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基础知识扫描

高考生物复习基础知识扫描
高考生物复习基础知识扫描

§1,生物学: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

3,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 (应激性)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

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

4,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

5,都有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性.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

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A)生物科学的发展. 三个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性生物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

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意义: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奠定了基础.

1953 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 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4, 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1, 微观方面: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质. 生物工程实例:乙肝疫苗,石油草,超级菌

2, 宏观方面:生态学——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生态农业

生命的物质基础

的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不是原生质的成分)

§3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机物含量最多的,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4,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意义

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5,无机盐离子及其对生物的重要性

的必要成分.

主要能源物质种类: 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 ,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 ,半乳糖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 乳糖(动物) ;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 糖元(动物) ;

分类: ①脂肪:储能,维持体温②类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③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蛋白质由C,H,O,N 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基本单位:氨基酸约20 种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结构通式:略

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

有关计算: 脱水的个数= 肽键个数= 氨基酸个数n –链数m

蛋白质分子量= 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 水的个数╳18

红蛋白运输氧气 4 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5 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

基本单位:核苷酸(8 种)

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 ,一分子含氮碱基(有 5 种)A,T, C,G,U 构成DNA 的核苷酸:4种

构成RNA 的核苷酸:4种

§10,多种化合物只有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11, )生物组织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 颜色反应: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颜色.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 + 斐林→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产生紫色反应(注意: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和用法

§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胞核)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是真核.

§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课本上)

,

§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成分:蛋白质和脂类分子

结构:双层磷脂分子层做骨架,中间镶嵌,贯穿,覆盖蛋白质

特点:结构特点是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功能:1,保护细胞内部2,交换运输物质3,细胞间识别,免疫(膜上的糖蛋白)

物质进出细胞膜:1,自由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O2,CO2,甘油, 乙醇,脂肪酸)

2,主动运输:低浓度运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意义:对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营养和离子吸收,常考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根吸收矿质离子)

§4,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功能:含多种物质(水,无机盐,氨基酸,酶等)是活细胞新陈代谢的场所.提供物质和环境条件.

§5,线粒体和叶绿体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 ,机能旺盛的含量多.程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 ,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 .含少量的DNA,RNA

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 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双层膜结构. 基粒上有色素, 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

. §6,其他细胞器的主要功能,

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 ,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 ,保持细胞形态, 调节渗透吸水.

§7,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真核细胞核包括核液,核膜(上有核孔) ,核仁,染色质.功能:是遗传物质复制和储存的场所.

§8,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最主要区别: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有明显核区——拟核) 支原体是原核中最小的原核细胞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是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 细胞膜与真核相似.

§9,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特点:分裂间期历时长

§10,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及比较,

1,过程特点: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 复制,蛋白质合成) .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

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 ,平时不变(2N)

DNA 变化:间期加倍(2N→4N) , 末期还原(2N)

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 ,后期消失(4N→0) ,存在时数目同DNA.

3,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前期:植物由纺锤丝构成纺锤体,动物由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质分裂不同,植物中部出现细胞板;动物从外向内凹陷缢裂.

§11,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1, 有丝分裂:绝大多数生物体细胞的分裂,受精卵的分裂.

实质: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意义:保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 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3,无丝分裂: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例:蛙的红细胞分裂

§12,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分化的意义:普遍存在的.经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细胞全能

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13,癌细胞的特征,致癌因子,癌细胞的特征,

1, 癌细胞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易扩散,转移)

§14,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1. 细胞内水分减少;

2.酶活性降低;

3.色素积累;

4.呼吸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膜通透功能改变.

本章实验: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解离(15%盐酸和95%酒精)→漂洗→染色(碱性龙胆紫)→制片§1,酶的发现几个实验,

§2,酶的概念: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

酶的概念: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酶的特性:高效性,

§3,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实验讨论题) 酶催化作用需要适宜温度和pH 值

§4, ATP:三磷酸腺苷

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结构式:A—P~P~P 中间是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 的磷酸键线断裂

§5, ( 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 ) ATP ===== ADP + Pi + 能量(1molATP 水解释放

30.54KJ 能量)

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6,★★光合作用(自然界最本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方程式:CO2 + H2018 ——→(CH2O) + O218

注意: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 ,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

2,色素:包括叶绿素3/4 和类胡萝卜素1/4

色素提取实验:丙酮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3,★光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条件: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

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H2O—→2[H] + 1/2 O2

4,★暗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基质

条件: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二氧化碳,能量,酶

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 生成有机物

能量变化:ATP 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关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 和[H]

5,★意义:①制造有机物②转化并储存太阳能③使大气中的CO2 和O2 保持相对稳定.

