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试题答案 (1)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试题答案 (1)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试题答案 (1)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现阶段,我国以()作为划分农业与非农业的界限。

A.农业自然再生产的起点

B.农业自然再生产的终点

C.农业经济再生产的起点

D.农业经济再生产的终点

1.农业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关系是()。

A.生产时间长于劳动时间

B.劳动时间长于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长于劳动时间

D.二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3.农业的发展阶段,按农业的经济形式可划分为()农业。

A.原始、古代、近代、现代

B.氏族制、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C.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D.原始采集、原料型、加工型

4.不可能成为主体性经济,只能作为一种从属性经济而存在的农业经济形式是()农业。

A.自然经济

B.小商品生产

C.发达的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

5.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经营制度是()。

A.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B.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按劳分配为主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6.农业自然资源系统在结构上具有严格的层次性、立体性和有序性;在支行上具有严格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的特性体现了农业自然资源的()。

A.整体性

B.地域性

C.可再生性

D.多用性

7.将具有不同生态适应性的农业生物种群,配置在同一生态空间的不同层次,形成一个具有生态共生特点的农业生物群落,这种配置是依据农业自然资源具有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A.在时间上的有序性

B.在空间上的立体性

C.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性

D.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8.按属性划分农业资源,属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是()。

A.生物资源

B.水资源

C.农业能源

D.土地资源

9.实行农业劳动集约经营,就是要在单位土地面积上()。

A.增加资金投入

B.追加活劳动

C.增加机械投入

D.减少活劳动

10.某企业在一年内定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为80万元,非定额流动资金占用额为40万元,产品销售收为200万元,企业本年度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天。

A.0.6

B.1.7

C.146

D.219

1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合理,还必须根据()来判断。

A.市场供求情况

B.市场经济发育程度

C.农产品总量

D.完成计划情况

12.农业总产量结构比率指标用于分析()之间结构的优化程度。

A.农业各部门

B.粮食作物

C.林业与畜牧业

D.渔业和畜牧业

13.在分析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程度中,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比率为()指标。

A.基础性

B.主要

C.决定性

D.参考性

14.某块土地的价格是12000元,同期利息率是年率10%,该块土地的理论月租金是()元。

A.100

B.120

C.1000

D.1200

15.农业生产部门专业化是指农业生产社会分工的逐步加深,农业中各生产部门由从属性部门发展成为()的部门。

A.主要

B.重要

C.独立

D.综合

16.农业生产的区域化是指()。

A.每一个农业劳动组织只生产一种或一类家产品

B.农业劳动组织在农业生产中都发挥不同的作用

C.某一地区的农业劳动组织生产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

D.不同地区的农业劳动组织生产同类的农产品

17.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

A.保护生态环境

B.保护农业资源

C.人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D.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要求得到满足

18.农村集体土地招标方式承包时,()。

A.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与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平等承包权B.不应当允许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承包

C.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D.承包费由发包方与承包方议定

19.承包方在承包期内将全部承包土地及其相应的权利义务转移给同集体经济组织另一成员时,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即刻终止。这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是()。

A.转包

B.转让

C.互换

D.出租

20.土地承包方之间出于自愿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土地经营权进行串换的土地流转方式是()。

A.转包

B.出租

C.互换

D.转让

21.农业承包合同村的的固定性是指()是固定的。

A.承包双方权益

B.承包当事人

C.承包标的物的价值

D.承包标的物的区域和方位

22.统计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统计指标是统计

B.统计资料与统计分析

C.统计指标与统计分组

D.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23.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实行的“一事一议”制度是指()民主决定。A.乡村兴办每项集体生产公益事业要经张人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

B.乡村兴办需要农民出资出劳的集体公益事业要经乡人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C.村兴办每项集体生产公益事业要经乡人民代表大会

D.村兴办需要农民出资出劳的集体公益事业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24.行政事业性收费应坚持()原则。

A.非盈利

B.微利

C.自愿有偿

D.定向使用

25.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乡统筹费用,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

A.由财政预算安排

B.实行有偿服务,政府适当补助

C.由农业税附加解决

D.由村民大会民主协商解决

26.按政策规定,农村中小学向学生收取的课本费属于()。

A.代收费

B.行政事业性收费

C.自主收费

D.盈利性收费

27.农村合作经济统计中的数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复名数

D.指数

28.农村合作经济统计中的“常年外出劳动力”是指调查年度内到本统计调查单位外和本乡镇合作经济组织外劳动,劳动时间累计超过()个月者。

A.3

B.6

C.8

D.10

29.下列用作统计分组的数量标志中,其标志值呈非连续性变动的有()。

A.土地面积

B.粮食产量

C.乡村人口

D.公路里程

30.某村合作经济组织1996年度收益分配表显示:当年总收入23万元,年初未分配收

入4.2万元,当年总支出11万元,上交税金1.1万元,外来分红1.2万元,各项分配总额7.8万元。该村当年可分配收益总额应是()万元。

A.8.5

B.12

C.13.9

D.16.2

21.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兴办的私营企业的营业收入计入()收入。

A.乡镇企业

B.家庭经营

C.村组集体经营

D.其他经营

32.村合作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表中的投资收益是()。

A.当年所有因投资取得的股金分红和利息之和

B.当年所有因投资取得的股金分红之和

C.当年所有因投资取得的利息之和

D.当年的投资收益与投资损失之差

33.农村合作经济统计将统计对象进一步划分为乡镇办企业、村组集体经营、农民家庭经营和其他,这是按()标志分组。

A.数量

B.质量

C.品质

D.层次

34.按村合作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的口径,村合作经济组织当年提取的建设幼儿园资金,属于()。

