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早期有效治愈方法,中成药治疗疗效稳健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早期有效治愈方法、股骨头坏死的保守治疗
股骨头坏死早期有效治愈方法,中成药治疗疗效稳健
股骨头坏死,又叫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由多种诱因所引发的骨科疾病,因病况反应与其他疾病类似,从而易在发病早期被患者所忽视,加之日常生活不注意,酗酒、吸烟等都可能导致股骨头加速病变,加重患者的病情。
而在股骨头坏死走到中晚期之前,选择化药或中成药治疗是治愈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常见手段。
其中,口服中成药治疗比起化药治疗更容易被国人所接受。
那么股骨头坏死早期有效治愈方法是否是口服中成药?这个问题还有待商榷,但大量临床试验已表明,口服中成药进行股骨头坏死的保守治疗,的确疗效稳健。
尤其是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通络生骨胶囊,在这方面的疗效最为显著。
它具有化瘀止痛、活血健骨的功效,能够帮助患者抗炎镇痛,改善股骨头供血不足的问题、帮助患者建立平衡的骨微环境,从而改善骨骼损伤,有效缓解股骨头坏死引发的疼痛。
(资料来源:农焦, 曾平. 通络生骨胶囊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 大众科技, 2018, 20(11):5.)
据悉,曾有位因意外摔跤导致髋关节骨折移位,造成股骨头坏死的桑姓患者,就通过服用通络生骨胶囊2年,使得病情得到了临床康复。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成药治疗,作为股骨头坏死早期有效治愈方法,会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为更多患者带去治愈的福音。
骨坏死疾病

骨坏死疾病骨坏死是由于多种缘由导致的骨滋养血管受损,进一步导致骨质的缺血、变性、坏死。
祖国医学把骨坏死称之为骨蚀症。
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无菌性坏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运障碍导致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的病理过程。
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坏死的一种。
而对于骨坏死,人体在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仅就缺血性坏死已经发觉40余处,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最高,这主要由生物力学和解剖学方面的特点来打算的。
因股骨头为终末血管呈扇状20--25支,在头颈交界形成动、静脉环,其来源于旋股内外动脉。
病因由于髋部外伤后,股骨头或颈骨折,髋关节脱位,或既没有骨折,又没有脱位软组织损伤,均可造成股骨头局部缺血,进一步进展为坏死。
另外,非创伤性的:(1)长期或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占43%;(2)酒精中毒;(3)减压病潜水、飞行人员在高压状况下,血液和组织中溶解的氮增加,环境压力降低时,已溶解的超量氮需渐渐经由肺部排出,若压力降低过快,氮气来不及排出,即在体内游离出来,形成气泡,产生气体栓塞,气体栓塞在血管,血流受阻,股骨头局部血供变差,缺血坏死。
(4)其他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肥胖症、痛风、放射治疗、烧伤后,也可造成症状股骨头坏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在很长一段时间病人无明显症状。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髋部不适或痛苦,劳累后或久行后痛苦明显,休息后缓解。
股骨头坏死发病过程中,常消失腰骶部或膝关节痛苦,易误诊腰椎间盘脱出、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等。
本病最突出特点是自觉症状的轻重与股骨头坏死破坏程度不成正比,病人要特殊留意。
随着跛行及痛苦加重,髋关节功能渐渐受限,晚期可使髋关节僵直而致残。
检查1、是否有股骨头坏死发病的好发因素;2、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和体格检查特征;3、结合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检查。
具体询问病史特别重要,病人应当协作医师认真回顾是否有髋部创伤史、服用激素史、大量饮酒史以及其它的股骨头坏死好发因素,这些都有助于关心医生推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汇报ppt课件

手术治疗策略及术式选择
保髋手术
如髓芯减压术、植骨术等 ,旨在减轻股骨头内压力 、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 骨生成。
人工关节置换术
