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课设设计范例

桩基础课设设计范例
桩基础课设设计范例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资料 (4)

二、确定桩的长度和承台埋深 (5)

三、确定单桩的竖向承载力 (5)

四、轴线选择 (5)

五、初步确定桩数及承台尺寸 (5)

六、群桩基础中单桩承载力验算 (6)

七、确定桩的平面布置 (6)

八、承台结构计算 (6)

1、桩顶最大竖向力 (6)

2、承台受弯验算及承台配筋 (6)

3、承台柱下抗冲切验算 (7)

4、承台角桩抗冲切验算 (8)

5、承台抗剪验算 (9)

九、单桩配筋设计和计算 (10)

一、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某综合楼,框架结构,柱下拟采用桩基础。柱尺寸400X400,柱网平面布置见图1。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上部结构传至柱底的荷载效应见表1、表2,表中弯矩、水平力的作用方向均为横向。

对于任意一位学生,荷载效应的取值为表内值加学号的后两位乘以10。如某同学学号后两位是21,则该同学在计算①轴交B轴处的柱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取值为:轴向力=1765+21×10=1975 kN,相应的计算弯矩和水平荷载以及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值。

表1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图1 柱网平面布置

2、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

建筑场地平整,地层及物理力学参数见表3。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砂土不会发生液化现象。拟建场区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3.5m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表3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土层 编号 土的名称

厚度(m ) 孔隙比e 液性指数 I L

标准贯入锤击数N 天然容重γ(kN/m 3

) 压缩模量Es (MPa ) 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

f ak (KPa)

素填土 1.5 - - - 18.0 5.0 50 淤泥质

土 3.3 1.04 1.08 - 17.0 3.8 60 粉砂 6.6 0.81 - 14 19.0 7.5 180 粉质黏土 4.2 0.79 0.74 - 18.5 9.2 230 粉砂层

18.5

0.58

31

20

16.8

300

3、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30,钢筋采用HPB235、HRB335级。

二、确定桩的长度和承台埋深

1、材料信息:

柱混凝土强度等级:30C

桩、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30C 2/43.1mm N f t = 钢筋强度等级:235HpB 2/210mm N f y = 钢筋强度等级:335HRB 2/300mm N f y =

2、确定桩的长度及截面尺寸:

根据设计资料,选第四层粉质粘土为持力层,进入持力层2.1m ,承台埋深2.5m ,桩长11m 。截面尺寸选为350mmx350mm 。

三、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根据公式

i sik p p pk a l q A q R ∑+=μ

根据设计资料,

Ap=0.35mx0.35m=0.1225㎡,

p μ=0.35mx4=1.4m,

i sik p

p pk a l

q

A q R ∑+=μ

毕业论文(设计)桩基础施工专业技术研究

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学生 指导教师 专业 层次 批次 学号 学习中心 工作单位

年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时间:年月日 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暂行规定)》对:“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网络教育学院将有权选取部分论文(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完全认可,并同意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学生签名:时间:年月日

密级:(请注明密级及保密期限) 摘要 高层建筑一般具有上部结构高度及基础埋深大的特点,因此多采用桩基础、筏式基础、箱形基础或桩与箱形基础的复合基础形式,其中桩基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基础形式.然而近年来,有些施工单位由于时桩基础施工中的一些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施工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介绍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关键点等高层桩基础施工中的各个技术环节,就桩基施工最为广泛的就地灌注桩施工技术进行系统的归纳,以积累桩基础施工经验,确保桩基础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桩基成孔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桩基础毕业设计摘要

桩基础毕业设计摘要 1.桩平面布置原则 (1)力求使各桩桩顶受荷均匀,上部结构的荷载重心与桩的重心相重合,并使群桩在承受水平力和弯矩方向有较大的抵抗矩。 (2)在纵横墙交叉处都应布桩,横墙较多的多层建筑可在横墙两侧的纵墙上布桩,门洞口下面不宜布桩。 (3)同一结构单元不宜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 (4)大直径桩宜采用一柱一桩;筒体采用群桩时,在满足桩的最小中心距要求的前提下,桩宜尽量布置在筒体以内或不超出筒体外缘1倍板厚范围之内。 (5)在伸缩缝或防震缝处可采用两柱共用同一承台的布桩形式。(6)剪力墙下的布桩量要考虑剪力墙两端应力集中的影响,而剪力墙中和轴附近的桩可按受力均匀布置。 2.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最小深度 (1)应选择较硬上层或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d为桩径);砂土及强风化软质岩不宜小于1.5d;对于碎石土及强风化硬质岩不宜小于1d,且不小于0.5m。(2)桩端进入中、微风化岩的嵌岩桩,桩全断面进入岩层的深度不宜小于0.5m,嵌入灰岩或其他未风化硬质岩时,嵌岩深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0.2m。 (3)当场地有液化土层时,桩身应穿过液化土层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的

