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的生物性能
医用镁合金表面磷化处理及生物腐蚀性能

XU — i g Lip n ,ZHANG — i ,YANG 。 Er ln Ke
( .ntu f e t il, u n zo eerh Istt o ofr u t s G a gh u5 0 5 , 1 Is tt o w Mae as G a gh u R sac ntue fN ner sme l, u n zo 6 0 i e N r i o a 1
al y S l . EM n DS a ay i r v ae h t h o t g wa o o e f a e l e c y t l a d c mp s d o a d E n l ss e e l d t a e c a i s c mp s d o k —i r s s n o r e t n l f k a i
K e wo d ma ne i m ly;c l im o p a e;b o c ro in;p o p ai g y r s: g su a o l acu ph s h t i - o r so h sh t n
引 言
镁 及其 合 金 具 有 密 度 低 , 比强 度 高 , 良好 的 力
徐 丽 萍 张二 林 杨 , ,
(. 1广州 有色金 属研 究 院 新材 料 研究 所 , 东 广 州 广 院 , 龙江 佳木 斯 黑 140 3 中科 院金 属研究 所 , 宁 沈 阳 507; . 辽
柯。
10 1 ) 10 6
505 2 佳 木斯 大学 材 料 科 学 与工 程 学 160; .
C ia . e at n fMae asS in e a d En ie r g Ja s U ies y Ja s 1 4 0 C ia h n ;2 D p rme to tr l ce c n gn e n ,imu i nv ri ,imu i 0 7, hn ; i i t 5
镁合金的优势在哪?镁材料的应用在哪?

镁合金的优势在哪?镁材料的应用在哪?镁合金的优势在哪?镁材料的应用在哪呢?什么是镁合金?镁合金的优势在哪?镁材料的应用在哪?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镁合金由于其比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散热好、消震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比铝合金大、耐有机物和碱的腐蚀性能好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运输、化工、火箭等领域。
除此之外,镁合金在医疗器械上的应用潜力很大;如果金属镁企业能在加工性能和产品价格上取得突破,那么镁合金也将在LED产业得到广泛应用。
院士说左铁镛院士在今年新材料发展趋势高层论坛中说到:“就镁材料来说,近20年来,我国的镁材料已取得了三个“第一”的好成绩,分别是镁产量第一,镁储量第一和镁出口量第一。
现在我国在上海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分别建立了镁材料研究中心,在山西、陕西等省份形成产业一体化的布局,大大促进了我国镁合金的研究应用。
目前,镁金属与铝金属相比,价格只高出20%,相较之前有大幅度降低,这也能极大的促进镁合金的研究发展和应用。
”那么,镁合金的优势在哪?镁材料的应用在哪呢?1镁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轻金属元素之一,镁的比重是1.74g/cm3,只有铝的2/3、钛的2/5、钢的1/4;镁合金比铝合金轻36%、比锌合金轻73%、比钢轻77%。
镁具有比强度、比刚度高,导热导电性能好,并具有很好的电磁屏蔽、阻尼性、减振性、切削加工性以及加工成本低、加工能量仅为铝合金的70%和易于回收等优点。
镁合金是以镁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
镁合金的比强度高于铝合金和钢,略低于比强度最高的纤维增强塑料;比刚度与铝合金和钢相当,远高于纤维增强塑料;耐磨性能比低碳钢好得多,已超过压铸铝合金A380;减振性能、磁屏蔽性能远优于铝合金。
镁合金是制造工业中可使用的最轻金属结构材料之一,其性能特点决定了众多的应用优势:一是减轻资源压力,镁合金产品的应用可以缓解铁矿和铝矿资源短缺的压力;二是减轻能源和环境压力,以汽车为例,镁合金大规模应用可降低10%—15%的油耗和排放;三是镁合金产品减震性能优越;四是镁合金能源特性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镁就有电;五是镁合金产品可屏蔽电子辐射,可广泛用于手机和电脑外壳……中国有丰富的镁资源(占世界70%以上)和巨大的应用市场,为制造业减重的同时必将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镁合金性质与特点

与氧的亲合力大,常用做还原剂,去置换钛、锆、铀、铍等金属 粉状或细条状的镁,在空气中很易燃烧 金属镁无磁性,且有良好的热消散性 镁能直接与氮、硫和卤素等化合
2020/7/1
2
镁合金的性能
➢ 比重小:铝的2/3,铁的1/4 ➢ 比强度高:比铝合金高50MPa,是碳钢2倍 ➢ 减震性好:阻尼性优于铸铁 ➢ 抗冲击:优于铝合金和软钢 ➢ 切削性好:切削力为铝和软钢的1/2 ➢ 电磁屏蔽优良:可屏蔽频率范围较广 ➢ 易再生利用: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020/7/1
10
镁合金性能的改善方法
合金元素影响镁合金的力学、物理、化学和工艺性能
利用固溶强化、析出强化、弥散强化来提高合金的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
