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Public Policy)

制定单位:政治与行政学院

制定人:左昌盛

审核人:后小仙

编写时间:2013年02月20日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基本信息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属性、学分、学时课程介绍

专业基础课程,3学分,54学时。

(三)适用对象

行政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四)先修课程与知识准备

先修课程: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知识准备:学生应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二、课程简介

《公共政策学》一门研究以问题导向、关注政治过程的如何决策的课程。本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掌握公共政策制定与政策分析的相关知识,熟悉政策规划与政策分析的概念、理论、方法与原则,着重介绍各级政府的政策过程循环、政策变迁、理性选择、利益集团等社会经济学的解释。课程涉及政治科学、经济学、法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而增进学生对公共政策相关问题和现象的理解,建立公平与效率兼顾的价值追求。

Public Policy i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that explores policy-making as both a problem-solving process and a political process. This course aims to educate a new generation of public policy-makers and policy analysts, familiarising them with the necessary concepts, theories, methods and principles involved in the for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public policy. The course provides an accessible assessment of a wide range of theories and models from policy cycles, policy transfer, rational choice and socio-economic explanations to multi-level governance, advocacy coalitions and punctuated equilibrium and of their value to policy analysis. The programme draws on the disciplines of political science, economics, law, public management. Students develop a working knowledge of particular aspects of political science theory relevant to understanding how public policies are formulated. They gain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 approaches to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d of the concepts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quity as societal objectives.

三、教学目标

公共政策分析是二十世纪中期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其目的是要通过对公共政策相关问题和现象进行研究来帮助人们对公共政策相关现象获得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帮助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公共政策来促进全社会的利益。作为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基础课程,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包括:第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而增进学生对公共政策相关

问题和现象的理解,并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足够的基础知识储备;第二,基于其自身特征,该课程天然地具有实践性导向。因此,课程的教学也应当以现实的政策过程为对象,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政策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政策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和分析现实政策过程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

课程组长:后小仙,博士、教授,houxiao@https://www.360docs.net/doc/bb17679950.html, ,办公地点:文济楼405

课程组成员:左昌盛,博士在读、讲师,zuochangsheng@https://www.360docs.net/doc/bb17679950.html,,办公地点:文济楼418

五、教学资源

(一)教材:

1、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第十二版)》,谢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二)参考书目:

1.[美]希拉·贾萨诺夫.第五部门:当科学顾问成为政策制定者.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社,2011.

2.[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美]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韩]吴锡泓,金荣枰.政策学的主要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美]保罗·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北京:三联书店,2004.

6.[美]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4.

7.[美]戴维·L·维默,艾丹·R·维宁.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8.[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美]卡尔·帕顿.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0.[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1.[美]叶海卡·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2.[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与政府.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13.[美]斯图亚特·S·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14.[美]史蒂文·凯尔曼.制定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出版社,1990.

15.[美]查尔斯·E·林布隆.政策制定过程.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6.[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7.谢明主编.公共政策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8.赵德余.政策制定的逻辑:经验与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9.汪大海主编.现代公共政策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0.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编.公共政策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1.范明林,张钟汝主编.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实证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0.

22.朱崇实,陈振明主编.中国公共政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3.陶学荣主编.公共政策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4.钱再见.现代公共政策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5.陈庆云主编.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6.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7.顾建光.公共政策分析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8.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9.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一项基于行为和制度的分析.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2.

30.郭巍青,卢坤建.现代公共政策分析.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31.刘霞.风险决策:过程、心理与文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2.许文惠.行政决策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3.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三)网络资源:

1、中国MPA社区:https://www.360docs.net/doc/bb17679950.html,/

2、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https://www.360docs.net/doc/bb17679950.html,/

3、兰德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bb17679950.html,

4、全国公共政策分析中心:https://www.360docs.net/doc/bb17679950.html,/

六、教学要求

(一)理论教学要求:

针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队伍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理论性、实践性与前沿性,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营造主动式学习的氛围,通过精挑细选的教学案例鼓励学生参与思考、参与讨论,以激发学生关注热点、关注公共生活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践教学要求

