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关键词方法

提取关键词方法
提取关键词方法

如何提取关键词

提取关键词在考纲里并不是一个单设的考点,它其实是信息筛选和压缩语段这两个考点的一个综合,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它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且概括时只能用词或短语。

■能力提升指导

尽管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题型,但它涉及的能力要求在以前的相关考点中早有规定,只要大家掌握我们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解答起来,仍然可以得心应手。

一、研究语段话题

任何语段,无论是记叙、议论或说明,它总是围绕一个话题来展开的,体现话题的词语肯定是关键词之一,如:例①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2005年高考全国卷)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这个语段谈论的话题是古籍修复的处境问题,“古籍”“修复”两个词是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文段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告诉我们古籍修复的处境不好,具体表现是事多人少,这样,我们就又可找出另外两个关键词——“人才”“不足”。

二、寻找中心语句

有的语段有较为概括的中心句,或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我们可抓住这个句子,顺藤摸瓜找到相关关键词,如:

例②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2006年高考广东卷)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就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

最后一个句子就是本段的中心句,而“舍貌取神”又是这个句子的核心。只要我们抓住这个句子,找出“貌”“取”“神”三字的各自所指,就能轻易套牢其中的三个关键词——“意象”“体味”“神髓”,再用上面所讲的话题法,找出本语段的话题对象——“书法”,另一关键词也便找出来了。

三、明确具体要求

并不是每一道“提取关键词”的题的要求都是一样的,有的还根据语段的特点有具体要求,并且,有的要求可能还比较含蓄。对此,我们就一定要弄明确试题要求我们提取的是哪方面的关键词,以防泛泛去找,劳而无功。如:例③根据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六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2006年高考江苏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绍圣《春秋》”为使命的司马迁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这决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他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一哂,然后满怀慈悲地去关心轮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灵:从而,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

(1)历史纪年法的史学观:_____________。

(2)人学的史学观:____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要求分别提取有关“历史纪年法史学观”和“人学史学观”的关键词,我们就只能去寻找能表明这两种史学观特点的词语。这就意味着我们没必要到前两句去找。我们还要意识到,既然是两种对立的史学观,那两组关键词在语意上就应该是相反的。这其实是题目的一个隐含要求。分析至此,答案自明:(1)冰冷、必然性(或“历史必然性”)、逻辑;(2)慈悲、戏剧性、生灵(或“命运”或“生命的热血”)。

四、分析构段特点

每个语段的构成都有自身的特点,或总分,或分总,或并列,或偏正,或解证,或承接,等等。不同的构成,就意味着关键词的位置不同。比如,并列语段的关键词就常常分布在并列的各个层次中,而偏正语段的关键词一般是在正句之中,即“但”等转折连词所领起的后半部分。如:

例④提取下面一段文字的关键词,把它们组合成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话,作为这段文字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重庆市2006级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完全秉承商业电影模式的《指环王》成功地“加冕”了奥斯卡。商业电影,是当代流行的“快餐文化”的一种形式。听通俗歌曲、玩电子游戏、看美国大片、网上谈情说爱等都成了快餐文化的“经典”。快餐文化充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它对于面临工作压力和个人空间日益狭小的现代人,有缓解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的作用,虚弱的江湖恩怨和匪夷所思的打斗场面,着实让处在生存压力下的现代人放松了一把。但是,快餐文化的文化含量稀薄,蓄意炒作、相互复制是其特征。粗糙低俗的快餐文化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引起的“精神沙化”已经显现:形形色色的文化赝品,大面积地侵占了我们的精神领域,把我们的精神文化空间堵塞得水泄不通,“繁华的荒芜”成为现代人的精神病根,人们在接受快餐文化的同时,逐渐失去了高雅的品位,导致价值取向的迷失。

从内容上看,这个语段前后两个层次是分别就“快餐文化”的优点和缺点作分析,但前后是一个转折关系,属偏正结构,表意自然在后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又以冒号为界分为两层。冒号后是具体列举“精神沙化”的表现。再结合话题“快餐文化”和题目中的“比喻手法”“一句话”“作标题”三个具体要求,就不难得出答案:快餐文化引起“精神沙化”。

五、关注层次(标点)变化

语段内层次的变化,在一些短小的段落中有时不是十分明显。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看看各个句子的主语有什么变化,整个语段有几个句末符号等。也许从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一些变化的痕迹。如:

例⑤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2006年兴化市调研考试)

作为一种价值取向,道德健康的出现为心理教育的伦理转向提供了动力,并推动了心理教育从矫正性的治疗技术向道德性教育的策略过渡。心理教育开始调整自己的学术路线,把价值判断引入自身的理论内涵之中,不仅关心人的适应能力,更关心适应过程和方法的伦理性。调节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并非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应当是促进人在道德上的健康,帮助人学会用道德的方式适应社会。因而,放弃强制和塑造的方法论,接受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应成为改进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这道题要求写出四个关键词,而整个语段正好由四个句子构成。再看每个句子的内容,第一句讲的是“道德健康”的出现对心理教育的影响,第二句讲的是“心理教育”的新变化,第三句讲的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第四句讲的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四个句子四个陈述主体,各有侧重,又组成一个完整的语意链。加线的四个词语即本题的答案。