1.从晶体学、原子的相对大小、化学因素进行考虑 2.较高的固溶度,随温度变化有明显变化,时效后形成有效强化效果的过渡相 3.提高强度: Al>Zn >Cu 4.提高韧性: Zn>Al >Cu
(2) 提高耐蚀性,但也同时增加应力腐蚀敏感性
Zn: (1) 具有固溶强化及时效强化作用,改善机械性质及耐腐蚀性 (2) 含量过高时,流动性降低,减低铸造性
Mn: (1) 与Fe形成高熔点的Al-Fe-Mn化合物沉淀,减少了杂质铁对抗蚀性的危害 (2) 细化晶粒 (3) 提高韧性
Si: (1) 改善铸件的热稳定性, (2) 降低塑性 (3) 提高流动性
比重小 抗冲击
减震 性好
电磁屏蔽 优良
耐腐蚀 性能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比强度高
延展 性差
易再生 利用
材料 镁合金
铝合金 工程塑料 铸铁
ρ/gcm-3 1.74-1.90
2.70 1.13-2.0
7.15
骨科新型医用可降解植入材料JDBM镁合金的生物毒性、髓内针及植入物感染细菌生物膜的基础研究

骨科新型医用可降解植入材料JDBM镁合金的生物毒性、髓内针及植入物感染细菌生物膜的基础研究一、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植入材料在修复和重建人体骨骼系统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新型医用可降解植入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其中JDBM镁合金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强度与塑韧性的平衡以及均匀的腐蚀行为,成为了骨科植入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JDBM镁合金在骨科应用中的生物毒性、髓内针及植入物感染细菌生物膜的基础研究,为其在临床中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JDBM镁合金是由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性能生物医用材料。
该合金系列通过添加少量细胞毒性轻微的轻稀土元素Nd,实现了良好的时效析出强化和固溶强化效果,同时提高了合金的耐均匀腐蚀性能。
Zn和Zr元素的微量加入进一步增强了合金的强度、塑性加工能力以及强韧性和耐蚀性。
这些特性使得JDBM镁合金在骨科植入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新型植入材料,JDBM镁合金的生物毒性问题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首先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了JDBM镁合金及其中稀土元素Nd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株MC3T3E1的毒性作用,分析了其对成骨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体内实验部分则通过观察Nd对小鼠骨及周围组织的生理病理影响,以及在各器官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来评估其生物安全性。
髓内针及植入物感染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骨科植入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本文还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构建细菌生物膜模型,探究JDBM镁合金在植入后对细菌生物膜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其对细菌感染的抵抗能力。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JDBM镁合金在骨科应用中的生物毒性、髓内针及植入物感染细菌生物膜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些研究结果将为JDBM镁合金在临床中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有望为骨科植入材料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1. 骨科植入材料的研究背景及现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骨科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日益受到重视。
镁合金在生物医用材料上的发展

镁合金在生物医用材料上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生物医学领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很多新型材料被应用于医用领域,其中镁合金就是其中一种。
