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问题详解(新颖全面)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问题详解(新颖全面)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问题详解(新颖全面)

2011《微生物学与检验》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广义是指医院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一般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其他感染。

2.肥达反应肥达氏反应是用已知伤寒菌的H(鞭毛)和O(菌体)以及甲型(A)与乙型(B)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标准液与病人血清做凝集试验,用于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或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免疫凝集实验

3.基小体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时,可在胞质形成嗜酸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包涵体,称基小体,有诊断价值。

4.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的一类病毒,因部分噬菌体能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故称为噬菌体。

5.血浆凝固酶是能使含有肝素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致病株大多数能产生,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6.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不断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产物,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7.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菌、非病原菌和芽孢。

8.药物敏感试验指在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或耐受)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

9.外 - 斐氏试验普通变形杆菌X19、X2、Xk的菌体抗原性与某些立克次氏体具有共同抗原成分,临床上用于协助诊断立克次氏体病

10.L 型细菌是指细菌发生细胞壁缺陷的变型。因其首次在lister研究所发现。故以其第一个字母命名。

11.菌群失调: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间的比例发生大幅度的改变.

12.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放大几十上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3.细菌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14.最小抑菌浓度稀释法测得的某抗菌药物抑制待测菌的最小浓度

15.菌落单个细菌在平板培养基上形成单一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

16.汹涌发酵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使酪蛋白凝固,大量的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

17.无菌操作用于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组织或其它无菌围地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18.流感杆菌“卫星现象”指流感嗜血杆菌生长在金葡萄周围处的菌落增大现象

19.培养基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综合营养基质。

20.包涵体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在胞质或胞核出现嗜酸或嗜碱性染色,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圆形或不规则的团块结构。

21.正常菌群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

量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无害,成为正常菌群。

22. 毒素指许多Gˉ菌的细胞壁结构成分,只有当细菌死亡破裂,菌体自溶,或用人工方法裂解细菌时才释放出来。

23. 干扰现象:当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机体或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24.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暂时或一过性通过。

25菌丝:真菌的孢子以出芽的方式增殖,在适宜环境下孢子长出牙管,并逐渐延长呈丝状。

二.填空题

1 L 型细菌是指(细菌发生细胞壁缺陷的变型)。

2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灭菌)。

3 细菌 H-O 变异是指(鞭毛变异)

4 药敏试验所用标准培养基是,所用菌液相当于(108)个细菌/ ml ,细菌接种采用(分区)划线接种法。

5 细菌致病因素包括(毒力强弱)、(进入机体数量)和(侵入的部位是否合适)。

6 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包括(毒血症败血症菌血症毒素血症脓毒血症)

四种类型。

7 不染色标本检查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

8 影响革兰染色结果的关键步骤是(脱色)。

9 有动力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穿刺接种线(模糊),无动力细菌穿刺接种线(清晰)。

10 糖发酵试验用于观察细菌分解糖是否产(产酸)和(产气)。

11 靛基质试验的原理为,细菌产生的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而生成(吲哚),此代产物与加入的试剂反应,生成(红色)。

12 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分为(α)、(β)和(γ)三种类型。

13 葡萄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阳性)性,链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阴性)性。

14 呈现脐窝状菌落的球菌是(肺炎链球菌)。

15 抗 O 试验是测定病人血清中(伤寒沙门菌)抗体效价的试验,用于风湿热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16 血平板上呈现草绿色溶血环的病原性球菌是(肺炎链球菌)和(甲型溶血链球菌)。

17 IMViC 试验包括(吲哚(I))、(甲基红(M))、(VP(V))和(枸橼酸盐利用(C))四项试验。

18 分解乳糖的细菌在肠道选择平板上呈现(粉红)菌落,不分解乳糖则为(无色)菌落。

19 KIA 斜面红色表明,底层黄色、有气泡表明(分解乳糖)、(产气),有黑色沉淀表明(产硫化氢)试验阳性

20 霍乱弧菌生物型包括(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

21 AIDS 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人)和(HIV携带者),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

22 真菌菌落有(酵母样菌落)、(酵母样菌落)和(丝状菌落)三种。

23 病毒培养方法有(鸡胚接种)、(组织培养)和(动物接种)。

24 病毒的基本结构由(核心)和(衣壳)组成,有些病毒还具有(包膜)。

25 流感病毒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甲)、(乙)、(丙)三型,其中容易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是其中的(甲)型。

26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和物品的操作方法称为(无菌操作技术)。

27 含菌量较多的标本(如粪便)的接种通常采用(分区)接种法。

28 能引起性病的病原性球菌是(淋病奈瑟菌)。

29 普通琼脂培养基的灭菌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法,含糖培养基灭菌所需温度通常为(115℃)。

30 无菌室空气消毒常采用(紫外线)法。

31 不染色标本检查的目的主要是观察细菌的(动力)现象。

32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一般表现为(菌膜)、(混浊)(沉淀)三种生长现象。

33 IMViC 试验是指(吲哚)、甲基红试验、(VP)、枸櫞酸盐利用试验。

34 产气肠杆菌 IMViC 试验结果为――++,而大肠埃希菌 IMViC 结果则为(++--),借此可区别这两种细菌。

35 由于脲素培养基中的酸碱指示剂为酚红,因此脲素分解试验以出现(红)色为阳性结果。

36 细菌在 SS 平板上呈现无色菌落表明该菌不分解糖,若菌落中心呈黑色表明细菌分解含硫氨基酸后产生(硫化氢)。

37 细菌药敏试验标准比浊管其浊度为(0.5)麦氏比浊标准,相当于 1.5 ×10 8 /ml 。

38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具有鉴别意义的菌落特征主要是(色素)和(溶血)。

39 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三大类。

40 脑脊液标本直接镜检发现嗜中性粒细胞中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对诊断(脑膜炎奈瑟菌)疾病有初步诊断价值。

41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将(葡萄糖酸盐)试验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作为肠杆菌科的初步分群试验。

42 肠道杆菌分离培养的强选择培养基多采用(ss)平板。

43 快速分解(尿素)是变形杆菌的重要生化反应特征。

44 血清 HBsAg 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

45 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鞭毛芽孢荚膜菌毛)、()、()、()。

46 抗酸染色的意义是(鉴别抗酸菌)。

47 K — B 法药敏试验所用的培养基为(M-H),纸片间距不小于(24mm)。

48 测定药物或环境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宜采用(对数生长期)期的培养物进行试验。

49 靛基质试验加入的试剂是(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50 流脑病人的脑脊液应接种(血平板(巧克力色平板))培养基。

