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强韧化

金属强韧化
金属强韧化

金属强韧化

学号:04101014

班级:04101101

姓名:许逸龙

金属强韧化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日益发展,金属的质量在工业生产与应用领域占据这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金属的质量要求日益严格,要求其具有合格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特别是强度与韧性。强韧化问题一直是金属及合金结构材料研究关注的主题。

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的塑性是指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的难以程度;材料的韧性是指材料在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是塑性和强度的综合表现。

新一代金属材料强韧性研究的关键问题就是在提高强度的同时

增强韧性。也即是在强化的同时增强韧性。

一:位错强化与塑性和韧性

位错是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者若干列原子发生有规律的错牌现象,由于原子的错排,在错位线周围引起了晶格畸变,从而产生了应力场。位错密度升高会提高强度而降低塑性和韧性。可动的未被锁住的位错对韧性的损害小于被沉淀物或固溶原子锁住的位错。故提高可动位错密度对塑性和韧性均有利。

生产金属材料的主要方法是塑性加工, 即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使其具有预期的性能、形状和尺寸。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称为冷变形。金属材料在冷变形过程中强度将逐渐升高,这一过程称为形变强化。金属内部的位错密度将大大增加, 且位错相互缠结并形成胞状结构(形变亚晶) , 它们不但阻碍位错滑移, 而且使不能滑移的位错数量剧增, 从而大大增加了位错滑移的

难度并使强度提高。见图(1)图中的BC 段称为流变曲线, 它表示在塑性变形阶段, 随着应变增加, 强度将呈曲线关系提高。当形变强化受材料塑性限制, 当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后, 材料将发生断裂报废。

图(1)图1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二:固溶强化与塑性

合金在由液态结晶为固态时,组元间会互相溶解,形成一种在某一组元晶格中包含其他组元的新相,这种新相称为固溶体。

由于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后引起晶格畸变,使其韧性变形的抗力增大,因而使得合金的强度、硬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通常,当材料的强度、硬度提高时,其塑性和韧性有下降的趋势,但只要其固溶度控制得当,塑性和韧性仍可保持良好,因此固溶体合金常具有比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固溶强化应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提高塑性。通过添加合适的合金元素,如,Ni,可促进交滑移,改善塑性。另外,调整间隙原子的添加浓度,实现强度和塑韧性的最佳配合。

在同一合金系中,固溶体浓度越大, 则强化效果越好,下表(1)给出了种普通黄铜的强度值,他们的含锌量不同,有不同的强度

当然在固溶强化的同时, 合金的塑性将降低。也就是说,固溶强化是以牺牲部分塑性为代价的,一般来说, 固溶体的塑性降低不多,仍然可以承受塑性加工。如下图(2)是Cu2Ni固溶体机械性能与成分的关系曲线:

图(2)三:细化晶粒与塑性

细化晶粒既能提高强度,又能同时优化塑性和韧性,是目前公认最佳的实现材料强韧化的途径。

有色金属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熔炼和铸造。熔炼的目的是合金化和精炼, 铸造的目的是获得成分、组织、性能符合要求的具有一定形

状和尺寸的铸锭(或铸件) 。铸造过程是一个结晶过程, 液态金属在冷凝过程中将通过形核和长大形成由许多晶粒组成的多晶组织。晶界上原子排列紊乱, 杂质富集,晶体缺陷的密度较大, 且晶界两侧晶粒的位向也不同, 所有这些因素都对位错滑移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 从而使强度升高。晶粒越细小, 晶界总面积就越大, 强度越高, 这一现象称为细晶强化。

四:沉淀相颗粒与塑性

沉淀颗粒会通过弥散强化提高基体的强度和硬度,但可能会明显降低塑性和韧性。尤其,条带状、片状析出物,以及沿晶界网状析出的沉淀相,均显著降低材料塑性。

减少沉淀相的析出数量,改善沉淀相的形状和分布状态,可改善材料塑性。

参考文献

【1】《机械工程材料(第二版)》沈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

【2】《机械工程材料》武建军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09 【3】《机械制造基础》孙学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02

金属材料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综合测试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导热性好的金属散热也好,可用来制造散热器等零件。() 2、一般,金属材料导热性比非金属材料差。() 3、精密测量工具要选用膨胀系数较大的金属材料来制造。() 4、易熔金属广泛用于火箭、导弹、飞机等。() 5、铁磁性材料可用于变压器、测量仪表等。() 6、δ、ψ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7、维氏硬度测试手续较繁,不宜用于成批生产的常规检验。() 8、布氏硬度不能测试很硬的工件。() 9、布氏硬度与洛氏硬度实验条件不同,两种硬度没有换算关系。() 10、布氏硬度试验常用于成品件和较薄工件的硬度。 11、在F、D一定时,布氏硬度值仅与压痕直径的大小有关,直径愈小,硬度值愈大。() 12、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也越强。() 13、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14、20钢比T12钢的含碳量高。() 15、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有铸造性、锻压性,焊接性、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硬度、强度等。() 16、金属材料愈硬愈好切削加工。() 17、含碳量大于%的钢为高碳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的钢为高合金钢。() 18、T10钢的平均含碳量比60Si2Mn的高。() 19、一般来说低碳钢的锻压性最好,中碳钢次之,高碳钢最差。() 20、布氏硬度的代号为HV,而洛氏硬度的代号为HR。() 21、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22、某工人加工时,测量金属工件合格,交检验员后发现尺寸变动,其原因可能是金属材料有弹性变形。() 二、选择题 1、下列性能不属于金属材料物理性能的是()。 A、熔点 B、热膨胀性 C、耐腐蚀性 D、磁性 2、下列材料导电性最好的是()。 A、铜 B、铝 C、铁烙合金 D、银 3、下列材料导热性最好的是()。 A、银 B、塑料 C、铜 D、铝 4、铸造性能最好的是()。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的强韧化

