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硝唑注射液说明书整理版

奥硝唑注射液说明书整理版
奥硝唑注射液说明书整理版

奥硝唑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奥硝唑注射液

英文名称:Ornidazole Injection

商品名称:普司立

性状:本品为微黄绿色至淡黄绿色的澄明液体。

成份:奥硝唑辅料为丙二醇。

适应症:

1.用于治疗由脆弱拟杆菌、狄氏拟杆菌、卵圆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真杆

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幽门螺杆菌、黑色素拟杆菌、梭杆菌、C02噬织维菌、牙龈类杆菌等敏感厌氧菌所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

a)腹部感染:腹膜炎、腹腔脓肿、肝脓肿等;

b)盆腔感染:子宫内膜炎、子官肌炎、输卵管或卵巢脓肿、盆腔软组织感染、嗜血杆菌阴道炎等;

c)口腔感染:牙周炎、根尖周炎、冠周炎、急性溃疡性齿龈炎等。

d)外科感染:伤口感染、表皮脓肿、褥疮溃疡感染、蜂窝组织炎、气性坏疽等。

e)脑部感染:脑膜炎、脑脓肿。

f)败血症、菌血症等严重厌氧菌感染等。

2.用于手术前预防感染和手术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3.治疗消化系统严重阿米巴虫病,如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脓肿等。

规格:10ml:0.5g(以C7 H10 ClN3 O3计)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

应用前,首先须将本品进行适当的稀释,然后再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60分钟左右。对于成人,须将本品 (10ml:0.5g) 1支或2支分别加入250ml或500ml临床常用输液 (如5%葡萄糖、10%葡萄糖、0.9%氯化钠注射液) 中,即前者内含主药0.5g,后者内含主药1.0g,然后再静脉滴注。

1.预防术后厌氧菌感染:术前1次静脉滴注10g。

2.治疗妇科、外科及口腔科与厌氧菌感染有关的急性感染时,首剂静脉滴注0.5-1.0g,以后每12小

时静滴0.5g,共5-10日。儿童按每12小时10mg/kg剂量静脉滴注。无论成人或儿童,一旦病情许可,均应尽早改为口服治疗。

3.治疗重症阿米巴痢疾或阿米巴肝脓肿:首剂静脉滴注0.5-1.0g,然后每12小时静滴0.5g,共3-6

天;儿童剂量按每日20-30mg/kg体重剂量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本品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用药期间会出现下列反应:

1.消化系统:包括轻度胃部不适、胃痛、口腔异味等;

2.神经系统:包括头痛及困倦、眩晕、颤抖、四肢麻木、痉挛和精神错乱等;

3.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4.局部反应:包括刺感、疼痛等;

5.其他:白细胞减少等。

禁忌:

1.禁用于对本品及其他硝基咪唑类药物过敏的患者;

2.禁用于脑和脊髓发生病变的患者,癫痫及各种器官硬化症患者;

3.禁用于造血功能低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

注意事项:

1.肝损伤患者用药每次剂量与正常用量相同,但用药间隔时间要加倍,以免药物蓄积。

2.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神经症状反应即停药,并进一步观察治疗。

3.本品溶液显酸性,与其它药物合用时注意本品低PH值对其它药物的影响。

4.本品与半合成抗生素类及头孢类药合用时应单独给药,两者不能使用同一稀释液稀释,应分别溶解

稀释,分别滴注。

5.如发现药液混浊或变色切勿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早期(妊娠前三个月) 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儿童用药:儿童慎用。建议3岁以下儿童不用。

老年用药:同成年人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1.同其它硝基咪唑类药物相比,本品对乙醛脱氢酶无抑制作用。

2.奥硝唑能抑制抗凝药华法林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增强抗凝药的药效,当与华法林同用时,应

注意观察凝血酶原时间并调整给药剂量。

3.巴比妥类药、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等药物可使奥硝唑加速消除而降效并可影响凝血,因此应禁忌合

用。

4.同时应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诱导肝微粒体酶的药物,可加强本品代谢,使血药浓度下降,而苯

妥英钠排泄减慢。

5.本品可延缓肌肉松弛剂维库溴铵的作用。

药物过量:

请严格按照医生处方剂量使用。过量使用此药可加重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此药,并请医生对症施治。

药理作用:

本品为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其发挥抗微生物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通过其分子中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或通过自由基的形成,与细胞成分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

毒理研究:

重复给药毒性:

大鼠连续2年给予本品剂量为400mg/kg/日,未见对动物的寿命的影响,也未引起严重的功能或形态学的改变。犬连续1年给药剂量达250mg/kg/日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在硝基咪唑类衍生物的大鼠试验中均可见到。

遗传毒性:

与其它硝基味唑类药物类似,本品对多种菌株具有致突变作用,但是人淋巴细胞和小鼠显性致死试验表明,本品对哺乳类动物细胞染色体无影响。

生殖毒性:

在所进行的大鼠、小鼠和家兔的高剂量研究中,对胎仔和围产期无明显影响。大鼠和小鼠给药剂量达400mg/kg/日,家兔剂量达100mg/kg/日时,未见致畸作用。经口给药可抑制雄性大鼠的生殖能力,但是与其它的5-硝基咪唑化合物不同的是,本品不抑制精子的生成。

致癌性:大鼠连续2年给药剂量达400mg/kg/日时,未见本品有致瘤性。

药代动力学:

目前国内尚缺乏奥硝唑注射液的人体详细药代动力学研究资料。

文献报道的奥硝唑药代动力学研究情况如下:

1.据《马丁代尔药典》第31版(1996年版)报道,奥硝唑容易经胃肠道吸收,1.5g单剂量口服用药在2

小时内就达到约为30ug/ml的最大血浆浓度,24小时后又降到9ug/ml,48小时降到2.5ug/ml。奥硝唑也经阴道吸收,据报道,局部使用500mg奥硝唑阴道栓剂后12小时,最大血浆浓度约为5ug/ml。