51.甲基红试验和 V - P 试验所用的培养基是(蛋白冻水)。

52 分段划线接种法多用于(含菌量较多)标本,斜面接种主要用于(接种法。鉴定或保存菌种);饮水、牛乳标本细菌计数常采用(倾注平板法)

53 高温杀菌的原理是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凝固,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54 用于协同凝集试验的葡萄球菌抗原是(.SPA)。

55 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最常用的糖类是(乳糖)。

56 结核标本前处理法目前以(压力蒸汽灭菌)法为主流。

57 乙肝病人血清学检查(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具有诊断价值。

58 缺乏细胞壁的微生物是(L型细菌)。

59 皮肤丝状菌标本检验滴加 10 % KOH 的目的是(软化透明标本)。

60. 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菌一起在兔血和M.H琼脂平板上一起培养时,可以见到靠近葡萄球菌菌落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而远离葡萄球菌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小,这种现象称为卫星现象。

61 培养基按物理性状可分为(固体)、(液体)、(半固体)三类。

62 常用的检测细菌糖代产物的试验有()、()、()。糖发酵试验 vp试验甲基红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任三个都对)

63 动物的采血方法有()、()、()。耳缘静脉采血、颈静脉采血心脏采血

64 能产生自溶酶的球菌有(肺炎链球菌)。

65 分离培养伤寒杆菌,第 l 、 2 周应取(血)标本,第 3 周后应取(便)标本。

66 细菌在 SS 平板上,由于(产生硫化氢)可使菌落中心呈黑色,

67 Ascoli 试验是利用高效价免疫血清检查(炭疽芽孢杆菌)菌的抗原。

68 常用于保存病毒送检材料的保存液是(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

69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

70 衣原体独特的生活周期包括()和()。始体原体

71 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为()和()两大部分。孢子和菌丝

72 微生物的种类按其结构和组成差异分为()、()和()三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

73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鞭毛芽孢荚膜菌毛

74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规律可用人工绘制的()来体现,可将其分为()、()、()和()四个时期。对数生长曲线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75 培养基制备程序可分为()、()、()、()、()和()等步骤。配料、溶化、矫正pH、澄清过滤、分装、灭菌及检定

76 常用的湿热消毒灭菌法有()、()、()、()等。煮沸法巴氏消毒法间歇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77.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联合敏感试验的结果可分()、()、无关作用和

()四种类型。协同作用相加作用拮抗作用

78 细菌感染机体是否发病主要与()、()和()有关。毒力强弱、进入机体数量、侵入的部位是否合适

79 细菌常见的变异现象有()、()、()等。 .耐药毒力鞭毛

80. 致病菌可随粪便流入水中,因从水中直接检出致病菌较难,故常用菌作为水被粪便污染的主要指标。大肠杆菌

81.检测细菌有无动力或有无鞭毛的方法包括()、()等。斜面接种悬滴法

82.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和()。球菌杆菌弧菌

83. 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微米)。

84. 正常菌群对人体具有()、()、()和()等作用。生物拮抗作用刺激免疫应答合成维生素降解食物残渣

85. 紫外线杀菌机理是(),只能用于()和()消毒。蛋白质变性空气物体表面

86.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一般表现为()、()两种生长现象。菌洛菌苔

87. MIU试验包括()、()、和()四项试验。动力靛基质尿素酶

88. B群链球菌能产生一种胞外物质(CAMP)因子,该因子能增强金黄色葡萄菌的β-溶血毒素溶解红细胞的活性。

89. 由于脲素培养基中的酸碱指示剂为酚红,因此脲素分解试验以出现(红色)色为阳性结果。

90. MIU试验可同时观察细菌()、()的产生和细菌分解()的活性。动力靛基质尿素酶

91.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肠毒素测定用来接种的动物是(幼猫)。

92. 培养基按用途可分为()、()、()、()、()。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厌氧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93. 在医院环境监测的微生物学监测中,婴儿室、儿科病房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不得检出(),、外、妇、儿科病房物体表面不得检出()菌。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

94.有鞭毛细菌失去鞭毛,动力随之消失,称为(H-O)变异。

95. 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应的英文缩写。

96. (鼠疫耶尔森菌)是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该菌(Vi)抗原具有抗吞噬作,与该菌毒力有关。

97. (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菌。

98. 结核分枝杆菌革兰染色为阳性,但不易着色,一般用(抗酸染色法)。

99. 新型隐球菌荚膜常用(墨汁染色)染色镜检法。

100. 梅毒螺旋体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碘液)染色可将其染成棕褐色,在光镜下易于观察。

三.选择题

1 .下列哪种显微镜观察细菌动力的效果好

A 普通光学显微镜

B 暗视野显微镜

C 荧光显微镜

D 电子显微镜

E 解剖显微镜

2 .革兰染色法的染色步骤是

A 结晶紫或龙胆紫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复红或沙黄复染

B 结晶紫或龙胆紫初染、酒精脱色、碘液媒染、复红或沙黄复染

C 结晶紫或龙胆紫初染、酒精脱色、复红或沙黄复染

D 美蓝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复红或沙黄复染

3 .用革兰染色,革兰阴性菌染成

A 紫色

B 蓝色

C 红色

D 黄色

E 灰色

4 .用抗酸染色法染色,抗酸菌染成

A 蓝色

B 紫色

C 黄色

D 红色

E 紫红色

5 .关于鉴别培养基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

A 含有细菌需要的最基本营养成分,可供大多数细菌生长

B 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

C 可选择所欲分离的细菌,而抑制其它细菌生长

D 供细菌生化反应实验,借以鉴定细菌之用

E 加有还原性物质,降低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

6 .在临床细菌学检验中,含菌量较多的标本,如粪便,接种方法适宜用

A 平板倾注培养法

B 平板连续划线法

C 平板分段划线法

D 斜面接种法

E 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7 .中等大小的杆菌

A 长 1 μ m ,宽 0.2 ~ 0.3 μ m

B 长 1 ~ 2 μ m ,宽 0.2 ~ 0.3 μ m

C 长 2 ~ 3 μ m ,宽 0.3 ~ 0.5 μ m

D 长 0.6 ~ 1.5 μ m ,宽 0.3 ~ 0.4 μ m

E 长 4 ~ 10 μ m ,宽 1 ~ 2 μ m

8 .用革兰染色,革兰阳性菌被染成

A 红色

B 蓝色

C 灰色

D 紫色

E 黄色

9 .抗酸染色的染色程序是

A 5 %石炭酸复红加温并延长染色时间、 3 %盐酸酒精脱色、美兰液复染

B 5 %石炭酸复红加温并延长染色时间、 5 %盐酸酒精脱色、美兰液复染

C 5 %酸性复红染色、 3 %盐酸酒精脱色、美兰液复染

D 5 %石炭酸复红染色、 3 %盐酸酒精脱色、美兰液复染

E 美兰加温并延长染色时间、 3 %盐酸酒精脱色、 5 %石炭酸复红液复染

10 .含有血清的培养基或卵黄培养基灭菌方法应采用

A 煮沸法

B 流通蒸汽消毒法

C 巴氏消毒法

D 高压蒸汽灭菌法

E 间歇灭菌法

11 .抗菌药物合理选择不包括

A 重视病原学诊断

B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拟选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特点