对于严重股骨头缺血性坏 死,关节面严重塌陷的患 者,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 术,恢复关节功能。
适应症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 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 方式。
挑战和机遇并存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尽管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学研 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发病机制 仍不完全清楚。未来需要继续深入研 究发病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 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提高早期诊断率
虽然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股骨头缺 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但仍存在漏诊和误诊的风险。未来 需要进一步优化诊断技术,提高早期 诊断率和准确性。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如心理咨询、心理疏 导等,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加强与亲朋好友的联系,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从而改善生活 质量。同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社区资源和社会福利支持,减轻其经济和生活压力。
06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24-01-18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康复锻炼与随访管理 •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是由于不同原因导 致的股骨头血液供应中断或受损,进而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
随访管理策略
股骨头坏死

四、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
1、髓心减压术; 2、带血管蒂骨移植; 3、截骨术:转子间旋转截骨术及改良术; 4、关节融合术:少应用; 5、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无菌性骨坏死、无血管性骨坏死)
一、解剖
二、病因、机制及病理
1、创伤性因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乙醇中毒 2、非创伤性 因素 减压病 镰刀细胞贫血 特发性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变形,头颈交界处 骨质增生,后续出现退行 性骨关节炎改变。 软骨压痕、 触之乒乓样 浮动感 骨内血管 损害及骨 内高压 髋关节滑膜 增厚、水肿、 充血 关节内 滑液提 供营养 股骨头、检查
(一)、表现:髋关节疼痛,间断发作并逐渐加重;PE:
腹股沟区深部压痛,放射至臀或膝部,“4”字试验阳性;内 收肌压痛,髋关节内旋及外展活动受限。 (二)、X片:8周以后能显示; 1、I期(软骨下溶解期):“新月征”; 2、II期(股骨头修复期); 3、III期(股骨头塌陷期); 4、IV期(股骨头脱位期)。
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疗效观察

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疗效观察
张存华;吴立生;柴继伟;韩墩富;徐亮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6(008)004
【摘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由于不同的病因引起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最终导致髋关节功能丧失,成为骨科的一个难题,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
1999年1月~2005年1月,我们采用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18例(23髋)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512-512)
【作者】张存华;吴立生;柴继伟;韩墩富;徐亮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临沂,276003;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临沂,276003;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临沂,276003;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临