稳定土层,进入深度应由计算确定,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且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且不宜小于1.5m。(4)当场地有季节性冻土或膨胀土层时,桩身进入上述土层以下的深度应通过抗拔稳定性验算确定,其深度不应小于4倍桩径,扩大头直径及1.5m。 3.桩型选择原则 桩型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分布、工程地质情况、施工条件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确定。 (1)预制桩(包括混凝土方形桩及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适宜用于持力层层面起伏不大的强风化层、风化残积土层、砂层和碎石土层,且桩身穿过的土层主要为高、中压缩性粘性土,穿越层中存在孤石等障碍物的石灰岩地区、从软塑层突变到特别坚硬层的岩层地区均不适用。其施工方法有锤击法和静压法两种。 (2)沉管灌注桩(包括小直径D<5O0mm,中直径D=500~600mm)适用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且桩身穿越的土层主要为高、中压缩性粘性土;对于桩群密集,且为高灵敏度软土时则不适用。由于该桩型的施工质量很不稳定,故宜限制使用。 (3)在饱和粘性土中采用上述两类挤土桩尚应考虑挤土效应对于环境和质量的影响,必要时采取预钻孔。设置消散超孔隙水压力的砂井、塑料插板、隔离沟等措施。钻孔灌注桩适用范围最广,通常适用于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桩身穿越各类上层以及夹层多、风化不均、软硬

攻丝钻孔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组合机床总体设计 1.1攻螺纹组合机床常用的通用部件及选用 1.1通用部件的选用原则 通用部件的选用是组合机床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选用的方法是:根据所需的功率、进给力、进给速度等要求,选用动力部件及其配套部件。 选用原则是: 1) 切削功率应满足加工所需的计算功率(包括切削所需功率、空转功率、传动功率)。 2) 进给部件应满足加工所需的最大计算进给力、工作行程和工作循环的要求。 3) 动力箱与多主轴箱尺寸相适应和匹配。 4) 应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5) 尽可能按通用部件的配套关系选用有关的通用部件。

1.2攻螺纹组合机床常用的通用部件及其选用 1.2.1 动力滑台 动力滑台是由滑座滑鞍和驱动装置组成实现直线进给运动的动力部件。根据被加工零件即D180N柴油机箱体的工艺要求:底面12-M6攻丝,孔深16mm螺纹深14mm,在滑鞍上安装动力箱,动力箱带动主轴箱完成攻丝工序。 动力滑台根据驱动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液压滑台机械滑台和数控滑台三种类型。根据需要选用液压动力滑台,型号为1HY040-IA,台面宽400mm,长800mm,行程长400mm,滑台及滑座总高320mm其特点是:采用双矩形导轨结构形式,导向的长度大,导向性好;滑座体为箱形框架结构,滑座底面中间增加了结合面,结构刚度高,导轨寿命长。 1.2.2 攻丝卡头及攻丝靠模装置 1. 攻丝卡头 攻丝卡头用于连接丝锥和攻丝主轴,保证丝锥与被加工的螺纹底孔自动对中,并保证丝锥顺利地引进;补偿丝锥每分钟引进量与攻丝主轴每分钟进给量之差值。 2. 攻丝靠模装置 攻丝装置的进给运动直接由靠模螺杆靠模螺母得到。其优点是:靠模经磨制可以得到较准确的螺距,而且靠模杆带动丝锥进给比较轻,其中攻丝接杆可以补偿靠模系统与丝锥自行引进的进给差,攻丝时可以得到较高的精度。 (1) 通用的TO281型攻丝靠模装置 这种攻丝靠模装置通常由攻丝靠模和攻丝卡头配合组成攻丝装置。这种装置易于调整,只要松开压板,便可方便的将丝锥取出,且在变动被加工螺孔时,易装卸调换,只是整个结构轴向尺寸较大。 (2) 通用的TO282攻丝靠模装置 这种攻丝靠模装置轴向尺寸较小,主要用于活动攻丝模板和钻攻复合模板。 考虑以上因素,选用通用的TO281型攻丝靠模装置。 3. 攻丝靠模实现的方式

钻孔灌注桩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及设计计算内容 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上部构造、标准及其部分荷载: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桥面净-9+2?0.5,主梁布置见下图。主梁标准跨径L=20m,计算跨径19.5m,梁长19.96m 边板重23.767kN/m,中板重22.394(护栏、桥面铺装等均已计入)纵向风力: 盖梁引起的风力1.157KN,对桩顶的力臂为7.07m 墩柱引起的风力0.85KN,对桩顶的力臂为:3.26m 横桥向按无水平力计算 冲击系数:228 +μ .1 1= 3、地质水文资料:

地基土:软塑粘性土,地基土比例系数4/5000m KN m =,地基土桩侧摩阻力 KPa q k 50=,地基土内摩擦角040=?,黏聚力为0;桩入土长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7.0=λ,清孔系数80.00=m ,土容重3/0.10m KN =γ(已扣除浮力),地基土容许承载力KPa f a 300][0= 4、材料: 钢筋:盖梁、桩柱主筋用HRB335钢筋,其他均用R235钢筋; 混凝土:盖梁用C30,墩柱、钻孔灌注桩用C25。 5、构造型式见附图 柱直径采用120cm ,桩直径采用140cm 6、支座型式:橡胶支座,厚28mm 7、设计标高: 桥面中心标高:6.989m 盖梁顶面标高:5.873m 桩顶标高:-0.7m 地面标高:-1.2m 最大冲刷线标高:-3.2m 下部构造图 8、盖梁计算(一组) 1)永久作用计算 2)可变作用计算 3)内力组合计算 4)截面配筋设计及承载力校核

9、桥墩墩柱计算(二组) 1)永久作用计算 2)可变作用计算 3)内力组合计算 4)截面配筋计算及应力验算 10、钻孔灌注桩计算(一、二组) 1)荷载计算:永久作用、可变作用 2)桩长计算 3)桩内力计算 4)桩身截面配筋与承载力验算 5)水平位移验算 三、设计依据与参考资料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基础工程》,王晓谋 4、《钢筋混凝土结构》 5、公路桥涵标准图 6、桥梁计算示例丛书:混凝土简支梁(板)桥 第二节盖梁计算 1 荷载计算 (1)上部结构永久荷载见表3-1: (2) 盖梁自重及作用效应计算(1/2盖梁长度) 图3-2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设计的多样化,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对保证工程安全和控制工程造价至关重要。在选择基础形式时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上部结构类型、地质情况、抗震性能、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施工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为节约投资应该对地基基础多方案比较进行优化设计。 本设计的题目是焦作三维国贸中心4#住宅楼桩基础设计,主要思路是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桩基础的桩型、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单桩容许承载力、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以及承台的尺寸和构造,再根据承受的荷载验算桩基承载力,估算沉降量并验算桩和桩承台的强度。 通过设计桩基础要达到掌握桩基设计计算的具体原理及主要设计步骤,更深入地理解桩基工程特性。通过本次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使作者对桩的受力特点、制作工艺、设计过程和施工方法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做到了把作者大学四年所学的力学知识和基础课程与具体工程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了理论应用于实践,增强了动手能力,对今后解决实际问题大有帮助。 关键词:地基;桩基础;钻孔灌注桩;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architecturaldesign, foundation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guaranteeonstruction safety and control the project cost. In choosing base form buildings withhe use of the properties, the upper structure type, geological conditions, seismicperformance and influence on surrounding buildings and the construction conditions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To save investment should optimize the foundation schemes designed. the main idea of this design is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ata,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and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determine the pile foundation pile type, pile section size and length, the number of allowable bearing capacity of single pile, pile and plane arrangement and 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cofferdam, again according to withstand the load calculation of pil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estimating and calculating the pile settlement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pile caps. Through the design to achieve mastery of pile foundation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concrete pile foundation principle and main design step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drill hole filling pile foundation design, the author of pile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production technology, design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has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did the author at the university four years learning knowledge of mechanics and basic course and combining concrete engineering, truly achieve the theories into practice, enhance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the future. Key words:the foundation; Pile foundation;Bored piles;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建筑地基桩基础设计及基坑支护设计毕业论文

建筑地基桩基础设计及基坑支护设计毕业 论文 目录 摘要................................................................... I 关键词.................................................................. I Abstract ............................................................... II 1 引言 (1) 2 基坑支护设计 (3) 2.1 工程概况和研究容 (3) 2.1.1 工程概况 (3) 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 2.2.1 地形地貌 (3) 2.2.2工程地质特征 (3) 2.2.3 水文地质条件 (5) 2.2.4 基坑周边环境情况 (5) 2.3 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设计 (6) 2.3.1 设计依据 (6) 2.3.2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6) 2.4 支护方案的设计原则及计算参数的确定 (8) 2.4.1 支护方案设计分析 (8) 2.4.2 设计原则 (8)

2.4.3 参数的初选 (8) 2.4.4 基坑支护设计的主要容 (9) 2.4.5 降水设计 (9) 2.5 基坑支护计算 (10) 2.5.1 排桩支护计算 (10) 2.5.1.1 排桩支护示意图 (10) 2.5.1.2 基本信息 (11) 2.5.1.3 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14) 2.6 设计结果 (16) 2.6.1 结构计算 (16) 2.6.2 力位移包络图: (23) 2.6.3 地表沉降图: (23) 2.6.4 冠梁选筋结果 (24) 2.6.5 环梁选筋结果 (24) 2.6.6 截面计算 (25) 2.6.7 锚杆计算 (26) 2.6.8 整体稳定验算 (29) 2.6.9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30) 2.6.10 抗隆起验算 (37) 2.6.11 抗承压水(突涌)验算 (39) 2.6.12 嵌固深度计算 (40) 2.6.13 嵌固段基坑侧土反力验算 (40)