C 选择有效、广谱、新型的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发生

D 在可能情况下应尽量选择窄谱抗生素

E 根据感染部位、病人的基础疾病和免疫状态选择用药

12 .微需氧菌培养的气体条件为

A 3 % O 2 、 17%CO 2 、 80%N 2

B 5%O 2 、 10%CO 2 、 85%N 2

C 10%O 2 、 15%CO 2 、 75%N 2

D 15%O 2 、 15%CO 2 、 75%N 2

E 20%O 2 、 10%CO 2 、 70%N 2

13 .血琼脂平板是

A 选择性培养基

B 基础培养基

C 营养培养基

D 特殊培养基

E 鉴定培养基

14 . KIA 一般不用于观察

A 乳糖发酵

B 葡萄糖发酵

C 硫化氢产生

D 产气现象

E 动力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四)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选择题 A 型题 1.下列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中哪种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A 霍乱弧菌 B 肉毒杆菌 C 白喉杆菌 D 链球菌 E 破伤风杆菌 2.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方法是: A 清创处理 B 有效抗生素治疗 C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D A+B E A+B+C 3.当一民工因铁钉深刺足底造成外伤送医院急诊时,医生应首先考虑给予注射 A.破伤风类毒素 B.破伤风抗毒素 C.白百破三联疫苗 D.丙种球蛋白 E.破伤风菌苗 4.王某,48岁,建筑工人;因牙关紧闭、四肢痉孪而入院。8天前,右脚被铁钉扎伤,伤口深,但几日后自愈。5日后右腿有些麻木和疼痛,且咀嚼不便,吞咽困难,最后全身抽搐,四肢痉挛。入院诊断为破伤风,请问下述哪项是最佳治疗原则 A 注射青霉素 B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白百破疫苗 C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青霉素 D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E 注射青霉素和白百破疫苗 5.鉴定破伤风杆菌有无致病性的最重要的根据是 A G+细长杆菌 B 顶端圆形芽孢 C 有周身鞭毛 D 专性厌氧生长 E 产生特异性外毒素 6.破伤风梭菌除致破伤风病外,还能引起何种疾病E A.菌血症 B.食物中毒

C.组织坏死 D.坏死性肠炎 E.以上均不是 7.下列搭配哪项不恰当: A 大肠杆菌EHEC组——出血性肠炎 B 炭疽杆菌——气性坏疽 C 破伤风杆菌——脐带风 D 淋球菌——尿道炎 E 脑膜炎球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8.不是肉毒梭菌特点的是 A 芽胞位于菌体次极端,菌体呈网球拍状 B 严格厌氧 C 致病物质主要是肉毒毒素 D 引起疾病主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E 肉毒毒素作用机制是阻止神经组织释放乙酰胆碱 B型题 A 常因滥用抗生素所致的疾病 B 常经呼吸道所致的疾病 C 常经消化道所致的疾病 D 常经产道所致的疾病 E 常因战伤所致的疾病 1.假膜性肠炎 2.气性坏疽 3.肉毒中毒 X型题 1.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较常见的细菌有 A 金葡菌 B 伤寒杆菌 C 产气荚膜杆菌 D 破伤风杆菌 E 副溶血性弧菌 2.产气荚膜芽孢梭菌引起的疾病有 A 气性坏疽 B 坏死性肠炎 C 产褥热 D 食物中毒 E 伪膜性肠炎 3.有迁徙性生长现象的是 A 链球菌 B 变形杆菌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及细菌生理 一、名词解释 1.血清学诊断 2.培养基 3.基础培养基 4.选择培养基 5.鉴别培养基 6.菌落 二、填空题 1.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和标本的选 择、、有直接关系。 2.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O”实验属于。 3.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 的和.第二次抗体效价比第一 次时方有诊断意义。 4.对流行性脑炎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可采集的标本 有、和。 5.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时,从有正常菌群部位采取的标本应接种 于培养基或培养基。 6.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中,常用的血清学方法 有、和三大类。 7.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血清学试验有和。 三、单项选择题 1.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关于其原因下述不正确的是 A.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C.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灭活疫苗则不能 D.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IgA,故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E.减毒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即能达到免疫效果,而灭活疫苗需接种多次 2.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组成是

A.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死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C.百日咳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E.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3.使用时要注意防止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制剂是 A.丙种球蛋白 B.胎盘球蛋白 C.抗毒素 D.白细胞介素 E.干扰素 4.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中提取制备 B.一般含IgM C.一般不会引起超敏反应 D.主要用于麻疹,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 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5.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内,分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A.血液 B.尿液 C.粪便 D.呕吐物 E.脑脊液 6.咽喉假膜标本涂片染色后,镜检出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其临床意义在于诊断 A.结核病 B.军团病 C.白喉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试题