六、注意用词频率

有时,词语出现的频率也可作为我们答题的一个参考依据,因为有些时候,作者要对重要的内容或反复强调,或多方论述,或全面介绍,这就必然导致相关词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

例⑥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湖北宜昌市200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十五”期间,全国妇联与政府部门联手加强城乡妇女教育培训和推动妇女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完成了三个目标,即培训200万下岗失业妇女,为200万妇女提供就业指导,多渠道帮助200万妇女实现再就业。同时建立了国家创业示范基地,组织了妇女创业师资培训班,发放了妇女创业循环资金,总结推广妇女创业孵化器、小额贷款助创业等经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妇女再就业信息指导中心,拓展了广大妇女的创业层次和创业领域。

这个语段中的“妇女”“就业”是两个高频词,这一点显得十分明显,这就意味着它们极有可能是关键词,而事实上,它们的确是本语段的陈述话题。而语段的中心是介绍全国妇联与政府有关部门在“帮助”妇女就业方面所作的具体工作及产生的效果。当然,后两个关键词——“帮助”“拓展”,我们还得借助其他的方法,比如层次分析、语意概括等,才能捕捉得到。

以上分类,只是为了分析的方便。其实,在答题的具体实践中,往往要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有时甚至还不只这些,因为题目总是千变万化的。但无论题目怎么变化,我们都要牢记“压缩后的语句其实是一个关键信息的集合体”这句话,要确保提取的每个词语都承载着关键的信息。

图像中角点(特征点)提取与匹配算法

角点提取与匹配算法实验报告 1 说明 本文实验的目标是对于两幅相似的图像,通过角点检测算法,进而找出这两幅图像的共同点,从而可以把这两幅图像合并成一幅图像。 下面描述该实验的基本步骤: 1.本文所采用的角点检测算法是Harris 角点检测算法,该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取以目标像素点为中心的一个小窗口,计算窗口沿任何方向移动后的灰度变化,并用解析形式表达。设以像素点(x,y)为中心的小窗口在X 方向上移动u ,y 方向上移动v ,Harris 给出了灰度变化度量的解析表达式: 2 ,,|,|,,()(x y x y x u y v x y x y I I E w I I w u v o X Y ??= -=++??∑∑ (1) 其中,,x y E 为窗口内的灰度变化度量;,x y w 为窗口函数,一般定义为2 2 2 ()/,x y x y w e σ +=; I 为图像灰度函数,略去无穷小项有: 222222 ,,[()()2]2x y x y x y x y E w u I v I uvI I Au Cuv Bv = ++=++∑ (2) 将,x y E 化为二次型有: ,[]x y u E u v M v ?? =???? (3) M 为实对称矩阵: 2 ,2 x y x x y x y y I I I M w I I I ???= ???????∑ (4) 通过对角化处理得到: 11 ,200x y E R R λλ-??= ??? (5) 其中,R 为旋转因子,对角化处理后并不改变以u,v 为坐标参数的空间曲面的形状,其特征值反应了两个主轴方向的图像表面曲率。当两个特征值均较小时,表明目标点附近区域为“平坦区域”;特征值一大一小时,表明特征点位于“边缘”上;只有当两个特征值均比较大时,沿任何方向的移动均将导致灰度的剧烈变化。Harris 的角点响应函数(CRF)表达式由此而得到: 2 (,)det()(())C RF x y M k trace M =- (6)