§7,渗透作用的原理,细胞吸水,失水,

渗透作用的原理,细胞吸水,

1,渗透吸水: 条件:半透膜,浓度差

2,植物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当膜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吸(失)水 .原则:谁浓度高谁

获得水

3,植物吸水方式:①吸胀吸水:无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干燥种子,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渗透吸水:成熟植物(具有大液泡)细胞吸水方式.

§8,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水分的运输, 由根运输到茎,叶,

1-5%留在植物体内,

95-99%用于蒸腾.

§9,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指除了C,H,O 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共13 种.

§10,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1,矿质元素吸收:交换吸附,主动运输(需能量) ,与呼吸作用参与.

2,利用:①多次利用:K 离子, N,P,Mg 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缺少多次利用元素时老组织受损)

②只利用一次:Ca,Fe,Mn 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缺少时新组织受损)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名词:

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 ,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 氨基

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 8 种.

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 160 mg/dL 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 症状. 9,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 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低于 45mg/dL 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语句:

1,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的图解参见课本.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三类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

一是转化的数量不同,如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 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

二是转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脂类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 80-100mg/dL 范围内;

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会产生糖尿;

血糖降低(50-60mg/dL) ,出现低血糖症状,

低于 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

多食少动使摄入的物质(如糖类)过多会导致肥胖.

4,消化: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

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及运输: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动运输) ,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甘油和脂肪酸以自由扩散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

氨基酸以主动运输的形式吸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6,糖类没有 N 元素要转变成氨基酸,进而形成蛋白质,必须获得 N 元素,就可以通过氨基

转换作用形成.

蛋白质要转化成糖类,脂类就要去掉 N 元素,通过脱氨基作用.

7,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

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

胰液含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 ;

肠液含肠淀粉酶,肠麦芽糖,肠脂肪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 .

8,胃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大肠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小肠吸收:以上所有加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

胃和大肠都能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

小肠上皮细胞突起形成小肠绒毛,小肠绒毛朝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有许多小突起称微绒毛微绒毛扩大了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1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习

§2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和人体健康

§3,呼吸作用(生物氧化)

1,概念: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经过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释放能量.

2,场所: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3,无氧呼吸: 2C2H5OH + 2CO2 + 能量(植物细胞,酵母菌) 1 分子葡萄糖 2 分子丙酮酸2C3H6O3 + 能量 (动物,人,马铃薯块茎细胞,甜菜块根) 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全部反应在细胞质中进行,条件时没有氧气参与.

4,有氧呼吸: 第一步:1 分子葡萄糖分解成 2 分子丙酮酸,[H]和少量 ATP(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二步:丙酮酸和水结合生成 CO2,[H]和少量 ATP (线粒体中进行)

第三步:前两步的[H]与吸入的氧气结合生成水和大量的 ATP (线粒体中进行) 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分解,1mol 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总能量 2870 千焦,其中 1161KJ 能量转移到ATP 中,其它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呼吸作用的意义: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9,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1,同化作用:把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储存能量

①自养型(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主要指绿色植物,藻类;硝化细菌等

②异养型(直接摄取有机物)人,动物,营寄生,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2,异化作用:分解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释放能量

①需氧型(有氧呼吸)人,绝大多数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②厌氧型(无氧呼吸)寄生虫,乳酸菌等嫌气性细菌兼性厌氧菌(无氧,有氧都能生存) 酵母菌

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生长素的发现:向性实验,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注意:光不是产生生长素的因素,有光和无光都能产生生长素 (化学本质:吲哚乙酸) .

§3, 生长素的产生(嫩叶,发育着的种子) ,分布(广泛)和运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4,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1,生长素的二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

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反应不同,

根最适浓度是 10-10mol/L,

芽的最适浓度是 10-8mol/L,

茎的最适浓度是 10-4mol/L.

2,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 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打顶活摘心使侧芽生长素降低,打破顶端优势

3,生长素的功能应用

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根

②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籽果实

③防止落花落果.

§5, 其他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6, 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7, 动物激素种类和生理作用 (第 85 页表 4-1)

§8, 激素调节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在垂体,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在腺体.

