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课后练习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答案

【篇一: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

二、

1、真。

2、假。

3、假。

4、真。

5、假。

6、真。

7、假。

8、真。

9、真。10、真。11、真。

12、假。13、真。14、假。

习题2.2

一、

1、?(a→b)

2、? a→b

3、?(a∧? b)

4、a∧(b→c)

5、a→d∨b

6、(a→d)∧(d∨b)

7、(a?d)→e

8、f→a∨g∨h 9、a→(d→e)

二、

1、a:甲队获胜;b:乙队获胜。(b→a)∨(a→b)。

2、a:此地气候潮湿;b:此地天阴;c:此地下雨。a∧(b∨c)。另外的答案:(b∨c)→a (大家可以讨论这里合取的意义还是必

要条件的意义更为适合)

3、a:学习好;b:锻炼身体;c:关心社会;d:成为三好学生。

d→a∧b∧c

4、a:人不知;b:己莫为。a→b

5、a:人犯我;b:我犯人。(? a→? b)∧(a→b)或a?b

6、a:我懂的古文;b:我精通古代哲学。(b→a)→? b

7、a:他出门;b:他买书;c:他看电影;d:他的钱多。

(a→b∨c)∧? d

8、a:甲上场;b:乙上场;c:丙上场;d:我队失败。? d→

((a∨b)∨c)

9、a:他获得奖学金;b:他唱歌;c:他跳舞;d:他抽烟;e:他

烦躁;f:他考试不及格;(a? b∧c)∧(d∧e → f)

习题2.3

一、

1、矛盾式。

真值表如下:

2

、偶然式。

真值表如下:

3、偶然式。

真值表如下:

1

4、偶然式。

真值表如下:

5、重言式。

真值表如下:

6、偶然式。

真值表如下:

7、矛盾式。

真值表如下:

2

8、重言式。

真值表如下:

二、重言等值的命题对是:2、3、5、6。

它们的真值表如下:

2、d∨j和? (? d∧? j)

5、b?e和(b∧e)∨( ? b∧? e)

6、i→(m→o)和m→(i→o)

3

三、题二中第一个命题重言蕴含第二个命题的命题对是:2、3、4、

5、6、7、8。

四、略。

习题2.4

一、略。

二、有效的推论有:1、2、4、6、7、9、11、12。无效的推论有:

3、5、8、10。

1、令:

w:王波学好外语;y:王波考上研究生。

此推论符号化为:

y→w

? w

∴? y

相应的蕴涵式是:

(y→ w)

∧? w → ? y

真值表如下:

在此真值表中,主联结词“→”下面的每一行都是t,可见它是个重言式。由此可以判定,此推论是有效的。

2、令:

p:10

是偶数;q:10能被5整除。

此推论符号化为:

p

q

∴p∧q

相应的蕴涵式是:

p∧q → p∧q

真值表如下:

在此真值表中,主联结词“→”下面的每一行都是t,可见它是个重言式。由此可以判定,此推论是有效的。

4

3、令:

l:李强学习优秀;b:李强受到表扬。

此推论符号化为:

p

∴p∧b

相应的蕴涵式是:

p → p∧b

真值表如下:

在此真值表中,主联结词“,可见它不是一个重言式。由此可以判定,此推论是无效的。

4、令:

d:大连在东北;h:大连是海滨城市。

此推论符号化为:

d∧h

∴h

相应的蕴涵式是:

d∧h → h

真值表如下:

定,此推论是有效的。

5、令:

s:发展经济;c:提高社会生产力。

此推论符号化为:

s → c

∴? s → ? c

相应的蕴涵式是:

(s → c)→(? s → ? c)

真值表如下:

5

【篇二: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t>一、填空题

1.违反三段论规则的“四词项”的错误,从逻辑规律的角度看,是一

种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2.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已知sip为假,则sep

为真。 3.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若“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为真,则“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得好成绩”为假。

注意,“‘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为真”等值于“‘即使认真学

习也不能考得好成绩’为假”。

4.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若“老王是党员而不是

干部”为假,则充分条件命题“如果老王是党员,那么他是干部”为真。注意,“‘老王是党员而不是干部’为假”等值于“‘如果老王是党员,那

么他是干部’为真”。

秩序才能安定)为真。

注意,“‘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也能安定’为假”等值于“‘只

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才能安定’为真”。 6.根据形式逻辑

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若p∧﹁q为真,则﹁p∨q为(假)。二、单项选择题

1.如果否定p∧q而肯定p∨q,则( d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规

律 2.在以下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 b )

a.sap真且sop假 b.sep真且sop假 c.sip真且sap假

d.sop真且sip假3.在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是(b ) a.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非对称的 b.某关系既是非对称的,

