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查漏补缺生物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查漏补缺生物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查漏补缺生物试题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题

生物试题

第一部分新命制试题

1.利用某些调控细胞分化的因子,可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该过程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共同点是

A.细胞全能性都得到体现

B.都有信息分子与受体结合的过程

C.都要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

D.都需要蔗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

2.研究人员发现了两株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W

1和W

2

,二者均不能结实,显微

镜下可见花粉壁空壳。W

1和W

2

分别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杂交后代花粉育性均正常。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野生型与突变体间可进行正反交实验

B.W

1和W

2

的雄性不育由显性基因控制

C.通过DNA测序技术可查找突变位点

D.通过基因探针可确定突变基因的功能

3.血吸虫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其虫卵在水中孵化成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以藻类为食)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入水中,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发育为成虫,虫卵随粪便排出进入水体。科研人员研究使用农化品(化肥、除草剂等)对血吸虫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调查藻类和钉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B.藻类→血吸虫→钉螺→人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C.使用农化品增加了藻类产生量从而促进了血吸虫繁殖

D.使用农化品增加钉螺捕食者死亡率从而抑制血吸虫繁殖

4.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

B.结合ADH的受体促进①ATP水解过程,为M蛋白供能

O通过③自由扩散过程,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

C.H

2

D.M蛋白促进②胞吐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

5.为更好地建设雄安新区,科研人员调查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难降解的有机氯农药DDT污染的状况,得到下表所示检测结果。由数据不能作出的判断

A. DDT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循环往复

B. DDT几乎污染了白洋淀生态系统所有成分

C.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越高

D.水生植物同化的太阳能只有少部分传递给乌鳢

29.(16分)肠道微生态系统中的菌群失调是肥胖、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诱因。为探究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

(1)某些肠道益生菌能分解人体难以消化的膳食纤维并产生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丁酸可以作为_____信息____分子,与肠壁细胞内的丁酸分子受体结合,加速细胞利用氧气,从而造成肠道中的缺氧环境,从而有利于益生菌在与有害菌的_____竞争_____中占有优势。

(2)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改善血糖水平,下图为其分子机制。据图可知,消化道中产生的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与消化道壁上的受体结合,激活结肠L细胞内的酶P,____启动GLP-1基因表达(1分),GLP-1与胰岛B细胞(β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1分),通过细胞内的一系列过程,引起细胞膜电位改变,Ca2+通道打开,Ca2+进入细胞,促进胰岛素释放(1分)____。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5月查漏补缺化学试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化学查漏补缺试题 2018.5说明:仅供老师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性使用 答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 24 1.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A.明矾用作净水剂B.甘油用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用作消毒剂D.铁粉用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反应 B.Fe(OH)3胶体透明、稳定,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NH3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3.右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盛有浓氨水,通过导气管持续通入氧气,将红热的铂丝伸入 瓶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在铂丝上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锥形瓶内有白烟产生,该白烟是NO2的水生成的硝酸 C.锥形瓶内可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D.锥形瓶内只发生两个化学反应 4.柔红霉素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柔红霉素的分子式为C21H17O7 B. 柔红霉素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 1mol柔红霉素最多能与4 mol NaOH反应 D. 柔红霉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消去反应 5. 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的总反应如下: 2AgCl + Mg === Mg2++ 2Ag +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 B.负极反应式为AgCl + e- === Ag + Cl- C.该电池不能被KCl 溶液激活 D.电池工作时,每消耗1.2 g Mg,溶液中的Cl-增多0.2 mol 6.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s)+CO2(g) 2CO(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018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生物及答案(word版)

2018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生物及答案(word版)

2018北京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 理综生物 2018.4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A.鉴定还原糖与蛋白质所用试剂及操作相同B.可以用平板划线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数量C.光合色素分离和花生子叶中脂肪鉴定均需显微观察 D.测定亚硝酸盐含量需配制标准溶液显色后进行比色 2.叶绿体内绝大多数蛋白质由核基因编码,少数由叶绿体基因编码,其合成、加工与转运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蛋白通过类似胞吞过程从细胞质进入叶绿体 B.甲蛋白可能和碳(暗)反应有关,乙蛋白可能和光反应有关 C.类囊体蛋白质由细胞质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合成 D.运至叶绿体不同部位的甲、乙蛋白都需经过加工