镁合金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在医学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镁合金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研究逐渐加强,研究人员将其应用于支架、骨切削、螺钉和植入物等方面,优越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骨科领域,镁合金被应用于人工关节、骨折治疗等方面,可以大大改善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中,医学领域对于生物相容性的要求较高,而镁合金材料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出色。
镁合金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在体内逐渐降解并转化为人体所需的有机物质。
这一特点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并且在植入体内后不会成为一种额外的负担。
在减少内源性物质和异物反应方面,镁合金相对于其他物质具有更优的性能。
除了生物相容性方面,镁合金在机械性能方面也非常优秀。
它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塑性,能够满足骨部受力的要求,并且保证了植入体在生物环境下的稳定性。
相对于其他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镁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
尽管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镁合金具有良好的性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合适的合金设计和合金元素的添加,可以使得镁合金在力学性能上和耐腐蚀性能上有所提高,然而,在制备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点需要克服,例如,在制备过程中易受到空气中的氧化和金属离子溶出的影响。
此外,镁合金在降解过程中会产生氫氧化物,而这一物质会对周围的组织造成刺激,从而导致炎症的发生。
不过,这并不妨碍镁合金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科学家都在通过不断研究提高镁合金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性能。
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镁合金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会成为医用骨科和牙科材料中的一种重要替代品,未来在生物医学领域,镁合金的应用前景也相当可观。
总之,镁合金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等优点,已经成为生物医用材料中的一种新材料,并且在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可溶镁合金材料

可溶镁合金材料
可溶镁合金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多样的用途。
本文将从可溶镁合金材料的基本特性、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读者对这一材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可溶镁合金是一种由镁为基础的合金材料,其特点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被水或湿气溶解。
这种特殊的性质使得可溶镁合金在一些特殊领域有着独特的应用。
可溶镁合金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还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良好的加工性和耐腐蚀性等优点,因此在医疗器械、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制备可溶镁合金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熔融法、机械合金化法、溶液浸渍法等。
其中,熔融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通过将不同比例的金属混合在一起,经过一系列的熔炼、铸造、挤压等工艺,最终得到理想的可溶镁合金材料。
此外,还可以通过机械合金化法将粉末状的金属原料在高能球磨机中进行混合,然后进行烧结得到所需的合金材料。
可溶镁合金材料在医疗器械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溶性,可溶镁合金可以作为植入体材料用于骨折固定、骨修复等手术中。
在航空航天领域,可溶镁合金可以用于制造飞机零部件,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飞行性能。
在汽车制造领域,可溶镁合金可以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总的来说,可溶镁合金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多样的用途。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可溶镁合金材料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让读者对可溶镁合金材料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可降解镁合金优点