1.强化金属材料的各种手段,考虑的出发点在于制造无缺陷的晶体或者制造位错运动的障碍

4.常见公式和相关计算题 公式一:霍尔-佩奇 d 21-0 s k +=σ σ 公式二:培莱-赫许公式ρ τ τ210 aGb += 题一:若平均晶粒直径为1mm 和0.04mm 的纯铁的屈服强度分别为100mpa 和250mpa,则平均晶粒直径为0,01mm 的纯铁的屈服强度为多少? 答:根据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晶粒尺寸的霍尔佩琪公式: d 21- s k +=σ σ

有: )(122 11 2 12 21121 1 s σσσσs s s d d d d ---+=- --- 所以:MPA 5.337)100250(1 110004 .001 .02 121s =---+=- - σ 题二:晶体滑移面上有一位错环,外力场在其柏士矢量方向的切应力为G 10 4 -= τ,柏士矢量 m 55.2b 1010 -?=此位错环在晶体中能扩张的半径为多大? 答:单位长度位错受力为: GN/m 55.255.2G b F 10101014 -10-4-?=??==τ 曲率半径为R 的位错因线张力而施加于单位长度位错线的力R 2G F b 2 ≈,当此力和外加应力 场对位错的力相等所对应的R 就是此位错环在晶体中能扩张的半径,所以: m GN /55.22R G 10b 14 2 -?=,即m 275.1R 106 -?= 5.合金强化包括固溶强化和沉淀相颗粒强化 6.陶瓷材料韧化机制为相变增韧和微裂纹增韧 7.位错在金属晶体中收到这些阻力: 8.复合材料的增韧机制有: 9.高温时细晶材料比粗晶材料软,与常温时的细晶强化作用相反.高温时可利用定向凝固来增大颗粒,而通过机械震动,添加不溶杂质,增加过冷度来细化晶粒 10.细晶强化能增大材料的韧性的原因是: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晶粒越多,形变时同样的形变量分散到更多的晶粒中,产生均匀形变而不会产生应力集中,引起裂纹的过早产生和发展 11.弹性模量大一般强度和脆性大,弹性模量小不意味着不易变形,例如橡皮筋弹性模量较小但是变形大,因为机制不同 12.加工硬化应力-应变曲线一般有三个阶段:易滑移阶段,线性硬化阶段,抛物线硬化阶段 13.加工硬化原理类似与位错强化机制,是金属形变后的位错密度增加,起到了强化作用 14.形变后的屈服应力称为流变应力 15.替换式固溶强化作用小于填隙式固溶强化,但在高温时变得较为重要 16.可变形微粒的强化作用为切割机制,适用于第二相粒子较软并与基体共格的情形;不可变形微粒的强化作用为奥罗万机制(位错绕过机制),适用于第二相粒子较硬并与基体界面为非共格的情形。 17.高聚物的强化方法: (1)引入极性基 链上极性部分越多,极性越强,键间作用力越大; (2)链段交联 随着交联程度的增加,交联键的平均距离缩短,使材料的强度增加; (3)结晶度和取向 高聚物在高压下结晶或高度拉伸结晶性高聚物,可使材料的强度增加;

金属材料的强化机理讲解

材料结构与性能读书报告--金属材料的强化机理

摘要 综合论述金属材料强化原理,基本途径,文章从宏观性能—微观组织结构—材料强化三者的相互依存关系,叙述了材料强化的本质、原理与基本途径作了论述。金属的强化可以改善零件的使用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潜力,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工程材料来说,一般是通过综合的强化效应以达到较好的综合性能。具体方法有固溶强化、形变强化、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晶界强化、位错强化、复相强化、纤维强化和相变强化等。 关键词:强化;细晶;形变;固溶;弥散;相变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summary is made on the principle of material strengthening,basis way and new technology of heat treatment.The essence,principle and basis ways of strengthening various materials were expounded in terms of their microscope properties,microstructure and material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Metal strengthening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par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give full play to the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extend the use of workpiece potential lif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 systematic discussion was made about the explantation of the potential of materials.For engineering materials, it is usually by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comprehensive to achieve goo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Specific methods have solid-solution strengthening,distortion and deposition strengthening ,he complex phase strengthening,fiber reinforced and phase change aggrandizement, etc. Keywords:strengthen; fine grain; deformation; solution; dispersion; phase transition

