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_环境应用建模

合集下载

chap10 Moldflow建模工具

chap10 Moldflow建模工具
完成区域创建
显示除Stl Representation层的所有层 显示除 层的所有层 创建顶部区域中心线 按边界创建顶部半区域 通过镜像得到完整模型
华东交大材料成型 匡唐清 模流分析教程
第10章 建模工具 章
实例练习
Speedo(Midplane) ( )
定义厚度
按区域属性选择, 按区域属性选择,设置其厚 度属性为2.5 度属性为 设置筋板厚度为0.7 设置筋板厚度为
华东交大材料成型 匡唐清 模流分析教程
第10章 建模工具 章
华东交大材料成型 匡唐清 模流分析教程
第10章 建模工具 章
创建
选择操作 在模型上点击/ 在模型上点击/框选 输入坐标或编号(曲线/区域) 输入坐标或编号(曲线/区域) 绝对/ 绝对/相对坐标 过滤器的使用(捕捉模式) 过滤器的使用(捕捉模式)
华东交大材料成型 匡唐清 模流分析教程
第10章 建模工具 章
实例练习
Dustpan (Midplane)
按边界创建5个区域 按边界创建 个区域
有些直/曲线应断开以便创建区域 有些直 曲线应断开以便创建区域
网格划分并检查质量
全局边长2.5,弦高 全局边长 ,弦高0.5 网格统计检查网格质量
华东交大材料成型 匡唐清 模流分析教程
华东交大材料成型 匡唐清 模流分析教程
第10章 建模工具 章
局部坐标系/建模基准面 局部坐标系 建模基准面
定义 选中激活 设置 应用
华东交大材料成型 匡唐清 模流分析教程
第10章 建模工具 章
移动/复制 移动 复制
三点旋转
通过三点旋转将制件的 CAD建模坐标系与 建模坐标系与MPI中 建模坐标系与 中 的坐标系取得一致 第一点与原点对齐 第二点与第一点连线与X 第二点与第一点连线与 轴对齐 第三点与前两点确定的平 面与XY平面对齐 面与 平面对齐

第十章 Enterprise Dynamics 《系统建模与仿真》PPT课件

第十章 Enterprise Dynamics 《系统建模与仿真》PPT课件

三、库和模型的结构
三、库和模型的结构
ED用树型结构对元件的构造进行可视化分析, 表明哪些元件包含哪些另外的元件。ED还有另 外两棵重要的树:
(1)元件库树 (2)模型库树
四、通道
通道的作用是沿着这一路径发送产品 并传递信息,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把所有的元件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五、结果分析
2、刨、铣(Milling Machine1、2): 在Cycletime复选框,输入公式max( 0,normal(36,2) )
3、台虎钳(Bench Vicel 1、2): (1) 在Cycletime复选框直接填入120; (2)在“Specific”选择“B in, 1 out ”, 在Batch[B] 选择框填入4。
2、利用Channels/ Enabled打开连接通道将上图 模型部件连接起来。
3、双击Queue(队列),选择Send To(送到)栏,调 整栏中的数值或点击右边的按钮 ,在下拉菜单选择 输出策略。
4、运行模型,分析结果。
模型运行与分析
用较为复杂的模型,讨论如何进行仿真 试验,分析仿真结果。
一、打包拆包 二、物流策略 三、操作员 四、 输送器
某工厂的分派部门,由两台分开的辊子输送机分别将产品和托盘输送到 托台堆垛机,将产品安放在托盘上,用托盘运送产品。托盘经下一台输 送机到达包装机,包装机用塑料包装产品。包装机能同时或分开包装几 个托盘的产品。 分派系统的相关参数是:
1、每隔5秒有一个产品经由辊子输送机到达托台堆垛机。 2、托盘的来到服从负指数分布,输送托盘的平均时间为每隔40秒一 个。 3、托盘堆垛机每次放8个产品在托台上,每个托盘所需时间为20秒。 4、链子输送机将所有托盘输送至包装机器。 5、包装机器最多能同时包装4个托盘,包装所需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 包装托盘上产品的平均时间为120秒。 6、输送机长度为10m的,传送速度是1m/s。每个产品长度50cm, 托台的宽度和高度分别是1m。