可降解镁合⾦优点与其它常⽤⾦属基⽣物材料相⽐,镁及镁合⾦具有以下优势⼝]:具有⽐强度和⽐刚度较⾼、⽣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良好等特点(1)镁在⼈体内的正常含量为25g,半数存在于⾻骼中。
镁及镁合⾦的密度远低于钛合⾦,与⼈⾻密度接近。
(2)镁是⼈体细胞内的阳离⼦,其含量仅次于钾,镁参与蛋⽩质的合成,能激活体内多种酶,调节神经肌⾁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保障⼼肌正常收缩及体温调节。
(3)镁的标准电极电位低,在含有氯离⼦的⼈体⽣理环境中可腐蚀降解,在植⼊⼈体后随着⼈体的⾃愈合⽽被吸收降解,⽆需⼆次⼿术。
(4)镁及镁合⾦有⾼的⽐强度和⽐刚度,杨⽒模量为41~45GPa,可有效缓解应⼒遮挡效应由于不锈钢、钴铬钼合⾦、钛合⾦等在⼈体组织中很容易磨损与腐蚀,产⽣对⼈体有害磨屑和⾦属阳离⼦(如Cr、Ni、V、Al等),导致毒性或者器件失效。
另外,不锈钢、钛合⾦弹性模量⼤,与⾻不能良好地匹配⽽造成“应⼒遮蔽”效应,使⾻的⽣长和发育得不到应有的刺激和强化,导致⾻损伤部位⾻质疏松和⾃体⾻退化,甚⾄引发“⼆次⾻折”。
⽬前常⽤的⾦属植⼊物是⽣物惰性材料,长期固定并留在⼈体组织中,有引发炎症的隐患,⽽且,治愈后如需拆除则要进⾏第⼆次⼿术,增加了治疗费⽤和患者的痛苦。
⽬前研究开发的⽣物可降解材料主要是聚合物材料和某些陶瓷,但是,聚合物材料的⼒学性能通常较低,⽽陶瓷材料的韧性较差。
镁合⾦缺点镁合⾦降解过快时有⼀定弊端,如组织愈合需要⼀定的时间,若镁合⾦降解较快,不能充分发挥其⽣物学作⽤,导致组织愈合不良,甚⾄治疗失败;⽽且,镁合⾦降解过程中的产物在组织周围⼤量聚集,不能较快被吸收,也会影响组织功能恢复。
提⾼镁合⾦耐体液腐蚀性能的途径主要有采⽤⾼纯镁合⾦、合⾦化、合⾦表⾯涂层和快速凝固⼯艺等。
可降解镁合⾦材料的研究⽬前处于起步阶段。
镁合⾦能否成为医⽤可降解材料,材料的安全性和降解速率的控制是2个基本条件:⼀⽅⾯,可降解材料⽣物相容性的系统评价是其成为医⽤材料的基础;另⼀⽅⾯,可降解⽣物材料要求材料降解速度与组织新⽣或者愈合速度之间匹配。
生物医用镁合金研究进展

往 往 表 现为 强度 、 刚性、 稳定性较低 ; 金 属 材 料 由 于具
有 良好 的综合 力 学性 能 , 在骨 科 、 口腔 修 复和 心 血 管治
疗 等 领域 一直 有 着广 泛 的应 用 。
目前 , 广 泛应 用 于 临 床 的 金 属 植 入 材 料 包 括 不 锈 钢、 钴铬合金 及钛合金 , 它 们 都 具 有 良好 的 抗 腐 蚀 性 能, 在体 内能够长期保持 结构稳定 , 但 也 存 在 一 些 弊 端, 如 这 些材 料 因 体 内摩擦 而 产 生磨 屑 以及 因腐 蚀 而 产 生 有毒 离 子 , 造 成 局部 过敏 反应 或 者炎 症 , 降 低 其生
2 镁 合 金 作 为 生 物 医用 材 料 的 优 势 与 不 足
2 . 1 镁 合 金 的 优 势
镁 合 金之所 以成 为生 物 医用可 降解 金属 植 入材 料 领域 的研 究热 点 , 其 原 因有 : ( 1 )镁 合金 具 有 良好 的生 物相 容性 。镁是 人 体 内仅 次 于钙 、 钠 和 钾 的常 量 元 素 之一 , 能够 激活 多 种 酶 , 参 与 体 内一 系 列 代 谢 过 程 , 促 进钙 的沉 积 , 是 骨生 长 的必需元 素 ] 。此 外 , 体 内过 量 的镁 可通 过尿 液 排 出体 外 , 不 会 导 致 血清 镁 含 量 的 明 显 升高 或沉 积 于 体 内而 引起 中毒 反 应 [ 8 ; ( 2 )镁 合 金 具有 良好 的力学 相 容性 。镁及 其合 金有 高 的 比强度 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什么镁合金可以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 (1)2,镁合金的实验数据与人体测试的差别? (1)3,镁合金不适用于做可降解材料的原因? (3)4,最适合的材料? (4)5,镁合金发展的瓶颈?降解速度过快 (5)6,各种元素对镁的作用?(论文5) (5)7,镁合金的发展史? (6)1,为什么镁合金可以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力学性能:密度与人体骨骼最接近。
弹性模量为人体骨骼的两倍,不及钛合金的50%,能有效缓解应力遮挡效应(镁的弹性模量和压缩屈服强度和人骨相近,可避免材料弹性模量较高时因应力屏蔽效应造成骨质吸收,而弹性模量过低则不能起到刺激骨生长的作用[5])。
生理作用及代谢:镁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与钠、钾、钙元素一起构成人体细胞内外最重要的4种阳离子。
镁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和辅助因子。
镁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预防骨质疏松有一定作用。
就人体循环系统而言,镁可引起血管扩张,同时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镁参与体内三大产热营养素代谢、神经冲动产生与传递、肌肉收缩等[4,5]。
肾脏是镁代谢调节的中心,肾小球对血镁进行过滤,95%~98%由肾小管再吸收。
肾的调节作用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血镁正常。
因此,将可吸收镁合金的降解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超过肾脏代谢能力,就能保持较好的安全性[4,6]。
