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模块化研究

合集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管理专业逐渐成为了高校的热门专业之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能力和素质,掌握现代旅游业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探讨其课程设置和教学特点,以期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课程设置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旅游管理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选修课程等。

旅游管理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旅游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旅游业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专业核心课程则包括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旅游规划与设计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包括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修课程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可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关课程进行学习。

二、课程特点1. 实用性强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实用性为主要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涵盖了旅游企业管理、营销策划、服务管理等实用性强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和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也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了较强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2. 教学方法多样在教学方法上,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教学中通常采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模拟经营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3. 与行业联系紧密旅游业的特点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与行业联系紧密,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通常会与当地的旅游企业和景区合作,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如实习实训、双向选修课程、行业讲座等,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到行业最新的动态和趋势,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值分析”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值分析”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
【 摘
展。
要】 本文从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 才培养 出发 , 从教 学观念、 教 学内容 、 教 学环节等方 面探讨 了基 于模 块化的数值分析教 学改革与发
【 关键词 】 应 用型人才 ; 模块化 ; 数值 分析 ; 教 学改革
应 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 内涵 是随着高等教育 的发展而不断 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 以能力 为中心 . 以培养技 术应用型专 门人才为 目 标 的” Ⅲ 本科应用型是本科 层次教育 . 既有着普通本科教 育的共性 , 又有别于普通本科的 自身特点 , 它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 、 应 用性和技术性 。 合肥学院的办学定位为 “ 地方性 、 应用 型、 国际化 ” 。 模块化教学 改革是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 点项 “ 改革高等学校应用 型人才培养模 式” 的重要改 革内容 。 根据我院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 , 扎实有效地推 进模块化教育教 学改革是社会 、 经济和科技发展 的需要 。 在此背景下 .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必将进入一个新 的高潮 。 如何对数值分析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 构建应 用型人才培养 目 标 要求的课程体系, 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 与实践 的课题 。笔 者在 多年讲 授“ 数值分析” 基础上 .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模块 化的“ 数值分析 ” 教 学改革作 了思考与探讨 时. 在其毕业证书上就可更清 晰地记 录已修模块 . 一个模 块化的专业 的内容 比起非模块化专业来说则更具有说服力 。此外 , 不 间断 的记录 已完成模块及成绩 . 又能使学生在毕业之前 每一时刻 的已具备 的能力 更加透明地得到反 映。 第 四, 简化 的学习成绩的认定 。 模块化 的教学体 系可 以简化高校间的成绩 的认定 方便转学或出 国学习。 模块 描述包 含有完成 该模 块 的工作花 费—— “ 学 习负担( w o r k l o a d ) ” , 使得对 已取 得成绩的评定变得简单 。 ( 注: 学习负担是用来描述一个大学生 在学 习 上 的时间花费 , 是计算学分 的依据 . 如 1 学分= 2 8 学 时的学 习负担 , 即 学生必须投入 2 8学时学习. 通过考核才可获得 1 学分 : 如果一个模块 为 6学分 . 其学习负担为 1 6 8学时 . 