“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作业题

“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作业题 第一章固态相变概论 1、扩散型相变和无扩散型相变各有哪些特点? 2、说明晶界和晶体缺陷对固态相变成核的影响。 3、说明相界面和应变能在固态相变中的作用,并讨论它们对新相形状的影响。 4、固-固相变的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是“C”形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奥氏体形成 1、为何共析钢当奥氏体刚刚完成时还会有部分渗碳体残存?亚共析钢加热转变时是否也存在碳化物溶解阶段? 2、连续加热和等温加热时,奥氏体形成过程有何异同?加热速度对奥氏体形成过程有何影响? 3、试说明碳钢和合金钢奥氏体形成的异同。 4、试设计用金相-硬度法测定40钢和T12钢临界点的方案。 5、将40、60、60Mn钢加热到860℃并保温相同时间,试问哪一种钢的奥氏体晶粒大一些? 6、有一结构钢,经正常加热奥氏体化后发现有混晶现象,试分析可能原因。 第三章珠光体转变 1、珠光体形成的热力学特点有哪些?相变主要阻力是什么?试分析片间距S与过冷度△T的关系。 2、珠光体片层厚薄对机械性能有什么影响?珠光体团直径大小对机械性能影响如何? 3、某一GCr15钢制零件经等温球化退火后,发现其组织中除有球状珠光体外,还有部分细片状珠光体,试分析其原因。 4、将40、40Cr、40CrNiMo钢同时加热到860℃奥氏体化后,以同样冷却速度使之发生珠光体转变,它们的片层间距和硬度有无差异? 5、试述先共析网状铁素体和网状渗碳体的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 6、为达到下列目的,应分别采取何热处理方法? (1)为改善低、中、高碳钢的切削加工性; (2)经冷轧的低碳钢板要求提高塑性便于继续变形; (3)锻造过热的60钢毛坯为细化其晶粒; (4)要消除T12钢中的网状渗碳体; 第四章、马氏体转变

金属材料学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学 (Science of Metal Materials) 课程编号:07171390 学分:3 学时: 48 (其中:讲课学时:38 课堂讨论学时:10 ) 先修课程:金属学、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加工、冶金专业。 教材:戴起勋主编.金属材料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金属材料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在金属学、金属组织控制原理及工艺和力学性能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介绍金属材料合金化的一般规律及金属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及应用的关系。通过课堂讲授、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系统掌握有关金属材料学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研究开发和合理应用金属材料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论(金属材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1.教学内容 (1)金属材料发展简史 (2)现代金属材料 (3)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与趋势 2.基本要求 了解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金属材料的发展概况和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概论 1.教学内容 (1)钢中的合金元素:合金元素和铁基二元相图;合金元素对Fe-C相图的影响;合金钢中的相组成;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分布; (2)合金钢中的相变:合金钢加热奥氏体化,合金过冷奥氏体分解;合金钢回火转变; (3)金元素对强度、韧度的影响及其强韧化; (4)合金元素对钢工艺性能的影响; (5)微量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6)金属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设计基本概念; (7)钢的分类、编号方法。 2.基本要求 (1)掌握钢中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作用;铁基固溶体、碳(氮)化合物的形成规律;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分布;合金元素对铁-碳状态图的影响(2)了解钢的分类、编号方法 (3)掌握合金元素对合金钢工艺过程的影响 (4)掌握合金元素对合金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5)理解微量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6)了解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设计基本概念

金属材料的强化与韧化

金属材料的强化与韧化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1班刘文龙2011201120 对于金属材料来讲,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包括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等。简单的说,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而韧性指的是材料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随着制造业及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从目前角度来看,在不更改加工方式与行业整体现状的情况下,高性能材料主要由制备新型高性能材料与对原有材料进行改性以提高其性能两种方法,显然的,第二种方法更易实现,也更接近工程实际。在现有的研究中,提高材料的强度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 1、完全消除材料内部的位错以及其他的缺陷,使它的强度接近于理论强度,例如金属晶须等,但实际应用难度较大; 2、在金属中引入大量缺陷,以此阻碍位错的运动,如加工硬化、固溶强化、细晶强化、沉淀强化等。 其中金属材料的强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放法: 1、固溶强化此方法是利用点缺陷对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基体获得强化的一种方法,一般通过在金属基体中溶入一种或数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其强度和硬度升高。 2、细晶强化此方法通过细化晶粒以增加晶界对位错的阻滞效应来提高金属强度。 3、第二相粒子强化此法按获得粒子的工艺可分为析出强化与弥散强化。 4、形变强化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位错密度会逐渐增加,使得弹性应力场不断变大,位错间交互作用增强,使得位错困难增强金属强度。 这里以金属的细晶强化方式举例,在王艳林[1]等人关于热轧钢材晶粒细化的文章中指出,在保证相同变形量、变形温度以及化学成分的前提下,对22mm棒材进行热轧制后通过强制冷去的方式进行细化晶粒组织,将晶粒度的等级由7.5级提高到8.0级,见图1。通过试验发现,轧后强制冷却的热轧钢材延伸率为22.68%,与空冷状态下的24.30%基本相等,但是其屈服强度由空冷状态下的358.03MPa提高到了498.37MPa,提高了大约39.20%,抗拉强度由空冷状态下的508.33MPa提高到了626.44Mpa,提高了23.23%,可见通过此种方法对热轧钢材进行细晶强化对提高其综合性能效果十分明显,适宜推广;而目前首钢、水城钢铁公司等单位都进行了细晶钢螺纹钢的研究开发,均实现了细晶钢棒线材的工业化生产,并进行了推广应用。