(论文9)镁是人体内含量仅次于钾的细胞内阳离子,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镁也是组成生物体骨的主要成分,能够促进骨、牙齿及细胞形成并在骨的矿物质代谢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3]。
此外,由于镁合金所具有的金属材料特性,其塑性、刚度、加工性能等都要远优于现已开始临床应用的聚乳酸等可降解高分子材料[4],因而更适于在骨等硬组织修复和介入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
更令人欣喜的是,全球现有实验中所选用的镁合金在血液及骨环境下进行短期实验观察时均没有不良后果产生[5]镁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减缓细胞膜表面对植入物的排斥。
镁是300 多种酶的共存因子,能够稳定DNA 和RNA 的结构[5],调节神经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抑制神经的兴奋,保障心肌正常收缩。
人体大约70 kg 体重中包含有35g 镁[3]。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镁的每日摄入量男性为300mg,女性为280 mg,儿童为250 mg,婴幼儿为80mg。
镁的密度为1.74 g/cm3,而铝和铁的密度分别为镁的1.6 倍和4.5 倍[5]3VormannJ.Magnesium:Nutritionandmetabolism[J].MolAspectsMed,2003,24(1):274StaigerMP,PietakAM,HuadmaiJ,etal.Magnesiumanditsalloysasorthopedicbiomaterials:Areview[J].Biomate-rials,2006,27:17285郑玉峰,顾雪楠,李楠,等.生物可降解镁合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材料进展,2011,30(4):302,镁合金的实验数据与人体测试的差别?体外实验缺乏统一的标准,加之体外实验常规方法(失重测试、氢气体积监控、pH检测、电化学测试、阻抗分析等)各有利弊,同时模拟体液(Simulatedbodyfluid,SBF)的选择更是各有不同(见表1),这使得研究者的实验结果存在不小差别,甚至大相径庭。
传统的实验数据获得的途径:众多科学家在SBF中进行了测试铸态纯镁在SBF中会在表面形成一层Mg(OH)2膜,但不致密,对降解行为没有多大多大影响。
腐蚀过程宏观上是均匀的,但微观上是局部进行的,其损伤形式主要是网状裂纹和腐蚀坑,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试样腐蚀速率降低,溶液pH升高。
AZ31合金在Hanks’平衡盐溶液中主要是在氯离子点蚀作用下的局部腐蚀,pH的升高可以提高镁合金腐蚀反应的自腐蚀电位,降低腐蚀反应的热力学倾向,稳定腐蚀过程中形成的钝化膜,从而降低了腐蚀速率。
人体环境中的各种侵蚀性离子对镁合金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氯离子能够诱发镁合金表面发生多孔状点蚀;磷酸一氢根离子会对镁合金的降解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碳酸氢根离子则会大大加速镁合金的降解,但也会诱发剧烈腐蚀部位产生钝化行为,从而对点蚀的扩展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硫酸根离子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镁合金的降解。
由此可见,生理环境中的侵蚀性离子对镁合金腐蚀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镁锌锆钇(Mg-5.6Zn-0.55Zr-0.9Y)在中性介质环境下,镁合金很快被腐蚀;随着介质溶液pH的升高,镁合金表面能够形成厚的Mg(OH)2沉淀膜,阻止腐蚀的深入;镁合金在林格试液中腐蚀后,表面生成ZnO钝化膜,以及使溶液pH升高的Mg(OH)2膜,这2层膜的共同作用使合金的耐腐蚀能力提高;添加Y元素后合金的腐蚀更加均匀。
稀土元素对镁基体的保护效果不如铝元素,但是热处理可以提高WE54镁合金的钝化效果,进而提高其耐蚀性。
但是体外实验与人体环境有何大区别,人体是动态环境,而体外实验多为静态,静态环境中腐蚀产物能在机体表面形成一层相对稳定的保护膜,而在动态环境中则无法形成,故动态环境材料的降解速率会更快。
Song等[9]对铸态纯镁在SBF中的腐蚀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纯镁在SBF中的腐蚀机制与在NaCl溶液中相似,均是在腐蚀降解过程中纯镁表面形成Mg(OH)2膜,该膜并不致密,不能起到良好的保护基体的作用。
王勇等[29]考察了纯镁浸泡在SBF中的降解行为,结果显示,镁在SBF中的腐蚀在宏观上是均匀的,但在微观上是局部进行的,其损伤形式主要是网状裂纹和腐蚀坑,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试样腐蚀速率降低,溶液pH升高;浸泡早期,试样表面有较多的Ca、P元素沉积,但是21d以后,只有很少的Ca、P残留下来;整个过程中,试样表面未发现任何磷酸钙陶瓷相,21d后溶液的游离沉淀中形成了HA。
王勇等的研究说明抑制Mg(OH)2层的形成是诱导HA在镁表面结晶的必要条件。