A.公积金

B.公益金

C.应付福利费

D.待建专项费

35.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张某意外死亡其所欠村合作经济组织的500元债务既无遗产可供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按规定程序批准核销后,应当计入()。

A.经营支出

B.管理费用

C.坏账损失

D.其他支出

36.某企业联营投入村合作经济组织制砖设备一套。该套设备原价20000元,已提折旧5000元,双方协议作价12000元。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取得该套设备,另支付运输费1000元。则该套设备在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入账价值为()元。

A.12000

B.13000

C.15000

D.16000

37.村合作经济组织2004年5月购入一辆汽车,当月投入使用,预计可使用5年。2005年10月,该汽车因车祸提前报废。则该汽车提取折旧的时间期限为()。

A.2004年5月到2005年10月

B.2004年6月到2005年10月

C.2004年5月到2009年5月

D.2004年6月到2005年6月

38.村合作经济组织当月转让土地使用权一项,取得收入80000元,应当计入()。

A.经营收入

B.发包及上交收入

C.其他收入

D.公积金

39.村合作经济组织应付福利费的来源为()。

A.从收益中提取

B.接受公益性捐赠

C.有关部门拨款

D.资产重估增值

40.下列支出项目中,属于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费用的是()。

A.坏账损失

B.利息支出

C.罚款支出

D.无形资产摊销

41.在企业经营管理职能中占领先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是()职能。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控制

42.现代农业的内涵较之传统农业有了很大的演变,其中美国把现代农业定义为()。

A.食物和纤维体系

B.农业及农产食物产业

C.农业、食物关联产业

D.耕作与食物产业

43.下列各项属于微观经济管理手段的是()。

A.税收

B.信贷

C.工资

D.利息

44.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为了保存实力,以守为攻,寻机再战,通过内部挖潜、提高生产质量来保持现有战略水平。这种经营战略,叫作()型战略。

A.进攻

B.发展

C.稳定

D.紧缩

45.市场营销的核心是()。

A.满足需要

B.实现交换

C.获得收益

D.合理定价

46.将某种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以后放弃的该资源用于其他生产所可能取得的最大收益,叫作()。

A.经营风险

B.市场风险

C.机会成本

D.潜在收益

47.2004年,某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额为5000万元,同行业销售总额为40000万元;企业利润额为1000万元,同行业利润总额为12000万元。则该企业当年的市场占有率为()%.

A.8.3

B.12.5

C.20

D.30

48.5月10日,A企业以“3/10,2/20,n/30”的现金折扣条件赊销给B公司3000元商品。假设B公司于5月25日支付该项贷款,则应付给A企业()元。

A.2910

B.2940

C.2970

D.3000

49.产品的市场需求趋向饱和,潜在的顾客已经很少,销售额增长缓慢,直至转向下降。这是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特点。

A.介绍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50.采用()运输方式运送农产品,能大大缩短商品待运和在余时间,减少在余损耗,节约运输费用。

A.直达

B.直线

C.直拨

D.中转

51.与工业用品相比,日常品更适宜采用的促销手段是()。

A.人员推销

B.广告宣传

C.营业推广

D.公共关系

52.评价和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所采用的反映各种消耗和产出成果的对比指标是()。

A.资金周转率

B.设备生产率

C.资金占用率

D.劳动占用率

53.间套作指数是指作物间作或套作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

A.播种

B.耕地

C.农用地

D.土地

54.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用来测定各种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方法为()。

A.比较分析法

B.连环代替法

C.比率分析法

D.平衡分析法

55.反映劳动者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为()。

A.劳动力利用率

B.劳动力出勤率

C.劳动生产率

D.劳动力占用率

56.某村共有耕地600亩、园地200亩、荒地50亩、林地100亩和其他各类土地50亩,该村的垦殖指数为()%.

