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件(9)(PPT33页)
合集下载
哈汽600MW超临界汽轮机PPT课件

23
• 哈尔滨汽轮机厂原提供的冷态冲车参数为:主汽 8.92MPa/360℃、再热汽1.0MPa/320℃。依此规定, 主汽过热度仅有58℃,加之高压主汽门冲车时存在 一定的节流温降,选择该参数冲车,暖机效果难以 得到保证,同时,在相同燃料量的情况下,降低主 汽压力有利于对主汽温度的控制。经研究,修改了 #1机第一次启动的冲车参数:主汽压力 4.98/5.01MPa 、主汽温度400℃;再热汽压力 0.90MPa、再热汽温度389.9℃。但实际暖机过程中, 调节级温度仅升高85.3℃,未能达到预期的暖机效 果。经与汽轮机厂家共同探讨,认为单降主汽压力 而未降再热汽压力,造成了高、中压缸进汽量不匹 配,高压缸进汽量偏少是产生此次调节级升温缓慢 的主要原因,为此,进一步对冲车参数控制曲线进 行了修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1)主、再热汽过热度保证至少50度 以上过热度。
• 2)保证中、低速暖机效果 • 3)保证高、中压缸进汽合理分配进
气量 • 4)一般采用中、低压微过热蒸汽
22
• 汽机冲转、暖机的要点(以沁北为例)
• 沁北电厂汽轮机采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方式,中调门 自动按高调门的设定曲线开启,因此,冲车参数的选择 即决定了高、中压缸进汽量的分配,若主、再热蒸汽参 数匹配失当,将会导致进汽量的不平衡。在比较高主门 冲车和高调门冲车两种方式下节流温降的变化情况后, 电厂采用了节流温降较小的高压主汽门冲车方式,在转 速达2900rpm后,再切换至高调门的冲转。
7
布置特点
• 这种反向布置的优点是:新蒸汽及再热蒸汽的进 汽部分均集中在高中压汽缸的中部,由于高温区 集中,可减少汽轮机转子和汽缸的温度差及热应 力:高中压汽缸中温度最高的部分布置在距离汽 轮机轴承最远的地方,则使轴承受汽封温度的影 响较小,轴承的工作温度较低,改善了轴承的工 作条件,还可平衡一部分高、中压汽缸内的轴向 推力。同时因为前后轴端汽封均处于高中压缸排 汽部位,会使轴端漏汽损失显著减少。此外,高、 中压合缸型式还减少了一至二个径向支持轴承, 缩短了高、中压转子的长度。
• 哈尔滨汽轮机厂原提供的冷态冲车参数为:主汽 8.92MPa/360℃、再热汽1.0MPa/320℃。依此规定, 主汽过热度仅有58℃,加之高压主汽门冲车时存在 一定的节流温降,选择该参数冲车,暖机效果难以 得到保证,同时,在相同燃料量的情况下,降低主 汽压力有利于对主汽温度的控制。经研究,修改了 #1机第一次启动的冲车参数:主汽压力 4.98/5.01MPa 、主汽温度400℃;再热汽压力 0.90MPa、再热汽温度389.9℃。但实际暖机过程中, 调节级温度仅升高85.3℃,未能达到预期的暖机效 果。经与汽轮机厂家共同探讨,认为单降主汽压力 而未降再热汽压力,造成了高、中压缸进汽量不匹 配,高压缸进汽量偏少是产生此次调节级升温缓慢 的主要原因,为此,进一步对冲车参数控制曲线进 行了修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1)主、再热汽过热度保证至少50度 以上过热度。
• 2)保证中、低速暖机效果 • 3)保证高、中压缸进汽合理分配进
气量 • 4)一般采用中、低压微过热蒸汽
22
• 汽机冲转、暖机的要点(以沁北为例)
