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

合集下载

如何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如何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252020年 第29期探头对微小的包块、病变都能进行扫描并显示在影像学图像中。

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前不需要膀胱充盈,不需要患者憋尿,此外也不会受到脂肪、肠气等因素影响。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探头的分辨率也在越来越高,频率不断加大,这样就促使超声图像越来越清晰。

但是同腹部超声检查一样,阴道超声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使用阴道超声检查盆腔外包块或肝脾周围积液就不能清晰的表现,其检查的结果准确性有所降低。

阴道超声的优点相对较多,它不需要憋尿,不需要等待,为患者减轻憋尿的痛苦,节约检查时间;对于肥胖病人,不需要经过腹部多层组织及脂肪,减少声束吸收,图像较经腹超声清晰;对于前位及后位子宫的显示满意,对卵巢、输卵管及盆腔微小病变显示清晰,对血流信号敏感,更容易引出血流频谱,有利于妇产科疾病鉴别诊断;对盆腔小包块、盆腔积液显示满意,有利于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可用于盆腔肿物及附件肿物的穿刺活检。

三、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的比较1.异位妊娠的诊断(1)阴道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属于腔内超声检查,这种检查方式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将高频探头伸入到患者阴道内穹窿部位,可以对子宫以及子宫周围进行仔细扫描,同时扫描过程中受到肠道内气体、腹壁脂肪、膀胱是否充盈、腹部手术瘢痕等影响较小。

同时阴道超声检查的高频探头比腹部超声检查探头要更小、更灵活,可以从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扫描,因此影像学图像更为清晰。

患者进行检查时无需憋尿,这样既缩短了检查的时间,也不会因此影响到检查的判断结果。

(2)腹部超声检查。

对异位妊娠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突出的优点就是探测范围较广,但是存在众多缺点如:探头分辨率较低,探头临近的部位与子宫、子宫周围组织相差太远,扫描时探头容易受到患者腹壁厚度、膀胱不够充盈、有肠内气体等影响;由于子宫等部位解剖结构比较复杂,因此使用腹部超声检查时存在一定的盲区,如探头难以扫描到卵黄囊、妊娠囊等组织结构难以发现子宫周围微小的包块。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科普知识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科普知识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科普知识1冠心病心绞痛高危因素一般冠心病心绞痛有以下高危因素:①吸烟;冠心病常见原因之一即吸烟,吸烟后流入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可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含氧量,出现碳氧血红蛋白,此时动脉内壁会发生水肿,阻碍血液流通,诱发冠心病。

②血压;引发冠心病心绞痛常见原因之一即血压升高,因为动脉粥样会因血压升高而出现硬化,增加冠心病发生率。

③饮食;在日常生活中摄入大量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均会引发冠心病发生。

④肥胖;男性是冠心病高发群体,然而女性到一定年龄后发生绝经后则会加大冠心病发病几率。

2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2.1一级预防治疗(1)西医缓解症状药物;大部分冠心病患者会因心肌缺氧缺血等出现心绞痛症状,发病时心痛难忍,病情发展速度极快,心脏承受较大负荷,具有较高致死率。

所以,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取治疗方案。

早期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还没有那么严重,针对此部分群体可采取以下治疗方式:①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例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均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者需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防止斑块持续增大;②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调脂稳定斑块药物,例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均能抑制斑块持续增大,甚至可达到消溶斑块效果,防止血管持续狭窄;③扩血管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甘油均具备扩血管作用,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加大血流量,有效治疗心绞痛。

④β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如比索洛尔、倍他洛克等,然而运用此药物时需监控心率情况,若心率较慢或血压低则尽量不应用此药;⑤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均能缓解血管痉挛或扩张血管,达到改善心肌缺血效果。