【材料强韧化与断裂】复习思考题

【材料的强韧化与断裂】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弹性对称面和弹性主轴?假设一弹性体只有一个下xoy弹性对称面,请推导出其刚度矩阵表达式。 2、对均匀各向同性体,有哪些经典宏观强度理论?其适用范围如何?为什么? 3、在材料强度分析中有哪几种常用的统计分布函数 4、如何应用Peach-Koehler公式计算平行位错之间的弹性交互作用力? 5、位错有哪些典型组态?层错的宽度主要取决于什么?它对塑性变形有什么影响? 6、溶质原子与位错有哪几种基本交互作用?哪种交互作用最强烈? 7、简要说明应力场强度因子、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J积分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的概念与意义,以及它们在线弹 性状态下的相互关系? 8、复杂裂纹状态下的断裂判据是什么? 9、裂纹尖端塑性区对断裂有何影响?金属材料的强度与断裂韧度有什么关系? 10、在起始塑性变形阶段,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哪几种基本类型?位错平衡间距(自由程)与位错密度有什么关 系? 11、什么是可逆流变应力和不可逆流变应力?不同温度下的可逆流变应力有什么关系?? 12、加工硬化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理论? 13、简述细晶强化的效果及原因。 14、什么是固溶强化?固溶强化有哪些主要机制? 15、氮(N)原子在α-Ti和α-Fe中形成的Cottrell气团有何差异? 16、什么是时效硬化?什么是弥散硬化?两者有何区别? 17、位错在何种情况下绕过颗粒,又在何种情况下切过颗粒?切过颗粒时的障碍力为多少?它可来自哪及个方面的 贡献? 18、对于钢、硬铝和(α+β)钛合金,生产上最常采用什么强化工艺,其实质是什么? 19、断裂类型有哪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各有何特点? 20、试用位错理论分析解理裂纹的萌生过程。 21、工程金属材料中裂纹萌生及裂纹扩展有什么规律? 22、材料的本质韧、脆性与什么有关? 23、在服役条件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材料的韧性?是如何影响的? 24、金属材料有哪些基本的增韧方法?其原理是什么? 25、在循环应力作用下,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有什么变化和特征? 26、金属的组织特征对疲劳抗力有什么影响? 27、什么是疲劳裂纹闭合效应?有那些裂纹闭合机制? 28、什么是应变速率效应? 29、在高速载荷下材料的变形有何特点? 30、在高速载荷下材料的损伤和破坏有何特点? 31、什么是迟屈服? 32、金属的蠕变蠕变律和本构方程有什么特征? 33、影响金属蠕变速率的因素有那些? 34、金属蠕变机制有哪些?分别在什么条件下起主要作用? 35、金属蠕变断裂与常温静载断裂有什么差别?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大纲 Metallic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 总学时:48理论课学时:42实验课学时:6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金属)的一门主干课,也是该专业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领域课。本课程的内容包括:金属材料合金化的基本理论,合金元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工业生产中典型零件热处理工艺分析,碳钢和合金钢、铸铁以及有色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及应用,金属材料的设计与选材方法等。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提高材料性能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工艺,能够根据零件的服役条件和性能要求正确地选择材料,合理制定工艺,为以后从事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奠定理论基础,并了解当前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进展。 二、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基础理论;熟悉碳钢、合金钢、铸铁及有色金属等金属材料的成分、性能和应用;了解金属材料设计理论和合理选材的思路。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该方面发展的最新动态,熟悉常用金属材料成分-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应用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律,对常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有全面认识,具有合理选用工程材料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适用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 四、先修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1.理论教学部分: 教学的重点是金属材料合金化的基本理论,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碳钢和合金钢、铸铁以及有色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及其应用,金属材料的设计与选材方法等。教学的难点是如何使学生将熟悉和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应用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律,对常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有全面认识。要求学生掌握提高材料性能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工艺,能够根据零件的服役条件和性能要求正确地选择材料,合理制定工艺,为以后从事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奠定理论基础。 具体课程教学内容如下:

(完整版)金属材料学复习文九巴

1.钢中的杂质元素:O H S P 2.合金元素小于或等于5%为低合金钢,在5%-10%之间为中合金钢,大于10%为高合金 钢 3.奥氏体形成元素:Mn Ni Co(开启γ相区)C N Cu(扩展γ相区) 4.铁素体形成元素:Cr V Ti Mo W 5.间隙原子:C N B O H R溶质/R溶剂<0.59 6.碳化物类型:简单间隙碳化物MC M2C 复杂间隙碳化物M6C M23C M2C3 7.合金钢中常见的金属间化合物有σ相、AB2相和B2A相 8.二次硬化:淬火钢在回火时在一定温度下,由于特殊碳化物的析出的初期阶段,形成 [M-C]偏聚团,硬度不降低,反而升高的现象。 9.二次淬火:淬火钢在回火时,冷却过程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现象。 10.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 1.改变奥氏体相区位置 2.改变共析转变温度 3.改变S和E等零界点的含碳量 11.合金元素对退火钢加热转变的影响 1.对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影响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与碳形成难溶于奥氏体的合金碳化 物,减慢奥氏体的形成速度 2.对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大多数合金元素都有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影响 程度不同。V Ti强碳化物和适量的AL强烈阻碍晶粒长大,他们的碳化物或氮化物熔点高,高温下稳定,不易聚集长大,能强烈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Wu Mo Cr中强碳化物也有阻碍作用,但是影响程度中等。Si Ni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影响不大。

Mn P等元素含量在一定限度下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 12.合金元素对淬火钢回火转变的影响 1.提高耐回火性合金元素在回火过程中推迟马氏体分解和残留奥氏体的转变;提高铁 素体在结晶温度,使碳化物难以聚集长大,从而提高钢的耐回火性。 2.淬火钢在回火时产生二次硬化和二次淬火,提高钢的性能。 3.对回火脆性的影响产生第一类回火脆性和第二类回火脆性,降低晶界强度,从而使 钢的脆性增加 13.钢的强化机制: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形变强化和第二相强化 14.合金元素对钢在淬火回火状态下力学性能的影响 1.合金元素一般均能减缓钢的回火转变过程,特别是阻碍碳化物的聚集长大,相对的 提高钢中组成相的弥散度 2.合金元素溶解于铁素体,是铁素体强化,并提高了铁素体的再结晶温度。 3.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提高了钢的耐回火性,并产生沉淀强化的作用 4.钼、钨等有利于防止或消除第二类回火脆性 15.合金元素对钢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1.可以净化晶界,使易熔杂质元素从晶界转移到晶界内,强化晶界 2.可以提高合金原子间的结合力,增大原子自扩散激活能 3.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加入,可以对位错运动有阻碍作用,可提高合金的高温性能16.合金元素对钢热处理性能的影响 淬透性、淬硬性、变形开裂性、过热敏感性、氧化脱碳倾向和回火脆化倾向 17.合金元素对钢的焊接性能影响 1.钢的焊接性能主要由焊后开裂敏感性和焊接区的硬度来评价

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1、课程性质 金属材料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主干课。在学生学过材料科学基础(或金属学原理)、材料组织控制原理、材料组织控制工艺(或材料强韧化)及材料力学性能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金属材料合金化的一般规律及各类主要金属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课堂讲授、综合性实验、综合性作业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要求 1)掌握主要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基本原理,了解材料成分设计和工艺设计的依据,为发掘材料潜力和开发新材料打下一个理论基础; 2)了解各种典型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有机关系; 3)能初步从零件的服役条件出发,对材料提出合理的技术要求,正确地选择材料并合理制订工艺。 3、课程改革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在新的专业内涵下,进行了课程体系的重构。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金属材料学》是该专业主干课程中涉及综合性知识的一门课程,从知识结构来说,它是一门该专业最后的综合性主干课,也是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最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一门课程。根据专业建设的情况和课程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主要是精简和补充内容、编制多媒体电子课件、改革教学方法、开展

课堂讨论、增加综合性作业,选编习题和布置课堂思考题、设计综合性实验等。目的是使学生对专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理解专业知识的主线、核心和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编写《习题与思考题》是其中部分的内容。 结合20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课程内涵、重点和难点的深入理解,编写了具有特色的相应教材。 二、习题与思考题 绪论 01、1958年世界工业博览会在比利时召开,博览会大楼,是由9个巨大金属球组成,球直径为18米,8球位于立方体角,1球在中心。这象征什么? 说明什么意义? 02、为纪念世界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莫斯科列宁大街上建造了40英尺高的雕象,雕象材料是钛合金。为什么用钛合金做? 代表什么意义? 03、金子从古到今都作为世界上的流通货币,为什么? 铜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金属,为什么? 04、1983年在上海召开的第4届国际材料及热处理大会的会标是小炉匠锤打的图案,代表什么意义?为什么古代著名的刀剑都要经过反复锻打? 05、为什么要提出构筑循环型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向? 钢合金化原理 1、为什么说钢中的S、P杂质元素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有害的? 2、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哪些? 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 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 3、哪些是碳化物形成元素? 哪些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4、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 各有什么特点? 什么叫合金渗碳体和特殊碳化物?

