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新)高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新)高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我校自2000年建立校园网络以来,学校各职能部门利用校园网络已初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目前我校各部门所应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有学生处的学生管理系统,教务处的教务系统,网管中心的网络管理系统,图书馆的图书系统,人事处的人事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等。

从我校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可见,以上大量的业务系统、基础数据均分布在二级部门进行低水平,重复管理。各重要数据的产生源大多分布在各二级部门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现有的比较重要的应用几乎都没有应用级别的备份。

因此建立一个集中管理、规范的数据中心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数据不统一为学校带来的影响

由于这些系统没有进行过统一的规划与统一的管理,因此经常会出现以下的一些问题:

1、数据的及时性

由于缺乏数据的统一管理,在数据上报时总是不能够及时有效的上报数据。

2、数据的准确性

由于工作人员各人做事方式和能力以及责任心等方面上的差异,

管理执行过程中难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正确、即时、协同高效。

3、数据的重复性

由于数据不统一各院系及各职能部门经常会出现重复统计数据的现象发生,增加了各工作人的工作量。

4、数据的安全性

由于工作人员可以在本地机器上导出,拷贝并借助第三方工具(QQ/OUTLOOK/FTP等)在公网上传递文件,学校的机密也容易从内部泄露;计算机的硬件损坏造成学校重要数据丢失,造成学校经济损失。

三、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根据我校信息化现状和需求,结合数字校园发展大方向,我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应是建设一个中心、一套标准、四个应用支撑与管理平台;开发一系列应用系统,集成部分原有系统;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个性化、可订制的综合校园信息服务门户。“一个中心”是立足于应用系统长期发展与建设的需要,集中管理全校网络应用和软硬件平台的校园网数据中心;“一套标准”是指符合国家、教育部、相关行业标准并用于规范学校各业务系统持续建设的信息编码标准集;“四个应用支撑与管理平台”是为实现全校数据共享和信息编码统一的共享数据平台,为业务系统开发提供快速定义和开发集成接口的业务构建平台,为全校师生用户在校园网上提供惟一数字身份的统一认证授权平台,为全校师生用户提供惟一的服务访问入口的信息门户平台,在此平台的支撑下开发应用系统,建立数据共享的、业务互

通的综合信息服务门户。并同时整合学校现有的网站,建立基于站群体系结构的网站构建模式,制定网站建设标准和规范,以有效的技术手段为各二级网站提供方便易用的网站建设和维护平台,从而降低网站建设难度、缩短网站建设周期、提高网站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充分发挥网站在对外宣传和交流方面的窗口作用。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模型如图一所示:

图一

四、信息化建设方案

为了能够加快我校信息化建设,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部门制定了信息化建设方案,我们将着力进行两方面的建设,一是应用支撑与管理平台的建设,包括共享数据库和学校统一信息标准体系、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在内的基础技术框架平台;二是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集成,并为后续系统的建设

提供规范和标准。

1、共享数据平台

共享数据平台,包括业务数据集中的存储和实现数据共享与管理的平台,共享数据平台的核心是共享数据库,共享数据库是信息服务的基础,通过该平台将学校内各类数据进行数据集成、集中存放,通过统一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设计,对用户提供稳定、可信的数据服务。

2、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安全保障服务。通过建立一个独立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身份认证及用户权限管理系统,由该系统完成对整个校园网用户的身份和权限管理,从而改变传统的各应用子系统各自为政的身份认证方式,为在校园网内实现更高层次的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统一信息门户系统

作为信息服务的载体,为用户提供信息的汇总、分类、搜索、发布,基于统一的开发模式和丰富的开发接口对各类应用进行有机的集成,为学校师生、领导及社会用户提供及时、有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4、平台与应用系统的开发集成

应用平台将从认证集成、数据集成、流程集成、界面集成、增值应用开发几个方面开发应用系统并集成现有应用,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功能。

5、此信息化方案预计将分为三期进行建设。

(1)第一期共享数据平台建设

对学校各部门进行标准调研,其中将涉及学校基本情况信息、学生信息、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研究生非学历教育信息、教职工信息、教学管理信息、科研信息、体育卫生信息、房产与设施信息、仪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信息、图书管理信息,共11类,并与党校办、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人事处、后勤与资产管理处、财务处、图书馆、信息与网络管理中心等单位进行相关标准的沟通和确认。并把调研与考察的信息进行汇总并制成数据表,搭建全校共享数据平台。(2)第二期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建设

集成我校原有的信息系统,其中包括邮件系统、上网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并同时整合学校现有的网站