• 沁北电厂汽轮机采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方式,中调门 自动按高调门的设定曲线开启,因此,冲车参数的选择 即决定了高、中压缸进汽量的分配,若主、再热蒸汽参 数匹配失当,将会导致进汽量的不平衡。在比较高主门 冲车和高调门冲车两种方式下节流温降的变化情况后, 电厂采用了节流温降较小的高压主汽门冲车方式,在转 速达2900rpm后,再切换至高调门的冲转。
7
布置特点
• 这种反向布置的优点是:新蒸汽及再热蒸汽的进 汽部分均集中在高中压汽缸的中部,由于高温区 集中,可减少汽轮机转子和汽缸的温度差及热应 力:高中压汽缸中温度最高的部分布置在距离汽 轮机轴承最远的地方,则使轴承受汽封温度的影 响较小,轴承的工作温度较低,改善了轴承的工 作条件,还可平衡一部分高、中压汽缸内的轴向 推力。同时因为前后轴端汽封均处于高中压缸排 汽部位,会使轴端漏汽损失显著减少。此外,高、 中压合缸型式还减少了一至二个径向支持轴承, 缩短了高、中压转子的长度。
130MW机组(汽轮机)设备系统简介

四、汽轮机结构简介
1、汽缸
高中压缸采用合缸,其通流部分反向布置,主蒸汽、再热蒸汽的进汽 部分集中在高中压缸中部;高压缸内有一个单列调节级和8个压力级, 其中第1~6压力级采用双层缸结构,第7~8压力级合用一隔板套;中压 缸共10个压力级,其中第1~6压力级采用双层缸结构, 第7~8和9~10 压力级分别合用一隔板套。高中压内外缸的下缸均悬挂在上缸上,内上 缸以水平中分面安放在外下缸上,外上缸以水平中分面安放在前后轴承 座上。 低压缸为分流双排汽,径向扩压式结构。其内缸为通流部分,外 缸为排汽部分;低压外缸与轴承座分开,直接支承在台板上;进汽采用 波形管与中低压联通管相连;低压外缸内装有喷水降温装置,顶部装有 两只安全膜板,当汽侧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时鼓破。
保安系统图
(四)润滑油系统
主油泵 主油泵为单级后弯离心式油泵,由汽轮机主轴直接带动, 主油泵为单级后弯离心式油泵,由汽轮机主轴直接带动,供汽轮发电机 组的全部用油,出口油压为1.17MPa,流量为 组的全部用油,出口油压为 ,流量为270m3/h。 。 主油箱 主油箱为后置式,容积23 主油箱为后置式,容积 m3,其内部装有二道滤网,并设有六组总功率 ,其内部装有二道滤网, 的电加热装置, 为6×6KW的电加热装置,作冬季提高油温之用;其顶部装有排油烟风机,出 × 的电加热装置 作冬季提高油温之用;其顶部装有排油烟风机, 口设一调整门,维持主油箱负压在300~500Pa,最高 口设一调整门,维持主油箱负压在 ~ ,最高600Pa,以排除油箱中 , 的油烟。 的油烟。 冷油器 系统中设有四台冷油器,并联使用。用来冷却润滑油, 系统中设有四台冷油器,并联使用。用来冷却润滑油,调整控制轴承进 油温度。 油温度。 过压阀 当润滑油压高于0.15MPa时,过压阀动作,排油至主油箱。 当润滑油压高于 时 过压阀动作,排油至主油箱。
《汽轮机》课件四、汽轮机供油系统

1.EH油系统图
12.42~14.48MPa
高压
隔绝阀 (充气)
电液转换器
2.EH油系统常规设备
EH油箱:由不锈钢板制成,四个浸泡在油中的磁性过滤器 (吸附磁性杂质)
主油泵:通过挠性联轴器与驱动马达相连,每个油泵设计成 可连续工作,并布置在油箱的下方,以保证正吸入头。 油泵的输出流量会根据系统的用油量自动调节。
离心式主油泵不能自吸,在启停阶段要靠高压辅助油泵供油
主油泵外观
注油器
