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法勘探实验

磁法勘探实验
磁法勘探实验

质子磁力仪实验

1.试验目的:了解质子磁力仪的使用以及野外数据采集

2.实验步骤:

①布置测线

一共布置五条测线,测线之间的距离为2米,每条

测线26个测点,测点距为2米。

测线布置示意图

②组装仪器,同步各个仪器的时间。

②找一个没有外部干扰的地方布置日变观测站。

③测量数据。

④处理数据,并做解释。

3.日变校正

使用Matlab编写一个小程序进行日变校正

4.实验数据

一.剖面图

1.一号测线剖面图(校正后)

图一1号测线

由于有金属物体(如汽车)和电线的干扰,使得数据的起伏比较大,我们应当去除受干扰的数据。

2.二号测线剖面图

3.三号测线剖面图

图三三号测线4.四号测线剖面图

图四四号测线5.五号测线剖面图

图五五号测线

四号点受到的干扰比较大,出现了一个正异常点

二.平面剖面图

以47000nT为基准线所画的平面剖面图,由图可知测线开始的几个

测点磁感应强度波动比较大,而其后的值变化比较平缓。

三.平面等值线图

以47400nT为界线,界线以上出现了正异常,以46950nT为界线,界线以下出现负异常。

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重力勘探实验报告 学号: 班号: 061123 :梦谨 指导教师:永涛

目录 前言 (2) 实验目的 (3) 实验原理 (3) 磁力仪工作原理 (4) 工作容及步骤 (3) 实验容及步骤 (6) 实验数据分析与解释 (7) 评述与结论 (13) 总结 (8) 建议 (9)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会用磁力仪进行简单的勘探; 2.根据勘探的结果,能够反演出地下物体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二.实验原理 磁法勘探是利用地壳各种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场变化(磁异常)来寻找有用矿产资源合查明隐伏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 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 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 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 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 常。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 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矿体和 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磁 法勘探。磁法勘探是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 图1 磁异常示意图 一,它包括地面、航空、海洋磁法勘探及井中磁测等。磁法勘探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如铁矿、铅锌矿、铜锦矿等)、进行地质填图、研究与油气有关的地质构造及构造等问题。

三.磁力仪的工作原理 磁力仪按其测量的地磁场参数及其量值,可分为:相对测量仪器和绝对测量仪器。从使用磁力仪的领域来看,可分为:地面磁力仪,航空磁力仪,海洋磁力仪及井中磁力仪。下面重点介绍电子式磁力仪中的质子磁力仪。 (1)性能指标 图3-6 GSM-19T型质子磁力仪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灵敏度:0.05nT 分辨率:0.01nT

绝对精度:±0.2nT 动态围:20000到120000nT 梯度容差:>7000nT/m 采样率: 3秒至60 秒可选 温飘:0.0025nT/°C(环境温度为0到-40°C); 0.0018nT/°C(环境温度为0到+55°C) 工作温度:-40℃—+55℃ 存储4M字节:对流动站可存209715个读数 对基点站可存699050个读数 对梯度测量可存174762个读数 对步行磁测可存299593个读数 尺寸及重量:主机223×69×240mm,重2.1Kg 传感器170mm(长)×75mm(直径),重2.2Kg (2)测量原理 应用质子自旋磁矩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围绕地磁场方向做旋进运动的现象进行磁场测量。在水、酒精、甘油等样品中,质子受强磁场激发而具有一定方向性,去掉外磁场,质子在地磁场作用下绕地磁场T旋进,其旋进频率f与地磁场T强度成正比,关系式为: T=23.4872f 单位:伽马或纳特。测定出频率f即可计算出总磁场强度T的数

DEFORM模拟锻压挤压实验报告

铜陵学院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4年05月11日

实验一 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 1 实验目的与内容 1.1 实验目的 进一步熟悉AUTOCAD 或PRO/E 实体三维造型方法与技艺,掌握DEFORM 软件的前处理、后处理的操作方法与热能,学会运用DEFORM 软件分析压缩变形的变形力学问题。 1.2 实验内容 运用DEFORM 模拟如图1所示的圆柱坯压缩过程。 (一)压缩条件与参数 锤头与砧板:尺寸200×200×20mm ,材质DIN-D5-1U,COLD ,温度室温。 工件:材质DIN_CuZn40Pb2,尺寸如表1所示,温度700℃。 (二)实验要求 (1)运用AUTOCAD 或PRO/e 绘制各模具部件及棒料的三维造型,以stl 格式输出; 砧板 工件 锤头 图1 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