§9, 对同一生理的调节:

①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对生长的作用(增强效果)

②拮抗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发挥相反作用)

§10,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其结构基础是 .包括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或腺体)

§11, 兴奋的传导: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未受刺激时,膜内 ,膜外电位) 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突触来传递. (单向传导)

注意:生物是多种因素共同调节的结果,动物所有行为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12,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中央前回,语言区(S 区,H 区)

§1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书页表 4-2)

§14, 动物行为的产生,不仅需要运动器官的参与,而且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趋性: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性反应

§1, 无性生殖: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常见方式:①分裂生殖(变形虫,草履虫)

②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芽体—小的生物个体

③孢子生殖(青霉菌,根霉)产生无性的生殖细胞

④营养生殖(草莓匍匐茎,葡萄,马铃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

⑤组织培养技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再分化

⑥克隆

§2, 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生殖细胞(配子) 经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合子(受精卵) ,

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意义:由于后代具备双亲遗传物质,使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力,

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有重要意义.

双受精: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指成熟的花粉粒中的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及两个极核同时受精.

分别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将来分别发育成胚何胚乳.

§3, 减数分裂的概念:

①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进行的.

②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③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4,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比较★

1,同源染色体:两条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复制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四条姐妹染色单体,这对同源染色体叫四分体

. 4,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四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5,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丝分裂有联会,四分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无联会,无四分体,

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始终存在

减I 中期染色体排列再赤道板两侧呈两行,分离时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单体不分开

有丝中期染色体排列再赤道板中央呈一行,分离时染色单体相互分开

§6, 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很重要

§7, 生物个体发育

1,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分为: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阶段

2,胚的发育:受精卵(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分裂成顶细胞和基细胞(靠近珠孔) ,顶细胞发育成胚(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 ,基细胞发育成胚柄.

3,胚乳的发育: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细胞结合发育而成的三倍体.

4,发育情况: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5,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阶段.

6,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 受精卵→卵裂→囊胚(有一囊胚腔)→原肠胚(一胚孔,二腔, 三胚层)

7,胚胎发育动向:动物极细胞外包形成外胚层,将来发育成表皮及其附属结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表,附,神,感)植物极细胞内陷形成内胚层,将来发育成消化道呼吸道上皮,肝脏,胰脏. 中胚层位于内外胚层之间.发育成骨骼,肌肉,血液,循环,生殖等系统.

8,胚后发育:幼体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后,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 (直接发育,变态发育) 遗传和变异

§1,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实验设计思想:要证明DNA 和蛋白质到底谁是遗传物质,就要设法将DNA 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DNA 的作用.

2,两个经典实验: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有毒的S 菌的遗传物质指导无毒的R 菌转化成S 菌.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含S)和DNA(含P)构成, 与细菌是寄生关系.

实验步骤:⒈吸附:噬菌体用尾丝吸在细菌外面

⒉注入:噬菌体DNA 进入细菌体内

⒊复制:噬菌体的DNA 利用细菌体内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来合成自己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分子(材料全部来细菌)

⒋组装:复制好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对应装配成完整的噬菌体

⒌释放:细菌破裂死亡,噬菌体放出实验结果DNA 是遗传物质

,近代科学发现:少数生物如:烟草花叶病毒用RNA 为遗传物质,因此我们说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或RNA)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2, DNA 的结构

1,化学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磷,糖在外为骨架,碱基在内.

2,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双链螺旋结构,极性相反平行)

3,结构特点:①稳定性:外侧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碱基A-T,C-G 配对.

②多样性: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数目成百上千.

③特异性:每种生物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 §3, DNA 的复制1,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

2,条件:模板—DNA 双链原料—细胞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能量—ATP 多种酶

3,过程:边解旋边复制,解旋与复制同步,多起点复制.

4,特点: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DNA 分子有一条链是母链,

5,意义: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保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4, 基因与DNA,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DNA 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

染色体是基因,DNA 的载体

§5,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转录,翻译)

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 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

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6, 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中心法则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

②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7,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把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高茎)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如Dd,dd)

基因分离规律实质:减I 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 自由组合规律实质:减I 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①正确的的选材(豌豆)

②先选一对相对性状研究再对两对性状研究

③统计学应用

④科学的实验程序

§9,染色体核型: 某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染色体分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10,染色体组: 单倍体:

§11,性别决定: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分为XY 型和ZW 型.

①XY 型:XX 表示雌性XY 表示雄性;主要时哺乳动物,昆虫,两栖类,鱼,菠菜,大麻

②ZW 型:ZW 表示雌性ZZ 表示雄性;主要指鸟类,蝶,蛾

§12,常见遗传病分类及判断方法:

1,判断顺序及方法

: 第一步:先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X 染色体遗传病.