土木工程 桩基础 毕业设计

桩 基 础 设 计 目录 前言 1、建筑设计资料 (1)、设计原始资料 (2)、建筑基地平面图 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1)、选择桩型 (2)、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1)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1)、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2)、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3)、九桩承台承载力计算(①—C承台)

(4)桩顶作用验算,桩承台验算(①—C承台) 6、承台设计 (1)、柱对承台的冲切 (2)、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3)、斜截面抗剪验算 (4)、受弯计算 7.桩基础沉降验算 8. 结论与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 (1)、设计原始资料 拟建三明大酒店工程位于三明市东兴五路以南,其东临电子商城,西侧为居民住宅,房地产公司。南侧为儿童服装设计公司。拟建建筑物为一框架结构,地面以上9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27000m2。基坑长约60m,宽约40m,基坑开挖深度6m。本次设计主要是对酒店的某根柱进行桩基础设计,作用于该柱(600mm×400mm)柱底面(基础顶面)处的荷载基本组合设计值有两类: 最大轴力组合:轴向力F=6200 kN,柱底弯矩为M= 510 kN·m ,水平荷载V =285 kN;桩身采用C30的混凝土浇筑。 最大弯矩组合:轴向力F=4715 kN,柱底弯矩为M= 670 kN·m ,水平荷载V =385 kN;(M、H作用于柱的长边方向且均为从左指向右)。

基坑周边无复杂管线,有利于基坑施工。 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区地貌单元为阶地,地形较平坦,场地四周均无特殊情况分布。在基坑支护影响范围内,自上而下有下列土层: ①-1层填土:灰色,稍密,主要由碎石、碎砖、建筑垃圾组成,硬质含量30-60%,填龄大于5年。 ②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含少量铁锰结核,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③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局部软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④层细砂:褐黄,黄色,细砂为主,含少量粘性土,分选性较好,成分多为石英质,含云母,很湿~饱和,稍密状态。 ⑤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γ52(3)c):浅肉红色,原岩结构基本保留,岩芯呈砂土状,岩芯手可掰碎,遇水易散、易软化,干钻困难,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全场地分布,层厚5.00-16.50m 测得孔内初见水位埋深2.00~6.50m,稳定水位埋深2.20~6.20m。地下水位埋深按3米计算,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影响。 场地土体情况一览

丝锥钻孔攻丝全部讲解

第一章国标螺纹的一般知识 一.螺纹的分类 1.螺纹分内螺纹和外螺纹两种; 2.按牙形分可分为:1)三角形螺纹2)梯形螺纹3)矩形螺纹4)锯齿形螺纹; 3.按线数分单头螺纹和多头螺纹; 4.按旋入方向分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两种, 右旋不标注,左旋加LH,如M24*1.5LH; 5.按用途不同分有:米制普通螺纹、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60°圆锥管螺纹、米制锥螺纹等 二. 米制普通螺纹 1.米制普通螺纹用大写M表示,牙型角2α=60°(α表示牙型半角); 2.米制普通螺纹按螺距分粗牙普通螺纹和细牙普通螺纹两种; 2.1.粗牙普通螺纹标记一般不标明螺距,如M20表示粗牙螺纹;细牙螺纹标记必须标明螺距,如M30×1.5表示细牙螺纹、其中螺距为1.5。 2.2.普通螺纹用于机械零件之间的连接和紧固,一般螺纹连接多用粗牙螺纹,细牙螺纹比同一公称直径的粗牙螺纹强度略高,自锁性能较好。 3.米制普通螺纹的标记:M20-6H、M20×1.5LH-6g-40,其中M 表示米制普通螺纹,20表示螺纹的公称直径为20mm,1.5表示螺距,LH表示左旋,6H、6g表示螺纹精度等级,大写精度等级代号表示内螺纹,小写精度等级代号表示外螺纹,40表示旋合长度; 3.1.常用米制普通粗牙螺纹的螺距如下表(螺纹底孔直径:碳钢φ=公称直径-P;铸铁φ=公称直径-1.05~1.1P;加工外螺纹光杆直径取φ=公称直径-0.13P): 表1 常用米制普通粗牙螺纹的直径/螺距