提取关键词方法

如何提取关键词 提取关键词在考纲里并不是一个单设的考点,它其实是信息筛选和压缩语段这两个考点的一个综合,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它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且概括时只能用词或短语。 ■能力提升指导 尽管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题型,但它涉及的能力要求在以前的相关考点中早有规定,只要大家掌握我们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解答起来,仍然可以得心应手。 一、研究语段话题 任何语段,无论是记叙、议论或说明,它总是围绕一个话题来展开的,体现话题的词语肯定是关键词之一,如:例①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2005年高考全国卷)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这个语段谈论的话题是古籍修复的处境问题,“古籍”“修复”两个词是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文段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告诉我们古籍修复的处境不好,具体表现是事多人少,这样,我们就又可找出另外两个关键词——“人才”“不足”。 二、寻找中心语句 有的语段有较为概括的中心句,或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我们可抓住这个句子,顺藤摸瓜找到相关关键词,如: 例②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2006年高考广东卷)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就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 最后一个句子就是本段的中心句,而“舍貌取神”又是这个句子的核心。只要我们抓住这个句子,找出“貌”“取”“神”三字的各自所指,就能轻易套牢其中的三个关键词——“意象”“体味”“神髓”,再用上面所讲的话题法,找出本语段的话题对象——“书法”,另一关键词也便找出来了。 三、明确具体要求 并不是每一道“提取关键词”的题的要求都是一样的,有的还根据语段的特点有具体要求,并且,有的要求可能还比较含蓄。对此,我们就一定要弄明确试题要求我们提取的是哪方面的关键词,以防泛泛去找,劳而无功。如:例③根据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六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2006年高考江苏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绍圣《春秋》”为使命的司马迁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这决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他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一哂,然后满怀慈悲地去关心轮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灵:从而,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 (1)历史纪年法的史学观:_____________。 (2)人学的史学观:____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要求分别提取有关“历史纪年法史学观”和“人学史学观”的关键词,我们就只能去寻找能表明这两种史学观特点的词语。这就意味着我们没必要到前两句去找。我们还要意识到,既然是两种对立的史学观,那两组关键词在语意上就应该是相反的。这其实是题目的一个隐含要求。分析至此,答案自明:(1)冰冷、必然性(或“历史必然性”)、逻辑;(2)慈悲、戏剧性、生灵(或“命运”或“生命的热血”)。 四、分析构段特点

SIFT 特征提取算法详解

SIFT 特征提取算法总结 主要步骤 1)、尺度空间的生成; 2)、检测尺度空间极值点; 3)、精确定位极值点; 4)、为每个关键点指定方向参数; 5)、关键点描述子的生成。 L(x,y,σ), σ= 1.6 a good tradeoff

D(x,y,σ), σ= 1.6 a good tradeoff

关于尺度空间的理解说明:图中的2是必须的,尺度空间是连续的。在 Lowe 的论文中, 将第0层的初始尺度定为1.6,图片的初始尺度定为0.5. 在检测极值点前对原始图像的高斯平滑以致图像丢失高频信息,所以Lowe 建议在建立尺度空间前首先对原始图像长宽扩展一倍,以保留原始图像信息,增加特征点数量。尺度越大图像越模糊。 next octave 是由first octave 降采样得到(如2) , 尺度空间的所有取值,s为每组层数,一般为3~5 在DOG尺度空间下的极值点 同一组中的相邻尺度(由于k的取值关系,肯定是上下层)之间进行寻找

在极值比较的过程中,每一组图像的首末两层是无法进行极值比较的,为了满足尺度 变化的连续性,我们在每一组图像的顶层继续用高斯模糊生成了 3 幅图像, 高斯金字塔有每组S+3层图像。DOG金字塔每组有S+2层图像.

If ratio > (r+1)2/(r), throw it out (SIFT uses r=10) 表示DOG金字塔中某一尺度的图像x方向求导两次 通过拟和三维二次函数以精确确定关键点的位置和尺度(达到亚像素精度)?

直方图中的峰值就是主方向,其他的达到最大值80%的方向可作为辅助方向 Identify peak and assign orientation and sum of magnitude to key point The user may choose a threshold to exclude key points based on their assigned sum of magnitudes. 利用关键点邻域像素的梯度方向分布特性为每个关键点指定方向参数,使算子具备 旋转不变性。以关键点为中心的邻域窗口内采样,并用直方图统计邻域像素的梯度 方向。梯度直方图的范围是0~360度,其中每10度一个柱,总共36个柱。随着距中心点越远的领域其对直方图的贡献也响应减小.Lowe论文中还提到要使用高斯函 数对直方图进行平滑,减少突变的影响。

概括题提取关键词四法

提取关键词四法关键词本是网络中经常提及的词语,指的是人们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关键词的内容大多为网站名、网页名、新闻事件、人名、术语、软件名等。而高考常考语段压缩题型——提取关键词中的“关键词”实是关键信息句中的核心信息。 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关键信息句中的核心信息,考查的是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2011年高考,有两个省(福建省和四川省)的语文试卷中出现了语段压缩题,具体试题内容如下: 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紊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虽不属提取关键词这类题,但与之有关,解答时要把握住该段文字的核心内容,即中文翻译较外文翻译更能表达美好的感情。答题时要强调中文翻译的感情色彩优势。另外,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不要把句子写成短语。参考答案为“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 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字。(4分)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