作用:向主油泵供油。如果主油泵的入口进 了空气,易断流,会造成系统工作不稳定, 因此进口需保持一定的正压。正常运行时, 这一正压由注油器提供
向润滑系统提供润滑油
注油器又称射油器,它实质上是一个 射流泵。安装在油箱液面以下,一般 有两个,为主油泵和润滑系统供油。
1-油箱;2-油位计;3-排烟孔;4-回油滤 网;5-净段滤网;6-中间挡板;7-放水管;
8-溢油管;9-人孔;10-加油口
主油泵 作用:为液压调节系统提供高压油和安全油
为注油器提供动力油
主油泵为单级双吸式离心泵,安装于前轴承箱内,直接与汽轮机主轴 (高压转子延伸小轴)联接,由汽轮机转子直接驱动。当汽轮机的转速 高于额定转速的90%时,主油泵能正常工作,主油泵正常工作时,吸入 口油压为0.09~012MPa,出口油压为1.0~2.05MPa 供油量大,出口压力稳定,轴向推力小,且对负荷的适应性好
注油器
高压辅助油泵
高压辅助油泵又称为交流启动油泵 (MSP),为立式离心泵,驱动电机安 装于主油箱顶部,通过挠性联轴器与 泵轴相连。电机支座上的推力轴承承 受全部液动推力和转子重量。油泵浸 没在最低油位线以下,因而油泵随时 处于可启动状态。
在启动时,当汽轮机的转速达到约90% 额定转速前,主油泵的排油压力较低, 无法驱动注油器,主油泵入口油量不足, 因此,在机组冲转前应启动高压辅助油 泵向调节保护系统供油。
汽轮机的调节系统课件(153张)

转速恢复
与外界平衡
2.功率频率调节
对于单元制中间再热机组,因有中间热容存在。 外扰 机组负荷变化 锅炉出口压力 造成“内扰” 蒸汽压力的变化将影响蒸汽的作功能力,使蒸汽流量和机组 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受到影响, 也就是说,1kg蒸汽作功能力产生变化。 即:同样的转速变化得不到相应的功率变化,不能适应外界 负荷变化的要求。这样,机组转速仍将继续变化,易引起电网频 率和调节系统的不稳定。 引入功率大反馈,即功率偏差信号,对机组功率和转速(频 率)的调节。
❖II象限 转速感受特性—转速与一次控制信号关系 ❖III象限 中间放大特性—一次控制信号与油动机行程关系 ❖IV象限 配汽特性—油动机行程与机组功率关系 ❖I象限 调节系统静态特性—功率与转速关系
一次调频为有差调节,汽轮机功率的改变量 正比于频率偏差。很明显,一次调频后满足了 外界负荷要求,但并不能保持电网频率不变。
频率二次调整
变化周期较长、变动幅度较大,有一定可预 测性。为在电网一次频率调整后,消除频率偏 差,通过调频机组或调频电厂,平移调节系统 静态特性线,改变调频机组的输出功率,补偿 电网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产生的功率变化,使 电网频率维持在额定值。调频器来调整。
❖高压调门过开或过关
设置动态校正器,通过高压调门的过开或过关,用高压缸过增 或过减出力补偿再热器中间容积产生的时滞,改善机组的一次调 频性能。
❖设置旁路系统
为在机组启、停时有效控制再热汽 温和再热器的冷却,设置高压缸及中 低压缸旁路系统。
为在机组甩负荷时防止锅炉超压、 回收工质,设置机组大旁路系统。
液压(错油门、油缸等)部件组成。 当转速增大时,离心应力迅速增加,例如,转速升高到额定转速的120%时,汽轮机转子所承受的应力将接近于额定转速的1.
背压式汽轮机精PPT课件

纯冲动级:蒸汽只在喷嘴中膨胀,在动叶通道中不膨胀。
冲动级:
带反动度的冲动级:蒸在汽现主代要冲在动喷式嘴汽中轮膨机胀中,广在泛动采叶用通,道简中称仅为有冲小动部级分。膨胀。
反动级: 蒸汽在喷嘴和动叶通道中膨胀程度相同。
反动级的效率高于冲动级,但是整级的理想焓降较小。
.
