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啮合齿轮参数计算

合集下载

内啮合齿轮泵排量计算公式

内啮合齿轮泵排量计算公式

内啮合齿轮泵排量计算公式内啮合齿轮泵排量的计算可是一个挺有趣的事儿,咱们一起来瞧瞧。

咱先来说说啥是内啮合齿轮泵。

想象一下,就像两个齿轮在一个盒子里转呀转,一个大齿轮,一个小齿轮,它们相互配合着工作。

内啮合齿轮泵就是靠这俩齿轮的转动来把液体吸进来,再挤出去的。

那排量是个啥呢?简单说,排量就是这泵在转一圈的时候能弄出去多少液体。

要算出这个排量,那得有个公式。

内啮合齿轮泵排量的计算公式是:$V = \pi (Z_1 - Z_2) m^2 B$ 。

这里面的$Z_1$ 是外齿轮的齿数,$Z_2$ 是内齿轮的齿数,$m$ 是齿轮的模数,$B$ 是齿轮的宽度。

咱们来举个例子哈。

比如说有一个内啮合齿轮泵,外齿轮有 20 个齿,内齿轮有 16 个齿,齿轮的模数是 4 毫米,宽度是 30 毫米。

那咱来算算这排量。

先把数带进去:$V = \pi (20 - 16) \times 4^2 \times 30$ 。

算一下,$V = \pi \times 4 \times 16 \times 30$ ,$V = 1920\pi$ (立方毫米)。

要是把$\pi$ 取 3.14 ,那排量大约就是 6028.8 立方毫米。

有一次我在工厂里,看到师傅们在修一个内啮合齿轮泵。

他们拿着工具,一边比划,一边嘴里念叨着这些计算公式。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可好奇了。

师傅看我一脸懵,就笑着跟我说:“小伙子,这排量计算可重要啦,算不对,这泵工作起来就不得劲。

”我当时就想,这小小的公式,还真能决定这么大一个泵的工作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准确计算内啮合齿轮泵的排量那是相当关键的。

要是排量算小了,泵的输出流量不够,机器可能就没法正常工作;要是算大了,又可能造成浪费,增加成本。

所以呀,咱们得把这个公式记牢,用准。

总之,内啮合齿轮泵排量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弄清楚每个参数的含义,多做几道题,多观察观察实际的例子,就一定能掌握好,让它为咱们的工作和学习服务。

KISSsoft 2018 简易计算示例-内啮合直齿圆柱齿轮寿命及静强度计算

KISSsoft 2018 简易计算示例-内啮合直齿圆柱齿轮寿命及静强度计算

KISSsoft 2018 简易计算示例-内啮合直齿圆柱齿轮寿命及静强度计算
内齿圈采用40Cr钢制造并经高频淬火,A型齿面齿根均淬火,表面硬度均应在50HRC以上。

目的:
确定其最佳的变位系数,计算校核其理论寿命
最大过载载荷
静载荷时的安全系数
软件操作过程:
1,双击Cylindrical gear pair.进入参数填写截面(右侧)。

2,现在Basic data中填写齿轮信息,(齿轮中心距,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自动计算出):【因为是内啮合,所以内齿圈的齿数需要填写成复制。

如下截图中箭头所示】
也可以进入Data base tool中,根据需要添加自己需要的材料用以计算:
3,点击下图按钮进入齿轮变位系数确认界面:
4,选择第一种方式计算变位系数。

点击OK。

得到推荐的变位系数。

5,填写Rating标签页中填写载荷和计算信息:
6,点击下图中的计算按钮即可计算齿轮寿命情况。

计算结果如下:(理论寿命满足使用要求)
Internal_gear_cal
culation-report1.pdf 计算最大载荷,按静载荷计算:
1,将计算方法改成Static calculation,点击计算按钮(前面第6部用到的按钮)
此时会出现如下提示,在计算静载荷时,软件会自动将需求寿命改成0小时,如下截图:
计算结果如下:
Internal_gear_cal culation-report-stati。

齿轮齿形的最基本参数概念和关系公式

齿轮齿形的最基本参数概念和关系公式

齿轮的基本齿形参数概念(仅圆柱直齿轮)
分度圆直径:d(d1和d2)
齿数:z(z1和z2)
模数:m(2个相啮合的齿轮,模数是相等的)
压力角:α(2个相啮合的齿轮,压力角是相等的)
齿根圆直径:df(df1和df2)
齿顶圆直径:da(da1和da2)
基圆直径:db(db1和db2)
齿高:h
齿顶高:ha
齿根高:hf
齿厚:s
齿距:p
中心距:a
上述齿轮参数的相互关系如下:
d=mz
p=圆周长/齿数=πd/z=π(mz)/z=πm
s=p/2=πm/2
h=ha+hf
a=(d2+d1)/2【外啮合齿轮】,a=(d2-d1)/2【内啮合齿轮】
cosα=基圆半径/分度圆半径=(db/2)/(d/2)=db/d
ha=m*齿顶高系数
hr=m*齿根高系数
理论啮合线长度,是两个齿轮基圆的内公切线长度。