SIFT特征点提取与匹配算法

SIFT 特征点匹配算法 基于SIFT 方法的图像特征匹配可分为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两个部分,可细化分为五个部分: ① 尺度空间极值检测(Scale-space extrema detection ); ② 精确关键点定位(Keypoint localization ) ③ 关键点主方向分配(Orientation assignment ) ④ 关键点描述子生成(Keypoint descriptor generation ) ⑤ 比较描述子间欧氏距离进行匹配(Comparing the Euclidean distance of the descriptors for matching ) 1.1 尺度空间极值检测 特征关键点的性质之一就是对于尺度的变化保持不变性。因此我们所要寻找的特征点必须具备的性质之一,就是在不同尺度下都能被检测出来。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在尺度空间内寻找某种稳定不变的特性。 Koenderink 和Lindeberg 已经证明,变换到尺度空间唯一的核函数是高斯函数。因此一个图像的尺度空间定义为:(,,)L x y σ,是由可变尺度的高斯函数(,,)G x y σ与输入图像(,)I x y 卷积得到,即: ),(),,(),,(y x I y x G y x L *=σσ (1.1) 其中:2222/)(221 ),,(σπσσy x e y x G +-=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相对高效地计算出关键点的位置,建议使用的是差分高斯函数(difference of Gaussian )(,,)D x y σ。其定义如下: ) ,,(),,() ,()),,(),,((),,(σσσσσy x L k y x L y x I y x G k y x G y x D -=*-= (1.2) 如上式,D 即是两个相邻的尺度的差(两个相邻的尺度在尺度上相差一个相乘系数k )。

提取关键词分析

中语文必修四复习·提取关键词 □□复习提要 一、什么叫关键词?关键词与学习生活的关系。 二、如何提取关键词?(以说明性语段为主) 1、确定说明的对象。 2、确定说明对象的特点、性质和功用等。 3、确定其它信息:如何……,怎么办等。 三、关键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 (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目的关系/说明关系)/什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如果把关键词串成句子,则能体现短文的主要内容。 四、如何寻找关键词? 1、看题目。 2、看出现的频率。 3、看总括性语句。 4、分层次。

5、可多确定一至二个“关键词”,然后进行筛选。 【分析】关键词本是网络中经常提及的词语,指的是人们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关键词的内容大多为网站名、网页名、新闻事件、人名、术语、软件名等。什么是“关键词”?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对此是这样解释的“(1)指能体现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中心概念的词语。(2)指检索资料时所查内容中必须有的词语。”依照这里的解释不难理解,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是一种压缩信息类的题型,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解题方法】做这类题目,首先要分清语段的类型,看是记叙性语段,还是议论性语段,还是说明性语段。

如果是记叙性语段,首先要找出叙述的对象是什么,文段围绕这个对象说了什么事,最后的结果如何或者影响如何,然后在这基础上再提取关键词;如果是议论性语段,首先要找出语段的观点是什么,围绕此观点分别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提取关键词;如果是说明性语段,就要首先找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文章对此说明对象说明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在这基础上再提取关键词。 提取完成后要检验,方法是把提取到的关键词连结成句,如果能够体现短文的主要内容,就可以认定是符合要求。 □□提取关键词的题型初次出现在2005年全国高考试卷(1)中:

语言运用之提取关键词

语言运用之提取关键词 语言运用之提取关键词yaya “关键词”这一概念原来较为常见的是在学术论文的前面,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置于论文之首,是为了读者了解论文的基本内容。后来的网络搜索沿用了这一概念,仍是取的这一含义。 提取关键词的实质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压缩语段的能力,因此,具备这两种能力是解答这种试题的前提,当然作为一种独立的题型,它还有自身的特点,我们答题时还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研究语段话题 任何语段,无论是记叙、议论或说明,它总是围绕一个话题来展开的,体现话题的词语肯定是关键词之一,如: 例、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2005年全国卷)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答案: 这个语段谈论的话题是古籍修复的处境问题,“古籍”“修复”这两个词就是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文段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告诉我们古籍修复的处境不好,具体表现是事多人少,这样,我们就又可找出另外两个关键词——“人才”“不足”。 二、寻找中心语句 有的语段有较为概括的中心句,或提取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我们可抓住这个句子,顺藤摸瓜找到相关关键词,如: 例、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2006年广东卷)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就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 答: 最后一个句子就是本段的中心句,而“舍貌取神”又是这个句子的核心。只要我们抓住这个句子,找出“貌”“取”“神”三字的各自所指,就能轻易套牢其中的三个关键词——“意象”“体味”“神髓”,再用上面所讲的话题法,找出本语段的话题对象——“书法”,另一关键词也便找出来了。 三、明确具体要求 并不是每一道“提取关键词”的题的要求都是一样的,有的还根据语段的特点有具体要求,并且,有的要求可能还比较含蓄。对此,我们就一定要弄明确试题要求我们提取的是哪方面的关键词,以防泛泛去找,劳而无功。如: 例、根据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六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2006年江苏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绍圣《春秋》”为使命的司马迁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这决不是—个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他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哂,然后满怀慈悲