大庆石化烷基化筹备组 Nick制作
.
大庆石化烷基化筹备组 Nick制作
汽轮机速关
速关阀
速关阀也称为主汽门,它是 主蒸汽管路与汽轮机之间的主要 关闭机构,在紧急状态时能立即 隔断汽轮机的进汽,使机组快速 停机。
速关阀水平装配在汽轮机进 汽室侧面。按照汽轮机进汽容积 流量的不同,一台汽轮机可配置 一只或两只速关阀。
汽轮机停机时速关阀是关闭 的,在汽轮机起动和正常运行期 间速关阀处于全开状态。
• 叶根是将叶片固定在叶轮或转毂上的连接部分。 T型叶根: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其强度能满足较短叶片的工作需 要,因此普遍使用在较短叶片上。为了增加承载能力,可以采用外 包T型叶根和双T型叶根。
枞树型叶根:其承载截面接近于按等强度分布,承载能力最高。枞 树型叶根属于轴向装配式叶根,可以单装单拆。但是形状复杂、受 力面多、加工精度高,故多用于大型汽轮机的调节级和低压级。
.
大庆石化烷基化筹备组 Nick制作
3
汽轮机调速系统
.
大庆石化烷基化筹备组 Nick制作
汽轮机调速
汽轮机调速原理
02
电液转换器
调速信号转变为二次油压力变化
错油门 二次油压力变化,改变动 03 力油流向,驱动油动机
转速 调节
01
调速信号 自现场/DCS系统来
调节汽阀
04
油动机通过连杆机构带动调 节汽阀,改变汽轮机进气量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培训(PPT 59页)

凯迪12MW汽轮机转子临界转速:1533.5转/分 凯迪30MW汽轮机转子一阶临界转速: 2536rpm;二阶临界转速:5845rpm
2)转子临界转速的安全校核 • 汽轮机升速过程中迅速平稳地通过临界转速。 • 临界转速与正常工作转速之间错开一定范围。 刚性转子——一阶临界转速高于正常工作转速
的转子。
横销:引导汽缸沿横向滑动,并在轴向起 定位作用。
纵销:引导轴向滑动。纵销与横销中心线 的交点为膨胀的固定点,称为“死点”。
立销:引导汽缸沿垂直方向膨胀,并与纵 销共同保持机组的轴向中心不变。
角销:也称为压板,作用是防止轴承座与 基础台板脱离。
三、汽封
1、作用:减小漏汽损失。 根据装设部位不同,汽封可分为:
静止部分(静子):汽缸、 隔板、轴承和汽封
一、转子 1.转子的结构
2、转子的临界转速 1)定义。在汽轮发电机组启动和停机过程中,
当转速达到某些数值时,机组发生强烈振动, 而越过这些转速后,振动便迅速减弱。这些 机组发生强烈振动时的转速称为转子的临界 转速。
转子有无穷多个临界转速,分别称为一阶、二 阶、三阶、…临界转速。
润滑油; 3)两表面间要有相对运动,且运动方向
是使润滑油从楔形间隙的宽口流向窄口。
2、轴承的结构 1)支持轴承 作用:承担转子的重量及转子不平衡质量
产生的离心力;确定转子的径向位置。
形式:
(1)圆筒形轴承 (2)椭圆形轴承 (3)三油楔轴承 (4)可倾瓦轴承
2)推力轴承 作用:承受转子上未平衡的轴向推力,
凯迪12MW汽轮机部分保护值: ETS超速动作:3270r/min 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3270—3330r/min 轴向位移停机保护值:+1.3或-0.7 mm (
660MW汽轮机概述(精品PPT课件)

下图为井冈山电厂二期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
1、汽轮机型号、型式
(1)汽轮机型号:N660-25/600/600 (2)汽轮机型式: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 缸四排汽、凝汽式
(3)调节系统型式:DEH-III (4)旋转方向:自汽轮机向发电机看为逆时针方 向