第10章 国际融资环境分析

第10章 国际融资环境分析
不对称、各国政府的干预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法律 和技术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来源于不同市场的资金的 成本、风险程度各不相同, 这些差异的存在为跨国经营 企业实现整体融资成本最低化提供了机会。 • ( 三) 融资环境分析, 积极有效地吸引国际投资 • 营造一个良好的吸引国际投资的环境。
2020/11/21
• 指用实际货币存量水平与均衡货币存量水平之 间的差额来衡量流动性过剩程度,如果前者高 于后者,就存在着流动性过剩。有多种方法来 定义均衡货币存量水平,例如欧洲中央银行就 将其定义为与价格稳定相一致的货币存量水平 。但是,在这种方法下,对均衡货币存量水平 的定义需要主观选择一个基期,并且需要对潜 在产出水平、货币流通速度等进行严格假设。 而这样的基期选择和假设是比较武断的。
• (4)项目融资
2020/11/21
8
• (5)国际租赁(International Leasing)
• (6)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 • 买壳上市,即反向收购(Reverse Merger)是指一些
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剥离 被收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 市的目的。 • 借壳上市,即特殊目的并购上市(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rporation---SPAC)是指对借壳上市 的公司进行改造,变借壳为造壳,上市公司的母公司 (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 ,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
• 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
2020/11/21
15
(l)经济环境指企业进行筹资活动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①经济战略政策。 ②经济周期。 ③通货膨胀。 ④利率与汇率波动。
(2)金融环境是企业筹资最直接的外部环境,指的是一国的金融制度与 金融政策的有机结合,涉及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规范 协调这一体系的原则和制度。 金融工具的丰富程度决定企业筹资方式的多样化程度; 仔细观察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第10章.模型驱动方法

第10章.模型驱动方法

场景用什么样的 形式进行表达?
旨在
目的
场景
基于...表达
形式
演化
生命周期
怎样处理和应用 一个场景?
• 场景的形式:场景的表达模式 –描述(Description) • 表示法的正规性 450 400 –非形式化语言、半形式化语言和形式化语言 350 媒介形式(Medium) • 300 –叙述性的自由文本、结构化文本、强限制文本、表 250 格、图表、图像等 200 150 –外观 100 • 动态、静态、交互
• 为详细信息的分析提供背景基础和上下文知识
– 模型驱动方法则是侧重于前期需求阶段的方法,是传统 需求分析方法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 帮助组织需求文档的结构 • 作为需求验证的知识基础
– 发现细节知识与模型内容的偏差和错误 – 指导需求验证行为的开展
第2节 面向目标的方法
2.1 目标模型
–目标:是系统被开发的目的
•可以在不同的抽象层次上进行描述 •它有着明确的定义方式 •功能目标(Functional Goal)和非功能目标(Non-functional Goal) –满足型目标(Satisfaction Goal)和信息型目标(Information Goal) –安全目标(Safety Goal)、性能目标(Performance Goal)、 可用性目标(Usability Goal)等等 •软目标(Soft Goal)和硬目标(Hard Goal) •实现目标(Achieve Goal,又称为终止目标Cease Goal)、维护目 标(Maintain Goal,又称为避免目标Avoid Goal)和优化目标 (Optimize Goal)
需求模型 c)
需求模型 d)

第10章基于UML的仓储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课件

第10章基于UML的仓储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课件

角色描述模板
例题: 建立项目与资源管理系统的Use case图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项目管理,资源管理和系统管理。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的增加、删除、更新。资源管理包括对资源和技能的添加、删除和更新。系统管理包括系统的启动和关闭,数据的存储和备份等功能。
10.2 仓储系统业务用例建模
10.2 仓储系统业务用例建模
调用(call):声明一个类调用其他类的操作的方法。导出(derive):声明一个实例可从另一个实例导出。友元(friend):允许一个元素访问另一个元素,不管被访问的元素是否具有可见性。引入(import):允许一个包访问另一个包的内容,并为被访问组成部分增加别名。实例(instantiation):关于一个类的方法创建了另一个类的实例声明。参数(parameter):一个操作和它参数之间的关系。实现(realize):说明和其实之间的关系。精化(refine):声明具有两个不同语义层次上的元素之间的映射。发送(send):信号发送者和信号接收者之间的关系。
10.2 仓储系统业务用例建模
2.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 用例建模技术,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在宏观上给出模型的总体轮廓。通过对典型用例的分析,使开发者能够有效地了解用户的需求。
图6.14
10.2 仓储系统业务用例建模
用例模型描述的是外部执行者(Actor)所理解的系统功能。 它描述了待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用例模型驱动了需求分析之后各阶段的开发工作,不仅在开发过程中保证了系统所有功能的实现,而且被用于验证和检测所开发的系统,从而影响到开发工作的各个阶段和 UML 的各个模型。用例模型由若干个用例图构成,用例图中主要描述执行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在UML中,构成用例图的主要元素是用例和执行者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创建用例模型的工作包括:定义系统、确定执行者和用例、描述用例、定义用例间的关系、确认模型。