社会现象类关键词

社会现象类关键词——简政放权 【真题】(选取释词义见真题部分【真题索引】中的第一题) 目前有些部门办事效率低,工作作风不好,办证难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2015年4月25日天津) 【解析】 当前在我国某些部委机关及个别地方政府确实存在办事流程拖沓、繁冗的现象,处理问题程序繁杂,过程繁琐,为群众带来了麻烦和困难,这的确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一问题。 这样的一些流程拖沓繁杂的现象严重拉低了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使得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分清轻重缓急。在处理问题上容易滋生腐败和权利寻租。如果政府官员手中权利过多过大,而官员自身又缺乏规则意识和底线意识,则有可能出现“有权任性”“为官不为”“吃拿卡要”等情况,会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加了群众办事负担。某些“证明”“文件”纯属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产物,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地区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通,例如“证明我妈是我妈”等“奇葩证明”根本是没有必要存在的。同时也阻碍企业发展壮大。政府针对市场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繁琐的流程,大量的图章,势必在“走程序”的过程中消耗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企业形成无形的盾墙,阻碍企业的创新发展。 我认为出现这种办事效率低,工作作风不好,办证难的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既得利益者阻挠。政府简政放权不断深入,从最容易减到了痛处,会越来越触及实质利益。一些权力行使人的权力掺杂利益,改革只要削减权力,都会遇到阻挠、迟滞改革进程的阻力。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改革处于深水区和攻坚期,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但是,我们必须要实行简政放权,并逐步深入。 第二、路径依赖与惯性思维。政策性路径依赖极易导致简政放权的简单化,使政策不持续,改革力度不足。部分公职人员漠视已优化的工作方法,抱残守缺,缺少创造性思维,依旧机械性执行工作。没有一个创新的思维,也没有一个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的信念,是他们作风不好办事低下的原因。 第三、当前法律制度缺陷。根据《行政许可法》,大部分地市没有行政许可的设定权与精简权,市级政府虽然简政放权热情高涨但陷入“减不了”、“减不动”的困境。政策衔接不配套。不同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信息不流通、不交换、不共享,部门与部门间权责不清,简政放权停留在理论上。 为了解决有些部门办事效率低,工作作风不好,办证难的现象,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 第一、政府应该创新机制体制。①政府职能转变,由管制转变为治理与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完善和提升制度建设。②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畅通政府和群众互动交流的渠道,尊重和吸纳群众对于审批事项设置的意见。

SIFT特征点提取与匹配算法

二 特征点提取算法 1、基于SIFT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方法的图像特征匹配 参看David G. Lowe 的“Distinctive Image Features from Scale-Invariant Keypoints ” 基于SIFT 方法的图像特征匹配可分为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两个部分,可细化分为五个部分: ① 尺度空间极值检测(Scale-space extrema detection ); ② 精确关键点定位(Keypoint localization ) ③ 关键点主方向分配(Orientation assignment ) ④ 关键点描述子生成(Keypoint descriptor generation ) ⑤ 比较描述子间欧氏距离进行匹配(Comparing the Euclidean distance of the descriptors for matching ) 1.1 尺度空间极值检测 特征关键点的性质之一就是对于尺度的变化保持不变性。因此我们所要寻找的特征点必须具备的性质之一,就是在不同尺度下都能被检测出来。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在尺度空间内寻找某种稳定不变的特性。 Koenderink 和Lindeberg 已经证明,变换到尺度空间唯一的核函数是高斯函数。因此一个图像的尺度空间定义为:(,,)L x y σ,是由可变尺度的高斯函数(,,)G x y σ与输入图像(,)I x y 卷积得到,即: ),(),,(),,(y x I y x G y x L *=σσ (1.1) 其中:2222/)(221 ),,(σπσσy x e y x G +-=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计算的相对高效,所真正使用的是差分高斯尺度空间(difference of Gaussian )(,,)D x y σ。其定义如下: ) ,,(),,() ,()),,(),,((),,(σσσσσy x L k y x L y x I y x G k y x G y x D -=*-= (1.2) 如上式,D 即是由两个相邻的尺度的差(两个相邻的尺度在尺度上相差一个相乘系数k )。

如何提取关键词

如何提取关键词 一.提取关键词的本质 1.提取关键词本质上是对语段关键、主要、核心信息的集中。 2.提取关键词本质上是压缩的压缩,精练的精练,关键的关键。 3.提取关键词本质上是要淘汰掉次要的、支撑的、解说的信息。 4.提取关键词本质上考查的语段信息筛选能力和梳理思路能力。 二.提取关键词的三大原则 1.首先通览语段寻找锁定有效信息:冷静取舍。 2.其次筛选有效信息中的核心信息:再次取舍。 3.提取而不是组合语段中的关键词:文中原有。 4.主要用双音词或短语的形式表述:二字多字。 三.提取关键词的三个技法 1.核心话题法:抓取语段核心话题词语。 任何文体性质的语段都得围绕某个核心话题展开,这个话题词语在语段中出现的频率一般较多,承载语段核心话题的词语肯定是关键词之一 2.关键语句法:筛选语段中的关键句。 有的语段中会有针对核心话题的核心陈述句,有的语段中有或总领或总结的概括性中心句,抓住这类关键语句就易于筛选出关键词 3. 结构层次法:任何语段都表现为一定的思路层次。 并列式语段关键词常散布在各层次中,递进式语段关键词常出现在最后层次中,总分式语段关键词常出现在总说句中 四.提取关键词的高考真题例析 1.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2005年高考全国卷)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答案]古籍修复人才不足 [解析]这个语段谈论的核心话题是古籍修复的处境问题,“古籍”“修复”这两个词是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文段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告诉我们古籍修复这个核心话题的处境不好,最重要的具体表现是事多人少,这样,我们就又可找出另外两个关键词——“人才”“不足”。 2.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2006年高考广东卷)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

