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双黄连黄芪多糖对猪口蹄疫的治疗效果

双黄连黄芪多糖对猪口蹄疫的治疗效果

偶蹄家畜中经常发生且发病率极高。在口蹄病毒
下。
出现初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与控制,家畜就
会出现大范围死亡[1]。猪感染口蹄病毒初期,临床
1
表现为精神抑郁、鼻拱部、口腔黏膜、蹄部等部位会
1.1
材料与方法
出现水泡和溃烂;乳猪感染该病时,其蹄匣会发生
脱落,严重情况下会引发急性胃肠炎以及心肌炎而
导致死亡 。当猪出现上述临床症状时,应立即采
时,其口腔温度会逐渐升高、出现厌食、鼻拱部及口
腔黏膜出现水泡、溃烂等症状;乳猪患病时,其蹄匣
会脱落、蹄间出现黄色或白色水泡,如果水泡破裂,
会出现暗红色斑。当猪场养殖人员发现上述症状
时 ,要 及 时 采 取 措 施 对 猪 群 进 行 消 毒 、隔 离 与 治
疗[4]。据统计,口蹄疫疾病对成年猪的致死率在 3%
274-282.
[2]汪
棠,李
岩,高振涛 . 黄芪多糖在生猪免疫中的应用研究
[J]. 湖北畜牧兽医,2017,38(3):14-15.
[3]刘瑞生 . 黄芪多糖对猪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养猪,2018
(5):20-24.
愈 90 头,占比 90.00%,有效治愈 7 头,占比 7.00%,无
[6]程一丹,张
皓,陈
农业,2018(5):82.
竞,等 . 猪口蹄疫的发生与治疗[J]. 吉林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42 卷第 10 期
Vol. 42 No.10
பைடு நூலகம்
湖北畜牧兽医
2021 年 10 月
2021Oct.
年 2021
Hubei Journal

如何做好口蹄疫的防治工作

如何做好口蹄疫的防治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口蹄疫的防治工作摘要: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作为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

在国际贸易日趋繁荣、物资交流和旅游活动日益便捷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都有可能再度遭到口蹄疫的侵袭。

关键词:浅谈口蹄疫流行防治工作口蹄疫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给牧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也可使对外贸易和旅游业遭受惨重损失。

全世界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数百亿美元,口蹄疫的暴发已经影响到国际关系、国家声誉和经济发展,在某些流行过程中病毒还可发生变异,也给防控和消灭口蹄疫带来困难。

进一步了解其病毒的本质和流行规律、病源及传播方式、临床表现及防制措施等对该病的控制有着现实意义。

本文对其国内外的研究做一综述,为口蹄疫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一、口蹄疫流行状况口蹄疫俗称口疮、蹄溃、鹅口疮。

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国际兽疫局(oi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将其列为18种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

该病以病毒为载体,传播速度快,途径广,易感畜几乎100%发病,死亡率虽然只有2%~3%,但除动物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外,患病期间和患病后其肉、奶产量下降及种用价值丧失也可造成较大损失。

口蹄疫于1514年首次在意大利发现,之后时有暴发流行,且多在冬春季节,夏季很少。

最近几年,口蹄疫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甚广,欧、亚、非和南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口蹄疫的重灾区〔1〕。

二、病原和传播方式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

该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单股dna病毒,等面体对称,无包囊,是最早发现的引起人和动物发病的病毒。

分为7个主型:o、a、c、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亚洲1型。

其中以o型和a型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各型产生相似的症状,仅仅在实验室能够将其区分。

型间不能交互免疫,即便是同一血清型的病毒,其不同分离株的抗原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各型内又可分为多个亚型,目前已鉴定的亚型有65个〔2〕。

猪口蹄疫最佳治疗方法

猪口蹄疫最佳治疗方法

猪口蹄疫最佳治疗方法
猪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愈该病,对于感染猪只的最佳治疗方法是进行疫苗接种和隔离措施。

1. 疫苗接种:猪口蹄疫疫苗的研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疫苗可以用于预防和控制猪口蹄疫。

疫苗接种可以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和病程严重程度。

2. 隔离措施:一旦出现猪口蹄疫疫情,需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感染猪只与健康猪只分开,以免病毒的传播。

隔离措施可以减少病毒扩散的机会,同时给予感染猪只良好的护理和饲养管理,有助于其康复。

除了疫苗接种和隔离措施,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1. 维持猪只的良好饲养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提供猪只的舒适度和免疫力。

2.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以维持猪只的体力和免疫力。

3. 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以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

4. 加强病毒灭活剂和消毒剂的使用,对感染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以减少
病毒的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措施仅为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并不能治愈猪口蹄疫。