方法:看患者性别数量,如果男女患者数量基本相同即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如果男女患者的数量明显不等即为X 染色体遗传病. (特别:如果男患者数量远多于女患者即判断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反之,显性)

第二步:判断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

方法:看患者总数,如果患者很多连续每代都有即为显性遗传.如果患者数量很少,只有某代或隔代个别有患者即为隐性遗传.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2,常见单基因遗传病分类:

①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

发病特点:⒈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⒉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

②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 D 性佝偻病. 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遇以上两类题,先写性染色体XY 或XX,在标出基因

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遇常染色体类型,只推测基因,而与X, Y 无关

3,多基因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糖尿病.

4,染色体异常病:21 三体(患者多了一条21 号染色体) ,性腺发育不良症(患者缺少一条X 染色体)

5,优生措施:

⒈禁止近亲结婚. (直系血亲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⒉进行遗传咨询,体检,对将来患病分析

⒊提倡"适龄生育"

⒋产前诊断

§13,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进化动力) ,遗传变异(内在因素) ,适者生存(选择结果)

§1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基因库(一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和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某种群众出现的比例)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变异是不定向的,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隔离实质上是同种生物间基因不能交流(由于地理或生殖季节等)的现象. 突变和基因重组(生物进化的材料) ,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及隔离(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15,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提出的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界(真核单细胞)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真核多细胞生物)

16,人类起源和发展:

在一起,如果这两个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互补的越多说明两种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最近.

2,人类的发展: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17,生物与环境

1,生态学:研究生物之间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全球性生态5 大危机: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

3,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8,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光:决定性因素①光决定植物的分布,故决定动物的分布.如:山阳面植物长势好,种类多.小麦遇阴雨天气减产

②光决定开花或生殖.如:短日照下菊花,梅才开.鹿,山羊,鳟鱼才繁殖.长日照下农作物开花.

③光决定动物的活动,影响生物形态.多数动物白天活动,猫头鹰,鼠,蛾在夜间活动; 鱼背黑腹白

2,温度:重要影响因素

①温度影响生物分布.如:苹果,梨在北方生长,香蕉,菠萝在南方栽种.同一个坡面从山顶到山脚一次分布有针叶林,针阔叶林混交林,阔叶林.

②温度影响动物的行为:动物的冬眠,鸟类的迁徙,鸟在晨昏活动.鱼类季节洄游.

(高考生物)生物处理基础知识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处理 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 1,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的功能并采用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其分解氧化有机物效率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2,活性污泥: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气进行曝气,在污水中形成的一种呈黄褐色的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与水分离,并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这种絮凝体就被称为“活性污泥”。3,混合液:由污水、回流污泥和空气互相混合形成的液体,称为混合液。 4,化学需氧量(CODmg/l):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5,生化需氧量(BOD5mg/l):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要的氧量。 6,污泥沉降比(SV):指曝气池中混合液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的体积比(以%表示)。因为活性污泥在沉淀30分钟后一般可接近它的最大密度。当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良好时,污泥沉降比的大小,可以反应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数量。 7,污泥浓度(MLSS):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所含悬浮固体的重量。(单位:mg/l) 8,污泥体积指数(SVI):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分钟沉淀后一克干污泥所占的体积(单位:ml/g),单位可省略。 9,沉降比(SV)与污泥体积指数(SVI)及污泥浓度(MLSS,g/l)之间的关系: SVI=SV×10/MLSS。

10.溶解氧(DO,mg/l):指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氧量。一般控制在2-4mg/l。11,污泥回流比(R):回流污泥量是从二沉池补充到曝气池的污泥量,回流比是回流污泥量与入流污水量之比。R=回流污泥量/入流污水量,一般用%表示。

(完整版)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填空题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基础知识检查清单 必修一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________, 其基本组成元素是________。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_ 肽键:__________ 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 x_________— ________x18 5 、核酸种类:______和______;基本组成元素:_________。 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______________;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_______________。 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_________、1分子__________、1分子_________。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中,含有的碱基为__________; R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中,含有的碱基为__________; 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_____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_____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_____糖。 11、脂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种) 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种) 基本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种) 最基本元素:_________ (1种) 主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种) 13、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 14、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____________。 15、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____,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____ 16、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__________模型。 17、细胞膜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和少量_______。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 1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