A.33

B.50

C.60

D.80

57.某企业1月初流动资金占用60万元,2~12月初流动资金占用之和为640万元,12月末流动资金占用100万元,该企业本年度流动痑平均占用额为()万元。

A.60

B.66.7

C.74.7

D.80

58.按净值分析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采用固定资产净值率和固定资产()两个指标。

A.更新率

B.退废率

C.增长率

D.损耗率

59.成本控制分析的主要手段是成本()分析。

A.动态

B.静态

C.构成

D.差异

60.某企业实收资本为50万元,资本公积金为30万元,盈余公积金5万元,未分配利润10万元,税后利润额为20万元,则企业资本利润率为()%.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A.收集原料

B.原料分级

C.把原料加工成产成品

D.包装已加工产品

E.产品和商品运输

62.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农产品出口经常受到以()标准为由的“绿色壁垒”的限制。

A.技术

B.环境

C.价格

D.关税

E.外观

63.土地资源的特点有()。

A.数量的有限性

B.不可再生性

C.用作的单一性

D.空间位置的固定性

E.价值的增值性

64.农业资源按用作划分为()。

A.潜在资源

B.生产性资源

C.现实资源

D.服务性资源

E.有限资源

65.农业区划所采用的宣分析方法一般有()。

A.总体分析法

B.对比分析法

C.试算分析法

D.方案择优法

E.平衡分析法

66.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立足于现有生产能力的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资产重组,要()。

A.着重发展精深加工

B.引导原料生产逐步向专业化发展

C.着重投资新建加工企业

D.原料生产向基地化发展

E.加强专用原料品种的开发

67.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承包方有()的权利。

A.决定承包土地用途

B.买卖承包土地

C.出让承包土地的部分权益

D.调整农产品种值结构

E.获取土地收益

68.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具有()的特点。

A.时间的紧迫性

B.关系的复杂性

C.情况的多变性

D.标的物的固定性

E.发生的季节性

69.下列针对农民建房的收费行为中属于违规乱收费的是()。A.《房屋所有权登记证书》费10元

B.村镇住宅规划设计费10元

C.土地证书费25元

D.宅基地验费10元

E.办证手续费5元

70.粮食总产量是()。

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实物指标

D.相对指标

E.价值指标

71.农业家庭获得的财产性收入包括()收入。

A.利息

B.报酬

C.出租住房

D.出售固定资产

E.出让专利权

72.下列收费中属于涉及农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是()。A.农机管理费

B.农机作业费

C.灌溉用水费

河北农大商学院农经系《农业经济学》历年考试题库

[河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农业经济学》历年考题范围。 (更新时间2012年8月) 河北农大农经系学生注意啦,每年考题基本上都是从这个题库里出,请好好复习该题库。 《农业经济学》参考教材为朱道华主编第四版 红字部分为梁山教授补充,必须记得。()内的数字为该题在书内的页码。 填空 1.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 农业,现代农业。 2.农业生产力的要素:实体性要素,组合性要素,渗透性要 素,激励性要素。 3.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组合方式:质态组合方式,量态组合方 式,空间组合方式,时间组合方式。 4.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 环境。 5.农业中市场调节的特点:作用过程的缓慢性,作用范围的 部分性,作用效果的有限性。

6.农产品差价的主要方式: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质量差价,购销差价,批零差价。 7.改革我国农产品价格体制,实现农产品价格合理化,需要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各种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工农产品比价关系,农产品价格合理化与其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8.农业资本的投放,应遵循的原则:讲求效益,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9.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经济上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生态的可持续性。 10.农业社会化服务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自愿原则,有偿原则。 11.农业中的生产资料多种所有制包括:公有制,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 12.农业中的公有制主要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 13.现代农业家庭经营的特征:农业家庭经营的商品化,农业家庭经营的企业化,农业家庭经营的专业化,农业家庭经营的规模化,农业家庭经营的社会化。 14.1966年国际合作社联盟所提出来的六项原则:入社自由,民主管理,资金报酬适度,盈余返还,合作社教育,合作社之间的合作。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第一章 1、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 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了不同作物和动物对光热水气条件要求不同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导致了农业地理分工的形成;自然资源的分布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资本:为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劳动力:对农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发现和创造新的生产要素,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水平,进而提高产出水平。 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物质装配水平、改良生产工具、变革生产流程等;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使原来不能用的资源得到利用;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创造新的产业和产品,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 2、简述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会随着该要素使用数量的增加而递减。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当通过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量来代替另一种要素时,这种替代的能力到一定限度后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 3、简述图能圈理论。 屠能的农业圈理论是建立在如下5个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全国的土壤质量是完全一致的; ?全国的土地都是平坦的; ?全国只有一个城市从事工业品生产,其余城市从事农业品生产; ?从农村到城市的唯一交通工具为陆路;

?这个国家与外界没有任何国际交流。 其一: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低(市场)的距离。其二: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 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有哪些, ?加快中小城镇建设,以就业和城市功能为导向布局城镇产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蓄水池,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活跃农村市场,带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就业。 ?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对外输出劳务,提高国外投资商,发展三来一补外向型加工业,走出国门等形式,对外转移劳动力。 ?加强领导和宏观调控,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国家和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 ?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制定优惠政策和保证措施,鼓励劳动力合理转移。如改革户籍制度、放宽政策,鼓励流动。 ?确立劳动者的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 ?加大相关制度改革力度,合理分担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 ?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力信息网络化建设。 ?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 5、试分析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农业经济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是指由于宏观经济结构,如城乡、产业、农业劳动力素质等结构不合理 所造成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的一种类型。 2、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来代替生 产效率低下的落后农业技术。 3、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 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 4、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即、、。 5、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力、 和 。 6、农业生产结构主要是指的比例,其中,种植业结构主要是指 的比例。 7、我国的粮食安全的含义主要包括:总量安全、和 三个层次。 8、农业的本质特征是。 9、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来代替生 产效率低下的落后农业技术。 10、农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是凭借人类的本能向大自然乞讨的农业, 是科学技术使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的农业。 11、是指以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科学为表征对象,以有意义的形式加 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反映出来。。 12、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