金属强韧化原理

1金属材料强韧化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A.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节约贵重的合金元素的使用,增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延长服役寿命。 B.希望所使用的材料既有足够的强度,又有较好的韧性,但通常的材料二者不可兼得。 意义:在于理解材料强韧化机理、组织形态、微观结构与金属的强度、韧性之间的确切关系,以便找出适宜的冶金技术途径来提高金属的强韧性,使之达到新的水平或研究出新的高强韧性的金属。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的研究开发领域。理解材料强韧化机理,掌握材料强韧化现象的物理本质,是合理运用和发展材料强韧化方法从而挖掘材料性能潜力的基础。 2.金属材料强韧化的主要机制有哪些? 1)物理强韧化:所谓物理强韧化是指在金属内部晶体缺陷的作用和通过缺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晶体的力学性能产生一定的,进而改变金属性能。 2)化学强韧化:化学强韧化是指是元素的本质决定的因素以及元素的种类不同和元素的含量不同造成的材料性能的改变。 3)机械强韧化:就是除了结构、尺寸、形状方面的机械原因外,主要指界面作用造成的强韧化。 4)复合组织强韧化: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组织复合在一起,其中有的组织强度比较高,有的组织韧性比较高,复合后起到了既提高强度有提高韧性的作用。 3.如何理解强化和韧化的关系 强度是是在给定条件(温度/压力/应力状态/应变速率/周围介质)下材料达到给定变形量所需要的应力,或材料发生破坏的应力,研究变形及断裂是研究强度的重要手段和过程。 韧性是断裂过程的能量参量,是材料强度与塑性的综合表现,它是材料在外加负荷作用下从变形到断裂全过程吸收能量的能力,所吸收的能量愈大,则断裂韧性愈高。 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是不可兼得的,在提高金属材料强度的同时塑性必然会下降,反之,在改善金属的塑性的同时,强度也会下降。目前,晶粒细化是提高金属强韧化的有效方法,金属的晶粒变细后,强度提高,韧性又不显著降低。 4.试举出3种最新强韧化技术方法的例子。 1)细晶强化:它是常温下一种有效的材料强化手段。细化晶粒可以提高金属的强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2016.5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 (2016.05)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原理 1-1名词解释 (1)合金元素;(2)微合金化元素;(3)奥氏体稳定化元素;(4)铁素体稳定化元素;(5)杂质元素;(6)原位析出;(7)异位析出;(8)晶界偏聚(内吸附);(9)二次硬化;(10)二次淬火;(11)回火脆性;(12)回火稳定性 1-2 合金元素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 C相图的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 1-3简述合金元素对Fe-Fe 3 1-4 为何需要提高钢的淬透性?哪些元素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作业) 1-5 能明显提高钢回火稳定性的合金元素有哪些?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有什么作用?(作业) 1-6合金钢中V,Cr,Mo,Mn等所形成的碳化物基本类型及其相对稳定性。 1-7试解释含Mn和碳稍高的钢容易过热,而含Si的钢淬火温度应稍高,且冷作硬化率较高,不利于冷加工变形加工?(作业) 1-8 V/Nb/Ti、Mo/W、Cr、Ni、Mn、Si、B等对过冷奥氏体P转变影响的作用机制。 1-9合金元素对马氏体转变有何影响? 1-10如何利用合金元素来消除或预防第一次、第二次回火脆性? 1-11如何理解二次硬化与二次淬火两个概念的异同之处? 1-12钢有哪些强化机制?如何提高钢的韧性?(作业) 1-13 为什么合金化基本原则是“复合加入”?试举两例说明复合加入的作用机理?(作业) 1-14 合金元素V在某些情况下能起到降低淬透性的作用,为什么?而对于40Mn2和42Mn2V,后者的淬透性稍大,为什么?(作业) 1-15 40Cr、40CrNi、40CrNiMo钢,其油淬临界淬透性直径分别为25~30 mm、40~60mm和60~100mm,试解释淬透性成倍增大的现象。(作业) 1-16在相同成分的粗晶粒和细晶粒钢中,偏聚元素的偏聚程度有什么不同?(作业)

2020版《金属材料概论》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金属材料概论是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知识教学层面的选修课,也是高分子专业学生认识金属材料的主要途径,更是理解材料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渠道。课程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阐明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具备根据机械构建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结构件进行合理选材的初步能力,并了解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材料学科有更广泛深入的认识,为学生后续从事材料相关工作典型基础。此外,我国古今科学家先贤对金属材料发展的贡献,提高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报国。 Introduction to Metallic Materials, which is one of the optional courses for the 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cts as the main methods for the students of the 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 understand the metallic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he course demonstrates the basic theories about metallic materials from the view of engineering. The aim of the course is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sitions, manufacturing,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etallic material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metallic materials. In the meantime, the course could also - 1 -