3.2.米制普通内螺纹的加工底孔直径可用下式作近似计算:d=D-1.0825P,其中D为公称直径,P为螺距。 三. 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GB 7306与ISO7/1相同) 1.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不加填料或密封质就能防止渗漏。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有圆柱内螺纹和圆锥外螺纹、圆锥内螺纹和圆锥外螺纹两种连接形式。压力在5×105Pa以下时,用前一种连接已足够紧密,后一种连接通常只在高温及高压下采用。 2.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内螺纹有圆锥、圆柱两种形式。外螺纹只有圆锥一种形式。牙型如下:锥度1:16,牙形角55°,旧螺纹标准示例:ZG3/8; 3.标记示例: 圆锥内螺纹Rc 3/8 圆柱内螺纹Rp3/8 圆锥外螺纹R3/8 当螺纹为左旋螺纹时Rc 3/8-LH(LH表示左旋螺纹) 常用螺纹(标记:Rc 3/8、Rp3/8、R3/8)的基本尺寸: 表2

基础工程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3 ........ 1.1设计目的...................... 3 .......... 1.2设计任务...................... 3 .......... 1.2.1设计资料.................... 3…… 122地质资料..................... 3…… 1.2.3 材料..................... 4 .......... 1.2.4基础方案.................... 4…… 1.2.5计算荷载.................... 4…… 1.2.6设计要求.................... 6…… 1.3时间及进度安排.................. 6…… 1.4建议参考资料.................... 6…… 2设计指导书......................... 8 ........ 2.1拟定尺寸...................... 8 .......... 2.2荷载设计及荷载组合................ 8 ?… 2.2.1荷载计算................... 8…… 2.2.2桩顶荷载计算及桩顶荷载组合 (8) 2.3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0… 2.3.1桩长确定及单桩承载能力验算 (10) 2.3.2桩身内力及配筋计算 (11) 2.3.3单桩水平位移及墩台水平位移验算12

3设计计算书1?…

[学士]西安某工程桩基础及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B方案) 毕业论文16399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西安万达商业广场Ⅲ区 桩基础及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B方案) 院、系:建筑工程 学科专业:土木工程 学生:刘丽 学号: 040702129 指导教师:赵敏 2008年6月

前言 前言 大学四年的时间是短暂的,学习的东西也是有限的。我们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是关于建筑基础和有关地质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只有打好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为我们日后进行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准备。而毕业设计就给了我们一个将大学四年所基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本次,我所设计的是西安万达商业广场III区的桩基础及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通过此次设计,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和建筑规范,更为可贵的是让我培养了一种做事认真负责,做事有理有据的态度。毕业设计与我们之前所做的学期课程设计不同,它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系统的完成一项具体工程设计的全部过程。毕业设计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的显著特点。因而对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具有其他环节无法替代的重要重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够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与总结。同时,通过毕业设计还让我掌握了关于基础和支护设计的一些方法和思路。同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我还学会了使用本专业的绘图软件,如CAD、天正等,使自己的制图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毕业设计是我们专业培养计划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让我更好的了解本专业的基本知识,能较快的适应工作环境,解决具体的土木过程设计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搞好本次设计,能够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桩基础(毕业论文)