(2)设计模拟控制参数; (3)DEFORM前处理与运算(参考指导书); (4)DEFORM后处理,观察圆柱体压缩变形过程,载荷曲线图,通过轴对称剖分观察圆柱体内部应力、应变及损伤值分布状态; (5)比较实验 1与2、3与4、1与3和2与4的模拟结果,找出圆柱体变形后的形状差别,说明原因; (6)提交分析报告(纸质和电子版)、模拟数据文件、日志文件。 2 实验过程 2.1工模具及工件的三维造型 根据给定的几何尺寸,运用AUTOCAD或PRO/E分别绘制坯料、锤头和砧板的几何实体,文件名称分别为workpiece,topdie,bottomdie,输出STL格式。 2.2 压缩过程模拟 2.2.1 前处理 建立新问题:程序→DEFORM6.1→File→New Problem→Next→在Problem Name栏中填写“Forging”→ Finish→进入前前处理界面; 单位制度选择:点击Simulation Conrol按钮→Main按钮→在Units栏中选中SI(国际标准单位制度)。 添加对象:点击+按钮添加对象,依次为“workpiece”、“topdie”、“bottomdie”。 定义对象的材料模型:在对象树上选择workpiece →点击General按钮→选中Plastic 选项(塑性)→点击Assign Temperature按钮→填入温度,→点击OK按钮;在对象树上选择topdie →点击General按钮→选中Rigid选项(刚性)→点击Assign Temperature 按钮→填入温度,→点击OK按钮→勾选Primary Die选项(定义为extusion dummy block 主动工具)→如此重复,定义其它工模具的材料模型(不勾选Primary Die选项)。 调整对象位置关系:在工具栏点击Object Positioning按钮进入对象位置关系调整对话框→根据挤压要求及实体造型调整相互位置关系→点击OK按钮完成; 模拟控制设置:点击Simulation Conrol按钮→Main按钮→在Simulation Title栏中填入“tuble extrusion”或“stick extrusion”→在Operation Title栏中填入“deform heat transfer”→选中SI选项,勾选“Defromation”选项,点击Stemp按钮→在Number of Simulation Stemps 栏中填入模拟步数→Stemp Increment to Save栏中填入每隔几步就保存模拟信息→在Primary Die栏中选择extusion dummy block(以挤压垫为主动工具)→在With Constant Time Increment栏中填入时间步长→点击OK按钮完成模拟设置; 实体网格化:在对象树上选择workpiece→点击Mesh →在Number of Elements卡上填入需要的网格数,如15000→点击Generate Mesh →工件网格生成; 说明:工模具不作分析,可以不进行网格划分。 设置对象材料属性:在对象树上选择workpiece→点击Meterial→点击other→选择DIN-CuZn40Pb2→点击Assign Meterial完成材料属性的添加; 设置主动工具运行速度:在对象树上选择topdie →点击Movement→在speed/force选

磁法勘探的技术特点及在铁矿勘查中的应用

磁法勘探的技术特点及在铁矿勘查中的应用 摘要磁法勘测是物理探测法中最古老的一种,我国于1950年后开始大规模展开磁法勘测,是使用较为广泛的勘测方法,由于磁法勘测可以根据测量地磁异常情况来确定含磁性矿物的地质矿体及其他探测对象存在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状,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磁法勘测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采集到的数据越来越精确,所以磁法勘测在地质勘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谈谈磁法勘探在铁矿勘察中的应用。 关键词磁法勘探;铁矿;应用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部分地区进行了多次寻找富饶铁矿为重点的计划,在当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但是由于当时条件和技术的限制,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查。如今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提出及时对相关矿区进行勘察验证对于缓解我国矿石行业的严峻形势、扩大我国铁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对铁矿勘察进行各种方法的实验发现,磁法是重要且有效的方法,通过对磁法勘探给出的资料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探究,也是寻找铁矿的重要依据。 磁法勘探又称磁力勘探(简称磁法)。磁法勘探可在地面(地面磁法)﹑空中(航空磁法)﹑海洋(海洋磁法),地面钻孔中(井中磁法)和卫星磁测进行。可以在地面找专业人员设立起测网设备,然后通过磁力仪来对出现磁异常现象的位置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在分析后通常采取等值线图的方法对其异常值进行修正并记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极易出现较大的误差,因此工作人员在测量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易导致事物发生的问题。由于在测量时会出现各种不可忽视的误差,所有结果都要进行严格的修正后才能得到真正的异常值。 1 磁法勘测的特点 磁法勘探通过对相关实物的观察,研究,由自然界的种种矿物质或者其他能勘探的对象所造成的磁异常而进行系统化理化的深化的研究。对于普通的的铁矿勘探中来说具备了有以优点:1)效率较高。铁矿中的矿石大多数都是有磁性的,这些磁性的存在往往会对及其的运作产生一定干扰,使测量结果跟实际情况存在不小出入存在极大偏差,不过通过这种磁法勘探能有效的甄别出不同地方的的磁性区别,并划定铁矿磁性物质的投射区间。所以磁法勘探技术是勘探物探找矿中最为有效的手段;2)实用。因为铁矿存在地点不同,环境条件恶劣与否、矿物多少没有人可以预知,在使用其他物探工作铺设电线、电极等设施时会受到很大的环境条件限制,当无法满足时就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勘探工作,相比之下磁法勘探在施工过程中受环境、客观条件限制较少;3)高效便捷。过去人们进行勘探时需要携带的各种工具既繁重精确度又不够,磁法勘探中便捷的仪器使用和手持卫星定位仪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与计算机连接输出测量数据,免去了人工操作计算的误差。⑷经济。使用磁法勘探的成果进行推断解释,即可基本探明铁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不需要别的更多复杂的测量和计算,更不