最新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

最新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集 1.植物、动物都有应激性和反射吗? 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3.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 4.真核生物细胞中一定有细胞核、线粒体吗? 5.原核细胞中无任何细胞器吗? 6.真核细胞不能完成无相应细胞器的功能,但原核细胞则不一样。例:蓝藻无线粒体、叶绿体,为何还能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7.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何种结构? 8.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形成赤道板吗?HD

9."病毒、硝化细菌的细胞分裂方式为哪种?"的提法对吗? 10.蛋白质的合成只是在间期吗? 1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 1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13.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14.干种子、冬眠的动物是否进行代谢? 15.暗反应、细胞呼吸在光下是否进行? 16.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异化作用等同于细胞呼吸吗? 17.渗透作用概念中的"浓度"如何理解?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吗? 18.结构蛋白质就是储存形式的蛋白质吗?脱氨基作用直接产生

尿素吗? 19.什么叫化能合成作用? 20.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吗? 21.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哪里产生的?生长素过程是否需光?单侧光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生长素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 22.兴奋能由细胞体传向轴突吗? 23.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后天性行为有哪些? 24.一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只有一种吗? 25.利用克隆、试管婴儿技术来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 26.胚的发育、幼苗的形式(即,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所需的有机营养来自何处? 27.由马铃薯的"芽眼"长成苗的过程属于出芽生殖吗?以水稻、小

高三生物零基础应该怎么学

高三生物零基础应该怎么学 要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 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 构与功能相适应: 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 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 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 ④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 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 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设法突破难点 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 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干知识,能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

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末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 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 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 (2)抽象问题形象化。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一旦出示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经常归纳总结 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 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 理解和记忆。 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 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细胞核→ 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性状。 抓联系就是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由线到面,扩展成知识网络。 抓特点就是抓重点、抓主流,进行归纳总结,不能大杂烩,胡子眉毛一把抓;应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猜你喜欢:

(生物)高三生物基础知识梳理

高三生物基础知识梳理(选修1)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1.1果酒和果醋和制作 一、果酒制作 1.原理:菌种,属于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有氧时,呼吸的反应方程式为:; 无氧时,呼吸的反应方程式为:。 2.条件:繁殖最适温度,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在、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 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 3.菌种来源:自然发酵,____起主要作用。 人工培养,经分离纯化后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4.发酵时间:d左右 二、果醋制作 1.原理:菌种:,属于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醋酸生成反应式是。 2.条件: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需要充足的。 3.发酵时间:d左右 三、实验设计流程图及发酵装置 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 ↓↓ 果酒果醋 2.发酵装置: 充气口作用; 排气口作用; 出料口作用。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 使用该装制醋时,应该关闭; 制醋时,应将充气口。 3.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常.并用在条件下检验酒精存在。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四、实验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选择:新鲜。先冲洗,再去枝梗。

2.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清洗干净后用消毒。 3.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的空间。并充气口。若采用的是简易发 酵装置,需每隔12h左右将瓶盖以放出,此后再将瓶盖。 1.2腐乳的制作 1.原理:起主要作用的是。它是一种丝状,属于核生物。其适宜的 生长温度为____℃。 等微生物产生的酶可以将豆腐中的分解成小分子的 和氨基酸;酶可以将____水解成和脂肪酸。 2.条件: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条件下,将优良____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这样可以避免,保证产品的质量。 3.实验流程:让豆腐长出毛霉→→→密封腌制。 4.注意事项: (1)控制盐的用量。盐浓度过低,不足以,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盐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 在豆腐块装瓶时,需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而盐量。 (2)酒的含量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 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导致豆腐腐败。 (3)卤汤中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的作用。 (4)防止杂菌污染。腐乳瓶洗干净后需消毒。 装瓶、加入卤汤后,需用胶条将瓶口____。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 。 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1.泡菜制作原理: 菌种:。它是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常见的种类有和,后者常用于生产酸奶。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在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发生反应后,与N-l-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目测比色法) 3.亚硝酸盐的危害: 在特定条件下(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亚硝酸盐转变成致癌物——。 人体摄入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引起;当摄入总量达到g时,会引起死亡。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培养基 1.分类: (1)按物理性质分:培养基与____培养基。通常在后者中加入了作为凝固剂(98℃以上熔化,44℃以 下凝固)。 (2)按功能分:培养基与培养基。(植物的组织培养中通常要使用____培养基)