沂,276003;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临沂,276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8
【相关文献】
1.带旋髂深血管骨膜骨瓣及松质骨联合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J], 张鹏程;王世松;杜墩进;杨健
2.胎儿骨软骨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J], 刘永辉;曹斌;邓念;王俊国
3.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加新胎儿软骨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J], 刘殿鹏;苏天福;张平;罗海明
4.胎儿软骨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2例报告 [J], 王建国;周智良
5.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及骨膜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J], 谭俊良;覃同昌;罗顺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股骨头坏死讲课记录骨科小讲课

股骨头坏死讲课记录骨科小讲课关节外科讲课记录授课教师授课对象授课时间职称主任医师住院医师、规培医师、实医师授课内容股骨头坏死概述: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坏死的一种。
骨头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从而进一步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
病因:(一)创伤性:由于髋部外伤后,股骨头或颈骨折,髋关节脱位,或既没有骨折,又没有脱位的血管支损伤,均可造成股骨头局部缺血,进一步发展为坏死。
(二)非创伤性:(1)长期或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2)酒精中毒;(3)减压病:潜水、飞行人员在高压情况下,血液和组织中溶解的氮增加,环境压力降低时,已溶解的超量氮需逐渐经由肺部排出,若压力降低过快,氮气来不及排出,即在体内游离出来,形成气泡,产生气体栓塞,气体栓塞在血管,血流受阴,股骨头局部血供变差,缺血坏死。
(4)其他,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肥胖症、痛风、放射治疗、烧伤等。
临床表现:股骨头坏死以髋关节疼痛,跛行为主要临床表现。
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
患者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和内旋受限为主。
严重的患者髋关节屈伸也受限。
分期:Ⅰ期:临床表现:髋膝关节进行性疼痛,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
X线表现:股骨头外观正常,软骨、骨小梁结构稍模糊,或呈斑点状骨质疏松。
CT表现:股骨头中部骨小梁轻度增粗,呈星状结构,向股骨头软同部放射状或或伪足样分支排列,软骨下区可见部分小的囊性改变。
ECT表现:有早期浓集,动脉血供低。
MRI表现:低信号,异常改变。
Ⅱ期:临床表现:髋关节疼痛为主,外展内旋轻度受限。
X线表现:软骨下囊性变,骨组织有破坏与疏松交织现象,也可见软骨区半月形透亮区,称为“新月征”。
CT表现:头下骨髓腔部分骨小梁硬人改变。
软肌下骨髓腕部分骨小梁硬化改变。
软骨下骨髓腔内0.5cm以上囊性变。
ECT表现:静息相呈大块“热区”(郁血)或大块“冷区”(缺血),并有冷热交杂的中间阶段。
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

限, 仍较严重受 限 5 例 。治疗前 3 2 例旋 股 内外 侧动 脉分 支变 细、 稀少 、 变短 , 1 9例达 不 到股 骨头 , 7例见 血 管 阻塞 、 截 断现 象; 治疗后血管造影检查血 管数 量增 多 , 直径增粗 , 部分闭塞血 管再通 , 细小血管 网增密 , 其中4 7例 ( 8 1 . 0 %) 明显改 善 , 可见
有 限的修复反应 , 即坏死骨质被新生骨质清 除和取代 。此修 复
过程 中, 骨吸收和骨沉积 ( 爬行替 代 ) 处 于脆弱 的平衡状 态 , 新
头血供 改善情况 。术后卧床休息 2 4 h 。术后 5 d , 每天静脉滴 注 尿 激酶 1 O 万U , 山莨菪碱 2 0 m g , 低分 子右 旋糖 酐 2 5 0 m l , 8 m l 复 方丹参 注射液加入 5 %葡萄糖液 1 0 0 m ] 滴注, 口服鱼 肝油及 钙 剂1 —3个月 。根据患者 的改善情 况 , 4~6周后 行第 2次或 第 3次治疗 。
髋部疼 痛 、 压痛、 间歇 性 跛 行 并进 行 性 加 重 及 “ 4 ” 字 征试 验
阳性 。
A N F H的治疗原则是改善股骨头 的血 液循环 , 阻止骨质 继 续 坏死 , 促进骨再生 , 恢复股骨头的解剖和组织结构 , 防止关 节 软骨退行 性变 J 。在股 骨头 坏 死 的病 因及 发病 机 制上 , 国 内