奥硝唑的血浆消除半衰期为14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小于15%,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脑脊液。奥硝唑在肝中代谢,在尿中主要以轭合物和代谢物排泄,小量在粪便中排泄。已报道单剂量口服本品后于5天的消除量为85%,尿中63%,粪便中22%。胆汁排泄在奥硝唑及其代谢物的消除中约占4.1%。

2.国外文献报道,健康志愿者30min静脉滴注1g奥硝唑,其半衰期t1/2为14.1±0.5h.MRT为19.4±0.6h,

血浆清除率为50.6±2.lml/min,Vss值为0.86±0.02L/kg。在体内代谢有两个主要代谢物,M1(1-(3-氯-2-丙基)-2-羟甲基-5-硝基咪唑),M4(1-(3-羟基-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代谢产物M1、M4的浓度低于原形药物,代谢物M1、M4的活性也远低于奥硝唑,其C max分别为85±6、120±6ng/ml,t1/2分别14.4±1.0、15.5±1.2h。由于药物的清除在肝脏中进行,肝病患者的清除率会降低26-48%,半衰期及MRT值会增加19-38%,故肝病患者给药间隔应延长,以避免药物蓄积。

3.1-42周的幼儿术前20min滴注奥硝唑20mg/kg药代动力学特点与成人一致。

贮藏:遮光、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 保存。

包装:安瓿,每盒5支。

有效期:24个月。

丙泊酚注射液说明书

丙泊酚注射液说明书【说明书修订日期】 核准日期:2007年05月14日 修改日期:2011年05月24日 【药品名称】 丙泊酚注射液 【商品名】 迪施宁 【英文名】 Propofol Injection 【汉语拼音】 Bingbofen Zhusheye 【医保类别】 甲类 【成份】 化学名称:2,6-二异丙基苯酚 分子式为:C12H18O 分子量为:178.27 辅料:大豆油(供注射用),甘油(供注射用),蛋黄卵磷脂。【性状】 本品为白色乳状液体。 【适应症】

适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也用于加强监护病人接受机械通气时的镇静,以及用于麻醉下实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 【规格】 (1)20ml:200mg;(2)10ml:100mg 【用法用量】 丙泊酚注射液已经辅助用于脊髓和硬膜外麻醉,并与常用的术前用药、神经肌肉阻断药、吸入麻醉药和止痛药配合使用。使用丙泊酚注射液通常需配合止痛药作为全身麻醉的辅助区域麻醉技术,所需的剂量较低。在注射器或玻璃输液瓶中,未稀释的丙泊酚注射液能用于输注,当使用未稀释的丙泊酚注射液来维持麻醉时,建议使用微量泵或输液泵,以便控制输注速率。丙泊酚注射液也可以稀释后使用,但只能用5%葡萄糖静脉注射液稀释,存于PVC输液袋或输液玻璃瓶中,稀释度不得超过1:5(2mg/ml),稀释液应该无菌制备,在给药前配制。该稀释液6小时内稳定。丙泊酚注射乳剂稀释及与其他药物合并给药方法见下表:

1.成人 麻醉诱导:建议应在给药时[一般健康成年人每10秒约给药4ml(40mg)]调节剂量,观察病人反应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大多数年龄小于55岁的成年病人,大约需要2.0-2.5毫克/公斤的丙泊酚;超过该年龄需要量一般将减少;ASAⅢ级和Ⅳ级病人的给药速率应更低,每10秒钟约2ml(20mg)。 麻醉维持:通过持续输注或重复单次注射给予丙泊酚都能够较好的达到维持麻醉所需要的浓度。持续输注所需的给药速率在个体之间有明显的不同,通常4-12毫克/公斤/小时的速率范围能保持令人满意的麻醉。用重复单次注射给药,应根据临床需要,每次给予2.5ml(2 5mg)至5.0ml(50mg)的量。 ICU镇静:当作为对正在强化监护而接受人工通气病人的镇静药物使用时,建议持续输注丙泊酚。输注速率应根据所需要的镇静深度进行调节,通常0.3-0.4毫克/公斤/小时的输注速率范围,应能获得令人满意的镇静效果。 人工流产手术:术前以2.0mg/kg剂量实行麻醉诱导,术中若因疼痛刺激病人有肢体动时,以0.5mg/kg剂量追加,应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是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英文或拉丁名】 Ornidazol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 Aoxiaozuo Luhuana Zhusheye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奥硝唑,其化学名为1-(3-氯-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 【化学名】 1-(3-氯-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 【结构式及分子式、分子量】 分子式:C7H10ClN3O3 分子量:219.6 【性状】 本品为无色至微黄绿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奥硝唑主要在肝脏代谢,在体内主要以具有细胞毒作用的原药和具有细胞毒作用的中间代谢活性产物,作用于厌氧菌、阿米巴虫、贾第虫和毛滴虫细胞的DNA,使其螺旋结构断裂或阻断其转录复制而致其死亡,达到抗菌抗原生质的目的。 研究报道,奥硝唑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其LD50值,1420mg/kg(灌胃),1027mg/kg(腹腔注射)。长期毒性试验表明奥硝唑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无致突变、致畸、致癌性,与乙醇无不良相互作用。但在用药期间对精子活动性有抑制作用,停