对于疫情的控制和预防,最重要的还是加强疫苗接种和隔离措施,减少病毒的传播。

牛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控策略

牛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控策略

牛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控策略李富忠/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农村局 253500摘 要:近年来,随着牛价的节节攀升,极大的促进了牛养殖业的发展。

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牛口蹄疫呈现出高发的趋势,严重阻碍牛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养殖场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控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牛养殖;口蹄疫;诊断;综合防控口蹄疫是牛养殖常见病,该病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口蹄疫病毒,该病危害性极大,传染性极强,患病牛口腔粘膜、蹄部以及乳房等并部位皮肤会出现明显的水疱及溃烂现象,养殖场户要密切留意。

1 牛口蹄疫的诊断技术分析1.1 流行病学诊断要点 在诊断牛口蹄疫的过程当中,结合该病的流行特点及病牛的临床发病症状即可做出初步的诊断。

在流行病学中,结合往年牛口蹄疫病例及牛的身体特征即可做出判断。

病理检查可以发现病牛皮肤细胞肿大现象明显,严重病牛会出现心肌细胞坏死及变性等现象。

1.2 临床症状诊断要点 患有口蹄疫的病牛,其乳房、蹄部以及口腔粘膜等部位的皮肤会出现一些水疱,似花生米般大小,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水疱会逐渐溃破。

观察病牛的咽喉部位及支气管,也会发现有水疱,溃烂后形成结痂。

胃部呈现出血性病变。

针对一些患病的犊牛,其心包膜存在出血现象,心肌切面有大量的斑点,有的呈白色,有的呈淡黄色,似老虎花纹一般。

1.3 实验室的诊断要点 采集病牛的口腔粘膜、蹄部或者乳房部位溃烂组织或者溃烂后流出的液体进行试验检测,能够进行确诊。

在试验检测的过程当中,需要将50%甘油生理盐水溶液滴入所采集的病料中,然后使用显微镜对细胞变化进行观察,如发现存在变色现象,即可确诊为病牛患有口蹄疫。

或者可以将50%甘油生理盐水溶液和所采集的病牛的病变部位液体进行融合,通过补体结合的方式检查,即可做出准确的诊断。

2 牛口蹄疫的综合防控对策探讨2.1 制定卫生防疫制度 牛口蹄疫的危害性极大,因此养殖场户积极做好综合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方法前言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V)作为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

在国际贸易日趋繁荣、物资交流和旅游活动日益便捷的情况下,很多国家都有可能再度遭到口蹄疫的侵袭。

口蹄疫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给牧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可使对外贸易和旅游业遭受惨重损失。

全世界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百亿美元,口蹄疫的暴发已经影响到国际关系、国家名誉和经济发展,在某些流行过程中病毒还可发生变异,也给防控和消灭口蹄疫带来困难。

【摘要】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本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几乎达100%,往往造成广泛流行,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了解其病毒的本质和流行规律、病源及传播方式、临床诊断的表现及防治措施等对该病的控制有现实意义。

本文对其国内外的研究做一综述,为口蹄疫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口蹄疫流行诊断防治【正文】1.口蹄疫(FMDV)的简介口蹄疫病毒(FMDV)属微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成员,有个血清型和65个以上的亚型。

是引起多种动物发生口蹄疫的病原。

1.1病毒特性病毒颗粒呈球形,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核酸类型为单股正链RNA,核酸分子量2.4~2.8-l×106d,长2.62um,呈细丝状,有感染性,并能起而RNA作用。

病毒在胞浆内增殖。

FMDV具有四种主要多肽,即VP1、VP2、VP3、VP4。

FMDV在血清学上分为7个型,即A、O、C、SAT,(南非1型)、SAT2(南非2型)、SAT3(南非3型)和AsiaⅠ(亚洲1型),每一型又有许多亚型。

目前7个型至少可分为65个亚型,其中A型有32个,O型有11个,C型有5个,SAT1有7个,SAT2有3个,SAT3有4个,Asia I有3个。

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原性,在同型内的亚型间有部分交叉免疫原性。

病毒型和亚型的鉴定主要根据抗原差异,不同型之间完全没有抗原关系,可用各型标准血清来鉴定病毒型。

牛口蹄疫最佳治疗方法

牛口蹄疫最佳治疗方法

牛口蹄疫最佳治疗方法
牛口蹄疫是一种严重影响牛类健康的疾病,为了最佳治疗效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1. 疫苗接种:目前,唯一被证实有效预防牛口蹄疫的方法是疫苗接种。

农民应根据指导和建议规定,按时给牛接种合适的疫苗,以增强牛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2. 隔离和焚烧:对于已被感染的牛只,应立即将其隔离并且与其他牛群分开,以防止疫情扩散。