14849-数学建模-《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第10章_多维标度法

14849-数学建模-《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第10章_多维标度法
多维空间中排列的每一个点代表一个对象,因此点间的距离 与对象间的相似性高度相关。也就是说,两个相似的对象由 多维空间中两个距离相近的点表示,而两个不相似的对象则 由多维空间两个距离较远的点表示。多维空间通常为二维或 三维的欧氏空间,但也可以是非欧氏三维以上空间。
多维标度法内容丰富、方法较多。
按相似性(距离)数据测量尺度的不同MDS可分为:度量 MDS和非度量MDS。当利用原始相似性(距离)的实际数值 为间隔尺度和比率尺度时称为度量MDS(metric MDS),当利用 原始相似性(距离)的等级顺序(即有序尺度)而非实际数值 时称为非度量MDS(nonmetric MDS)。
在此基础上也可按对象点之间距离的远近实现对样品的分类 ,多维标度法能弥补聚类分析的不足之处,因为聚类分析将 相似的样品归类,最后得到一个反映样品亲疏关系的谱系图 。聚类分析比较简便易行,但是,聚类分析的缺点是将一些 高维的样品强行纳入一个一维的谱系分类中,常常使原始样 品之间的关系简单化,甚至有时失真。而多维标度法是将几 个高维研究对象,在近似的意义下,从高维约简到一个较低 维的空间内,并且寻求一个最佳的空间维数和空间位置如2 维或3维)而仍保持各研究对象数据的原始关系。
8 2139 1858 949 1645 347 2594 2571 0
678 2442
9 2182 1737 1021 1891 959 2734 2408 678 0
2329
10 543 597 1494 1220 2300 923 205 2442 2329 0
1=Atlanta , 2=Chicago, 3=Denver, 4=Houston, 5=Los Angeles 6=Miami , 7=New York, 8=S an Francisco , 9=Seattle, 10=Washington. DC

学习入门-学习入门-Altium-Designer第10章-信号完整性分析优选全文

学习入门-学习入门-Altium-Designer第10章-信号完整性分析优选全文

1.互阻抗模型 PCB上两根走线之间的互阻抗模型如图10.1.3所示。
图10.1.3 PCB上两根走线之间的互阻抗模型
2. 电容耦合产生的串扰(容性串扰)
所有两相邻导线之间都存在电容。当在一条线(攻击线或主
动线)加上一个脉冲信号(vs)时,脉冲信号会通过电容Cm
向另一条线(受害线或被动线)耦合一个窄脉冲。也就是两
上升时间,用tr表
示。
图10.1.1 非理想的脉冲(数字)信号波形
2. 带宽(频宽)
对于高速数字电路,决定其所需之带宽(频宽)的是时钟脉冲信
号上升时间tr,而不是时钟脉冲信号的频率。对于频率相同的时 钟信号,如果它们的上升时间tr不同,所需电路的带宽(频宽)
也是不同的[24]。
带宽(频宽)与信号的上升时间tr有关。一个有价值的经验法则 ,信号的带宽(频宽)与上升时间tr的关系[51]可以用下式表示:
信号的传播速度Vp与材料的介电常数εr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10.1.3)
式中:C为光速(3×108m/s);εr为材料的介电常数。
10.1.3 反射
1. 反射的产生 反射(Reflection)就是传输线上的回波,信号功率的一部分
经传输线传给负载,另一部分则向源端反射。 信号沿传输线传播时,如果阻抗匹配(源端阻抗、传输线阻
SI、PI和EMI设计紧密关联,而PDN(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电源分配网络)是 SI、PI和EMI的公共基础互连,相 互关系[22,25]如图10.1.6所示。而SI、PI和EMI协同设计是高速数字 系统设计的唯一有效途径。
图10.1.6 SI、PI和EMI与PDN的相互关系
EMI到达EMI接收器的路径。