一、选择题(A型): !、下列细菌中哪一种细菌在血平板上一般不出现溶血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甲型链球菌 D、肺炎双球菌 2、进行玻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不需要下列哪种材料? A、免血浆 B、生理盐水 C、2%红细胞悬液 D、待检细菌 3、UMI系统不包括下列哪一项试验? A、尿素酶 B、甲基红 C、靛基质 D、动力 4、麦康凯培养基和克氏双糖铁共有的成分是: A、葡萄糖 B、酚红 C、中性红 D、乳糖 5、对浓汁标本进行细菌学鉴定,下列哪一项试验一般不包括在内? A、涂片染色镜检 B、血平板分离培养 C、血浆凝固酶试验 D、抗"O"试验 6、乙链在血清肉汤中的生长情况是: A、完全沉淀生长 B、均匀混浊生长 C、部分沉淀生长 D、形成菌膜 7、甲基红试验和VP试验阳性表明被检菌具有以下哪一特性: A、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B、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 C、生成甲醇、甲醛 D、以上全部 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霍乱弧菌的特点 A、有动力 B、抵抗力较强 C、耐碱不耐酸 D、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人是唯一易感者 9、对于一个脓汁标本,首先应进行的检验步骤是: A、涂片镜检 B、接种血平板 C、含硫氨基酸 D、苯丙氨酸 10、抗"O"试验管法中,溶血素应预先用还原剂处理,原因是: A、还原被氧化的S溶血素,恢复溶血能力 B、溶血素O对热不敏感 C、溶血素S对氧敏感 D、以上全错 11、观察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典型形态,选择哪一种培养基可得理想结果: A、普通琼脂平板 B、普通肉汤 C、血琼脂平板 D、血清肉汤 12、对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标本采送,哪一种是错误的? A、低温 B、保温 C、防干燥 D、快速 13、区别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可采用下列哪种试验? A、氧化酶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葡萄糖发酵 D、动力试验 14、下列哪一项可用于区别肺炎双球菌和甲型链球菌? A、胆汁溶菌试验和甘露醇发酵试验 B、溶血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 C、菊糖发酵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 D、溶血试验和菊糖发酵试验

主治医师 (临床医学检验学)-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B型题)_2

主治医师 (临床医学检验学)-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 验(B型题) 1、皮窗试验是测定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A.趋化性 B.调理功能 C.吞噬功能 D.杀菌功能 E.抗原递呈功能 2、Boyden小室法是测定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A.趋化性 B.调理功能 C.吞噬功能 D.杀菌功能 E.抗原递呈功能 3、NBT还原试验是测定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A.趋化性 B.调理功能 C.吞噬功能 D.杀菌功能

E.抗原递呈功能 4、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检查 A.DNA B.包涵体 C.衣壳 D.包膜 E.RNA 5、病毒的辅助结构 A.DNA B.包涵体 C.衣壳 D.包膜 E.RNA 6、用变形杆菌代替立克次体与患者血清作凝集反应的试验是 A.肥达试验 B.神奈川试验 C.锡克试验 D.ELEK试验 E.外一斐试验

7、用于肠热症的辅助诊断试验是 A.肥达试验 B.神奈川试验 C.锡克试验 D.ELEK试验 E.外一斐试验 8、用于巧克力琼脂平板的阳性质控菌株是 A.脆弱拟杆菌 B.副溶血弧菌 C.黏质沙雷菌 D.粪肠球菌 E.淋病奈瑟菌 9、用于TCBS平板的阳性质控菌株是 A.脆弱拟杆菌 B.副溶血弧菌 C.黏质沙雷菌 D.粪肠球菌 E.淋病奈瑟菌

10、用于厌氧血平板的阳性质控菌株是 A.脆弱拟杆菌 B.副溶血弧菌 C.黏质沙雷菌 D.粪肠球菌 E.淋病奈瑟菌 11、用于鉴别石膏样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的培养基是 A.沙保弱培养基 B.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C.脑心葡萄糖血琼脂 D.皮肤真菌试验培养基 E.尿素琼脂 12、用于培养深部真菌,使二相性真菌呈酵母型的培养基是 A.沙保弱培养基 B.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C.脑心葡萄糖血琼脂 D.皮肤真菌试验培养基 E.尿素琼脂 13、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检查的是

微生物学检验试题

《微生物学检验》期末考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菌落 2.病毒 3.S PA 4.溶源性细菌 5.非发酵菌 6.菌群失调 7.选择性培养基 8.MIC 二.单项选择题(将答案填入表中相应位置,每题1分,共20分) 1.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 A.中介体 B.质粒 C.核蛋白体 D.线粒体内膜 E.性菌毛 2.细菌细胞壁特有的化学结构是( ) A脂蛋白 B.胆固醇 C.脂多糖 D.肽聚糖 E.磷壁酸 3.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 C A.磷壁酸 B.脂蛋白 C.脂多糖 D.细菌素 E.荚膜多糖 4.在下列病原菌中能够产生自溶酶,胆汁溶菌试验阳性的细菌是 C A.淋球菌 B.白喉杆菌 C.肺炎链球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结核杆菌 5.BCG是结核分枝杆菌的变异株,它属于 A.形态变异 B.菌落变异 C.结构变异 D.毒力变异 E.耐药变异 6.用TCBS平板分离培养病原菌是 A A.霍乱弧菌 B.结核杆菌 C.痢疾杆菌 D.嗜盐性弧菌 E.非发酵菌 7.用溴麝香草酚蓝作为指示剂的培养基是 A.尿素培养基 B.MIU培养基 C.O/F培养基 D.糖发酵培养基 E.EMB培养基 8.编码细菌耐药性的质粒是 A.F质粒 B.R质粒 C.Col质粒 D.Vi质粒 E.K质粒 9.可迟缓发酵乳糖的志贺菌是 A.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鲍氏志贺菌 D.宋内志贺菌 E.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哪一类大肠埃稀菌在临床上可引起霍乱样腹泻 A.ET EC B.EP EC C.EIEC D.EH EC E.EAgg EC 11.下列毒素中引起猩红热的毒素是 A.葡萄球菌肠毒素 B.霍乱肠毒素 C.链球菌的致热外毒素 D.白喉外毒素 E.沙门菌肠毒素 12.以溶血形式作为分类主要依据的病原菌是 E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名词解释