钢的强韧化处理机制

钢的强韧化处理机制 王立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阜新123000) 本文根据钢的淬火组织特点,归纳了提高钢强韧性的途径,介绍了一些强韧化处理工艺。 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机械对钢铁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逐渐增高。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 研究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中,利用现有材料,通过调整一般的热处理方法,在同时改善钢的强度和韧性指标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它对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潜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工艺方法通称为强韧化处理,是热处理发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方向。 强韧化处理的发展是建立在我们对钢中各种组织的特点,形成条件,机械性能,以及在外力作用下的破断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入的基础之上的。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对各种组织超显微精细结构的认识跨进了一大步, 开始有可能比较深入地研究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关系。 另一方面,从材料断裂过程的研究中知道,在各种应力作用下,材料的破断是通过微裂纹的形成及扩展的方式进行的。钢铁材料的各种组织形态在各种应力状态下,抵抗微裂纹的形成和扩展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表现出不同的性能指标。但是无论哪一种组织,只要它形成微裂纹的倾向比较小,或者微裂纹一旦形成后,在这类组织中扩张时消耗的功愈大,它就会有较高的强韧性。这样,我们就有可能采用适当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和调整工艺参数,能动地控制钢的组织,充分利用对钢强韧化有利的因素,排除不利的因素,更充分地发挥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的潜力。 目前发展的强韧化处理工艺有多种多样,归结起来,它们大多通过一种或几种途径达到强韧化效果的。 (1)充分利用位错型马氏体和下贝氏体组织形态,尽量减少或避免片状孪品马氏体的出现。 (2)细化钢的奥氏体晶粒和细化过剩碳化物。 (3)获得马氏体与具有良好塑性的第二相的复合组织。 (4)形变热处理。 下面将简要介绍这些强化处理的机理。 一位错型马氏体的扩大应用 很久以来就知道,在保证淬、回火零件强度指标的前提下,选用含碳量较低的钢,能够 使零件热处理后获得较高的韧性。改变热处理工艺参数,可以在中碳及高碳钢中获得以板条马氏体为主的淬火组织,显著改善中碳钢及高碳钢的强韧性。这种控制淬火组织形态的方法,已成为中、高碳钢强韧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1、中碳钢的高温淬火 一般含碳量为0.35%一0.55%之间的中碳钢经正常温度淬火,获得片状和板条马氏体的混合组织。这两种淬火马氏体对钢强韧性的贡献是不同的。钢的含碳量愈高,正常淬火组织中片状马氏体的比例愈高,钢的强度虽然有所增加,但断裂韧度不断减小。断裂韧度的这种变 化是韧性较高的板条马氏体相对量减少的结果。但是,提高中碳钢淬火温度和延长淬火保温时间,则有利于在淬火后得到较多数量的板条马氏体,提高钢的断裂韧度。例如,将40CrNIMo 钢的淬火温度从570℃提高到1200℃,淬火后得到了板条马氏体和极少量残留奥氏体。在淬火不回火状态下,钢的断裂韧度提高70%,在淬火和低温200℃回火状态下,可提高20%。 我们将5CrMnMo热锻模具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从830~850提高到900℃,淬火后将获得近乎单一的板条马氏体组织,图1给出了在500一520℃的高温回火状态下,淬火温度对强度、塑性和断裂韧度的影响。

钢的合金化原理

1 合金化原理 (1) 主要内容: (1) 1.1 碳钢概论 (1) 一、碳钢中的常存杂质 (1) 二、碳钢的分类 (2) 三、碳钢的用途 (2) 1.2 钢的合金化原理 (3) 一、合金元素的存在形式※ (3) 二、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相互作用及其对γ层错能的影响 (4) 三、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的影响 (5) 四、合金元素对钢的热处理的影响 (6) 五、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7) 1.3 合金钢的分类 (7) 1 合金化原理 主要内容: 概念: ⑴合金元素: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 ⑵杂质:冶炼时由原材料以及冶炼方法、工艺操作而带入的化学元素。 ⑶碳钢:含碳量在0.0218-2.11%范围内的铁碳合金。 ⑷合金钢:在碳钢基础上加入一定量合金元素的钢。 ①低合金钢:一般指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或等于5%的钢。 ②中合金钢:一般指合金元素总含量在5~10%范围内的钢。 ③高合金钢:一般指合金元素总含量超过10%的钢。 ④微合金钢:合金元素(如V,Nb,Ti,Zr,B)含量小于或等于0.1%,而能显著影响组织和性能的钢。 1.1 碳钢概论 一、碳钢中的常存杂质 1.锰(Mn )和硅(Si ) ⑴Mn:W %<0.8%①固溶强化②形成高熔点MnS夹杂物(塑性夹杂物),减Mn 少钢的热脆(高温晶界熔化,脆性↑) %<0.5%①固溶强化②形成SiO2脆性夹杂物, ⑵Si:W Si ⑶Mn和Si是有益杂质,但夹杂物MnS、SiO2将使钢的疲劳强度和塑、韧性下降。2.硫(S)和磷(P) ⑴S:在固态铁中的溶解度极小, S和Fe能形成FeS,并易于形成低熔点共晶。

《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金属材料学 所属专业:材料物理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3 (二)课程简介:《金属材料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根据材料物理专业先修课程和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金属学和金属材料两大部分,其中金属学的内容作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补充和深入,金属材料部分在《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介绍金属材料合金化的一般规律及金属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及应用的关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有关金属材料学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研究开发和合理应用金属材料的初步能力。 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掌握:1.金属材料的成份、组织结构及性能三者间的关系,金属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原理和规律;3.钢的热处理原理以及其与合金化的配合;4.掌握各类铸铁的成分组织和性能特点;5.常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热处理特点. (三)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等。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崔忠圻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金属材料学》第二版,吴承建陈国良强文江等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 《金属材料学》第二版,戴起勋主编程晓农主审,化学工业出版社。 《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荀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 《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绪论 (一)讲授,2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1.金属材料的发展概况。 2.了解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3.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 第一节金属的结合方式 第二节金属的晶体结构 第三节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讲授,5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1.组成材料的原子间的键合方式及其与性能间的关系。 2.晶体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4. 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5. 刃型位错、螺型位错的结构特征、应力场、相互作用、增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重点掌握】: 位错的概念,柏氏矢量及其性质。位错的运动,两种位错的应力场的特征,位错的能量,位错的受力和线张力,位错的相互作用。实际晶体中的位错,不全位错,堆垛层错,位错反应,扩展位错,位错的增殖。 【掌握】:晶面间距,晶带,六方系的三轴制和四轴制的表示方法晶体、典型金属

