道位于神农架井山北部,其最深的埋藏深度为五百余米。
页岩和砂岩占主导地位。
隧道共经历了六个障碍。
山谷是垂直和水平的,地形也不平坦。
这是这条线上难度最大的软岩隧道,在进行挖掘的过程中,使用电脑与凿岩车相连,实现了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控[1]。
铁路隧道防水施工技术的方法与应用

铁路隧道防水施工技术的方法与应用引言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隧道渗漏是一种常见的病害。
为避免隧道漏水,必须认真做好铁路隧道防水施工,控制好各个技术环节,确保铁路隧道工程质量。
在隧道工程防水施工过程中,要把握好每一个技术要点,保证隧道工程的质量。
1工程概况本次招标的起点位于老挝卡西县。
它通过拉芒山隧道进入婉容地区,在婉容区N13路东侧向南延伸。
它横跨南宋河和村里的N13高速公路的东侧。
荣站;出站至万荣水泥厂西北侧,横贯N13路约1.2公里,三跨南宋河,与N13路平行进入新河县、丰洪县境内,终点线DK343+300。
这条线路穿过村庄、农田和经济林。
隧道内主要的特殊地质地段和不利地质地段为断层破碎带和岩溶发育带。
有些隧道可能含有有毒有害气体,如气体。
复杂不利的地质条件给施工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增加了施工难度。
老挝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明显分为两个季节:5月至10月的雨季和11月至4月的旱季。
沿线雨量充沛,雨季长,工期短。
在雨季,不能进行路基、桥梁和涵洞结构的施工。
例如,桥梁和涵洞结构的施工应该在雨季进行。
进入现场的材料难度大,施工道路压力大,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极为不利。
因此,除了隧道外,所有的工程都只能关闭,只有在有足够的生产生活物资储备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隧道建设。
因此,施工组织和物流运输极为困难。
2隧道渗漏水的原因分析2.1使用的防水材料质量不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增长,国家也加大了大型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在许多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工程中,这为防水材料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剌激了不同材料的发展。
以及防水材料形式的创新。
防水材料的质量是保证防水工程质量的前提。
优良的防水材料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较强的耐水性和混凝士结构的紧密结合性。
但在我国生产的防水材料中,低档防水材料仍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不能满足先进防水标准的要求,甚至一些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防水材料不合格。
这种防水材料的抗拉强度低、延性差厚度不合格、涂层薄,严重影响防水工程的质量。
TB10119-2000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

’#防水
’"!#一般规定 ’"!"!#隧道防水应充分利用混凝土自防水能力$其抗渗等级不得低于 M’$并根据 需要可采用防水混凝土或设防水层及其他防水措施% ’"!"$#隧道地表沟谷和坑洼的积水"渗水对隧道有影响时$宜采用疏导"勾补" 铺砌和填平等措施$废弃的坑洞"钻孔等应填实封闭$防止地表水下渗% ’"!"%#隧道附近水库"池沼"溪流"井泉的水$当有可能渗入隧道"影响农田灌 溉及生活用水时$应采取措施处理% ’"!"&#围岩破碎"渗水"易坍塌地段宜采用注浆防水#在注浆地段$应采取防止
*#KK%*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 $$$$$$$$$$$$$$$$$$$$$$$$$$$$$$$$$$$$$
%#隧道区域地形及水文资料!地表情况"天然水流"池沼"水井"山谷"现 有及已废弃的坑道"竖井等#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岩体的地质构造$岩层的走向及倾角"节理及 裂隙"孔隙率$含水地层及不透水地层的特征和分布范围$岩层渗透系数$溶洞及 陷穴情况$地下水类型"储藏情况及补给来源$预计流入隧道中的流量"主要流向 和压力等$并提供抽水试验和水质化验资料% &"$"$#隧道钻探深度应达到隧底高程以下;!A3$当遇暗河"溶洞等不良地质$ 还应适当加深#当遇地下水$应作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采取水样化验$必要时还应 进行抽水 &提水’试验$测定地下水流向"流速和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 &"$"%#采用钻孔作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时$在钻进过程中必须进行地下水水位观测 &包括初见水位与静止水位’"钻孔涌水量观测"冲洗液消耗量观测及水温观测等% &"$"&#抽水试验应查明下列内容!
高速铁路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分析

