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布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后作业

如何布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后作业
如何布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后作业

如何布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后作业

在课改的过程中教师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改进课堂教学方面下了很大的气力,基本上改变了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多角度拓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能力。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大量的经验,可是落实到评价——考试上学生们的成绩却没有提高多少。这一现实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改方向的偏颇。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不只是课堂教学。就一堂课来说也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巩固和评价反馈四个环节组成。在这里笔者想谈谈课后的复习巩固也就是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拓展延伸。适当的课后作业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材料保持记忆,并将课堂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在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让养成独立思考、探索的习惯,才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判断意识,形成自己的思想。我们虽不强调死记硬背,但历史学科的特点却是没有基础知识铺底,能力的提高就无从谈起。而在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喜爱历史课却不喜爱记忆历史知识,更不喜爱做历史作业了。而且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主科中;再加上长期以来,历史作业模式单一,缺乏层次,这样的作业一方面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个体需要,另一方面也不适合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的发展,会产生学生厌学的负面影响。所以没有了课后的复习巩固,即使课上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课下学生也会忘得一塌糊涂。所以历史作业的有效布置也是一个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关键点,针对如何布置历史课后作业,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形式多样,趣味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长期以来,历史作业形式单调,学生感到死板乏味。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学特征,注意作业的趣味性,那么,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增强知识点对学生大脑的“刺激度”,加深印象,既可

以使学生喜爱做作业,又能起到巩固提高,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改实践中,我在布置作业趣味性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可以做到新颖多样,突出趣味性,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根据中学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抽签等多种竞赛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游戏、猜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培养了能力,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因材施教,分层作业

初中学生由于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而我们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布置作业是否恰当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高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的作业可以是相同的,但批改指导不能相同。对学困生尽量做到面批面改,评语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多采用适合其学习状况、心理、性格特征的顺应性评语,发现进步及时鼓励。也可采用“以优带差”的方法,由于学生之间没有

心理障碍易于接触,学生相互帮助没有精神压力,也易于提高。在学生相互帮助中不仅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也能使优秀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还能进一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强学习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的题目,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在作业设计中给学生自

主选择作业的量度和难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其各取所需,为每个学生创设一个练习、提高、发展的学习环境,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历史作业完成中得到成功体验,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发展个性,开放作业

好的教学开放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

展创造力。新课程突出的理念,就是在做中学,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个性

的发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学生只有通过积极的探索活动才能找到解题的

方向,获得自身的发展。设计教学开放作业时,要立足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敏锐性和严密性,以提

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用好教材上的开放题,更要善于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开放题。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

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

可见历史作业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作业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从习题的选择、布置的形式、作业的批改、反馈的策略等,每一个环

节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推敲,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历史作业设计

历史作业的设计 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历史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价值:它应该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 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依据是:设计意图明确清晰,陈述准确恰当,形式灵活,选材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喜欢;设计尊重学生的起点能力,作业前后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衔接性、系统性与渐进性,并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以下本人结合新教材历史课程的近一年的教学谈谈优化设计作业的一些尝试。 一、拓宽作业空间,变单一性作业为多元式作业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能力,历史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历史教育资源,优化历史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开放性、动态性的历史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实践活动,拓宽历史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历史、用历史,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并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加强生活体验、感悟、表达,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浅化难点,学用结合。教师可设计一些小调查、小研究等与实践结合的作业,让他们将动手动脑的过程有序地记录下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学生的经历,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 作业设计一 教学内容:中国近代史下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作业设计目的:通过学生熟知的家庭变化来反映20年来的中国历史,使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相互交融,并通过调查活动的展开,多种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家庭的变化,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其思想教育的效果也远比空洞的说教来得有效得多。 作业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本家庭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变化,以我国20年来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以事实为依据,写出一篇家庭20年变化的调查报告或是20年家庭“断代史”。 评析:学生为了完成作业,首先必须了解当事人,从调查中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对调查材料进行取舍。如果是写“断代史”的,则可采用纪传体或编年体两种体裁来写。为熟悉这两种体裁的写作特点,学生就必须去翻阅《史记》或《资治通鉴》等史著,了解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体例结构。历史学习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对学生更有吸引力,这样的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激发学生内驱力。变功利性作业为情趣式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繁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作业题型要做到“活”一点、