1.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部、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遗传、进化,以及人类、动物、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3.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主要是研究与医学和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的学科,目的是控制和消灭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保证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4.细菌L型bacterial L form:细菌在体内外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后导致细胞壁肽聚糖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进而形成一种细胞壁缺失或缺陷的细菌。 5.?原生质体protoplast:细菌变成为L型后,细胞壁完全缺失,细菌仅被一层细胞膜包裹。 6.原生质球spheroplast:源于革兰阴性菌的L型。 7.中介体mesosome:细菌细胞膜可内陷形成一种特有的结构,是部分胞膜折叠形成的泡囊状、管状或薄层状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方能看到。 8.?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是小的双股闭合环状DNA分子,可独立于染色体存在并复制,也可整合到染色体上。 9.芽孢:很多革兰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在菌体内部形成具有多层膜包裹的原型或卵圆形的小体,是细菌代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维持生存、具有特殊抵抗力的休眠结构。 10.热原质pyrogen: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的的物质。 11.?噬菌体bacteriophage or 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只能在活的宿主菌内复制,噬菌体的DNA不仅随着它的感染可在宿主菌之间及宿主菌与噬菌体之间传播,而且还能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 12.?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se:为感染宿主后,能在宿主菌细胞内独立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 13.溶源性细菌lysogenic:染色体上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14.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 phase:为感染宿主菌后,将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或像质粒存在于细胞之中,随细菌的DNA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的噬菌体。15.转座子transposon,Tn:是一类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是细菌基因组中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DNA序列。 16.突变mutation:是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导致的变异可传于后代。 17.?转化transformation:是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18.?接合conjugation: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质粒)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19.?转导transduction: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使后者获得新的性状。 20.?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是侵入细菌的噬菌体在溶原期可以前噬菌体形式在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习题集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习题集 第一部分基础题绪论一、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 )二、选择题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个体微小B 分布广泛C 种类繁多D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E 结构简单2.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细菌B真菌 C支原体 D 衣原体E立克次体3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 螺旋体 B 放线菌 C 真菌 D 细菌 E 立克次体4下列那种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 细菌B衣原体 C支原体 D病毒 E立克次体 细菌的形态及结构 一、名词解释:1.肽聚糖()2.脂多糖()3. 质粒()4. 异染颗粒()5. 革兰染色()6. 芽胞()7荚膜() 二、选择:1.及真核细胞结构相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A核蛋白体(核糖体)B线粒体C高尔基体 D细胞膜 E 细胞壁2.及细菌运动有关的结构是A鞭毛B菌毛C纤毛D荚膜E轴丝3.及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A外膜层B核膜C线粒体膜D荚膜E细胞膜4.芽胞及细菌致病有关的是A抗吞噬B产生毒素C耐热性D粘附于感染部位E侵袭力 5.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 A B 核蛋白体 C质粒D异染颗粒 E性菌毛 6.及细菌粘附功能有关的细菌结构是A菌毛B荚膜 C中介体D 胞浆膜E细胞膜

7.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A鞭毛B细胞质C 细胞膜D核质(拟核)E细胞壁 8.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份是 A 肽聚糖 B 蛋白质 C鞭毛 D 核酸E脂多糖 9.及细菌感染侵袭相关的结构是A 中介体B 细胞膜 C异染质颗粒D 芽胞E 荚膜 10.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A 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C抑制细菌的酶活性D破坏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E破坏细胞膜11细菌的L型是指:A细菌的休眠状态B细胞壁缺陷型细菌C非致病菌D不可逆性变异的细菌E光滑型—粗糙型菌落()变异 12.溶菌酶杀菌的作用机理是:A裂解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 B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肽酶C及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 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 E破坏细胞膜 13.关于细菌的L型错误的是:A主要由肽聚糖结构的缺损引起的B可在体外试验中形成C呈多形性D需在高渗透压的培养基中分离培养E失去产生毒素的能力而使其致病力减弱 14.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是由于A细胞核结构B细胞壁结构C 细胞膜结构同D磷酸壁的有无 E中介体的有无15.细菌哪种结构类似真核细胞线粒体A核蛋白体B中介体C胞质颗粒D质粒 E 核质16.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结构是A荚膜B异染颗粒C鞭毛D菌毛 E芽胞17.革兰染色所用试剂的顺序是A稀释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5)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A1题型 1、人类ABO血型抗原包括 A、A抗原 B、B抗原 C、O抗原 D、AB抗原 E、A抗原和B抗原 答案:E 2、ABO血型物质在人体中可引起哪几种Ab产生 A、抗B抗体 B、抗AB抗体 C、抗A抗体 D、抗O抗体 E、抗A和抗B抗体 答案:E 3、免疫耐受就是 A、非特异性无反应性 B、特异性无反应性 C、机体无反应性 D、免疫抑制性 E、对任何抗原都不反应 答案:B 4、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 A、IgE B、IgA C、活化B细胞 D、活化T细胞 E、活化NK细胞

答案:D 5、佐剂作用是 A、将Ag送入机体各部位 B、将Ag固定在局部 C、增强Ag免疫原性 D、赋予Ag免疫原性 E、增强机体对Ag的免疫应答 答案:E 6、下列哪种物质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A、IgG B、干扰素 C、IgA D、前列腺素 E、补体 答案:E 7、TDH 细胞是 A、产生Ab细胞 B、天然杀伤细胞 C、细胞毒细胞 D、迟发变态反应T细胞 E、依Ab杀伤T细胞 答案:D 8、关于霍乱弧菌是否侵入上皮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侵入 B、侵入 C、在特定条件下侵入 D、具有侵袭基因的霍乱弧菌侵入 E、侵入后局限于上皮细胞内 答案:A 9、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溶血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A、α、β溶血素 B、α、γ溶血素 C、β、γ溶血素 D、δ、ε溶血素 E、α、γ溶血素 答案:A 10、与其他肺部感染病原菌相比较,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特点是 A、产生外毒素 B、具有内毒素 C、产生溶血素 D、产生绿脓素 E、具有菌毛 答案:D 11、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含有荚膜多糖抗原称作: A、V抗原 B、M抗原 C、A抗原 D、X抗原 E、S抗原 答案:B 12、下列关于铜绿假单胞菌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革兰氏阳性球菌 B、革兰氏阳性杆菌 C、无芽孢 D、具有荚膜 E、无鞭毛 答案:C 13、下列何种微生物具有荚膜结构 A、军团菌 B、支原体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与检验》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 2.肥达反应 3.内基小体 4. 噬菌体: 5.血浆凝固酶 6.败血症 7.灭菌 8.药物敏感试验 9.外 - 斐氏试验 10.L 型细菌 11.菌群失调:12.微生物 13.细菌 14.最小抑菌浓度 15.菌落 16.汹涌发酵 17.无菌操作18.流感杆菌“卫星现象” 19.培养基 20.包涵体 21.正常菌群 22. 内毒素 23. 干扰现象: 24.菌血症 25菌丝: 二.填空题 1 L 型细菌是指()。 2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3 细菌 H-O 变异是指()。 4 药敏试验所用标准培养基是,所用菌液相当于()个细菌/ ml ,细菌接种采用()划线接种法。 5 细菌致病因素包括()、()和()。 6 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包括()、()、()和()四种类型。 7 不染色标本检查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的()。 8 影响革兰染色结果的关键步骤是()。 9 有动力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穿刺接种线(),无动力细菌穿刺接种线()。 10 糖发酵试验用于观察细菌分解糖是否产()和()。 11 靛基质试验的原理为,细菌产生的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而生成(),此代谢产物与加入的试剂反应,生成()。 12 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分为()、()和()三种类型。 13 葡萄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链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 14 呈现脐窝状菌落的球菌是()。 15 抗 O 试验是测定病人血清中()抗体效价的试验,用于风湿热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16 血平板上呈现草绿色溶血环的病原性球菌是()和()。 17 IMViC 试验包括()、()、()和()四项试验。 18 分解乳糖的细菌在肠道选择平板上呈现()菌落,不分解乳糖则为()菌落。 19 KIA 斜面红色表明,底层黄色、有气泡表明()、(),有黑色沉淀表明()试验阳性 20 霍乱弧菌生物型包括()和()。 21 AIDS 的传染源是()和(),传播途径主要有(),()和()。 22 真菌菌落有()、()和()三种。 23 病毒培养方法有()、()和()。 24 病毒的基本结构由()和()组成,有些病毒还具有()。 25 流感病毒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三型,其中容易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是其中的()型。 26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和物品的操作方法称为()。 27 含菌量较多的标本(如粪便)的接种通常采用()接种法。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A1题型 1.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屏障结构包括 A、皮肤与粘膜 B、血脑屏障 C、胎盘屏障 D、免疫系统 E、A、B和C 答案E 2. 有关内毒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均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 B、其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C、160℃,2~4小时才被破坏 D、毒害效应具有组织器官选择性 E、毒性作用较弱 答案D 3. 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度称为毒力 B、毒力主要由侵袭力和毒素所决定 C、破伤风毒素属于内毒素 D、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宿主机体的防御功能,并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E、以上均不是 答案C 4. 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外毒素 A、脂多糖 B、痉挛毒素 C、肉毒毒素 D、表皮剥脱毒素 E、霍乱肠毒素