图像局部特征点检测算法综述

图像局部特征点检测算法综述 研究图像特征检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图像特征检测的方法很多,又加上各种算法的变形,所以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的了解,只是对主流的特征检测算法的原理进行了学习。总体来说,图像特征可以包括颜色特征、纹理特等、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特征点等。其中局部特点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不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本篇文章也是对这方面知识的一个总结。 本篇文章现在(2015/1/30)只是以初稿的形式,列出了主体的框架,后面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增加与修改,例如2013年新出现的基于非线性尺度空间的KAZE特征提取方法以及它的改进AKATE等。在应用方面,后面会增一些具有实际代码的例子,尤其是基于特征点的搜索与运动目标跟踪方面。 1. 局部特征点 图像特征提取是图像分析与图像识别的前提,它是将高维的图像数据进行简化表达最有效的方式,从一幅图像的M×N×3的数据矩阵中,我们看不出任何信息,所以我们必须根据这些数据提取出图像中的关键信息,一些基本元件以及它们的关系。 局部特征点是图像特征的局部表达,它只能反正图像上具有的局部特殊性,所以它只适合于对图像进行匹配,检索等应用。对于图像理解则不太适合。而后者更关心一些全局特征,如颜色分布,纹理特征,主要物体的形状等。全局特征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光照,旋转,噪声等不利因素都会影响全局特征。相比而言,局部特征点,往往对应着图像中的一些线条交叉,明暗变化的结构中,受到的干扰也少。 而斑点与角点是两类局部特征点。斑点通常是指与周围有着颜色和灰度差别的区域,如草原上的一棵树或一栋房子。它是一个区域,所以它比角点的噪能力要强,稳定性要好。而角点则是图像中一边物体的拐角或者线条之间的交叉部分。 2. 斑点检测原理与举例 2.1 LoG与DoH 斑点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高斯拉普拉斯算子检测的方法(LOG),以及利用像素点Hessian矩阵(二阶微分)及其行列式值的方法(DOH)。 LoG的方法已经在斑点检测这入篇文章里作了详细的描述。因为二维高斯函数的拉普拉斯核很像一个斑点,所以可以利用卷积来求出图像中的斑点状的结构。 DoH方法就是利用图像点二阶微分Hessian矩阵:

提取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练习

《考试大纲》规定: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属于语言的表达应用能力,能力层级 提取关键词练习 【学习目标】 1、掌握提取关键词类、概括主要内容类语言表达题的解题方法。 2、提升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提取关键词类、概括主要内容类语言表达题的解题方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回顾复习 为E级? 关键词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概括主要内容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一种是限字作答,规定不超过多少个字;一种是限句作答,要求只一句话表达。 二、自主合作探究 1、(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在许多民营和外资企业,普遍没有工会组织;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教授指出:在中国,最维护职工权利的组织莫过于工会;然而即使有,也是由资方掌握,发挥不了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 据调查统计,中国目前有一亿多民工游离于工会之外,其中绝大多数是在非国有企业的民工;他们没有加入工会组织,也没有规范的行业组织,权益无法得到维护。虽然许多民工认为协商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但他们苦于缺乏维护他们权益的工会组织以及专业的法律顾问。由于法律程序时间过长等原因,民工通常不会求助于劳动监察机构;这时如果有工会组织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或指导他们与业主谈判协商,民工的权益就能够得到维护。 15

(2)提取四个关键词: 2、(1)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 由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成的联合检查组,日前对河北、河南、辽宁、重庆等四省市的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联合检查。 在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隐忧:如许多学校体育运动场地普遍紧张;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团难,学生食堂、宿舍等设施条件较差,亟需当地政府加大投入予以解决;有的学校应急预案内容不全面或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极个别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甚至还没有建立应急预案,没有组织开展过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有的学校教学楼或学生宿舍疏散通道不畅;部分学校食堂尤其是农村学校食堂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较多。 中小学安全工作隐患多 (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15 3、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十五”期间,全国妇联与政府部门联手加强城乡妇女教育培训和推动妇女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完成了三个目标,即培训200万下岗失业妇女,为200万妇女提供就业指导,多渠道帮助200万妇女实现再就业。同时建立了国家创业示范基地,组织了妇女创业师资培训班,发放了妇女创业循环资金,总结推广妇女创业孵化器、小额贷款助创业等经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妇女再就业信息指导中心,拓展了广大妇女的创业层次和创业领域。 4、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 本报北京2月23日讯记者吴兢报道:由建设部起草的《建筑节能管理