又是反对称的 c.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 d.某关系不

是对称的,而是反对称的

4.对“如果灯亮,那么有电”和“如果灯不亮,那么无电”这两个命题同时肯定,则( d )

a.只违反矛盾律 b.违反矛盾律 c.既违反矛盾律又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矛盾律也不违反排中律 5.如果同时否定“必然p”和“必然非p”,则( c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规律 6.既否定“◇p”,又否定“◇﹁p”,则( d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规律 7.既断定“p←q”为真,又断定“p∧﹁q”为假,则( d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规律 8.下列陈述违反排中律要求的是( d )

a.﹁sip∧﹁sap b.既肯定sop又否定﹁sip c.□p∧◇﹁pd.既否定﹁p∨q又肯定﹁(p∧﹁q) 9.“如果所有贪污犯都有作案动机,那么有些贪污犯有作案动机”和“有些贪污犯没有作案动机,或者有些贪污犯有作案动机,是不对的”,若断定这两个复合命题都真,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 ) a.自相矛盾 b.模棱两可 c.偷换论题 d.偷换概念

10.在某次税务检查后,4位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4人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b )

a.甲的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b.丙的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c.丙的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 d.丁的断定属实,陈老板没纳税 e.丁的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解析:甲与丙的断定相矛盾,不能都真,必有一假。丙与丁的断定处于下反对关

系,不能都假,必有一真。所以,丙的断定属实。再由题意可知,甲乙丁的断定都不属实。所以,陈老板纳了税。

三、双向选择题 1.“能否理顺工资、价格的关系是改革成功的关键”,这句话( ce )

a.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b.犯“模棱两可”的错误 c.违反矛盾律d.违反排中律 e.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2.下列复合命题违反排中律的有( ae )

a.﹁sip∧﹁sep b.﹁sep∧﹁sap c.﹁□p∧﹁◇p d.◇﹁

p∧□p e.﹁(﹁p∧q)∧﹁(p∨﹁q)

解析:sip与sep之间是矛盾关系,同时否定它们,便违反排中律。这对于﹁p∧

q与p∨﹁q也是同样的道理。

3.下列复合命题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有( ce )

a.火灾必然有原因,并且不可能没有原因 b.可能火灾有原因,并

且火灾必然有原因

c.火灾有原因是必然的,火灾没有原因也是可能的 d.并非火灾必

然没有原因并且火灾可能有原因 e.不可能火灾有原因,并且不必然

火灾没有原因 4.下列情况不违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有( ac )

a.在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

并断定为同假。

b.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相互矛盾或反对的

判断,并断定为同真。

c.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相互矛盾或反对的

判断,并断定为不能同真。

d.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并断定为同假。 e.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某一个别对象做出肯

定和否定的判断,并断定为同假。

解析:选项a的语言表达不准确。既然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方面,

何来的相互矛

盾的判断?反过来,假如是相互矛盾的判断,又怎么可能是在不同

时间和不同方面的判断呢?

不同时刻的对象通常被视为同一对象。更准确地讲,例如,选项a

可以表达为:在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某一个别对象做出肯定和

否定的判断,并断定为同假。

5.如果命题a与命题b有矛盾关系,则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

规律的有( de )

a.a∧﹁b b.﹁a∧b c.

d.a∧b e.﹁a∧﹁b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复合命题违反矛盾律的有( bcde )

a.□p∧﹁◇p b.□﹁p∧﹁□﹁p c.﹁◇﹁p∧□﹁pd.□﹁

p∧◇p e.□﹁p∧□p

2.下列各组直言命题,若为同一思维过程中的陈述,则违反排中律

的是( abd )

a.某法官并不是如果受礼就秉公断案某法官并不是受礼而没有秉

公断案 b.某法官并不是只有受礼才秉公断案某法官并不是没受礼

却秉公断案 c.某法官并不是受礼或者秉公断案某法官并不是受礼

并且秉公断案

d.某法官并不是或者受礼或者秉公断案某法官并不是既没受礼也

没秉公断案

e.某法官并不是或者不受礼或者不秉公断案某法官并不是不受礼

而秉公断案

3.下列断定违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有( ade )

a.既肯定sap又肯定sip c.并非□﹁p∧◇﹁pe.既肯定﹁p∨q,又肯定p∧﹁q

4.下列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断定是( de )

a.sap假而sip真 e.pas真但pis假

c.□sap与◇sop都假

b.既否定sep,又否定pos d.并非□p,并且并非◇﹁p

b.sap与sep不能都真 d.sap真sep也真

解析:﹁◇sop├ □﹁sop├ □sip。所以□sap与◇sop都假,不违

反排中律。

pas├ pes├ sep,pis├ sip├ sop。按照对当关系中的差等关系,

如果sep真那么sop也真。所以,pas真但pis假,违反逻辑基本

规律。

注意,选项d的“hep”应当首先改为“sep”。

5.甲乙丙丁四个孩子在院子里踢足球,把一户人家的玻璃打碎了。

当房主问他们是谁踢球把玻璃打碎的时,他们都不承认是自己打的。甲说:“是丙打的。” 丙说:“甲说的不符合事实。” 乙说:“不是我

打的。” 丁说:“是甲打的。”

后查知四个孩子只有一个不说假话。由上述条可知( abde )

a.说真话的是丙 b.打碎玻璃的是乙 c.打碎玻璃的是甲d.打碎

玻璃的不是甲 e.丁说假话,但打碎玻璃的不是丁

五、表解题

1.如果肯定a而否定b,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呢?为什么? a:甲上场而乙不上场。

b:只有甲不上场,乙才上场。

解:设p表示甲上场,p表示乙上场,则

a:p∧﹁q b:﹁p←q

做它们的真值表如下:

有由上面的真值表可以看出,当肯定a时,必须肯定b。所以,肯

定a而否定b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2.下面丙说的话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甲对乙说:“并不是说或者你不正确或者我不正确。” 乙对甲说:

“并不是说如果我不正确则你就正确。” 丙对二人说:“你们两人说的

都对。”

解:设p表示甲正确,p表示乙正确,则丙的话可以符号化为

丙:﹁(﹁q∨﹁p)∧﹁(﹁q→﹁p) 做它的真值表如下:

显然,丙的话是永假的,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3.警察逮捕三个人,只知道他们其中一人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另外两人是嫌疑犯。请根据以下供词判定谁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审判员问:“你们谁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 a答:“??”审判员没

留神,未听清,要求a再说一遍,a未说。 b说:“a刚才说,他是

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我呢,当然就不是了。” c说:“a刚才说他不是说谎者俱乐部成员,可我也不是。”

解:设p表示a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p表示b是说谎者俱乐部

的成员,r表示c是说谎者俱乐部的成员,则b和c的话可以分别符

号化为

p∧﹁q ﹁p∧﹁r

根据题意可知,

b与c的话之间是反对关系,所以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就是说,b要么c是说谎者俱乐部成员。由题意知,a不是说谎者俱乐部成员,即p为假。

由真值表可见,同时满足p假、p∧﹁q与﹁p∧﹁r不同真、为真

等三个条件的只有q为真、r为假,即b是说谎者俱乐部成员。

六、分析题

(一)下列各题有无错误?如有错误,指出它违反哪条逻辑基本规

律的要求。 1.他在20世纪里活100多岁。

答:错误。它既肯定在20世纪里又肯定活100多岁,违反矛盾律。2.我基本上完全同意他的意见。

答:错误。既肯定基本上又肯定完全,违反矛盾律。 3.价值规律

是永恒的历史范畴。

答:错误。既肯定是永恒的又肯定是历史的,违反矛盾律。 4.南

极海岸地带,鸟的种类虽然少,鸟却很多。答:正确。

5.我是不赞同背诵的,但也不赞成不背诵,我认为适当地背诵也是

必要的。答:错误。同时否定背诵和不背诵,违反排中律。

6.若是仇杀案的凶手,则罪犯与死者必然有仇。他是仇杀案的凶手,但与死者无仇。答:错误。这两个命题是相互否定的,同时肯定它

们就违反矛盾律。 7.如果大家都动手大搞卫生,那么我们的健康和

疾病就有保障了。答:错误。健康与疾病是相反对的,这里同时肯

定它们,违反矛盾律。 8.鲁迅的小说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祝福》

是鲁迅的小说,所以《祝福》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篇三: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1、什么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答: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2、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答:思维内容的存在、联系方式,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构成。逻

辑常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不变成分,决定思维的逻辑内容。逻辑

变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可变成分,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

3、什么是对思维形式结构的代入?

答:思维形式结构不表达具体思维内容,因而没有真假。用具体词

项或命题,代入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这种思维形式结构就

被赋予了具体内容,就有了真假。不同的代入,思维形式结构就被

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真假情况。

4、什么是逻辑规律?

答:在任意带入下,都表达真实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

5、什么是逻辑矛盾?

答:在意带入下,都表达虚假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

6、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

答:一个真确的演绎推理的形式结构同时也是一个逻辑规律。

7、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判定推理的有效性,分辨推理的正误,研究判定规律。

8、语言、思维、逻辑学的关系是什么?

答:语言是思维的直接显示,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逻辑学通过研究

语言的形式结构,来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

9、语言有哪些构成要素?

基本符号(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基本符号就没有语言),语形

规则(什么样的基本符号是合式的,即是本语言中的词、词组或语句、项或公式),语义规则(是对语言中的合式的词、词组或语句

的解释,即赋予其意义)。

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

出来。

1和5:所有s是p

2和7:所有 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

3和8:只有p,才q。

6和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恰当选项作为答案)。

1. c

2. c

3. a b c d

4. b e

一、判断下列断定的正误:

1、对象所具有的性质,统称为对象的属性。

答:错。因为属性是对象的的性质以及对象间关系的统称。

2、对象的本质属性就是为该类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

答:错。一类对象共有的属性是固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3、一个对象如果不具有某个概念的内涵,那么它一定不属于这个概

念的外延。答:正确。

4、空概念只有内涵没有外延。

答:错。任何概念都有外延,空概念外延是空集合,而不是无集合。

5、每一概念的正确定义是唯一的。

答:错。因为同一个概念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因而可以有不同的正

确定义。

6、定义都是适当的概念陈述,但适当的概念陈述并不都能成为定义。答:正确。

7、定义不能使用否定句。

答:错。对正概念不能否定句,对负概念可以使用否定句。

8、任意两个概念之间,都存在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这种反变关系是指:内涵越少的概念外延越大,内涵越多的概念外延越小。

答:错。只有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外延之间,才存在内涵外延的反

变关系。

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平反就是对处理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错误。定义过宽。

2. “科学理论就是符合实际的认识。”错误。定义过宽。

3. 把勇敢限制为“勇敢的战士”。错误。“勇敢”和“勇敢的战士”之间

不存在属种关系。

4.“喜马拉雅山脉”概括为“珠穆朗玛峰”。错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是适当的?

