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有机化学

合集下载

2013年~2019年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有机物结构与性质

2013年~2019年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有机物结构与性质

专题25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2019年高考题1.【2019全国Ⅲ理综,8,6分】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1. D A、甲苯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不选;B、乙烷是烷烃,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不选;C、丙炔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不选;D、碳碳双键是平面形结构,因此1,3-丁二烯分子中两个双键所在的两个面可能重合,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D选。

答案选D。

【方法技巧】判断有机分子中的原子共面问题时,以甲烷、乙烯、苯、乙炔、甲醛等的结构为基础进行分析,甲烷分子中最多只有3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只要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乙烯分子中的6个原子、苯分子中的12个原子、乙炔分子中的4个原子、甲醛分子中的4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2.【2019全国Ⅱ理综,13,6分】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8种B.10种C.12种D.14种2. C 先分析碳骨架异构,分别为C-C-C-C 与2种情况,然后分别对2 种碳骨架采用“定一移一”的方法分析,其中骨架C-C-C-C 有、共8 种,骨架有和,4 种,综上所述,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种类共8+4=12种,C项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难度中等,学会利用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解题是关键。

确定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时,2个不同原子(如Br、Cl)可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也可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采用“定一移一”法进行分析时还要考虑有机物分子的空间结构是否对称等。

3. 【2019浙江4月选考,16,2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苯和氯气生成C6H6C l6的反应是取代反应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CH2Br2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CH3ClD.硫酸作催化剂,CH3CO18OCH2CH3水解所得乙醇分子中有18O3. D 本题考查苯与氯气的加成反应,乙烯与溴水的加成反应,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以及酯化反应的机理。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氯及其化合物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氯及其化合物

考点14 氯及其化合物1.(2013·上海化学·7)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答案】B【解析】A项将SO2通入BaCl溶液,不反应,部分O2溶解在水中后与后来通入的H2S 发生反应生成2H2S+ SO2=3S+2H2O 生成S沉淀,B项始终不反应无现象,C项反应为2N H2+ H2O+ CO2+BaCl2=2NH4Cl+BaCO3 D项发生反应:SO2+ Cl2+2 H2O=H 2SO4+2HCl2BaCl2+H2SO4=BaSO4+2HCl 因此选B2.(2013·上海化学·16)已知氧化性Br2>Fe3+。

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2++b Br-+c Cl2→d Fe3++e Br2+f Cl-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A.2 4 3 2 2 6B.0 2 1 0 1 2C.2 0 1 2 0 2D.2 2 2 2 1 4【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Cl2先氧化Fe2+,不可能只氧化Br -,B选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

3.(2013·四川理综化学·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答案】A ks5u解析:SO2可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性作用,它能破坏酶的活力,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慢性毒性试验显示,SO2有全身性毒作用,故不可用于食物漂白。

A错。

葡萄糖酸钙常被用做补钙剂,B正确;聚乙烯可做食品的包装,而聚氯乙烯不可,C正确;“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就是NaClO,可用于环境消毒,D正确。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16 氮及其化合物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16  氮及其化合物

考点16 氮及其化合物1.(2013·四川理综化学·7)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 (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1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C.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D. 得到2.54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mL【答案】D解析:A. 设Cu Xg, Mg Yg. X+Y=1.52 X/64×98+Y/24×58=2.54得X=0.02 Y=0.01B. c(HNO3)=1000Ρɯ/M=1000×1.40×63/63=14.0mol/LC. n HNO3=14.0×0.05=0.7mol=n NO2+2n N2O4nNO2+N2O4=1.12L/22.4L/mol, nNO2=0.04 mol nN2O4=0.01 mol 可知C正确D. 与硝酸反应的NaOH nNaOH=0.7-0.04-0.02=0.64与金属离子反应的NaOH nNaOH=0.06 总NaOH的量n总=0.64+0.06=0.7 mol 故需要NaOH 700 mL2.(2013·上海化学·18)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