浅谈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个性化

浅谈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个性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初中历史作业已不再完全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历史课程意义及学生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初中历史作业不再完全是追求知识掌握为目的的单纯作业目标和功能,而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多维目标功能。但是目前教师在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中通常缺乏对作业功能的思考,集中表现在:随意性,盲目性,机械性,惩戒性等。而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力求在作业中改变单纯进行巩固性练习的现象,在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和布置时注重作业内容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其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初中历史个性化作业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史实基础上进行探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提高学生发现新信息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在改变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现状中,国内外已经有了相关的研究,并且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继续探索的。例如发表在《历史教学》2008年第10期上的《初中历史作业的借鉴与思考》一文,以一道美国中学的历史作业为例,阐述如何设计有效的历史作业,并提出了设计有效作业的几个原则:有助于双基落实;有助于探究性学习的培养;有助于情感体验的渗透;有助于历史思维的发展。并提出了

有效作业设计的目标在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史学方法、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上,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和反思。发表在《基础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中的《浅谈历史新课标下的作业创新设计》提出了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依据是:设计意图明确清晰,陈述准确恰当,形式灵活,选材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喜欢;设计尊重学生的起点能力,作业前后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衔接性、系统性与渐进性,并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而西方的个性化作业设计早已进行,如英国中小学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实践作业、书面作业、口头听力作业、表演作业。2009年第6期的《历史教学》上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历史作业》介绍了国外的个性化作业设计的一些案例,这篇文章从2008年5月中国历史课程网部分转载的《遭遇美国教育》一文开始谈起,通过翔实的案例叙述进行剖析和反思,最后文章提出借鉴美国的作业模式,可以设计一些鼓励学生运用文献得出对历史想象的认识和见解,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的重大问题的历史作业,让学生自己构建对历史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对初中历史作业的研究,初中历史个性化作业设计就是以作业改革为突破口,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让作业变得新鲜有趣,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6.4近代科学之父牛顿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课时训练21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基础夯实 1.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的《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根据时间信息(1772—1801),最佳的论据为A项,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2.右图是《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的书影。此书出版的最重大意义是() A.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万物说 B.建立了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 C.标志着近代物理学正式诞生 ,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3.1773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蒋友仁向乾隆皇帝进献《坤舆万国全图》,并提出“地圆学说”。大儒阮元严批这种理论:“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则离经叛道,不可为训,固未有若是甚焉者也。”之所以有这样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A.经典力学理论 B.相对论 D.量子论 ,他认为“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实际上是他不了解经典力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 4.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牛顿刻苦钻研,废寝忘食,每天在实验室里工作17~18个小时,以至于剑桥大学图书馆馆长说牛顿是“一个神经很不正常的家伙”。正是由于他这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使得他不断地取得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应该包括() ①运动三大定律②万有引力定律③微积分④自由落体运动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不是牛顿,排除④。①②③都是牛顿的成就,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于1687年在其著作《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微积分是牛顿在大学毕业前提出的,C项正确。 能力提升 6.材料一让人们欢呼人类曾经诞生过一位堪称伟大作品的人物。 ——牛顿墓碑题词末句材料二莱布尼茨曾说过:“在从世界开始到牛顿生活的时代的全部数学中,牛顿的工作超过了一半。” (1)请根据所学知识探究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中为什么对牛顿有这样高的评价? ,分析牛顿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牛顿发现了二项式定理;提出了微积分;发现了日光的组成;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牛顿力学体系。 (2)欧洲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和殖民扩张的需要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牛顿扎实的基础知识,勤奋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借鉴了前人的科学成果。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光启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通天文、历算,习火器。入天主教,与意大利人利玛窦研讨学问。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当推对《几何原本》的翻译。这部世界古代的数学名著,以严密的逻辑推理的形式,由公理、公式、定义出发,用一系列定理的方式,把初等几何学知识整理成一个完备的体系,明朝时《几何原本》并没有得到重视,徐光启逝世后《几何原本》未能译完,以至于被埋没。明朝灭亡后,清统治者对此书并不关注,康熙大帝虽然重视西学,但是很可惜《几何原本》这样重要的著作还是没有继续翻译。 材料二牛顿生活的年代相当于明亡之前一年到清雍正五年(1727年)。他27岁著《论用无限项方程所作的分析》,任卢卡斯讲座教授。1672年29岁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687年44岁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1727年牛顿逝世后被安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为在此长眠的第一个科学家。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和牛顿生活时期相当,但二者的科学贡献在当时两国有何不同反应及原因。 (1)问结合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而牛顿则生活在西欧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第(2)问由于截然不同的社会性质,最终使两国走上了相反的发展道路。