高速铁路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分析高速铁路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交通工程,是连接城市之间的重要交通纽带。
在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建设中,隧道防水施工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对隧道防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确保隧道防水的效果和持久性。
本文将对高速铁路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关键技术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的挑战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给隧道防水带来了诸多挑战。
首先是温度变化大。
高寒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差大。
这种温度变化会对隧道的防水材料和结构产生影响,容易导致材料老化、龟裂以及温度应力等问题。
其次是地下水位高。
高寒地区一般地下水位较高,在进行隧道防水施工时需要考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避免地下水对隧道结构和防水材料的侵蚀。
再次是冰雪融化。
在春季和秋季,冰雪融化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土壤湿润,这对隧道防水材料和结构的要求更高。
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针对这些挑战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手段。
二、关键技术探讨1. 防水材料的选择在高寒地区的隧道防水施工中,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丙烯酸酯共聚物(APP)等合成材料是较常见的隧道防水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抗老化、耐腐蚀、耐热、抗拉强度高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应对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
对于高寒地区的隧道防水施工,还可以考虑采用具有自愈合功能的防水材料,以增强隧道防水材料的维护能力。
2. 防水施工工艺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对防水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来说,隧道防水施工分为基础处理、防水层施工、保护层施工三个步骤。
在高寒地区,要特别重视基础处理的工作,有效控制地下水对隧道结构的侵蚀。
在防水层施工时,要确保材料的牢固粘贴和完整性,避免出现漏水隐患。
在保护层施工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保护材料和施工方法,确保隧道结构和防水层的长期稳定性。
高速铁路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分析

高速铁路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分析高速铁路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是保障铁路隧道在高寒地区使用过程中不受水侵蚀的重要措施。
高寒地区气温低、降水多,对隧道的防水施工要求相对较高。
本文将对高速铁路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一、材料选择在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中,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方面,鉴于高寒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防水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和耐低温性能,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持防水层的性能稳定,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考虑到高寒地区降水较多,防水材料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和防渗性能,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水和雨水渗入到隧道内部。
目前常用的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材料主要有聚氨酯涂料、聚合物防水卷材、水泥基防水涂料等。
聚氨酯涂料具有较好的柔性和粘附性,可以有效阻止水的渗透,具有耐低温的特性,适用于高寒地区的防水施工。
聚合物防水卷材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和防渗性能,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水和雨水的渗入。
水泥基防水涂料则以水泥为基础材料,添加一定的粘结剂和防水助剂,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高寒地区的防水施工。
二、施工工艺高速铁路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的工艺要素包括基层处理、底板密封、墙面防水、施工工艺等。
基层处理是保障防水层与基层之间良好粘结的关键步骤。
在高寒地区的防水施工过程中,基层处理应注重基层的干燥和平整,避免基层存在积水或凹凸不平的情况,以确保防水层的施工质量。
底板密封是防止地下水从隧道底板渗透入隧道内部的重要环节。
在高寒地区的防水施工过程中,底板密封应使用密封胶和防水卷材等材料进行施工。
施工时,要注意密封胶的均匀涂抹和防水卷材的封边处理,以确保底板密封的有效性。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合理选用和合理使用,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和工期。
三、质量控制高速铁路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的质量控制包括质检、质量监控和质量验收等环节。
质检主要是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和把关,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耐低温性能。
铁路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