药后则自然恢复。 【药代动力学】 1、国内目前尚缺乏奥硝唑注射液的人体详细药动力学研究资料。 2、文献报道的奥硝唑药代动力学研究情况如下: 1)椐《马丁代尔药典》第31版(1996年版)报道,奥硝唑容易经胃肠道吸收,1.5g 单剂量口服用药在2小时内就达到约为30ug/ml的最大血浆浓度,24小时后又降到 9ug/ml,48小时降到2.5ug/ml。奥硝唑也经阴道吸收,据报道,局部使用500mg奥硝唑阴道栓剂后12小时,最大血浆浓度约为5ug/ml。 奥硝唑的血浆消除半衰期为14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小于15%,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脑脊液。 奥硝唑在肝中代谢,在尿中主要以轭合物和代谢物排泄,少量在粪便中排泄。已报道单剂量口服本品后于5天消除量为85%,尿中63%,粪便中22%。胆汁排泄在奥硝唑及其代谢物的消除中约占4.1%。 2)国外文献报道,健康志愿者30min静脉滴注1g奥硝唑,其半衰期t1/2为14.1±0.5h,MRT为19.4±0.6h,血浆消除率为50.6±2.1ml/min,Vss值为0.86±0.02L/kg。在体内代谢有两个主要代谢物,M1(1-(3-氯-2-丙基)-2-羟甲基-5-硝基咪唑),M4(1-(3-羟基-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代谢产物M1、M4的浓度低于原形药物,代谢物M1、M4的活性也远低于奥硝唑,其Cmax分别为85±6,120±6ng/ml,t1/2分别为14.4±1.0、15.5±1.2h。由于药物的清除在肝脏中进行,肝病患者的清除率会降低26-48%,半衰期及MRT值会增加19-38%,故肝病患者给药间隔应延长,以避免药物蓄积。 1~42周的幼儿术前20min滴注奥硝唑20mg/kg药代动力学特点与成人一致。 【适应症】 1、用于治疗由脆弱拟杆菌、狄氏拟杆菌、卵园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幽门螺杆菌、黑色素拟杆菌、梭杆菌、CO2噬织维菌、牙龈类杆菌等敏感厌氧菌所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 1)腹部感染:腹膜炎、腹内脓肿、肝脓肿等; 2)盆腔感染: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或卵巢脓肿,盆腔软组织感染,嗜血杆菌阴道炎等;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方案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咪达唑仑注射液 英文名:MidazolamInjection 汉语拼音名:MidɑzuolunZhusheye 本品主要成份为:咪达唑仑盐酸盐(马来酸盐)。 其化学名称为:8-氯-6-(2-氟苯基)-1-甲基-4H-咪唑并[1,5-a[1,4苯并二氮杂 分子式:盐酸盐C18H13ClFN3·HCl分子量:362.2 分子式:马来酸盐C18H13ClFN3·C4H4O4 分子量:441.8 【性状】 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本品为苯二氮类的一种,通过和苯二氮受体(BZ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Z受体位于神经元突触膜上,与GABA受体相邻,偶合于共同的氯离子通道,在BZ受体水平存在着GABA调控蛋白,它能阻止GABA与其受体结合,而本品与BZ受体结合时就阻止调控蛋白发生作用,从而增强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由此一系列作用,并依据和BZ受体结合的多少,依次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甚至意识消失。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为亲脂性物质,在PH<4的酸性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盐,临床制剂为盐酸盐或马来酸盐,pH=3.3。在生理性pH值条件下,其亲脂性碱基释出,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作用迅速。因脂溶性高,口服后吸收迅速,1/2~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因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为50%,分布半衰期(T1/2a)为5~10分钟,消除半衰期(T1/2b)短,约2~3小时,蛋白结合率高达96%,清除率为6~11ml/

(kg·min)。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的药代动力学与单次静脉注射基本相似。肌内注射后吸收迅速且基本完全,注药后3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为91%,消除情况与静脉注射后相似。咪达唑仑主要在肝脏经肝微粒体酶氧化。 【适应症】 1.麻醉前给药。 2.全麻醉诱导和维持。 3.椎管内麻醉及局部麻醉时辅助用药。 4.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如心血管造影、心律转复、支气管镜检查、消化道内镜检查等)时病人镇静。 5.ICU病人镇静。 【用法用量】 本品为强镇静药,注射速度宜缓慢,剂量应根据临床需要、病人生理状态、年龄和伍用药物情况而定。 1.肌内注射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静脉给药用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果糖注射液、林格氏液稀释。 2.麻醉前给药在麻醉诱导前20~60分钟使用,剂量为0.05~0.075mg/kg肌内注射,老年患者剂量酌减;全麻诱导常用5~10mg(0.1~0.15mg/kg)。 3.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辅助用药,分次静脉注射0.03~0.04mg/kg。 4.ICU病人镇静,先静注2~3mg,继之以0.05mg/(kg·h)静脉滴注维持。 【不良反应】 (1)麻醉或外科手术时最大的不良反应为降低呼吸容量和呼吸频率,发生率约为10.8%~23.3%;静脉注射后,有15%患者可发生呼吸抑制。严重的呼吸抑制易见于老年人和长期用药的老年人,可表现为呼吸暂停,窒息,心跳暂停,尽至死亡。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妥苏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英文名:Ornidazol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Aoxiaozuo Lühuana Zhusheye 商品名:妥苏 【成份】 1.活性成份:奥硝唑 化学名称:1-(3-氯-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7H10ClN3O3 分子量:219.63 2.辅料:氯化钠、枸橼酸和注射用水 Cas No:16773-42-5 【性状】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1、用于治疗由脆弱拟杆菌、狄氏拟杆菌、卵圆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幽门螺杆菌、黑色素拟杆菌、梭杆菌、CO2噬织维菌、牙龈类杆菌等敏感厌氧菌所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 1)腹部感染:腹膜炎、腹腔脓肿、肝脓肿等; 2)盆腔感染: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或卵巢脓肿、盆腔软组织感染、嗜血杆菌阴道炎等; 3)口腔感染:牙周炎、根尖周炎、冠周炎、急性溃疡性龈炎等; 4)外科感染:伤口感染、表皮脓肿、褥疮溃疡感染、蜂窝组织炎、气性坏疽等; 5)脑部感染:脑膜炎、脑脓肿; 6)败血症、菌血症等严重厌氧菌感染等。 2、用于手术前预防感染和手术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3、治疗消化系统严重阿米巴虫病,如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脓肿等。 【规格】 100ml:奥硝唑0.5g与氯化钠0.9g 【用法与用量】 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60分钟,用量如下: 1、术前术后预防用药:成人手术前1-2小时静滴1g奥硝唑,术后12小时静滴500mg,术后24小时静滴500mg。 2、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成人起始剂量为0.5-1g,然后每12小时静滴0.5g,连用3-6天。如病人症状改善,建议改用口服制剂. 3、治疗严重阿米巴病:成人起始剂量为0.5-1g,然后每12小时静滴0.5g,连用3-6天。 4、儿童剂量为每日20-30mg/kg体重,每12小时静滴一次,滴注时间30分钟。 【不良反应】