2021届全国新高考生物冲刺复习:生物基础知识

2021届全国新高考生物冲刺复习 生物基础知识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知识梳理: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一)元素的分类 1.按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可分为(以万分之一为界): (1)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 等。 (2)微量元素,如Fe、Mn、Zn、Cu、B、Mo 等。 (3)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P是组成ATP、膜结构等的重要成分;Ca是组成骨骼、牙齿的成分。 2.按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可分为: (1)最基本的元素是:C 。 (2)基本元素:C、H、O、N 。 (3)主要元素:C、H、O、N、P、S 。 (二)元素的含量特点 1.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由多到少依次是O、C、H、N 。 2.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由多到少依次是C、O、N、H 。 3.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O、N 。 (三)元素的存在形式 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四)来源 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取的。 (五)组成细胞的元素的主要作用 1.调节机体生命活动:如K+、Na+、Ca2+、HCO3-等。

2.参与重要化合物的组成:I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Mg是叶绿素的成分;Fe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3.影响机体的重要生命活动:如B可促进花粉管的萌发,从而促进植物受精,油菜缺B 会“花而不实”;K促进植物体内淀粉的运输;N、P、K、Mg与光和作用有关。 (六)组成细胞的各元素特点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和差异性 2.不同生物体:元素种类大体相似含量有所差异 二、细胞中的无机物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前者中水的含量是最多的,后者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一)细胞中的水 1.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 2.含量:在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最多。 3.功能: (1)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3)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4)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4.水的含量与代谢的关系: (1)自由水越多,代谢越旺盛 (2)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较多时,代谢强度就会下降,抗寒、抗热、抗旱的性能提高。 (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1.存在形式:绝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部分是细胞内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2.功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等。 (1)是细胞的结构成分; (2)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如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盐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 (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渗透压平衡(Na+、Cl-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K+维持细胞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大全

高中新课标生物基础知识大全 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主要由C、H、O、N 4 种元素组成,很多蛋白质还含有P、S 元素,有的也含有微 量的Fe、Cu、Mn、I、Zn 等元素。 (2)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表示方法(右图): 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 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3)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化学式表示为—NH—CO— 拓展: 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对于环肽来说,肽键数=氨基酸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 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5)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胃蛋白酶;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6)核酸的元素组成有C、H、O、N 和P。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7)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8)DNA 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 中的五碳糖是核糖;DNA 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而RNA 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DNA 中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而RNA 中只含有一条核糖核苷酸链。 (9)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拓展: ①因为绝大多数生物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只有RNA 病毒以RNA 作为遗传物质,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③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④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的RNA 不是遗传物质,DNA 是遗传物质。 ⑤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DNA。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0)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有C、H、O。 (11)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12)糖类的主要作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13)植物细胞特有的单糖是果糖,特有的二糖是麦芽糖、蔗糖,特有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动物细胞所特有的二糖是乳糖,特有的多糖是糖元。 (14)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 和N。 (15)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16)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17)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18)因为等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比糖类释放的能量多,所以说脂肪是动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2020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资料: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一)

名词: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a、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合成物质,贮存能量;b、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分解物质,释放能量。 2、病毒:属于生物,无细胞结构,它们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生活和繁殖后代,所以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体,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者可能是rna。 3、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特性。需要时间短。(如:蛾、蝶类的趋光性)。 4、反射: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如:狗见主人摇头摆尾),属于应激性。 5、适应性: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6、遗传性: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相似的特性。 7、细胞学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8、生物工程学: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从而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

9、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语句: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构成一切动植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3、生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4、遗传使物种保持相对稳定,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凡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都是由遗传物质——核酸决定的。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由核酸控制的。 5、能够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特征是新陈代谢和生殖。 6、生物科学的发展:a、描述性生物学阶段(成就:细胞学说创立;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b、实验生物学阶段(成就: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重新提出)c、分子生物学阶段(成就:1944年,美国的艾弗里用细菌做实验材料,第一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7、当代生物学的主要朝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微观已达到分子水平;宏观是关于生态学的研究。 8、生物工程的成就a、医药:乙肝疫苗、干扰素、人类基因组计划; b、农业:抗植物病毒、两系法杂交水稻、转基因鲤鱼、抗虫棉; c、开发能源和环境保护:石油草和超级菌。 9、世界五大问题:解决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短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备基础知识整理