(2)中医治疗方式;中医将冠心病心绞痛命名为“胸痹心痛”,多因脏腑虚损,阴阳气血失调所致,该病病理改变多由血瘀、气滞、寒凝、痰浊等引发脉络痹阻不断。

事实上,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备丰富经验。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辨证治疗,由于冠心病心绞痛病因为阴阳气血亏虚和肝脏功能失调,所以,在治疗方面需以活血化瘀为主。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幻灯片课件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幻灯片课件
1.临床表现特点
(1) 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绞痛、刺痛、隐痛)。
(2) 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前臂,胃脘部等,甚者可沿手少 阴,厥阴经循行部窜至中指或小指,并兼心悸。
2 .发病特点 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
3 .病因病机特点 其病机责之于“本虚标实”,本虚者, 因年老体虚,先天不足,思虑过度,耗伤心脾引起心之阴 阳气血不足,尤以气阴两虚多见。标实者,系膏粱厚味、 七情、寒邪产生之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热结,阻遏 胸阳,闭塞心络,痹而致痛.
7.诊断依据 (1) 舌、脉象 (2) 主症两项以上加兼症一项以上; 〔3〕病证相配组合式分类诊断法如心痛。“气阴两虚兼心血瘀阻证
〞。
(三)分型分级
1. 分型
(1)劳累性心绞痛 由于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 发作,休息或舌含硝酸甘油后,疼痛可迅速消失。
A.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 病程在1个月以内
3.辨证治疗
(1)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如《内外伤辨惑论》生脉散。 (2)心阳不振 补心温阳,如《伤寒论》炙甘草汤,《金匮要略》 栝萎薤白白酒汤。 (3)心血亏损 补血养心。如《济生方》归脾汤。 (4)痰浊闭塞 化痰开窍。如《济生方》导痰汤。 (5)心血瘀阻 活血化瘀。如《医林改错》通窍活血汤,《和剂局 方》失笑散。 (6)寒凝气滞 通阳理气。如《金匮要略》枳实薤白桂枝汤,《素 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金铃子散。以上辨证治疗时必须据证进行加 减,以便提高疗效。
临床分型
1.心绞痛型 :又分为劳累性心绞痛与自发性心绞痛。前 者因于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而诱发的短暂胸 痛发作;后者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的关系, 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病情较重,发作频繁,且不 为硝酸甘油缓解。

简述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简述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简述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指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胸痛或不适感。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有很大影响。

下面将对心绞痛的临床特征进行详细描述。

1.胸痛:心绞痛的主要症状是胸痛或胸闷感,通常位于胸骨后方,可以向左肩膀、上臂、下颚、颈部甚至背部放射。

疼痛一般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超过30分钟。

胸痛的性质常为窒息感、压迫感或烧灼感,有时也会有剧烈刺痛感。

胸痛通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也可能在饱餐后或寒冷环境下出现。

2.活动耐量减低:心绞痛患者往往因为胸痛而导致活动耐量下降。

轻微活动如步行、上楼梯等就能引起胸痛发作,严重者可能连简单的日常活动也无法完成。

患者常会出现气促、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心律紊乱:心绞痛患者在胸痛发作时往往伴随心律紊乱,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

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脏电活动不稳定所致,多数情况下在胸痛缓解后自行恢复正常。

4.情绪相关性:心绞痛的发作和情绪激动之间有一定关联性。

患者常常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或抑郁时容易发作胸痛。

这与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有关,进而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加重引起胸痛。

5.心绞痛沉默型: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胸痛症状,而表现为沉默型心绞痛。

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没有胸痛,或胸痛轻微,甚至只有胸部不适或发作时出现的短暂失忆等症状,这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6.运动和硝酸甘油试验:运动试验和硝酸甘油试验是诊断心绞痛的重要手段。

在运动试验中,患者经过体力活动时,出现胸痛症状和心电图上的心肌缺血表现。

在硝酸甘油试验时,患者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可以缓解胸痛。

这两种试验对于筛查冠心病患者和评估心绞痛严重程度非常有价值。

总之,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

主要特征为胸痛或胸闷感,一般位于胸骨后方,向左肩膀、上臂、下颚、颈部放射。

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健康宣教

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健康宣教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健康教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一、心绞痛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动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1.告诉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

(1)合理膳食:宜摄入高维生素、低热量、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如芹菜、糙米等,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与饮料,戒烟、限酒,注意少食多餐。

(2)控制体重: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运动等综合治疗。

(3)适当运动:运动方式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要因病情和个体差异而不同,必要时需要在监测下进行。

(4)减轻精神压力:逐渐改变急躁易怒的性格,保持平和的心态,可采取放松技术或与他人交流的方式缓解压力。

2.避免诱发因素:告知患者及家属,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刺激等都是心绞痛发作的诱因,应注意尽量避免。

3.病情自我监测指导:教会患者及家属心绞痛发作时的缓解方法,胸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如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或心绞痛发作比以往频繁、程度加重、疼痛时间延长,应立即到医院就诊,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不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可能表现为牙痛、上腹痛等,为防止误诊,可先按心绞痛发作处理并及时就医。

4.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遵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增减药量,自我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急需。

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放在棕色瓶内存放于干燥处,以免潮解失效。

药瓶开封后每6个月更换1次,以确保疗效。

冠心病与心绞痛的区别及诊断方法

冠心病与心绞痛的区别及诊断方法

冠心病与心绞痛的区别及诊断方法冠心病和心绞痛是两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们都与心血管系统有关,但在症状和诊断方法上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具体介绍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区别,并介绍常用的诊断方法。