环境工程仿真模拟第一章建模与仿真

环境工程仿真模拟第一章建模与仿真

16
第一章 建模与仿真
1.1 简单系统建模
简单系统建模举例
例1.6污泥生长及氨氮的消耗模型(双耦合反应)
V
dSnh dt
qin Snh,in
qout Snh,out
V rnh
rnh
1 Yb
Snh Snh Knh
Xb
式中:
Xb ——微生物浓度; V ——反应器体积;
qin、 qout ——进、出水水量 ; Xb,in 、Xb,,out ——进、出水微生物浓度; rb ——微生物反应速率; Snh ——氨氮浓度; Snh,in、Snh,out ——进、出水氨氮浓度; rnh ——氨氮反应速率; Yb ——微生物相对氨氮质量的变化系数; μ——微生物最大比生长速率。
dt
qv,in j,in
qv,out j,out
V
rj,n
以物质数量 模型为例
3
第一章 建模与仿真
1.1 简单系统建模
守恒定律(一进一出v,in j,in
qv,out j,out
V
rj,n
式中:
V —— 反应器体积;
ρj ——组分j 的质量 浓度 ; qv,in、qv,out —— 分别是流入或流出 V的液体流量; ρj,in、ρj,out —— 分别是组分j在进水和出水中的浓度; rj,n —— 第n个反应中组分j 生成或消失时浓度变化的速率。
1.1 简单系统建模
简单系统建模举例
例1.4曝气池溶解氧浓度模型 (传质改变浓度)
V
dSo dt
qin So,in
qout So,out
V Kaqa (So,s
So )
空气流量阶跃上升 出水溶解氧浓度非同步阶跃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6.1 概述
6.1.3 所需数据
GIS空间分析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建模需要多源、多种类、 多时相的数据。主要包括以下数据:
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2. 社会经济数据 3. 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数据 4. 污染事故历史统计数据 5. 环境监测数据 6. 环境工程统计数据 7. 区域环境矢量数据
5
6.1 概述
23
6.3 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建模
6.3.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3)建模流程
土壤环境 作为一个环境 体系,不仅有 它的内部功能 属性,更有它 的外部特征。 土壤环境质量 评价的流程如 图所示:
土壤环境评价流程图
24
6.3 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建模
6.3.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从影响土壤环境内部功能及外部属性出发,确定评价因子 及影响各因子的具体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 重,评价因子表如下表所示:
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工作中,可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大 气、土壤、水、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监测数据结合在一起,利 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对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 客观、全面的评价,以反映出区域中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间 分布情况。如通过叠加分析,可以提取该区域内大气污染布 图、噪声分布图;通过缓冲区分析,可显示污染源影响范围 等。
4. 空间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空间点模式分析、格网 或面状数据空间统计分析、空间变异函数、克里金估计、 探索性空间分析等。
6
6.2 数据模型
6.2.1 空间数据表示模型
空间数据的两种表示模型:
(1)栅格模型:地理空间被划分为规则的小单元,空间位置由 栅格单元的行、列号表示。栅格单元的大小反映了数据的分 辨率即精度,空间物体由若干个栅格单元隐含描述。 (2)矢量模型:各类地理要素根据空间形态特征分为点、线、 面三类/(体状空间对象)。地物是显示描述的。
6.1.4 所需方法
GIS空间分析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建模需要多种空间分析 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 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包括聚类、聚合分析、信息复 合分析、追踪分析、窗口分析、量算分析等;
2. 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包括包含分析、缓冲区分析、 叠置分析、网络分析等;
3. 三维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三维可视化、三维空间查询、 地形分析、阴影分析、水淹分析等;
25
6.3 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建模
6.3.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4)具体操作过程
数据采集 采用公里网格法,即将研究区按公里网划分为若干单元,
进行土壤样品采集的同时,利用GPS进行精确定位。 土壤采样点位图
采用ArcGIS作为支持软件,把采样点GPS数据导入ArcGIS, 经过坐标和投影信息的变换,形成土壤采样点位图 土壤环境评价单元的确定
GIS空间分析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建模需要的数据模型多种 多样,针对环境领域的应用,下面主要讲述应用较多的两种 数据模型: 时空数据模型:常用在环境监测领域,针对环境状况进行
时间序列的监测和变化研究,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常用在环境事故模拟、应急和决策领
域,可视化显示事故发生的地点、污染扩散情况,根据分 析结果及时有效做出应急处理,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由于采样点多而均匀,将研究区域划成一定数量的栅格, 每个栅格作为一个评价单元,栅格大小为30m*30m。
26
6.3 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建模
6.3.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4)具体操作过程
评价等级图的绘制 对离散的采样点进行插值得到连续的空间分布图。采用逆
距离加权法进行插值,然后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等级划分。 土壤养分与土壤污染状况
变化既可以是单一实体的位置、方向、尺寸、形状等发生变 化,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 空间实体或现象的坐标和属性都发生变化。
11
6.2 数据模型
6.2.3 时空数据模型
时空数据模型的主要类型: ➢ 序列快照模型:将一系列时间片段的快照保存起来,各个
切片分别对应不同时刻的状态图层,反映地理现象的时空 演化过程。 ➢ 基图修正模型:基态修正模型按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 采样,它只存储某个时间数据状态(基态)和相对于基态的 变化量。 ➢ 空间时间立方体模型:由空间两个维度和一个时间维组成, 描述了二维空间沿着第三个时间维演变的过程。 ➢ 空间时间组合体模型:空间分隔成具有相同时空过程的最 大的公共时空单元,每个时空对象的变化都将在整个空间 内产生一个新的对象。将空间变化和属性变化都映射为空 间的变化,是序列快照模型和基态修模型的折衷模型。
22