为配合教学,学生可利用计算机设备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上网查阅资料、网上递交作业和与教师讨论,为学生理论上的理解和提高以及与实践的及时结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有关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等专业藏书,为学生热点问题分析和研究提供多项支持。

七、学习要求

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独立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于课堂老师布置的讨论主题应事先查阅资料并进行有准备的发言;对于按组分配进行的案例讨论学生应形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考核方案

闭卷考试,总成绩=20%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60%期末成绩。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包括:出勤、课堂回答问题、分组讨论、作业等。

第二部分教学进度表

第三部分教学要点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导论【安排课时】5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内涵

2、了解本课程的课程体系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

2、难点:政策分析与政策倡议的区别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内涵

一、基本的概念、知识和问题

(一)什么是公共政策

(二)公共政策的类型划分

(三)公共政策学的发展

二、研究公共政策的意义

(一)为什么研究公共政策

(二)政策分析的收获

第二节政策分析与政策倡议一、政策分析与政策倡议

(一)区别

(二)联系

二、政策分析是技术还是艺术

(一)为什么是技术

(二)为什么是艺术

【本章课后复习思考题】

1、公共政策的内涵理解?

2、公共政策类型的分类标准及其相互联系?

【本章课后学习阅读资料】

1、三峡大坝成热议。

2、从“毒奶粉”到“毒馒头”:政府与市场谁之过?。

第二章公共政策系统【安排课时】4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政策系统的概念

2、掌握公共政策的主客体与环境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 公共政策环境

2、难点: 政策系统

第一节政策主体与客体

一、政策系统的概念

二、政策主体

(一)官方活动者

(二)非官方活动者

三、政策客体

(一)社会问题

(二)目标群体

第二节政策环境

一、政策与环境的互动

二、环境的分类

(一)自然和地理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历史与文化

【本章课后复习思考题】

1、公共政策主体主要包括哪些?

2、公共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之间形成的“输入——输出”关系是什么?

【本章课后学习阅读资料】

1、呼和浩特的“种房”现象

第三章公共政策制定

【安排课时】7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公共问题的类型

2、理解政策议程的概念和建立的途径、过程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公共问题的类型、政策议程的概念

2、难点:公共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区别

第一节政策过程

一、政策过程的概念

(一)政策过程的周期

(二)政策是政治活动

二、政策过程的周期

(一)问题确认

(二)议程设定

(三)政策形成

(四)政策合法化

(五)政策执行

(六)政策评估

第二节界定政策问题的方法一、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的含义

(二)社会问题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政策问题

(一)政策问题的含义

(二)界定政策问题的常用方法

第三节政策议程的设定

一、政策议程的途径

(一)自下而上的议程设定

(二)自上而下的议程设定

二、政策议程建立条件

(一)问题本身

(二)体制因素

(三)领袖因素

(四)团体推动

三、政策议程触发机制

(一)内在触发

(二)外在触发

【本章课后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问题?它与政策问题有何区别?

2、政策议程触发机制是什么?

3、议程设立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本章课后学习阅读资料】

1、“985”政策的议程建立。

2、“摇号”能够让“首堵”变回首都吗?

第四章公共政策执行

【安排课时】6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2、了解自由裁量权的意义及使用,政策执行障碍,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政策执行的概念、意义

2、难点:中国政策执行的特征和问题

第一节公共政策执行的涵义政策执行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含义

(二)特征

二、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

(一)政策资源

(二)目标群体

(三)执行策略

第二节政策执行的环节

一、政策宣传

二、政策分解

三、组织准备

四、物质准备

五、政策实验

六、推广与监测

【本章课后复习思考题】

1、政策执行有何特征?

2、政策执行主要环节有哪些?

【本章课后学习阅读资料】

1、禁烟令何以成空文?

第五章公共政策评估【安排课时】6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公共政策评估的价值取向

2、公共政策问题评估的一般程序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公共政策问题评估的一般程序

2、难点:评估主体的多元体系,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政策评估概述一、政策评估的内涵

(一)政策评估的含义

(二)政策评估的功能

二、政策评估的要素

(一)政策评估的目标

(二)政策评估的主体和客体

(三)政策评估的方法

第二节政策评估的一般程序一、政策评估的步骤

(一)计划与准备

(二)组织与实施

(三)总结与报告

二、政策评估的障碍

(一)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二)政策问题的复杂性

(三)政策相关者的抵触

【本章课后复习思考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政策评估。

2、政策评估的障碍何在?如何克服?