社科类文章如何提取关键词

【原题重现】 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卷第12小题。(文章略) 12.统观全文,从中摘取最能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5个关键词。(5分) 【分析】分值5分,很高。此题考查的摘取关键词。考点实则为信息筛选和压缩语段。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5分的分值是很高的。一般来说,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且概括时只能用词或短语。因为这个能力会涉及到阅读、语用、作文审题等等,是一个影响学生高考成绩的很重要的能力。 一、【方法解读】 【高考真题】:(2010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转辗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与水生植物体内。 【解析】属“提取关键词”题型。解题步骤:1.读题,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2.分层次,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题中要求“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接着”、“最终”提示我们这一过程可分三层次,三个层次的核心动词便是“吸碳”、“施魔法”、“光合作用”。 答案:吸碳略施魔法光合作用 二、【考点明析】: 关键词这一概念在撰写正规论文时经常涉及,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关键词又是网络中经常提及的词语,指的是人们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也就是让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搜索)寻找的东西。关键词的内容大多为人名、术语、网站、新闻、软件等。例如,就今天我们学习的探讨的内容,我们可以搜索[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关键词],那么这四个词就可称为关键词了。 三、【火眼金睛】 方法一:步步为营法(从语段中心话题入手) 解题基本流程:明确话题——寻找谓语——连缀成句——提取关键词 具体阐释:我们以2005年全国卷为例。 例①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 椐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

提取关键词练习

中考语文提取关键词语类试题解析与演练 [考点聚焦]关键词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提取关键词是近年来中考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是一种压缩信息类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筛选陈述的对象(主要概念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二是按照一定的程序提取关键词。先整体把握材料,用压缩语段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压缩,提取出一句话:然后再对这句话进行压缩,提取关键词。三是要注意与归纳概括信息题的不同。提取的关键性词语的答案一般就在所给语段中,不需要我们自己去概括。 [典例解析]例l.(2013年江苏盐城)光伏产业是盐城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的新兴产业。阅读下面文字,提取关于“光伏发电”的三个关键词语。 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伏效应,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应用广泛,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器,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无处不在。光伏发电前景广阔,在21世纪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住,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 [解析]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陈述的对象,然后划分层次,明确各层次阐述的内容,最后提取出三个关键词语。此题的语段共三句话,分别从“主要原理”、“应用广泛”、“前景广阔”的角度对光伏发电进行介绍。因此,关于“光伏发电”的三个关键词语分别为“主要原理”、“应用广泛”、“前景广阔”。 例2.(2013年陕西)母亲节来临之际,多家媒体联合我省中小学校特别推出了“寻找最美妈妈”大型公益活动,请你参加这个活动。下面的宣传语中隐含着“最美妈妈”评选标准中的两个关键词,请将它们提取出来。 在社会转型、价值体乐重构的时代,“寻找最美妈妈”’活动表达了社会对道德价值回归的期待,反映了时代对真善关的呼唤。 [解析]答题时,要仔细研读宣传语,找出其关键内容“表达了社会对道德价值回归的期待,反映了时代对真善关的呼唤”,然后再从中提取出关键词。参考答案:(1)道德价值(2)真善美。 例3.(2013年新疆鸟鲁木齐)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今年6月5日是第42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的主题是“思前,食后,厉行节约”。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 材料二:据统计:①2012年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共计292天,达标率80%。优良天数比201 1年增加16天,三级以上污染天数比2011年减少15天,刷新了17年来优良天数的记录。2013年前五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 材料三:201 2年,②乌鲁木齐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共224个点、224平方公里,平均等效声级为54.3分贝。 材料四:目前,乌拉泊水库水质状况为“优”,满足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水质功能要求。③全市以地下水和地表水为水源的8个水厂中有6个水源达标,2个不达标。 材料五:最新监测显示,柴窝堡湖的水质属劣V类水质,不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水质要求,红雁池水库水质为Ⅳ类轻度污染水质,可以满足一般工业用水的水质功能要求。水磨河联丰桥、米泉桥河段均属劣V类水质,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用水区的功能要求。 材料六:据了解,今年起乌鲁木齐执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对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限值大幅收紧,同时新增PM2.5、臭氧以及一氧化碳三项评价指标,④空气质量达标难度大大增强。 从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看,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有哪些?请提取关键词。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提取关键词类试题,要求考生从材料提供的信息中提取出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答题时,要仔细研读材料,找出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参考答案:空气质量、水质、噪声等级。