历史(心得)之高中历史课作业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历史论文之高中历史课作业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宝鸡市渭滨中学任红云 当代著名史学理论专家何兆武先生对历史学曾有过精确的阐释:“历史学本身就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历史学Ⅰ)是对史学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第二层次(历史学Ⅱ)是对第一层次(历史学Ⅰ)的理解和诠释。历史学Ⅰ在如下的意义可以认为是客观的和不变的,即大家可以对它有一致的认识……但历史学Ⅱ……是随着我们的思想变化而改变的。……历史学之成为历史学,却完全有待于历史学Ⅱ给它以生命。”历史学Ⅱ实则是指对史实的理解和体验,有时也包括价值判断,历史论述的虽是过去,但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却是现实的。西方学者克罗齐那句言简意赅的名言“任何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就揭示了史学的这一本质。历史是现在与过去永无止境的的对话,史学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历史新课标和历史教科书“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及时跟踪并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及时地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针对新课标下高中新课程的这一变化,作为构成学生学习评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业设计与布置也应相应发生变化。《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新课

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应由统一、专制走向“自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助合作,在作业设计中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合作性、实践性、趣味性,作业的评价应是全面的、动态的、发展的、灵活的、开放的,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历史学习环境。 2007年陕西省开启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中新的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说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纵观几年来我省高中新课程的实践和探索,许多教师注重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结合,关注了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然而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很多教师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题型仍以选择、材料分析、问答题为主,着重点仍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考察学生能力,关注情感态度的题目很少;其次作业提出是单向的,问题都是课本或教辅资料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而且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缺乏层次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第三学生完成作业几乎是应付差事,要么找现成的答案抄写,要么通过网络百度,

高一历史作业布置引发的思考

高一历史作业布置引发的思考 黄英华 背景分析: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照课程标准,结合“历史”的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要求绝对不是玩文字游戏,也不是搞堆砌,而是实实在在需要落实的教学行为。“教学创新”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要从“灌输现成知识”转变为“共同建构知识”,从“提供标准答案”转变为“共同寻求新知”。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做法,在传授给学生基本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与学生一起去探究历史问题。基本做法: 我尝试着用新的理念进行高一年级的作业布置和设计,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查找相关资料,以制作幻灯片的形式,在课前和老师、同学交流,再由学生、老师简单点评,肯定优点,指出需改进之处,改变过去教师具有绝对话语权的情况,以学生为主体,每节课贯穿适合教学内容的学生活动。全学期我总共布置了15次这样的作业,同学们都积极参与。 值得肯定的方面: (1)学生积极性高涨。学生几乎都从开始时为了分数不情不愿地必须参加,到后来踊跃参加,兴趣大增。而我也从规定学生必须交作业,到最后随便学生选做,不再担心没人理睬可怜的高一历史作业。我原来最担心学生把这些活动仅仅当作是作业来完成,而没有享受到其中探索的乐趣。可从最后展示的效果来看,学生