3.某研究小组观察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糖尿病大鼠经过6~7周运动训练后,测得数据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患糖尿病可导致大鼠生长缓慢,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生长 B.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吸收利用转化葡萄糖效率高 C.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与胰岛素含量降低有关 D.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胰岛素的分泌,并显著降低血糖浓度

4.被捕食者在开始逃逸之前,容许捕食者靠近到一定距离,称为“逃逸开始距离”(简称FID)。无铠甲及背刺的米诺鱼和长有铠甲及背刺的粘背鱼生活在同一区域。利用这两种小型鱼与其共同天敌黑鲈鱼在水族箱中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据此实验结果推测合理的是 A.群体活动的米诺鱼比单独活动时推迟了对捕食者的反应 B.粘背鱼体长以及是否进行群体活动与FID无明显的关系 C.粘背鱼体长与FID有关,说明其体长越大运动能力越差 D.粘背鱼的FID相对较小,与其有铠甲和背刺有一定关系 5.为研究与植物生长相关的基因及其作用,科学家获得了基因A、B、C失活的多种突变体,电泳分析各植株中蛋白m和蛋白n的表达情况,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1卷及参考答案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 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 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 一蛋白质复台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台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 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 聚合酶 D.若复台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台物中含有RNA 聚台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3 -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 和NO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王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 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 D 可抑制药物x 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 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 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 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台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 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 为蛋白质,则药物 D 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 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断减弱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数学查漏补缺题含答案

高三数学查漏补缺题 2020.6 说明: 1.提供的题目并非一组试卷,小题(选、填)主要针对以前没有考到的知识点,或者在试题的呈现形式上没有用过的试题. 2.教师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也可以不用. 3.试题按照中心组教师的建议和一些教师的建议匆匆赶制而成,难免出错,希望老师们及时指出问题,以便及时改正. 【集合与简易逻辑】 1. 已知集合A ={x |ln(1)1x +≤},B ={-2,-1,0,1,2},则A ∩B = A .{0,1} B .{-1,0,1} C .{-2, -1,0,1} D .{-1,0,1,2} 答案:A 2. 在ABC ?中,“cos cos A B <”是“sin sin "A B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C 3.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B .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 C .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 .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 答案 :B 【复数】 1. 如果复数 222(32)i z a a a a =+-+-+为纯虚数,那么实数a 的值为 A. 2 B. 1 C. ?2 D. 1 或 ?2 答案:C 2.设32i z =-+,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 :C 3. 若 i i 1i m n +=+,则实数m =_________,实数n =_________.

答案:1,1m n =-=. 【不等式】 1.设0a b <<,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 .2a b a b +< B .2a b a b +<<< C .2a b a b +< D 2 a b a b +<<< 答案 :B [解答] (方法一)已知a b <2 a b +< ,比较a 因为22 ()0a a a b -=-<,所以a < 22()0b b b a -=->b <;作差法:022 a b b a b +-- =>, 所以 2a b b +<,综上可得2 a b a b +<<;故选B . (方法二)取2a =,8b =, 4=, 52a b +=,所以2 a b a b +<<<. 2. 设R m ∈且0m ≠,“4 + 4m m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2m ≠ B .0m >且2m ≠ C .2m > D .2m ≥ 答案:A 3. 已知(0,1)m ∈,令log 2m a =,2b m =,2m c =,那么,,a b c 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a << B .b a c << C .a b c << D .c a b << 答案:C 4. 设0.2log 0.3a =,2log 0.3b =,则 A .0a b ab +<< B .0ab a b <+< C .0a b ab +<< D .0ab a b <<+ 答案 :B [解答]

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综卷生物试卷及解析

2019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6分)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象如图。 对此图象的观察与分析,错误 ..的是() 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 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C.在图象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 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 2.(6分)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 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 3.(6分)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菌种菌落直径:C(mm)透明圈直径:H(mm)H/C 细菌Ⅰ 5.111.2 2.2

细菌Ⅱ8.113.0 1.6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4.(6分)甲、乙是严重危害某二倍体观赏植物的病害。研究者先分别获得抗甲、乙的转基因植株,再将二者杂交后得到F1,结合单倍体育种技术,培育出同时抗甲、乙的植物新品种。以下对相关操作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含有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B.通过接种病原体对转基因的植株进行抗病性鉴定 C.调整培养基中植物激素比例获得F1花粉再生植株 D.经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若干再生植株均为二倍体 5.(6分)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植物种类单位水体面积N吸收量(g/m2)单位水体面积P吸收量(g/m2) 浮水植物a22.30 1.70 浮水植物b8.510.72 沉水植物c14.61 2.22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答案】D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完整性,可以选择性吸收物质,而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有机物,若细胞膜完整,则无法进入,而破坏后则可以进入,A正确;氨基酸不含有肽键,而双缩脲