(3)第三期丰富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

将针对各部门及师生的要求丰富校园信息化平台,并建立电子社区为学校教职工提供更加贴心与周到的服务。

五、预期结果

数字化校园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后全校各部门所有数据信息将集中到一处,并由信息办统一进行管理,同时对数据进行安全性隔离与备份操作,防止数据外漏与丢失。信息上报和汇总工作直接由数字化校园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汇总,校领导无需再向各职能部门索要学校各种数据,可直接通过数字化校园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全局统筹的查询与管理工作。通过此方案的建设,保障了学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

性、安全性,省去了各部门信息上报与汇总时的重复工作。真正使我校的信息化建设成为集用户管理、数据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网上科研、数字图书馆、社区服务、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网络管理一体的数字化校园。

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某某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目录 1 项目背景 (2) 1.1图书馆概况 (2) 1.2现状和问题 (2) 1.3项目目标 (3) 2 项目范围 (4) 3 系统解决方案 (4) 3.1 技术解决方案 (5) 3.2 业务解决方案 (6) 3.3 系统实施策略 (8) 3.4 实施阶段和交付成果 (9) 4 项目费用预算 (11) 4.1 项目费用一览表 (11) 4.2 硬件配置清单及预算 (11) 4.3 网络配置清单及预算 (11) 5 项目实施的组织架构 (12) 6 项目实施的风估 (13)

某某大学图书馆信息化项目规划方案设计 1 项目背景 1.1图书馆概况 某某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5*年。她历史悠久、藏书丰富、建筑宏伟、环境幽雅,文化底蕴浓厚。她是学校的图书文献信息中心,是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术等活动的重要机构,是育人德学的核心机构,也是学校服务社区的窗口。 图书馆现由@@馆和@@馆组成,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其中@@分馆1987年建成使用,建筑面积0.4407万平方米。@@分馆2006年建成交付使用,建筑面积4.3265万平方米。入口门禁系统实行计算机管理,可以采集进馆人员的数据和产生详细的进馆记录,各种不同功能的阅览室20多个,可同时接纳*000多位读者进馆阅览。馆内设有:文献建设部、流通阅览部、网络技术部、学科建设服务部、办公室等部门,现有工作人员120人。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馆馆藏纸本文献总量已达*25万余册(件)、中外文期刊近4800余种。除纸本资源外,在图书馆网站上还运行有Ei、SD、 CNKI、万方、书生等商家的电子期刊论文全文或摘要、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电子图书、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供全校师生使用。 1.2现状和问题 现状:某某大学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上,馆内有500多个有线信息点,无线网络覆盖整个图书馆,每层公共区域都为读者配备了检索机;图书馆网络中心也通过兆光纤与学校网络中心相连,可供千读者获取图书馆文献信息;与省内高校图书馆和省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建立协作,可以跨空间享用资源。图书馆建设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1999年已实行馆藏资源的微机化管理; 2006年新馆采用“大开间、大开

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摘要: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已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211工程”的支持下,东北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校园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本文提出了东北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并给出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分阶段实施方案,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1.引言 在“211工程”的支持下,东北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实现了“千兆主干、百兆接入”的目标,可以向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基本网络服务,部分应用支持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在校园网上平稳运行。这些都为东北大学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最终实现“校园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搞好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事关学校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大事。一个较为实际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将对长期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首先,做一个长远而系统的整体规划是实施任何系统工程必需的步骤和一贯做法。其次,校园信息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分步、分层次逐步实施,逐步完善。同时,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异常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校师生员工下大力气和不懈努力,才能使校园信息化的成果更加巩固。另外,校园信息化建设应该以点带面,逐渐突破,逐步全面铺开。从长远着想,用发展的眼光规划设计校园信息化的蓝图是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统一全校教职员工对校园信息化的思想认识,加大各个二级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考核力度,将信息化建设变成一个人人支持的大环境。使得全校师生员工投入到信息化校园建设环境中来,才能不断开发出来网络上的应用系统。 2.建设原则和总体目标 校园信息化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从教学环境、教育资源到教学科研活动全部信息化。其特点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把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科研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等进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得校园内的教师、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种教学、科研

中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比较研究

中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比较研究 [摘要]文章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两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出对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启示,以期能够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比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步入了数字化、信息化的社会。面对全球信息化浪潮,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和教育的影响。高等教育逐渐走向经济发展的中心,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成为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进行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如何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已成为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美国在高校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比较研究,能为我国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启示。 一、中美两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比较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可见,当前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是:美国一马当先,欧洲不甘落后,亚洲奋起直追。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高校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围绕着“校园数字化”而开展的。“校园数字化”是以校园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技术基础,利用各种信息通讯技术工具和手段,实现整个校园从硬件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到组织活动的全方位数字化建设。其最终目标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校园的辐射范围,提高校园的运行效率,拓展校园的基本功能,