以每学期 5个模块计算 , 一个 学期 的学习负担就为 8 4 0学时 , 一学年 1 6 8 0学时 一个学生必须完成 2 4 0 学分的学 习任务 .即必须投入 6 7 2 0学时的时间学习并通过考试才能 获得学士学位 ) 第五 . 个性化的学 习进程 的塑造 。 对学生而言 . 模块化 能够为其个性化的塑造提供可能 。 较小的 、 灵 活的、 彼此相互联系的模 块比 起 内容庞大 的专业课程来说 可以产生更多的组合。 学生个性化的 1 数值分析的模块化教学观念改革 程度则取决于在人才培养方案 中模块选择的 自由度 一个模块化的教 所谓模块 ( M o d u 1 ) . 描述 的是 围绕特定 主题 或 内容 的教学 活动的 学活动 能够把不 同领域的能力 培养有机地联系起来 。 基 于以上特点 . 对“ 数值分 析” 课程 的模块化教学作 了以下思考 。 组合, 或者说 , 一个模 块是一个内容上及时 间上 自成一体 、 带学分 、 可 “ 数值分析 ”课程是研究各种数学 问题求解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 检测 、 具有 限定 内容的教学单元 , 它可 以由不 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 可以促进学 模块 内容包括单一课程 , 若干相关课程知识点的组合 . 实验课 程 . 或实 理论的一门课程 通过这门课 程的理论分析与实验设计 . 生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和解决 问题 .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和独立 思考能 习, 理论课程与实践的组合 。 围绕特定 主题或 内容的教学单元 。 模块是 有效培养学生 的算法分析设计 、 程序设计能力 , 进而提高学生科学 以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 . 当学 生修 完某一模块后 . 就应该能 力 . 要实现这样 的 目 标. 就要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协调配合 , 启 够获得相关方面 的能力 。 从 以知识输人为导 向( I n p u t —O f e n t a t i o n ) 的 计算的能力 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 大胆创新 教学理念的 “ 哪些内容我要 讲授” 变成 以知识输 出为导 向 f 0 u t p u t — 在教学内容上 . 数值分析课程教学内容进行 了优化 。基于教学 内 O r i e n t a t i o n 1 的教学 理念 的“ 哪些能力学 生通过学 习应 该获得 的” 促使 浓缩性和趣味性 的分析, 我们首先根据应用型本科 院 教育方式公开化 和灵活化 . 满足高校及学生 日 益增长的对灵活性的需 容要具有先进性 、 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合理地制定数值分析课程 的教学基本要求 其 次优 求以及 实现教学组织更高的透明化及 有效性 使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 系统性 、 思想性和启发性 。譬如 “ 数值分析 ”是研究各种数 学问题求解 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理论 选教学内容, 将数学实验融合到数值分析 、 数学建模 中。最 的一门课 程目 。在理 、 工科数学类科 目教学体 系中. “ 数值分析” 起着承 对相近课 程进行 了整合 . 该课程是- -I ' q 实践 陛较强的课程 。我们对 上启下的作用 . 是高等理工科 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 . 同时也具有培养 后实验课程教学 内容优化 。 以达到学以致用的 目的。具体做法是 : 从实 际问 学生创新 思维 、 创新能力 的特点。数值 分析的教学 目的不是让学生仅 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 , 核辐射量的测量 仅会利用 己有 的算法去解决某些 问题 , 而应有理有据 地、 系统地传授 题 出发设计实验题 目提 高学生的兴趣 。如网络流量 、 根据 山区地形采样点数据来绘制 地形 图与插 其基本思想 、 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 。数值分析 的宗 旨应是提高学生数 与计算与数据拟合理论 . 导弹追踪问题 与微分方程数值解 , 核废料 的妥 善处理 、 油罐刻 学素养和使学生 掌握实用算法并重。这就是说要使学生能够知其然 . 值理论 . 都是把数值分 析与工程实例 相结 更得知其所以然 . 并能让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有能力依靠数值方法去 度设计 问题与方程组的求根 问题等 . 另外, 在实验中。 可以通过引入无法手工完成 的实例, 如规模较大的 解决 , 注重培养学 生举一反三 的能力。 因此 . 理论方法和应用 都不可忽 合日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让学生真正体会 到使用计算机编程 的重要性 。 在编 视, 这就要求对教学 内容 、 环节等重新优化设计 。 程 和运行 的过程 中. 一方面学生对 已学习的算法会有 更深的理解 。 另一 2 数值分析的模块化教学 内容、 环节等改革 方面。 通过程序运行结果的显示。 以及各种算法之间的 比较实验结果分 可 以帮助学生通过图像动态直观地理解算法的优缺点 。 模块化教学具有 以下优点 : 第一 , 灵活的教学安排 。 模块化的教学 析. 在教 学方式 上 . 首先讲清每一个 主题 的背景 、 目的和算法 设计的 结构能够更好 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 对一个 高校而言 . 面临着 这是讲课 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 的环节 。通过对实际应用背景 日 益增长的竞争压力并 为有 限的资源所 困扰 . 因此必须将 自身的优 势 出发点 . 可 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欲望 . 提供建立数值 方法 的实 际应用源 集 中起来 教学安排 的灵活 陛还可满足不断强化 的跨学科和 国际化的 的描述 . 体现数值方法 的价值和意义 以实例启示学生为什么建立数值方 需要。 第二 , 有效的教学组织。 因为所有 的模块大多数都是在一个学期 泉 . 应该 如何引进数值方法_ 引 。 例如 , 在教学中利用 M A T L A B 强大的数 之内或在一个 集合块结 束之后进行考核 .这使的教 学结构 较为紧凑。 法、 应用 于汽车 、 飞机 等的外型设 计 , 计算 机的 图 这 同时又是一种较为严格的教 学组织 . 能够促使学生在规定的学期 期 值图形 图像处理功 能 . 图像模式识 别与处 理 , 样条技 术的引人使 外型设 ( 下转第 5 9页 ) 限内较快完成学业。 第三 . 透明的个 性化学 习进程 。 当学生完成其学业 形 、