1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为确 保农业发挥基础作用,使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以便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与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的总和。 14、是指在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范围内农业各生产 部门及其各生产项目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相对于一定时期、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构成的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 二、选择题 1、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属于流通的中心环节的是()。 A.农产品的批发 B. 农产品的销售 C. 农产品的运输 D. 农产品的销售 2、产权是指财产主体对财产的权利,以下不属于产权范畴的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B.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权 C.生产资料的使用和处理权 D.收益的分配权 3、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家庭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的是() A. 基尼系数 B. 恩格尔系数 C. 扩散效应 D. CPI指数 4、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不包括:( ) A. 农产品商品率 B. 土地生产率 C.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D. 城镇化水平 5、以下不属于相对贫困线测量方法的是() A. 收入等分定义法 B. 恩格尔系数法 C. 收入平均数法 D. 商品相对不足法 6、以下哪个不是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A. 输送高科技人才 B. 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 C. 积累生产要素 D. 争取外汇 7、下述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观点,来自于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 A. 促使劳动力流入城市的,是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_______地位。A.基础产业B.引导产业C.核心产业D.尖端产业 2、我国农业的两个转化包括_______。A.由原料型农业向加工型农业转化B.由家庭经营型向集体合作经营转化C.由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转化D.社会主义农业的自我完善 3、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是_______。A.种植业B.畜牧业C.农业和乡镇企业D.经济开发区 4、农产品市场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是根据_______。A.农产品交易的性质不同B.农产品交易的空间不同C.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不同D.农产品交货的时间不同 5、农产品购销差价是由商业企业在组织农产品的购销活动中的流通费用、利润和_______构成。A.税金B.利息C.生产成本D.交易费用 6、农业概念的内涵是指_______。A.划定农业与非农业的界限B.农业产业部门具有的本质属性和特点C.种植业D.通过农作物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取得生物性产品的部门 7、生态系统结构有_______组成部分。A.动物、植物和微生物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系统 D.土壤、水、空气、营养元素等 8、农业基本建设是指_______。A.比较长期固定在土地上的资金投放,并且要形成固定资产 B.水利设施建设 C.建设农业高等院校 D.增加农业投入 9、作为资源的土地_______。A.是纯粹的自然产物,没有价值B.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体现价值C.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能增值D.具备价值属性,而且不断增值 10、级差地租是_______。A.等量资本投入到同一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B.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C.同一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D.不同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11、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有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和_______。A.加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B.转移劳动力C.实行劳动集约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12、狭义农业是指_______。A.种植业B.林业C.畜牧业D.渔业 13、农业区划是指在全国或一个地区范围内,根据自然经济条件及生产状况的_______来划分不同的农业区域。A.地域性差异B.好坏程度C.等级与类型D.耕作特点 14、气候资源条件调查中的灾害性气候调查的内容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流、冰雹等情况,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预防或_______措施等。A.避免灾害的B.防止灾害的C.抗御灾害的 D.减轻灾害的 15、根据农业区划的原则和标准我国划分为_______一级农业区。A.9个B.8个C.10个D.11个 16、农林牧副渔各部门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称为农业生产的_______结构。A.一级B.初级C.二级D.次级 17、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生产单位要根据自然和经济条件专门生产_______产品。A.一种B.一至三种C.几种D.一种或几种 18、农业自然资源是指_______。A.土地与生物资源B.土地与气候资源C.在农业自然条件中能被农业利用的各种因素D.农用土地与水利资源 19、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的定义是指_______。A.资源再生量与资源消耗量的比值B.资源