6.3 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建模
6.3.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2)数据和方法
所用数据: 采用的是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标准以及一些经典
方法采集的土壤样品,并利用GPS进行精确定位。
所用方法: 土壤环境评价方法主要用到四种方法:
➢ 层次分析法:确定土壤评价指标的权重 ➢ 模糊数学法:获得土壤养分分布图 ➢ 空间内插:获得连续的土壤空间分布图 ➢ 栅格分析方法:获得土壤立地条件分布图
6.1.2 基本概念
GIS空间分析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建模就是根据环境领域 的具体应用,将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环境应用模型相结合, 使得GIS技术能够运用在环境领域,发挥其处理大量复杂空 间信息的能力,实现环境领域的分析应用,提高模型的精 度和易用性。
目前,GIS空间分析应用建模已经在环境诸多领域得到 了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工程管理 2. 环境质量评价 3. 环境监测 4. 环境事故模拟与决策 5. 环境污染应急与处理
环境质量评价: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 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
17
6.3 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建模
6.3.1 概述
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建模是利用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并结合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对所有的改、扩、建项目可能产 生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评价,并提出防止和减缓这种影响的 对策与措施。通过应用建模可以综合性地分析环境方面的各 种数据,帮助确立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评价。 按参数选择:卫生学参数、生态学参数、地球化学参数
、污染物参数、经济学参数、美学参数、热力学参数等 质量评价。
20
6.3 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建模
6.3.2 目的和类型
环境质量评价按环境要素可分为: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噪声环境评价等
下面以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为例来叙述GIS空 间分析在环境质量评价的应用建模过程
3. 分析型数据模型又称参数函数表示法,它可以描述三维空 间中的线、面和体目标,其指导思想就是利用有限的空间 数据,来寻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用这个解析式来生成新 的空间点,用以逼近原有物体。
4. 基于混合结构的数据模型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据模型 加以综合, 形成一种具有一体化结构的数据模型。以适应 不同分辨率、不同背景条件、不同应用的要求。
三维 GIS:表达考虑多个Z值的出现 ,能表示多层属性。
二维GIS
2.5维GIS
三维GIS
16
6.3 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建模
6.3.1 概述
环境质量: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 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环境始 终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作为环境状态表示的环境质 量,也是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引起环境质量变化的 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行为 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的原因引起环境 质量的变化。
12
6.2 数据模型
6.2.4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是研究三维空间的几何对 象的数据组织、操作方法以及规则约束条件等内 容的集合。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 和抽象,是建立三维空间数据库的理论基础。三 维空间数据结构是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具体实现 ,是客观对象在计算机中的底层表达,是对客观 对象进行可视表现的基础。
对采样点的土壤养分进行模糊数学评价,对得到的综合指 数和土壤污染的内梅罗综合指数进行统计。 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生的影响,即环境影响评价。
19
6.3 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建模
6.3.2 目的和类型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按地域范围:局地的、区域的(如城市的)、海洋的和
全球的环境质量评价。 按环境要素:大气质量评价、水质评价、土壤质量评价
等。 就某一环境要素的质量进行评价,称为单要素评价。 就诸要素综合进行评价,称为综合质量评价。 按时间因素:环境回顾评价、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
13
6.2 数据模型
6.2.4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14
6.2 数据模型
6.2.4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类型
1. 基于镶嵌的数据模型是将三维空间划分成一系列连通但不 重叠的几何体素, 它可以看成是二维栅格模型的扩展。
2. 基于矢量的数据模型以物体边界为基础定义和描述几何形 体, 并能给出完整和显式界面描述的方法。
15
6.2 数据模型
6.2.4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二维 GIS:即传统意义上的GIS,只能处理平面X、Y轴上的 信息,不能处理铅垂方向Z轴上的信息。
2.5维(假三维) GIS:在二维GIS的基础上,考虑了Z轴上 的信息,但并未处理,只将其作为附属的属性变量对待 。 如DEM,虽然赋予了Z轴高程信息,能够表达出表面起伏的 地形,但地形下面的信息却不具有 。
21
6.3 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建模
6.3.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1)基本概念
土壤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作为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 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乃至地球上众多生命形态的生存繁衍有着 重要的作用。
土壤环境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能够生长植物、具有一定环 境容量及动态环境过程地表疏松层连续体构成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