高精度磁法勘探讲义

高精度磁法勘探 一、出队前的生产准备 包括对生产设计和高精度磁测规范的学习;对磁法仪器和测量仪器的准备,保证各种仪器性能良好;生产用GPS、地形图、地质图、1/5万航磁图;还有对野外或室内生产材料的准备等,野外主要有红布(设立测量标志)、木桩(埋石)、记号笔、铅笔、圆珠笔、小刀、记录本等,室内主要有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打印纸、大的方格厘米纸、三角板、铅笔、彩色铅笔等。只有准备工作做充分了,才能保证野外顺利的开展工作。 二、仪器性能校验 到野外后在工作现场进行,共校验两次,野外开工前和工作结束后各一次。在校验之前要把仪器编上号(或使用仪器出厂时本身的编号,不要搞乱)。 1、磁力仪噪声水平的测定 选择一处磁场平稳而又不受人文干扰影响的地区(驻地附近)进行。各仪器间的距离要在20米以上,避免探头磁化时互相影响,然后使所有仪器同时作日变测量,观测时各仪器达到秒一级同步。取100个左右的观测值按公式计算每台仪器的噪声均方根值S。公式见规范。 2、仪器一致性校验 观测点不少于50个,其中少数点要处于较强的异常场上(大于5倍的均方误差),全部仪器做往返观测。有一台仪器作日变观测,

对其他仪器的观测结果做日变改正。一致性对比时各仪器探头高度要保持一致,避免垂直梯度变化的影响(如选在树林中进行)。对比结果按规范中的公式计算总均方误差,要求误差不大于设计总均方误差值的2/3。对于性能不好(达不到要求)的仪器不能投入野外生产使用。 磁测误差分配表 三、基点的选择与联测 1、基点的选择 总基点位置首先在区域内已有航磁图上选址,最好在区域磁场零基值线附近。并据交通地形等条件,选点在半径2m,高差0.5m范围内磁场变化不超过2nT,附近没有磁性干扰物,有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分基点亦即日变站选址要求位于平稳磁场内,靠近驻地(最好是独立的房屋内)使用方便,附近没有磁性干扰物。 仪器校正点:基本要求同分基点的要求。 对野外实地的选择结果要有记录。 日变站使用控制范围小于50km。

磁法勘探考试A答案

磁法勘探考试A答案

————————————————————————————————作者:————————————————————————————————日期: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地磁要素:表示地球磁场方向和大小的物理量 2.磁偏角:磁子午线(磁北)与地理子午线(地理北)的夹角. 3.磁性:是指其吸引铁、镍等物质的性质 4.磁化率:表征物质受磁化的难易程度 5.灵敏度:指仪器反映所测场强度最小变化的能力(敏感程度) 6.磁扰:地磁场常常发生不规则的突然变化 7.磁异常:在消除了各种短期磁场变化以后,实测地磁场与作为正常磁场的主磁场之间的差异 8.区域异常分布较广的中深部地质因素引起的磁力异常,其特征是异常幅值较大,异常范围也较大,但异常梯度小。 9.磁异常正演:根据已知质体及磁性体的形态、质量及磁性、空间等分布来计算其磁场分布的过程。 10.延拓:是把原观测面的磁异常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换算到高于或低于原观测面上,分为向上延拓与向下延拓 二、选择题(将正确叙述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正常地磁场的垂直分量Z在地表的变化规律是(C)。 A.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B.由南到北逐渐增大 C.由赤道向两极绝对值逐渐增大 2.有效磁化倾角i s是有效磁化强度M s与(B)的夹角。 A.Z轴正向之间 B.X轴正向之间 C.Y轴正向之间 3.地磁傾角I在地表的变化规律是(C)。 A.在南半球为正,北半球为负 B.在南半球为负,在赤道地区较大 C.在南半球为负,北半球为正, 在极地地区较大 4.岩石的剩余磁化强度包括(B)。 A.热剩磁,等温剩磁,原生剩磁,次生剩磁等 B.热剩磁,化学剩磁,沉积剩磁,粘滞剩磁等 C.热剩磁, 碎屑剩磁,粘滞剩磁,沉积剩磁等 5.在研究地球的磁场时我们建立的坐标系是(B)。 A.x轴指向地磁北,y轴指向地磁东,z轴指向下 B.x轴指向地理北,y轴指向地理东,z轴指向下 C.x轴垂直于y轴, y轴平行于地体走向, z轴指向下 6.相对磁力测量是用仪器测出地面上两点之间的(C)值。 A.地磁场 B.地磁异常 C.地磁场差值 7.地磁图是在地图上标出各个测点的某个地磁要素的已化为同一时刻的数值,并以(C)的形式用光滑曲线画出来。 A.图形B.曲线C.等值线 8.导出泊松公式时,假设了对同一磁性体,其中(A) A.密度和磁性都是均匀的

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重力勘探实验报告 学号:20121003268 班号: 061123 姓名:李梦谨 指导教师:李永涛