实际啮合线长度,是两个齿轮的齿顶圆截取理论啮合线的长度。

【可以用做图法求得】。

关于标准齿轮的公式计算-基本公式

关于标准齿轮的公式计算-基本公式

关于标准齿轮的公式计算:
标准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
注:有“±”或“”号处,上面的符号用于外啮合,下面的符号用于内啮合。

图1 端面重合度εa
注:
1、本图适用于a(或a n)=20°的各种平行轴齿轮传动。

对于外啮合的标准齿轮和高变位齿轮传动,使用图2则更为方便。

2、使用方法:按αt′和d a1
d1′查εα1
z1
出,按αt′和d a2
d2′
查出εα2
z2
,则εα=z1(εα1
z1
)±z2(εα2
z2
),式中“+”用于外啮
合,“-”用于内啮合。

3、αt′可由图3查得。

图2 外啮合标准齿轮传动和高变位齿轮传动的端面
重合度εα(a=a n=20°、ℎa∗=ℎan∗=1)
注:使用方法如下。

1.标准齿轮(ℎa1=ℎa2=m n):按z1和β查出εα1,按z2和β查出εα2,εα=εα1+εα2
2。

和β查出εα1,按和β查出εα2,2.高变位齿轮[ℎa1=(1+x n1)m n、ℎa2=(1−x n1)m n]:按z1
1+x n1
εα=(1+x n1)εα1+(1−x n1)εα2。

图3 端面啮合角αwt(αp=20°)。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知识讲解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知识讲解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13-1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 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 = 40 mm ,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 =20。

处的半径r 和曲率半径p的大小。

13-3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 da = 106.40 mm ,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 z i = 22、z 2 = 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i = 240 mm ,大 齿轮全齿高h = 22.5 mm ,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 ?名称 代号 计算公式 模数 m m=p/n =d/z=da/(z+2)(d 为分度圆直径齿距 P p= n m=t d/z 齿数 z z=d/m=n d/p 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齿顶圆直径 da da=m(z+2)=d+2m=p(z+2)/ n 齿根圆直径 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咼 ha ha=m=p/n 齿根高 hf hf=1.25m齿高 h h=2.25m 齿厚 s s=p/2= n m/2中心距 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 k k=z/9+0.5公法线长度ww=m[2.9521(k-0.5)+0.014z]模数齿轮计算公式 ,z 为齿数)13-5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 i = 19、Z2 = 81,模数m= 5 mm,压力角=20°若将其安装成a' = 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多少?13-6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 = 21、Z2 = 66,模数m =3.5 mm,压力角 =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齿轮参数

齿轮参数

2.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等级不同
7 -
6
-
6
G
M
GB 10095-88
齿厚下偏差 齿厚上偏差 第Ⅲ公差组的精度等级 第Ⅱ公差组的精度等级 第Ⅰ公差组的精度等级
推荐的检验项目
项 目 5~8 Ⅰ Ⅱ Ⅲ F‵1 f‵1 Fp ff、fpt 检 7~9 F‵1、Fw f‵1 验 组 7、8 Fr、Fw ff、fpb 9、10 Fp fpt、fpb
齿轮
齿坯公差
齿轮精度等级 孔 轴 顶圆直径 不作测量基准 基准面的径向园跳动 尺寸公差 形状公差 尺寸公差 形状公差 作测量基准 5 IT5 IT5 IT7 6 IT6 IT5 IT8
表14-1-46
7 IT7 IT6 IT8 8 IT7 IT6 IT8 9 IT8 IT7 IT9
IT11,但不大于0.1mm 见表14-1-47
hf=(han*+cn*)
d1)=0.5m(z2±z1)/cosβ db1=d1cosα t db2=d2cosα t