一、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区别1. 病因差异: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其供血不足或阻塞,从而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的疾病。

而心绞痛则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暂性胸痛,是冠心病的一种表现。

2. 症状特点:冠心病的典型症状是心绞痛,即胸部压迫性疼痛,可伴随出汗、恶心等症状。

而心绞痛则是一种由冠心病引起的短时间胸痛,可出现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食后等情况下,通常持续数分钟。

3. 病程及发展:冠心病的发展过程较为缓慢,冠状动脉逐渐受到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逐渐形成狭窄或阻塞。

而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阶段性表现,只有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才会出现。

4. 疼痛特点:冠心病的疼痛通常为压迫性疼痛,位于胸骨后,可向左肩、左臂、下颌等部位放射。

而心绞痛的疼痛为阵发性胸痛,剧痛起伏规律明显,可以通过休息或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

二、冠心病和心绞痛的诊断方法1. 体格检查:医生可以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包括听诊心脏杂音、触诊脉搏等方式来初步判断可能存在的心血管疾病。

2.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判断心脏功能及异常。

ECG可以检测心脏是否存在缺血量心绞痛等疾病。

3. 心肌酶谱检查:心肌酶谱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心肌酶的水平来判断心肌的损伤程度,可以辅助诊断冠心病和心绞痛。

4.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无辐射的检查手段,可以准确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冠状动脉是否狭窄、心室功能是否正常等。

5.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介入性检查手段,需要将导管插入到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来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科普知识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科普知识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科普知识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

心绞痛则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常常表现为胸痛、胸闷、憋气等不适感。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以及预防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一、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首要步骤。

合理的饮食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

应该遵循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原则,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如蔬菜、水果与全谷类。

此外,戒烟、限制饮酒、适度控制体重以及维持适宜的体力活动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药物治疗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常规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

硝酸酯类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促进冠状动脉血流的增加,从而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这类药物可以在发作前使用,也可以在发作时使用。

常见的药物有硝酸甘油。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脏肌肉细胞,减少心肌收缩的力度,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这类药物对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特别有效。

常见的药物有硫氯噻吩、地尔硫卓等。

β受体阻滞剂则通过阻断β受体的激活,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

这类药物还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并改善生存率。

常见的药物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除了上述药物,还有一些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血药物也常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液凝聚和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冠状动脉的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

常见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三、介入治疗当药物治疗不能满足治疗需要时,介入治疗是常用的选择。

介入治疗通常通过导管插入冠状动脉,通过扩张狭窄的血管或者植入支架来恢复动脉的通畅。

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有冠状动脉扩张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扩张术是通过导丝引导下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段,以恢复血液流通。

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则是在扩张后,在狭窄段植入支架,以保持血管通畅。

教你区别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教你区别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教你区别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他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

是动脉硬化引起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一、冠心病的病因(一)年龄和性别: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控制的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加快。

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男性比较多见,女性在更年期后发生率增加。

(二)高脂血症: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病因。

表现为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三)高血压:血压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十分密切。

可能与动脉壁承受较高的压力,内皮细胞损伤,低密度脂蛋白易于进入动脉壁有关。

(四)长期吸烟:吸烟是仅次于高脂血症、高血压的动脉粥样硬化第三大危险因素。

(五)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当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高,且病变进展迅速。

(六)肥胖、体力劳动少、高脂高热量高盐饮食、遗传因素、性情急躁等也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有关。

二、冠心病分型(一)隐匿型:也称无症状型冠心病,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性改变,心肌无明显的组织形态改变。

(二)心绞痛:有发作性的胸骨后疼痛,心肌无明显的组织形态改变,发作时有心电图的改变。

(三)心肌梗死: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并可伴有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症状。

心肌有明显的组织形态改变及心电图改变。

(四)缺血性心肌病:由于长期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而引起,其临床表现与扩张型心肌病类似,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五)猝死:主要因缺血造成心肌局部电生理紊乱,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病人心脏骤停。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它主要以发作性的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特点。

一、心绞痛的病因(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基本的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受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冠心病心绞痛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定义】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称为冠心病。冠心病中因冠状
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称为冠心病心绞痛。该病
属中医“厥心痛”、“胸痹心痛”范畴。

【诊断】
依据2006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结
合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的具体情况,参考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及欧
洲心脏病学会(ESC)的有关指南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
疗指南”。