【本章课后学习阅读资料】

1、武汉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选择。

第六章政策分析应用一【安排课时】10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各理论模型的基本内容

2、理解各种模型的基本假设与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各理论模型在具体政策领域的应用

2、难点:福利改革、预算编制、外部性

第一节福利政策:寻求理性策略一、理性主义

(一)政策是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完全理性的障碍

二、福利国家的理性与非理性

(一)定义问题:贫困问题

(二)谁是穷人

(三)为什么受穷?

三、社会保障与福利改革

(一)社保政策实施与改革

(二)福利改革

第二节经济政策:实践中的渐进主义一、渐进主义

(一)政策是对过去政策的修补

(二)采取渐进的原因

二、引导政策的经济理论

(一)财政与货币政策

(二)渐进主义与政府开支

三、渐进主义面临的挑战

(一)预算编制过程

(二)政府债务与赤字

第三节税收政策:特殊利益之争一、集团理论

(一)利益集团理论内涵

(二)政策是团体利益的均衡

二、福利国家的理性与非理性

(一)定义问题:贫困问题

(二)谁是穷人

(三)为什么受穷?

三、社会保障与福利改革

(一)社保政策实施与改革

(二)福利改革

第七章政策分析应用二

【安排课时】7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各理论模型的基本内容

2、理解各种模型的基本假设与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各理论模型在具体政策领域的应用

2、难点:人性建设、精英与公众舆论

第一节环境政策:外部性与公共选择一、公共选择理论

(一)政治人与经济人的假设

(二)政策是自利个体的群体选择

二、公共选择与环境

(一)环境的外部性

(二)利益集团的影响

三、公共选择的解决方案

第二节公民权利:精英与大众的互动一、精英理论

(一)精英理论内涵

(二)政策是精英的价值偏好

二、公民权利政策

(一)发展历史

(二)精英与公众舆论

(三)公共政策与残疾人

第八章政策分析应用三【安排课时】7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各理论模型的基本内容

2、理解各种模型的基本假设与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各理论模型在具体政策领域的应用

2、难点:财政联邦主义、博弈均衡

第一节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

一、制度主义

(一)政策与制度的关系

(二)政策是制度的输出

二、集权制与联邦制

(一)美国的联邦主义

(二)中国的中央集权

(三)财政联邦主义

第二节国防政策:重大博弈的策略一、博弈论

(一)博弈论的简介

(二)政策是竞争下的理性选择

二、国家安全是重大博弈

(一)武器控制竞赛

(二)对抗核威胁

(三)伊拉克战争的反思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1)规范了具体的客体、指向目标、制定程序,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2)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3)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4)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1)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2)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3)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公共政策学》宁骚(2010最新版)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 ※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 的本质和属性。 (二)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 结构 (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的设计: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一手资料的收集: (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 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内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2009.4~2013.7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 1.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的观察称为 C A.实地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 D.无结构访谈法 2.标志着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著作之一是 A A.《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B.《政策方向》 C.《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D.《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3.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是 B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部门政策 D.总政策 4.1977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属于政策类型中的 D 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不确定型政策 D.确定型政策 5.在政策支持系统中,被称为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的是 A A.信息传播系统 B.政策支持系统 C.政策监控系统 D.政策评估系统 6.实行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国家是 C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加拿大 7.在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中,采取委员会制的国家是 B A.俄罗斯 B.瑞士 C.法国 D.中国 8.在政策过程模型中,由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B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规范最适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9.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是 A A.机构—制度模型 B.集团模型 C.精英模型 D.“上下来去”模型 10.公共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是 D A.政党组织 B.大众传媒 C.政治人物 D.政府部门 11.在问题认定的方法中,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是 B A.边界分析 B.多角度分析 C.类别分析 D.层次分析 12.公共政策的政府议程又称为 A A.正式议程 B.政策议程 C.公众议程 D.系统议程 13.科珀等人认为,外在创始模型通常出现在 C