高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我校自2000 年建立校园网络以来,学校各职能部门利用校园网络已初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目前我校各部门所应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有学生处的学生管理系统,教务处的教务系统,网管中心的网络管理系统,图书馆的图书系统,人事处的人事系统,OA 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等。 从我校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可见,以上大量的业务系统、基础数据均分布在二级部门进行低水平,重复管理。各重要数据的产生源大多分布在各二级部门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现有的比较重要的应用几乎都没有应用级别的备份。 因此建立一个集中管理、规范的数据中心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数据不统一为学校带来的影响 由于这些系统没有进行过统一的规划与统一的管理,因此经常会出现以下的一些问题: 1、数据的及时性 由于缺乏数据的统一管理,在数据上报时总是不能够及时有效的上报数据。 2、数据的准确性 由于工作人员各人做事方式和能力以及责任心等方面上的差异,管理执行过程中难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正确、即时、协同高效。

3、数据的重复性 由于数据不统一各院系及各职能部门经常会出现重复统计数据的现象发生,增加了各工作人的工作量。 4、数据的安全性 由于工作人员可以在本地机器上导出,拷贝并借助第三方工具 (QQ/OUTLOOK/FT等)在公网上传递文件,学校的机密也容易从内部泄露;计算机的硬件损坏造成学校重要数据丢失,造成学校经济损失。 三、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根据我校信息化现状和需求,结合数字校园发展大方向,我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应是建设一个中心、一套标准、四个应用支撑与管理平台;开发一系列应用系统,集成部分原有系统;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个性化、可订制的综合校园信息服务门户。“一个中心”是立足于应用系统长期发展与建设的需要,集中管理全校网络应用和软硬件平台的校园网数据中心;“一套标准”是指符合国家、教育部、相关行业标准并用于规范学校各业务系统持续建设的信息编码标准集;“四个应用支撑与管理平台”是为实现全校数据共享和信息编码统一的共享数据平台,为业务系统开发提供快速定义和开发集成接口的业务构建平台,为全校师生用户在校园网上提供惟一数字身份的统一认证授权平台,为全校师生用户提供惟一的服务访问入口的信息门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的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效益。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相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文章从成本效益分析、资金投入、校园资源的利用率及信息网络安全等角度来分析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改革与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目前的当务之急,在学校的教学工作的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必有弊,虽然教育信息化开展的情况较好,很多学校的领导,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缺乏教育信息化成本管理和成本效益分析,教育信息化投入不足, 基础校园网络不是很完善、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相 应的教育信息资源,因此就导致了相关的信息技术人才和 教师的匮乏,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师资队伍培训和素质训 练,就无法解决当时的问题,所以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发 展就比较缓慢,会出现一些隐患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我国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高校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本效益分析。众所周知,学校并非是营利机构,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公立学校都没有教育成本核算制度。从会计制度来看,一般营利机构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 而学校实行的为收付实现制。我国高等学校和中小学通过 固定资产投入和采购形成的包括各种建筑物、价值较高的 大型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不存在固定资产的折 旧和折旧基金提取制度。因此高校的领导及广大教职员工 的教育信息化成本观念比较淡漠,无法深刻认识到教育信 息化成本管理及成本效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教育信 息化成本管理和成本效益分析,导致教育信息化的巨额投 入并没有产出与投入相应的效益。 2.教育信息化投入不足。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投人大量的资金,而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资金来源相对较少。我国教育信息化投资总量不足主要是因为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少。从高等教育信息化完成程度来看,很多高等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经费严重不足。尽管近年来大部分高等学校都在不断扩大教育信息化资金的投入力度,但资金依旧不能有效满足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由于资金的缺乏,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各高校普遍轻软件重硬件、轻应用重建设的现象,致使校园网软件、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服务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缺乏足够的教育信息资源,技术支持人员和服务人员的数量也严重不足,教师无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

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

关于目前学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方案的报告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的基本指导方针。为实现学院提出的二次创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校园信息化建设是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研究和实施学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其建设水平是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全面铺开,我院与其他院校相比,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晚、投入少,无论在信息化硬件还是软件建设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尽快缩小差距,全面提升学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特建议如下: 一、学院网站建设 1、学院门户网站建设及维护 学院门户网站是学院进行网上宣传与展示、提供各类在线服务、实现校内外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办好我院门户网站,完善网站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学术参与、宣传展示的功能,提升学院的网上知名度,支撑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应对门户网站进行全面改版。改版后的网站应体现学院的办学特色与人文内涵,突出学术氛围,整体风格精美简约、典雅大方。 改版工作的实施方案建议: (1)网站页面制作 现教中心网络管理科负责门户网站的首页、一级栏目页、二级栏目页和内容展示页的页面设计和最终的网站制作。 (2)网站栏目设置 现教中心提出网站一、二级栏目设置建议,经院党委宣传部审定,最终确定各级栏目设置。 (3)网站栏目内容 根据网站栏目设置情况,各栏目内容由所涉及到的相关部门提供,经党委宣传部审核,由现教中心网络管理科设计发布。