无一例外都比较喜欢这种方式。 (2)好作品层出不穷。学生制作的幻灯片从最开始的寥寥几张、下载网上作品、文字多于图片、逻辑性较差、应付了事,到后来基本能围绕主题设计思路,选择资料,说明问题,甚至设计一些互动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学生的成长真是非常明显。而我也亲眼目睹了学生对历史科兴趣的日渐浓厚。其中,好几个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非常高,都制作了两个以上的主题幻灯片,个人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同时,每个学生还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幽默的、知性的、喜欢的卡通和音乐等等,因此,每一次的活动总有令人惊喜的作品或细节呈现,也让我和学生对下一次活动充满了期待。 (3)学生学科能力有所提高。经过指导,学生在以下方面有一定的进步:如何评估史实;如何论证某一观点并做出结论;如何学会解释历史图片、遗迹和地图;如何区分原因和结果等等。对于历史,有的学生开始了解到不仅仅是需要背诵的知识,更是需要去判别的知识。 问题及不足 (1)小组怎样合理分工刚开学的时候,我要求每学生就近组合,成立4~6人的历史学习小组去开展各种活动。可是进行幻灯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家庭条件限制、作业太多、个人性格等因素影响,每次幻灯片的制作实际上由少数人包干,其余的人只能担任配角。所以,真正能力得到提高的人占少数。 (2)历史研究的方法不够系统和具体。由于每次作业我都要求学生必须和我及时沟通,完善后才能到班级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怎样甄别历史的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研究的步骤、方法等比较茫然。虽然尽力弥补,可要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讲授方法,非一朝一夕可也。

七年级下历史作业设计

【2014年上期七年级历史作业设计】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 1、隋统一:年,建立隋朝,定都城; 年,消灭南方的陈,完成国家统一。 2、大运河:时间:年人物:帝。 大运河以为中心,北通(北京),南达(杭州),全长2000多千米。四段:(由北至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作用(评价):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国家的统一 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3、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把读书、考试、当官联系起来)。 隋朝帝开科举先河,帝设进士科,科举正式形成 科举作用:①给一般的知识份子提供了当官的机会②为统治者吸收人才拓宽了道路③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第2课贞观之治 1、玄武门之变:年,建立唐朝,都城,李世民发动“之变”当上皇帝。 2.知人善任: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和善断大事的做宰相,人称“”。重用敢于直言的为著名的谏臣。 3.贞观之治: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含义:在位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为“”。 原因:①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实行政策; ②知人善任,重视纳谏。(房谋杜断、谏臣) ③加强中央集权,沿用隋朝的,增加宰相人数,合并州县; ④完善科举制,大力发展教育。(唐朝科举中常设科目是科和科。)

第3课开元盛世 1、女皇武则天:唐太宗去世后,唐高宗体弱,政权逐渐由武则天掌管,后改国号为周。 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如狄仁杰),重视农业生产。史称她的统治有“”。 2、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重用人才(姚崇、宋璟、张九龄),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3、生产工具:唐朝生产工具出现、。 陶瓷手工艺品代表: 4、唐都长安:唐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大都市。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1、唐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是当 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2、天可汗: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如善待叛乱的东突厥首领,受到北 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 3、唐蕃和亲与会盟:①、唐太宗时,把嫁给吐蕃首领。②、唐中宗时, 把嫁给吐蕃首领。③、年,吐蕃与唐朝会盟并建立会盟碑,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4、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尺带珠丹上 书唐朝,称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 1、市舶司: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并在最大的外贸港口设置管理对外贸易,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外贸管理的官署。 2、遣唐使: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日本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访问、学习。促进了 日本经济文化发展。 3、鉴真东渡:唐代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了中华文明,传授了佛法,增进了中日友谊。 4、玄奘西游:唐太宗时,西去天竺取经,其《》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和佛学的典籍。