压缩语段之提取关键词

压缩语段提取关键词 教学目标:掌握提取关键词类语言表达题的答题思路。 教学重难点:掌握方法,举一反三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考点解析】 提取关键词在考纲里并不是一个单设的考点,它其实是信息筛选和压缩语段这两个考点的一个综合,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能力。它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且概括时只能用词或短语。 【考核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 (2)筛选信息能力 (3)概括综合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 【总体方法】 做这类题目,首先要分清语段的类型,看是记叙性语段,还是议论性语段,还是说明性语段。如果是记叙性语段,首先要找出叙述的对象是什么,文段围绕这个对象说了什么事,最后的结果如何或者影响如何,然后在这基础上再提取关键词;如果是议论性语段,首先要找出语段的观点是什么,围绕此观点分别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提取关键词;如果是说明性语段,就要首先找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文章对此说明对象说明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在这基础上再提取关键词。 总之,“准确提取关键词”之所以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是因为它可以全面检测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筛选能力、概括能力,我们应该高度重视。 一、课前热身,感受真题。 1、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2005年全国卷Ⅰ第18题)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解析]

图像匹配中特征点提取算法研究

、原始依据 1.工作基础 特征点是数字图像中重要的几何特征,特征点的准确提取对于图像处理和图像测量具有重要意义。Harris算子是C. Harris和J. Stephens在1988年提出的一种基于信号的点特征提取算子。Harris角点检测算法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提取算法,这种算子受信号处理中自相关函数的启发。给出与自相关函数相联系的矩阵M。M阵的特征 值是自相关函数的一阶曲率,如果两个曲率值都高,则认为该点是特征点。Harris算 法具有计算简单、提取的角点特征均匀合理、可以定量提取特征点以及算子稳定的特点。 2?研究条件 系统的开发已经具备的外界条件是具有藏书丰富的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图书馆,并 且随时可以得到指导老师的辅导和指点,系统开发所使用的电脑已经介入In ternet,能方便的在外网上进行查阅资料。开发环境是普通个人计算机,软件支持是Windows 系列的操作系统。 3?应用环境 论文在解决图像特征点的提取问题上积极应用并改进Harris算法,并运用多个不 同类型的图像实验比较算法的优缺点。 4.工作目的 掌握使用Harris算法提取图像特征点的方法以及Harris算法的原理。考证不同类型图像使用Harris算法提取图像特征点的优劣。 二、参考文献修改同开题 [1]陈利军.图像角点检测和匹配算法的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 163—168. [2]李兰友,王学彬.Visual C#图像处理程序设计实例[M].北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88— 102. [3]李玲玲,李印清.图像配准中角点检测算法的研究与比较[J].郑州: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 25(2): 190—192. [4]W ANG Wei ,TANG Yi-ping. Image Corner Detection Technique Research on Machine Vision[R] . Beijing : National Natural Scienee Foundation of China 2006. 46—58. ⑸Kitchen L,Rosenfeld A. Gray -Level Corner Detection[J]. Netherlands: Pattern Recog ni tion Letters, 1982,13(2):163—175. [6]Moravia HP . Towards Automatic Visual Obstacle Avoidance[C].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ee, Cambridge, MA . USA: 1977. 10—12. [7]Smith S M. Brady M. SUSAN-a New Approach to Low Level Image Processi ng

提取关键词的方法

高考语言运用之提取关键词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一)首次出现“提取关键词”这一题型,2006年高考中这种题型再次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那么什么是关键词呢?关键词是指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重要的词语,常出现在文章篇名或文章正文中。要求考生从一段文字中提取出关键词,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信息的能力。考生在解题时要大致把握关键词的意思,否则解题思路就会受阻。先来看一道高考题: 例1:(2005年全国高考卷)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 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分析:2005年的这道提取关键词的试题,从表面上看一些考生可能感到陌生,其实质这道试题的命题意图仍然是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是近几年高考语文的一个热点,2005年以来则成为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个亮点。原因是它紧扣时代的节拍:报纸、电视、网络等处处显示着关键词,同时又能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统一的特点。可以预测今后几年关键词的考查将更加频繁。 那么,如何准确地提取关键词呢?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是一种压缩信息类的题型,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具体如下: 方法一:三步解题法 (一)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主要概念或主要事件)“古籍”(“馆藏古籍”)、“人才”是主题词,不可不取。 (二)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如“修复”、“不足”就是对陈述的对象的陈述,不可不取。 (三)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可敲定。如本题可连缀成:(馆藏)古籍(亟待)修复,(但这方面)人才(严重)不足。这有点像提取句子主干,可以利用语法分析的方法来做,基本程序为:压缩内容--提取主干--筛选比较--整合表达(一般可以表述为:“谁或什么怎么样了”这样一种主谓结构)。 方法二:先概括再提取 提取之前先概括语段内容,这应不是什么难事,平时语文课堂中的概括文章内容、提炼文章观点、归纳段落大意等,都是具体实践的过程。所给的材料一共两句话。第一句话又分为两个层次:先说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足;再说各地图书馆、博物馆同样面临古籍修复人才不足的问题,其中“不足百人”,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