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学案

中亚

【学习目标】

1、掌握中亚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和湖泊)和人文地理特征(居民和经济)

2、能根据中亚的位置及地理特征,分析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能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亚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难点:构建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模式,逐步学会区域地理答题的一般思路

【课前预习】

一、完成下列填图:

1、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中亚五国名称和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首都。

2、在图上标出乌拉尔河、阿姆河、锡尔河、额尔齐斯河,里海、咸海和巴尔喀什湖

3、在图上标出哈萨克丘陵、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卡拉库姆沙漠、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

读中亚图,填写图中序号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主要国家: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⑥____、⑦____、⑧____、⑨____、⑩____。

(2)河湖: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并标出巴尔喀什湖、伊犁河

(3)标出图中主要经纬线的度数

(一)位置和范围

1、海陆位置:本区地处_亚欧_大陆的中部,西起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东与中国为邻,北与俄罗斯毗连,南与伊朗、阿富汗二国接壤,深居内陆,距海较_远__。古代“_丝绸之路 _”和现代“__第二亚欧大陆桥__”经过这里。

2

3、范围:共五个国家,其中与我国相邻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__哈萨克斯坦_(首都:阿斯塔纳)、_塔吉克斯坦(首都:比什凯克)、_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杜尚别);其他国家:_乌兹别克斯坦_ (首都:塔什干)因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_土库曼斯坦_(首都:阿什哈巴德)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本区以平原_、__丘陵_____为主,地势东高西低。东南部 __帕米尔高原,

东部 _天山_山脉,北部_哈萨克_丘陵,西部_______低地,中部_图兰_平原。

2、气候和植被 : 中亚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特点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变率大;植被:由于降水少,多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植被。西南部的__卡拉库姆__沙漠为世界著名的沙漠之一。

3、河流和湖泊:中亚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河流多为_内流_河,主要有_锡尔河__阿姆河、

伊犁河、乌拉尔河。外流河主要有__额尔齐斯__河;湖泊多为__咸水_____湖(咸水湖),主要有咸海湖;G 巴尔卡什湖;H 里海 _等。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湖泊特征

(1)试分析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

(2).巴尔喀什湖(75°

E ):东西狭长,东部为咸水

湖,西部淡水湖,原因是:

(3)里海

补充:中亚面临哪些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①湖泊面积缩小或消失,水质下降,如咸海;②河流水量减少,河流缩短或消失,水质下降;③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坏;④盐碱化土地面积增加;⑤沙漠扩大,绿洲缩小;⑥沙尘暴频率上升;⑦自然植被面积减少,植被类型退化。中亚众多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水资源利用不当,而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

4.资源、灾害、环境问题

(三)人文地理特征

1、居民:多民族地区,主要有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土库曼及俄罗斯、乌克兰、维吾尔等民族;以___黄____(人种)为主,宗教多信仰__伊斯兰教________。

2、经济:(1)农业 -特色: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农作物: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棉花主要分布在:阿姆河、锡尔河的上游流域_,中亚是世界第三大产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2)工业:本区油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里海沿岸,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

合作探究:

(1)中亚深居内陆,降水少,但仍有河流和湖泊,请简述其发育的原因(提示:从河流的补给方式和地势特征是否有利于水的汇集等方面思考)①东部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的冰雪融水为河流的发育提供了较多的水源②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使水流向西汇集,形成一些大河大湖

(2)图中A国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简述该地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

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光照充足,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面积广)2社会经济条件(政府支持;市场广阔-俄罗斯及其他中亚国家对棉花的需求;种植历史悠久,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对棉花的外运的帮助)不利条件:1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2。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这些制约了中亚地区棉花的生产。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大规模开垦,同时,大量引水灌溉。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该地区不合理的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时,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4)近年来L湖面积不断缩小,请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简要分析。

自然: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人文:沿岸大量引用锡尔河和阿姆河的水进行灌溉,导致汇入湖泊的水量减少。

(5)你认为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模式主要包括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能力训练】

读中亚地区略图,回答3—5题。

1.. 图中代号所示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①乌拉尔山脉;②乌拉尔河③伏尔加河;④勒拿河;⑥阿姆河;⑧里海;⑩咸海

A. ①③⑧B.①③⑥⑧C.③

⑧D.①②③⑧

2.下列关于中亚各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D国灌溉农业发达,是中亚主要粮食生产国B.A国地势北高南低、沙漠广布,热量充足

C.D国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誉D.B国的名称为土库曼斯坦

3. 亚欧第二大陆桥横贯的国家是()

A .A国B.B国

C.D国 D.A国和B国

1.中亚区域图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 L

(1)填出图中代码代表的国家或

湖泊名称:A,B,

C,D(湖泊)。

(2)图中之国的农业类型以

农业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

是,经济作物是。

(3)据报道,1960年以来,图

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在减少,而湖水盐度开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几近死亡。试说明其原因。

(4)为减缓D湖生态恶化、水量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灌溉水源不足的地区,一般不能发展灌溉农业,下图中的甲、乙、丙、丁所示地区都是灌溉农业区。读图回答(1)~(3)题。

4.图中所示河流中,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是

A.ab B.cd C.ad D.bc

5.图中所示地区为世界著名产棉区的是

A.甲与丙B.甲与乙C.丙与丁D.乙与丁

6.图中所示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土地盐碱化C.气候变暖D.酸雨危害

3.区域综合分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亚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棉区.之一,其中乌兹别克斯坦每年出口棉花70 万吨。

材料二:中亚棉花分布图(图甲)。

材料三:中国某跨国集团计划在中亚建立棉纺工业厂。其规划如图乙。

材料四:图丙为新疆水系图。20世纪50年代,艾比湖水域面积曾达1 250平方千米。到了70年代,由于周边土地开发和工农业用水,湖区开始萎缩,只有600平方千

米。2006年后,当地进入干旱期,上游河流断流,导致艾比湖水域面积迅速减小,只有483平方千米。

(1)简述中亚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2)利用图丙棉花生产示意图,说明棉花种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3)本区生产的食用油和棉纺织产品将远销欧洲和俄罗斯。简述为什么销往欧洲和俄罗斯。

(4)造成艾比湖迅速萎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分析艾比湖迅速萎缩带来的最主要的生态问题及防治措施。

【效果检测】

1.图示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

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

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004

年全国高考试题,计分36分)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是。(6分)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

是。(3分)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6分)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9分)

(5)大量引R1和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