(完整word版)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2学年第一学期考试科目:农业经济学 学生姓名:专业年级:评卷人:傅晨成绩: 一、填空(50分) 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一个国家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是发展的。请列出至少三个反映了这一发展的概念:白色农业(生物工程农业)、蓝色农业(海洋农业)、绿色农业(陆地或露地农业)。(3分)(还有:农村传统副业独立成为农村农林牧渔服务业;旅游(观光)农业) 2、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2分) 3、我国目前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俗称家庭承包制。按照国家的现行规定,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3分) 4、世纪之交,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呈现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当前最突出的矛盾是农产品供给结构过剩,决定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中心是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4分) 5、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粮食流通实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的政策。1985年以来国家对粮食实行合同订购,是农民必须尽的义务。经历了数次改革,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指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购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6分) 6、90年代,农业产业化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主要有三个: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与农业增产增收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走向市场的矛盾、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农业产业化意在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经营。(7分) 7、改革初期,我国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发展经济的战略上选择了不同于经典刘易斯模式的做法,其基本特征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个选择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也存在弊端,主要是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割裂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 8、近10年来我国农民负担较为沉重。请列出农民负担沉重的至少三个主要方面:费重于税、收费不断攀升、农民负担不均。(3分)(还有:农民负担现金支出压力大;农民暗税负担依然沉重) 9、2001年,被称为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在安徽省全省推开,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个逐步取消、一项改革”。(3分) 10、列出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至少三种主要类型: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企业型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基金会。(3分) 11、广州天河区的股份合作制以最具典型意义的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著称,它最初的股权由集体股、社员分配股和个人现金入股构成。目前被取消有股权是集体股,因为其产权依然不清。(5分) 12、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农产品贸易的规定把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分为两类,即“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区分的基本依据是对农业的支持措施是否直接转化为农民的收入,是否扭曲贸易。请分别列出一个上述政策的具体例子:农业科研和价格支持。(5分) 13、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规则的目的是推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请列出它的至少3个主要规定:市场准入、削减国内支持和削减出口补贴。(4分)(还有:合理的卫生检疫) 二、简答(30分) 1、从贡献论的角度,说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10分) 一、从根本上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由农业所生产产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决定的,即农产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生活资料,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衣食之源);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分工(其他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上述两点)不

自考(农业经济学课后题答案)部分

自考(农业经济学课后题答案)部分 2009-12-01 09:23:1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科技进步与科技发展有什么区别? 答:科技进步与科技发展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科技发展具有两重性,即可以给人类带来美好前景,也会对人类的安全产生可怕的威胁;它即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但也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而科技进步则是指沿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的科技发展。 2、何谓狭义科技进步和广义科技进步? 答:科技进步包括硬件技术进步和软件技术进步,仅考察前者的硬件技术进步,通常称狭义科技进步,同时考察包括两者在内的技术进步,通常称广义科技进步。 3、科技进步与农业增长有何关系? 答: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增长,使农业增长出现了新的飞跃。我国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显示了科技发展对农业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实践证明,发展农业生产,日益需要依靠科技发展。然而,科技发展总是与害共生的,它也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 4、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答:1、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它即有经济科学的属性和某些特点,又有技术科学的属性和某些特点,这是农业技术经济学本质特征。2、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农业领域中需要解决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关的科学依据和论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农业经济学是在不断满足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农业技术经济的实际问题和理论方法问题。因此,农业技术经济学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5、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答: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能反映本学科的本质特性,体现本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它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1)农业技术经济效益原理。2、农业技术的要素组合原理。3、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变动规律 6、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对象是什么? 答:农业技术经济学对象可表述为: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里农业技术的产生、发展、组合和应用的经济问题和可行条件。也就是以农业领域中的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为其研究对象。 7、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1、农业技术经济理论的研究。2、农业领域中技术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的探讨。3、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及其度量的研究。4、农业技术与经济、社会、生态应当如何协调发展。5、农业技术经济评价问题。6、在现代国际分工中我国对外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7、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8、农业经济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1、通过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为党和国家制定农业科技政策和科技路线,确定重大农业投资项目以及实施重大技术措施,提出论证材料,提供科学依据,使决策科学化,加大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力度。2、通过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除了评价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处外,还要评价技术应用对社会、生态等人类生活环境所带来的益和害的影响。3、通过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把技术的先进性调节到与经济目标相应的最佳状态,为农业部门和农业企业选择新技术、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提供可靠的建议。 4、业技术经济的研究,查明农业技术产生(创新)与经济的关系,提出导向技术创新建议,以促使新的农业技术不断涌现,为农业持续增长奠定根基。 5、通过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加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自身建设和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一章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_______地位。A.基础产业B.引导产业C.核心产业D.尖端产业 2、我国农业的两个转化包括_______。A.由原料型农业向加工型农业转化B.由家庭经营型向集体合作经营转化C.由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转化D.社会主义农业的自我完善 3、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是_______。A.种植业B.畜牧业C.农业和乡镇企业D.经济开发区 4、农产品市场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是根据_______。A.农产品交易的性质不同B.农产品交易的空间不同C.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不同D.农产品交货的时间不同 5、农产品购销差价是由商业企业在组织农产品的购销活动中的流通费用、利润和_______构成。A.税金B.利息C.生产成本D.交易费用 6、农业概念的内涵是指_______。A.划定农业与非农业的界限B.农业产业部门具有的本质属性和特点C.种植业D.通过农作物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取得生物性产品的部门