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方法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5969820.html, 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方法探讨 作者:廖顺勇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0期 摘要: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科学性,由于核心素养是提升 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思想观念。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当中以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背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教学当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写作业的好习惯,使学生在写作业当中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历史学习能力。所以本文就以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在教育教学当中,使学生通过做历史作业,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核心素养,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要通过对作业进行深层次的设计,并且本着核心素养理念作为教学引导的背景,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利用科学的历史作业强化自身的历史学习思维。教师也要在教育教学当中,充分的重视作业设计对于学生历史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所以本着核心素养,不断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当中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1.通过质疑型作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维 教师在高中历史作业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教学思路,对于历史作业进行质疑型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此过程当中进行主动的探索和思考,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通过过程与方法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在过程当中学会体验历史对于自身成長的发展,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也要在教学中部分的重视质疑型,作业教学的高效性,不断的优化教学内容,创新作业的设计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在设计质疑型作业时,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阅读和课后复习的方式,使学生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本节课的重点性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并且同桌之间展开互相提问和互相解答的方式。教师再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统计,了解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不足,从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历史教学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6.1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基础夯实 1.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联合国大会由世界各国代表组成 B.安理会理事国均拥有否决权 C.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只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才拥有否决权;联合国秘书长由安理会推荐,并非任命。 2.2014年1月15日,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第二梯队245名官兵15日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出发,乘坐联合国包机奔赴马里共和国执行维和任务,其主要领导机关是() A.中共中央军委 B.联合国 C.派往国的军队最高统帅 “联合国”“维和任务”,故选B项。 3.1957—1985年间担任苏联外长的葛罗米柯在联合国频频使用否决权,由此得了个 “Mr.No(摇头先生)”的绰号,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苏联频频使用否决权 B.美苏企图利用联合国推行强权政治 C.苏联维护第三世界国家利益 ,透过现象看本质。A项为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联合国很多决议都是按照美国的意志制定的,其实质是联合国受到美国的控制。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同国联一样: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上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这主要说明当今联合国() A.真正起到了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作用 B.不需要考虑构建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机制 C.在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重大问题时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或改革 项说法过于绝对;B项说法不符合联合国创立的宗旨;并非所有决议都经过五大常任理事国审议通过,D项错误,故选C项。 能力提升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是联合国的标志和总部前的雕塑。 材料二1965年,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的建议,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两次绕开联合国,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请回答: (1)联合国安理会是通过哪些方式实现雕塑表达的美好愿望的? (2)材料二说明,与成立初期相比,联合国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材料三说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遇到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安理会是通过决议、调解斡旋、组织维和行动来实现的。 (2)联合国逐渐摆脱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成为第三世界伸张正义的重要国际讲坛。亚非拉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并逐渐团结起来反殖、反霸。 (3)问题: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与安全方面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建议:坚决捍卫《联合国宪章》;进一步增强安理会在维和方面的作用;加快联合国改革。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联合国的宗旨为: 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的集体措施,以防止和消除对和平的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对和平的破坏;并以和平的方法和根据正义和国际法的原则,调整或解决可能导致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或态势。 …… 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带有经济、社会、文化或人道主义性质的国际问题,并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促进和鼓励尊重所有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联合国宪章》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联合国的主要宗旨,并联系时代背景说说它的成立反映了当时世界人民的什么愿望。 80年代以来其主要功绩表现在哪些方面?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强普遍的平等。 愿望:体现了反法西斯国家试图把战时同盟的友好关系延续到战后的心愿,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愿望。 (2)在防止局部武装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反对外国军事侵略和占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裁军和防止核扩散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推动地区性和平方面,联合国也力促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如何布置和处理高中历史课后作业

如何布置和处理高中历史课后作业 作业是教学中重要一环,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把“钥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极大,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历史教科书的改革,课后的习题也有较大的改进,在题目的层次性和发展个性方面,有新意、有提高。但难免在作业的答案的组织、习题的形式等方面也存在某些薄弱环节。需要教师做好作业的布置和处理工作。下面就作业的布置和处理谈几点看法: 一、布置作业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层次性原则。一般情况下,作业的布置应分甲、乙两组题或增加自由选做题。甲组是对本节内容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乙组题或自由选做题是较高的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另外,有的一节还安排了“阅读与思考”专栏。让学生思考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文献资料和思维能力分析,也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不做统一的要求。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2、开放性的原则。根据新的教学理论研究,习题可分为两大类:以复习知识为目标的检查性习题(封闭题)和以培养思维能力为宗旨的认知性习题(开放题)。开放性的试题的特点是“答案不固定”或“条件不完备”,开放题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一般而言,开放题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较大。 3、多样性和趣味性原则。布置作业时,应让学生明确课堂上回答的口头作业、教师批改的书面作业和动手训练的实践作用。作业的形式多样,有选择题、判断题、史料的辨析、课文内容的整理、有指导学生查阅辞典、讲故事、看电影、看小说,开展历史问题讨论、有历史因果关系的分析和历史人物评价,归纳知识结构、玩游戏等等。对如此多的形式,针对教材的内容,适当采用。这样的作业既与课本内容结合,又没有现成的答案,能允许学生持不同的看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4、限时性原则。由于作业的难度不同、开放的程度不同,对有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应要求限时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答题速度、思考的敏捷度。对难度大的作业、疑难问题,比如说人物小传等,不限时,让学生有充分的搜集资料、思考的余地。 5、合作性。调查研究,活动课等,应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才能完成任务。这样的做法,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集体观念。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6、综合性。注重大文科观念,中国自古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现在又实行“3+X”的综合考试。不仅要求学生在“专”上下功夫,而且更要在“博”上做文章。培养大文科观念,势在必行。