1. c

2. a b c

3. a

4. a

5. b

6. b c

7. b

8. b

9. b c 10. a c

四、下列各题中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

标有横线的概念的?

1. 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2. 从内涵方面。

3. 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4. 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5. 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6. 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五、从两种概念分类的角度(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说明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属于哪一种类。

1. “美术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2. “《孔乙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 “非司机”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 “中国女子排球队” 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 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 “中国工人阶级” 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 “国家检察机关” 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六、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

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1. 集合

2. 非集合

3. 非集合

4. 集合

5. (1)集合(2)非集合(3)非集合

6. 集合

7. 集合

七、下列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

1. 真包含

2. 全异(反对)

3. 交叉

5. 全异

6. 全异(矛盾)

7. 全同

八、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1.

c a

d b

2.

a b c d

3.

b

a c

4.

ca b

d

5.

a b d

4. 真包含于 8. 全异(反对)

九、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题中概念之间的关系:

1b c d

2.

3.

ac b

4.

d

b

5.

a b c

6.

a

7.同3

8.

b

d

c

9.

abc d

十、对下列概念各作一次限制与概括。

1. 限制为“教授”,概括为“劳动者”。

2. 限制为“七律”,概括为“文学形式”。

3. 限制为“公牛”,概括为“哺乳动物”。

4. 限制为“美国”,概括为“国家”。

5. 限制为“发动机”,概括为“工业产品”。

6. 限制为“中国历史学”,概括为“科学”。

十一、下列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

1. 限制正确。概括错误,因为“学生”和“知识分子”不是属种关系。

2. 限制错误,因为“勇敢的人”是对象,“勇敢”是属性,二者不具有

属种关系。概括正确。

3. 限制正确。概括错误,因为并非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二者不

具有属种关系。

4. 限制错误,因为“军队”和“人民战士”不具有属种关系。概括正确。

5. 限制错误,因为限制是从属概念到种概念。概括错误,因为“喜马拉雅山脉”与“喜马拉雅山最高峰”不具有属种关系。

6. 限制和概括均正确。

十二、下列表述作为连续限制或连续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

1. 错误。不具有属种关系。

2. “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概括为“中国最大的城市”错误,二者不具

有属种关系。其余正确。

3. 错误。单独概念不能限制。

4. “洪秀全”限制为“青年时代的洪秀全”错误,因为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其余正确。

十三、下列判断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1. 错误。定义过宽。

2. 错误。定义过窄。

3. 错误。定义不能使用比喻。

4. 正确。

5. 错误。循环定义。

十四、20世纪初,美国有家报纸征求关于“新闻”这一概念的定义,应征者很多。现将应征的定义举出如下四项,请指出它们是否正确?为什么?

1. 错误。定义过宽。

2. 错误。定义过窄。

3. 错误。定义过窄。

4. 错误。定义过宽。对正概念下定义不得使用否定句。

十五、下面三例从事实上说明关于“健康”这一概念的所作的相关定

义是不确切的。请从逻辑上分析这些定义各犯有什么错误?

1. 错误。定义过宽。

2. 错误。对正概念下定义不得使用否定句。

3. 错误。定义过宽。定义含糊。十六、下列语句是否为语词定义?

1. 是。

大学逻辑学课后练习答案

大学逻辑学第三版姜全吉迟维恭 《形式逻辑》思维训练题(教材58页) 十、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把句子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这不是“划分”而是“分解”。因为,划分是把一个大类(属概念)分成几个小类(种概念),每个小类(种概念)都具有大类(属概念)的本质属性,而此处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不具有“句子”的本质属性。 2、民主革命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是正确的。因为分出来的子项“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外延之和与母项“民主革命”的外延相等。 3、商品可以分为优质商品、劣质商品、畅销商品、滞销商品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因为:①“优质商品”和“劣质商品”是按商品的质量划分出来的;“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是按商品的销售状况划分出来的;②“优质商品”、“劣质商品”分别与“畅销商品”、“滞销商品”存在着交叉关系。 4、这次公审的罪犯有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和高干子弟。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因为:①“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是按人的社会身份来划分的,“高干子弟”是按家庭中儿女的父母担任国家机关高级领导职务来划分的;②“高干子弟”与“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存在着交叉关系。 5、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长满了棉花、花生和粮食作物。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混淆了概念的属种关系,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因为“棉花”是“经济作物”的种概念,“花生”是“油料作物”的种概念,与“粮食作物”并列的概念应该是“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而不是“棉花”、“花生”。 6、所有学校,包括大学和中学,都要开展素质教育。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子项未尽”的逻辑错误。因为“大学”和“中学”这两个分出来的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所有学校”的外延。 7、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