生物必备基础知识 必修一 第一章走近细胞 1、细胞是除病毒外所有生物的结构单位,是所有生物的功能单位。 ★病毒无细胞结构(非原核也非真核),代谢和繁殖在宿主(活)细胞中(不能用培养基培养)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无)→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生物、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只有基因突变。 4、显微镜的使用-低倍镜换高倍镜:①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②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③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亮☆注意:①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②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③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越小,视野范围越小 5、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第二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 大量元素:C 、H 、O 、N 、P 、 S 、K 、Ca 、Mg 等 基本元素:C 、H 、O 、N (90%) 物质基础 最基本元素:C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微量元素:Zn 、Fe 、B 、Mo 、Cu 、Mn 等(新木桶碰铁门)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水 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 核酸:携带遗传信息 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质——脂肪:良好的储能物质 ☆①占细胞鲜重最多元素是O ,化合物是水;占细胞干重中最多的元素是C ,化合物是蛋白质。 ②组成细胞的元素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种类相同)和差异性(含量相差很大) 自由水:①良好溶剂;②参与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等 1、细胞中的水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结合水:与其他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4.5%;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 2、无机盐 ①组成细胞内复杂的化合物。(如Mg 2+ 构成叶绿素、Fe 2+ 构成血红蛋白、I - 构成甲状腺激素等) ②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K + 维持细胞内渗透压,HCO 3-维持血浆pH,Ca 2+ 浓度过低肌肉抽搐等) 3、蛋白质 (1)合成场所:核糖体 (2)结构多样性: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3)功能多样性——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作为结构蛋白,如构成肌肉; ②作为功能蛋白: 催化(如酶);调节(如激素);识别(如受体) 免疫(如抗体);运输(如血红蛋白) ☆计算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脱水数)= 氨基酸数-肽链数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至少.. 含有氨基数(或羧基数)= 肽链数 N 个AA 形成M 条肽链时(AA 的平均分子量为α),则此蛋白质的分子量= N×α-(N -M )×18 ; ★代谢旺盛的细胞往往蛋白质的合成也很旺盛,核仁明显,核孔多,核糖体等相关的细胞器增多。 ★鉴定:双缩脲 + 蛋白质(多肽)→紫色(反应不需加热,双缩脲试剂先加A 液再加B 液) 4、核酸 (1)合成场所:主要是细胞核或拟核 AA 的结构通式

2020高考冲刺:生物基础知识和常考知识点

2020高考冲刺:生物基础知识和常考知识点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 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 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 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2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3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

片中央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4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 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

关于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1.11 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TP)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8、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

高考生物基础

第一部分 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与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 错。有氧呼吸分三个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故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原核细胞(蓝藻、光合细菌)无叶绿体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需氧型的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进行。 2.水绵、蓝藻、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 错。水绵、黑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同化作用可以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自养型是指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的生物。异养型是指自身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的生物。以上三种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 3.胰岛素、抗体、淋巴因子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对。胰岛素、抗体是蛋白质,淋巴因子是多肽类物质,它们都含有肽键。在碱性条件下,只要有肽键(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与否无关)就可以和 Cu2+发生络合反应生产紫色产物。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错。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其他氨基和羧基均在 R 基团上。每条肽链的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5.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对。细胞结构生物,无论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既 有 DNA 又有 RNA,DNA就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结构生物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DNA 或者 RNA,含有什么核酸什么核酸就是遗传物质。根据病毒含的遗传物质病毒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 6.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相同的。 对。淀粉、半乳糖、糖原都是糖类,糖类只含有 C、H、O。另外脂质中的脂肪也只含 C、H、O。 7.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质 与 DNA 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对。水是良好的溶剂,很多细胞代谢是在水环境中进行,一些代谢还有水参与,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解反应等。同时细胞代谢也会产生水,如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脱氧核糖核苷酸聚合形成 DNA 时生成水。 8.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这一特性与细胞间的融合、细胞的变形运动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错。生物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流动性的实例:动物细胞杂交、原生质体的融合、胞吞、胞吐、变形虫的变形运动、吞噬细胞吞噬抗原等9.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液泡、细胞核、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等都是膜结构的细胞器。 错。细胞器可以根据膜的层数分为双层膜结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单层膜结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细胞膜单层,核膜双层,但不是细胞器。