(5)汽轮机回热级数:8级(三台高加、一台除氧 器、四台低加)
汽轮机进汽量等于铭牌工况(TRL)进汽量,在上述工况条 件下汽轮发电机组在保证寿命期内能安全连续运行;此工况 下发电机输出的功率(称为最大连续功率(T—MCR),输 出功率值为705.364MW和热耗保证值7383kJ/kWh。
调节阀全开工况(VWO)
汽轮发电机组能在调节阀全开工况下安全连续运行,其 他条件同T-MCR工况时,汽轮机的进汽量不小于105%的铭 牌工况(TRL)进汽量,此工况称为调节阀门全开工况 (VWO)。汽轮发电机组在阀门全开工况下的机组输出功 率为740 MW。此工况为检验汽轮机进汽能力工况。
二)安全可靠性
随着蒸汽温度的升高,超超临界汽轮机可靠性面临的主要技术 问题是:
①常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许用应力下降,超超临界汽轮机承压 部件和转动部件的强度受到影响,需要开发和采用新材料、采 用蒸汽冷却技术。
②超超临界机组选用直流锅炉,直流锅炉没有汽包,不能进行 排污,给水中盐与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管子内表面剥离的氧化 垢微型固体粒子进入汽轮机,对汽轮机高压部分造成固体颗粒 侵蚀,对汽轮机低压部分易造成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国外有 的机组运行3~4年就要进行焊接修补,有的机组运行40000~ 70000h后,受损伤的叶片必须予以更换。冲动式叶片固体颗粒 侵蚀比反动式叶片更为严重,定压运行机组比变压运行机组更 为严重。
二、随着蒸汽压力的升高,超超临界汽轮机可靠 性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是:
第17课时单元_电厂热力设备及运行_第09章_汽轮机工作原理

结构特点:动叶通道的弯曲程度小于静叶,动叶流道
为收缩型。 流动特点:动叶中增速小于静叶。 性能特点:相同几何尺寸下,做功能力比反动级大, 流动效率较纯冲动级高。
冲动级蒸汽压力和速度变化示意图
图9-18 冲动级蒸汽压力和速度变化示意图
1-喷嘴;2-动叶;3-隔板;4-叶轮;5-轴
四、反动级
热力特点:动静叶中蒸汽膨胀程度(焓降)相等,
解:根据喷嘴入口蒸汽的温度t0 和压力P0,查水蒸汽表,得 喷嘴进口蒸汽的焓h0 3367.26kj / kg 喷嘴进口蒸汽的熵S 0 6.66318kj /( kg.K ) 喷嘴出口蒸汽的理想熵S1t S 0 6.66318kj /( kg.K ) 根据喷嘴出口蒸汽压力P 和理想熵S1t,查水蒸汽表,得 1 喷嘴出口蒸汽的理想焓h1t 3253.05kj / kg ()喷嘴叶栅出口蒸汽的理想速度为: 1
c uw 2rn u m/s 60 u 圆周速度,m / s。 r 所取动叶栅上任意一点的回转半径,m。 n 动叶栅转速,r / min 。 (9 8) (9 9)
二、蒸汽在动叶栅中的进口速度三角形
c1 w1 u w1 c1 u c1 sin 1 1 arcsin w1 c1 sin 1 1 arctan c1 cos 1 u (9 10) (9 11)
0*
P0*
P0 0
∆h0
膨胀程度。
H bt H bt H st h0 H st H bt H bt (9 33) H nt H bt H nt H bt
2t
2t’ s
图9-16 级中的热力过程
二、纯冲动级
热力特点:反动度ρ=0,汽流在动叶通道中不膨胀。 动叶受力特点:受冲动力,无膨胀加速的反动力。 结构特点:动叶叶型几乎为对称弯曲,即动叶内各流 通截面近似相同,即近似为等截面通道。 流动特点:动叶进出口处压力P1=P2和汽流的相对速度 w1=w2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