目录 前言 (2) 实验目的22222222222222222223 实验原理22222222222222222223 磁力仪工作原理2222222222222224 工作内容及步骤 (3) 实验内容及步骤2222222222222226 实验数据分析与解释2222222222227 评述与结论 (13) 总结222222222222222222228 建议22222222222222222229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会用磁力仪进行简单的勘探; 2.根据勘探的结果,能够反演出地下物体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二.实验原理 磁法勘探是利用地壳内各种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场变化(磁异常)来寻找有用矿产资源合查明隐伏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 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常。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矿体和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磁 法勘探。磁法勘探是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 方法之一,它包括地面、航空、海洋磁法勘探及 井中磁 测等。磁法勘探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如铁矿、铅锌矿、铜锦矿等)、进行地质填图、研究与油气有关的地质构造及大地构造等问题。 图1 磁异常示意图

三.磁力仪的工作原理 磁力仪按其测量的地磁场参数及其量值,可分为:相对测量仪器和绝对测量仪器。从使用磁力仪的领域来看,可分为:地面磁力仪,航空磁力仪,海洋磁力仪及井中磁力仪。下面重点介绍电子式磁力仪中的质子磁力仪。 (1)性能指标 图3-6 GSM-19T型质子磁力仪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灵敏度:0.05nT

常用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2.常用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具体工程的应用? 勘察方法或技术手段,主要以下几种: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主要有坑、槽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1.坑、槽探: 就是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挖掘坑、槽、井、洞。以便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天然状态以及各地层的地质结构,并能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土样。

2.钻探: 是指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和划分地表下地层,并可以沿孔深取样的一种勘探方法。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勘探手段,它可以获得深层的地质资料。 3.地球物理勘探: 简称物探,它是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的。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

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常用的地球物探方法有直流电勘探、交流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声波勘探、放射性勘探。 ①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简称工程物探,其目的是利用专门仪器,测定各类岩、土体或地质体的密度、导电性、弹性、磁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别,通过分析解释判断地面下的工程地质条件。它是在测绘工作的基础上探测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的一种间接勘探方法。按工作条件分为地面物探和井下物探(测井);按被探测的物理性质可分为电法、地震、声波、重力、磁法、放射性等方法。工程地质勘察中最常用的地面物探为电法中的视电阻率法,地震勘探中的浅层折射法,声波勘探等;测井则多采用综合测井。 物探的优点在于能经济而迅速地探测较大范围,且通过不同方向的多个剖面获得的资料是三维的。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在控制点和异常点上布置勘探、试验工作,既可减少盲目性,又可提高精度。测井则可增补钻探工作所得资料并提高其质量。开展多种方法综合物探,根据综合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显著提高地质解释的质量,扩大物探解决问题的范围,缩短工程地质勘探周期并降低其成本。由于物探需要间接解释,所以只有地质体之间的物理状态(如破碎程度、含水率、喀斯特化程度)或某种物理性质有显著差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铜陵学院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学校代码

铜陵学院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学校代码 铜陵学院学校简介 铜陵学院坐落于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安徽省铜陵市,迄今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2009年10月,学校获批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铜陵学院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8年12月,学校发起成立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并担任首任轮值主席。2009年10月,学校被批准为安徽省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同时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教育厅授予“国家级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培养基地”。 铜陵学院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约873630平方米),各类校舍面积33.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900多万元,图书馆藏纸质图书94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现有教职工788人,其中专任教师622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0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49人,外聘教师近170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4000多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300多人。2002年铜陵财经高等专科学校、铜陵师范学校、安徽冶金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铜陵学院。 历任校(院)长:杨兵:2002至2007.1任铜陵学院院长;丁家云:2007年1月至任铜陵学院院长。(如学校人员调动,未及时更新,以实际为准,此数据仅供参考) 学校代码:10383 1:1998年-2006年的学位证书采取全国统一编号,证书编号为12位数,前五位为学位授予单位代码;第六位为授予单位的级别,后四位为各校按授予人员排序的顺序号码。 2: 2006年后学位证书编号为16位。1 : 普通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证书编号调整为16位数:前五位为学位授予单位代码;第六位为授予学位的级别,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第七至第十位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学号: 班号: 组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序言 1.1 实习时间、地点、测区自然及交通条件 1.2 测区地质及地球物理概况 1.3 实习任务完成情况 第二章磁法勘探野外施工技术设计 2.1 实习的地质任务及要求 2.2 磁测工作技术设计 2.3 磁测工作质量保障措施 第三章磁法勘探数据采集质量检查及评价 3.1 施工仪器性能的检查及评价 3.2 野外数据采集质量检查及评价 第四章 UXO探测及资料处理 4.1 UXO磁测数据的整理及图件编制 4.2 磁异常的分析及地质解释 第五章辉绿岩体地质调查及资料处理解 5.1 工区野外数据的整理及图示 5.2磁异常的分析及地质解释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序言 磁法勘探是通过观测和分析由岩石、矿石或其他探测对象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或其他探测对象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其中探测对象与围岩的磁性差异是磁法勘探的前提条件。 1.1 实习时间、地点、测区自然及交通条件 2011年8月8日至13日,我组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展磁法勘探教学实习,测区按实习任务分为两个,一个是实习基地的操场,一个是位于实习基地正北方向的大梁山区。该区属于山坡地形,地势较陡。山坡上长满很深的草,土质系砂岩风化层。此地交通较为便利,可乘汽车到达山脚下公路,步行十分钟可到达测区左右部分测区。 1.2 测区地质及地球物理概况 工区内出露地层以元古界混合花岗岩为主(属区域变质岩),其中存在燕山期辉绿岩脉,属浅层基性侵入型岩浆岩;局部地段有第四系坡积物存在。由于辉绿岩属于基性岩浆岩,因此磁化率比较大,约为5000~8000(10-6SI(κ)),其围岩花岗岩的磁化率约为30~50(10-6SI(κ)),远远小于辉绿岩的磁化率,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磁性差异来确定大梁山工区内辉绿岩脉的赋存状况。 1.3 实习任务完成情况 本次磁法勘探实习有两个任务: 任务一: 使用磁法技术进行掩埋铁磁性物体的详查,查明铁磁性物体的平面位置; 面积:28×14米2。 任务二: 使用磁法技术进行地质普查,查明大梁山工区辉绿岩脉(磁性地质体)的赋存情况;面积约:60×80米2。 任务一实习结束后,本组完成了实习基地操场UXO磁法探测,绘制完成了操场磁异常平面等值线图,并通过分析此图最终基本探明掩埋铁磁性物体的平面位置(个别物体位置有偏差)。 任务二实习结束后,本组完成了对大梁山工区共7条测线(50至110号测线,其中包括一条精测剖面80号测线)的磁法普查,绘制完成大梁山区磁异常平面剖面图、工区实际材料图等各种成果图件,并对大梁山区辉绿岩脉的赋存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圆满完成了任务二。 第二章磁法勘探野外施工技术设计 2.1 实习的地质任务及要求 本次实习的地质任务有两个:

图书馆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实验报告

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报告日期:

一、开发背景 本系统是为了方便用户对图书的管理开发的。要求系统界面友好,使用简单,提供对图书信息、读者信息和图书流通情况的编辑、查询、统计报表等全面的数据管理功能,同时使用户能方便的进行图书的出借、返还等操作,并提供预约、续借,馆际互借等功能。此外系统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猛,高速度大容量的电脑已成为许多学校里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设备,随着办公自动化的软件不断涌现,微机的普及为该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经济可行性 一方面,系统的开发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购置费、软件开发费、管理和维护费用。另一方面,系统的开发可以较好地解决图书馆因日常事务繁杂而造成的处理效率低,出错率偏高的局面,并可以及时了解各项日常事务的进展情况,为及时调整库存资料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而明确工作目标,同时还可以减少人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书本流通量。 (3)操作可行性 计算机以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作为人类脑力劳动的有利助手登上历史舞台后,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现代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学校的信息处理能力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且系统逐步从单项事务信息处理系统迅速向综合服务(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本系统使用界面良好,易于操作。图书馆拥有一批较高素质的员工,只需了解相关知识,就可熟练操作本系统了。 通过以上分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在经济上、技术上、操作上都是可行的。二、需求分析 系统协助图书馆管理员实现各种日常事务的管理。系统维护数据库,保存图书和读者的资料以及图书流通情况的资料,便于管理员管理图书和读者的有关数据,还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并按所需格式和方式输出。利用这些数据,系统可协助管理员进行读者的图书出借、返还、预约和续借等操作,读者身份认证和借书权限认证等都可由系统承担,大大减轻了管理员的工作量。此外,对于系统本身的维护,系统具备一定的安全机制和信息备份机制,对用户分级管理,设置用户权限,保证系统安全性;提供数据库文件的备份功能,按用户要求备份,防止意外数据丢失影响系统工作。 通过需求分析,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具体描述如下: (1)图书信息维护:主要完成图书馆新进图书的编号、登记、入馆等操作。 (2)读者信息维护:主要是完成读者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只有是系统中的合法读者才有资格进行图书的借阅活动。 (3)借书/还书处理:主要完成读者的借书和还书活动,记录读者借还书情况并及时反映图书的在库情况。

铜陵学院金属材料专业金相显微镜构造及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利用金相显微镜进行组织分析。 二、概述 金相显微镜是一种专门用来观察金属和合金内部组织与缺陷的一种常用设备。将专门制作的金属和合金试样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放大后观察、研究其内部组织结构及缺陷的方法称为金相分析法,其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和缺陷分析方法。其可用来研究金属材料组织及其化学成分的关系;确定各类金属经不同的加工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鉴别金属材料质量的优劣等级等。 三、金相显微镜的原理及应用 1、基本放大原理 如图1-1所示,图中有两平行凸透镜组成一个透镜组,物体AB经物镜(对着所观察物体的透镜)和目镜(对着眼睛的透镜)放大后在人眼中形成颠倒放大的物象A‘‘B‘’。显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M)为: M = M物:M目= (L/ f物)×(D/ f目)=250L/(f物×f目) 式中:M 物:物镜的放大倍数;M 目 :目镜的放大倍数;D:人眼的明视距离;L: 镜筒的长度;f 物:物镜的焦距;f 目 :目镜的焦距。 实际上,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是通过物镜来保证的,,物镜的最高放大倍数可达100倍,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25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用“×”表示,如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而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50倍,表示为250×。