1=arccos(db1/da1)
2=arccos(db2/da2)
z1(tgα t1-tgα t)± tgα t)]
或14-1-10查出
β =bsinβ /(π mn)
ξ γ =ξ a+ξ β
标准齿轮传动几何计算
项目 分度园直径 外啮合 代号 d 计算公式及说明 直齿轮(外啮合、内啮合) d1=mz1 d2=mz2 ha=ha* m ha1=ha* m ha2=(ha*-⊿ha*) m 齿顶高 内啮合 ha 式中 ⊿ha*=ha*2/z2tg2α 是为避免 过渡曲线干涉而将齿顶高系数减少 的量。当ha*=1 α =20°时。 ⊿ha*=7.55/z2 hf=(ha*+c*) h=ha+hf h h1=ha1+hf h2=ha2+hf da1=d1+2ha da 内啮合 齿根园直径 中心距 基园直径 齿顶圆压力角 df a db da2=d2+2ha da1=d1+2ha1 da2=d2-2ha2 df1=d1-2hf df2=d2-/+2hf a=0.5(d2±d1)=0.5m(z2±z1) db1=d1cosα db2=d2cosα α a1=arccos(db1/da1) α a2=arccos(db2/da2) ξ a=1/2π [z1(tgα 1-tgα )± z2(tgα 2-tgα )] ξ β =0 ξ γ =ξ a 斜齿轮(外啮合、内啮合) d1=mtz1=mnz1/cosβ d2=mtz2=mnz2/cosβ ha=han* mn ha1=han* mn ha2=(han*-⊿han*) mn 式中 ⊿han*=han*2cos3β /z2tg2α 是为避免过渡曲线干涉而将齿顶高系 数减少的量。 当ha*=1 α =20°时 。 ⊿han*=7.55/z3 hf=(han*+cn*) h=ha+hf h1=ha1+hf h2=ha2+hf da1=d1+2ha da2=d2+2ha da1=d1+2ha1 da2=d2-2ha2 df1=d1-2hf df2=d2-/+2hf a=0.5(d2±d1)=0.5m(z2±z1)/cosβ db1=d1cosα t db2=d2cosα t α at1=arccos(db1/da1) α at2=arccos(db2/da2) ξ a=1/2π [z1(tgα t1-tgα t)± z2(tgα t2-tgα t)] ξ β =bsinβ /(π mn) ξ γ =ξ a+ξ β Zv=z1/(cos2β bcosβ )≈z1/cos3β 当量齿数 Zv Zv=z2/(cos2β bcosβ )≈z2/cos3β 一般希望a为园整的数值

内啮合齿轮参数计算

内啮合齿轮参数计算

内啮合齿轮参数计算已知:m=2.5、Z1=15、Z2=19、α0=28°、ha*=1.0、C*=0.25、π=3.14159 分度圆d1=m×Z1=37.5 mm (外齿轮)d 2=m×Z2=47.5 mm (内齿轮)基圆d b1=m×Z1×cosα0=33.1105 mmd b2=m×Z2×cosα0=41.9400 mm基节t b1=t b2=π×m×cosα0=6.9346 mm齿顶高ha1=ha*×m=2.5 mmha2=ha*×m=2.5 mm齿根高h f1=(ha*+C*)m=3.125 mmh f2=(ha*+C*)m=3.125 mm齿顶圆直径 da1=d1+2 ha1=42.5 mmda2=d2-2 ha2+Δda=42.9949 mmΔda=2 ×ha*2×m÷Z2÷tgα0齿根圆直径d f1=d1-2 h f1=31.25 mmd f2=d2+2 h f2=53.75 mm全齿高h1=ha1+h f1=5.625 mmh 2=(d f2-da2)÷2=5.375 mm齿顶圆压力角αa1=arccos(d b1÷da1)=38.824442°αa2=arccos(d b2÷da2)=12.718233°重合度ε=(1÷2π)×[Z1 (tgαa1-tgα0) -Z2 (tgαa2-tgα0)]=1.577 中心距a=m÷2×(Z2-Z1)÷2=5 mm齿顶厚Sα1=da1×(π÷2÷Z1+invα0-invαa1)=0.8724 mmSα2=da2×(π÷2÷Z2-invα0-invαa2)=1.5452 mm齿顶厚对应角度αd1=360÷(da1×π÷Sα1)=2.352229°αd2=360÷(da2×π÷Sα2)=4.118326°分度圆弧齿厚S1=m×(π÷2)=3.927 mmS 2=m×(π÷2)=3.927 mm公法线长W1=m×cosα0×[π×(K1-0.5)+Z1×invα0]=18.7609 mm W2=m×cosα0×[π×(K2-0.5)+Z2×invα0]=19.1408 mm K1=Z×α0÷180+0.5=2.833 K2=Z×α0÷180+0.5=3.455K: 四舍五入取整数。

啮合角公式的计算公式

啮合角公式的计算公式

啮合角公式的计算公式
啮合角是指两个相邻齿轮啮合时,齿轮轴线上的夹角。

在机械传动中,啮合角的大小对于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和传动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和计算啮合角是非常重要的。

啮合角的计算公式如下:
cos(α) = (m1 + m2) / (2 z)。

其中,α为啮合角,m1和m2分别为两个相邻齿轮的模数,z为齿数。

在这个公式中,模数是齿轮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齿轮齿廓的大小。

模数越大,齿轮的齿廓越大,传递的力也就越大。

而齿数则表示齿轮上的齿的数量,齿数越多,齿轮的直径也就越大。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啮合角的大小,从而进一步分析齿轮传动系统的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啮合角的大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齿轮的精度、齿轮的装配质量、传动系统的工作条件等等。

因此,在计算啮合角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除了啮合角的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相关的公式和理论,比如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计算公式、齿轮传动的效率计算公式等等。

这些公式和理论都是齿轮传动设计和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设计和优化齿轮传动系统。

在实际工程中,啮合角的计算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啮合角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齿轮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从而为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啮合角公式的计算公式是齿轮传动设计和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对啮合角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齿轮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