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中的肽键,B错误符合题意;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通过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溶液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C正确;斐林试剂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还原性葡萄糖在水浴加热下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 3.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答案】C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一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C 【解析】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而后再注射少量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说明是过敏反应,而不胰岛素作用的结果,A错误;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而不是神经递质的作用,B错误,发生过敏

2018届高考生物专题训练14生物的进化

专题训练14 生物的进化 一、选择题 【必考集训】 1.(2017浙江吴越联盟联考)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是( ) A.自然选择 B.可遗传变异 C.基因频率改变 D.生殖隔离 2.整个生物界,种类繁多、异彩缤纷,现存的物种数在200万以上。它们在结构、功能、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体现了生物的( ) A.多样性 B.特异性 C.变异性 D.统一性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基因突变决定的 B.害虫抗药性的出现是不断施用农药的结果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D.只有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及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 4.下列哪个过程从根本上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 A.DNA→DNA B.DNA→RNA C.mRNA→蛋白质 D.氨基酸→蛋白质 5.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 A.50%和50% B.50%和62.5% C.62.5%和50% D.50%和100% 6.自然界中桦尺蠖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类型,当树干和岩石呈现深暗颜色时,绝大多数为黑色桦尺蠖,在灰色环境中,绝大多数为灰色桦尺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灰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是两个不同物种 B.不同的环境条件中,灰色基因和黑色基因的频率不同 C.灰色桦尺蠖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 D.在深暗的环境中,大多数灰色的桦尺蠖突变成了黑色桦尺蠖 7.(2017浙江绍兴模拟)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研究细菌抗药性形成的机理。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是敏感的,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0.1单位/cm3的培养基里,绝大多数细菌死亡,但有个别细菌能存活下来,并能进行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青霉素的影响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降低 B.存活下来的个体通过繁殖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的提高 C.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 D.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8.某玉米田从N年开始持续使用杀虫剂,而此地的玉米螟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玉米螟对杀虫剂产生了定向变异 B.玉米螟对杀虫剂进行了定向选择 C.杀虫剂对玉米螟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D.害虫对杀虫剂产生了隔离 9.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以基因型如右图所示的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 )

海淀查漏补缺题资料

查漏补缺题(海淀区三模) 1.如图1所示,a 、b 、c 三条光线交于S 点,如果在S 点前任意位置放置一个平面镜,则三条反射光线( ) (A )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 (B )一定不交于一点 (C )交于镜前的一点,成为一实像点 (D )它们的延长线交于镜后一点,得到一个虚像点 2.图2是太阳、地球和月球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在日食或月食发生时,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关系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 、只有月球运动到A 点附近,才发生月全食 B 、只有月球运动到C 点附近,才发生日全食 C 、月球运动到C 点附近,发生的是月食,月球运动到A 点附近,发生的是日食 D 、月球运动到B 、D 点附近,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表 明发生了月偏食 3.如图3所示,竖直墙壁前有一固定点光源S ,从这点光源处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竖直墙壁上的影子运动情况是 (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自由落体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变加速直线运动 4.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空气的摩尔质量为M ,室温下空 气的密度为ρ(均为国际单位)。则( ) A .1kg 空气含分子的数目为N A /M B .一个空气分子的质量是M /N A C .一个空气分子所占据的体积是M /N A ρ D .室温下相邻空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3/ A N M 5.如图4所示,有四列简谐波同时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分别是v 、2v 、3v 和4v ,a 、b 是x 轴上所给定的两点,且ab =l 。在t 时刻a 、b 两点间四列波的波形分别如图所示。则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由该时刻起a 点出现波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②④③① B .由该时刻起a 点出现波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④②①③ C .这四列波,频率由高到低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②④①③ D .这四列波,频率由高到低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④②③① 6.如图5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竖直墙壁上,弹簧的自由长度为L 0。现用手推一木块M 压缩弹簧,使木块运动到B 点后由静止释放,木块沿水平面运动了路程s 后停下来。若将此木块M 与弹簧连接起来,仍用手推木块M 压缩弹簧,使木块运动到B 点后由 图 1 S ① ② ③ ④ 2v 3v 4v 图4 图 2 图 3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三卷)