目录 引言 2 1 桩基础分类 2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 2.1按施工方法桩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 2 2.2桩基础施工前的一般准备工作 2 2.2.1 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踏勘 2 2.2.2 技术准备 3 2.2.3机械设备准备 3 2.2.4现场准备 3 2.2.5现场放线定位 4 3 钻斗钻成孔灌注桩技术简介 4 3.1钻斗钻成孔法的介绍 4 3.1.1钻斗钻成孔法的优点5 3.1.2钻斗钻成孔法的缺点5 3.2 施工程序 5 3.3 施工要点 5 4 桩基础施工技术发展趋向 6 结论7 后记8 参考文献9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都市化程度的提高,地面空间显得越来越紧,为了充分利用国土资源,人们不得不将眼光投向高层空间和地下空间。桩基础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高层建筑物和重要建筑物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桩基础的作用是将上部结构较大的荷载通过桩穿过软弱土层传送到较深的坚硬土层上,以解决浅基础承载力不足和变形较大的地基问题。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而均匀,沉降速率缓慢等特点。它能承受垂直荷载、水平荷载、上拔力以及机器的振动或动力作用,已广泛用于工业厂房、桥梁、水利等工程中。下面笔者将对桩基础的施工进行简要分析。 1 桩基础分类 (1)按材料可分为木桩、钢筋混凝土桩、钢桩及组合材料桩等,其中钢筋混凝土桩又可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桩(简称RC桩,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4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简称PC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C80);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桩(简称PHC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钢筋混凝土桩使用最广泛。 (2)桩按形状可分为圆形桩、角形桩、异形桩、螺旋桩、带扩大头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等。 (3)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 选择桩型与工艺时,应对建筑物的特征(建筑类型、荷载性质、桩的使用功能,建筑物的安全等级等),地形、工程地质(穿越土层桩端持力层岩土特性)及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别、地下水位),施工机械、施工环境、施工经验,各种桩施工法的特征、制桩材料供应条件,造价以及工期等进行综合性研究,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最后选择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桩型和成桩工艺。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按施工方法桩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 预制桩用锤击、静压、振动或水冲沉入等方法打桩入土。灌注桩则在就地成孔,而后在钻孔中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成桩。根据成孔的方法,又可分为钻孔、挖孔、冲孔及沉管成孔等方法。工程中一般根据土层情况、周边环境状况及上部荷载等确定桩型与施工方法。 2.2桩基础施工前的一般准备工作 施工前应做好现场踏勘工作,做好技术准备与资源准备工作,以保证打桩施工的顺利进行。桩基础施工前的一般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 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踏勘 在施工前,应对桩基施工的现场进行全面踏勘,以便为编制施工方案提供必要的资料,也为机械选择、成桩工艺的确定及成桩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现场踏勘调查的主要容如下: (1)查明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气候及其它自然条件。 (2)查阅地质勘察报告,了解施工现场成桩深度围土 层的分布情况、形成年代以及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3)了解施工现场地下水的水位、水质及其变化情况。 (4)了解施工现场区域人为和自然地质现象,地震、溶岩、 矿岩、古塘、暗滨以及地下构筑物、障碍物等。 (5)了解邻近建筑物的位置、距离、结构性质、现状以及目 前使用情况。 (6)了解沉桩区域附近地下管线(煤气管、上水管、下水管、电缆线等)的分布及距离、埋置深度、使用年限、管径大小、结构 情况等。 2.2.2 技术准备 其主要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桩基础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2.1 设计资料 2.1.1 上部结构资料 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七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底层层高3.4m(局部10m,内有10t桥式吊车),其余层高3.3m,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见附图。 2.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平面位置见图2-1。 图2-1 建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图 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2.1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1. 表2.1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土 层 编 号 土层名 称 层底 埋深 (m) 层厚 (m) 3 (kN/m) γ e(%) ω L I(kPa) c () ? ?(MPa) s E (kPa) k f MPa s P () 1 杂填土 1.8 1.8 17.5 2 灰褐色粉质 粘土 10.1 8.3 18.4 0.90 33 0.95 16.7 21.1 5.4 125 0.72 3 灰褐色泥质 粘土 22.1 12.0 17.8 1.06 34 1.10 14.2 18.6 3.8 95 0.86

4 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 27.4 5.3 19.1 0.88 30 0.70 18.4 23.3 11.5 140 3.44 5 灰-绿色粉质 粘土 >27.4 19.7 0.72 26 0.46 36.5 26.8 8.6 210 2.82 2.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 2.2.1 选择桩型 因为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 ,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因转孔灌注桩泥水排泄不便,为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采用静压预制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可能性。 2.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③层是灰色淤泥质的粉质粘土,且比较后,而第④层是粉土夹粉质粘土,所以第④层是比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 (>2d ),工程桩入土深度为m h h 1.231123.88.1,=+++= 由于第①层后1.8m ,地下水位为离地表2.1m,为了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所以选择承台底进入第②层土0.3m ,即承台埋深为2.1m ,桩基得有效桩长即为23.1-2.1=21m 。 桩截面尺寸选用:由于经验关系建议:楼层 <10时,桩边长取300~400,350mm ×350mm ,由施工设备要求,桩分为两节,上段长11m ,下段长 11m (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1m ,图2-2桩基及土层分布示意图 这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的起伏以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如图2-2。 2.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本设计属于二级建筑桩基,采用经验参数法和静力触探法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P s 按图2-3确定桩侧极限阻力标准

拨叉加工工艺及M8螺纹孔钻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济南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者:对着太阳呓语 拨叉加工工艺及M8螺纹孔钻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变速箱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规程及钻锁销孔钻床夹具 内容:(1)零件图 l张(2)毛坯图 l张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 1套 (4)钻锁销孔钻床夹具装配图及零件图1套 (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原始资料:拨叉零件图1张(见附图1); 生产纲领为8000台/年(每台一件); 每日l班。 指导教师 系、部、室主任 教学院长 2013 年 6 月2 0 日

第1章 零件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拨叉是拖拉机变速箱的换档机构中的一个主要零件。拨叉头以24φmm 孔套在变速叉轴上,并用螺钉经H M 68-螺纹孔与变速叉轴联结,拨叉脚则夹在双联变换齿轮的槽中。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杆,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拨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拨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移,拨叉脚拨动双联变换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改换档位,从而改变拖拉机的行驶速度。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零件图1.1可知,其材料为45钢。该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适用于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作用的工作条件。 该拨叉形状特殊、结构简单,属典型的叉杆类零件。为实现换档、变速的功能,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叉脚两端面在工作中需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其耐磨性,该表面要求高频淬火处理,硬度为48~58HRC ;为保证拨叉换档时叉脚受力均匀,要求叉脚两端面对叉轴孔021 .00 24+φmm 的垂直度要求为0.05mm ,其自身的平面度为0.08mm 。为保证拨叉在叉轴上有准 确的位置,改换档位准确,拨叉采用紧固螺钉定位。螺纹孔的尺寸为H M 68-。 拨叉头两端面和叉脚两端面均要求切削加工,并在轴向方向上均高于相邻表面,这样既减少了加工面积,又提高了换档时叉脚端面的接触刚度;021 .00 24+φmm 孔和H M 68-孔的端面均为平面,可以 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另外,该零件除主要工作表面(拨叉脚两端面、变速叉轴孔021 .00 24+φmm ,其余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攻丝的 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加工出来。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拨叉脚两端面和叉轴孔021 .00 24+φmm(H7),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 保证。