逻辑学试题库及答案 辛苦整理 最全版本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E 真假不定;O为假;I 真假不定。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文和诗歌”,这一划分违反了划分不全的规则。 38、从关系判断的性质来看,“父母关心子女”属于非对称关系;“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属于对称关系。 三、图表题: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A学生、B党员、C浙江籍学生、D大学生、E女学生、F三好学生。

逻辑学 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 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看不清负号在 哪)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只有年满十八周岁,他才有选举权"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 ,逻辑变项是_________ 。 2.若p取值为真,q取值为假,则"p或者q" 取值为。 3.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AP取值为,SIP取值为,SOP取值为。 4.论证是由、和三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A. AS B. E C. E D. 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犯罪分子是应受法律制裁的,这个被告应受法律制裁,所以,这个被告是犯罪分子。"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2. 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正当防卫都不是违法行为"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 (1)并非有的正当防卫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是非正当防卫 (3)有的非违法行为不是正当防卫 3."这个案件的凶手是甲或者乙,现已查明甲是这个案件的凶手,所以,乙不是这个案件的凶手。"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4."如果甲是有罪的,则乙也是有罪的;现已认定乙是有罪的,所以,甲也是有罪的?quot;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5."只有案发时甲在现场,甲才是凶手;现已认定甲不是凶手,所以,案发时甲不在现场。"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6.同时断定"我们车间所有的产品是合格品"与"我们车间有的产品不是合格品"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什么规律?为什么? 四、分析题(10分) 证明:三段论第一格"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五、综合题(10分) 已知:(1)若甲和乙都参加律师考试,则丙不参加律师考试; (2)只有乙参加律师考试,丁才参加律师考试; (3)甲和丙都参加了律师考试; 问:乙和丁是否都参加了律师考试?请写出推导过程。 六、表解题(8分) 用真值表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如果是法律专业的学生,就要学习逻辑学;黎明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所以,黎明要学习逻辑学。 其推理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逻辑学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1 某城市考上大学的学生中,女生的比例比男生高。根据这个事实,王老师认为本市女生学习比男生好。 以下哪项最能削弱王老师的结论? A、第一中学考上大学的学生中,男生的比例比女生高。 B、考生中男生的比例比女生低。 C、大多数考上大学的女生就是文科班的。 D、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参加体育活动。 E、全国考上大学的学生中,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 ■2 李教授说:矿泉水比纯净水含有更多的矿物质。所以,经常饮用矿泉水的人会增加肾结石的危险,因为矿物质会在肾脏里沉淀。 以下哪项最能削弱李教授的论证? A、有些矿物质也就是人体所必需的。 B、形成肾结石的只就是某些种类的矿物质。 C、矿物质在肾脏里沉淀的原因就是肾功能出现了问题。 D、有些经常饮用纯净水的人也有肾结石。 E、在平常的饭菜里也含有矿物质。 ■3 某三口之家节假日对瞧电视的态度如下:妈妈要瞧电视,什么节目都可以;爸爸可以不瞧电视,要瞧就瞧新闻节目;孩子可以不瞧电视,要瞧就瞧动画节目。她们根据自己的态度对以下意见表示自己的瞧法。 ①不瞧电视 ②瞧新闻节目 ③瞧动画节目 以下哪项就是不可能成立的? A、有一个人同意全部意见。 B、每个意见至少有两个人同意。 C、妈妈不同意①。 D、爸爸与妈妈都同意②。 E、孩子同意①与③。

■4 孟/关组合在雅典奥运会夺冠时,还有两对选手与她们几乎同时到达终点。在北京奥运会前,人们预测:虽然孟/关组合没有达到她们的最佳状态,但也有可能获得金牌。 以下各项中,除一项外都能提高孟/关组合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冠的概率,这不能提高夺冠概率的就是哪一项? A、孟/关组合在比赛中正常发挥。 B、那两对选手也没有达到她们的最佳状态。 C、那两对选手中有一对没有参加北京奥运会。 D、孟/关组合与那两对选手的成绩远远超过其她选手。 E、孟/关组合在比赛中超水平发挥。 ■5 李老汉说:“抗日战争期间,这里发生过屠村事件。” 以下哪一项就是李老汉说话必须预设的? A、李老汉就是屠村事件的幸存者。 B、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非常残暴。 C、中国历史上有过屠村事件。 D、中国历史上有过抗日战争那个时期。 E、李老汉从来不说谎话。 ■6 农业科学研究所对水稻品种进行施肥试验。试验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钾肥比磷肥多,则品种1号比品种2号长势好;如果磷肥比钾肥多,则品种2号比品种1号长势好。根据这个结果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 A、除钾肥与磷肥外,品种1号与品种2号不需要其它肥料。 B、氮肥也就是水稻生长所需要的。 C、品种1号与品种2号对于肥料的要求不一样。 D、如果改变了试验的其它条件,得到的结果可能就是不一样的。 E、在相同的条件下,品种1号与品种2号都比其它水稻品种长势好。 ■7 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则不就是骑车人违反了交通规则就就是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所以,如果骑车人没有违反交通规则,则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 上述论证与以下哪项最相似?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 a.逻辑常项相同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概念属于(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 d.负概念、。4、如果( ),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 a.a与b全异 b.a与b同一 c.a与b交叉 d.a真包含于b 5、“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判断中,“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 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6、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 )。 a.概括和限制都对 b.概括和限制都错 c.概括对,限制错 d.概括错,限制对 7、如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 a.A真包含于B b.A与B相容 c.A与B全异 d.A与B交叉8、若用“Ds就是Dp”表示定义公式,则犯“定义过窄”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a.Ds等于Dp b.Ds真包含于Dp c.Dp真包含Ds d.Ds真包含Dp 9、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10、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和②“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在①中是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非集合概念 d.在①中是非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集合概念 1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同语反复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宽 d.定义过窄12、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 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联项和量项 d.谓项和量项 13、下列命题形式真假情况为三真二假的是( )。a.S A P b.S E P c.S I P d.S O P 14、当具有SIP形式的性质命题为真时,概念S与P之间一定是( )。 a.全同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相容关系15、“没有S不是P与“S不都是P”这两个命题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16、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而常项都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 d.不同真,不同假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一、简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答: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2、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3、 答:思维内容的存在、联系方式,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构成。逻辑常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不变成分,决定思维的逻辑内容。逻辑变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可变成分,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 4、什么是对思维形式结构的代入? 答:思维形式结构不表达具体思维内容,因而没有真假。用具体词项或命题,代入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这种思维形式结构就被赋予了具体内容,就有了真假。不同的代入,思维形式结构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真假情况。 5、什么是逻辑规律? 答:在任意带入下,都表达真实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 6、什么是逻辑矛盾? 答:在意带入下,都表达虚假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 7、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 答:一个真确的演绎推理的形式结构同时也是一个逻辑规律。 8、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判定推理的有效性,分辨推理的正误,研究判定规律。 9、语言、思维、逻辑学的关系是什么?