应用型本科院校网工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网工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网工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研究郭昌建;吴晓琴;李正茂【摘要】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一个好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论文用模块化的思想对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改革,从而使之能更好地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its teaching, especially a scientific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s’ training. This article applies the modularization ideas to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reform of internet engineering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adapt to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s.【期刊名称】《巢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153-156)【关键词】网络工程;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作者】郭昌建;吴晓琴;李正茂【作者单位】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安徽合肥 230601;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安徽合肥 230601;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安徽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G6421 引言目前,我国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大都借用其它院校,从而导致各校培养的本科人才“千人一面”,难以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兴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诸多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障、课程设置不合理等。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类专注于应用技能、职业能力培养的高等教育机构,拥有较为自主的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

相比传统综合性院校,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有以下特点:1.面向就业的培养目标。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致力于培养能够迅速适应市场需求、具备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其课程设置以实用性为主导。

2.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鉴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质,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通常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实习相结合、学科交叉等。

3.教学质量与用人单位联系紧密。

由于就业是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核心任务之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因此,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较为紧密,经常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等。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出发点。

然而,目前存在着以下问题:1.课程目标不清晰。

一些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简单,只强调知识传授,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

另一些院校过分注重技能训练,但无法提供充足的理论背景,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课程体系不完善。

由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特点的确定需要时间,课程设置可能暂时局限于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没有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

因此,需要加强跨领域的课程设置和学科性质的转变。

3.缺乏有效的师资力量。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除少数拥有雄厚师资的院校外,大部分师资力量存在着较大的短缺。

同时,由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表科研成果的空间和条件,部分师资遇到缺乏激励的问题,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分)

企业项目实训
18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24
注:其中第三、四、六学期均有集中实践教学,其中三学期金工实习3学分,四学期设计采风 3学分、六学期专业实习为3学分,故总模块为240学分。
四、模块化课程的特点
1、解决了学生能力不足的问题
长期以来,大学生能力不足为人们所诟病。 模块化之后:
课程体系能力化 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的划 分。课程高度综合。 强化实践教学 更加体现能力培养和应用导向。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模块:主要讲解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 基本操作与编程技术等基础知识,降低学时, ➢《Web应用系统开发》模块:增加Web知识,突出Web的应 用,学生学习后具备Web应用能力,解决了编码问题。
四五、、模模块块化化课课程程的的特特点点
5、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 学生个性化的程度则取决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模块
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主要内容
1.模块化相关概念 2.为什么要实施模块化教学 3. 模块化课程的构建 4. 模块化课程的特点 5.实施模块化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6. 合肥学院模块化教学情况改革介绍
一、“模块化”相关概念
➢模块(Module):外来词
一是指标准尺寸的建筑物部件,家具部件;二是指计算 机或计算机程序的模件、组件、模块。
(三) 归纳专业基本能力
通过对工业设计岗位群的分析,对不同岗位专业能力经过分解合 并解构重构后,按内在逻辑关系归纳出相对独立的六大基本能力。
设计理念 设计思维 设计表现基础能力 形态设计基础能力 设计工程技术能力
产品设计能力 职业素质修养
(三) 归纳专业基本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值分析”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值分析”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值分析”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摘要】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出发,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方面探讨了基于模块化的数值分析教学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模块化;数值分析;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1]。

本科应用型是本科层次教育,既有着普通本科教育的共性,又有别于普通本科的自身特点,它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

合肥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

模块化教学改革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改革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改革内容。

根据我院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扎实有效地推进模块化教育教学改革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高潮。

如何对数值分析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笔者在多年讲授“数值分析”基础上,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模块化的“数值分析”教学改革作了思考与探讨。

1 数值分析的模块化教学观念改革所谓模块(Modul),描述的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或者说,一个模块是一个内容上及时间上自成一体、带学分、可检测、具有限定内容的教学单元,它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

模块内容包括单一课程,若干相关课程知识点的组合,实验课程,或实习,理论课程与实践的组合,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单元。

模块是以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当学生修完某一模块后,就应该能够获得相关方面的能力。

从以知识输入为导向(Input- Orientation )的教学理念的“哪些内容我要讲授” 变成以知识输出为导向(Output-Orientation)的教学理念的“哪些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获得的”促使教育方式公开化和灵活化,满足高校及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灵活性的需求以及实现教学组织更高的透明化及有效性。

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探索

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探索

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育定位还有待完善,尤其课程体系仍处于不断探索中。

围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准则、价值取向,提出了由基础理论素质模块、人文素质模块、专业素质模块组成的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并分析了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的内涵和特点。

标签: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

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也是培养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使用面宽、创新意识浓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将企业需求和学校需求统一起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而,其课程结构必须体现出它的价值取向,根据生源个体差异来设置课程和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出符合地方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专业性质与特点决定了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应该遵循:(1)课程设置多维性。

既要满足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又包含职业教育元素,侧重技术、技能及知识的应用性。

(2)课程开发多元性。

培养目标、市场需求、行业规范、学生特点,构成课程开发多元性。

(3)课程目标定向性。

遵循“鸟型不离卵”原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课程目标的应用性始终不变。

(4)课程形态的自组织性。

在知识体系中,基础理论处于稳定层,专业理论处于亚稳定层,技术知识处于不稳定层。

因此具有职业性、技术性特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实现持续、协调发展,其课程形态须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