7、生态系统结构有_______组成部分。A.动物、植物和微生物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系统D.土壤、水、空气、营养元素等 8、农业基本建设是指_______。A.比较长期固定在土地上的资金投放,并且要形成固定资产B.水利设施建设C.建设农业高等院校D.增加农业投入 9、作为资源的土地_______。A.是纯粹的自然产物,没有价值B.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体现价值C.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能增值D.具备价值属性,而且不断增值 10、级差地租是_______。A.等量资本投入到同一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B.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C.同一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D.不同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11、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有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和 _______。A.加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B.转移劳动力C.实行劳动集约 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12、狭义农业是指_______。A.种植业B.林业C.畜牧业D.渔业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 1、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 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了不同作物和动物对光热水气条件要求不同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导致了农业地理分工的形成;自然资源的分布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资本:为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劳动力:对农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发现和创造新的生产要素,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水平,进而提高产出水平。 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物质装配水平、改良生产工具、变革生产流程等;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使原来不能用的资源得到利用;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创造新的产业和产品,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 2、简述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会随着该要素使用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当通过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量来代替另一种要素时,这种替代的能力到一定限度后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 3、简述图能圈理论。 屠能的农业圈理论是建立在如下5个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①全国的土壤质量是完全一致的; ②全国的土地都是平坦的; ③全国只有一个城市从事工业品生产,其余城市从事农业品生产; ④从农村到城市的唯一交通工具为陆路; ⑤这个国家与外界没有任何国际交流。 其一: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低(市场)的距离。其二: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 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有哪些? ·加快中小城镇建设,以就业和城市功能为导向布局城镇产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蓄水池,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活跃农村市场,带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就业。 ·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对外输出劳务,提高国外投资商,发展三来一补外向型加工业,走出国门等形式,对外转移劳动力。 ·加强领导和宏观调控,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国家和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 ·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制定优惠政策和保证措施,鼓励劳动力合理转移。如改革户籍制度、放宽政策,鼓励流动。 ·确立劳动者的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 题,每题1 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_________ 地位。A.基础产业B.引导产业C.核心产业D.尖端产业 2、我国农业的两个转化包括_______ 。A.由原料型农业向加工型农业转化 B.由家庭经营型 向集体合作经营转化 C.由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转化 D.社会主义农业的自我完善 3、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是________ 。A.种植业B.畜牧业C.农业和乡镇企业D.经济开发区 4、农产品市场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是根据 __________ 。A?农产品交易的性质不同B?农产品交易的空间不同 C.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不同 D.农产品交货的时间不同 5、农产品购销差价是由商业企业在组织农产品的购销活动中的流通费用、利润和_______ 构成。A.税金B.利息C.生产成本D.交易费用 6、农业概念的内涵是指_______ 。A?划定农业与非农业的界限B?农业产业部门具有的本质 属性和特点C.种植业D.通过农作物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取得生物性产品的部门 7、生态系统结构有_______ 组成部分。A.动物、植物和微生物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系统 D. 土壤、水、空气、营养元素等 8、农业基本建设是指______ 。A.比较长期固定在土地上的资金投放,并且要形成固定资产 B. 水利设施建设 C.建设农业高等院校 D.增加农业投入 9、作为资源的土地_______ 。A.是纯粹的自然产物,没有价值 B.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体 现价值C.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能增值 D.具备价值属性,而且不断增值 10、级差地租是______ 。A.等量资本投入到同一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 部分B.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C.同一块地连续 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D.不同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

农业经济学试卷(附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安徽农业大学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 《农业经济学》试卷(A 卷)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2 小时 一、名词解释(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2. 有机农业技术 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4. 农业生产专业化 5.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6. 农村消费结构 7. 农业合作经济 二: 填空题( 共 14 题 30 空, 每空 0.5 分, 共 15 分) 1. 农业的本质特征是 。 学 院 : 专业班 级: 姓 名 : 学 号 : 装 订 线

2. “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 , 归根结底是 。 3. 工业化过程中, 工业和农业关系的动态演变一般经历, 第一阶段为 、工农平行发展和 。 4.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主要体现在产品贡 献、 、市场贡献、外汇贡献、增长贡献 和 。 5. 农业的发展四个阶段中, 是凭借人类的本能向大自然乞讨的农业, 是凭借人类的感性经验向大自然索取的农业, 是科学技术使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的农业。 6. 国 外 农 业 现 代 化 的 道 路 有 : 美 国 型 , 又称 ; , 又称劳动集约型; 西欧型, 又称中间型。 7. 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力、 和 。 8. 农业生产结构主要是指 的比例,其中,种植业结构主要是指 的比例。 9. 我国的粮食安全的含义主要包括: 总量安全、 和 三个层次。 10. 农 业 社 会 化 服 务 体 系 的 主 要 内 容 包括 、 和经营性服务体系。 11. 一般情况下农产品适用 蛛网, 并且, 大宗农产品如粮食需求弹性比较 ; 水果、蔬菜、畜产品的需求弹性比较 。 12.农产品批发市场根据地域特点可划分为 、销地批发市场和 。 13. 农产品流通具有的特点有 、较大的分散性、 和较强的政府干预性。 14. 农村消费市场的特点有 、 和层次性。 三:判断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农产品稳定增长。( ) 2. 农业科技进步就是指硬技术的应用。( ) 3. 农业科学技术是对农业发展起决定性的生产要素。( ) 4. 农业科技推广的技术都是最先进的技术。( ) 5. 农村产业结构是农业生产结构的一个层次。( ) 6. 我 国 农 村 产 业 结 构 不 合 理 , 当 前 应 大 力 发 展 第 二 、 三 产 业 。 ( )