2、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但最常见的为台式、立式和卧式三大类型。不论何中结构,其基本由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图1-2分别为XJP-3A 型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和外观结构图。灯泡发出一束光线,经聚光透镜组1的会聚及反射镜的反射。将光线聚集在孔径光栏上,经聚光镜组2再度将光线聚集在物镜的后焦平面上,最后通过物镜用平行光使试样表面得到充分均匀的照明,从试样散射回来的成象光线再经物镜组、辅助透镜、半反射镜、辅助透镜及棱镜等造成一个被观察的倒立的放大物象。经目镜的再次放大,观察者就能在目镜视场中看到试样表面最后的放大像。 XJP-3A型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为: (1)照明及光学系统:由装在底座内一低压灯泡、聚光镜、孔径光栏、反射镜、视场光栏和物镜、目镜等组成。它们的共同作用可产生符合要求的光线使试样表面得到充分均匀的照明并将从试样反射回来的光线送到观察者的眼中使观察者能够看到经放大后的试样表面的组织图象。 (2)调焦装置:显微镜的两侧有分粗调和细调手轮。旋转手轮可改变载物台的高度直至使目镜中看到的图象最清晰。 (3)载物台:用于放置试样。可用手在水平面内向方向推动以选择所需的观察视场。 (4)物镜转换器:呈球形,上有三个螺孔,可安装三个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 旋转物镜转换器可将不同的物镜切如光路与目镜配合得到不同的显微镜放大倍数。 (5)目镜筒:呈45度倾斜安装在附有棱镜的半球形座上,通过安装在目镜筒上的目镜观察试场。 3、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将金相显微镜光源插在变压器上,通过低压变压器接通电源。 (2)根据放大倍数选择所需的物镜和目镜,分别安装在物镜座上和目镜筒上,并使转换器旋转至固定位置。 (3)将试样放在样品台中心,使试样观察面朝下。 (4)转动粗调受轮使镜筒上升,同时用眼观察,使物镜尽可能接近试样表面然后相反转动手轮使镜筒逐渐下降。当视场亮度增强时再该用细调手轮调节,直到物象清晰为止。

2011磁法勘探系统软件(MAGS3.0)简介

磁法勘探软件系统(MAGS3.0)简介 磁法勘探软件系统是在原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海洋深部地壳结构探测技术”(820-01-03)课题的基础上,针对固体矿产重新研究与编制的。MAGS3.0是采用Visual Fortran,Visual Basic,Visual C语言编写开发的一套适合固体矿产使用的高精度磁法勘探软件,目的是使高精度磁法勘探从仪器设备检查、各项改正、资料预处理到正演、反演与转换处理、综合解释等环节都有一个方便、高效、快捷的平台,解释人员利用这一软件系统(平台)就能够在野外生产过程中及时进行处理与解释,同时把磁法勘探一些新的方法技术应用到生产中。 本系统按照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 0071-93、DZ/T 0144-94)编写,其主要功能包括:1)野外磁测结果整理与预处理;2)剖面与平面资料的转换处理与正反演,包括小波多尺度分析技术,匹配滤波方法,2.5D与3D人机交互反演等;3)磁法勘探资料综合解释,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等综合预测方法;4)导出到MapGis成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画平面剖面图并均匀或渐变填充颜色,可以将二度半人机交互反演得到的地质剖面导出在MapGis环境下成图输出。 磁法勘探软件系统共分三大部分:1.仪器检验、各项改正与磁测资料的预处理等;2.剖面与平面磁测资料的转换处理与正、反演3.磁法勘探资料综合解释。而每一部分又分为: 一、野外磁测结果整理与预处理 1.仪器性能检验:噪声水平、一致性与仪器观测精度; 2.磁测资料的各项改正:利用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作正常地磁场改正,高度改正,水平梯度改正,日变改正和混合改正。各项改正方法按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71-93,94,同时也兼顾一些单位对精度要求不高,还使用机械式仪器用混合改正和水平梯度改正方法。 3.磁测工作精度:按平稳场和异常场不同用均方误差和相对误差计算。 4.标本磁参数的测定与统计整理:根据质子磁力仪测定结果计算标本的磁化率和剩余磁化强度,同时按算术平均或几何平均方法计算均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组和绘制频率直方图和频率分布曲线。 5.磁测资料预处理:对剖面资料进行5点、7点圆滑和加密插值,跳点放稀点距;对平面资料进行25点、49点圆滑和加密插值,跳点放稀测网;从平面资料中任意切出一条剖面或一块面积(如某一个局部磁异常)进行精细解释。 二、剖面与平面资料的转换处理与正反演 1.二度、似二度体的正演 (1)有效磁化强度、有效磁化倾角的计算,感应磁化强度与剩余磁化强度的矢量合成;(2)常见规则几何形体,如水平圆柱体,斜交磁化有限延深板状体,接触带与台阶,矩形截面水平棱柱体组合模型,下延无限直立棱柱体组合模型的正演,以及二度半任意多边形截面水平棱柱体模型正演; (3)强磁性磁性体的消磁作用的计算。 正演部分可以计算任何复杂地质情况下磁性体产生的磁场,如可以计算任意形状磁性体,多个孤立脉状体的组合,矿体与岩体的组合,孤立矿体与区域磁性基底组合等,用于正演研究和检验反演解释的结果。 2.剖面资料的转换处理 (1)分离区域场与局部场方法:滑动平均法,插值切割场法,趋势分析法,差值场法,匹配滤波与维纳滤波法等;