同时,通过焚烧感染物、被污染的饲料和临时住所等,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3. 营养支持:对于感染牛只,提供高质量、易于消化的饲料,并确保充足的饮水量,有助于增强其免疫系统的功能,缓解病情,促进康复。

4. 皮肤护理:患有牛口蹄疫的牛只往往会出现溃疡和糜烂的皮肤病变。

正确的皮肤护理,如清洁和消毒,可以帮助减少细菌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5. 定期观察:对患有牛口蹄疫的牛只进行定期观察,了解病情的进展和变化,以及对治疗措施的反应。

在发现任何不寻常情况时,及时请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对于严重或复杂的牛口蹄疫病例,建议寻求兽医专家的指导和诊疗。

同时,及时进行防疫工作和遵守相关规定,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牛口蹄疫的发生和传播。

口蹄疫O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免疫安全性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口蹄疫O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免疫安全性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China Swine IndustryDOI:10.16174/j.issn.1673-4645.2021.05.009收稿日期:2021-08-31基金项目:江苏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疫病防控创新团队项目(JATS 〔2019〕346)作者简介:徐小艳(1980-),女,汉族,江苏东台人,硕士,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口蹄疫O 型尧A 型二价3B 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免疫安全性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徐小艳1陈昌海1梁永晔2王相子1陈培华2开妍1邱冬1(1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10036;2宝应县畜牧兽医站,江苏扬州225800)摘要:为摸清口蹄疫O 型、A 型二价3B 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免疫安全性和抗体消长规律,对试验猪群进行免疫,观察其健康状况,采用口蹄疫非结构蛋白ELISA 检测非结构蛋白抗体,采用液相阻断ELISA 检测O 型和A 型口蹄疫抗体。

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猪群健康状况良好,各时间点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均为阴性;免疫前、一免后29d 、61d 、95d 、123d ,二免后30d 、64d 、92d ,A 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14%、100%、100%、100%、100%、100%、100%和100%,O 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00%、100%、100%、100%、100%、100%和100%。

表明该疫苗免疫猪只后,安全性好,不会诱导动物机体产生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诱导产生的高水平A 型、O 型口蹄疫抗体可以维持较长时间,实施一免可维持至少4个月,实施二免可维持至少3个月。

关键词:口蹄疫;表位缺失灭活疫苗;安全性;非结构蛋白抗体;免疫抗体中图分类号:S828;S8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645(2021)05-0048-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扫一扫,了解文章更多内容口蹄疫是目前对养猪业危害较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猪口蹄疫临床症状及综合防治

猪口蹄疫临床症状及综合防治
接种疫苗是目前控制猪口蹄疫最有效的方法遥对健康猪 群,每年免疫接种2~3次。对疫情地区可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增加接种量。接种一定时间后进行抗体水平检测,若低于70% 需进行二次接种。 7.3加强消毒与隔离
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需定期对注射器内外进行严格的杀菌 消毒。养殖人员在进入猪舍前需进行杀菌消毒。养殖场进岀车 辆及人员应及时且严格的开展消毒工作。一旦发现病猪或疑似 病猪需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7.4猪口蹄疫的治疗
第一,猪口蹄疫病主要感染猪、牛、羊、骆驼、野猪、大 象、羚羊等偶蹄动物,对单体动物感染性低。第二,病猪及潜 伏期感染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发病初期传染性最高。患病猪 的血液、粪便、尿液、乳汁、唾液、水疱液等均携带病毒,即 使治愈后的病猪仍可长时间携带病毒, 因此, 该病常具有复发 特点。健康猪群通过接触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石槽、水槽等 均可感染该病毒。另外,不同种动物间也可进行相互感染。第 三, 猪口蹄疫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主要通过呼吸道、 消化 道、黏膜、粪便、尿液、唾液、乳汁等直接或间接传播叫 4.2流行特点
口蹄疫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5益环境下可存活较长 时间。超低温环境下甚至可以保存几年。另外,该病毒对高温 和紫外线敏感。35益以上的高温可杀死该病毒,且环境温度越 高,病毒存活时间越短。因此,该病在夏季炎热气候下发病率 低。其次,该病毒对酸碱非常敏感。猪肉产品进行酸、碱处理
可有效杀死病毒。因此,养殖场内多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碳酸钙或甲醛溶液作为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 2发病机理
日常饲养过程中可在饲料中加入阿莫西林、激生肽、葡萄 糖粉等进行疾病预防。对于感染的病猪可采用本草进行肌肉注 射,每日一次,连续注射3d遥若病情严重还可注射口蹄痘毒脑 心康,连续注射3d遥 8结语
综上所述,猪口蹄疫并具有强传染性,可严重影响生猪健 康及生长,对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广大养 殖人员需增强日常饲养工作,加强防疫意识。一旦发现疫情, 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减 少经济损失,促进我国生猪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