(4)网站内容更新维护 党委宣传部应根据学院信息变更情况及时通知现教中心网络管理科对网络栏目内容进行更新。 2、二级网站建设及维护 各系、部、中心业务网站建设由部门提供网站页面设计和栏目设置方案,现教中心网络管理科协助系统搭建和建设网站,网站内容和后期数据及更新由各部门自行维护。 3、网站群建设规划 更新现有内容管理系统,部署站群管理系统,建设以学院门户网站为中心和部门网站、信息系统为基础支撑的学院网站群。实现统一规划,建立在一个软件平台之上,分布式维护;应用分级权限管理机制,保证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实现信息资源统一存储,统一分类,充分挖掘和利用信息价值。 二、网络中心机房建设 1、现有网络中心机房存在的问题 (1)使用面积小 我院现有网络设备规模较建网初期发生了很大变化,服务器从最初的4台增加到16台,核心设备从最初的3台增加到6台,光纤线路从最初的2条增加到10条。随着规模的扩大,现有机房变的越来越拥挤,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网络中心运行需要,更没有今后扩容的空间。 (2)配电系统不匹配 随着网络设备的增加,线路负荷逐年递增,给现有配电系统带来巨大压力。由于现有机房没有电源分配柜,仅有的几路供电都是插座级联,存在超负荷隐患,增加了网络设备损坏风险。一旦配电系统出现问题,就可能出现核心设备损毁,甚至引起火灾,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3)给排水存隐患 我院网络机房所在的一号办公楼属于八十年代砖混结构建筑,墙面、墙体均无防水措施,每年到雨季和冬季化雪时间,经常发生墙体阴水现象。现有暖气管道已经使用多年,虽然目前没有发生故障,但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模块

一. 信息化校园各个系统建设方案 本次项目主要涉及到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和装备提升,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进行 设计配备。具体建设有:校园网络(有线与无线)、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精品录播教室 建设、传递教室、创客教室、终端设备、校园一卡通系 统、数字图书馆系统、校园电视台系统、校园数字广播系统、校园信息发布系统、校园车辆管 理系统、学校人行出入口管理系统、校园视频监控综合管理系统、校园无线覆盖、互动教学系 统建设、计算机机房建设、软件系统等。 1.硬件系统部分 1.1.1 校园网络(有线与无线) 校园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统一规划、设计,核心层、汇聚层及接入层三层网络架构设计,主要涉及的设备:万兆核心交换机、千兆汇聚交换机、千兆接入交换机、出口路由、防火墙、 上网行为管理器、认证审计、网络环境监控平台等。 规划子网: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安全监控子网、一卡通子网、数字广播子 网、信息发布系统子网、无线网络子网(办公SSID、教学SSID、教师生活SSID、学生学习SSID)。 安全设计:进行内外网络隔离处理,上网行为管理、防火墙、无线网络实名认证、数 据流量审计等工作。 综合布线设计:重新设计弱点线路线槽桥架,做好工作子区间、水平子区间、垂直子区间、管理子区间布线工作。 常规主流厂商:锐捷、华三、华为、万网博通 1.1.2 多媒体教室 按照实际勘察报告与学校实际需求,常规配置普通教室有多媒体电教平台, 主要配置设备:65寸触控(70寸、80寸、86寸、82寸等)一体机(OPS电脑: I3/4GB/128GBSSD硬盘,电子白板软件)、推拉黑板、多媒体教学电脑 (I5/4GB/500GB)、多媒体中央控制器、高清视频展台、2.4G无线扩音教学系统、多媒体讲 台。 文案大全

[方案]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方案]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摘要: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已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211工程”的支持下~东北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校园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本文提出了东北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并给出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分阶段实施方案~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1.引言 在“211工程”的支持下~东北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实现了“千兆主干、百兆接入”的目标~可以向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基本网络服务~部分应用支持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在校园网上平稳运行。这些都为东北大学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最终实现“校园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搞好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事关学校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大事。一个较为实际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将对长期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统一规划、分 步实施。首先~做一个长远而系统的整体规划是实施任何系统工程必需的步骤和一贯做法。其次~校园信息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分步、分层次逐步实施~逐步完善。同时~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异常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校师生员工下大力气和不懈努力~才能使校园信息化的成果更加巩固。另外~校园信息化建设应该以点带面~逐渐突破~逐步全面铺开。从长远着想~用发展的眼光规划设计校园信息化的蓝图是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统一全校教职员工对校园信息化的思想认识~加大各个二级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考核力度~将信息化建设变成一个人人支持的大环境。使得全校师生员工投入到信息化校园建设环境中来~才能不断开发出来网络上的应用系统。 2.建设原则和总体目标 校园信息化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从教学环境、教育资源到教学科研活动全部信息化。其特点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把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科研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等进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得校园内的教师、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种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活动。