南开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南开13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答案

————————————————————————————————作者:————————————————————————————————日期: 2

南开13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公共政策学属于() A. 自然科学 B. 人文科学 C. 社会科学 D. 文化艺术 正确答案:C 2. 划分公共政策类型的途径包括() A. 根据内容划分 B. 根据形式划分 C. 根据范围划分 D. 根据内容和形式划分 正确答案:D 3. 政策执行偏差是指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行为效果偏离()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A. 领导意图 B. 预定目标 C. 民众期望 D. 舆论要求 正确答案:B 4. 政策研究组织指的是那些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为政府、企业或社会团体出谋划策,提供(),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社会组织 A. 政策成本核算 B. 政策依据 C. 政策收益核算 D. 政策资助 正确答案:A 5. 广义的制度包括() A.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B. 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

C. 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 D. 正式 E. 所有法律 正确答案:C 6. 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政策评估程序的第一步是认定() A. 利益诉求 B. 利益相关者 C. 利益范围 D. 利益重要次序 正确答案:B 7. 政策执行是实现()的重要途径 A. 领导意图 B. 政策目标 C. 政府部门意图 D. 民众意愿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1. 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包括() A. 政策信息资料 B. 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 C. 政策目标 D. 政策评估方式、方法和规范 正确答案:ABCD 2. 政策变动的原因包括() A. 决策者的变动 B. 政策环境的变化 C. 政策资源的现值 D. 政策的失效或低效 正确答案:ABCD 3. 政策网络可分为() A. 利益型政策网络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政策产生于两种需求即(),或者是()。 2.()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3.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和()。 4.传统理性模型的实质是()。 5.渐进主义模型的实质是()。 6.政策问题的确认是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和()的过程。 7.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和( ) 三个方面。 8.()和()是政策议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9.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和()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10.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是()、()和()。 11.()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12.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三是()。 13.费斯廷格提出了()理论。 14.政策合法性包括()、()、()以及() 15.政策评估都需要经过()、()和总结与报告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以下哪种触发机制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 ①自然灾害②经济灾难③生态变迁④经济对抗 8.“凡是政府选择作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①伍德罗.威尔逊②哈罗德.拉斯维尔③戴维.伊斯顿④托马斯.戴伊 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政治行动的类型() ①控制②命令③交易④博弈 10.在我国,行政法规通常以()形式加以发布。 ①国务院文件②总理令③国务院办公厅文件④部长令

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以下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中不属于公共政策本身的因素有() A. 公共政策问题的特性 B. 公共政策的正确性 C. 公共政策的具体明确性 D. 公共政策资源充足性 正确答案: 2. 从公共政策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来看,知识分子政策是属于() A. 政治政策 B. 社会政策 C. 文教政策 D. 科技政策 正确答案: 3.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A. 一党制 B. 两党制 C. 多党制 D.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正确答案: 4. 方案规划的基本内容是() A. 方案设计和方案选优 B. 问题界定、目标设计、方案设计、后果预测和方案抉择 C. 方案设计、后果预测和方案抉择 D. 方案设计 正确答案: 5.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的中介性环节,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它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政策评估、公共政策终结的中间环节 B. 它只是整个公共政策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C. 它为公共政策的不断修正提供依据 D. 它对于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 6. 公共政策失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 决策者 B. 参与决策的专家 C. 决策的过程与程序 D. 体制 正确答案: 7. 研究公共政策周期的目的是() A. 促进公共政策优化