邓希光等[30]探讨了AZ31镁合金在Hanks’平衡盐溶液(Hanks’balancedsaltsolution,HBSS)中的腐蚀行为,结果显示HBSS对镁合金的腐蚀主要是在氯离子点蚀作用下的局部腐蚀;同时,讨论了pH变化与镁合金降解的关系,研究表明pH的升高可以提高镁合金腐蚀反应的自腐蚀电位,降低腐蚀反应的热力学倾向,稳定腐蚀过程中形成的钝化膜,从而降低了腐蚀速率。
杨柯等[10]研究了AZ31镁合金作为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的可行性,体外浸泡实验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的降解行为与其所处环境有关,在HBSS中的降解速率较在0.9%NaCl溶液中低;经过热处理后的AZ31镁合金与铸态和锻态相比点蚀发生倾向降低,降解速率更低。
信运昌[19]在体外模拟生理环境中对AZ91镁合金进行实验,研究了镁合金在降解过程中降解速率、镁离子释放速率和周围环境pH的变化趋势以及腐蚀方式,结果表明:在接触SBF初期,其降解速率和镁离子释放速率极快,并引起局部pH显著升高,经过一定时间后,降解速率和镁离子释放速率基本保持稳定且远远低于初期;镁合金在降解过程中会发生微弱的点蚀,但点蚀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
同时,信运昌等[20]还系统研究了生理环境中的侵蚀性离子(Cl-、HPO42-、HCO3-和SO42-)在生理浓度下对镁合金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离子能够诱发镁合金表面发生多孔状点蚀;磷酸一氢根离子会对镁合金的降解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碳酸氢根离子则会大大加速镁合金的降解,但也会诱发剧烈腐蚀部位产生钝化行为,从而对点蚀的扩展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硫酸根离子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镁合金的降解。
由此可见,生理环境中的侵蚀性离子对镁合金腐蚀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表1中不同体液的侵蚀性离子浓度各有不同,这必将导致镁合金在SBF中的研究的结果不相同,单纯体液环境下降解结果则有待商榷,统一的体外实验标准的建立似乎势所必然。
高家诚等[24]比较研究了纯镁(99.9%)、镁锌锆(ZK60)、镁锌锆钇(Mg-5.6Zn-0.55Zr-0.9Y)3种合金材料在SBF中的腐蚀行为,分析其是否具有生物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显示,随着镁合金在SBF中浸泡时间的延长,溶液pH升高,电势也随其增加而减小,镁及镁合金的腐蚀速率会降低。
高家诚等的研究说明,添加了钇的镁锌系合金用作生物材料是完全可行的,添加Y能够提高其耐蚀性[25]。
余琨等[11]研究了2种镁合金材料(Mg-6%Zn和Mg-6%Zn-2%Y合金)在生理盐水和林格试液(人体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以评价其作为医用植入材料的服役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中性介质环境下,镁合金很快被腐蚀;随着介质溶液pH的升高,镁合金表面能够形成厚的Mg(OH)2沉淀膜,阻止腐蚀的深入;镁合金在林格试液中腐蚀后,表面生成ZnO钝化膜,以及使溶液pH升高的Mg(OH)2膜,这2层膜的共同作用使合金的耐腐蚀能力提高;添加Y元素后合金的腐蚀更加均匀。
Walter等[31]对比了纯镁及含稀土元素的WE54镁合金在SBF中的降解行为,发现稀土系镁合金的降解相对较快;同时,将WE54与AZ91镁合金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稀土元素对镁基体的保护效果不如铝元素,但是在实验中他们发现热处理可以提高WE54镁合金的钝化效果,进而提高其耐蚀性。
3,镁合金不适用于做可降解材料的原因?目前研究的医用镁合金多集中于商业镁合金,而商业镁合金大都含有Al元素、重稀土元素及相当量的Zr元素,其中Al是神经毒性元素,会损害人体的神经元与成骨细胞,可能造成痴呆或阿兹海默症[38];重稀土元素容易在脑中富集,同时可能会造成肝中毒[39],例如,过量的Y3+会影响小鼠DNA转录因子从而影响其基因的表达[40]等,Zr在镁合金中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但其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困扰同样不可忽视,研究发现肝癌、肺癌、乳腺癌等重大急症的发生与Zr的存在密不可分[41]。
因此,越来越多的生物材料工作者开展了含有无毒或低毒元素的新型生物医用镁合金的研制工作[42]。
铝元素有神经毒性作用,研究发现老年性痴呆或精神异常患者脑内铝含量较正常人高10~30倍;铝对胎儿有致畸致残作用,还能引起骨病理性改变及血液系统疾病[13,14];稀土元素可富集于脑中,产生神经系统毒性及肝毒性[15]。
因此,含铝和稀土元素的镁合金植入物植入人体后的长期效应并非仅经动物实验就能发现,理想的可植入人体的镁合金材料应不含,或在人体代谢可接受范围内尽量少含这些元素。
(论文9)4,最适合的材料?MgZnMn Song[41]同样对比了这四种合金在HBSS中的降解行为,发现Mg2Zn0.2Mn合金在体液中降解速率接近植入材料允许的水准,因而借助阳极氧化等控制腐蚀的手段,可望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有前景的医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