若氧化物比还原物多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40.0LN2(标准状况)B.有0.250molKNO3被氧化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mol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mol【答案】CD【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当生成16molN2,则氧化物比还原物多14mol。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课标版)考点21 化学与生活(选修1)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课标版)考点21 化学与生活(选修1)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21 化学与生活(选修1)
选择题
(2013·天津高考·2)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D.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题目中涉及的食品主要成分是什么。

(2)所涉及的化学物质在所处环境中能否发生变化。

【解析】选C。

该题考查和生活相关的一些物质的主要性质。

A选项考查食盐的常识性知识,正确。

B选项考查维生素C的性质,维生素C在水溶液中或受热时很容易被氧化,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时维生素C损失小,正确。

C选项,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所以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错误。

D选项苏打是碳酸钠,呈碱性,假红酒不是用葡萄酿制,不含花青素,遇苏打不显蓝色,正确。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 1 -。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一理综化学试题及解析版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一理综化学试题及解析版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一理综化学试题及解析版D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A.15种B.28种C.32种D.40种答案:D解析:属于C5H10O2的酯水解可生成的酸有甲酸、乙酸、丙酸、两种丁酸[CH3CH2CH2COOH、(CH3)2CHCOOH],共5种;生成的醇有甲醇、乙醇、两种丙醇、4种丁醇,共8种,酸与醇酯化,共得5×8=40种组合,即40种酯。

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分离溶于水中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重结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答案:D解析:乙醇与水、乙酸乙酯与乙醇互溶,A、B选项中的分离方法均错误;C选项选用重结晶法是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而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错误;蒸馏是利用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而采取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D 正确。

26. (13分)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H 2O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 -3) 沸点/℃ 溶解性环己醇 100 0.961 8 161 微溶于水 环己烯 82 0.810 2 83 难溶于水 合成反应:在a 中加入20 g 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 浓硫酸。

b 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 ,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 g。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______。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课标版)考点7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课标版)考点7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7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2013·安徽高考·11)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 MgSO 4(s)+CO(g)MgO(s)+CO2(g)+SO2(g) Δ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该反应的特点: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且有固体参加与生成。

【解析】选A。

该反应为正反应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质量增加,而容积不变,所以密度增大,A正确;增加CO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但压强增大,CO的转化率会减小,故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会减小,B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错误;因MgSO4为固体,增加其量,对平衡没有影响,CO的转化率不变,D错误。

2.(2013·福建高考·12)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

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mol·L-1·s-1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认真审题,找到解题依据:“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10 钠及其化合物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10  钠及其化合物

考点10 钠及其化合物1.(2013·上海化学·6)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A.原料利用率高B.设备少C.循环利用的物质多D.原料易得【答案】A【解析】两种方法都发生反应:索尔维制碱法对滤液的处理是加熟石灰使氨气循环,产生的CaCl2,含Cl 几乎没什么用,而侯氏制碱法是对滤液通入二氧化碳,氨气,结晶出的NH4Cl 其母液可以作为制碱原料,提高食盐利用率,因此,选A2.(2013·安徽理综·12)我省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好有SO42-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有矿盐生成食盐,除去SO42-最合适的实际是Ba(NO3)2B.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C.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中的溶解度D.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答案】D【解析】A、除去硫酸根的同时,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根,错误;B、要得到钠和氯气需要电解熔融的NaCI,错误;C、增加氯离子的量,AgCI的沉淀溶解平衡向逆向移动,溶解度减小,错误;D、纯碱水呈碱性,正确。

解析: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浓硫酸因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炭化,浓硫酸因强氧化性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所以蔗糖固体变黑膨胀,A正确;Al放入浓硝酸,因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Al钝化,阻碍反应继续进行,B错误;Na放入无水乙醇中,会与活泼性较强的羟基反应,置换出氢气,C正确;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氢气,D错误。

答案:AC命题意图:化学实验与元素化合物ks5u4.(2013·江苏化学·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常规实验与基本实验考查范畴。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01 化学常用计量含答案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01 化学常用计量含答案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1。

(2013·上海化学·15)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

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g,则该混合物A.所含公用电子对书目为(a/7+1)N A B。