高校信息化建设教学文案

高校信息化建设

高校信息化建设 高校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信息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服务水平。以高性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实现信息化增值服务,是信息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高校 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 1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所有高校都接入了Internet,绝大部分高校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主干网络达到100M甚至1000M或万兆,高校信息化体系初现规模;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人、财、物各方面的投入很大;制定了中长期规划,信息化的内容建设逐渐丰富。但经过十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后,下一步的投入方向、整体目标不明,暴露出不少隐患,阻碍了高校信息化向深层次发 展。 1.1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缺乏统一接口和标准 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得不到统一的规划,各院、系、职能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自为战。 教务、办公、财务、图书、后勤、保卫、科研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所采用的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在全校范围内人为地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不但导致了校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还给教学、科研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1.2服务粗糙,缺乏深层次的增值服务 毫无疑问,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基于高质量的校园网络,但仅依靠传统的WWW、FTP、E-mail、BBS、电子教室等服务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短信平台、消息中心、招生就业数据仓库、知识库、评估系统等增值服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却没有充分实现。 1.3重设备购置,轻软件投入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种趋势表现得非常明显,硬件投资大,软件投资小,网络利用率低,教师、学生、管理方面的许多资源没有及时整合,信息服务粒度大。 1.4缺少有力的组织机构,信息化建设方向不明确虽然各高校均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 小组,但往往对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规模估计不足,当把1000M校园网建立起来后,接下来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虚拟大学、无纸化办公、管理决策智能化等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成熟的方案,致使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无所适从,甚至停滞不前。 2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结构 校园综合信息平台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硬件环境(包括设备、教室、办公室)、教学资源(如图书杂志库、教案讲义库、软件课件库、试题成绩信息等)、到教学活动(包括上课、学习、辅导、答疑、作业)、最后到管理(检查、督促、考核、评比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关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内涵的思考

77586 高等教育论文 关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内涵的思考 1 如何认识高校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远程教育及校园网建设全书》中定义的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高等学校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从概念上来看,

教育信息化是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出发,侧重以有关信息技术的观念、思想、设施、设备、知识和技能等来影响教育的过程和结果。理解这一概念,不能片面地认为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只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是要从宏观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方能准确把握其概念,全面掌握教育信息化的丰富内涵。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既是以教学信息化为核心,以为教学服务为重点,同时还为科研、管理、后勤、产业等(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凡是为实现育人目标开展的各类活动提供服务,并成为各类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服务手段。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本质是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和增强高校的办学水平,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表现形式和发展结果必然是数字化校园。 2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明确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在高等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明确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全面把握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力求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步入一个科学规划、全面发展的良性轨道。

“互联网+”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

“互联网+”时代 当下,“互联网+”已成为经济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平。高等教育行业在互联网思维化,在此背景下,高校信息化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高校较好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和管理 1、基础平台建设状况和效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报 为经济发展的提振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全面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的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的双重力量推动下,也发生了全信息化建设将何去何从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国高校信息化经历了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两个时和管理应用体系。 况和效果参差不齐 趋势报告 互联网平台,让互联配置的集成与优化水了全局性的深刻变 两个时代,现已形成

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的建 均高于高职高专,而应用效果 1——效果较差评分原则,五大 表 图表1 基础平台总体建设状况 图表2 基础平台总体应用状况 专的建设状况和应用效果具有较大差异。普通本科的五 用效果却略逊于高职高专。按照3——效果较好,2 ,五大平台应用效果平均分如表2所示。 表格1 不同类型高校基础平台建设状况对比 科的五大平台普及率 2——效果一般,

表 2、应用系统建设状况 普通 表格2 不同类型高校基础平台应用效果对比 普通本科好于高职高专

普通本科院校的应用系统建设 务系统和移动校园两者已应用 比高职高专院校高出 10-20 统应用效果方面的评分均高于 图表3 应用系统总体建设状况 图表4 应用系统总体应用效果 统建设状况和应用效果均好于高职高专院校。在系统建 已应用比例比较接近外,普通本科在其他五大系统的已 20个百分点。应用效果方面,除OA系统外,普通本 均高于高职高专。 系统建设方面,除教 统的已应用比例方面 普通本科在六大系