桩基础计算书毕业设计

一引言 桩基础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型式,在房屋建筑、桥梁、海洋等工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桩基础的设计和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手工计算十分麻烦、且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目前,有关桩基础设计与分析的软件非常少见。本研究根据现有桩基础设计与分析理论,以VisualB++6.0为开发平台,研制了能够设计与分析单桩或群桩基础的程序。程序设计主要包括界面设计与计算程序两个方面。界面除了起交换数据作用外,更重要是直观、方便,能够有效地减少设计中的错误。计算程序分别采用静力触探法、经验公式法、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法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能够简单分析单桩和群桩的桩基础受力与变形。。 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国内外工程师加快了桩基础设计分析软件的开发和设计,国内外桩基础设计软件成果如下:国外桩基础程序设计起步较早,现在发展成熟的常见的软件有FAD3DPG,AllPile,mPile等国内桩基础程序设计起步较晚,当经过几年的发展桩基础设计程序日趋完善,国内有代表性的软件有:①湖南大学桩基础辅助设计软件PFCA D; ②浙江大学某设计院以Visual C++6.0为平台开发设计横向承载桩基础分析软件;③华侨大学开发的PFOD系统;④同济大学启明星桩基础设计计算软件 Pile 2009等桩基础是目前在高层建筑,桥梁港口设计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基础形式,本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设计人员从枯燥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并能够有效的减少人为设计错误

二桩基础设计计算 2.1 桩基础设计一般步骤: 桩基础的设计应力求选型适当、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对桩和承台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对地基(主要是桩端持力层)有足够的承载力和不产生过量变形,其设计内容如下图所示: 场地勘察 提出勘察报告 确定桩基持力层 确定桩型、外形尺寸和构造 确定单桩承载力 确定桩数和布桩 拟定承台尺寸和埋深 根据荷载条件验算 作用于桩上的力 验算承台的结构强度 验算桩基整体强度 计算桩基 沉降量 验算下卧 层强度 最后确定承台的 尺寸、配筋构造 单桩设计 绘制桩、承台施工图 结束 无必 要验 算整体强度变 形 , 且 无 软 弱 下 卧 层 Y Y Y Y Y Y Y N N N

【打孔与攻丝标准】 钻孔攻丝标准

【打孔与攻丝标准】钻孔攻丝标准 打孔与攻丝标准 M1--M10 X0.83=钻孔直径; M12--M20 X0.86= 钻孔直径 M22--M30 X0.87=钻孔直径; M32--M40 X0.88=钻孔直径 M42--M48 X0.89=钻孔直径; M50--M68 X0.90=钻孔直径打得孔一般 比丝锥攻丝的规格小0.3到0.5MM 螺纹规格螺纹标准 牙距螺纹底孔直径 M2 标准 0.40 1.60 细牙 0.25 1.75 M2.5 标准 0.45 2.10 细牙 0.35 2.20 M2.6 标 准 0.45 2.20 细牙 0.35 2.25 M3 标准 0.50 2.60 细牙 0.35 2.70 M3.5 标准 0.60 3.00 细牙 0.35 3.20 M4 标准 0.70 3.40 细牙 0.50 3.60 M5 标准 0.80 4.20 细牙 0.50 4.60 M6 标准 1.00 5.10 细 牙 0.75 5.30 M8 标准 1.25 6.80 细牙 1 1.00 7.10 细牙 2 0.75 7.30 M10 标准 1.50 8.60 细牙 1 1.25 8.90 细牙 2 1.00 9.10 细牙 3 0.75 9.30 M12 标准 1.75 10.40 细牙 1 1.50 10.60 细牙 2 1.25 10.90 细牙 3 1.00 11.10 M14 标准 2.00 12.20 细牙 1 1.50 12.60 细牙 2 1.00 1 3.10 M16 标准 2.00 1 4.20 细 牙 1 1.50 14.60 细牙 2 1.00 15.10 M18 标准 2.50 15.70 细牙 1 2.00 16.20 细牙 2 1.50 16.60 细牙

土木工程(桩基础)毕业设计 (2)