1 . 2 方法
患者取仰 卧位 , 采用 S e l d i n g e r 技术穿 刺患侧 股动
外学者进行 了大 量研 究 , 但其 病 因复杂 , 发 病机 制 尚不 明确 。 0 N F N一般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 伤性两 大类 , 前者 主要是 由股 骨颈 骨折 、 髋 关节脱 位等髋部外 伤引起 , 后者在 我 国的主要 原 因为皮质类 固醇 的应 用及酗 酒等 。骨 坏死发 生发展 的特征 性 变化为进展性关 节退 变及坏死 区小梁 骨 的塌陷 J 。其 组织 病 理学变化 为 : 首先 , 骨梗死 区出现坏死组 织和急性炎性反应 , 随 后坏死组织逐步被 肉芽组织 和瘢痕 组织 替代 ; 同时进行着十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PPT演示课件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其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预防病情复发或加重。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其树立信心 、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
多学科协作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包括骨科、康复科、心理科等科室的医生和护 士共同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观察患者步态,检查髋关 节活动度、压痛、叩击痛 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
常规进行血常规、血沉、 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 ,以排除感染性疾病。
鉴别诊断及相关疾病
髋关节骨关节炎
多见于中老年人,X线平片可见骨赘 累及髋臼缘。
类风湿关节炎
多见于女性,常累及腕、掌指等小关 节,RF阳性。
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
常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为双侧骶髂关 节受累,HLA-B27大多阳性。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创伤(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非创伤性 因素(如长期使用激素、酗酒、减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 (如镰状细胞贫血、高凝状态等)以及其他因素(如红斑狼 疮、妊娠、潜水病等)。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全球范围内 均有发生,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存 在一定差异。总体而言,该疾病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
X线检查
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的首选方法,可显示股骨 头形态改变、骨质破坏及 关节间隙高度。
CT检查
可更清晰地显示股骨头骨 质破坏情况,以及周围软 组织肿胀等病变。
MRI检查
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 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 异性,可显示骨髓水肿、 关节积液等病变。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血管内凝血(栓塞和出血)的观点认为髓内出 血可能是骨坏死的原因。触发血管内凝血(DIC) 的因素很多,如变态性或过敏性反应,血管内抗 原抗体反应,创伤性脂栓,严重酸中毒,顽固性 休克,长时间微循环的瘀滞,低血氧症,大量外 源性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使 用等。 4.骨内压增高的观点(进行性缺血学说)长期使 用皮质类固醇的实验动物中,股骨头的血流逐渐 降低,是由于软骨下的动脉脂栓、脂肪细胞肥大 及股骨头髓内压逐渐增加的缘故。
中医学病因病机
气滞血瘀 : 筋出槽、骨错缝使气不流通,血离经脉,脉络 被气血瘀阻不通,气滞血瘀,经络不畅,则骨失血濡,筋 失津养,则骨痿无力,发生骨坏死。
排出率很低,引起造 法的坏死发生率低,
血功能和故微循环障 尤其在治疗前有两周
碍,以致骨坏死。
以上牵引者。
骨质疏松学说
骨质疏松学说(机械应力理论):由于 机械应力的集中,使病变区产生于关节 软骨下区,易因轻微压力发生骨小梁细 微骨折,受累骨由于细微损伤的积累, 机械抗力下降,从而出现塌陷。压缩病 变区出现被压缩的髓细胞和相应的毛细 血管,从而导致缺血坏死。骨质疏松是 股骨头缺血坏死时所并存的现象。
血运障碍学说
血运障碍学说:支持这类观点的学者占绝大 多数
1.脂肪栓塞的观点认为其股骨头的坏死是脂肪栓 子造成骨内血管的栓塞所致,而脂栓来源于 囊性脂肪肝。