农业经济学复习题

第二章 1、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答: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农产品生产着数量;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其他因素 2、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 答:1,土地是农产品生产不可代替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是有限的稀缺资源 2,农产品生产周期比一般商品生产周期长 3,农产品供给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4,农产品供给受政府调控程度较大 3、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解释吉芬商品? 答:吉芬农产品是指低档生活必需农产品,其价格上升而需求量反而上升。一种农产品价格上升,影响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和农产品的价格变化,从而影响消费者对该种农产品的需求量。当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时,农产品消费者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压低生活标准,增加低档农产品的需求,这种价格上升,需求量反而增加的的现象所产生的商品就称作为“吉芬商品” 4、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 答:影响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经济因素又有非经济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中间需求的变化;人口的数量与结构;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观念;消费者的文化习俗;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政府的消费政策 5、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 答: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 总之农产品的供给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生产周期一般较长,加之受土地和农业生产本身的因素难以形成有效供给,因此农产品供给弹性一般较小 6、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因素? 答:农产品需求弹性大小,由以下几项因素共同决定,包括消费者对某种农产品的需求程度;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 7、用供求均衡解释农产品支持价格和谷贱伤农现象? 答:需求具有弹性的农产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价格上升,总收益下降;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而谷贱伤农是因为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由于丰收而造成的粮食下降,并不会使需求量同比例增加,从而总收益减少,农民遭受损失。相反,当该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时,总收益会增加。 8、蛛网模式。蛛网模型认为蛛网震荡的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有三种蛛网模式,分别是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封闭型蛛网。 原因是: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不同,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需求和供给必将发生波动,这就是蛛网震荡。 第三章 1、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种类与流通渠道模式?(P55) 答:批发市场类别:1,按交易商品种类分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性农产品批发市场; 2,按所在地理位置分为产地、销地和中转地批发市场; 3,按市场营业时间分为常年性、季节性和临时性批发市场; 4,根据规范化程度分为中央、地方和自由批发市场; 渠道模式:1,产地批发市场;2,销地批发市场;3,经销商的组织、行为与功能 2、超级市场的含义与类别? 答:含义:超级市场是大规模、低成本、低毛利、消费者自我服务的零售经营方式,主要经营食品、清洁品及家庭其他日常用品,品种齐全,特别适合购买频繁、用量大的易耗类消费品。其特征是连锁经营,包括正规、特许和自愿连锁三方面。 类别:一是以经营家庭食物为主的标准食品超市,面积1000平米上,70%为食品,而其中50%为生鲜食品;二是大型综合市场,面积2500平米上,1/3经营食品,其余为百货和杂货等居家日用工业品。三是仓库是超市,面积一万平米上,生鲜区占一定规模,经营品种不多且为标准食品超市和大型综合超市中购买频率最快、消耗量最大、通用性最强的商品。

农业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农业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1农业的特征? 答:1.一种自然再生产过程。 2. 农业生产也是一种经济再生产。 3.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答:1.农业支持其他国民经济部门 2.工业反哺农业 3农业的贡献? 答:1.产品贡献 2.要素贡献 3.市场贡献 4.外汇贡献 4农业的功能? 答:1.环境功能2社会功能 3.粮食安全功能 4.经济功能 5.文化功能 5农业经济学及研究对象? 答:农业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在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稀缺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农产品价格与市场、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与市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农业宏观经济制度与政策的部门经济学科。 研究对象是1.农产品市场 2.农业生产要素 3.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4.农业保护与 农业发展 第二章农产品供求理论 **1什么是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形成有效需求和供给的条件是什么? 答:农业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条件略。 2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1.消费者收入水平 2.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 3.中间需求的变化 4.人口的数量与结构5.消费者的偏好与消费理念 6.消费者的文化习俗7.消费者对农产品 未来价格的预期8.政府的消费政策。 3什么是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农产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或是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因素有1.消费者对某种农产品的需求程度 2.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 代程度3.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 4.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5.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6.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 4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特点? 答:1.占用土地面积大的主要农产品供给弹性小,占地小的非主要农产品供给弹性大2.同一种农产品,在经济发达地区供给弹性大 3.农产品价格上升时供给弹性大4.农产品临时供给弹性小于短期供给弹性,短期供给弹性小于长期供给弹性5.畜牧业和林业产品的短期供给弹性可能小于零。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50分) 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一个国家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是发展的。请列出至少三个反映了这一发展的概念:白色农业(生物工程农业)、蓝色农业(海洋农业)、绿色农业(陆地或露地农业)。(3分)(还有:农村传统副业独立成为农村农林牧渔服务业;旅游(观光)农业) 2、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2分) 3、我国目前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俗称家庭承包制。按照国家的现行规定,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3分) 4、世纪之交,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呈现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当前最突出的矛盾是农产品供给结构过剩,决定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中心是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4分) 5、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粮食流通实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的政策。1985年以来国家对粮食实行合同订购,是农民必须尽的义务。经历了数次改革,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指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购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6分) 6、90年代,农业产业化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主要有三个: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与农业增产增收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走向市场的矛盾、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农业产业化意在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经营。(7分) 7、改革初期,我国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发展经济的战略上选择了不同于经典刘易斯模式的做法,其基本特征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个选择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也存在弊端,主要是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割裂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 8、近10年来我国农民负担较为沉重。请列出农民负担沉重的至少三个主要方面:费重于税、收费不断攀升、农民负担不均。(3分)(还有:农民负担现金支出压力大;农民暗税负担依然沉重) 9、2001年,被称为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在安徽省全省推开,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个逐步取消、一项改革”。(3分) 10、列出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至少三种主要类型: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企业型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基金会。(3分) 11、广州天河区的股份合作制以最具典型意义的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著称,它最初的股权由集体股、社员分配股和个人现金入股构成。目前被取消有股权是集体股,因为其产权依然不清。(5分)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问答简答题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问答简答题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对国民经济有哪些贡献?农业是国 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 2、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普遍起作用的客观规律;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长期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 二、1、产权:是指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与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收益)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的所有、使用和处置权以及收益的分配权。 2、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1.农业生产特性决定了农业与家庭经营必须密切结合。 2.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更为合适的组织形式。 3.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劳动激励多样,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 三、1、农业现代化:即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 供的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全面地改造农业 1、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 2、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3、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