注射用奥美拉唑使用注意事项和正确的配置方法

注射用奥美拉唑使用注意事项和正确的配置方法奥美拉唑是苯咪唑的衍生物,不溶于水,易溶于碱。其化学结构中具有亚磺酰基,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其水溶液的稳定性易受PH值、光线、重金属离子、氧化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分解产物为砜化物和硫醚化物,出现变色、浑浊、甚至产生沉淀。 1.奥美拉唑钠注射剂有供静脉滴注和静脉推注两种剂型(我院为静注剂型), 不能互相代用。如果将供静脉滴注剂型用于静脉推注时,由于溶剂量仅10毫升,溶液PH值过高,易引起局部强烈的刺激性;如果将供静脉推注剂型溶解、稀释后用于静脉滴注,则由于溶液PH值较低,且不含EDTA-2Na(稳定剂),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变色、浑浊或产生沉淀。 2. 静脉推注正确使用方法: 2.1使用前将10ml专用溶媒注入冻干粉小瓶中,配制完成后应在2.5~4分钟内推注完。 2.2由于药瓶中充有氮气,压力较大,难以一次性将10ml专用溶媒打入到药瓶中, 因此先将约5ml专用溶媒缓慢注入药瓶中,尽可能回抽空气以降低正压,再将剩余溶媒全部注入小瓶中。 2.3由于奥美拉唑自身性质不稳定,易受溶液PH影响而发生变色(见后续表格), 如果回吸空气时不慎将药瓶中的溶液回吸到针筒中,会导致针管内溶液PH 下降,可能发生变色现象。防止变色的方法是注入溶液时,保持针头始终不接触药瓶液面,回吸空气时勿将药瓶内的液体会吸到针管中,同时应将针管内的溶媒全部注入到药瓶中溶解。 2.4使用酒精消毒瓶塞,不能使用碘酒消毒。微量的碘渗入药液中会立即与奥美 拉唑钠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溶液变色。变色现象缺乏规律性,是由于碘的进入量及作用时间不同造成的。 附:以上内容仅供临床参考,欢迎各位探讨!联系电话:3008 沈建飞、盛一梁、吴嫣 药剂科临床药学室 2012.10.20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 适应症 (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利尿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症、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 (5)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不良反应 (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 (2)寒战、发热、过敏、口渴; (3)排尿困难; (4)血栓性静脉炎; (5)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 (6)头晕、视力模糊;

(7)渗透性肾病。 禁忌 (1)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 (2)严重失水者; (3)活动性颅内出血者(颅内手术除外); (4)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脑充血; (5)糖尿病患者; (6)过敏体质者; (7)肾病患者;肌酣值大于正常者。 注意事项 (1)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滴速为5~10ml/min,以免出现局部坏死。 (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3)若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 (4)若出现少尿、无尿等肾功能损伤的表现,应复查K、Na、Cl、BUN、Cr等,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免造成肾衰。 (5)使用12小时后无尿者,应停用。 (6)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7)用药期间应监督①血压;②肾功能;③电解质浓度;④尿量。 甘露醇注射液 功能主治 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 5.对某些药物过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 7.术前肠道准备。 用药禁忌 1.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对试用甘露醇无反应者,因甘露醇积聚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 2. 严重失水者。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咪达唑仑注射液 英文名:Midazolam Injection 汉语拼音名:Midɑzuolun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份为: 咪达唑仑盐酸盐(马来酸盐)。 其化学名称为:8-氯-6-(2-氟苯基)-1-甲基-4H-咪唑并[1,5-a[1,4苯并二氮杂 。 分子式:盐酸盐C18H13ClFN3·HCl 分子量: 分子式:马来酸盐C18H13ClFN3·C4H4O4 分子量: 【性状】 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本品为苯二氮类的一种,通过和苯二氮受体(BZ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Z受体位于神经元突触膜上,与GABA受体相邻,偶合于共同的氯离子通道,在BZ受体水平存在着GABA调控蛋白,它能阻止GABA与其受体结合,而本品与BZ受体结合时就阻止调控蛋白发生作用,从而增强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由此一系列作用,并依据和BZ受体结合的多少,依次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甚至意识消失。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为亲脂性物质,在PH<4的酸性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盐,临床制剂为盐酸盐或马来酸盐,pH=。在生理性pH值条件下,其亲脂性碱基释出,迅