答案A 5. 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外毒素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产毒性大肠杆菌肠毒素 C、白喉毒素 D、表皮剥脱毒素 E、类脂A 答案E 6. 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包括 A、发热反应 B、白细胞反应 C、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D、以上都是 E、A和C 答案D 7. 慢性志贺菌感染的病程一般在()以上 A、两周 B、一个月 C、两个月 D、六周 E、七周 答案C 8. 志贺菌随饮食进入体内,导致人体发病,其潜伏期一般为 A、一天之内 B、1-3天 C、5-7天 D、7-8天 E、8天以后 答案B 9. 下列关于结核分支杆菌描述正确的是

A、类脂质为胞壁中含量最多的成分 B、产生外毒素 C、产生内毒素 D、耐药性低 E、一般采用革兰氏染色 答案A 10. 我国的卫生标准中,每升饮用水中不得超过()个大肠杆菌 A、1 B、3 C、5 D、7 E、8 答案B 11. 大肠杆菌指数测定时,37℃培养24小时,能发酵乳糖()为阳性 A、产酸 B、产酸产气 C、产酸不产气 D、产气不产酸 E、以上都不产生 答案B 12. 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A、脑膜炎奈瑟菌 B、结核分支杆菌 C、铜绿假单细胞 D、枯草芽孢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答案C 13. 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 A、大肠杆菌 B、铜绿假单细胞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一一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及细菌生理 一、名词解释 1. 血清学诊断 o 拉圭苴 2. 培养基 3. 基础培养基 4. 选择培养基 5. 鉴别培养基 6. 菌落 二、填空题 1. 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和标本的选 择、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直接关系。 2. 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 O'实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 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抗体效价比第一 次____________________ 时方有诊断意义。 4. 对流行性脑炎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可采集的标本 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 5. 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时,从有正常菌群部位采取的标本应接种 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基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基。 6. 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中,常用的血清学方法 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类。 7. 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血清学试验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 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关于其原因下述 不正确的是 A. 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B. 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C. 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灭活疫苗则不能 D. 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IgA ,故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试题库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习题集 本习题集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基础题,主要测试学生对每一章节内容得掌握程度;第二部分为综合题,侧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得能力及对本门课程掌握得程度;第三部分为病例分析题,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 第一部分基础题 绪论 二、选择题 1.下列描述得微生物中,不就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得就是 A 个体微小 B 分布广泛 C 种类繁多 D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E 结构简单 2.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得就是 A 细菌 B 真菌 C 支原体 D 衣原体 E 立克次体 3.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得就是 A 螺旋体 B 放线菌 C 真菌 D 细菌 E 立克次体 4.下列那种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 细菌 B 衣原体 C 支原体 D 病毒 E 立克次体 二、选择: 1.与真核细胞结构相比较,细菌所特有得一种重要结构就是 A 核蛋白体(核糖体) B 线粒体 C 高尔基体 D 细胞膜 E 细胞壁 2.与细菌运动有关得结构就是 A 鞭毛 B 菌毛 C 纤毛 D 荚膜 E 轴丝 3.与内毒素有关得细菌结构就是 A 外膜层 B 核膜 C 线粒体膜 D 荚膜 E 细胞膜 4.芽胞与细菌致病有关得特征就是 A 抗吞噬 B 产生毒素 C 耐热性 D 粘附于感染部位 E 侵袭力 5.细菌核质以外得遗传物质就是 A mRNA B 核蛋白体 C 质粒 D 异染颗粒

E 性菌毛 6.与细菌粘附功能有关得细菌结构就是 A 菌毛 B 荚膜 C 中介体 D 胞浆膜 E 细胞膜 7.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得就是 A 鞭毛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D 核质(拟核) E 细胞壁 8.细菌内毒素得主要成份就是 A 肽聚糖 B 蛋白质 C 鞭毛 D 核酸 E 脂多糖 9.与细菌感染侵袭相关得结构就是 A 中介体 B 细胞膜 C 异染质颗粒 D 芽胞 E 荚膜 10.青霉素得抗菌作用机理就是 A 干扰细菌蛋白质得合成 B 抑制细菌得核酸代谢 C 抑制细菌得酶活性 D 破坏细菌细胞壁中得肽聚糖 E 破坏细胞膜 11.细菌得L型就是指 A 细菌得休眠状态 B 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C 非致病菌 D 不可逆性变异得细菌 E 光滑型—粗糙型菌落(S—R)变异 12.溶菌酶杀菌得作用机理就是 A 裂解聚糖骨架得β-1,4糖苷键 B 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得转肽酶 C 与核蛋白体得小亚基结合 D 竞争性抑制叶酸得合成代谢 E 破坏细胞膜 13.关于细菌得L型,错误得说法就是 A 主要就是由肽聚糖结构得缺损引起得 B 可在体外试验中形成 C 呈多形性 D 需在高渗透压得培养基中分离培养E失去产生毒素得能力而使其致病力减弱 14.细菌得革兰染色性不同就是由于 A 细胞核结构得不同 B 细胞壁结构得不同 C 细胞膜结构得不同 D 磷酸壁得有无 E 中介体得有无 15.细菌哪种结构得功能类似真核细胞得线粒体 A 核蛋白体 B 中介体 C 胞质颗粒 D 质粒 E 核质 16.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得结构就是 A 荚膜 B 异染颗粒 C 鞭毛 D 菌毛