高考理综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2012高三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C 、H 、O 、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 元素含量差异很大 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 化学元素 必需元素 大量元素 有害元素 微量元素 基本元素:C 、H 、O 、N 主要元素:C 、H 、O 、N 、P 、S 最基本元素:C 非必需元素 无害元素 C 、H 、 O 、N 、 P 、S 、 K 、Ca 、 Mg Fe 、Mn 、B 、Zn 、Cu 、Mo 等 Al 、Si 等 Pb 、Hg 等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化合物 分 类 元素组成 主要生理功能 水 ①组成细胞 ②维持细胞形态 ③运输物质 ④提供反应场所 ⑤参与化学反应 ⑥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 ⑦调节渗透压 无机盐 ①构成化合物(Fe 、Mg )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 ③参与化学反应 ④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 糖类 单糖 二糖 多糖 C 、H 、O ①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 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脂质 脂肪 磷脂(类脂) 固醇 C 、H 、O C 、H 、O 、N 、P C 、H 、O ①供能(贮备能源) ②组成生物膜 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 ) ④保护和保温 蛋白质 单纯蛋白(如胰岛素)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C 、H 、O 、N 、S (Fe 、Cu 、P 、Mo ……)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 ②调节代谢(激素)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 ④运输、免疫、识别等 核酸 DNA RNA C 、H 、O 、N 、P 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②控制生物性状 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

高考生物重要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归纳复习 1.从生物的基本特征来看,生物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物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但病毒不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 3.生物具有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从总体上说,生物适应环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4.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种生物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进化发展。 5.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现存的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与环境大体上相适应。 6.描述性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实验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被重新认识,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 7.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 8.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是C ,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是C、H、O、N、P、S,约占元素总量的97% 。所有元素的主要功能是组成生物体内的化合物和影响生命活动。 9.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无机环境都有,没有一种是生命所特有的,这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各种元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 10.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失去结合水,细胞就会死亡,这是因为细胞结构被破坏,自由水是细胞中的良好溶剂,自由水的含量越高则生物的新陈代谢越快。 11.无机盐大多以离子状态存在,其功能表现为:有些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哺乳动物血钙过低会出现抽搐,血钙过高,会出现肌无力。12.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 ,其功能包括:糖类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如:纤维素、核糖,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淀粉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动物细胞中不存在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是糖元,它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脂肪是生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从储存能量的效率来说,效率最高的是脂肪。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ATP 是生命活动直接能源物质。 13.脂质包括脂肪、类脂、固醇大类,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它们的功能是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4.多糖(CHO)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单糖,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n1065苷酸。 15.蛋白质分子的特异性取决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高温使蛋白质变性主要是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16.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功能的多样性,其功能主要有⑴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⑵催化作用⑶运输作用⑷调节作用⑸免疫作用。 17.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凡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或DNA 。 18.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高考生物必考基础知识点及记忆口诀

高考生物必考基础知识点及记忆口诀 第一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5.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6.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7.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8.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1.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3.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提醒】对于这一章出题类型多为选择题,重在考察同学们对知识的熟练程度,分值在6-12分左右,同学们在平时做题过程中,要非常细心哦! 第二章新陈代谢 24.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25.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26.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27.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28.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高三生物基础知识测试卷

高三生物基础知识测试卷 1.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与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 2. 水绵、蓝藻、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 3. 胰岛素、抗体、淋巴因子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4.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5. 一切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细胞中都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6. 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相同的。() 7. 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质与DNA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8.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的功能特性,这一特性与细胞间的融合、细胞的变形运动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9. 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液泡、细胞核、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等都是膜结构的细胞器。() 10. 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呈现的两种不同形态。() 11.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某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一定是死细胞 12. 在做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13. A TP在细胞内含量并不高,活细胞都能产生ATP,也都会消耗ATP。() 14. 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个阶段,[H]与O2结合生成水,在无氧呼吸过程中,则没有此过程。据此,是否有 [H]的产生,可以作为判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依据。() 15.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测CO2的产生,但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测乙醇。() 16. 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碳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17. 测得某油料作物的种子萌发时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体积相等,则该萌发种子在测定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 18. 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体现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19. 给植物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植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无机盐,还能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CO2与能量。() 20.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与DNA数量的增加不可能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个时期;DNA数目的减半与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可以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 21. 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都会出现赤道板,但只有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才会出现细胞板。() 22. 一个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如果碱基T与U被大量利用,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分裂期。() 23. 某一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如果有一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的基因不相同,如分别为A与a,则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很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24. 某正常分裂中的细胞如果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25.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的凋亡是细胞生存环境恶化的结果。() 26. 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组织器官的能力,这说明了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 27. 对于呼吸作用来说,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有酒精生成的呼吸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一定不会产生酒精。() 28. 主动运输一定需要载体、消耗能量,需要载体的运输一定是主动运输。() 29. 利用U形管做渗透作用实验(U形管中间用半透膜隔开)时,当管的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U形管两侧溶液的浓度一定相等。() 30.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既可发生在细胞内,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