精选-初中历史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初中历史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又叫课题申请书,是研究者为申请确立科研课题而 向有关部门呈报的请示性文件。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初中历史小课题开题报告,欢迎借鉴!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于中学各个学科来说,作业都是检查和巩固学生学习状况与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历史老师通过作业的布置,能反馈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认知水平及操作运用情况,进而对学生做出正确评价。 但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大家都注重了对教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创新改革,却对学生的作业布置和评价方面思考的较少。因而也就形成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传统作业模式。比如我们在许多学校听课过程中发现:许多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布置作业时总会说:“课后请同学们把课本XX页的作业 做完交上来”。这种简单粗放的传统作业布置,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极其有限,成为长期制约历史教学发展和影响教学效果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第一、传统历史作业模式缺乏新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完成历史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 第二、传统历史作业模式下,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欠缺; 第三、传统的历史作业模式,使学生的答题方法和思维方式容易

程式化,对能力的考查体现不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效果不大; 第四、历史老师长期将班里的优秀生与学困生进行“一锅烩”式的作业布置,就会造成优秀生觉得没意思,学困生无法适应等状况。从而降低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传统的历史作业模式所存在的这些弊端,若不尽快改变,将会给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针对上述这些传统落后的作业模式,试图通过调查、实验、论证、分析、研究,找出这些传统作业模式的缺陷,并针对这些弊端,摸索总结出一套较为新颖的历史作业理念和作业布置方法,通过这些新方法使历史教师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作业理念,同时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作业感受,让学生们由过去的应付历史作业到现在的喜欢做历史作业,进而使学生在这种新颖有趣、灵活多样、扎实有效的历史作业之中越来越喜欢上历史课,愈加喜欢学习历史知识,从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及历史学习能力。 三、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课题名称的界定 所谓“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学生,是指在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如何打破传统的历史作业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评价进行新理念、新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4.2冷战的开始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3:4.2 冷战的 开始作业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 1.(2016·大连高二检测)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前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 A.都成为超级大国B.进行冷战对峙 C.共同对付法西斯D.军事实力接近 【解析】“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即不会发生“热战”,B 项正确;A 项与题干意思无关,D 项只看到表面现象,未理解凯南评述的实质。 【答案】 B 2.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大国首脑曾设想战后由四个警察(美、苏、英、法)共同维持世界秩序,但是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变成了一个警察(美国)领着两个警察(英国和法国),和另外一个警察(苏联)相对抗。导致这种格局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 B.美国实力的增强和英法的衰落 C.苏联政治影响在东欧的扩展 D.美苏两国利益的冲突 【解析】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根本原因”,A、B、C三项是某一方面的原因,不能完全说明题干揭示的主题。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故选D项。 【答案】 D 3.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他所指的是() A.遏制理论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集团的建立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解析】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的宣言书,由材料中“反共战争”可以看出是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主要是针对西欧经济的,可排除。 【答案】 D 4.杜鲁门声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一致性,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计划是在经济上的表现,故A、C、D三项都是两者的共同点。 【答案】 B 5.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6国代表在莫斯科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这一组织的成立() ①是为了恢复发展苏联、东欧的经济②是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③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④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是经济组织,④排除,故选A项。 【答案】 A 6.下图《“摇翅膀叔叔”送糖果》(摄于1948年6月)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古巴导弹危机B.柏林墙的修建 C.第一次柏林危机D.马歇尔计划 【解析】题干信息和图片反映了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柏林后实行