微生物检验考试题目及答案Word版

临床检验试题—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1)——肝炎病毒 一、概念 1.HBsAg 2.HBcAg 3.HBeAg 二、填空题 1.肝炎病毒有、、、和五种类型。 2.肝炎病毒中,由粪-口途径传播的有、;由血液和垂直途径传播的有、、;属于DNA病毒的有;属于缺损病毒的是;已有疫苗可主动免疫的是和;可进行细胞培养的是。 3.HBV的外衣壳由、和蛋白组成,构成HBV的;内衣壳由组成;核心由和组成。 4.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为和,猩猩和猿猴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5.甲型肝炎的血清抗体中,表示现症感染的抗体是,而表示既往感染的抗体是。 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血清标本,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3种不同 形态结构的颗粒,其传染性也不同,即小球形颗粒和以及。 7.乙型肝炎基因组为双股环壮DNA,内含4个开放读框(ORF),分别称为S 区,C区,和。 8.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经4种传播途径,即血液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和。 三、单选题 1.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A.单股RNA B.双股RNA C.双股线状DNA

D.双股环状DNA E.单股DNA 2.可致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毒为 A. HAV,HBV和HCV B. HBV,HCV和HDV C. HCV,HDV和HEV D. HDV,HEV和HAV E. HEV,HAV和HBV 3.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途径有 A.分娩和哺乳 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 D.性接触 E.以上均可 4.不符合血清HBsAg(+), HbeAg(+)和抗HBc(+)的解释是 A.急性乙型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 C.乙型肝炎恢复期; D.无症状抗原携带者; E.血清有强传染性。 5.关于HAV,错误的是 A.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B.能在体外细胞中培养; C.特异性预防可接种疫苗;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确保高压效果的可靠性。 【适用范围】 蒸气式高压锅。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操作方法】 1.将水加到高压锅内至其刻度线,将欲灭菌物品放入锅内,关闭锅门,拧紧螺丝并确认已经封闭。 2.打开排气阀。 3.打开蒸汽开关,向锅内输入蒸汽或接通电源,使产生蒸汽。 4.观察排气阀的排气情况,待排出的气体由冷气变为蒸汽,压力表达到0.05mPa 时,关闭排气阀。 5.观察压力表,当压力升至0.15mPa时,开始计时。 6.压力达0.15mPa后,可调节进气阀,减少进气量,维持压力并使其稳定在 0.15mPa。电加热时,可切断电源,维持压力持续15分钟,至多不超过30分 钟,否则营养物质破坏。 7.关闭进气阀门或切断电源,让锅内物品自然冷却,不可马上打开排气阀,以免发生意外。 8.待锅内压力降为零时,可打开锅盖,取出物品。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 日期 06年06月06日

确保培养箱温度恒定。 【适用范围】 各种类型隔水式、温度设定为27℃、35℃、42℃、56℃培养箱。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操作方法】 1.培养箱应放置于水平地面(或坚固的水平台),电源电压须匹配。 2.从注水口先将隔水箱内的水注满到浮标要求的位置。 3.将温度调节旋扭调至所需温度,然后将电源开关拨至“开”处。 4.每次使用时应在培养箱顶部插入标准温度计,监测实际温度。 5.培养箱工作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10C以内。 6.培养箱正面贴有温度记录表,记录每天上班和下班时温度,如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指示该温度的刻度应划上红圈,并把修正温度记录下来。 7.培养箱内外应保持清洁。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 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 日期 06年06月06日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4完整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题型 单选(4选1) 多选(5选多) 判断改错(错误的并改正) 简答(适当解释说明) 论述(案例分析,具体阐述) 革兰氏染色属复染法,初染,媒染,脱色,复染4个过程 革兰阳性(呈紫色)革兰阴性(呈红色) 第二章 1.细菌大小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 2.细菌结构: ①附属结构:鞭毛、菌毛(光镜下看不见,不能作为鉴定依据,没鉴定价值)或纤毛; ②表层结构:糖萼(荚膜或粘液层); ③内部结构:细胞质、质粒、芽孢。 3.细菌功能: ①动力(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观察细菌动力可用悬滴法或压滴法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其运动,也可将细菌穿刺接种半固体培养基观察动力。 鞭毛具有鉴定价值,采用鞭毛特殊染色(如镀银染色)可观察有无鞭毛及鞭毛数量、分布;一般染色不能看见鞭毛(如革兰氏染色)。 4.芽孢的功能:①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具有强大抵抗力; ②以是否杀死芽孢作为物品消毒灭菌判断效果的指标。 ③芽孢在菌体的位置和直径大小随菌种不同,这种形态特点有助于细菌鉴别。 5.细菌生长曲线(要求整个过程,结合生长曲线记忆4个时期比较容易,可能是简答题) 细菌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以倾注平板法计数孵育后的菌落数换算菌落形成单位(CFU)。 生长曲线:连续检测细菌不同培养时间的CFU,以CFU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作出一条反映细菌生长数变化的规律曲线。 典型的生长曲线分为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①迟缓期。也称为准备时期,是细菌适应环境的过程。特点:细菌的核酸、蛋白质、辅酶等物质合成增加,细胞体积增大,细菌数量恒定或极少量增加。 ②对数生长期。特点:细菌以最大的速率生长和分裂,细菌数量成对数增加。细菌代谢活跃、稳定,其大小、形态、染色性和生化反应典型,对外界因素反应敏感,是检测细菌生物学性状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适宜阶段。不添加培养基下一般细菌对数期维持4~8h。 ③稳定期。特点: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累和P H等环境变化,细菌生长速率降低,细菌死亡数增加使生长繁殖菌数和死亡菌数处于动态平衡,细菌数量达到最大,即处于稳定期。此时期细菌合成代谢产物较多,通常维持10h。向培养基系统中补充营养物质,取走代谢产物,改善培养条件,可延长稳定期。由于代谢产物较多,是细菌生化反应试验鉴定的最佳时期。 ④衰亡期。特点:细菌死亡速率逐步增加,活菌数减少,死亡数大于增加数,细菌形态不典型,甚至出现自溶,该时期的细菌不能用于细菌的鉴定和研究工作。 6.细菌的生化反应:由于不同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各不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致,因而其代谢产物不同。根据此特点,利用生化试验的方法来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反应。 7. 灭菌:破坏和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和细菌芽孢的方法。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及细菌生理 一、名词解释 1.血清学诊断 2.培养基 3.基础培养基 4.选择培养基 5.鉴别培养基 6.菌落 二、填空题 1.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和标本的选 择、、有直接关系。 2.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O”实验属于。 3.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 的和.第二次抗体效价比第一 次时方有诊断意义。 4.对流行性脑炎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可采集的标本 有、和。 5.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时,从有正常菌群部位采取的标本应接种 于培养基或培养基。 6.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中,常用的血清学方法 有、和三大类。 7.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血清学试验有和。 三、单项选择题 1.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关于其原因下述不正确的是 A.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C.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灭活疫苗则不能 D.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IgA,故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E.减毒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即能达到免疫效果,而灭活疫苗需接种多次