B. 提高公共政策效率 C. 缩短公共政策周期 D. 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正确答案: 8.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渊源于() A. 公共政策主体的合法性 B.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C. 公共政策的强制性 D. 公共政策的进步性 正确答案: 9. 在整个公共政策过程中发挥着核心功能的是( )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正确答案: 10. 公共政策执行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是() A. 行政手段 B. 法律手段 C. 经济手段 D. 思想诱导手段 正确答案: 11. 在方案抉择时,应该遵守的最重要的标准是() A. 有利于元公共政策的实现 B. 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政策目标 C. 尽可能少地消耗公共政策资源 D. 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小 正确答案: 12. 公共政策评估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障碍是() A. 公共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B. 公共政策影响的广泛性 C. 公共政策资源的混合和公共政策行为的重叠 D. 有关人员的抵制 正确答案: 13. 公共政策问题是() A. 某一公共政策所要解决并能够解决的社会问题 B. 指目前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 C. 政府或大多数人所觉察到的一种和原有的价值、规范或利益相冲突的情况 D. 属于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已经纳入公共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广东金融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性质 《公共政策学》课程是2020年本科插班生入学考行政管理专业的招生考试科目,该课程考试大纲是对考试试卷知识点分布、范围的规范与指导。 二、考试大纲目标 要求考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理解公共政策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中的政策内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考试方式 1.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试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3.《公共政策学》科目考试参考书:谢明编著,《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ISBN:978-7-300-21528-0。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 重点第二节全面理解公共政策 文字的游戏:多重定义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权力与控制、讨价还价、博弈) 从经济角度理解公共政策(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

考核重点:公共政策的含义;具体表现形式;特征;作用;公共政策的类型。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性质与类型 了解第一节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重点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和作用 重点第三节公共政策的类型 重点第四节公共政策的作用 理解掌握三权分立、议政合一、实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物质性政策、象征性政策、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边际效用、福利经济学 第三章公共政策的主体、客体与环境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主体 重点第二节政策客体 理解性掌握第三节政策的环境因素 第四章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模型概述 重点第二节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政策模型:传统理性与有限理性、渐进主义、小组意识(Groupthink)、精英主义、制度理论、博弈理论、团体理论、过程理论、系统理论重点第三节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公共选择、社会实验、证伪理论、取舍理论 了解第四节中国古代政策史观 中国古代政策思想 第五章政策制定 重点第一节社会问题的产生 重点第二节政策问题的确定 重点第三节政策议程的建立 了解第四节政策规划 理解掌握第五节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公共政策学》(蓝色斜体字为历年考过) 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的内涵: (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 就是公共决策。 (2).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由于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全部领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学科内容上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 渗透、综合的特征。 (4).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 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古代没有发展成“公共政策学”的原因P91: (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 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当研究者能够对政策过程进行直接地或比较 直接地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公共政策学。 (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 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出发的。 公共政策学中国化取得的丰硕成果:P110-111 (1).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 我所用。 (2).吸收国外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下,对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通常是研究报告,但 也有进行学理性探讨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教科书。 (3).通过考察和总结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实践,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决策和政策理论的 指导下,对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进行重构和创新。 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P113-P114 其必要性或者基本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 活动,这种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这一根本的价值 取向只有通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才有可能变成现实。一项好的政策的制定并取得令 人满意的政策结果,单凭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进行科学的政策分 析,并通过分析得以洞察有哪些因素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方向,是怎样影响的,影 响的深度与广度如何,在政策系统内部做出什么样的改进就可以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获得更好的结果;等等。 (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 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是对群众

2014年4月公共政策学自考真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B )1-69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7-328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C )2-122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B )2-144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B )2-129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A )5-249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D )5-253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B )5-257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B )5-263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公共政策学》复习指南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型 1、判断题(1*10=10分) 2、单项选择题(1*10=10分) 3、简答题(8*5=40分,6选5)(尽量结合相关实例进行论述) 4、案例分析(15*2=30分)(从实例到理论,用理论透视实例) 5、课程学习总结(10分)(写自己对课程学习的主要收获) 1.请提出5种已经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和5种没有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并说明相对于已经在用的规则,没有施行的规则的缺陷在哪里。已经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 (1)拍卖(杭州车牌) (2)投标(维克里拍卖法) (3)投票 (4)摇号 (5)比成绩 没有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 2.试述公共政策的六个主要过程(戴明循环)。 政策问题 政策制定 政策执行 政策评估 政策调整 政策终结 3.试比较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之间的区别。 私人物品:竞争性、排他性、耗尽性 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非耗尽性