速透过血脑屏障,作用迅速。因脂溶性高,口服后吸收迅速,1/2~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因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为50%,分布半衰期 (T1/2a)为5~10分钟,消除半衰期(T1/2b)短,约2~3小时,蛋白结合率高达96%,清除率为6~11ml/(kg·min)。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的药代动力学与单次静脉注射基本相似。肌内注射后吸收迅速且基本完全,注药后3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为91%,消除情况与静脉注射后相似。咪达唑仑主要在肝脏经肝微粒体酶氧化。 【适应症】 1.麻醉前给药。 2.全麻醉诱导和维持。 3.椎管内麻醉及局部麻醉时辅助用药。 4.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如心血管造影、心律转复、支气管镜检查、消化道内镜检查等)时病人镇静。 5.ICU病人镇静。 【用法用量】 本品为强镇静药,注射速度宜缓慢,剂量应根据临床需要、病人生理状态、年龄和伍用药物情况而定。 1.肌内注射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静脉给药用%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果糖注射液、林格氏液稀释。 2.麻醉前给药在麻醉诱导前20~60分钟使用,剂量为~kg肌内注射,老年患者剂量酌减;全麻诱导常用5~10mg~kg)。

奥硝唑

成份: 盐酸克林霉素。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厌氧菌( 包括脆弱拟杆菌、 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等)所致的中、重度感染,如吸入性肺炎、 脓胸、肺脓肿、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及败血症等。 规格: 2ml:0.15g(以克林霉素计)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成人:一日0.6~1.2g,分2~4次应用;严重感染:一日1.2~ 2.4g,分2~4次静脉滴注。 4周及4周以上小儿:一日15~25mg/kg,分3~4次应用;严 重感染:一日25~40mg/kg,分3~4次应用。 本品肌内注射的用量1次不能超过600mg,超过此剂量应改为 静脉给药。静脉给药速度不宜过快,600mg的本品应加入不少 于100ml的输液中,至少滴注20分钟。1小时输入的药量不能 超过1200mg。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有 腹绞痛、腹部压痛、严重腹泻(水样或脓血样),伴发热、 异常口渴和疲乏(假膜性肠炎)。腹泻、肠炎和假膜性肠炎 可发生在用药初期,也可发生在停药后数周。 2.血液系统:偶可发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 性粒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等;罕见再生障碍性贫血。 3.过敏反应:可见皮疹、瘙痒等,偶见荨麻疹、血管神经性 水肿和血清病反应等;罕见剥脱性皮炎、大疱性皮炎、多 形性红斑和Steven-Johnson 综合征。 4.肝、肾功能异常,如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黄疸等。 5.静脉滴注可能引起静脉炎;肌内注射局部可能出现疼痛、 硬结和无菌性脓肿。 6.其他:耳鸣、眩晕、念珠菌感染等。 禁忌: 对本品和林可霉素类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应慎用: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标准

征求意见稿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Zhusheyong Aomeilazuona Omeprazole Sodium for Injection 本品为奥美拉唑钠的无菌冻干品。含奥美拉唑钠以奥美拉唑(C 17H 19N 3O 3S )计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鉴别】(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保留时间一致。 (2)取本品,加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制成每1ml 中约含奥美拉唑20μg 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Ⅳ A )测定,在305nm 与276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吸光度比值应为1.6~1.8。 (3)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鉴别(1)的反应。(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Ⅲ)。 【检查】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5瓶,加水或所附专用溶剂适量使溶解并制成每1ml 中含奥美拉唑4.0mg 的溶液,溶液应澄清,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B )比较,不得更浓;取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Ⅳ A ),在44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过0.1。 碱度 取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项下的溶液,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 H ),pH 值应为10.1~11.1。 有关物质 避光操作。取奥美拉唑磺酰化物(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磺酰基}-1H -苯并咪唑)对照品约6mg ,精密称定,置100ml 量瓶中,加乙腈5ml 使溶解,用溶剂(同含量测定项下)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适量,加溶剂制成每1ml 中约含0.6μg 的溶液,作为杂质对照品溶液。另精密量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ml ,置100ml 量瓶中,用溶剂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量取对照溶液2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精密量取杂质对照品溶液、对照溶液和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配制后15分钟内进样)各20μl ,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色谱峰保留时间的3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包括奥美拉唑磺酰化物),单个杂质峰面积均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如奥美拉唑磺酰化物的峰面积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3倍,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不得过奥美拉唑标示量的1.0%;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1.5倍。 含量均匀度 (20mg 规格) 避光操作。取本品1瓶,加0.01mol/L 四硼酸钠溶液适量使内容物溶解,定量转移至100ml 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 ,置50ml 量瓶中,用含20%乙醇的0.01mol/L 四硼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Ⅳ A ),在305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另精密称取奥美拉唑钠对照品 适量, 用含20%乙醇的0.01mol/L 的四硼酸钠溶液制成每1ml 中约含奥美拉唑8μg 的溶液,同法测定吸光度,计算含量,应符合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 E )。 细菌内毒素 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E ),每1mg 奥美拉唑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2.0EU 。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M 第一法)测定,含水分不得过7.0%。 无菌 取本品,分别加灭菌注射用水(或0.1%的蛋白胨水溶液)制成每1ml 中约含奥美拉唑8mg 的溶液,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H ),应符合规定。