2017年全国高考统一生物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6分)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6分)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6分)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6分)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卷1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 试题答案及部分题目解析(答案仅供参考)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知识,题目简单,容易得分。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的基质中,所以D项错误。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台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台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答案】B 【解析】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也可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如拟核DNA进行复制或者转录的时候。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微生物降解植物秸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答案】A 【解析】植物细胞不能直接吸收利用N2。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乙丙两组的细胞增殖速度都大于甲组,所以两组均为先加入药物X,而丙组后半段的细胞增殖速度低于乙组,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查漏补缺物理试题

2020海淀区高三物理查漏补缺题 1.下列各种物理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A .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锌板向外发射光电子的现象 B .氢原子发光时,形成不连续的线状光谱的现象 C .用α粒子轰击金箔后,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现象 D .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释放核能的现象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β射线是从自原子核内发出来的 B .核力是核子间的库仑引力 C .5G 信号比4G 信号所用的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更快 D .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有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 E .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F .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运动规律不适合用经典力学来描述 G .调谐是电磁波发射应该经历的过程,调制是电磁波接收应该经历的过程 3.关于下列实验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说明薄板一定是非晶体 B .图乙说明气体分子速率分布随温度变化,且T 1>T 2 C .图丙的实验情景可以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D .图丁中的现象说明水黾受到了浮力作用,且浮力与重力平衡 4.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油膜法可以精确测量分子的大小 B .油酸分子直径近似等于纯油酸体积除以相应油膜面积 C .计算油膜面积时,应舍去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 .实验时应先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再把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5.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可能不变 B .若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一定减少 C .若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压强也变大 D .若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则每个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冲击力都增大 E .若温度不变而体积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6.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过过程①到达状态B ,再 由状态B 经过过程②到达状态C ,其中过程①图线与横轴平行,过程②图V A B ① 用高温的针尖加热薄板 甲 板上的蜂蜡熔化成圆形 图 气体分子速率分布 模拟气体压强 乙 产生机理 丙 水黾停留在水面上 丁 T 1 T 2

2017-2018--北京市东城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生物2018.1 本试卷共12页,共8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考生务必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大肠杆菌和烟草花叶病毒共有的特征是 A.有拟核 B.有核糖体 C.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D.以核酸为遗传物质 2.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个ATP分子中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 脂肪区别于蔗糖的特有组成元素是磷 C. 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D. 盘曲的肽链被解开时,蛋白质的功能不变 3.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 B.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 C.动物细胞融合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4.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管腔中Na+进入上皮细胞是被动运输 B. 上皮细胞中Na+进入组织液是主动运输 C. 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是主动运输 D. 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依赖于Na+浓度梯度 5. 甲图是某类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模型。酶的抑制剂可以与酶结合并降低其活性,乙、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 不同类型抑制剂的作用原理。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底物与酶活性部位互补时,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酶有专一性 B. 抑制剂①与底物空间结构相似,竞争酶的活性部位 C. 抑制剂②会通过改变酶的结构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D. 两种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均可通过提高底物浓度来缓解 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附详细答案)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英语查漏补缺试题

单项选择 1. —Excuse me. I want to buy some milk, but I can’t find a supermarket. —I know nearby. Come on, I’ll show you. A. one B. it C. that D. any 2. I don’t think the experiment is failure.At least we have gained experience for future success. A. /; the B. a; the C. /; / D. a; / 3. You can change your job, you can move your house, but friendship is meant life. A. of B. for C. to D. on 4. Would you please keep me with the latest news? A. informing B. to inform C. informed D. being informed 5. After graduation, I’d like to find a job I can use what I have learnt at school. A. whose B. which C. where D. that 6. I hope her health greatly by the time we come back next year. A. improved B. improves C. has improved D. will have improved 7. The police need some more evidence they can make a conclusion. A. before B. since C. after D. until 8. —I telephoned him twice and I couldn’t get through to him. —The line might have been out of order, ? A. don’t you B. wasn’t it C. do you D. hadn’t it 9. We have faith that the project, if according to plan, will definitely work out well. A. carrying out B. being carried out C. carried out D. to be carried out 10. Our manager has made it a rule that every goods in our store be paid in cash. A. can B. shall C. may D. need 11. The girl was very naughty. She hid her mother’s wallet without anyone where it was. A. knows B. knew C. known D. knowing 12. Not a single paper without spelling mistakes this term. A. did Tom write B. Tom did write C. Tom wrote D. wrote Tom 13. Would you please keep silent? The weather report and I want to listen. A. is broadcast B. is being broadcast C. has been broadcast D. had been broadcast 14. —Have you been to the United States? —Yes, only once. I there only for seven days. A. have stayed B. was staying C. stayed D. had stayed 15. Many people can’t learn any lessons from the mistakes they’ve made they get hurt somehow.