(5)课程内容的实践性。

由模仿性实践向开发型、智力型、创新型实践转换。

(6)课程体系模块化。

主要解决人才培养周期长和市场需求变化快之间的矛盾;解决知识适应性与职业岗位针对性矛盾;解决学生个性与课程计划相适应矛盾。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本文将介绍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学科特点分析、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

一、学科特点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服务管理类专业,它主要研究与旅游相关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旅游管理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比如旅游企业的管理、旅游营销、旅游规划和旅游法律等方面。

同时,旅游管理专业也是一个兼具文科和理科特点的综合性学科,在学科的发展趋势和课程的设计上需要更加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体系建设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基础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营销和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应该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和商法等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包括旅游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法律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应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实际工作中的实践。

3、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来确定的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应该涵盖旅游文化、旅游景区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技术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选修课程应该是与旅游管理专业密切相关并具有实践价值的课程。

4、实践环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

因此,课程体系中应该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

这些实践环节可以包括旅游实地考察、旅游企业实习、旅游策划案例分析和旅游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育教学改革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应该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校企合作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应该与旅游企业或景区建立紧密的联系,让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真正地接触和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r ug t e ae t h o h h tln s’ tan n s h s r i i tr e t a h n ln c riu u r ii g uc a ta nng a g t e c ig i k, u re l m s se y tm


ta hn e c ig

Re e r h o r iu u o ul f s a c n Cu r c l m M d e o
Ap lc to o int d Und r r du t i e ste p ia i n- re e e g a a e Un v r iis
L U Ja —h n I in z o g

o i n e ae t r td tln s e

要: 应用型本科 高校承担 着为 国家和社会培养大量 中高级技术应用 型人才 的任 务


题, 这对更好地 实现应用 型人 才培养 的 目标是大有裨 益的 关键词 : 课程 ; 模块化 ; 应用 型本科 ; 应用型 人才 中图分类号 :6 2 0 G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 12 2 1 】4 00 7— 4 17 — 6 X(0 1 0 4 0
r as ee Dect s.
mo u e a d t i ig o p l a in o in e a e t n u i e s y e u ain f m h h d l n r n n f a p i t —re t d tl n s n v r i d c t r a c o i t o o te t


Ab ta t he a l ain‘ re td u d rr d ae u ie st s u det k he t s fta nn sr c :T ppi to o i ne n e g a u t n v rii n ra e t a k 0 r i i c e
a p ia in o in e ae t. p lc t — re td tl n s o
Ke o d :c riu u ;mo ue;a p iai n o i n e n e g a u t yw r s u r l m c d l p l t — r td u d r r d ae;a p iain c o e p l t e 0
( e at e t f d o g a a dP li l d c t n Hee Un v r i D p rn n e l i l n o t a E u a 。 r oI 。c ic i f i i est y,He e 2 0 0 fi 3 6 1 C ia hn )
ma r s o , d l — v l v e n c o c p c a d h w t o v h r b e n t e D u e s o c o e p c mi d e l e i w a d mir s o i n o o s le t e p o lms i h I c s f e 。 t g。 c riu u mo u e ・ whc s q i e e c a o a h e e t e o l o h r i i g o r n “ u c l m d l y ih i u t b n f il t c i v h g a f t e t n n f e i a
a iy b t e me n o l m mo ue dl

Th p p r ic s e te C le p n e c 0 u rc um e a e d s u s s h OT s o d n e f c riul
c ne t ,ta h n ra g me t a d ta h n v l ain o tn s e c i g ar n e n n e c i g e a u t o

I s o l o u n t i ig t e su e t ’ t h u d f c s 0 r n n h t d n s a
meh d fc riu u d l n ta hn n e l e te p s i i t f ta h n r c s ’ t o s o u r l m mo u e i e c ig a d ra i h o sb l y o e c ig p 0 e s c z i

gjuo n ir d u a
c niun o tI i g l
s n o e hn c l p lc to — re td ae t T e a e ic se h w t n r d c h d a a d e i r tc ia a p iai n o in e tl n s h p p r d s u s s o o i t u e t e i e s n o
应 用 型本 科 高校 课 程模 块 化 研 究
刘 建 中
( 合肥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学部 , 合肥 摘 20 0 ) 3 6 1
探 索在教 学 中引入课 程 模块化 的理念和方法 , 即围绕 学生的能力培养 , 借助课 程模块化这 一手段 实现培养 目标 、 学环 节、 教 课程 体系 、 教 学内容 、 学组织、 学评 价等方面的教 学内容贯 穿于 人才培养 的始终 的可 能性; 宏观 教 教 从 中观和微观 三个 层 面探讨高校教 学过 程中课程模块化 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契合性 ; 学把握课程模块化 实施过程 中需要注 意的 问 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