历史作业的布置

作业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为作业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乐于探究,从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等。现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如何进行历史作业设计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学生心目中的中学历史作业 首先,在多数学生眼里,历史是副科、不重要的学科,不能提供实用的技术,今后工作用不上,因此多数学生对历史作业不重视。其次,历史作业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学生缺乏积极性。再次,对有差异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导致出现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 二、中学历史作业的设计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堂内外联系,不同学科间的融合, 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历史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作业内容科学 教师布置的作业要科学、具体、合理地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考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兼顾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不同层次的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2.作业形式多样 传统的历史作业大都局限于书面答题,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而考查学生情感态度的题目很少。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应包含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内作业的题型可以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改错题、填图表、简答题

浅谈高中历史作业的布置

浅谈高中历史作业的布置 宁远一中郑桐军 作业是检验和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深化认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为真正达到这一目标,作业的布置便很需要讲究。传统的布置作业的方法,往往是教材课后练习题,或者甚至是很死板、直接的问答题(如,问: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这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是不相符的,它不像数理化的作业,只要学生自己做了,就能够达到掌握解题方法的目的。而历史不一样,如果布置的是在教材中直接可以找出现成答案的题目,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将答案直接抄上去,而没有了思考的余地,这样肯定收不到巩固和检验已学知识的效果。所以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学习过的知识,历史作业的布置就不应该这么死板,应该讲求形式上的灵活多样,通过作业的布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笔者通过不断的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对历史作业的布置形式上作了如下一些探讨。一、要求学生列出某一节的学习提纲或某一章的基本线索。 这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知识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为了概括学习提纲和抓住基本线索,必然会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和分析,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样,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自主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让学生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提纲挈领,也便利了以后的复习。

二、在学过某一章后,让学生谈学习心得体会。 历史学科的学习,最基本的是掌握基础知识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而终极目标(也即最高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所以,为了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应该注意反馈学生对某一个历史阶段(或历史事件)的看法和感想。这实际上也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为只有在对基本史实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提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见解。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三、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 以往的作业,总是老师布置、学生完成,是老师考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对作业就产生了一种厌倦感,或抄教材,或抄同学,应付了事。所以,为加强作业布置的效果,可以转换一种形式:由学生来考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或想法,都可以在作业中提出来,而且鼓励学生提一些最难的、最刁钻的问题,而老师应该及时地予以解答。这不但可以使老师弄清学生在学习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查漏补缺;而且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以提出问题,“刁难”老师。同时,这对老师也是一种提高,一种挑战,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四、列举一些相关的名词,由学生找出其中的联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这实际上类似于“成语接龙”的游戏,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左”倾错误、国民党的“围剿”、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其中的联系为国民党为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而连续进行了五次反革命“围剿”。结果,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由于受到了王明、博古等人“左”倾错误的指挥,最终遭遇惨重失败,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在长征途中,在中国革命的紧急关

七年级历史作业设计

七年级历史学科作业设计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作业设计 课标: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 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造纸术、《史记》、张仲景和华佗、道家和佛教等历史史实会归纳出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2.能够通过思考分析出取得成就的原因。 3.学习司马迁和张仲景的历史能感受他们身上蕴含的精神。 课前作业 1.收集有关司马迁、华佗生平经历的资料;(学情了解) 2.找一找居住地和学校附近的张仲景大药房,收集一些关于张仲景的资料。(学情了解) 课中作业 活动一:出示图片纸本地图和造纸工艺流程图 学生结合教材说一说造纸术发明的时间、和流程。通过小组讨论造纸术发明有哪些作用?(对应学习目标1) 活动二:根据出示的图片张仲景和河南南阳张仲景祠、五禽戏图,结合教材说出张仲景、华佗对医学的贡献。找一个学生讲一讲张仲景的故事,学生感受到他身上孕育的精神。(对应学习目标1和学习目标