4.试比较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区别。 个人利益(具体的) 公共利益(抽象的) (1)没有独立于个人的公共利益 (2)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加总 (3)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来源于个人利益的冲突 5.试比较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力的区别。 个人权利:施加成本于对方 公共权力:是指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政府官员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 6.结合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解释谈谈你对公共政策概念的理解。 概念界定: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对社会资源(价值)进行合理配置的决定与实施过程,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合法规。” 现代政策科学之父拉斯韦尔在《权力与社会》一书中指出“政策是一种为某项目标、价值与实践而设计的计划。” 美籍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托马斯·戴伊在《理解公共政策》中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选择要做的或者不要做的事情。” 安德森在《公共政策》中的定义是“公共政策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而这些活动是由一个或一批行为者,为处理某一问题或有关事务而采取的;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机关或政府官员指定的政策。 7.试述何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一、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随着公共权力机关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发展,也就开始有了人们对于公共政策的观察和思考。当这种观察和思考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也就有了如何给这门学科命名的问题。这门学科的诞生地美国,其英文名称有很多,对应的中文译名有:政策学或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学或公共政策科学、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分析、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研究等。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称是用不同的话语表达同一概念。然而,在学科发展的现阶段,主流的人士倾向于认为政策研究或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分析、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这是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政策研究或公共政策研究: 含义:政策研究主要是由学术社群所发动,其目的是希望了解公共政策过程与公共政策本身,最终目标则是建构政策理论,呈现出政策的描述性与诠释性倾向。内涵:1、研究的主题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2、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3、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构建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4、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分析: 提出:其学术术语由林德布罗姆在《政策分析》中首先提出的。作为学科,其产生的标志是由奥斯丁兰尼编辑的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及的出版。 内涵:1、研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这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2、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其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3、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4、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 发端:拉斯韦尔、勒纳《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5.0 分)1. 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属于() A.横向监控 B.纵向监控 C.外部监控 D.自下而上的监控 得分:5 (5.0 分)2. 公共政策指()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企业 B.政府 C.第三部门 D.个人 得分:5 (5.0 分)3. 制定政策的政策指()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D.实质性政策 得分:5 (5.0 分)4.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利益如何分配、利益究竟分配给谁等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的()范畴。 A.事实分析

B.价值分析 C.规范分析 D.利益分析 得分:5 (5.0 分)5. 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执行 C.公共政策评估 D.公共政策分析 得分:5 (5.0 分)6. 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 得分:5 (5.0 分)7. 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得分:5 (5.0 分)8. 系统议程又被称为() A.政府议程 B.行政议程 C.正式议程 D.公众议程 得分:5 (5.0 分)9. 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政策思想的思想家是() A.管仲 B.孔子 C.孟轲 D.荀况 得分:5 (5.0 分)10.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A.政策科学 B.公共政策学 C.政策学 D.政策分析 得分:5 二、多选题 (6.0 分)1. 3、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有()。 A.替代

公共政策分析-学习知识自学点

公共政策分析 题目 b. 界定政策问题 题目2公共政策的主体 正确答案是: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 题目 正确答案是:外部性 题目4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 正确答案是:市场和政府 题目5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 正确答案是: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 题目1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将政策的执行过程看成是从最高的行政机构开始发出并层 层传递所形成的命令序列。该方法从最初的命令开始,逐层分析每一次发出的命令被执行的程度及其原因,并由此来分析政策执行过程是否理想。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政策执行包括三个阶段,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政策执 行的总结阶段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豪伍德与彼得斯所谓的政策病理是指政策分析人员常常因为他们解决的是错误的问题而导致失误,而非因为他们为正确的问题找到了一个错误的方案。政策分析中最致命的错误是第三类错误,即当应该解决正确的问题时,却解决了错误的问题。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一般认为,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化的政策,而使政策能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包括政治系统自身的合法化和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两个层次。 正确的答案是“对”。 知识点自学1——公共政策分析的含义 政策分析是对政府行为的动因和结果的解释。应当关注解释(Explanation)而不是开处方(Prescription)(戴伊) 政策分析是一种客户导向性建议,这些建议与公共决策有关,并反映了社会价值。(韦默、维宁) 知识点自学2——公共政策的功能 公共政策的功能 ?导向功能:价值和事实等导向 ?控制功能:制约或促进社会人的行为和事件的发展 ?协调功能: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象征功能:符号意义,不产生实质性效果 知识点自学3——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人物 公共政策的类型 依照领域或管理部门而划分:产业政策、农业政策、教育政策等 依实际的效果而划分:实体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依照政策的功能而划分:分配性、规执行和再分配性政策