甘露醇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复方甘露醇注射液 商品名:丰海露 汉语拼音:fufang ganluchun zhusheye 【药品介绍】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甘露醇、葡萄糖和氯化钠。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是高渗制剂,通过高渗性脱水产生直接的药理作用,消除脑水肿,能使脑水分含量减少,降低颅内压。主要成份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极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份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0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它溶质的重吸收。 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热量来源之一,每1克葡萄糖可产生4千卡(16.7千焦)热能,用来补充热量,另外也有一定的组织脱水作用。 钠和氯是机体重要的电解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对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和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占血浆阳离子的92%,总渗透压的90%,故血浆钠量对渗透压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常血清氯浓度为98~ 106mmol/l。人体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和肾脏进行调节,维持液体容量和渗透压的稳定。 [药代动力学] 甘露醇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但当血甘露醇浓度很高或存在酸中毒时,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引起颅内压反跳。利尿作用于静注后1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于静注后15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肾功能正常时,静注甘露醇100g,3小时内80%经肾排出,t1/2为100min。 葡萄糖口服吸收迅速,进入人体后被组织利用,也可转化成糖原和脂肪贮存。一般正常人每分钟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为6mg/kg。 氯化钠在胃肠道,通过肠粘膜细胞的主动转运,几乎全部被吸收。钠主要由肾脏排泄。 [适应症] (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 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利尿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 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5)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说明书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说明书 【说明书修订日期】 核准日期:2014年11月25日 【药品名称】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 【英文名称】 Dexmedetomidine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 YansuanYoumeituomiding Zhusheye 【成份】 化学名称:(+)-4-(S)-[1-(2,3-二甲基苯基)乙基]-1H-咪唑盐酸盐 分子式:C13H16N2·HCl 分子量:236.74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 1.用于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的镇静 2.用于重病监护治疗期间开始插管和使用呼吸机病人的镇静,本品连续输注不可超过24h。 【规格】 1ml:0.1mg;2ml:0.2mg(以右美托咪定计)。 【用法用量】 成人剂量:配成4μg/ml浓度以1μg/kg剂量缓慢滴注10min,随后以0.2~0.7μg/kg/h维持输注。维持剂量的输注速率应调整至获得期望的镇静效果。 配制方法:本品在给药前必须用0.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达浓度4μg/ml。可取出2ml本品加入48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形成总量50ml溶液,轻轻摇动使均匀混合。操作过程中必须始终维持严格的无菌操作。 静脉用药前应肉眼检查药品有无颗粒物质和颜色是否改变。用量调整: 由于可能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当本品与其他麻醉剂、镇静剂、安眠药或阿片类药物同时给药时可能需要减少给药剂量(见

药物相互作用)。 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减少给药剂量。 药品相容性: 因为物理相容性尚不确定,本品不应与血液或血浆通过同一静脉导管同时给予。当本品与以下药物同时给予时显示不相容:两性霉素B,地西泮。 当本品与以下注射液同时给予时已经显示了相容性:0.9%的氯化钠注射液,5%的葡萄糖注射液。 已经证实一些类型的天然橡胶可能吸收本品,建议使用合成的或有涂层的橡胶垫给药装置。 【不良反应】 由于临床试验是在多种不同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一种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另一种药物进行直接比较,而且可能无法反映实际临床应用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情况。国外研究报道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与以下严重不良反应有关: ●低血压、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见注意事项) ●一过性高血压(见注意事项) 国外研究报道与治疗相关的发生率大于2%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口干。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说明书 (1)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说明书 Omeprazole Sodium for Injection 【适应症】 作为当口服疗法不适用时下列病症的替代疗法: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Zollinger-Ellison综合症。 (1)20mg(2)40mg(以Cl17H l9N303S计) 【注意事项】 1。本品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强,时间长,故应用本品时不宜同时再服用其它抗酸剂或抑酸剂。为防止抑酸过度,在一般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不建议大剂量长期应用(Zollinger-Ellison综合症患者除外)。 2.因本品能显着升高胃内pH值,可能影晌许多药物的吸收。 3.肾功能受损者不须调整剂量;肝功能受损者慎用,根据需要酌情减量。 4.治疗胃溃疡时应排除胃癌后才能使用本品,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尽管动物实验未发现本品对妊娠期和哺乳期有不良作用或对胎儿有毒性或致畸作用,但建议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尽可能不用。 【儿童用药】目前尚无儿童使用本品的经验。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奥美拉唑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多为轻度和可逆。下列不良反应为临床试验或常规使用中所报告。但在许多病例中与奥美拉唑治疗本身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 下述不良反应中: “常见”是指发生率≥1/100;“不常见”是指发生率≥l/1000。但<1/100;“罕见”是指发生率<1/1000。 常见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头痛; 消化系统:腹泻、便秘、腹痛、恶心/呕吐和气胀。 不常见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头晕、感觉异样、嗜睡、失眠和眩晕; 肝脏:肝酶升高; 皮肤:皮疹和(或)瘙痒、荨麻疹; 其他:不适。 罕见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可逆性精神错乱、激动、攻击性行为、抑郁和幻觉,多见于重症患者; 内分泌系统:男子乳房女性化: 消化系统:口干、口炎和胃肠道念珠菌感染; 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症和各类血细胞减少: 肝脏:脑病(见于先前有严重肝病患者),肝炎或黄疸性肝炎、肝脏衰竭: 肌肉与骨骼:关节痛、肌力减弱和肌痛:· 皮肤:光敏性、多形性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症、毒性表皮坏死(TEN)、脱发; 其他:过敏反应,例如血管性水肿、发热、支气管痉挛、间质性肾炎和过敏性休克。出汗增多、外围水肿、视力模糊、味觉失常和低钠血症。 曾有文献报道,个例重症患者接受高剂量奥美拉唑静脉注射后出现不可逆性视觉损伤。【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用法用量】