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 (一)园区网络建设 科教基地的校园网络主干采用万兆互联,采用核心层(汇聚)、接入层大二层网络架构,有线无线一体化方案设计。 园区网络建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园区承载网规划。包括弱电管道(依托科教基地管廊)、弱电井的设计,每个分区设置双路由光缆汇聚节点,保证到各个楼宇链路冗余;两个园区主干网主要采用光缆延伸,以保证信息传输及网络扩展。 2.楼宇综合布线系统规划,建设各个楼宇的垂直布线系统与水平布线系统,万兆骨干,千兆桌面。核心设备放置在科教基地数据中心,各楼宇内设置汇聚节点,并设置4-8个弱电间,将楼内的信息点全部集中到各弱电间内,采用千兆接入交换机提供各信息点接入的需要,通过万兆连接到相对应的汇聚设备上。教学楼采用光纤到教室以满足智慧教室的网络应用。 3.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建设。无线局域网与有线网络的互为补充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扩大了网络覆盖的范围。在新校区大面积的公共露天活动区域,以及大型会议室、报告厅采用无线网络覆盖。实现师生在基地(含创新及实践站园)内随时、随地接入的需要,扩展网络的使用范围,提升基地智慧校园网络应用的水平。 4.校区互连及园区本地网络出口建设,满足访问校内资源及本地高速出口需要。采用访问控制、入侵检测、防火墙等技术保障网络安全,从网络结构、链路冗余、设备冗余、模块冗余、路由冗余、电源冗余等方面保证网络系统的高可靠性。基于承载网能够支持校园安防、广播、门禁、一卡通、财务、视频会议、物联网等专网业务,同

时也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和办公需要。 校区互联拓扑图如下: (二)园区数据中心机房建设 建设具有一定规模、较为先进的数据中心机房,机房面积为1000平方米,实现全校网络安全设备、服务器、存储、异地备份等大型IT 基础设施集中化管理,提高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及平台的虚拟化建设、智能化管理。 作为标准化数据中心机房,机房建设按照核心机房区、UPS设备间、电池间、消防间、监控区、备品备件间、调试间、准备间、大屏展示区等进行功能划分。核心机房区主要包括电气子系统、弱电子系统、制冷子系统、智能监控运维子系统等。 需建设网络中心办公室四间、电池室一间、会议室一间(可容纳20人)、仓库一间(至少60平方米)、学生值班室一间。 (三)会议室和学术报告厅: 定位服务于学校高端学术交流,基本的日常会议,满足不同规模、模式类型的使用方式。建议学校建设大型会议中心,会议中心配备不

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摘要: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已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211工程”的支持下,东北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校园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本文提出了东北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并给出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分阶段实施方案,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1.引言 在“211工程”的支持下,东北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实现了“千兆主干、百兆接入”的目标,可以向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基本网络服务,部分应用支持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在校园网上平稳运行。这些都为东北大学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最终实现“校园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搞好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事关学校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大事。一个较为实际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将对长期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统一规划、分

步实施。首先,做一个长远而系统的整体规划是实施任何系统工程必需的步骤和一贯做法。其次,校园信息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分步、分层次逐步实施,逐步完善。同时,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异常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校师生员工下大力气和不懈努力,才能使校园信息化的成果更加巩固。另外,校园信息化建设应该以点带面,逐渐突破,逐步全面铺开。从长远着想,用发展的眼光规划设计校园信息化的蓝图是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统一全校教职员工对校园信息化的思想认识,加大各个二级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考核力度,将信息化建设变成一个人人支持的大环境。使得全校师生员工投入到信息化校园建设环境中来,才能不断开发出来网络上的应用系统。 2.建设原则和总体目标 校园信息化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从教学环境、教育资源到教学科研活动全部信息化。其特点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把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科研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等进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得校园内的教师、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种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活动。 东北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应本着“统一规划、软硬并重、分步

高校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XXXXX学院 信息化建设规划(201X年X月X日)

目录 1信息化建设背景及需求分析 (1) 1.1人文背景 (1) 1.2学校信息化现状 (1) 1.3学校目前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 1.4需求分析 (5) 2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 (6) 2.1建设原则 (6) 2.2核心建设思路 (7) 2.3总体建设目标 (8) 2.4阶段建设目标 (8) 2.4.1第一阶段建设:应用为先,为师生提供便捷服务 (8) 2.4.2第二阶段建设:整合数据,消除信息孤岛 (9) 2.4.3第三阶段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全面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 (9) 3总体规划及建设内容 (10) 3.1一期项目建设内容 (10) 3.1.1招生管理系统 (10) 3.1.2迎新管理系统 (12) 3.1.3学生缴费管理系统 (15) 3.1.4宿舍管理系统 (16) 3.1.5就业管理系统 (16) 3.1.6教务管理系统 (19) 3.1.7人事管理系统 (88) 3.1.8学工管理系统 (93) 3.1.9图书管理系统 (119) 3.1.10一卡通管理系统 (120) 3.1.11站群管理系统 (146) 3.1.12应用系统集成 (151) 3.2二期项目建设内容 (160) 3.2.1信息标准建设 (160)