所含碳氢键数目为aN A/7C。

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33。

6a/14L D.所含原子总数为aN A/14【答案】B【解析】1个C2H4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对,碳氢键数目为4个,1个C3H6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9对,碳氢键数目为6个,则A错误(应该为3aNA/14);B正确;C项没有给氧气的状态,D项含原子总数为3aNA/14,因此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2. (2013·新课标卷Ⅱ·9)N0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L1。

0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0 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C。

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1 N0 D. 1mol的羟基与1 mot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0解析:考察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

A项,溶质NaAlO2和溶剂H2O 中都含有O原子;B项,12g石墨烯含有No个C原子,每一个C 原子为三个六边形共用,每一个六边形含有2个C原子,共有1No ×错误!=0.5No,B正确。

C项,缺乏体积;D项,1mol的羟基含有9No个电子,但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为10No。

选择B。

3.(2013·广东理综·9)设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8gO2含有4n A个电子B.1L0.1molL-1的氨水中有n A个NH4+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D.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个2n A电子解析:1个O2分子含有的电子数为16个,8gO2的物质的量为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整理精品 精品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有机化学 (2013大纲卷)13、某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58,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它可能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先解得分子式。设为CnH2nOX,氧最少为一个,58-16=42,剩下的为碳和氢,碳只能为3个,即为C3H6O,一个不饱和度。设有两个O,那么58-32=2 6,只能为C2H4OX,x不可能为分数,错。由此可得前者可以为醛一种,酮一种,烯醇一种,三元碳环一种,四元杂环一种。 (2013福建卷)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双键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A 【解析】B应该是三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C由于聚氯乙烯没有,错误;D糖类中的单糖不行。 (2013江苏卷)12.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可用FeCl3 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参考答案】B 【解析】该题贝诺酯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官能团的性质等基础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能熟练区分醇羟基、酚羟基、酸羟基的性质上的差异: 用心整理精品 精品 醇中的羟基连在脂肪烃基、环烷烃基或苯环的侧链上,由于这些原子团多是供电子基团,使得与之相连的羟基上氢氧原子间的电子云密度变大,氢氧共价键得到加强,氢原子很难电离出来。因此,在进行物质的分类时,我们把醇归入非电解质一类。 酚中的羟基直接连在苯环或其它芳香环的碳原子上,由于这些原子团是吸电子基团, 使得与之相连的羟基上氢氧原子间的电子云密度变小,氢氧共价键受到削弱,氢原子比醇羟基上的氢容易电离,因此酚类物质表现出一定的弱酸性。