麻醉科常用药物使用指南

麻醉科常用药物使用指南 咪达唑仑注射液(力月西)1ml:5mg 适应症:麻醉前给药,全麻诱导和维持,椎管内麻醉及局麻辅助用药。 不良反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镇静过度、头痛、幻觉、共济失调、呃逆和喉痉挛;静脉注射还可发生呼吸抑制及血压下降,有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禁忌:对苯二氮卓过敏、重症肌无力、精神分裂症和严重抑郁状态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用作全麻诱导术后常有较长时间在睡眠现象,应注意保持病人气道通畅;本品不能用6%葡聚糖注射液或碱性注射液稀释或混合;慎用于体质衰弱者或慢性病、肺阻塞性疾病、慢性肾衰、肝功能损害或充血性心衰病人。 应对方法(预防措施):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患者有无使用禁忌症。用药后严格观察药效,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贮藏方式:遮光、密闭保存。 地佐辛注射液(加罗宁)1ml:5mg 适应症:需要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的各种疼痛。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出汗、寒战、脸红、血红蛋白低、水肿、高血压、低血压、心率不齐、胸痛、苍白、血栓性静脉炎、嘴干、呼吸抑制、谵语、肺不张、语言含糊。 禁忌:对阿片类镇痛药过敏的病人禁用。 注意事项:本品含有焦亚硫酸钠,硫酸盐对于某些易感者可能引起致命性过敏反应和严重哮喘;本品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对麻醉药有身体依赖的病人不推荐使用;对于脑损伤、颅内损伤或颅内压高的病人,使用本品产生呼吸抑制可能会升高脑脊液压力;胆囊手术者慎用本品。 应对方法(预防措施):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使用禁忌症。用药后严格观察药效,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贮藏方式:遮光、密闭保存。 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诺杨)1ml:1mg 适应症:用于治疗各种癌性疼痛,手术后疼痛。 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头晕、恶心或呕吐;全身:虚弱、头痛、热感。心血管系统:血管舒张、心悸。消化系统:畏食便秘、口干、胃痛。神经系统:焦虑、意识模糊。呼吸系统:咳嗽、呼吸困难。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年龄小于18岁患者禁用。不宜用于依赖那可汀的患者。 注意事项:脑损伤和颅内压升高、心肌梗塞、心室功能障碍、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发生高血压时,立即停药。本品可抑制呼吸。 应对方法(预防措施):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使用禁忌症。用药后严格观察药效,出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贮藏方式:遮光,室温10—30℃保存。 盐酸吗啡注射液1ml:10mg 适应症:强效镇痛药,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麻醉和手术前给药。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眩晕、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等。本品急性中毒的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使用的不良反应调查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使用的不良反应调查 发表时间:2016-08-24T14:21:13.63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作者:许波 [导读] 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要严格的安排药物使用的顺序,保证患者的安全,此外对于肝脏功能不全患者要谨慎使用该药物。 许波(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药剂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要】目的:探析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使用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 年3 月至2015 年6 月使用有关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30 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在30 例患者中,女性比男性多,年龄在20 岁至50 岁之间。结论:使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已经发现异常反应立即处理。 【关键词】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8-0202-01 奥硝唑用于治疗由脆弱拟杆菌、狄氏拟杆菌、卵园拟杆菌、多形拟杆菌等引起的多种感染疾病,包括包膜炎、子宫内膜炎、牙周炎、冠周炎、脑膜炎等疾病[1]。奥硝唑也用在手术前预防感染和手术后痒菌感染的治疗。本文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详情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 年3 月至2015 年6 月使用有关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30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1.2 方法调查患者一般资料、病例资料,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临床表现、用药剂量和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术语对其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累及的系统、器官临床表现进行归类。 1.3 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9.0 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X2 检验,计量资料以(ⅹ ±s)表示,用t 检验;两组对比差异P < 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患者性别、年龄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性30 例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报告中,男性10 例27.78%,女性20例72.22%,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各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不良反应,最小年龄为15 岁,最大年龄为79 岁,平均年龄35.5 岁,20岁-51 岁年龄段,奥硝唑氯化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一共26 例。 2.2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使用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类型在30 例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有皮肤不良反应、循环系统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这三类不良反应比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皮肤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4 例、皮疹2 例、苍白1 例,恶心呕吐2 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3 例、口腔异味3 例;循环系统不良反应有胸闷3 例、心悸4 例;呼吸不良反应有呼吸困难2 例、静脉炎2 例;全身性损伤有寒颤、乏力1 例;其他不良反应为1 例,严重不良反应有2例。 2.3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研究显示,相比于本组其他年龄段,本组中处于20 岁至50 岁之间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30 例患者中,大部分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用药时,占25 例;在用药结束后发生不良反应有2 例;在连续用药2 至7 天后发生不良反应有3 例。本组患者有12 例患者有合并用药的情况,其中有7例患者使用了奥硝唑注射和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合并注射,5 例患者使用了奥硝唑注射液和头孢美唑钠注射液合并注射。 3 讨论研究显示,在本组患者中,与其他年龄段相比,20 岁至50 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比男性高,差异显著(P < 0.05)。 在本次研究的30 例患者中,在使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居多,因此,在使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及其患者家属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一旦有不良反应的情况发生要立刻停止用药,避免发生更严重的不良反应[2]。在本次研究的30 例患者中,有2 例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该2 例患者均有肝功能不全或受损的现象,奥硝唑氯化钠在肝脏代谢中,主要以轭合物和代谢物的方式进行排泄,肝功能异常患者在摄入奥硝唑氯化钠后,药物成分在体内累积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袭,肝功能异常或肝功能不全患者要谨慎使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注射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一般主要表现以下5 个方面:皮肤反应、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全身性损伤等。 通过调查发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企情况在停止输液后、或通过对症治疗可以缓解不良反应的症状,并会逐渐恢复。轻微的不良反应症状在停止输液后,可以快速缓解,如皮肤瘙痒、恶心、胸闷等症状[3-5]。综上所述,患者在使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过程中,要时刻监测患者的病情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的症状发生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要严格的安排药物使用的顺序,保证患者的安全,此外对于肝脏功能不全患者要谨慎使用该药物。 参考文献:[1] 高艳云,孔庆敏,邱召娟.54 例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2014,11(3):170-172.[2] 潘春燕.奥硝唑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探析[J]. 当代医药论从,2015,13(12):145-146.[3] 许建宏.53 例使用奥硝唑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分析[J].求医问药,2012,10(2):422-423.[4] 杨小芳,路晓钦,董志等. 重庆市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 事件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18):1679-1682.[5] 周望春. 奥硝唑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12):1660-1662.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分析报告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质量对比分析报告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二〇一三年五月