DEFORM模拟锻压挤压实验报告

铜陵学院课程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4年05月11日

实验一 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 1 实验目的与内容 1.1 实验目的 进一步熟悉AUTOCAD 或PRO/E 实体三维造型方法与技艺,掌握DEFORM 软件的前处理、后处理的操作方法与热能,学会运用DEFORM 软件分析压缩变形的变形力学问题。 1.2 实验内容 运用DEFORM 模拟如图1所示的圆柱坯压缩过程。 (一)压缩条件与参数 锤头与砧板:尺寸200×200×20mm ,材质DIN-D5-1U,COLD ,温度室温。 工件:材质DIN_CuZn40Pb2,尺寸如表1所示,温度700℃。 (二)实验要求 (1)运用AUTOCAD 或PRO/e 绘制各模具部件及棒料的三维造型,以stl 格式输出; 砧板 工件 锤头 图1 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

(2)设计模拟控制参数; (3)DEFORM前处理与运算(参考指导书); (4)DEFORM后处理,观察圆柱体压缩变形过程,载荷曲线图,通过轴对称剖分观察圆柱体内部应力、应变及损伤值分布状态; (5)比较实验 1与2、3与4、1与3和2与4的模拟结果,找出圆柱体变形后的形状差别,说明原因; (6)提交分析报告(纸质和电子版)、模拟数据文件、日志文件。 2 实验过程 2.1工模具及工件的三维造型 根据给定的几何尺寸,运用AUTOCAD或PRO/E分别绘制坯料、锤头和砧板的几何实体,文件名称分别为workpiece,topdie,bottomdie,输出STL格式。 2.2 压缩过程模拟 2.2.1 前处理 建立新问题:程序DEFORM6.1File New Problem Next在Problem Name栏中填写“Forging” Finish进入前前处理界面; 单位制度选择:点击Simulation Conrol按钮Main按钮在Units栏中选中SI(国际标准单位制度)。 添加对象:点击+按钮添加对象,依次为“workpiece”、“topdie”、“bottomdie”。 定义对象的材料模型:在对象树上选择workpiece 点击General按钮选中Plastic选项(塑性)点击Assign Temperature按钮填入温度,点击OK按钮;在对象树上选择topdie 点击General按钮选中Rigid选项(刚性)点击Assign Temperature按钮填入温度,点击OK按钮勾选Primary Die选项(定义为extusion dummy block主动工具)如此重复,定义其它工模具的材料模型(不勾选Primary Die 选项)。 调整对象位置关系:在工具栏点击Object Positioning按钮进入对象位置关系调整对话框根据挤压要求及实体造型调整相互位置关系点击OK按钮完成; 模拟控制设置:点击Simulation Conrol按钮Main按钮在Simulation Title栏中填入“tuble extrusion”或“stick extrusion”在Operation Title栏中填入“deform heat transfer”选中SI选项,勾选“Defromation”选项,点击Stemp按钮在Number of Simulation Stemps栏中填入模拟步数Stemp Increment to Save栏中填入每隔几步就保存模拟信息在Primary Die栏中选择extusion dummy block(以挤压垫为主动工具)在With Constant Time Increment栏中填入时间步长点击OK 按钮完成模拟设置; 实体网格化:在对象树上选择workpiece点击 Mesh 在Number of Elements卡上填入需要的网格数,如15000点击 Generate Mesh 工件网格生成; 说明:工模具不作分析,可以不进行网格划分。

磁法勘探

磁法勘探 一、基础知识 1.磁法勘探 利用磁力仅观测由岩石的磁性差异引起的磁场变化的一种物探方法,称为磁法勘探,也称为磁力测量或磁测。按其观测的空间位置不同,可分为地面磁测、航空磁测及海洋磁测。 2.磁极、磁偶及磁矩 在磁性体的两端,带有符号相反的两种磁荷,即正磁荷和负磁荷,称之为磁极。磁极所含磁荷的多少,用磁量m 表示。 由磁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Q (ξ,η,ζ)点处的点磁荷m Q 对P (x ,y ,z )点上的正点磁荷0m Q 的作用力为 γγ πμ3 m0 m 0 Q Q 41f ? = (6— 24) 式中 γ——m Q 指向0m Q 的失径,即由源点Q (ξ,η,ζ)到场点P (x ,y ,z )的失径。 其值为 ()()() [ ] 2 1 22 2 ζηζγ-+-+-=z y x 式中 0μ——真空磁导率。 在SI 单位制中,270/104A N -?=πμ(或H/m ,亨利/米),磁荷的SI 单位为m ·N/A 或Wb 。 磁场强度是单位正磁荷所受的力,即 γγπμ3 0041m m Q Q f H == (6—25) 磁场强度的SI 单位为A /m 。 真空中,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为 H B 0μ= (6— 26) 磁感应强度的SI 单位是Wb/㎡或N/(A ·m),称特斯拉。 不管是条形磁铁或是磁针,都具有正负磁荷的两个磁极,宦们是磁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两个点磁极,总是成对共同出现,将其作为一个整体,通常称之为磁偶极子。 如图6—30所示,磁偶极子的极矩为 mL P = (6— 27)