【北京】2018年高考生物大纲

北京2018年高考考试说明修订内容:生物2018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与2017年相比,新版《考试说明》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略有调整。语文、英语、生物学科有所变化。所有科目都对样题部分进行了微调。语文学科中,《论语》纳入经典阅读考查范围。 《2018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修订的说明 生物 高中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为宗旨,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为配合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贯彻“核心素养为宗旨”、“学业评价促发展”等课程理念,不断深化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选拔,生物学科《考试说明》内容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进行修订,对考核目标、能力要求等内容作出适当调整,有针对性地更新部分参考样题,对参考样题“说明”的文字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 一、调整学科能力要求 2018年《考试说明》对原能力框架中的4项能力,即“理解、实验与探究、获取信息、综合运用”进行梳理、提炼与重新整合,将能力要求调整为“理解、应用、思辨、创新”4项能力,每项能力包含2~3条具体要求。调整后的能力要求框架植根于原能力体系,在充分考虑北京市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评价与考生实际的基础上,聚焦考生生物学科素养的达成,尤其是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考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 二、完善考核目标表述

将“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考生终身学习”作为考核的总体目标,既立足于检验考生12年所学的积累,又着眼于促进考生适应未来的发展。基于能力要求的变化,调整与能力要求相关的表述为:“考查对所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着重考查获取新知识、处理不同形式信息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与探究等实践过程中强调思辨与创新”。这部分内容一方面承继了原能力体系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体现了新能力框架在生物科学素养层面的要求。 三、更新部分参考样题 《考试说明》更新了部分参考样题,梳理了样题“说明”文字,并对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进行了解读。4道选择题的更新凸显考查考生获取新知识、处理不同形式信息,解释实际生活中生命现象等能力。3道非选择题的更新秉承了“基于真实研究,聚焦关键能力,考查学科素养”的北京卷试题风格。结合调整后的能力体系及生物学科素养相关内容,对保留下来的17道原样题“说明”部分文字的表述进行了调整。由于北京卷一直秉承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全部原样题“说明”文字的修订进展顺利,也反映了能力要求的调整水到渠成。 2018年生物学科《考试说明》的修订着眼于高考试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本次调整是多年来北京市生物学科高考命题基于能力考查所进行的深入思考、长期实践与不断积淀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进程中,生物学科考试评价工作的统筹谋划、稳妥推进和适度创新。

四川省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Word版)

四川省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1

2018届高考生物专题训练25浅尝现代生物技术

专题训练25 浅尝现代生物技术 一、选择题 1.诱导丛状苗时,培养基中应添加的植物激素及配比是() A.生长素浓度相对大于细胞分裂素浓度 B.生长素浓度相对小于细胞分裂素浓度 C.生长素浓度相对小于赤霉素浓度 D.生长素浓度相对大于赤霉素浓度 2.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 ) 3.下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愈伤组织丛芽完整植株 B.过程①②需要避光,过程③需要照光 C.过程①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D.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4.菊花茎的切段在发芽培养基培养的过程中,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茎的切段不能带有叶片 B.要始终保持在无菌环境中培养 C.培养基中苄基腺嘌呤与萘乙酸的比例要较高 D.茎的切段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可形成丛状苗 5.下列有关花药培养基配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诱导生根的培养基配方比诱导生芽或胚状体的培养基配方中的IAA相对浓度高 B.花药培养的各个阶段,培养基配方不完全一样 C.花药培养可在同一培养基上培养至长出幼小植株再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 D.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是先分化出芽再分化出根 6.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如下过程培育成试管苗。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中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且全能性的表达程度相同 B.植物愈伤组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培养基不需要添加有机物 C.水稻花药经a~d发育成试管苗的过程不涉及减数分裂 D.图中试管苗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7.将菊花外植体接种到MS培养基,可以培育出菊花试管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 B.将菊花外植体培育成试管苗,其原理是细胞分裂、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同时使用,既有利于细胞分裂,又有利于分化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8.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如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