活动三:出示图片《史记》学生找出其作者、体例、记录范围,通过大禹治水、文景之治、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立、蔡伦改进造纸术等史实会对《史记》的记录范围进行判定。材料研读司马迁的名言,感受其不惧死、有追求的精神(对应学习目标1和学习目标3)。 活动四:根据图片青城山和白马寺结合教材,思考并回答(对应学习目标1) 1这些图片反映哪些宗教 2请为白马寺写导游词(包括白马寺建立的时间、地位、涉及到的宗教、影响。) 合作探究:两汉取得的成就如此灿烂,原因有哪些呢?(从政治、经济、对外交往的角度)分小组讨论,小组发言(一个小组讲一个方面。)(学习目标2)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对应学习目标1) 1.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蔡子池畔的“蔡伦纪念园”,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A.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 B.纪念蔡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C.纪念造纸术发明过程 D.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蔡侯” 2.“妙手回春”“华佗在世”是现在许多病人对一些名医的赞誉。华佗为了减轻做手术时病人的痛苦而发明的是()

[高中,历史]浅谈高中历史作业的设计

浅谈高中历史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为新课程作业设计提供了具体而有力的依据。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历史学习环境。笔者依据新课程的要求,借鉴同行经验并.结合自.身实践,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设计,应突出以下这几个特点: 1.开放性 开放题的特点是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它体现为:布置作业内容的开放,学生有权自主一选择;作业.形成的.开放,改变原有的书面作业模式;作业结果、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刻板的;评价方式的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开放题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对历史问题的不同看法。按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观点,封闭题主要引起认识结构的同化,而开放题则引起认知结构的顺应,一般而言,开放题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较大。台湾著名历史教育专家张元先生,曾在新竹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中做过作业改革的实验,他设计了一道关于汉武帝与匈奴战争的题目,要求学生每人写一封寄自疆场的家书,提供的背景材料是:"汉武帝时代有一位中级军官,参加征伐匈奴的重大战役,在战事告一段落后,他写了一封信,托人带回给家人,他在信中述说了所见到的事物,也写了一些感想,现在经由历史想象你就是这位军官,请你尽量从当时的情景来写这封信。"该题要求学生尽量去理解过去人们的观念和思想,驰骋想象,神人其境,给了学生发挥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学生学史的兴趣。 2.差异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都能够建构出相同的结果,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相应层次的作业,以达到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笔者在每节课后都设计AB两组练习题或者增加自由选做题。A组题是对本节内容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B组题或自由选做题是较高的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前者题型主要有选择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制表等等,主要目的是掌握、巩固历史课本知识,后者题型多种多样,内容有史料的辨析,课文内容的整理,有指导学生查阅辞典,讲故事,开展历史问题的讨论,有历史因果关系的分析和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这些习题都与有关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但都不是能从历史课本中找出直接的现成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真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不少问题允许学生持不同的看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趣味性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地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

初中历史有效作业案例

初中历史作业案例 新课程的实施,把初中历史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针对新课标的特点,我们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除了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外,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显得更为重要了。布置作业是初中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作业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对作业的评析,可以发现问题,检查教学效果息。历史教师应该重视作业设计,合理布置作业,面向全体、学以致用,达到有效作业与有效教学的有效结合。 一、作业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学特征,注意作业的趣味性,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起到巩固提高,培养能力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可以做到新颖多样,突出趣味性,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如学习九下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时,为了使学生复习巩固学过美国相关历史,创设历史新情景设计了作业——“安?尼克松?库伯的一生”见证历史: 结合历史知识,请你来阐释安?尼克松?库伯的一生经历的历史。 (1)1902年出生在美国南方一个黑人家庭中。“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像她的父母一样为了自由和权利而抗争的英雄事迹。”指的是谁领导的哪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27岁那年安?尼克松?库伯等人失业的原因是什么?“1933年,一个新的美国总统当选了”指的是谁?他是如何使美国渡过这次“恐惧”的? (3)1941年,安??尼克松?库伯39岁。“当暴政威胁这个世界的时候,她见证了一代人的强大,见证了民主得到了捍卫。”指的是哪一次战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又开始了”指的是什么战争? (4)2008年,安?尼克松?库伯106岁。“奥巴马的当选”与安?尼克松?库伯小时候听的故事有关系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