式中 m ——磁量; L ——两极之间距离。 磁偶极子的磁矩 μP M = (6— 28) 磁偶所产生磁场如图6—31所示,任一点P 处的磁场强度可表示为 图6—30 磁偶极子示意图 图6—31 磁偶产生磁场示意图 Q M H 23 cos 31+= γ (6— 29) 式中 M ——磁矩; γ——S ,N 之间中点到P 点距离; Q ——S ,N 连线与r 之间夹角。 由物理学可知,磁化强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V )的磁矩。即 V M J = 实验表明,同一物质磁化强度与磁化磁场成正比,以T 表示磁化磁场则有 T J κ= (6—30) 式中 κ——比例系数,称做物质的磁化率。 磁化率表示物质磁化的难易程度。κ值越大,说明越容易磁化.由于κ是表示岩石磁性强弱的物理量,所以它是磁法勘探的物性依据,正如岩石的密度σ对重力勘探的意义一样,只有物性上有差别,才能引起异常。 3.物质的磁性 所有的物质可按其磁化率的不同划分为三大类,即抗磁性、顺磁性和铁磁性。 抗磁性:它的磁化率κ很小,为(—1~—2)?6 10-CGSM 。有些常见的矿物是抗磁性的,如岩盐、石油、方解石等。(可看成无磁性物质)

DEFORM实验报告——镦粗

铜陵学院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 实验课程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 指导教师张金标 专业班级09材控(1). 姓名万伟 学号0910121059 2012年04月29日

实验一 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 1 实验目的与内容 1.1 实验目的 进一步熟悉AUTOCAD 或PRO/E 实体三维造型方法与技艺,掌握DEFORM 软件的前处理、后处理的操作方法与热能,学会运用DEFORM 软件分析压缩变形的变形力学问题。 1.2 实验内容 运用DEFORM 模拟如图1所示的圆柱坯压缩过程。 (一)压缩条件与参数 锤头与砧板:尺寸200×200×20mm ,材质DIN-D5-1U,COLD ,温度室温。 工件:材质DIN_CuZn40Pb2,尺寸如表1所示,温度室温。 表1 实验参数 序号 圆柱体直径,mm 圆柱体高度,mm 摩擦系数,滑 动摩擦 锤头运动速度,mm/s 压缩程度, % 1 100 150 0 1 20 2 100 150 0.2 1 20 3 100 250 0 1 20 4 100 250 0.2 1 20 (二)实验要求 砧板 工件 锤头 图1 圆柱体压缩过程模拟

(1)运用AUTOCAD或PRO/e绘制各模具部件及棒料的三维造型,以stl格式输出; (2)设计模拟控制参数; (3)DEFORM前处理与运算(参考指导书); (4)DEFORM后处理,观察圆柱体压缩变形过程,载荷曲线图,通过轴对称剖分观察圆柱体内部应力、应变及损伤值分布状态; (5)比较方案1与2、3与4、1与3和2与4的模拟结果,找出圆柱体变形后的形状差别,说明原因; (6)提交分析报告(纸质和电子版)、模拟数据文件、日志文件。 2 实验过程 2.1工模具及工件的三维造型 根据给定的几何尺寸,运用AUTOCAD或PRO/E分别绘制坯料、锤头和砧板的几何实体,文件名称分别为workpiece,top die,bottom die,输出STL格式。 2.2 压缩过程模拟 2.2.1 前处理 建立新问题:程序→DEFORM-3D Ver 6.1→File→New Problem→Next→在Problem Name栏中填写“Forging”→ Finish→进入前前处理界面; 单位制度选择:点击Simulation Control按钮→Main按钮→在Units栏中选中SI (国际标准单位制度)。 添加对象:点击+按钮添加对象,依次为“workpiece”、“top die”、“bottom die”。 定义对象的材料模型:在对象树上选择workpiece →点击General按钮→选中Plastic选项(塑性)→点击Assign Temperature按钮→填入20→点击OK按钮;在对象树上选择top die →点击General按钮→选中Rigid选项(刚性)→点击OK按钮→勾选Primary Die选项→如此重复,定义其它工模具的材料模型(不勾选Primary Die 选项)。 实体网格化:在对象树上选择workpiece→点击Mesh (采用绝对划分)→点击Detail Settings→选择Absolute→将Min Element Size中数据改为3→点击Surface Mesh→Solid Mesh,工件网格生成; 工件体积补偿:在对象树上选择workpiece→点击Property→在Target V olume卡上选中Active选项→点击Calculate V olume按钮→点击Yes按钮。 设置对象材料属性:在对象树上选择workpiece→点击Material右边;Load material from library→点击other→选择DIN-CuZn40Pb2→点击了Load完成材料属性的添加;同理应用于top die,bottom die 材料的添加。 设置主动工具运行速度:在对象树上选择top die →点击Movement→在speed/force选项卡的type栏上选中Speed选项→在Direction选中主动工具运行,选择-Z→在speed卡上选中Define选项,其性质选为Constant value,填入速度值,1m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