答:语言是思维的直接显示,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逻辑学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 10、语言有哪些构成要素? 基本符号(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基本符号就没有语言),语形规则(什么样的基本符号是合式的,即是本语言中的词、词组或语句、项或公式),语义规则(是对语言中的合式的词、词组或语句的解释,即赋予其意义)。 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 1和5:所有S是P 2和7:所有 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 3和8:只有p,才q。 6和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恰当选项作为答案)。 1. C 2. C 3. A B C D 4. B E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卷号:6122《法律逻辑学》试题(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SEP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IP 。 2、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假 的。 3、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假。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其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或p→q ,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 p、q 。 5、选言判断可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 6、“如果毕业论文不及格,那么他就无法按时毕业。”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p→q或如果p,那么q,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和q。 7、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OP 。 8、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9、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 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杭州人是讲卫生的”这一判断中,“杭州人”是( A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负概念 D、单独概念 2、如果A、B两个判断不同真,可同假,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C ) A、差等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下反对关系 3、正确进行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应当(C ) A、否定前件就是否定后件 B、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C、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D、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4、“所有的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 A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5、同时否定SAP与SOP则( C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B ) A、SAP B、SIP C、SOP D、SEP 7、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C )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得 分 评卷教师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 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 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得 分 评卷教师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 共20分) 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人大完整版

AAA中国人民大学版完整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 1与5:所有S就是P 2与7:所有 P就是M,所有S不就是M,所以,所有S不就是P。 3与8:只有p,才q。 6与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恰当选项作为答案)。 1、 C 2、 C 3、 A B C D 4、 B E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一、判定下列断定的正误。 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7、错误 8、错误 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错误。定义过宽。 2、错误。定义过宽。 3、错误。“勇敢”与“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错误。“喜马拉雅山”与“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就是适当的? 1、 C 2、 A B C 3、 A 4、 A 5、 B 6、 B C 7、 B 8、 B 9、 B C 10、 A C 四、下列各题中括号内的话,就是从内涵方面还就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 1、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2、从内涵方面。 3、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4、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5、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6、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五、从两种概念分类的角度(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正概念与负概念)说明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属于哪一种类。 1、“美术作品”就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2、“《孔乙己》”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就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就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就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中国工人阶级”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六、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就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就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1、集合 2、非集合 3、非集合 4、集合 5、 (1)集合 (2)非集合 (3)非集合 6、集合 7、集合 七、下列各组概念就是什么关系?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2)