一、
临床表现: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典型发作为突然发生的疼痛,多有诱发因素,部位为胸骨后,也可以在心前区,可放射
至颈颌部、左肩胛部、左臂内侧、甚或上腹部,性质为沉重、压榨、紧束、憋气或窒息感,
持续时间为1~15分钟,多数为3~5分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有效,1~3分钟内疼痛
缓解。自发型心绞痛,特别是变异型心绞痛,可无劳力活动诱发,疼痛较为剧烈,持续时
间较长,含用硝酸甘油效果差。
WHO将心绞痛分为:
1. 劳力型心绞痛
①稳定劳力型心绞痛:1~3月内病情固定不变。
②初发劳力型心绞痛:近1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③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原为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发作渐趋频繁,程度加重,持续时间
延长,诱因常变动,进行性恶化。
2.自发型心绞痛:即变异型心绞痛,特点是一过性ST段抬高,多数自行缓解。
不稳定型心绞痛:即表示病情不稳定,较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包括初发劳
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及自发型心绞痛,还包括冠脉成形术后冠脉旁路术后心
绞痛。

二、
体征:一般无明显异常体征。


、心电图表现:ST-T变化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最可靠的心电图表现,静息心电图可出现2

个或更多的相邻导联ST段下移≥0.1mv。
四、
实验室检查

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脏肌钙蛋白测定可鉴别非ST段抬高心肌
梗死。
根据病史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典型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发或一过性ST段压低≥0. 1mv,
或者T波倒置≥0.2mv)以及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钙蛋白,CK-MB)测定,可作出诊断,诊断
未明确的不典型的患者而病情稳定者,可在出院前做负荷心电图,或负荷超声心动图,核素
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造影术等。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
【入院指征】
所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符合入院指征。
【诊疗常规】


西医
一、一般治疗:
发作期间卧床休息数日,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合理饮食,不吸烟,不饮酒,生活有规
律,保持情绪稳定。

、药物治疗:

1.抗缺血治疗,常用药物有:
①硝酸酯类:硝酸甘油,单硝基异山梨酯等。
②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③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缓释/控释片,氨氯地平等。
④硫酸吗啡:以减轻症状,保证患者舒适。

、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

首选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过敏或胃肠道疾病不能耐受者可使用氯吡格雷,尚可使用低
分子肝素等。

、他汀类药物应用:早期使用可以改善预后,降低终点事件。


、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治疗。

中医中药



辨证论治

1.心血瘀阻证
主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当归,赤勺,川芎,桃仁,红花,柴胡,枳壳,甘草)。
2.气滞心胸证
主证: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
兼脘痞胀闷,嗳气或矢气后减轻,苔薄或薄腻,脉细弱。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方药:柴胡疏肝散(柴胡,陈皮,枳壳,芍药,炙甘草,香附,川芎)。
3.痰浊闭阻症
主证: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遇阴雨天
易发作或加重,伴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苔浊腻,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半夏,薤白,白酒)。
4.寒凝心脉证
主证:猝然心痛如绞,胸痛彻背,胸闷气短,心悸,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形寒,甚
则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细。
治法: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方药: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白酒)。
5.心肾阴虚证
主证:胸闷且痛,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膝酸软,耳鸣,头晕,口干便秘,舌红少津或有紫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
斑,脉细带数或促代。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天冬,麦
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朱砂,炙甘草,桂枝,生姜,阿胶,火麻仁,大枣)。
6.气阴两虚证
主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声低息微,面色少华,头晕目眩,
遇劳则甚,易汗出,舌淡红体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人参,麦冬,黄芪,白术,茯苓,陈皮,桂心,地黄,当
归,白芍,远志,五味子,甘草)
7.心肾阳虚证
主证: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心悸动则加重,汗出,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
色苍白,唇甲淡白或紫青,舌质淡胖或紫暗,脉沉细迟。
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人参,附子,肉桂,熟地,枣皮,枸杞子,杜仲,山药,甘草)。

、中成药

补心气口服液:10mg,每日3次,补益心气,理气止痛
麝香保心丸:1~2粒,,每日2次,芳香温通,益气强心
速效救心丸:5~10粒,每日2次,活血理气
复方丹参滴丸:5~10粒,每日2~3次,活血理气
通心络胶囊:2粒,每日3次,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中药针剂

可选择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葛根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黄
芪注射液等。

【出院标准】
治疗后心绞痛以及心电图均达显效或有效标准。
【临床评定指标】
疗效评定
⑴心绞痛疗效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或同
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50~80%;无效:
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不到50%;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及
持续时间加重,硝酸甘油消耗量增加。
⑵心电图疗效 显效: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改善: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治疗后回升
1.5mv以上,或主要导联T波倒置变浅达50%以上,或T波平坦转直立;无改变:静息心电
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加重:静息心电图ST段较治疗前下降≥0.5mv,主要T波加深≥50%
或直立T波变为平坦,或平坦T波转为倒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