铁路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二、基面处理第六条在铺设防水层之前应对基面(初期支护表面)的渗漏水、外漏的突出物及表面凸凹不平处进行检查处理。
初期支护为喷钢纤维混凝土时,基面应补喷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以保护防水板不受损伤。
1、渗漏水处宜采用注浆堵水或排水盲管、排水板将水引入测沟,保持基面无明显渗漏水。
2、对于基面外漏的锚杆头、钢管头、钢筋头、螺杆钉头等突出物应予切除后妥善处理。
(1)钢筋网等凸出部分,先切断后用锤铆平,抹砂浆,示意见下图。
图1:初期支护面处理示意图(2)有凸出的注浆钢管头时,先切断,并用锤铆平,后用砂浆填实封平,示意见下图。
图2:初期支护面处理示意图(3)锚杆有凸出部位时,螺头顶预留5mm切断后,用塑料帽遮盖,示意见下图。
图3:初期支护面处理示意图(4)通过补喷或凿除使初期支护表面平整圆顺。
3、基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表面平整度应符合下式要求,否则应进行喷射混凝土或抹水泥砂浆找平处理D/L≤1/10式中:L—基面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L≤1m);D—基面相邻两凸面间凹进去的深度。
三、防水板铺设工艺第七条防水板铺设包括铺设准备、缓冲层铺设、防水层铺设、防水板焊接、质量检验等环节。
其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图4: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图第八条防水板的铺设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洞外检验防水板及缓冲层材料质量。
2、对检验合格的防水板,用特种铅笔画出焊接线及拱顶分中线,并按每循环设计长度截取,对称卷起备用。
3、铺设防水板的专业台车就位。
缓冲层(土工布)和防水板,放在台车的卷盘上。
4、铺设前进行精确放样,进行试铺后确定防水板一环的尺寸,尽量减少接头。
5、在铺设基面标出拱顶线,画出每一环隧道中线及垂直隧道中线的横断面线。
第九条缓冲层铺设应满足下列要求:1、铺设缓冲层时应先在隧道拱顶部位标出纵向中线,并根据基面凹凸情况留足富余量,宜由拱部向两侧边墙铺设。
2、用射钉将热塑性垫圈和缓冲层平顺地固定在基面上(示意见下图),固定点间距宜为拱部0.5~0.8m、边墙0.8~1.0、底板1.0~1.5m,呈梅花形排列,基面凹凸较大处应增加固定点,使缓冲层与基面密贴。
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技术标准 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

护坡
混凝土
C30 C30 C30 — C20
钢筋混凝土
C35 C35 C35 C35 —
喷射素或纤维混凝土
C25 C25 C25 — —
注: 1. 护坡材料也可采用C20喷射混凝土,但土质及风化岩边坡不应采用。 2. 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5℃的地区,表列水泥砂浆强度应提高一级。
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
第3.10.2条
软、硬地层分界处及对衬砌受力有不良影 响处应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宽度宜在 20~30mm。施工缝、变形缝应符合国 家《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要求的一级 防水等级,采取可靠的防水措施。
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
第3.10.3条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拱墙、仰拱不应小于5cm,底板不应小于4cm,沟槽不应小于 3.5cm。
第3.11.5条 中心水管和检查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心水管内径不应小于40cm,当排水量较大时内 径不应小于60cm,管壁厚度不应小于内径的1/10。 2.轨顶与中心水管管底高差不应小于1.35m,排水 量较大时不应小于1.5m。水管中心上方顶面设置顶 宽不小于16cm,深度不小于8cm的弧形排水凹槽。 3.当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时,管座以上(不低于管 中心高度)中心水管布设梅花形泄水孔。
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
第3.11.4条 中心水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中心水沟宽度不应小于60cm,深度不应小于80cm(无砟轨道)或100 cm (有砟轨道)。
2 当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时,轨顶至中心水沟底面高差不应小于1.5m;钢筋混 凝土侧壁和底板厚度分别不应小于20cm和25cm。
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
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指南最新

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指南最新
1. 前言
铁路隧道防排水工程是保证隧道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是隧道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隧道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防排水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指南旨在为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提供最新的技术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2. 防排水设计原则
2.1 因地制宜,科学设计
2.2 遵循自然规律,顺应水流方向
2.3 系统完整,防排水衔接
2.4 经济适用,绿色环保
3. 防排水施工要点
3.1 边坡防护与排水
3.1.1 边坡防护
3.1.2 边坡排水
3.2 隧道防水与排水
3.2.1 隧道防水
3.2.2 隧道排水
3.3 监测与维护
3.3.1 防排水系统监测
3.3.2 日常维护与养护
4. 新技术与新工艺4.1 新型防水材料4.2 无砌砌体排水4.3 模块化排水系统4.4 智能监测系统
5. 安全与环保
5.1 施工安全
5.2 环境保护
6. 附录
6.1 相关规范与标准6.2 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