.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错选不得分也不扣分)(2*13分) 1、“所有人都是有缺点的”与“并非所有人都不是有缺点的”,这两个判断之间具有()。 B A、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差等关系D、下反对关系 2.在下列概念中,()是单独概念。 D A、非洲国家B、省人代会C、高等院校D、亚洲 3、棉花能保温,积雪也能保温。据测定,新降落的雪有40%到50%的空隙,棉花是植物纤维,雪是水的结晶,很不相同,但两者都是疏松多孔的。可见,疏松多孔的东西可以保温。A A、求同法 B、差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4、.“大学生在高等院校学习,小李在高等院校学习,所以,小李是大学生。”这个三段论违反以下哪一种错误()?D A、大项不当周延 B、小项不当周延 C、四概念错误 D、中项不周延 5、城市运动会举行女子万米比赛决赛,湖北、湖南和云南各有三名运动员参赛。赛前,甲乙丙丁四位体育爱好者一起预测赛事结果。 甲:湖北队实力最强,这次决赛前三名,非湖北队莫属; 乙:湖北队没那么强,金银铜牌湖北队顶多拿一个; 丙:我认为湖南队或者云南队会拿到牌; 丁:第一名如果不是湖北队,就应该是湖南队。 比赛结束后的结果,发现上述四人的预测,只有一人言中。现在问: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A A、第一名湖北队,第二名湖北队,第三名湖北队。 B、第一名湖北队,第二名湖南队,第三名云南队。 C、第一名湖南队,第二名湖北队,第三名云南队。 D、第一名云南队,第二名湖北队,第三名湖北队。 6“大学生在高等院校学习,所以,在高等院校学习的是大学生。”这个推理违反以 下哪一种错误()?D A、大项不当周延 B、小项不当周延 C、四概念错误 D、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7、机修工和小轿车的比较恰恰类似于以下哪个对象和人体的比较? 以下四个选项,哪项最合适这种比较?B A、办事员 B、医生 C、修理工 D、狗 8、在下列真值形式中,()与“p∧q”之间的真假关系是矛盾关系。B A、?p∧q B、p→?q C、?q∧p D、?p∧?q 9、在黑、蓝、灰、白四种从深至浅排列的油漆中,一种油漆只能被比它自身或者比它颜色更深的油漆所覆盖。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以下哪一项或者哪几项,最确切地概括了能被蓝色覆盖的颜色?B (1)这种颜色不会是蓝色。 (2)这种颜色不会是黑色。 (3)这种颜色不如蓝色深。 A、只有(2) B、只有(3) C、只有(1)和(2) D、(1)、(2)和(3) 10、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推理形式是()。A A、SAP,所以,SIP B、SIP,所以,SOP C、SEP,所以,并非SOP D、SOP,所以,并非SEP 11、在过去几年中,娱乐消费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大幅提高,电影院的收入却一直在下降。 影院界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录像带出租业的发展抢了电影院的生意。以下答案选项 均属实,其中拿一个选项最有力地削弱了上述观点?C A、租借录像带的费用远远高于看电影。 B、在消费者中,仍然有一部分人喜欢看电影。 C、在录像带出租业繁荣之前,电影院的生意就已经呈下降趋势了。 D、许多电影制片厂通过出售他们影片的录像版权获得大笔收入。 12、国家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说:现在大学生家庭困难情况比以前大有改观。因为, 现在课余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的学生是越来越少了。 上述结论可由以下哪个假设推出?C A、现在的大学生父母亲的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这使得大学生不再需要勤 工俭学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了。 B、尽管家境有改善,学生也应当参加勤工俭学来锻炼自己。 C、课余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是学生家庭是否困难的一个标志。 D、大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业上,勤工俭学的人就少些了。 13、开展国际营销的企业,一旦在某国外市场建立一套广泛的销售网络并取得销售显著 增长,就应该在国外市场采取与本国类似的营销策略。因此,在开创初期或在才建 立销售代表处的国外市场上,需采取与本国不同的营销策略。 以上哪项若为真,最支持上文中的结论?D A、国外市场与本国市场上销售网络可以完全相同。 B、广泛的营销网络要优于不发达的销售网。 C、某些国家经济比其他国家发展迅速。 D、比较起来,大型的国外市场比小型的更能适应本国营销策略。 二、双项选择题:(有2个可选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不得分也不扣分)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与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概念 一、填空题 1.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属种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具有全 异关系。 2.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种 差,“判断”是属。 二、单选题 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B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 2.“位于”这句话中的“”与“”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 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 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 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 )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 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 )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华民族”是( C )。 A、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B、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C、集合概念、正概念 D、集合概念、负概念 8.设a为“《三国演义》”,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C )。 A、a真包含于b B、b真包含a C、a与b全异 D、a与b全同 9.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B )。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 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三、双选题 1.在“新闻报导应该是实事的”这个判断中,“新闻”是( B C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2.下列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 BC ) A、“牛”限制为“牛郎” B、“月亮”概括为“星体” C、“鲁迅”限制为“文学家” D、“楷书”概括为“书” 3.下列限制与概括正确的是(BD ) A、————中国 B、楚王——楚人——人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页脚内容1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 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逻辑常量 和 逻辑变量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负概念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真 ,q 为 真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重言式 、 矛盾式 还是 非重言的可真式 。 5、直言命题的 主项 和 谓项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否定式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不当记者的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全同 关系和 真包含于 关系。

页脚内容2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共变法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真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真实性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 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 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b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 使用语词“人”的是 ( d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c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最新逻辑学考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学》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 C )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2、在下列各题中,不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B ) A、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B、树分为树干、树枝和树叶 C、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 D、工业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等 3、下列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是( C ) A 、重庆——重庆南岸区 B、长城——雄伟的长城 C、水果——食物 D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4、概括的极限是( C ) A、普遍概念 B、单称概念 C、哲学范畴 D、集合概念 5、“有些动物是猫”与它的反对命题,两个判断中,( D ) A、谓项都周延 B、谓项都不周延 C、前一判断的谓项周延,后一判断的谓项不周延 D、前一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后一判断的谓项周延 6、“要么p,要么q,要么r”这一判断的逻辑变项是( D ) A、要么,要么,要么 B、r C、p、q D、p、q、r 7、顾客和餐厅服务员有这样一段对话: 顾客:您的大拇指都泡在我的汤里了。服务员:没关系,不算烫! 服务员的话( B ) A、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B、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 C、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D、没有违反逻辑思维规律 8、学校可以划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和体育学校、业余学校。