羧酸中的羟基连在 上,受到碳氧双键的影响,羟基氢原子比酚羟基上的氢原子容易电离,因此羧酸(当然是短链)的水溶液呈明显的酸性,比酚溶液的酸性要强得多。 Na NaOH Na2CO3 NaHCO3 醇羟基 √ ╳ ╳ ╳ 酚羟基 √ √ √ ╳ 羧羟基 √ √ √ √ 相关对比: 酸性强弱对比:CH3COOH>H2CO3>C6H5OH>HCO3- 结合H+能力大小:CH3COO-<HCO3-<C6H5O-<CO32- 故: 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 A.苯环不属于官能团,仅羧基、肽键二种官能团。 B.三氯化铁遇酚羟基显紫色,故能区别。 C.按羟基类型不同,仅酸羟基反应而酚羟基不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NaOH反应,肽键也断裂。 (2013海南卷)1.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A.乙烷B.乙烯C.乙醇D.乙酸 [答案]D 用心整理精品 精品 [解析]:四项中,C、D两项为液态,沸点明显要高,但学生只注意了乙醇的氢键,易失误。 (2013海南卷)7.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 [答案]D [解析]:A、B、C均可鉴别:A中,乙醇溶于水,甲苯比水密度小,溴苯比水密度大;B中,乙醇、苯燃烧火焰有明显差别,而四氯化碳不燃烧;C中,乙醇溶于碳酸钠,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乙酸乙酯浮于溶液表面。 (2013海南卷)9.下列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有 A.2-甲基丙烷B.环戊烷 C.2,2-二甲基丁烷D.2,2-二甲基丙烷 [答案]BD [解析]:等效氢的考查,其中A、C均有2种,B、D均只有1种。 [2013高考∙重庆卷∙5]有机物X和Y可作为“分子伞”给药载体的伞面和中心支撑架(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mol X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最多生成3mol H2O B.1mol Y发生类似酯化的反应,最多消耗2mol X C.X与足量HBr反应,所得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4H37O2Br3 用心整理精品 精品 D.Y和癸烷的分子链均呈锯齿形,但Y的极性较强 答案:B 【解析】1molX中含有3mol醇羟基,因此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时,最多可生成3molH2O,A项正确;Y中“-NH2与-NH-”中H原子可与X中X中羧基发生类似酯化反应的取代反应,结合X、Y结构简式可知1molY发生类似酯化反应的反应,最多可消耗3molX,B项错误;X与HBr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Br取代X中-OH,C项正确;Y中含有氨基,因此极性大于癸烷,D项正确。 (2013上海卷)1.2013年4月24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 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 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 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 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 答案:D 【解析】地沟油属于酯类、矿物油属于烃类,二者点燃时都能燃烧,A项错误;地沟油、矿物油均属于混合物,二者没有固定沸点,B项错误;地沟油、矿物油二者的密度均比水小且都不溶于水,与水混合都浮在水面上,C项错误;加入足量NaOH溶液,矿物油不发生反应,液体混合物分层、地沟油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甘油、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混合液不分层,D项正确。 (2013上海卷)2.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 A.都是共价化合物 B.都是离子化合物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C 【解析】氰酸铵属于铵盐,是离子化合物,A项错误;尿素是共价化合物,B项错误;氰酸铵与尿素的分子式均为CON2H4,因此属于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而氰酸铵与尿素属于化合物,D项错误。 (2013上海卷)10.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正确的是 A.均采用水浴加热 B.制备乙酸乙酯时正丁醇过量 C.均采用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 D.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醇过量 用心整理精品 精品 答案:D 【解析】制备乙酸丁酯和乙酸乙酯均是采取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法制取,A项错误;制备乙酸丁酯时采用容易获得的乙酸过量,以提高丁醇的利用率的做法,B项错误;制备乙酸乙酯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制备乙酸丁酯则采取直接回流的方法,待反应后再提取产物,C项错误;制备乙酸乙酯时,为提高乙酸的利用率,采取乙醇过量的方法,D项正确。 (2013上海卷)12.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 3-甲基-1,3-丁二烯 B. 2-羟基丁烷 C.CH3CH(C2H5)CH2CH2CH3 2-乙基戊烷 D.CH3CH(NH2)CH2COOH 3-氨基丁酸 答案:D 【解析】A项,利用取代基位次和最小原子可知其名称为:2-甲基-1,3-丁烯;B项,该有机物含有羟基,属于醇类,其名称为:1-甲基丙醇;C项,利用主链最长的原则可知其名称为:3-甲基己烷;D项,该物质为氨基酸,以羧基为主体,氨基为取代基,因此名称为:3-氨基丁酸。 (2013山东卷)10.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6O5 B.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在水溶液中羟基和羧基均能电离出氢离子 解析:根据莽草酸的结构式可确定其分子式为:C7H10O5,需要注意不存在苯环,A错;有三种官能团:羧基、羟基、碳碳双键,B错;碳碳双键可以被加成,羧基、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在水溶液中羧基可以电离出H+,羟基不能发生电离,D错。 答案:C (2013浙江卷)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用心整理精品 精品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 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C.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结构片段为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 【解析】A选项:题给化合物正确的名称为2,2,4,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B选项:苯甲酸的分子式为C7H6O2,可将分子式变形为C6H6·CO2,因此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C选项: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D (2013广东卷)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 解析:葡萄糖的官能团是羟基和醛基,而果糖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羰基,A错误;酯类一般都是易挥发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B正确;油脂在碱性条件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称之为皂化反应,C错误;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的官能团是羧基和氨基,D错误。答案:B 命题意图:有机化学基础

(2013全国新课标卷1)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A 解析:由该有机物的结构式可以看出:A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