公共政策学讲解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记忆】公共政策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分别是什么?【201107选择、201107简答】 答: 公共政策学是指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有: (1)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 (2)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3)在公共政策中,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4)政府组织以外的公共组织被称为非政府组织(英文简称为NGO)。具体地说,非政府组织指的是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各种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 (5)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 (6)就结果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 2. 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可以区分为哪三个层次?【201107单选】 答:公共政策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3)政策一般。 3. 政策系统研究的研究者应重视的问题是什么? 答:(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题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策直接主题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4.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个方面? 答: (1)研究程序的设计。 (2)政策研究资料的收集或对研究对象的观察。 (3)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 5. 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的方法有哪些? 答:根据资料的来源不同可简单分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 一手资料的收集通过实地研究获得第一手的、用于定性研究的政策资料,常用的有以下几个方法:(1)无结构访谈法。 (2)实地观察法。 (3)非参与观察法。 (4)参与观察法。 二手资料的收集 (1)内容分析法。 (2)二次分析法。 (3)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近几年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学试题与答案

2001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2001-10-12 〖次〗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25分) 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 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③〕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①象征式政策执行②残缺式政策执行③替代式政策执行④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①政策效率②政策效益③政策效能④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①阶段性周期②功能性周期③反复性周期④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③) ①学校②工会③行政机构④妇联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①脚本写作②头脑风暴法③博弃论④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①政策评估②政策制定、③政策执行④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①利益表达②利益综合③政策制定④政策执行一人一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①立法决策②行政决策③司法决策④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①政策执行②政策研究③政策制定④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①沟通功能②管制功能一③监督功能④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①林德布洛姆②西蒙③德洛尔④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00318公共政策学选择题知识点

第一章 1. 林德布洛姆最早提出“政策分析” 2. 勒纳和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标志着公共政策学学科的诞生 3. 政策链的概念源于列宁 4. 宋代苏轼《教战守策》 5. 公共政策学产生于20 世纪60 年代初 6.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 7. 博弈论的提出者是诺依曼 8.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9.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 10. 德洛尔是对行为主义方法论做了全面批评的政策研究学者的代表人物 11. 公共政策学科的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12. 中国公共政策学学科教材,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 13. 美国四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布鲁金斯学会,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胡夫研究所 14. 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 学探索:概念与使用》,《政策科学构想》 15. 中国大陆高校系统中最早成立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是北京大学 16. 1918 年在洛杉矶成立、现今仍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智库是兰德公司 17. 公共政策研究中集体访谈的觉形式是焦点团体座谈会、德尔菲函询法、头脑风暴法 18. 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 一系列政策被称为政策链 19. 我国最早的史书,也是周天子一系列重要决策记录的著作是《尚书周书》 20. 从产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为公共决策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的是:亚 当斯密、克劳塞维茨、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 21. 公共政策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是建制化 第二章 1. 艾斯顿: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2. 安德森:由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所制定的政策 3. 拉斯韦尔: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4. 公共政策包括公共问题,目标,利益 5. 公共政策产生的三个初始条件:问题形成,决策机关产生,强制机构出现 6. 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有赖于公共权力的强制性 7. 我国行政法规以总理令形式发布 8. 我国司法解释分为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 9.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管制,引导,调控和分配 10. 公共政策的政治性是灵魂 11. 社会正义,公正,协调和稳定是社会政策的核心价值

南开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 1. 公共政策学属于() A. 自然科学 B. 人文科学 C. 社会科学 D. 文化艺术 正确答案:C 2. 划分公共政策类型的途径包括() A. 根据内容划分 B. 根据形式划分 C. 根据范围划分 D. 根据内容和形式划分 正确答案:D 3. 政策执行偏差是指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行为效果偏离()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A. 领导意图 B. 预定目标 C. 民众期望 D. 舆论要求 正确答案:B 4. 政策研究组织指的是那些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为政府、企业或社会团体出谋划策,提供(),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社会组织 A. 政策成本核算 B. 政策依据