这个划分的错误是( B ) A、多出子项 B、子项相容 C、概念混淆 D、划分不全 9、如A是属加种差定义中的被定义项,则A通常不能是( D ) A、普遍概念 B、正概念 C、负概念 D、单独概念 10、若“所有p是s”与“有的s不是p”均为真,则s与p之间的关系是(C )的关系。 A、同一 B、交叉 C、s真包含p D、s真包含于p 11、如SAP为真,SIP为真,则S与P的关系为(B ) A、必定是矛盾关系 B、必定不是矛盾关系 C、必定是属种关系 D、必定不是种属关系 12、一个有效三段论的一个前提是特称否定命题,则另一个前提只能是(C )命题 A、全称否定 B、特称肯定 C、全称肯定 D、特称否定 13、下列公式中,与p∧q等值的有(D ) A、p→q B、(p∧q) C、p→q D、(p→q) 14、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特称否定判断,则大前提只能是( D ) A、PEM B、MOP C、MAP D、PAM. 15、如果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结论是SAP,小前提也是A命题,则大前提只能是(B) A、PAM B、MAP C、MAS D、SAM 16、“有的哺乳动物是卵生的。因为,鸭嘴兽是卵生的。”这是一个有效省略三段论,省略的判断是( B ) A、有的哺乳动物不是鸭嘴兽 B、鸭嘴兽是哺乳动物 C、有的哺乳动物不是卵生的 D、有的哺乳动物是卵生的 17、“瑞雪兆丰年”这个结论不可能是(A) A、用完全归纳推理得到的 B、用科学归纳法得到的 C、用简单枚举法得到的 D、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到 18、已知“所有天鹅是白的”为假,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则“有些天鹅是白的”为( B ) A、真 B、假 C、真假不定 D、无法确定 19“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上述使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是( A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整理版-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堂上训练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抽象思维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 _思维的形式结构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共同联系方式___。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逻辑常项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逻辑变项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这个S是P )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非p,但q)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或p,或q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如果非p,那么,非q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逻辑常项:所有,是。逻辑变项:S,P 2.p←q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 3.有S不是P逻辑常项:有,不是。逻辑变项:S,P 4.(p∧q)→r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 第二章概念 一、填空: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单独概念)2.《鲁迅全集》(单独概念)3.比尔·盖茨(单独概念)4.《普通形式逻辑》课本(普遍概念) 5.电脑(普遍概念)6.那张纸(单独概念)7.共产党(普遍概念)8.中国共产党(单独概念) 9.国庆节(普遍概念) 10.中国人(普遍概念)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无济于事(正概念)2.败诉(正概念)3.不料(正概念)4.不作为(负概念) 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 a 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 .营业性舞厅(a),人(b),场所(c),成年人(d),标志(e),未成年人(f)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 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 法中的 。 、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 共20分) 1、“”与“”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 p”中,逻辑常项是()。 2.在的空括号内,填入变项符号(),可构成有效的推理式。 3.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数量”来考虑所属的种类,语句“贵阳是城市”中的“城市”属于()概念。 4.在关系概念“全同、真包含于、交叉、矛盾”中,属于反传递关系的是()。 5.从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是()。 6.从真假条件考虑,当q()时,p无论是真是假,()总是真的。 7.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异法的特点是()。 8.根据变通逻辑基本规律中()律,当“只有小王上场,甲队才能获胜”为真,联言判断()为假。 9.如取值为假,则()取值为()。 10.在“氧化铁不是有机物,因氧化铁不含碳,而凡有机物都是含碳的”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中表示中项的语词是()。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中,如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那么它们() ①常项和变项都相同②常项相同,变项不同③常项和变项都不同 ④常项不同,变项相同 2.普通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的是()。 ①前提的真假②前提与结论的内容联系③结论的真假

④前提与结论间的形式联系 3.如肯定,而否定,则()的要求。 ①违反同一律②违反矛盾律③违反排中律④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4.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小前提是E判断,其大前提是()。 ①MAP ②PAM ③MEP ④PIM 5.“《家》、《春》、《秋》是巴金的小说”和“《家》、《春》、《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这两个判断()联言判断。 ①都是②前者是而后者不是③都不是④前者不是而后者是 6.a“甲班学生都是上海人”和b“甲和乙都是上海人”,这两个判断()。 ①都是A判断②a是A判断,b不是③都不是A判断 ④a不是A判断,b是 7.若与均真,则()。 ①p与q均真②p真q假③p假q真④p与q均假 8.由并非SAP可推出SO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关系。 ①矛盾②反对③下反对④差等 9.据真值表,以下判断形式中与具有等值关系的是()。 ① ② ③ ④ 10.已知必然P真,可推出()。 ①非P真②可能非P假③P假④必然非P不假 11.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①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②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