2.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组成是 A.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死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C.百日咳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E.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3.使用时要注意防止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制剂是 A.丙种球蛋白 B.胎盘球蛋白 C.抗毒素 D.白细胞介素 E.干扰素 4.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中提取制备 B.一般含IgM C.一般不会引起超敏反应 D.主要用于麻疹,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 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5.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内,分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A.血液 B.尿液 C.粪便 D.呕吐物 E.脑脊液 6.咽喉假膜标本涂片染色后,镜检出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其临床意义在于诊断 A.结核病 B.军团病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2014年第1次修订)(发布稿)

CNAS-CL42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 Guid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Accreditation Criteria for the Medical Laboratory Quality and Competence in the Field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前言 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CNAS根据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特性而对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所作的进一步说明,并不增加或减少该准则的要求。 本文件与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同时使用。 在结构编排上,本文件章、节的条款号和条款名称均采用CNAS-CL02:2012中章、节条款号和名称,对CNAS-CL02:2012应用说明的具体内容在对应条款后给出。 本文件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的序号及内容与CNAS-CL02:2012不对应。 本文件于2012年制定,本次为第1次修订换版。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CNAS对医学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认可要求。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中涉及的病毒血清学检验、基因扩增检验、寄生虫检验等应符合相关专业领域应用说明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NAS-RL02 能力验证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4 管理要求 4.1 组织和管理责任 4.1.1.2 实验室为独立法人单位的,应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实验室为非独立法人单位的,其所属医疗机构执业证书的诊疗科目中应有医学实验室,自获准执业之日起,开展医学检验工作至少2年。 4.1.1.4 e) 应根据工作流程及性质定期实施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根据生物安全理论和技术的新进展制定、修订相应的生物安全操作和防护规程并进行培训,以减小职业暴露的危险。当工作流程及性质发生变动时,应及时实施再评估。 应制定生物安全事故和危险品、危险设施等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 至少应规定如下安全要求: (a)不同控制区域的防护措施及合适的警告; (b)已知或有潜在经空气、气溶胶传播危险的样品或病原体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 (c)样品安全运送及处理,如:工作人员接种疫苗,戴手套和进行呼吸道防护(适用时),确保容器密封性,嗅平板时的潜在危害及其防护等; (d)渗漏样品的处理措施;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与检验》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 2.肥达反应 3.内基小体 4. 噬菌体: 5.血浆凝固酶 6.败血症 7.灭菌 8.药物敏感试验 9.外 - 斐氏试验 10.L 型细菌 11.菌群失调: 12.微生物 13.细菌 14.最小抑菌浓度 15.菌落 16.汹涌发酵 17.无菌操作 18.流感杆菌“卫星现象” 19.培养基 20.包涵体 21.正常菌群 22. 内毒素 23. 干扰现象: 24.菌血症 25菌丝: 二.填空题 1 L 型细菌是指()。 2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3 细菌 H-O 变异是指()。 4 药敏试验所用标准培养基是,所用菌液相当于()个细菌/ ml ,细菌接种采用()划线接种法。 5 细菌致病因素包括()、()和()。 6 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包括()、()、()和()四种类型。 7 不染色标本检查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的()。 8 影响革兰染色结果的关键步骤是()。 9 有动力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穿刺接种线(),无动力细菌穿刺接种线()。 10 糖发酵试验用于观察细菌分解糖是否产()和()。 11 靛基质试验的原理为,细菌产生的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而生成(),此代谢产物与加入的试剂反应,生成()。 12 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分为()、()和()三种类型。 13 葡萄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链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 14 呈现脐窝状菌落的球菌是()。 15 抗 O 试验是测定病人血清中()抗体效价的试验,用于风湿热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16 血平板上呈现草绿色溶血环的病原性球菌是()和()。 17 IMViC 试验包括()、()、()和()四项试验。 18 分解乳糖的细菌在肠道选择平板上呈现()菌落,不分解乳糖则为()菌落。 19 KIA 斜面红色表明,底层黄色、有气泡表明()、(),有黑色沉淀表明()试验阳性 20 霍乱弧菌生物型包括()和()。 21 AIDS 的传染源是()和(),传播途径主要有(),()和()。 22 真菌菌落有()、()和()三种。 23 病毒培养方法有()、()和()。 24 病毒的基本结构由()和()组成,有些病毒还具有()。 25 流感病毒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三型,其中容易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是其中的()型。

微生物学检验习题集

《微生物学检验》习题集 绪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二、填空题 1.按照结构、化学组成不同将微生物分成、、三型。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和;属于非细胞性微生物。 2.发明显微镜的人是。 3.微生物学的创始人是和。 三、选择题 A型题 1.非细胞型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放线菌 C.衣原体 D.细菌 E.以上都不是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不同主要是 A.单细胞 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C.在人工培养基能上生长 D.有细胞壁 E.对抗生素敏感 B型题 A.Louis Pasteur B.Joseph Lister C.Robert Koch D.Fleming E.Edward jenner 1.青霉素的发现者 2.证明微生物是传染病致病因子的是 3.首个使用固体培养基的科学家是 4.发明巴氏消毒法的是 X型题 1.下列微生物特征中正确的是 A.个体微小 B.种类繁多

C.分布广泛 D.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观察到 E.只能在活细胞生长繁殖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除细菌外还包括有 A.放线菌 B.支原体 C.衣原体 D.立克次体 E.螺旋体 四、问答题 1.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病毒。 2.吕文虎克 3.Louis Pasteur、Robert Koch 三、选择题 A型题:1.E 2.B B型题:1.D 2.C 3.C 4.A X型题:1.ABCD 2.ABCDE 3.BC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