2.小血管病变的观点:尤其是saito合并使用马血 清使兔致敏,产生血管炎和股骨头坏死模型, 对揭示其病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股骨头 坏死不是随着股骨头单一的血供损害发生, 而是血管再生的反复中断所导致的结果。
解剖学基础
支持带动脉 干垢动脉 股骨头圆韧带动脉 股骨滋养动脉
解剖学基础
支持带动脉:由环绕股骨颈基 底部的动脉环发出后,分3支 进入关节囊,分别是后上支持 带动脉3,后下支持带动脉5, 前支持带动脉4。后上和后下 支持带动脉主要来源于旋股外 侧动脉2,主要供应股骨头上2 /3和下1/3区域;前支持带 动脉起源于旋股内动脉1升支。
股骨头坏死发病因素及发病机理
辐射损伤引起的股骨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
头坏死:放射性核素 疗中并发股骨头坏死:
损伤是由于长期超量 股骨头骨骺骨化中心
蓄积于体内所致特别 的缺血坏死往往是在
是镭和锶,他们对骨 采取复位治疗后所出
组织有特强的亲和力, 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并参与骨组织内成份, 非手术疗法较手术疗
解剖学基础
干骺动脉 : 由环绕股 骨颈基底部的动脉环发 出,分成两支,上干骺 动脉和下干骺动脉,各 自分成细小支进入关节 囊小孔,距关节边缘处 进入股骨颈,沿骺线进 入软骨下骨与支持带动 脉相吻合。
解剖学基础
股骨头圆韧带动脉6: 动脉多数起自闭孔 动脉,经髋臼横韧 带下方,沿股骨头 圆韧带进入股骨头, 此动脉供应血液量 少,容易受年龄影 响,发生硬化和闭 塞。源自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分期
Ficat分期法(1980) 0期: X线片表现正常 Ⅰ期:X线片表现正常,或有轻度弥漫性骨质疏
松 Ⅱ期:股骨头轮廓正常,广泛骨质疏松,有骨
硬化或囊性变 Ⅲ期:股骨头内硬化、囊变,股骨头塌陷,有
新月征,关节间隙正常 Ⅳ期:关节间隙变窄,髋臼出现继发性改变如
关节炎,股骨头塌陷
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伤教研室
概述
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也称为股骨头缺血 性坏死,属于骨坏死的一种。它是指股骨头由于 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股骨头失去正常营养供给, 进而出现坏死,最终发展成骨性关节炎,而导致 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中医认为骨坏死归属于 “骨痹”、“骨蚀”、“历节”、“骨痿”,属 痹症范畴。
Ⅲ期:X线片上出现新月征 Ⅳ期:X线上股骨头扁平、关节间隙变窄,髋臼
也显示有骨硬化、囊性变及边缘骨赘等变化, 可见软骨下骨折。
Steinberg分期
0期平片、骨扫描与磁共振正常 I期平片正常,骨扫描或/和磁共振出现异常(A轻度股
骨头病变范围<15%;B中度15-30%;C重度:>30%) II期股骨头出现透光和硬化改变(A轻度:<15%;B中 度:15-30%;C重度:>30%) III期软骨下塌陷(新月征),股骨头没有变扁(A轻度 <关节面长度15%;B中度关节面长度15-30%;C重 度:>关节面长度30%) IV期股骨头变扁(A轻度<15%关节面或塌陷<2mm; B中度15-30%关节面或塌陷2-4mm;C重度>30%关节 面或塌陷>4-mm) V期关节狭窄或髋臼病变(A轻度;B中度;C重度) VI期严重退行性改变
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分期
国际分期法——骨循环研究协会推荐(1992) O期:骨活检证实为骨坏死,其他检查正常 Ⅰ期:骨扫描或MRI阳性,或二者均阳性。分为内侧、
中心及外侧型。依MRI所见,股骨头受累少于15%者 为Ⅰ-A,15%—30%为Ⅰ-B,大于30%者为Ⅰ-C Ⅱ期:X线片表现异常(股骨头斑点状改变、骨硬化、囊 性变、骨质稀少),X线及CT上无塌陷表现
少或阻断,产生骨坏死。
栓子,使血管阻塞导致缺血。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导致股骨头 坏死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超过 外伤所造成的股骨头坏死而列第一 位。
减压病:是工作在特压力条件下 的人员,由于压力过大或减压过 快发生的疾病,而股骨头坏死则 是减压病的晚期并发症。减压病 引起股骨头坏死的病理为气体栓
塞。
解剖学基础
股骨滋养动脉: 由股骨干髓腔进 入股骨颈,与支 持带动脉形成吻 合网,对股骨颈 血液供给很少, 仅及股骨颈基部。
股骨头坏死发病因素及发病机理
创伤:股骨颈囊内骨折、股骨头骨 酒精中毒:是股骨头坏死的重要
折及髋关节脱位,均可损伤供应股 因素,骨坏死率上升于饮酒量呈
骨头血液的血管,阻断股骨头血供 正比的关系。酒精中毒性股骨头
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坏死发病时间较长,说明缺血性 骨坏死并不是酒精直接影响股骨
血液疾病:最常见的是镰状细胞贫 头血液供应。酒精影响脂类代谢,
血、高血氏病、血友病、镰状细胞 导致脂类代谢紊乱,脂肪酸氧化
血红蛋白病等。产生小血管阻塞, 过程受阻,使体内甘油三酯在骨
微循环栓塞和梗塞,使髓内血供减 髓中积聚,产生骨内高压或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