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1、课程性质 金属材料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主干课。在学生学过材料科学基础(或金属学原理)、材料组织控制原理、材料组织控制工艺(或材料强韧化)及材料力学性能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金属材料合金化的一般规律及各类主要金属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课堂讲授、综合性实验、综合性作业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要求 1)掌握主要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基本原理,了解材料成分设计和工艺设计的依据,为发掘材料潜力和开发新材料打下一个理论基础; 2)了解各种典型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有机关系; 3)能初步从零件的服役条件出发,对材料提出合理的技术要求,正确地选择材料并合理制订工艺。 3、课程改革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在新的专业内涵下,进行了课程体系的重构。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金属材料学》是该专业主干课程中涉及综合性知识的一门课程,从知识结构来说,它是一门该专业最后的综合性主干课,也是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最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一门课程。根据专业建设的情况和课程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主要是精简和补充内容、编制多媒体电子课件、改革教学方法、开展课堂讨论、增加综合性作业,选编习题和布置课堂思考题、设计综合性实验等。目的是使学生对专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理解专业知识的主线、核心和思想,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编写《习题和思考题》是其中部分的内容。 结合20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课程内涵、重点和难点的深入理解,编写了具有特色的相应教材。 二、习题和思考题 绪论 01、1958年世界工业博览会在比利时召开,博览会大楼,是由9个巨大金属球组成,球直径为18米,8球位于立方体角,1球在中心。这象征什么? 说明什么意义? 02、为纪念世界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莫斯科列宁大街上建造了40英尺高的雕象,雕象材料是钛合金。为什么用钛合金做? 代表什么意义? 03、金子从古到今都作为世界上的流通货币,为什么? 铜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金属,为什么? 04、1983年在上海召开的第4届国际材料及热处理大会的会标是小炉匠锤打的图案,代表什么意义?为什么古代著名的刀剑都要经过反复锻打? 05、为什么要提出构筑循环型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向? 钢合金化原理 1、为什么说钢中的S、P杂质元素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有害的? 2、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哪些? 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 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 3、哪些是碳化物形成元素? 哪些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4、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 各有什么特点? 什么叫合金渗碳体和特殊碳化物? 5、简述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 6、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上的S、E点有什么影响? 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 7、试述钢在退火态、淬火态及淬火-回火态下,不同合金元素的分布状况? 8、有哪些合金元素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有

twip钢的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燕山大学 金属强韧化原理及其应用 题目:TWIP钢强韧化原理及应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材料学14班 学号:S12080502041 姓名:李培

TWP钢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1.1 TWP钢的出现与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有车一族在城市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现代汽车的发展趋势是轻量化,节能和安全等,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在汽车制造中有必要采用高强度的钢板。据统计,汽车重量每减轻1%,燃料消耗可降低0.6%~1.0%,而能耗高会导致尾气排放量增加,因此,汽车减重对节能和环保意义重大。汽车减重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采用高强度钢。基于这种情况汽车工业迫切需要人们对高强度钢的研究和开发。近年来新开发的含15-25mass%Mn、2-4mass%Si和2-4mass%Al的高Mn钢显示出极高的延伸率(60-95%)和中等的强度(600-1100MPa),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乘积在50000 MPa%以上,其优良的力学性能来自于形变过程中的孪生诱发塑性效应,即TWIP效应。TWIP钢是现在研究较广泛的超高强度钢,它不仅具有高强度,高的应变硬化率,还有非常优良的塑性,韧性和成形性能。从现代汽车用钢对高强度和高塑性的要求来看,TWIP 钢是最佳选择。 1.2 TWIP钢的发展现状 TWIP钢在使用时无外载荷,冷却到室温下的组织是稳定的残余奥氏体,但是如果施加一定的外部载荷,由于应变诱导产生机械孪晶,会产生大的无颈缩延伸,显示出非常优异的力学性能。由于加入了大量的Al,钢的密度也会有所下降。目前国外的研究已经从第1代的Fe-25Mn-3Al-3Si-0.03C系列到第2代的Fe-23Mn-0.6C系一直到目前的Fe-26Mn-11Al-1.1C和Fe-6Al-0.05Ti-0.05Nb-0.02B 系。德国马普钢铁研究所G..Frommeyer课题组研制和开发了Fe-Mn-Si-Al系高锰奥氏体TRIP/TWIP钢,并申请专利(专利号:1997DE19727759,EP9810981)并注册商标“HSD”。国内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勿庸置疑,TWIP钢具有极高的强塑积,优势十分明显。TWIP钢的开发在我国具有极大的潜力,蕴涵着巨大的商机和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