目录 目录 (1) 概述 (2) 一、质量标准 (3) 二、检测结果与统计分析 (3) 三、风险评估 (9) 四、总体评价 (9) 附件1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样品情况 (11) 附件2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碱度测定结果 (12) 附件3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测定结果 (13) 附件4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水分测定结果 (16) 附件5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有关物质 (17) 附件7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含量测定结果 (20) 附件8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风险评估 (21)

概述 奥美拉唑钠(Omeprazole Sodium)为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剂,化学名: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钠盐一水合物,分子式:C17H18N3NaO3S·H2O;该药是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具有亚磺酰基苯并咪唑化学结构,化学性质不稳定,对光、热、湿、酸等条件均十分敏感,易降解变色。 奥美拉唑钠是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AstraZeneca,以下简称“阿斯利康”)首先研制,于1987年以商品名“Antra”在瑞士上市,1989年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商品名:“洛赛克”(LOSEC?)。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现行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WS1-(X-350)-2004Z-2011,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药业”)产品与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AstraZeneca,以下简称“阿斯利康”)产品均执行此标准;此标准为2011年 4 月10 日起实施的新国家标准,对原标准WS1-(X-350)-2004Z中的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等项目进行了修订,更好的保证了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重要质控项目分析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亚太药业12批样品之间的碱度、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水分、装量差异、有关物质、含量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其产品具有良好的批内、批间均一性及稳定性;与阿斯利康公司原研产品相比,杂质个数较少、杂质总量相近,其余质量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工作中药品质量风险评估方法,依据国家药品标准WS1-(X-350)-2004Z-2011评估,亚太药业产品质量风险指数结果:批质量风险指数为57~65,企业单品种质量风险指数为61;阿斯利康公司原研产品质量风险指数结果:批质量风险指数为61~78,企业单品种质量风险指数为69。 从质量标准对比分析、样品检测与结果统计分析以及风险评估情况看,亚太药业产品执行的药品注册标准较完善,有利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其产品均一、稳定;质量不低于阿斯利康公司原研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甘露醇

技术标准 本品为甘露醇的灭菌水溶液。 1 品名:甘露醇注射液 2 剂型:大容量注射剂 3 规格:250ml:50g 4 代码:Y406 5 处方: 5·1基准处方 甘露醇200.0 g 注射用水加至1000 ml 5·2 标准生产量:1800000 ml/批所用的原辅料及数量 名称代码数量 甘露醇Y103 360.0 Kg 针用活性炭F101 900g 注射用水F108 至1800000 ml 6 生产工艺及操作要求: 6·1 配制(C级、温度18~26℃、湿度45~65%):本工序包括称量、浓配、稀配等。 6·1·1 称量:在备料间根据指令核对原辅料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数量,与本公司检验报告单一致。称量前校准天平、电子秤并检查是否在效期内。按处方要求进行原辅料的称量,并填写称量记录。剩余原辅料扎紧袋口,标明原辅料名称、批号、剩余量、使用人,放置于暂存架。换品种清场时,将剩余料密封,贴上卡片,标明名称、规格、批号、数量、日期,退回脱包间,返至仓库。 6·1·2 浓配:取规定量甘露醇在浓配间投入到放有适量注射用水(80~90℃)的SH-Ⅰ浓配罐中,搅拌溶解,使成50%~60%的浓溶液,加0.03%(g/ml,以

稀配体积计) 针用活性炭,搅拌混匀,煮沸(100℃)15-20分钟,用钛棒过滤器加压过滤,内循环10分钟,泵入稀配罐。 6·1·3 稀配:在稀配间向SH-Ⅰ稀配罐中加注射用水至全量的约80%,加0.02%(g/ml,以稀配体积计)的针用活性炭,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搅拌、回流15分钟,测pH值(规定:5.0~5.5,若不符合规定用稀盐酸或1M氢氧化钠调整)、含量(98.5%~102.5%)符合规定后,降温至60~70℃,用钛棒过滤器和0.65μm的膜滤芯加压过滤,终端用0.65μm的膜滤芯过滤至灌装。生产结束后,操作者做好清场卫生工作(按清场操作规程和配制灌装系统清洗消毒规程),并做好记录。 6·2 制袋灌封(A级,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用SRD4A型非PVC膜软袋大输液生产线操作。 6·2·1上膜 将检验合格的三层共挤输液用膜放置到膜架上,由开卷架完成自动送膜工作。 6·2·2 印字 设置印版(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核对品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是否正确,开机进行试操作,检查打印的位置和清晰程度,确保准确无误。印刷工位属于热转印技术,主要是通过加热加压的办法使色带上的颜料与色带基材剥离,转于三层共挤输液用膜的外表面,附着结合,从而在软袋的外面印上与药品有关的内容。印字温度145~170℃,印字时间0.02秒,印字压力0.25-0.40MPa。 6·2·3 开膜和塑料输液容器接口的预热 三层共挤输液用膜经过设备上的开模器时,膜的一侧被打开;同时塑料输液容器接口从料盘经传送装置输送到接口预热器,预热温度120-140℃,预热时间约为1.1秒。 6·2·4 袋周边焊接和塑料输液接口焊接 三层共挤输液用膜经过焊接模具时,模具的上下两个部分对接,经加热加压,完成膜的周边焊接,热合温度125-145℃,热合时间约1.0秒;该工序热合的时间、压力、温度可调。可根据情况调节操作参数,以便获得最佳的热合效果。 6·2·5 接口焊接和袋体冷却 经预热的塑料输液接口被放入膜的开口侧,经加热加压,完成接口与膜的焊接,焊接温度135-150℃,压力为0.25-0.40MPa。同时袋体进入冷却模具,冷却水进入冷却模具夹层。 6·2·6 接口冷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