C. 政策收益核算 D. 政策资助 正确答案:A 5. 广义的制度包括() A.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B. 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 C. 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 D. 正式 E. 所有法律 正确答案:C 6. 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政策评估程序的第一步是认定() A. 利益诉求 B. 利益相关者 C. 利益范围 D. 利益重要次序 正确答案:B 7. 政策执行是实现()的重要途径 A. 领导意图 B. 政策目标 C. 政府部门意图 D. 民众意愿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1. 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包括()

A. 政策信息资料 B. 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 C. 政策目标 D. 政策评估方式、方法和规范 正确答案:ABCD 2. 政策变动的原因包括() A. 决策者的变动 B. 政策环境的变化 C. 政策资源的现值 D. 政策的失效或低效 正确答案:ABCD 3. 政策网络可分为() A. 利益型政策网络 B. 抗议型政策网络 C. 意见型政策网络 D. 混合型政策网络 正确答案:ACD 4. 政策接续的重要意义包括() A. 有利于保持政策稳定 B. 有利于实现政策变动 C. 有利于获得社会认同 D. 有利于得到上级赞许 正确答案:ABC 5. 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努力方向包括()

自考00318《公共政策学》考前划重点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课件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b17679950.html, )搜集整理原创制作! 自考00318《公共政策学》 考前划重点 说明: (一)、所谓“考前划重点”是自考资深专业老师经过多年教学的研究,结合考试大纲,归纳考试规律和命题趋势,并为学员缩小考试范围、浓缩考试内容,圈定重点考点,总结提炼出各门课程的必考点、常考点、易考点和预测考点,学员通过对考前划重点的学习,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高效掌握考试重点,快速通关。 (二)、我们将知识点按考查几率及重要性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重点、二级重点、三级重点,其中,一级重点为必考点,本次考试考查频率高;二级重点为次重点,考查频率较高;三级重点为预测考点,考查频率一般,但有可能考查的知识点。 考试学习软件站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课件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b17679950.html,)搜集整理原创制作! 一、《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型分析: 自2011年开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课程,更名为《公共政策学》,教材改用由宁骚主编的2010年版《公共政策学》。 我们以11.7考试情况为例,题型大致包括以下六种题型,各题型及所占比值如下: 题 号 题 型 题量及分值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第四题 简答题 (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第五题 论述题 (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第六题 案例分析题 (共1小题,每小题各 15分,共15分) 由各题型分值分布比重我们可以看出,各个题型在试卷中的比重,由此可知考试复习重点,每种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大家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 单项选择题: 考查知识点比较分散且细致,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也是识记内容,难度一般,不会超出考试大纲涉及的内容。考生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的积累与记忆,特别要注意知识点细节的掌握与理解。考查的知识点一般会均匀的分布在教材的每一个章节。 多项选择题: 主要考查理解性和识记性的知识,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答题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采取排除法选择答案等方法答题。此种题型的考查一般陷进比较多,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审题并认真的区分相似答案,最终确定并选择正确答案。 简答题: 考查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分散,考查形式比较灵活,考生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综合应用来简答这种题型。此种题型难度一般不大,但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相对比较高,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论述题: 本题所占分值相对比较大,所以考生务必要认真的解答。论述题一般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不是很大,但命题方向一般不容易预测,这就要求考生要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案例分析题: 本题型和论述题一样都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查的知识一般跳跃性比较大,覆盖面也比较广,要求考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二、《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

公共政策学

1、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 2、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 3、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本质和属性是政策一般 4、公共政策研究的基础性方法是系统分析方法 5、个案研究的证据的来源的文献、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观察、物理人工制品 6、宋代苏轼在应考时所进的时务策是《教战守策》 7、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三论”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8、三论提供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最优化;三论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功能模拟方法 9、公共政策学这门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 (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 (2)决策科学的形成 (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 10、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11、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是《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12、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 13、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公共政策学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课题选择的新取向,方法论的非科学趋向、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 14、学习公共政策学的必要性或基本意义 (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 (3)是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 15、公共政策的含义: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