桩基础设计

目录 前言 1、建筑设计资料 (1)、设计原始资料 (2)、建筑基地平面图 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1)、选择桩型 (2)、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1)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4、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1)①—C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 (2)计算桩顶荷载 5、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1)、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2)、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3)、九桩承台承载力计算(①—C承台)(4)桩顶作用验算,桩承台验算(①—C承台) 6、承台设计 (1)、柱对承台的冲切 (2)、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3)、斜截面抗剪验算(4)、受弯计算7.桩基础沉降验算 8. 结论与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 (1)、设计原始资料 拟建三明大酒店工程位于三明市东兴五路以南,其东临电子商城,西侧为居民住宅,房地产公司。南侧为儿童服装设计公司。拟建建筑物为一框架结构,地面以上9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27000m2。基坑长约60m,宽约40m,基坑开挖深度6m。本次设计主要是对酒店的某根柱进行桩基础设计,作用于该柱(600mm×400mm)柱底面(基础顶面)处的荷载基本组合设计值有两类: 最大轴力组合:轴向力F=6200 kN,柱底弯矩为M= 510 kN·m ,水平荷载V =285 kN;桩身采用C30的混凝土浇筑。 最大弯矩组合:轴向力F=4715 kN,柱底弯矩为M= 670 kN·m ,水平荷载V =385 kN;(M、H作用于柱的长边方向且均为从左指向右)。 基坑周边无复杂管线,有利于基坑施工。 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区地貌单元为阶地,地形较平坦,场地四周均无特殊情况分布。在基坑支护影响范围内,自上而下有下列土层: ①-1层填土:灰色,稍密,主要由碎石、碎砖、建筑垃圾组成,硬质含量30-60%,填龄大于5年。 ②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含少量铁锰结核,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③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局部软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④层细砂:褐黄,黄色,细砂为主,含少量粘性土,分选性较好,成分多为石

钻夹具设计毕业论文.doc

钻夹具设计毕业论文 1.钻夹具的设计思路与工作原理 我的设计课题是对耳环孔的钻夹具的设计,装配图图纸如附1,为此我了解了耳环钻孔的加工工艺。 步骤 内容 要求 刀具 1 钻孔至4 深保证尺寸22±0.5 锥柄麻花钻 2 孔口去刺 直柄 3 孔口倒角 0.5×45°

对于耳环孔的加工,我选择了立式钻床进行加工,同时为了保证孔的同轴度,我选择了固定式钻模。经过查阅相关资料,钻夹具设计装配图如附1所示 该夹具工作原理:夹具在工作台上安装以后,刀具在固定钻套5的引导下钻4孔. 钻夹具的有关概念 2.1钻夹具: 用在各类钻床上进行钻、扩、铰孔的夹具统称为钻床夹具。习惯上称为钻模。钻模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都带有安装钻套的钻模板、刀具的引导装置。因此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主要由钻模来保证。 2.2钻夹具的作用: (1)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生产中依靠夹具专门定位元件可快速准确地完成工件在加工工位上的定位和夹紧,省去对工件找正、调整和装夹过程,缩短了每一工件的装夹辅助时间。 (2)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稳定整批工件的加工质量。夹具设计和应用重在解决工件可靠定位和稳定装夹,可以使工件之间加工条件差异性大为减小,所以采用夹具可以在保证加工精度上极大的稳定整批工件的加工质量。 (3)改善工人劳动条件。使用夹具后,工件的装卸方便而快捷,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夹具的防护封闭装置也保证了工人的生产安全。 3.钻夹具的结构类型 钻床夹具应用广泛,种类较多,常用钻夹具的结构两类型大致可分为固定

式、回转式、翻转式、盖板式和滑注式等几种类型。在设计耳环孔钻夹具时我采用了固定式钻模。 固定式钻模,在使用的过程中,钻模在机床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这类钻模加工精度较高,可以更好保证孔的位置尺寸精度.在附1装配图中,使用固定式钻模板钻孔精度高.。 4.钻夹具的组成 4.1定位元件 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正确位置的元件称为定位元件。在附1装配图中台阶定位销3和v形块6,手旋螺钉16于定位元件。 4.2夹紧元件 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元件称为夹紧元件。在附1装配图中螺杆9,支板10,手把11和v形块6夹紧元件组成了一个夹紧机构。 4.3导向元件 用来确定刀具位置并引导刀具进行加工的元件称为导向元件。在附1装配图中带肩固定钻套5是引导刀具加工的导向元件,导板8也是导向元件。钻夹具的导向元件是钻套,钻套按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固定钻套、可换钻套、快换钻套和特殊钻套几类。 钻套中引导刀具内径尺寸及偏差根据引导刀具尺寸定,通常取引导刀具最大极限尺寸,若钻套引导是刀具导向部分,可按基孔制相应选取钻套内径h7/f8。本次所设计的钻套不属于标准件需要自己设计,采用材料为t8a,内外轮廓粗糙度均为1.6,如图附5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