3.2.2数据智能采集平台 (160) 3.2.3数据质量探测工具 (161) 3.2.4数据标准管理平台 (162) 3.2.5数据服务平台 (163) 3.2.6信息门户平台 (164) 3.2.7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166) 3.2.8移动智慧校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三期项目建设内容 (167) 3.3.1统一支付平台 (167) 3.3.2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及分析 (170) 3.3.3大数据应用-学生安全预警及教学趋势分析 (171) 4数字校园建设的成果展望 (174) 4.1总体建设效果 (174) 4.2用户体验效果 (175) 5保障措施 (178) 5.1组织保障 (178) 5.2项目培训和推广措施 (179) 6投资预估 (180)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 千兆成为主流,应用全面渗透。这是前不久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得出的结果。 此次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高校几乎都已建立校园网,其中拥有1000M主干带宽的高校已占调查总数的64.9%,2005年一些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院校将率先升级到万兆校园网。调查结果还显示,我国高校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信息资源及应用软件的重要性,“重硬轻软”的现象将会逐渐转变,高校在远程教育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等建设方面的投资将逐步提高。 本次调查共向全国普通高校和民办高校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有效问卷315份。 超过92%的高校已建校园网 本次调查的315所高校中,已建校园网的高校占92.7%,正在建设的高校占6.6%,计划建网的高校占0.6%。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高校几乎都已建立校园网,只有少数高职院校、民办高校还未建立;从高校类型来看,综合类、理工类、文体艺术类高校的校园网建设情况总体较好,高职院校的校园网建设也已经达到较高普及率,但与综合类高校相比还略有差距,还需继续投资。 目前高校校园网接入的计算机终端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用于教学、科研和管理;一是为学生提供上机应用。从调查情况来看,前者是高校的重点,后者其次。 目前高校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等已经基本上全部联入校园网,这个比例在综合类大学达到了100%。多数高校的教室也提供了校园网接入环境;在学生宿舍联网方面,总体上已有74.3%的高校将学生宿舍接入校园网,其中综合类大学宿舍联网比例最高,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宿舍联网比例略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在硬件建设上有以下六大特点: 1.各高校在教学、科研、行政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较大,建设效果明显,而在学生宿舍建设方面投入不足。 2.目前高校对校园网建设重视程度很高,但对于建立地区级网络建设结构投入不足,而地区级大联网是今后高校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互联互通的基础。 3.高校校园网规模不断扩大,硬件环境逐渐完善。从总体水平来看,高校计算机保有量逐年增加,但从学校性质来看,不同类型高校差距较明显;从区域结构来看,华北区高校优势突出,而其它区域高校水平较接近。 4.CERNET在高校互联网接入服务中优势较明显,特别是在办公区互联网服务中,而四大运营商在学生宿舍接入服务方面开始渗透。 5.各高校对建无线网的需求程度不一,综合类大学应用需求旺盛。无线网只能作为有线校园网的补充,但是随着高校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交流沟通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无线网建设势头不可阻挡。 6.高校用户对于系统外包服务的接受程度很低。主要原因来自于系统维护费用过高,高校用户承受有限。 超过60%的高校拥有千兆主干网 调查结果显示,1000M主干带宽已成为校园网主流。本次调查的315所高校中,拥有1000M主干带宽的高校占调查总数的64.9%,但仍有大约17.2%的高校主干带宽为100M。目前国内高校校园网的主干带宽以千兆网为主,部分高校已经升级到万兆校园网,百兆校园网的比例已经大幅度降低。从学校类型来看,综合类大学、理工、文科高校中,校园网的主干带宽以1000M和10000M网络为主;高职院校中,主干带宽为1000M的院校比例只有50%,仍有很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是百兆校园网。

东北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

东北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 易秀双傅志文王兴伟 摘要: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已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211工程”的支持下,东北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校园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本文提出了东北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并给出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分阶段实施方案,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园网络信息化规划 1.引言 在“211工程”的支持下,东北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实现了“千兆主干、百兆接入”的目标,可以向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基本网络服务,部分应用支持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在校园网上平稳运行。这些都为东北大学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最终实现“校园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搞好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事关学校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大事。一个较为实际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将对长期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首先,做一个长远而系统的整体规划是实施任何系统工程必需的步骤和一贯做法。其次,校园信息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分步、分层次逐步实施,逐步完善。同时,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异常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校师生员工下大力气和不懈努力,才能使校园信息化的成果更加巩固。另外,校园信息化建设应该以点带面,逐渐突破,逐步全面铺开。从长远着想,用发展的眼光规划设计校园信息化的蓝图是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统一全校教职员工对校园信息化的思想认识,加大各个二级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考核力度,将信息化建设变成一个人人支持的大环境。使得全校师生员工投入到信息化校园建设环境中来,才能不断开发出来网络上的应用系统。 2.建设原则和总体目标 校园信息化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从教学环境、教育资源到教学科研活动全部信息化。其特点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把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科研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等进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得校园内的教师、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种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活动。 东北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应本着“统一规划、软硬并重、分步实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持之以恒”的建设原则,有计划、分步骤逐步将我校建设成为一个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虚拟大学。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统一全校教职员工对校园信息化的思想认识,使得全校师生员工投入到校园信息化建设中来,不断开发出来网络上的应用系统。 信息化校园建设,首先应选取重点应用开始,逐步展开。将总体规划的系统逐步细化,按照轻重缓急逐步开发并应用起来,在应用开发的同时,为以后的系统开发积累经验。在开发和应用各个系统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系统的实用性,如果开发出来的系统没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很难看出存