四、1、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市场失灵”。表现: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2、公共物品: 3、宏观调控: 五、如何利用“绿箱”政策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绿箱”措施(Green Box Policies) 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农业支持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由公共基金或财政开支所提供的一般性农业生产服务。(2)为保障粮食安全而提供的储存补贴。(3)粮食援助补贴。(4)单亲家庭农场补贴。(5)一般性农业收入保障补贴。(6)自然灾害救济补贴.(7)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8)农业生产资源储备补贴(9)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性投资补贴(10)地区发展补贴六、1、可持续发展:①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时,应当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而不应当凭借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的实现。②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当前的发展和消费时,应努力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不能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发展与消费的机会。 2、可持续农业: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以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农业。 3、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现代“石油农业”模式的反思 首先,石油农业的高能耗是极不经济的。

2021年自考《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1年自考《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特点及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A农业技术进步是指不断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代替落后的农业技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狭义的技术进步因考虑的主要是物化形态的技术,因而又叫硬技术进步。 B特点:(1)渐进性;(2)系统性;(3)外生性;(4)复杂性;(5)周期性。 C重要作用: (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3)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可以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5)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 2、什么是要素稀缺与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理论?两种理论的关系如何? 答:(1)希克斯认为技术创新是偏向劳动还是偏向资本,取决于劳动与资本的相对价格;而在竞争条件下,要素相对价格反映其相对稀缺程度。相对稀缺的要素成为企业生产以至经济发展的瓶颈,具有更高的边际产出,而对该要素的节约或释放会带来更多的利润和国民收入。由此定义要素稀缺性诱导的技术进步。

(2)市场需求诱导技术进步:是市场需求决定了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技术发明是为解决经济问题或把握经济机会,这一点具有深远的意义。 很多人都把技术进步看成是外生的——不是由经济变量所控制,甚至是自发的。现在看来,技术发明从一种业余的、非常规的经济活动,逐渐变成一种连续的、规范的、企业化的经济行为。 (3)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并不是两种独立的假说,而是互相补充的技术进步理论。节约一种或几种要素的技术创新,如果不落实到某一种产品上,就无法被技术需求的微观主体所采用。 反过来说,针对某一种产品的技术发明,如果不能够相对地节约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也不会被技术需求的微观主体所采用。 微观主体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两种假说内在统一的基础和纽带。 3、为什么要建立公共农业科研体系? 答:社会利益最大化要求知识产品一旦被生产出来,应该让所有潜在的使用者没有任何代价地加以利用。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政府政策提供了适当的制度环境,否则一个潜在的创新者(企业和个人)就不可能有生产新知识的激励。 一般是建立专利法和许可证制度,以保护科学技术发明的产权。但是法的实施是有成本的,在法律制度极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专利制度的交易成本可能会超过知识产权保护的收益。此外,即使专利和许可证制度能够完全实施,但要赋于发明者一定年限的垄断使用权,

(完整版)农业经济学整理答案

农业经济学2016年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题目加粗,加粗加下划横线的是重点)一、概念 农业:指人类利用生物的生命机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或改进生物的生命进程,从而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农产品或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物质生产部门。 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过程。 经济再生产: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和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 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文化、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率。 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

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依靠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产品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物质,是大自然提供的,先于生命系统(生物和人类)而存在的最基本的生态环境要素。 垦殖指数: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复种指数: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土地报酬递减: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劳动或资本,其增加的收获量不能与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保持同一比例,即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超过一定界限以后,其收获量增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又称土地收益递减律。 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原来从事农业活动而现在变成多余的劳动力转化为从事非农业活动劳动力的过程。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农业的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率。(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指标。)农业资本: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