高校信息化建设教学内容

高校信息化建设 高校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信息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服务水平。以高性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实现信息化增值服务,是信息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 1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所有高校都接入了Internet,绝大部分高校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主干网络达到100M甚至1000M或万兆,高校信息化体系初现规模;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人、财、物各方面的投入很大;制定了中长期规划,信息化的内容建设逐渐丰富。但经过十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后,下一步的投入方向、整体目标不明,暴露出不少隐患,阻碍了高校信息化向深层次发展。 1.1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缺乏统一接口和标准 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得不到统一的规划,各院、系、职能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自为战。教务、办公、财务、图书、后勤、保卫、科研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所采用的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在全校范围内人为地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不但导致了校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还给教学、科研带来了极大的麻烦。1.2服务粗糙,缺乏深层次的增值服务 毫无疑问,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基于高质量的校园网络,但仅依靠传统的WWW、FTP、E-mail、BBS、电子教室等服务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短信平台、消息中心、招生就业数据仓库、知识库、评估系统等增值服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却没有充分实现。 1.3重设备购置,轻软件投入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种趋势表现得非常明显,硬件投资大,软件投资小,网络利用率低,教师、学生、管理方面的许多资源没有及时整合,信息服务粒度大。 1.4缺少有力的组织机构,信息化建设方向不明确虽然各高校均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但往往对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规模估计不足,当把1000M校园网建立起来后,接下来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虚拟大学、无纸化办公、管理决策智能化等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成熟的方案,致使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无所适从,甚至停滞不前。 2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结构 校园综合信息平台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硬件环境(包括设备、教室、办公室)、教学资源(如图书杂志库、教案讲义库、软件课件库、试题成绩信息等)、到教学活动(包括上课、学习、辅导、答疑、作业)、最后到管理(检查、督促、考核、评比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它经历的是由硬到软、由下而上、螺旋上升的建设过程。 2.1校园网络架构 校园网络是高校信息化平台最底层的基础的设施,由校园网各种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通信线路、防火墙、专用服务器等组成,具备连入Internet的环境,没有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信息不能流动,就不可能形成信息空间。

高校信息化建设方案1.doc

高校信息化建设方案1 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我校自2000年建立校园网络以来,学校各职能部门利用校园网络已初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目前我校各部门所应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有学生处的学生管理系统,教务处的教务系统,网管中心的网络管理系统,图书馆的图书系统,人事处的人事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等。 从我校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可见,以上大量的业务系统、基础数据均分布在二级部门进行低水平,重复管理。各重要数据的产生源大多分布在各二级部门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现有的比较重要的应用几乎都没有应用级别的备份。 因此建立一个集中管理、规范的数据中心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数据不统一为学校带来的影响 由于这些系统没有进行过统一的规划与统一的管理,因此经常会出现以下的一些问题: 1、数据的及时性 由于缺乏数据的统一管理,在数据上报时总是不能够及时有效的上报数据。 2、数据的准确性

由于工作人员各人做事方式和能力以及责任心等方面上的差异,管理执行过程中难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正确、即时、协同高效。 3、数据的重复性 由于数据不统一各院系及各职能部门经常会出现重复统计数据的现象发生,增加了各工作人的工作量。 4、数据的安全性 由于工作人员可以在本地机器上导出,拷贝并借助第三方工具(QQ/OUTLOOK/FTP等)在公网上传递文件,学校的机密也容易从内部泄露;计算机的硬件损坏造成学校重要数据丢失,造成学校经济损失。 三、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根据我校信息化现状和需求,结合数字校园发展大方向,我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应是建设一个中心、一套标准、四个应用支撑与管理平台;开发一系列应用系统,集成部分原有系统;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个性化、可订制的综合校园信息服务门户。“一个中心”是立足于应用系统长期发展与建设的需要,集中管理全校网络应用和软硬件平台的校园网数据中心;“一套标准”是指符合国家、教育部、相关行业标准并用于规范学校各业务系统持续建设的信息编码标准集;“四个应用支撑与管理平台”是为实现全校数据共享和信息编码统一的共享数据平台,为业务系统开发提供快速定义和开发集成接口的业务构建平台,为全校师生用户在校园网上提供惟一数字身份的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